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
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
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复习讨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该怎么查?
(2)怎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将表中提供的解释带入词中进行比较,看其搭配是否
相宜,然后决定取舍。)
3.练习。
学生自己查字典,同座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对。
4.反馈。
交流讨论查字典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查的,应该选择哪一个义项,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若学生字典不统一,表格中“在字典中的页码”一列的答案可能也不一致。最后一列“应该选择的解释”分别是①、③、③、②(供参考)。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广场上。
(2)指名读,讨论这一句缺少什么,应该怎样把它补充完整?(“广场上”是个地方,这一句缺的是“有什么”或“怎么样”。)
(3)启发想象,让学生先口头练说,相互交流。
(4)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3.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其它三条练习,同座之间互相讨论,练说。其中第二小题,教师可适当点拨:这一句缺少的是“谁有”或“哪里有”。
4.反馈。
指名读补充完整的句子,师生评议,及时分析辨正典型的错误。
口语交际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懂得感谢,心怀感谢的品质。同时在交际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开课从我感谢同学们在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学生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为开阔学生思维,我们共同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学生此时,思维有所拓展,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接着,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表达感谢的问题?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谢谢你借我……或者说:××我感谢你的对我的××。在语言上比较贫乏。如何引导学生用富于激情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呢?我想到了《老师,您好!》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整体备课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组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4.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5.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6.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7.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能力。
8.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由三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以及习作2、练习2组成。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课文记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述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其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
《习作2》结合“雏鹰争章”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人身上的长处,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同学的特点。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是本次习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练习2》共有五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说说写写是训练重点。
三、导学重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从中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3.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4.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材文本解读
学生要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并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按照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四个方面:
1.学习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五、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教学措施:
1.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以读为本,在反复的朗读、默读中理解感悟。
3.适当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适当教给学生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联系背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抓住关键词理解等。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
七、课时安排:
第5、6课各2课时,第7课1课时,主题汇报课1课时,习作2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共9课时。
5.《苹果里的五角星》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导学重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突破措施:
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1.拦腰生疏幼儿园循规蹈矩图案感触五角星鲜为人知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我理解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小男孩的话该怎么读?“我”说的话和“我”看到和想到的内容该怎么读?学生读课文,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3.体会交流
你平时是怎样切苹果的?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理解课文,我最棒
(1)我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平时切苹果的方法是哪一种?你喜欢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秀(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1)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启发
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第四模块
1.指导阅读
这一模块选取的文章是《推销神童》《一个小男孩的取胜之道》
(1)学生自读这两篇文章,把你认为好的词语在书中画下来。
(2)勾画其中优美段落进行朗诵,并把你认为最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3)小组内交流阅读完文章的感受。
(4)班内展示。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2.自己阅读
篇目是《只需三分钟》《中药店里开茶馆》
按照老师指导的内容自己进行快速阅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课后拓展作业
按要求写一篇日记
1.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再去切苹果,看还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2.换一种做某件事的方法,再去做某件事,看会不会有新的收获?
以上两种实践作业任选一种,然后根据你的所做、所见、所想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
6.《最佳路径》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涵着巨大的价值。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迪斯尼乐园、沃尔特迪斯尼、格罗培斯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及他的设计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一、一锤定音(用喜欢的符号选择正确的读音)
迪斯(sīshī)尼宽窄(zhǎizǎi)
漫山遍(biànpiàn)野焦躁(zàocào)
痕迹(hénhèn)优雅(yǎyā)
二、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方案()地奔驰()设计
()的乐园()地吆喝()思绪
三、早预习,早知道
1.迪斯尼乐园是世界建筑大师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的。
2.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时是受什么启发而设计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过程中,你不明白的问题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谁、如何设计出来的?
2.体会交流
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设计理念,你欣赏这样的设计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用关联词说话
在这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回答,我快乐
世界大师格罗培斯为什么按照人们踩出的痕迹去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
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来源于生活的发明”。
1.指导阅读篇目是《拿什么来代替树胶》《墨渍去无踪》,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自主阅读。
文章内容《拿什么来代替树胶》《墨渍去无踪》
词语积累
优美句段
你的感受
(交流时,注意发挥小组的作用,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以小组的意见进行班级汇报。)
2.自主阅读
阅读篇目是《我的手真干净》《需要一把剪刀》,阅读完只交流自己读后的真实感受。
课后拓展作业
课外查阅资料
你知道课文插图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与迪斯尼乐园有什么关系吗?请查找一下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板书设计:
6.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7.《人类的“老师”》
主备人:张霞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导学重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导学难点:
了解课文具体介绍的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破碎教训新式剧烈颤抖机毁人亡
超过均匀坚固机翼惨祸轻而易举
二、找朋友(连线搭配)
改进错误条件优良
改善设计成绩优异
改正想法风景优美
改变生活性能优越
三、关联词语我来填
1.一个人握住一个蛋壳使劲地捏,()怎样用力()不能把它捏碎。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头是尖尖的,()总是开不快。
3.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四、我理解
读完课文,你认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具体写了哪些事例?
2.体会交流
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这句话的?(联系文中所举的事例)
课堂检测
1.我是记忆小能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家从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建筑师根据“”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例如:、。
(4)人们模仿_____________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所以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____________!
2.畅谈收获
学习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
1.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来源于生活的发明”。
(1)指导阅读篇目是《大自然的启示》《橡胶带来的启发》,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自主阅读。
文章内容《拿什么来代替树胶》《墨渍去无踪》
词语积累
优美句段
你的感受
(2)学生自读这两篇文章,把你认为好的词语在书中画下来,并选取几个积累下来。
(3)勾画其中优美段落进行朗诵,并把你认为最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4)小组内交流阅读完文章的感受。
(5)班内展示。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2.自主阅读
阅读篇目是《鲁班发明锯的故事》《薄饼带来的收获》,阅读完只交流自己读后的真实感受。
课后拓展作业
一、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
查找并阅读介绍仿生学的资料,并以“人类的‘老师’”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手抄报。
二、小练笔
人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的成果很多,除上文及课文中讲到的,你还知道哪些?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种写下来,要写清楚是根据什么发明了什么。
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习作2——向你推荐一个人
导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例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能力。
3.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的赞美、热情地推荐。
导学重点难点:
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的赞美、热情地推荐。
突破措施:
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学习。
课前准备:
通过采访搜集相关材料、下水文。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我理解
推荐的基本要求:
1.拓宽推荐的范围。
2.选择推荐的方式。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探究。
1.交流,讨论,确定被推荐人是谁,说出推荐的主要理由,懂得推荐应以具体的事例来说话。
2.班级进行交流。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只要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均可被推荐。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二、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第二课时
一、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二写推荐文章
推荐人:
推荐理由:具体事例详略得当
练习二
主备人:张霞
导学目标: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导学重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课前准备:
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我会读
1.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
2.自读“读读背背”。
我会说
展开想象,编故事。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一、处处留心
1.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2.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
3.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二、写好钢笔字
1.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2.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3.练习。
三、读读背背
1.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自主学习词语。
3.练习朗读和背诵。
4.背诵《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句意思。
(3)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4)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四、说说写写
1.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
课堂检测
我会听写: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甚了了
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寻根问底无所不晓
课后作业
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板书设计:
练习2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甚了了
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寻根问底无所不晓
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汇报交流课
导学目标:
1.把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2.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更深得了解,交流学到的读书方法,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
导学重难点:
交流学到的读书方法,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
课前准备:
主题丛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1.我读懂了。
2.我积累的好词
3.我积累的好句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汇报交流读书情况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汇报表,小组合作完成
(1)你从这些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4.全班展示积累的好词好句。
课堂检测
谈收获
学习了本书,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阅读丛书内容。
板书设计
为了这春天
1.我读懂了。
2.我积累的好词。
3.我积累的好句。
第3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的一个单元。选编了《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等三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3篇课文的课后各项练习,都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读写结合小练笔训练等等;特别是“练习3”的安排,也与这一单元的阅读遥相呼应:“处处留心”先介绍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断,再让学生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概括了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扩大了文本的张力,激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对诸葛亮生平的探究。
二、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三、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古代英贤人物的传统美德。
2.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英雄事迹。
3.让学生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由这些人物引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
四、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写会字词,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4.通过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扩展视野,掌握大量好词佳句,增加知识量。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2课时。
系列资料
主题学习丛书《三国群英荟》读书汇报交流
一、学习目标
1.读会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英贤人物的英雄事迹。
4.积累好词佳句。
二、重点难点:
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英贤人物的英雄事迹。
三、突破措施
1.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组成词语划条线。联系上下文,据词来定义,然后动手写几遍,字形字义牢牢记。
2.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等,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通读之后再采用跳读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再次阅读,把握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文章中所写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对文中的抽象内容作出阐释,理解文句中隐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关于主题读书活动,我们进行到了《三国群英荟》这本书了,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来进行读书交流会,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2.宣布规则
今天的读书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项:一是生字新词我第一,二是争做朗诵小明星,三是读书心得我会说。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基础分都是100分,答题规则是每组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参赛,人人发言,有一人不发言的扣小组2分,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减分,小组内每人发言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全对者闯关成功。
3.过关闯将
过渡语: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关——生字新词我第一,看谁读书仔细认真,知识积累的也多。请看大屏幕:
经典词语展示会
(1)比比谁读得准!(生词认读)
(2)赛赛谁懂得多!(词语理解)
(3)看看谁积累的多。(查看笔记)
(4)活学活用我最棒。(用词造句)
总结:表扬发挥较好的小组,激励那些落后的小组。
第二关——争做朗诵小明星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发挥一下自己的朗诵水平,跟其他同学比一比,争做我们班的朗诵小明星呢?(好)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朗读那些优美段落或句子。记分标准:感情朗读一段1分,感情诵读一段2分。点评恰当加1分。
(1)抒情的段落
(2)写人的段落
先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段落,之后同学互相竞争朗诵,最后集体交流点评。
第三关——读书心得我会说
《携情走千古》让我们认识了各个英雄人物,每一篇文章笔下的人物各具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个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哪一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一起来交流讨论吧。
(1)小组交流,确定该小组交流的段落篇章。
(2)各小组之间派代表交流心得体会,看谁说得比较好。
(3)集体交流,评价哪个小组读书感悟深刻。
五、总结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8三顾茅庐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突破措施:
1.留给学生充足背诵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2.小组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并发表自己意见。
四、导学准备:《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故事的课件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通过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回忆其中的有名人物性格:
如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一说:本剧都介绍过哪些故事?(可列举五例)
2.导学案
(1)课件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生答。谁还能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故事?生答。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名叫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一看三顾茅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示课题:三顾茅庐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故事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刘备用“鱼”和“水”来比喻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反映了什么?
通过本文,你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各是怎样的人吗?
③师生交流
张飞与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相同吗?这样写表现了什么?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含义?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恭恭敬敬”这些词语表现了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快步”一词突出了刘备怎样的心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5)理解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六、课堂检测:
1.读一读,画出汉字的正确读音。
时辰(chenchéng)晌(shǎngxiǎng)午策(cèchè)略
没有见着(zhezháozhuó)山冈(gānggǎng)
茅塞(sāisàisè)顿开
2.我会填
三()茅庐青翠欲()()()起伏
秀丽()人群雄()争茅塞()开
3.想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得()——如鱼得水()进曹营——一言不发
()之心——路人皆知()穿针——大眼瞪小眼
()借荆州——想借不想还()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七、课外拓展:
认真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按原文填空
诸葛亮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策略。刘备听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文中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三国群英荟”中的《桃园三结义》、《张飞认输》、《过五关,斩六将》。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读下面的话,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四、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
(生气下马步行轻轻地恭敬)
9祁黄羊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三、突破措施:
1.小组成员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互相复述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jiǎnxiè)狐召(zhāozhào)开落(làoluòlà)下毛病
压(yàyā)根儿兴(xīngxìng)亡上当(dàngdāng)
(2)看拼音,写汉字。
jìnshìjiànbì
()级合()推()躲()
()步表()看()关()
()力解()宝()隐()
()止教()修()墙()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慎重()()准许()()
强大()()郑重()()
2.导学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节新课《祁黄羊》,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出示课题:9祁黄羊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行。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祁黄羊为什么举荐仇人和亲人?
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他呢?
③师生交流
从第四段中“想了想”、“郑重”可以看出什么?从第九段中“只有”、“想了想”、“又郑重”这些词语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
悼公为什么对祁黄羊举荐解狐深感意外?这表现了祁黄羊怎样的品德?
第十段中两处对悼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什么含义?这句评价表达了人们对祁黄羊怎样的感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必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五、课堂检测:
1.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工作(负责责任)职责(重大严重)
(感到感动)意外(举荐举动)能人
军事(才能本能)(练习训练)军队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照样子分别写两组这样的词
(1)举荐——荐举(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蛋鸡(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
1.填一填
祁黄羊举荐解狐,晋悼公深感意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A“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B“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C“……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祁黄羊外举的是__________,内举的是__________。晋悼公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
(2)从上面三句话中的几个“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魏征直言敢谏》、《司马光荐才》。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以大局为重的人物。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jing)落下了毛病(laoluo)
统帅(shuaisuai)兴亡(xingxing)
解狐(xiejie)慎重(shengshe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四、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难点: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三、突破措施:
1.小组合作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特点。
2.多方面查找有关独幕剧的资料。
四、导学准备:带有独幕剧资料的小黑板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多音字组词。
吐tǔ()盛shèng()
tù()chéng()
塞sè()和huó()
sāi()huò()
sài()hé()
(2)加偏旁组字、组词。
巨()吾()
()()
韦()星()
()()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
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操心劳神。()
③形容称心如意,十分满足。()
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导学案
(1)导入
展示小黑板
同学们看了小黑板,已经大体了解了独幕剧的一些特点。知道为什么老师要给你们介绍有关独幕剧的资料吗?因为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要学的是《公仪休拒收礼物》,它就是一出独幕剧。
出示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公仪休的清正廉明。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仔细读课文,想一想管家、公仪休和子明分别是怎样的人?
③师生交流
“幕启”“幕落”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爱吃鱼?
公仪休真的“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你明白公仪休拒收鲤鱼的原因了吗?从中表现了公仪休怎样的品格?
子明作为学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了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括号内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
六、课堂检测:
勇闯积累关
公仪休喜欢吃鱼,却又拒收人家的鱼,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夸夸公仪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拓展: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正()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我收了人家的鱼,那()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这段话是()说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品质。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盛:①繁盛;②强烈;③隆重;④深厚;⑤普遍
盛情()桃花盛开()盛会()助人之风盛行()
(2)美:①美丽;②令人满意的;③得意;④使美丽;⑤美好的事物
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这里的风景很美。()
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
2.把下列句子改为用句号的句子,而句子的意思不改变。
(1)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
(2)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海瑞刚正不阿》、《赵绰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的包拯》。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植树的哪些好处。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词。
(1)、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2)、非常满足。()
(3)、深厚的情意。()
(4)、不明白。()
(5)、必须。()
(6)、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7)、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多年前,鲁国宰相()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从中我们体会到公仪休的(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2)剧本的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和()。方括号里交代人物的活动情况。剧本的主体是人物对话,也叫()。括号内主要交代人物说话的()、动作等。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分为()部分。本剧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极爱吃鱼只要……就……
拒收鲤鱼一……就……
聪明机智说明原因因为……所以……
清正廉洁如果……就要……
习作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日常生活中的新发现。
2.搜集几篇类似的文章,掌握写作结构。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新发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同学们对这些新发现感兴趣吗?(感兴趣),这样的话,还不快点来写一写。把你的发现一块分享给大家。那写作的结构应该怎样的呢?先看一篇例文。
2.明确例文写作的特点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顺序一步一步写出了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很适合学生借鉴、模仿。
3.明确写作要求
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关于自然界的,有关于社会生活的等,善于从生活中选取习作材料。
根据例文写作结构,明确自己的写作安排。
点名说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其他同学作为参考,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5.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6.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全班进行评论。优点如扣写得比较清楚、写作较认真、附加上图片,或讲解几篇习作中存在的共同缺点。
评价标谁:写作是否认真、语句是否通顺明白、语言是否生动等。
7.修改习作
建议本课教2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练习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查找有关三国的故事并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2.用钢笔描红,注意整体布局。
3.读读背背成语,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
4.口语交际,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并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回顾《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2)同学讨论说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说说关云长的性格特点
(4)说说跟“三国”有关的故事
2.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①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②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以及要求,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让学生说出写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④教师重点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3.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小组合作弄懂词语的意思。
(3)多读几遍,做到熟练运用成语。
(4)有感情地朗读成语。
4.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导。
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的推荐或自我推荐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反馈。
5.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①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②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习作6——话题讨论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分析
1.《种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
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
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
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
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
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依据提纲展示交流
1、生字;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理解词
2、默读课文,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提示:(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儿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3、各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第一段是课文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上来的树种都挺多,但我并不十分满意,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四、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
五反馈检测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看看谁读得又对又好,又有感情。请大家踊跃举手。
二、按照预习提纲展示交流
1、自由读完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思考: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再仔细读一读这些语句,体会老师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找出描写小女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1)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2)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反馈检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3、读拼音写字词
lueduocankuweikongluewei
()()()()
4、比一比再组词
惭()掠()唯()略()
渐()凉()维()畔()
5、选词填空
凝望眺望
1.她()着那小葫芦的嘴儿,小心翼翼的往外抖。
2.他()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扫视注视
3.我()了全班同学一眼,准备说点儿什么……..
4.几十双眼睛都在()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板书:
1、种子(小女孩)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
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教学反思:为什么小女孩儿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这个问题在没有前提的情况下出现,学生们的情况不是很好.应该先问我被小女孩的什么感染了?仅仅是那些有饱满的黑豆的种子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们很清晰地懂得小女孩儿的可贵之处到底在哪里.
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3、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花儿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
【教学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齐唱《春天在哪里》。让我们把冰心奶奶的话牢记在心间,跟着这群小伙伴一起去赶春吧。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按照自学提纲展示交流
1、生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小组交流,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按作者游览路线,课文是怎样安排内容的?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你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吗?
四、反馈与检测
1、抄写生字新词。
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肖()、()。丑()、()。王()、()。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展示交流
1、读出第一段中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讨论交流。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1)小组同学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三、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指名尝试背诵。
6、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7、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9、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0、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学生讨论交流。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五、反馈检测
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1)“浇水施肥”可理解为孩子们在()。
(2)这段话用了()和()的写作方法,隐含着()像()一样。()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学反思:当学生们已经感觉到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很美,很有感染力之后,可以问学生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如词句,段落写得特好,特别美,深深地打动人,请学生把它们找出来,并且想一想好在哪里,互相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3.《钓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2、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二、按照预习提纲汇报交流
1、字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多音字
2、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理解词:大概、匆匆、海棠、树梢、释放、感召、旺盛、聚精会神。
(3)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反馈检测
1.词语听写
剧烈涟漪辉映上钩距离争辩祈求抵制
2.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涟漪()的鲈鱼()的月光()的目光()的孩子()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展示汇报
1、课文讲了什么事情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及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出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谈谈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4)、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揭示中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反馈与检测
1.本文采用了()的手法,通过写钓鱼这件事,让我懂得了()。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没有人看到我们。父亲还是要我把鱼放回湖中。
()。
2、我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我成为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
四、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五、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湖边钓鱼
2、钓鱼钓到鲈鱼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放归鲈鱼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启示。学生仔细地回味生活,思考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就诞生了。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不仅可以是一份情,更可以是一份人生的收获。
4、《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
不结实”的意思,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
2、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认6个生字。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爷爷的芦笛》(板书课题)
2、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至于这寂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留心。
二、初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纲汇报交流
1、自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芦笛婉转悠扬温润脸颊潮汛
喷洒摇撼打碎裹挟恐惧驱赶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5、自己把课文中难度大的生字再记一记
6、交流难字:裹:把“衣”字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是个“果”
碎:“卒”的左边加上“石字旁”
颊——挟:“夹”字加偏旁
8.其他字按照预习情况进行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在强强的想象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什么样子的呢?回读第一自然段
2、默读思考:来到小闸屋后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给课文分段。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1)兴奋
强强为什么兴奋?
指导朗读2——6自然段
(2)害怕
你从哪儿看出强强十分害怕?
;指名说:
①“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指导朗读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②“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③“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
;当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声时他的感情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讨论: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为什么变得勇敢起来。
“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静。”
;在独自一人经历了狂风大浪后,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心情会怎样呢?
兴奋:因为爷爷在不远处陪伴着他,而且爷爷就要回来了。
塌实:那么大的风浪都过去了,现在风浪小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自豪:独自一人度过了风浪最大的时刻,度过了令人紧张、恐惧的时刻,自己不是也很了不起吗?
勇敢:经历了这样大的风浪,再遇到这样大的风浪还会害怕吗?
指导朗读
这是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讨论)
1、齐读最后一句
四、总结,检测反馈
1、今天我们学习了《爷爷的芦笛》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自由发言)
3、听写词语
翱翔柔嫩温馨颠簸吞没湿漉漉碧蓝碧蓝闪闪烁烁
普普通通宛转悠扬柔和温润波峰浪谷
板书设计: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比较表示“看”和“说”的词语,培养辨识近义词语的能力;通过叠词训练,使学生感悟词语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兴趣。
2.通过“读句子,说体会”,培养学生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能力。
3.通过读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增强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葡萄叶的梦》,体会葡萄叶的美好愿望。
5.通过学习“指南针”栏目,掌握转述的方法。
6.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转述的方式,说话、写话训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一去逛一逛吧!请大家到园里走一走,认真地瞧一瞧,相信我们一定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二、学习“语海畅游”第一题(词语真有趣)
1.(出示词语课件。)
瞧看瞅扫视盯着
讲说商量告诉劝告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
自由读,仔细观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讨论交流各自发现的特点。(是近义词;意思和用法有所不同。)
3.小组交流:查字典、词典区分词语意思的差别和用法的不同。
4.造句:请选择你喜欢的表示“看”或“说”的不同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三、学习“语海畅游”第二题(读一读,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出示词语幻灯。)自由读,读准词语,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交流特点:AABC形的叠词。
3.举一反三: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如:闪闪发光熊熊大火恋恋不舍
心心相印炯炯有神彬彬有礼
四、学习“语海畅游”第三题(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1.自由读,读准句子。
2.同学间互相说说句子的特点。(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明方法。)
3.加强练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
(1)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2)这儿真静,
这儿真静,
这儿真静,
五、学习“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诗句的意思。
3.讨论交流古诗的意思,教师点拨。
4.同桌互背,分组背,指名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预习之后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会道”。
一、复习引入
检查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二、学习“阅读平台”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画画不会读的字词。
2.同桌互读,纠正错音。
3.默读,出示学习提纲。
(1)共几个小节?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在写这些内容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4.小组自主交流学习后,推选代表汇报。
5.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三、学习“指南针”
1.默读“指南针”中的内容,借助泡泡框提示,思考:
(1)什么是转述?
(2)怎样才能简要而清楚地转述别人的话?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学习“能说会道”
1.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刚刚过去了,同学们一定有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吧!你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看谁说得最有特色,说得最好。
2.个人准备。
回忆寒假生活,确定表达内容,想一想印象最深的情景,打个腹稿作准备。
3.小组交流要求:(1)说的同学要把最精彩、最欢乐、最受感动的情景说清楚;(2)听的同学要听清话中的要点,为转述作准备。
4.全班交流:推选一名最出色的同学,代表小组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5.评一评“转述之星”。
注意:(1)从转述的角度评价,转述时是否抓住了要点,是否说出了小组同学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2)语言表达是否连贯。
6、作业:写一件自己在寒假里亲身经历的最精彩、最快乐的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本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学习习惯:①坚持写日记、②爱护图书。
2.《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
3.植树的好处是:送来清新的空气、绿化祖国、能叫风沙低头,让百鸟起舞。
4.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
5.“绿色工厂”是指树木有光合作用,“绿色宝库”指森林,“绿色的希望”指沙退鸟舞。
6.《第一朵杏花》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赞扬了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了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务变化的规律。
7.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⑴“是啊,……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吗?”
这句话中的“弯下腰来”表现了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科学的行为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⑵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这句话中的带点字充分表现了竺爷爷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后激动心情。
8.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是因为①这“第一朵杏花”是故事的中心事务②集中体现了竺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
9.《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10.“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这段话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电线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燕子。这支“春天的歌”会是一支赞美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歌。
11.《江南春》是唐代杜牧所作,诗题的意思是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12.《江南春》一诗,前两句写今,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后两句是怀古。
13.《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时的愉快心情。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14.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景交互,融为一体。
15.“迈开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表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
16.“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这句话是说:少年队员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天像栽下的小树,在阳光雨露下,健康、蓬勃地成长,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17.“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一句中,“版图”指国家的疆域,“染”字形象地表达了只要我们大家坚持植树造林,我们的祖国就回成为一个绿色世界的含义。
18.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19.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段话描绘了生机勃勃、明媚动人的美好春景。
第一单元知识考点练习
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动物的成语:莺歌燕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鸡犬不宁狗急跳墙闻鸡起舞
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花前月下花团锦簇花言巧语花天酒地
3.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光明媚.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花红柳绿.花团锦簇
4.含有“春”字的成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得意大地回春妙手回春
5.AABC式成语:蒸蒸日上亭亭玉立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翩翩起舞啧啧称赞
6.ABB式词语:兴冲冲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红通通黑乎乎
7.描写色彩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春季景色的诗句: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贺知章《咏柳》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B.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杜牧的古诗
A.《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与“燕子”有关的诗句: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
关于“杏花”的诗句:
A.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C.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有关植树的谚语:9.植树造林的公益用语:
A.要想长远富,莫忘多栽树A.春到人间,绿化争先。
B.杨柳下河滩,银杏上半山B.植树造林,造福后人。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苏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苏教版)
第一单元
1.本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学习习惯:①坚持写日记、②爱护图书。
2.《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
3.植树的好处是:送来清新的空气、绿化祖国、能叫风沙低头,让百鸟起舞。
4.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
5.“绿色工厂”是指树木有光合作用,“绿色宝库”指森林,“绿色的希望”指沙退鸟舞。
6.《第一朵杏花》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赞扬了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了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务变化的规律。
7.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带点词语的
作用。
⑴“是啊,??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吗?”
这句话中的“弯下腰来”表现了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科学的行为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⑵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句话中的带点字充分表现了竺爷爷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
间后激动心情。
8.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是因为①这“第一朵杏花”是故事的中心事务②集中体现了竺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
9.《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10.“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这段话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电线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燕子。这支“春天的歌”会是一支赞美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歌。
11.《江南春》是唐代杜牧所作,诗题的意思是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12.《江南春》一诗,前两句写今,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后两句是怀古。
13.《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时的愉快心情。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14.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景交互,融为一体。
15.“迈开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表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
16.“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这句话是说:少年队员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天像栽下的小树,在阳光雨露下,健康、蓬勃地成长,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17.“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一句中,“版图”指国家的疆域,“染”字形象地表达了只要我们大家坚持植树造林,我们的祖国就回成为一个绿色世界的含义。
18.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19.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段话描绘了生机勃勃、明媚动人的美好春景。
第一单元知识考点练习
按要求写词语。
一、字
1.容易读错音的字。
版(ban前鼻音)栽(zai平舌音)厂(chang翘舌音)株(zhu翘舌音)皱(zhou翘舌音)曾(ceng平舌音)掌(zhang翘舌音)掠(声母是l不是n)
沾(zhan翘舌音)痕(hen前鼻音)莺(ying后鼻音)
2.多音字。
圆晕(yùn)晕倒(yūn)兴冲冲(xìng)兴奋(x?ng)
二、词语
1.容易写错的词语。
沟渠版图染绿明媚程度郑重掌握兴冲冲绽开估计大概
规律顷刻间俊俏活泼机灵荡漾烂漫掠过偶尔圆晕映衬鲜艳酒旗聚拢
2.成语。
描写景物的成语:春深似海风月无边世外桃源山外有山
飞瀑流泉古木参天诗情画意蔚为壮观
3.词语理解。
和煦:温暖版图:国家的疆域
精确:准确推断:推理生趣:生机
1.含有动物的成语:莺歌燕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鸡犬不宁狗急跳墙闻鸡起舞
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花前月下花团锦簇花言巧语花天酒地
3.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光明媚.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花红柳绿.花团锦簇4.含有“春”字的成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得意大地回春妙手回春
5.AABC式成语:蒸蒸日上亭亭玉立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翩翩起舞啧啧称赞
6.ABB式词语:兴冲冲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红通通黑乎乎7.描写色彩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按要求写句子。1.描写春季景色的诗句: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贺知章《咏柳》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B.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杜牧的古诗A.《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与“燕子”有关的诗句: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4.《最佳路径》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5.格罗培斯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①这样设计的路径已经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②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的,格罗培斯在按踩出的痕迹铺设路径的时候,一定会施展全部本领使路径更美③这样的路径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玩的方便,快捷④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6.《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人类的“老师”,“老师”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老师”指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7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本文列举了以下六个例子。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科学家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航行的速度。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人们模仿某些贝类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我还知
道: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人类根据野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
8、罗培斯的路径设计与葡萄园主卖葡萄的联系是: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启示而产生的路径设计方案的。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是把权力交给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②都是顺其自然③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实验教材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教材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语文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育体现国家意志的根本表现。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十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主题。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等。
2.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主题。如有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开天辟地》;有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虎门销烟》;有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等;有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徐悲鸿励志学画》;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3.创新精神教育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用这一理念作指导,我们来剖析本册教材创新精神教育的内涵,就会发现其编排理念的前瞻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的自学体验的时间。三个问题,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步步升华。
三、阅读教学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际与碰撞。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思路及策略进行口语交际,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组织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思路和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交际话题
(二)明确交际目的,确定交际内容
(三)分清角色关系,展开交际过程
(四)注意策略手段,提高交际效益
(五)善于总结反思,积极吸纳建构
五、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第一、它创设了一个动笔表达交流的情景.让学生觉得不吐不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第二、教材设定的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给学生铺展了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
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
在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在全班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课时
课文24课时
习作14课时
单元练习24课时
科技创新教育每两课时安排一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这四篇课文。这一组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有感激老师的,有思念亲人的,有赞美月亮和秋天的。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这些诗歌时,就内容而言还可适当的进行归类延伸,适当拓展。比如说描写秋天的诗歌、描写月亮的诗歌,表现诗人离愁的诗歌,对亲人思念的诗歌你想到了哪些?串联过去学过的知识,比如说描写秋天的,描写思乡的,描写月亮的你都学过哪些,老师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拓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形成相应内容的系列专题。
1.《老师,您好》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辛劳祝愿波涛
二、我知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想一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2.为什么课题中用“您”而不用“你”,体会作者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感情。
3.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xiáshǎnyàoshìyèchónggāo
()()()()
jìntòusùzàopūshèxīnláo
()()()()
chuàngzàozhēnlǐqíngbùzìjī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jìn)塑造(sùsuò)
··
衷心(zhōngzōng)编织(bīnbiān)
··
三、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_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________茁壮的新苗。
课后作业
1.访问老师,请老师说说“老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2.举办一次班会,题目是“歌颂老师”(会上让同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成长浸透心血
创造蕴含辛劳
像春蚕纺织丝线
似甘露洒向新苗
2.《但愿人长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2、我知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有变化?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二、拓展升华: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pǐnchángwánshuǎmányuàn
()()()
guānshǎngdànyuànkuānwèi
()()()
bēihuānlíhéyīnqíngyuánquē
()()
2.比一比,再组词
廷()耍()尝()
挺()要()赏()
洒()慰()隐()
酒()蔚()稳()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比喻亲兄弟感情深厚。()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话题,看看学生们预备怎样和家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兴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想如何与家人团聚时,我问:你们知道,千年以前,同一轮明月下的苏轼却在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吗?我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痛苦,但上课的时候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体会到苏轼的感受。
在课前就让学生查一下苏轼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或当时的情况。在课上请学生起来介绍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了全面而又比较深的认识后,再让学生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痛苦,那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
3.《古诗两首》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遥望湖光白银三峡秋月
青螺峨眉平羌清溪渝州
2.我会做:
镜()峡()眉()螺()
境()夹()媚()累()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自读两首古诗,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2.这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3.第二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地名?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二、拓展升华:
背诵两首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课堂检测
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拓展练习:
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
(),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
课后作业:
1.画一画诗中所描述的景色。
2.收集没学过的李白诗两首。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
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
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秋天》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2.我知道
秋天有什么特点?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本首诗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课堂检测
1.我会填:
()的田野()的汗珠()的阳光
()的高粱()的向日葵()的稻穗儿
()的羊肠道()的野菊花
2.按课文填空
1.秋风在田野里(),秋风在小路上();秋风抓一把桂子的(),把夏天的()轻轻涂掉。
2.稻穗儿(),蝉声儿(),成熟的向日葵在();野菊花()田间羊肠小路,()都长了肥膘。
课后拓展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理解。
(1)学生自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短文中你了解了哪个字的正确读音。
2、举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件。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同桌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学生分组自读短文。
3.讨论小作者写的日记中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别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懂得感谢,心怀感谢的品质。同时在交际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开课从我感谢同学们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学生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为开阔学生思维,我们共同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学生此时,思维有所拓展,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接着,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表达感谢的问题?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谢谢你借我……或者说:××我感谢你的对我的××。在语言上比较贫乏。如何引导学生用富于激情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呢?我想到了《老师,您好!》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你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然后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再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语交际的范畴中了,但我想我们的口语交际应该是个大的概念,不单是用嘴说话。于是,我请学生再说说,你们还曾经用过什么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孩子们热情高涨,有的说:我在母亲节的那天,早早起床,乘汽车到很远的地方,给妈妈买了一个工艺品。有的说:在妇女节的那天,我为妈妈做了一顿饭。有的说……学生骄傲的将自己感谢的故事说给同学听。我想这同样是口语交际。
最后,请学生小组进行情景再现,将说、演、听、看汇为一体。
教后小记
今天的口语交际,使我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对口语交际命题的把握,形式的创造,都应该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上。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会说一两句话,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实验教材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教材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语文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育体现国家意志的根本表现。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十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主题。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等。
2.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主题。如有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开天辟地》;有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虎门销烟》;有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等;有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徐悲鸿励志学画》;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3.创新精神教育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用这一理念作指导,我们来剖析本册教材创新精神教育的内涵,就会发现其编排理念的前瞻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的自学体验的时间。三个问题,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步步升华。
三、阅读教学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际与碰撞。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思路及策略进行口语交际,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组织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思路和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交际话题
(二)明确交际目的,确定交际内容
(三)分清角色关系,展开交际过程
(四)注意策略手段,提高交际效益
(五)善于总结反思,积极吸纳建构
五、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第一、它创设了一个动笔表达交流的情景.让学生觉得不吐不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第二、教材设定的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给学生铺展了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
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
在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在全班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课时
课文24课时
习作14课时
单元练习24课时
科技创新教育每两课时安排一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这四篇课文。这一组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有感激老师的,有思念亲人的,有赞美月亮和秋天的。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这些诗歌时,就内容而言还可适当的进行归类延伸,适当拓展。比如说描写秋天的诗歌、描写月亮的诗歌,表现诗人离愁的诗歌,对亲人思念的诗歌你想到了哪些?串联过去学过的知识,比如说描写秋天的,描写思乡的,描写月亮的你都学过哪些,老师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拓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形成相应内容的系列专题。
1.《老师,您好》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辛劳祝愿波涛
二、我知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想一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2.为什么课题中用“您”而不用“你”,体会作者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感情。
3.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xiáshǎnyàoshìyèchónggāo
()()()()
jìntòusùzàopūshèxīnláo
()()()()
chuàngzàozhēnlǐqíngbùzìjī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jìn)塑造(sùsuò)
··
衷心(zhōngzōng)编织(bīnbiān)
··
三、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_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________茁壮的新苗。
课后作业
1.访问老师,请老师说说“老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2.举办一次班会,题目是“歌颂老师”(会上让同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成长浸透心血
创造蕴含辛劳
像春蚕纺织丝线
似甘露洒向新苗
2.《但愿人长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2、我知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有变化?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二、拓展升华: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pǐnchángwánshuǎmányuàn
()()()
guānshǎngdànyuànkuānwèi
()()()
bēihuānlíhéyīnqíngyuánquē
()()
2.比一比,再组词
廷()耍()尝()
挺()要()赏()
洒()慰()隐()
酒()蔚()稳()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比喻亲兄弟感情深厚。()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话题,看看学生们预备怎样和家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兴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想如何与家人团聚时,我问:你们知道,千年以前,同一轮明月下的苏轼却在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吗?我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痛苦,但上课的时候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体会到苏轼的感受。
在课前就让学生查一下苏轼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或当时的情况。在课上请学生起来介绍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了全面而又比较深的认识后,再让学生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痛苦,那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
3.《古诗两首》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遥望湖光白银三峡秋月
青螺峨眉平羌清溪渝州
2.我会做:
镜()峡()眉()螺()
境()夹()媚()累()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自读两首古诗,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2.这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3.第二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地名?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二、拓展升华:
背诵两首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课堂检测
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拓展练习:
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
(),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
课后作业:
1.画一画诗中所描述的景色。
2.收集没学过的李白诗两首。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
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
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秋天》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2.我知道
秋天有什么特点?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本首诗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课堂检测
1.我会填:
()的田野()的汗珠()的阳光
()的高粱()的向日葵()的稻穗儿
()的羊肠道()的野菊花
2.按课文填空
1.秋风在田野里(),秋风在小路上();秋风抓一把桂子的(),把夏天的()轻轻涂掉。
2.稻穗儿(),蝉声儿(),成熟的向日葵在();野菊花()田间羊肠小路,()都长了肥膘。
课后拓展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理解。
(1)学生自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短文中你了解了哪个字的正确读音。
2、举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件。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同桌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学生分组自读短文。
3.讨论小作者写的日记中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别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懂得感谢,心怀感谢的品质。同时在交际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开课从我感谢同学们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学生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为开阔学生思维,我们共同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学生此时,思维有所拓展,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接着,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表达感谢的问题?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谢谢你借我……或者说:××我感谢你的对我的××。在语言上比较贫乏。如何引导学生用富于激情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呢?我想到了《老师,您好!》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你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然后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再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语交际的范畴中了,但我想我们的口语交际应该是个大的概念,不单是用嘴说话。于是,我请学生再说说,你们还曾经用过什么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孩子们热情高涨,有的说:我在母亲节的那天,早早起床,乘汽车到很远的地方,给妈妈买了一个工艺品。有的说:在妇女节的那天,我为妈妈做了一顿饭。有的说……学生骄傲的将自己感谢的故事说给同学听。我想这同样是口语交际。
最后,请学生小组进行情景再现,将说、演、听、看汇为一体。
教后小记
今天的口语交际,使我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对口语交际命题的把握,形式的创造,都应该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上。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会说一两句话,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学案苏教版
教材分析:
本课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
认真、负责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竺可桢的资料,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2.通过梳理课文板块,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3.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评议,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竺可桢和小女孩儿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分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一)齐读课题。
1.通过预习,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读“竺、桢”两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二)出示课件,介绍人物。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竺可桢的资料,课上交流。
二、初读课文,通顺读文。
(一)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小组合作读文。
课件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3.读文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二)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四、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推”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惯”字各个笔顺、笔画的正确书写;“需”字的“雨”字头与“雨”字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第一次看杏花(学习第一至五自然段)。出示课件
(一)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三)指导朗读。
(四)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体会重点词的作用。课件出示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五)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三、第二次看杏花(学习第六至十五自然段)。
(一)过渡: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课件出示
1.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课件出示
2.齐读。
(二)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课件出示
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课件出示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学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三)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1.那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又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2.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朗读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四)体会人物品质。出示相关课件
“郑重”是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过渡: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学习第十六自然段。
(一)课件出示: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二)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结合前文来说说。
(四)竺爷爷作为一名物候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五、总结全文,指导应用。
(一)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课下交流。
2.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举行“名家荟萃”故事会。出示课件
交流竺可桢的资料,让学生对文中的内容有所了解后再学习课文。
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梳理课文板块,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评议,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品读优美的春景图,理解关键词的作用,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不要强加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填写,从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讨论之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提示语读出语气,从而锻炼朗读能力。
抓住重点词理解,体会人物品质,深化文章中心。
明了竺可桢是通过自己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才取得了巨大成就,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成为一名物候学家。
学以致用,学习名人名家的优秀品质,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通过一次语文活动,更多地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9寓言两则》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要体会出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重点体会人物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链接扁鹊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约生于公元前四○七年,卒于公元前三一○年。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
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故事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3、搜集一则寓言故事,准备讲给大家听。
★预习收获:
一、我会写词语.
Qīzǐlǐcǎichangweibiǎnquèbàijiàn
()()()()()
tāngyàojìchāngxuéshèbǎifābǎizhòng
()()()
二、多音字组词。
扁()()奇()__()
三、课文我知道。
1、《纪昌学射》中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扁雀治病》中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四、我找的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习课文后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我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任务
【任务一】《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你最喜欢哪个?请把它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并说说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比一比,看谁讲的最活灵活现)
【任务二】你觉得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的纪昌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飞卫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扁鹊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蔡桓公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讲讲你找的寓言故事,想想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修改补充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想一想,写一写。
纪昌想掌握射箭本领,于是就先练眼力。如果我们想要掌握骑自行车的本领,就要先________________;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先________________;要想掌握操作电脑的本领,就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掌握_______的本领,就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掌握_________的本领,就要先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学习任何一项本领,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练笔蔡桓公不听扁鹊的话,病情便拖得越来越重。此时他已经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他说什么?他听完你的话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出来。
我:
蔡桓公:___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30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
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案的复述课文。
3我要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展示学习法、看图联想
知识链接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之女,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知书达理,信仰佛教。十六岁时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妃。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西藏、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预习任务
1.读准字音,会写词语,想办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故事的内容。
3.记一记故事的情节,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4、读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查找文成公主的其他故事。
★预习收获:
1、我读了____遍课文。我读的最棒的是第_______自然段。我愿意把它读给______听。
2、给划线字注音。
唐朝()的时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大臣()去唐朝求婚。使臣凭借智慧,求婚成功。于是,文成公主从京城带上豌()豆、油菜、小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进藏()了。他们跨过大河,走过沼()泽,翻过高山,终于来到西藏,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3、我知道课文共____个自然段。文章先写,(-----自然段);再写(-----自然段);最后写。(-----自然段)
4、文成公主去西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成公主对西藏做出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解决
【问题一】唐朝皇帝出了哪些难题来考验使臣?使臣又是怎样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她是如何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我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任务一】请用自己的话简案讲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感受。(看谁讲得既清楚又生动)
【任务二】将你找的文成公主的其他故事讲给大家听。
个性修改补充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从此,西藏的往来更加密切了。
2.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
警察叔叔在大街上保护交通秩序。
4、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你能补充着写一写吗?
1.在路纳遇到一条河,文成公主。
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过沼泽地时,因为文成公主,所以路纳的牛羊
。
2.听到松赞干布死了的消息,文成公主,她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
3.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文成公主就。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31、普罗米修斯》导学案
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我要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我要把这个故事熟记于心,讲给别人听。
(二)、过程与方法:
1、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要认真看课文插图,并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要体会出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受到感染与熏陶。
学习重点感悟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
知识链接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语中“深谋远虑”之意)他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并且是人类的教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同样的,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但最高的天神领袖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不断为人类辩护,因而触犯了宙斯。宙斯为了惩罚他,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
读完“知识链接”我知道了:
★预习任务
1.读准字音,会写词语,想办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熟课文,体会出人物心情并将它读出来。
3.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4、画出最有感触的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习收获:
一、我学会了以下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中写到的古希腊天神有: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知道普罗米修斯与这四位天神之间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太阳神阿波罗众神领袖宙斯
(取走火种)()
普罗米修斯
()()
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我能用简洁的语言把上面四个主要情节串起来说说整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课文后我的感受是:
★我的疑问
问题
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
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在小组内交流后准备多元展示。
★学习任务
【任务一】用自己的话讲讲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看谁讲的最吸引人)
【任务二】用简洁的句子或四字词语评价一下诸位天神,并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
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____________的神。是从__体会到的。
我觉得宙斯是个____________的神。是从____________体会到的。
我觉得火神是个___________的神。是从_________体会到的。
我觉得赫拉克勒斯是个____________的神。是从____________体会到的。
【任务三】面对悬崖上为人类而受苦受罪的普罗米修斯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吧。
★个性问题补充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想象写话。
1、没有火时,人们只好_________________;没有火时,人们只好_________________;
没有火时,人们只好_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给人间送来了火种,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孩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狂风刮来,暴雨袭来,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低下头看到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便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本文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听。
◆阅读《希腊神话集》,准备进行“希腊神话故事”竞赛。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32、《渔夫的故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生字、新词。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我要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展示学习法
知识链接阅读课后“资料袋”
★预习任务
1.读准字音,会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无恶不作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2.揣摩人物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故事内容。
3.想一想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分别是怎样的?
4、记一记故事情节,准备把它讲给大家听。
★预习收获: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本课的生字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下面。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
解()______藏
()______()______
3、选字填空。
(讯迅)___速灯(笼茏)___丑(露陋)___
起----(世誓)到(底低)___违(被背)___
4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知恩图报--()愁眉苦脸--()结束--()善良—()
5、我知道。
《渔夫的故事》选自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这本书又叫《》,是由264个小故事组成的。著名的《》《》《》《》都出自这本书,她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6、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主要内容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7、者抓住了魔鬼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魔鬼的性格。
★自主解决: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分别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在文中句子,感受写在旁边)
★我的疑问
我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生成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请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示:你会采用什么方式读呢?除了读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把它展示给大家。
我们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我们组准备采用____________方式来读。
【任务二】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说说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提示:不能看书。讲清楚魔鬼为什么要杀死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的部分。
个性修改补充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请你读一读,用本课的四字成语填一填。
一天渔夫捞着一个瓶口用锡封着的黄胆瓶,,()。他撬去锡封,瓶里变出一个()的巨大魔鬼。()的魔鬼不但不感谢渔夫,还(),要杀渔夫。最后,渔夫用自己的智慧将()的魔鬼骗入胆瓶,取得了胜利。
对下面的句意的理解,对的打“ˇ”,错的打“×”。
1、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A、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有一点良心,因为他让渔夫选择死法。()
B、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没有良心,他的本性就是凶恶狡猾,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是无耻之极。()
2、这时候渔夫想到:“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A、这是渔夫语言的描写,表现渔夫对魔鬼的无比讨厌。()
B、这是预付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他的想法中可以看到渔夫很智慧。()
课内阅读。
魔鬼()像堡垒,()像铁叉,()像桅杆,()像山洞,()像白石块,()像喇叭,()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这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
3、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语文园地八》导学案
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要培养自己看书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我要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自主预习板块
1、自学“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达到听写程度。
2、认真读一读“我的发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3、读准读熟日积月累,理解意思,学会运用。
4、认真读“趣味语文”,看看你得到什么体会。
交流展示板块
【任务一】交流学习“我的发现”。
【任务二】读“日积月累”,说说意思,再背一背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任务三】讲讲“趣味语文”这个故事。说说你的体会。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拓展考练板块
一、填空
1、这案元我们学的两则寓言是(),《纪昌学射》一则寓言告诉我()的道理。
2、《扁鹊治病》这则寓言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扁鹊是()的人,蔡桓公是()的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3《普罗米修斯》一文主要写了()的事。
4《渔夫的故事》选自(),又叫(),由()个小故事组成,代表作品有(),《一千零一夜》被誉为()。我读过的民间故事()。二、选字填空
坚艰()苦()定()难()固
决觉()得()定()心感()
尽禁()头()止不()()量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石屋一()羊毛一()规矩一()沼泽一()青烟
四、组词
焰()驱()配()绕()
陷()躯()佩()饶()
恕()狠()跟()肠()
怒()恨()根()畅()
六、照样子写词语.。
驱寒取暖(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发百中(带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同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呢?国旗班从天文台得到了一年365天太阳升、落时间表。他们根据这个时间表,确定每月上、中、下旬的升旗时间。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朦胧就得起身整装,因为4点33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儿,国旗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也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升起。你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每天清晨,随着升旗电钮的按动,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分零七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升国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天升旗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划出国旗班的战士为使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所付出的劳动。
6、用波浪线划出国旗班的战士升国旗时的动作。
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句式。
8、说说你从短文中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知道6个课内歇后语和1个课外歇后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012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