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1届高考地理交通建设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点专项复习11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11届高考地理交通建设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点专项复习11”,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表现在区位条件、自然和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重点是区位条件。其区位特点及其影响列表分析如下:

区位类型区位特点对交通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对区位地处西南边疆,南部、西部有漫长的国境线,与南亚、东南亚6国相邻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但边界问题复杂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除广西南部为沿海开放区外,大部分地区为内陆腹地)地域广、腹地深,加之地形复杂,沟通不便,经济发展明显落后

经济区位大部分地区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广西除外),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开发程度低,毗邻国经济较落后不利于本区的交通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但地处战略大后方,非常时期可获得发展机会

国防区位我国的战略大后方,在非常时期往往带来发展契机有不少交通干线就是在这种契机下修建的

开放政策的深入,沿江、沿边对外开放,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的成立,区位优势明显加强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特别提醒

(1)不同地形区交通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形区交通建设的主要障碍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形成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横断山区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

四川盆地山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林立,地表破碎,地形崎岖

(2)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原因是:①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藏深,地质灾害多;②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③科技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项目

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促进能源生产和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管网改造、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等)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

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推广民用天然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特别提醒

(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树立的能源观念为:①树立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观,两种资源观;②应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积极开发新能源。

(2)我国发展乙醇汽油的不利条件有:①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增加数量大,粮食供需矛盾加剧;③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而南水北调有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三个方案。各方案的基本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

路线东线中线西线

路线从扬州江都油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区淮河下游、黄河下游、海河流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

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

地形、地势对调水路线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可顺地势北流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南向北自流输送地形复杂,工程巨大,现只是方案

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差

(2)北煤南运的路线:①山西的煤:大秦线—秦皇岛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华东、华南地区;②山西、河南、山东的煤:太焦线、焦兖日线—日照港—海运(黄海、东海、南海)→华东、华南地区;③山西、河北、河南的煤;京广线→华南地区;④山西、河北、河南的煤;京广线→武汉—(长江)→华东地区;⑤安徽的煤:淮南线—裕溪口—(长江)→华东地区。

(3)“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①南部通道: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②中部通道: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③北部通道: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2009辽宁大连5月)读下面山西省煤炭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无关的是()

A.扩大煤炭的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大力开发铁矿、铝土矿等资源

(2)为了解决该省区在经济发展中某种资源短缺状况,采取了下列哪种措施()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引黄入晋

A.② B.④ 

C.③④ D.②④

 本题组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和资源调配,难度不大。第(1)题,山西铁矿资源不丰富,大力开发铁矿与能源基地建设无关;第(2)题,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严重不足,引黄入晋就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

 (1)D (2)B

 (2009河南四市)2008年10月13日,铁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贵广铁路正式动工,它的起点是贵阳市,终点是广州市,全长85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计2014年完成。据此完成(1)~(2)题。

(1)贵广铁路的桥梁和隧道总长超过630公里,占铁路全长的73.7%,根本原因是()

A.可以尽量减少迁移的人口数量

B.大量修建桥梁和隧道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

C.保护沿途的野生动物

D.地形起伏大,河网密布,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布

(2)关于贵广铁路产生的社会效应,不正确的是()

A.为西南地区建设提供一条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西南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

B.有利于西南地区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为珠三角地区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腹地

C.促进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缓解珠三角能源紧张状况

D.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城镇化进程

 本题组考查西南铁路建设背景及意义,是一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第(1)题,贵广铁路穿行在云贵高原之中,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而且地势起伏大、河流多,所以桥梁、隧道长;第(2)题,云贵高原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

 (1)D (2)C

 (2009吉林调研)2008年12月28日11时,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暨截污导流工程在山东聊城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

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

C.a以南的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

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一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

(2)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 ②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需提水跨越黄河 ③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 ④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本题组以南水北调线路为背景,考查主要地形区区域特征、调水措施等知识,是一组综合性较强的考题。第(1)题,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

第(2)题,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1)D (2)C

 (2009福建)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Ⅲ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Ⅰ、Ⅱ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

第(2)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以后能源自给率最高达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

 (1)C (2)D

 (2009海南)下图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学生局部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及判图分析解答能力。据经纬网首先确定为我国海南岛的局部,这就可以认定它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再由日照时数等值线的分布分析可以得出为冬季,故越往西南日照时数越多。

 如下图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

 (2006全国Ⅱ)根据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于2006年7月1日运行。

(1)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a为______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______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所在地)的南缘为昆仑山脉,青藏高原中部横亘着唐古拉山脉,所以a为昆仑山,b为唐古拉山。据图可看出c、d两处地形起伏大,高差大,坡度陡。地形崎岖会加大土石方的采挖量及桥梁,隧道的数量,从而加大工程量,提高铁路的造价。第(2)题,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可受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且气温年较差小。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不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的大陆性强,全年降水稀少且年温差大。

 (1)昆仑 唐古拉 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 (2)B (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

相关阅读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地区资源分布和消费的不平衡)

(一)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1)原因: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北京、天津、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东部多、西部少。

(2)线路及其利弊

(3)影响: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控制北方地面沉降;促进社会持续发展。长江水量减少,影响长江水质;影响长江航运;对长江淮河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2.西气东输

(1)原因

①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而煤、石油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消费量大,天然气分布少,西部天然气供大于求。

(2)线路

西气东输路线没走直线原因:①避开地形地质复杂路段;②照顾沿线用气城市(城市不可能在一条线上);

③补充气源(为提高供气的可靠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特将管线把新疆气区与陕甘宁气区相连接)。

(3)意义(六字方针)

●对(东部)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经济效益)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生态效益)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社会效益)

④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西部的意义

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减轻西部沿线城市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③带动西部地区钢铁、建材、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西电东送

(1)原因(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

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60%多)、中南和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西部。

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缺乏常规能源。

(2)线路(见课本P29图1-23)

北线: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华北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中线:长江三峡、葛洲坝电站的水电华中地区和华东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南线:西南地区红水河的水电和云南、贵州的坑口火电珠江三角洲

(3)中、南线的电力比北线优越的原因:北部是煤转化成的火电,中、南部主要是水电。水电发电成本低,

不污染环境,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但是水电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发电不稳定)。

(4)意义:"西电东送"将会是东、西双赢的结果。它对于东部和西部的意义与上述西气东输的意义相同。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36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

探究点一西气东输工程

(1)为何要结合西气东输来开发西部天然气: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长期不能得到解决,而西部虽拥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四大气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西部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有限,加之油气开发投资大,周期长,而西部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因此只有通过西气东输才能使西部的资源开发与东部的市场需求得以实现。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表

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快天然气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体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植被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例1:(2011届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⑴~⑵题。

年份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

197870.722.73.23.4

200066.124.62.56.8

200769.420.03.47.2

⑴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⑵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原因。

解析:⑴川气东送主要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故A项正确;川气东送会加快四川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川气东送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B项错误;川气东送主要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质量,对四川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没有直接作用,故c项错误;川气东送能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不会取代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故D项错误。⑵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故C项正确。

答案:⑴A⑵C

探究点二其它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比较

原因主要线路效益

西电东送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到华东;西江水电与黔滇火电到广东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至华北;东线:沿大运河北上至华北促进北部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晋煤外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能源短缺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

探究点三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1.区域内部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差异。即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服务业比制造业收入高。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分布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2.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原因是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一般而言,一个区域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发达区域较落后的产业就向较落后的地区转移,主要表现为较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会给不发达区域的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3.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⑴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⑵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种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成为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的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⑶市场因素:企业因为所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这些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例3(2011广东联考)“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⑴~⑵题。

⑴目前,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③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 ④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⑵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有()

①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②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③加剧转入地的环境污染 ④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命题意图:本组试题以珠三角为例,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和遇到的困难。

解析:⑴伴随着珠三角地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电供应紧张等问题的出现,珠三角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特别是一些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展空间日益紧缩,因此为了优化产业结构,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大量外移。⑵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会调整转入地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由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和产业协作能力限制,这也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阻力。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三区域产业活动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项目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工业规模较小对环境的破坏不大

重化工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高科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小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型过渡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缩小

产业地域分布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例3(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⑴—⑶题。

材料: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⑴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联系交通便利

⑵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得环渤海地区由于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⑶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①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②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

③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④促进北京工业快速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难度中等。

解析:⑴从材料中得出珠三角企业失去竞争力的原因: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而环京新城具有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方面的优势。故A正确。⑵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故A错;珠三角产业转出,有利于新兴产业进入,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故B正确;C项应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珠三角产业转出,会造成失业人口的增加,增大了就业压力,故D错。⑶环京新城位于河北省境内,有利于河北省的城市化建设,北京的一些资源型就近迁入新城区,分散了城市的经济职能,也加快了北京周边地区的建设,特别是加快了交通建设的发展,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⑴A⑵B⑶C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2011锦州模拟)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业基地。据此回答1~2题。

1.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2.从重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①水运 ②高速公路 ③航空 ④铁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11年东北三省四市统一考试暨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全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外包出去,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图1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基础和市场B.劳动力和交通C.技术和信息网络D.环境和自然资源

4.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乌鲁木齐

5.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

A.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B.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进程

C.促进工业集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D.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2011湖北联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豫B.鄂

C.晋D.冀

7.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溪洛渡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

(2011济宁质检)下图是某区域能源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A.火电B.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C.水电D.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9.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主要原因是()

A.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

B.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

C.越南煤距珠三角近,运费低廉

D.晋煤综合开发,外运减少

(2011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图13为“资源跨区城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②可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较小③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④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1.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资源的调配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②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③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④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1届皖南八校高三摸底联考)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城市布局D.河流

13.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线路的名称是()

A.北煤南运B.西气东输

C.川气东送D.西电东送

15.建设该线路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三、综合题

16.(2011届辽宁省大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材料l: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东至河西走廊,南邻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塔里木河水被大量抽取,引发罗布泊消失。

材料2: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推动这项工程出谋划策。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材料3: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l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度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拼入屡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线路经过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沿线自然带分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导致罗布泊消失的人为活动具体包括哪些?

(3)海水西调工程提出以来,引发社会对此的强烈关注,有人支持,但也有人抱有怀疑和忧虑,你是否支持这项工程?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1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A.波斯湾沿岸B.黑海沿岸

C.额尔齐斯河沿岸D.里海沿岸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8.(2011南京模拟)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如下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图示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下面框架图,请帮助他们完成。

(2)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由于本区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优势条件。

(3)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解析:重化工业一般不考虑劳动力因素,排除③,长江三角洲北部矿产资源不丰富,排除④,选A。

答案:A

2.解析:重化工企业所需原料较多,不适宜用航空和高速公路,排除②③,①④适合,选B。

答案:B

6.解析: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省。

答案:A

7.解析: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

答案:C

8.解析: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

答案:D

9.解析:越南煤与晋煤相比较,数量和质量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较近,运费相对低廉。

答案:C

10.解析:由区域定位可知,②为西气东输路线,①为南水北调东线路线,③为西电东送路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需逐级调水,不能自流;可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河道输水,工程量较小;该调水工程会使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输水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解析:②为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的建设主要为了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这里的“电”指水能发电,影响水力资源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下垫面等。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12.解析:由图可知,该线路沿线有众多的城市,城市为天然气的使用提供广阔的市场,故城市布局为影响图中川气东输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答案:C

13.解析:乙经济区为长三角,地处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答案:A

14.解析:图中工程的起点位于四川盆地,终点在上海,联系我国资源调配的具体情况可知其应为川气东送工程。

答案:C

15.解析: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能源尤其是清洁高效的天然气的需求量大。

答案:D

16.答案:(1)华北平原(或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差异产生原因:水分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人口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3)赞成能缓解水资源不足,改善水汽蒸发条件;能压制沙尘,减少沙尘暴发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不赞成容易加剧当地土地盐碱化;可能导致东部地区洪涝发生频率;投入多,产出少,建设难度大;冬季低温,调水不便。

17.解析:第(1)题,哈萨克斯坦位于里海沿岸,里海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

第(3)题,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第(4)题,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几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

第(5)题,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D (2)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4)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答出三点即可

18.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的发生与降水丰富且集中、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低平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知皖江城市带与泛长江三角洲相邻且水运便利,便于承载泛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第(3)题,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带来的影响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

答案:(1)从上到下依次填空:降水丰富且集中 支流众多 地势低平

(2)地理位置邻近 长江水运便利

(3)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环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点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学案33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________。

(2)经济原因。

区域间发展水平________,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________。

答案:(1)①很不均匀 资源贫乏区 ②流动性 

(2)不平衡 不匹配

2.案例——西气东输。

(1)基础:________天然气资源。

(2)起止点:以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

答案:(1)新疆 (2)珠江三角洲 上海 香港

以练促记

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图。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由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不平衡,该国的四地中,①地的资源储量大而需求量小,④地的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大,故最可能出现①地资源大量调往④地的现象。

答案:B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____________,对能源的需求量__________,但是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____________的限制,使丰富的________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答案:(1)发达 大 (2)经济水平 能源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___________为主,带来一系列____________问题。

(2)________给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____________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答案:(1)煤炭 环境 (2)北煤南运 (3)天然气

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________。

(2)四大气区:新疆、____________、川渝、陕甘宁的__________。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答案:(1)北多南少 (2)青海 鄂尔多斯

1.意义: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________,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答案:煤炭 大气质量

2.影响。

(1)对西部地区将优势转变成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 经济增长点推动 建设,增加就业机 会,强力拉动 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缓解状况,优化 能源的 发挥、技术优势,推 动相关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答案:(1)资源 经济 基础设施 相关产业 

(2)能源紧缺 消费结构 经济 

(3)资源 经济技术 

(4)煤炭 环境保护植被破坏

以练促记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18日《亚洲时报》报道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将为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提供更充足的供应。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扩大出国劳务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

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解析:(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相对短缺,积极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可保障我国的能源进口。

(2)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4)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

(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C

(2)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4)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读我国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完成(1)~(3)题。

 

(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与乙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相符的是()

A.资金 B.技术C.能源 D.人才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解析:(1)甲图中反映了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可判断甲图表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路线,乙图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路线,由此可以判断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水资源。

(2)南水北调的东线从江苏扬州调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短缺。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B (2)C (3)C

读下面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木材短缺

(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短缺;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由于经济欠发达,自身消费量较少,能源资源的生产地与消费地并不统一。

(2)西气东输主干管线,途经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管线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答案:(1)C (2)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2)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1)本题考查河道整治工程措施的作用。读图可知,“丁坝”的存在,减小了流水对河岸的直接侵蚀,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丁坝”的存在还可以提高河流中部流水速度,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而两岸的沉积还可以提高枯水期水位,利于通航。

(2)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结合材料可知,辽河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少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所以积极影响可从缓解用水紧张、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等方面回答。

答案:(1)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2)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地理必修3同步演练5.1

一、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中①工程的建设,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风沙、泥石流B.泥石流、冻土
C.冻土、缺氧D.缺氧、风沙
解析: 第1题,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地区,自西北向东南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其工程空间跨度大,沿线气候变化最大。第2题,本题考查大型工程建设和中国地理知识。青藏铁路工程只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第3题,青藏铁路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高原冻土、缺氧都影响了工程建设。
答案: 1.C 2.B 3.C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4~5题。
4.“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D.木材短缺
5.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的是
A.上海市B.山西省C.陕西省D.青海省
解析: 第4题,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第5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
答案: 4.C 5.B
(2011湖北联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豫B.鄂C.晋D.冀
7.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溪洛渡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 第6题,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省。第7题,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
答案: 6.A 7.C
(2011东北联考)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8~10题。
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
9.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10.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解析: 第8题,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第9题,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工程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该工程主要沿河分布、耕地占用较多;该工程跨纬度5°左右,线路长度500千米左右;该输水线路沿河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第10题,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于减小洪水危害。
、答案: 8.B 9.D 10.D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13.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解析: 第11题,①③是西电东送的北、南通道,具有的共性是高压输电。第12题,沿途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不是次生盐碱化的原因;南水北调不会有大量海水侵入。第13题,②工程是西气东输,③工程是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 11.B 12.A 13.C
二、综合题
14.(2011济南高二检测)读世界两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①为________国的________工程;②为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所在国家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图①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图②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跨区域调水给受水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调水的原因、调水工程、调水的环境效益。第(1)题,从图中看,①为美国北水南调工程,②为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实施调水工程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第(2)题,两个区域的气候分别为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可从水循环、气候、湿地生态环境、防止地面沉降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美 北水南调 埃及 西水东调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3)增加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等。(其他合理观点亦可)
1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A.波斯湾沿岸B.黑海沿岸
C.额尔齐斯河沿岸D.里海沿岸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哈萨克斯坦位于里海沿岸,里海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第(3)题,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第(4)题,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几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第(5)题,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 (1)D (2)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4)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答出三点即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66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