88教案网

五年级上册语文6古诗三首导学案(S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级上册语文6古诗三首导学案(S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6.古诗三首

课前自学

一、基础积累。

1.熟读诗文,正确读写诗中生字。

吟诵瑟瑟

2.我能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摘录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组)

二、初步理解诗文。

1.用“/”划出诗的朗读节奏,并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结合注释,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看哪些诗句意思读懂了,哪些意思不明白?把问题记下来。

3.搜集作者生平资料,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李白:

杜牧:

白居易:

课堂导学

三、预习检测。

四、学习诗歌,体会作者感情。

1.自主合作学习《望天门山》,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初读诗文,小组内交流作者生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通过注释理解天门山所描写的景物。

(2)朗读诗文,天门山、楚江、碧水、孤帆有什么特点?这四句诗连起来讲了什么意思?

阅读提示:抓住诗中“断、开、回、出”等字,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大体理解诗句的意思。

(3)研读诗文,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看到了哪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

(4)诵读诗文,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对天门山的什么感情?

阅读提示:带着对诗文的感受,个人或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及音韵。

(5)总结学法,说说你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2.用学《望天门山》的方法学习《山行》,自主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初读诗文,交流作者生平,作者来到山脚下看到或想到哪些景物?将其写在下面。

(2)朗读诗文,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M.jab88.CoM

(3)品读诗文,边读边想诗中描绘的画面,说说画面中的景物哪个最美?从中体会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4)回读诗文,同桌两人轮流诵读,直到背熟。

3.用前面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暮江吟》,然后小组、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背诵默写本课三首诗,然后给《望天门山》《暮江吟》配画,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课后检测

六、辨字组词。

楚()孤()径()

禁()狐()经()

霜()吟()瑟()

露()冷()琴()

七、精挑细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远上寒山石径斜”,“径”的意思是()①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②狭窄的道路

③径直④直径的简称

2.“碧水东流至此回”,“至”的意思是()

①到达②至于

3.“可怜九月初三夜”,“怜”的意思是()

①怜悯②爱

八、判断小行家。下列诗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九、古诗小擂台。

1.默写《山行》

,。

,。

2.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作者描绘了(季节)(地点)的景象,写了

几种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解释下面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坐:红于:

4.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5.《暮江吟》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句描写了从到(时间)

(地点)的景色。诗中的“”

一词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

6.补充诗句。

一道铺水中,半江半江。

,。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十、让动物走进古诗。填动物名称补充诗句。

1.牧童骑()

2.草长()飞二月天

3.春江水暖()先知

4.月落()啼霜满天

5.故人西辞()楼

精选阅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学案(二)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学案(二)”,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学习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15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1.我能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2.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由朗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3.读拼音,写词语

luóyánɡyúɡuānhépànwénzhànɡ

()()()()

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1)“秋风”给人的感觉是,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的

(2)“山一程,水一程”是形容,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的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

5.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合作探究】

问题一: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问题二:自由朗读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问题三:读完《长相思》,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问题四:细细地品读三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练练测测】

1、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读读背背想想,完成下列作业

(1)《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3)《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

【能力提升】

1、读一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s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暮江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意境。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幻灯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

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再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他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导入新课

1、解题导读。

 板书题目:暮江吟

 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

 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

 (教师范读)

 谁体会到了?

 (生1:“吟“是有感情。生2: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

 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

1.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暮江吟》。

2.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时间:傍晚;地点:江边。吟:吟诵。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4.指导朗读。

2.自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纲,自学诗中生字

3、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学生静心自学)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1)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初步理解后,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

 (说“一道残阳”是因为“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光。)

 讨论:“铺、照、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的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2)半江瑟瑟半江红。

 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

 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帮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说法: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亮的露水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多美的景象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

 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

三、拓展阅读

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1、如果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想做些什么?

2.你觉得这首诗可以画几幅呢?说说你的理由。——选择一幅画一画(音乐情境)。

(建议:画傍晚的选用黄色的纸,画晚上的选用蓝色的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展示交流:

四、反馈练习

 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教学反思:学生根据古诗的含义,能够想象出丰富的画面,并进行描绘。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很好的对诗句中的个别词语进行了解释。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s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s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s版

6、《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像(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能背出来吗?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二.自读课文,自学诗中的生字

三.交流预习提纲中的内容

四.结合注释,自读自悟

 1、学习诗的前两句:

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

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

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

(青山、孤帆、太阳)

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

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

学习建议:

先结合“出”现在的含义和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诗句中选用这个“出”字?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看谁的想法有道理?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

 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

 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

 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

五、学习《山行》

 1、质疑问难

 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订正字音:石径斜(xia)生(sheng)处

 理解难词含义:

 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

 2、品读诗句

 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

 相机

语文S版六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石灰吟》、《竹石》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二、新课

(1) 初步感知大意

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 《石灰吟》

A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都。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

B整体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 《竹石》

A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进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B整体理解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

(2)感悟诗歌情感

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

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

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石灰吟》

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

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

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

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竹石》呢?汇报

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

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B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

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背诵这三首古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分析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分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有古诗的资料录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题纲,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昌龄

2、熟读古诗《出塞》,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

3、说说边塞诗的特点,通过想像,能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一)讲解诗题,简介作者

①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

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善写七绝,多边塞诗。

(二)读古诗,有韵味

①读正确、通顺。

A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B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七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四后三)板书;有韵味

(三)知作者,解诗题

作者资料: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

汇报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诗的第一句,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落笔,描绘了从秦汉对就存在着的明月边关的景象:注意诗中的“关”,此处指边关。首句是将两种不同事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不要讲成“秦月照汉关”。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

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教师导言: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出塞》被称为有名的边塞七绝,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三、细品诗文,品读悟情

a秦时明月汉时关

教师补充资料:

出示: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作者的朝代——唐朝(618——907)作者王维(698——756),请你根据这组数字,估算一下边关受匈奴外敌的侵扰有多少年?你感受到什么?

b万里长征人未还

引导学生想像: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

引导学生体会:匈奴人不断烧杀抢掠的马蹄与战马的嘶鸣声、百姓痛苦的呻吟声、戍边战士们的怒吼、两军交战武器碰撞的声音、诗人对边关战士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同情之声。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导: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你还听到什么?

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

导;你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这两句诗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四、总结全文,课内反馈

1,背诵古诗。2,理解诗意并会默写古诗

五、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课时

一、出示预习题纲,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林升、陆游

2、熟读古诗《题临安邸》《示儿》,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

3、通过想像,能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不同:

①一个写的是南宋的权贵,一个是北宋遗民——诗人

②一个借写景来表达情感,一个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示儿》

①过渡:边塞自古多战事。宋朝,匈奴人终于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北方大片土地沦陷,谁了解这段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北宋遗民在做什么?

②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说说诗的大意。

想像:

满头白发的诗人在重病中,费力地爬起来,想着不能亲眼看到满怀悲愤,用颤抖的双手写下这首诗。

诗人重病在床,临终前费力地说出这首诗,作为遗嘱,说完就带着遗憾死去,但死不瞑目。

看到、听到这,你会怎么读?

导: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近二万四千个日日夜夜呀!

重点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人就是这样,在眼泪中,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一直到死,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相关人物资料,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熟,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或相关课外资料初步理解诗文大意。

3、了解诗人杜甫。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

先看——《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身在仙境一般。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范读)

好,下面的时间我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1、检查预习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在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

学生提出,交流。(字词讨论解决。思想含义方面可保留在后面的深入学习中处理)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

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

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习《寒食》

美好的春天让人陶醉。清明是春游的好时候。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也来到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寒食节的故事。(介子推与清明节的由来)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学生谈,教师结合时代背景,适时引导加深理解。

思考理解: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3、再次感情诵读

三、引申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

你喜欢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的美景,还是喜欢那柳絮纷飞的皇家花园?请画一画。

第二课时

学习《泊船瓜洲》

一、复习导入

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寒食》

二、学习《泊船瓜洲》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把我们想像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绿”原是形容词,用在这里却有了动态感,春风拂过,吹绿江南两岸。“到”“过”“满”都不能让人产生这种既动态变化,又能让读者想像春天来到江南一片绿色的画面感。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拓展阅读

1、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身在何地,遥远的家乡总是心中最温情的牵挂---(交流收集的思乡诗文)

2、《“推敲”的故事》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五、作业

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1.满过绿入到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语文S版四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洞庭》。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诗。

2、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秋夜皎洁的月光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倒映在水中,山水浑然一体,如同白色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菊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

二、学习古诗《菊花》。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关于描写什么的?

2、自由读诗。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一样。我绕着篱笆观赏菊花,太阳渐渐西下,我还久久不愿离开。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爱菊花,而是菊花开完后就没有花可以欣赏的了。)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枫桥夜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

二、学习古诗《枫桥夜泊》。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诗。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我躺在船上,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导学案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独立学习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鼓励学生回忆交流积累的苏轼的诗,指名多人背诵。
2.课件出示苏轼的几首诗,学生阅读积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了解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识字解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试着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标出自己学不会的地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检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评议,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④亦:也。
⑤奇:奇妙。
⑥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⑦欲:想要。
⑧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⑨相宜:合适。
⑩总相宜:都非常合适。
三、理解大意,质疑解难。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大意,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想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都非常合适。)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诗意进行质疑。
3.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都具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把西湖的自然美人化、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审美经验的苏轼把西湖比成西子,所以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小组与同学互读互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深入体会诗意。
五、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课件展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了解洞庭湖: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2.导入课题: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二、欣赏范读,感悟古诗。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2.自己练习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同位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4.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全班交流,读准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师生评议,教师小结。(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诗中的画面。
(二)感情朗读,交流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是什么意思?(和谐,优美。)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3)教师评议并小结:“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月亮把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下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照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在月亮银色的光辉映照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之情。)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探究: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2.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3.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五、结合积累,拓展延伸。
1.像本课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一样,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是山水诗,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
2.小组学生回忆交流。
3.小组代表朗诵古诗,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课件出示,朗读积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课外阅读,积累古诗。
课外搜集苏轼、刘禹锡的其他古诗,阅读积累,和同学一起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导学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创新教案】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案设计

一、导入

由描写黄河的诗句导入。二、学习古诗1、读古诗

师:首先我们来朗读古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生:齐读古诗。

师:这一遍,同学们能把字音读准,但是对于诗的韵律和节奏还把握得不好,现在请自由朗读,待会儿,愿意读的同学请大胆的起来朗读。生: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

生甲读,评价。生乙读,再评价,老师点评。全班齐读。2、画古诗

师:我们读诗要讲究轻重缓急,这样才能读出诗的美,诗的韵。刚才同学们再一次的朗读,就让老师听出了这样的美。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笔和纸,我们再来画一画吧。师:请大家跟着我读第一句,然后用你手中的笔,把你读懂的东西画下来,我们再请同学起来说说你要这样画的理由。

生:跟读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然后把读懂的画下来。师:巡视。

生甲:我画了黄河和白云,因为我从\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诗中体会到有黄河和白云。生乙:我也画了黄河和白云,不过我和他的黄河不一样,我的黄河是远远的流向白云的,所以我画的越来越小。我从“远眺”这个词知道的。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很认真,也画的很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将第二句诗也同样的画下来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吧!生:齐读第二句诗,并继续作画。

师:巡视。发现有孩子没有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于是马上提示:孩子们,我们现在是重新单独画呢,还是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为什么呢?

生:应该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因为它们描绘的是同一幅画面。生甲:我又画了城墙和山,因为诗句中说了有城和山。师:有同学补充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诗句,诗句中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城,怎样的山呢?你能将你的画再进行修改呢?

生乙:我只画了一座城,和很多的山。因为诗句说是“孤城”和“万仞山”。师:同学们,你们理解“仞”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师:“仞”是一种度量单位,它不是指数量,而是用来表示长度、高度。“一仞”相当于七尺。可见,万仞山是指山高,而不是山多。所以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自己手中的这副画,就知道第一二句诗写的是什么了?生:写景3、体诗情

师:对,它在进行写景,那么后面两句诗又在干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后面两句,再用手中的笔进行描绘。生读诗,画。师巡视。发现很多孩子都不能画,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不能画了呢?”生:因为不知道该怎样画!

师:为什么呢?这两句在些什么呢?生:写人。

师:能不能具体的说说写人的什么,怎样写人的?生甲:写人在吹笛子,很忧伤。生乙:又在写柳树和春风。

师:我们写人物有哪些呢?这里诗人写了人物什么?生:神态。

师:对人物描写呀,可以有神态描写,但是,同学们,你们在回头看看我们的前两句诗,你明白前两句写景的目的吗?我们分析古诗,不能将几句拆开,而应该前后联系的进行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借用黄河之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感觉出作者的意图,那么,你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生自由读诗。

生甲:我觉得是作者依依不舍,因为有战士要离别了。生乙:我感觉诗人生活很孤独,很无聊。生丙:我觉得作者心里很不舒服,在埋怨。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从诗句中理解到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请问同学们,作者“怨”什么呢,在“怨”字的前面还有词语你认真体会了吗?大家知道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那么是谁走谁留呢?诗句中写的人是谁呢?生开始议论纷纷

生甲:作者没有怨,因为前面还有“何须”两个字,就是不怨的意思。师:诗句中写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生:写战士,他们在吹笛子。师:为什么吹笛子?生:因为有人要走了。师:请同学想象,在黄河边上,孤零零的城池里的那些人们,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吹奏笛子的目的真正的是为了送别吗?生:他们很孤独,所以吹笛子解闷。

师: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只有靠吹奏笛子来解除烦恼,但是他们却并不抱怨,“何须怨”,这又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思想?

这样孤独的生活,他们居然一点也不抱怨,这是怎样的思想啊?这是一种豪迈的情怀,一种悲壮的情怀。这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目的,为的就是表达内心的这种孤独和豪迈。师:当我们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却身处异乡,倍感孤独的时候,你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请你将自己当作诗人去感受一下吧?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去朗读全诗吧。生:读诗

四、布置作业:背诵王翰的《凉州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凉州词》课堂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送别诗。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至今仍广为传诵的唐朝名诗——《芙蓉楼送辛渐》。

指名读题。了解题目的意思和正确读法。

(2)从题目看,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说到送别诗,你还知道有哪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

(3)看看这些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2读准字音,读好句尾字调。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送别诗。

(2)这首诗连同题目、朝代、作者只有38个字,却构思新颖,含蓄隽永,请你好好儿读上几遍。

(3)指名读诗歌,注意“王昌龄”“冰心”的正确读音。[读得正确;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有味道]

(4)同学们,诗歌的朗诵,读好句尾词语是相当重要的。请你读读,特别注意把最后一个字的字调读到位

3了解要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1)这首诗虽然短小,却把事件的几个要素都点了出来,你能找到吗?请你快速圈出来。

(2)按顺序一起说:

4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1)好好读读一、二两句,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秋天的雨会带给人什么感觉?[是啊,雨带给人惆怅、凄凉]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整理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唐张籍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中心思想】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三首诗词之间的区别: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重点词】

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àn;

“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

“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聒:指声音嘈杂。那畔:那边。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五年级语文上6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行暮江吟教案


教学

要求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重点

难点1.理解并背诵诗句。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望天门山

①第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第二句则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②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其立脚点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山行

③“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乎人家上下的通道吧!

④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力,秋天的山林呈现出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暮江吟

⑤“铺”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碧绿色。

⑥用“珍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中的时间变换是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链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歌颂、热爱之情。

朗读、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这两首古诗。

录像(长江波涛汹涌的景象)。

一 学习《望天门山》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波涛汹涌的景象)。

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在诗人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这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

(2)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能冲破天门山,那么,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荡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

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诗人这时望见有一片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

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

学习建议:先结合“出”现在的含义和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诗句中选用这个“出”字。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看谁的想法有道理。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诗人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候客。“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的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3.根据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

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

二 学习《山行》

1.质疑问难。

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山行》押韵的字是“斜”“家”“花”,“斜”字古时为押韵读xiá,现在读xié。

理解难词含义:

石径斜:石头小路不正,弯弯曲曲的。(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

2.品读诗句。

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如果学生提到“二月花”,那么,老师引导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含义,明白“二月花”并不是作者此时所见,而是脑海中想到的。)

语言训练:这些景物在诗人眼中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适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说不全的地方,安排其他同学来补充。)

设问:在这些景物中,诗人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生1:诗人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你看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

师生讨论共同体会出: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诗人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至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

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诗人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疏淡的景构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象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前面的景物描写都是为这句作铺垫的。)

小结:这首诗中,诗人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暮江吟》,感受其自然美和语言美。

幻灯片、古筝曲。

一 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它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 导入新课

1.解题导读。

板书题目:暮江吟

同学们看看老师写的这个“暮”字,上面是“莫”,下面是“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你们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体会体会。(教师范读)

谁体会到了?

(生1:“吟”就是有感情。生2:“吟”就是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地把这首诗读一读吧!(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

2.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做记号,我们一会儿一起讨论解决。(学生静心自学)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1)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初步理解后,教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么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

(“一道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照在江面上的光。)

讨论:为什么用“铺”字,“铺、照、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地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地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读)

(2)半江瑟瑟半江红

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这里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他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

(“半江瑟瑟半江红”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碧绿色。)

在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地吟诵起来。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参考说法:更让人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是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

多美的景象啊!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配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

三 拓展阅读

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出示幻灯片内容:

忆 江 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色。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写尽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了身在洛阳的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

1.小学古诗教学很容易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为了避免一言堂的出现,教师在教学初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以诗人的诗风作为突破口,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

2.《山行》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注释读懂,于是在学生熟读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教师结合诗的内容再让学生补添板画内容:“石径斜”“白云生处”(体会与“白云深处”的不同之处。“白云生处”更有动感),帮助学生生动又轻松地理解了诗中字词的内涵。

3.教学《暮江吟》这节课的“吟诵入诗境”的环节时,以幽静空灵的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作背景音乐,轻诉古诗的情境,使学生把画面上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融为一体,体会到黄昏夕阳残照的空旷、瑰丽和夜晚新月初升的静谧、安宁,从这情境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了美,达到了“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1.看拼音,写词语。

2.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孤帆: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只小船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于:比。

停车只因喜爱枫林傍晚的景色,霜染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红。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更让人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望天门山》前两句侧重写,后两句侧重于写。诗中表达了的感情。

(2)《山行》这首诗是 代写的,这首诗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 。

(3)《暮江吟》是 朝诗人写的著名诗篇,它描写了从到时候的景色。日落前的景色从可以看出,夜晚的景色可以从看出。

4.请给下列诗句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 作者资料库——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多才,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写出了许多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诗篇,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其诗风多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充满丰富的幻想,形象鲜明,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中多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李白是继屈原以来最具个性和浪漫精神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流传下来的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 李白醉赋《清平调》

相传唐开元年间,有一次皇宫禁苑的牡丹花开得非常繁艳,玄宗骑马,杨贵妃乘步辇跟从游赏。玄宗让名绝一时的李龟年唱歌,并说:“赏名花、对爱妃难道能用旧乐辞吗?”就命李白作《清平调》三首,当时李白酒醉未醒,仍援笔立就三首诗。李白超凡的文才可见一斑。

三 作者资料库——杜牧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并茂,其诗长于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与当时的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有《樊川文集》。

四 作者资料库——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做过谏官,因与当时的太监和官僚发生尖锐的矛盾而遭迫害,被降职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以后又做过杭州和苏州的刺史。在地方任职期间做过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世事、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他的诗通俗易懂,相传老妪能解。有《白氏长庆集》。

五 唐代文坛上的“双子星座”

在唐代文坛上,齐名并称的文人很多。李白、杜甫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人称“李杜”。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在诗歌题材上风格相近,后世并称“王孟”。柳宗元与韩愈因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柳宗元唱和颇多,世称“刘柳”。元稹与白居易两人很友好,而且有共同的创作倾向,一起开创了“元和诗体”,因此并称为“元白”。李商隐和杜牧这两位诗人代表了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世称“小李杜”,以区别于李白、杜甫。

《五年级上册语文6古诗三首导学案(S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631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