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美苏争霸》复习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苏争霸》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苏争霸》复习教案

一、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1)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提出一套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2)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二、第一阶段

(1)时间: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时刻.优势在美国。

(3)缓和方面:

a.50年代中期,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签订对奥地利的和约。

b.苏联承认联邦德国。

c.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

(4)紧张局面:a.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b.1962年“占巴导弹危机”。三、第二阶段

(1)时间:本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2)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3)苏攻:

a.苏联加紧发展军事力量,常年保持巨额军费开支,不仅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使洲际导弹数量多于美国。

b,勃列日涅夫在欧洲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

(4)美守:a.7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陷于侵越战争泥潭。b.1969年尼克松任总统后,对外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御,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c.军事实力相对下降,同苏联就限制战略核武器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四、第三阶段

(1)时间:20世纪80年代。

(2)特点:美国强硬态度;苏全面收缩。M.jAb88.cOm

(3)美强硬:a.1981年里根任总统。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b.立足局部战争,排挤苏联势力。c.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用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苏收缩表现:①80年代中期起。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②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措施。③放弃了70年代的扩张所得,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

精选阅读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课题

美苏争霸

说课人

王晓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感悟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重点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难点

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训练目的

提问

导入

小结

反馈练习

作业

出示图片“手掌和拳头”设问:(3分钟)

1、你能想到什么?

2、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1、原因:赫鲁晓夫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

2、条件:苏联经济恢复、发展

3、形成时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2分钟)

二、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20分钟)

1、三个阶段的基本史实

(1)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①对奥和约签订、②苏承认联邦德国、③赫访美、④柏林墙的修筑、⑤古巴导弹危机

(2)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⑥苏联在亚非扩张,⑦占领阿富汗、⑧美国从越南撤军、⑨中美关系正常化。

(3)80年代

⑩美国以小规模战争排挤苏联、⑾里根“星球大战”计划、⑿苏联裁减军备、⒀从阿富汗撤军、⒁同中国改善关系、⒂退出东欧。

2、三个阶段的争霸态势

第一阶段:缓和与紧张并存,优势在美;

第二阶段: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第三阶段:美夺回优势、苏全面收缩

特点:互为攻守,各有得失。

3、攻守之势转变的原因:经济实力的变化

三、美苏争霸的影响和启示(5分钟)

1、给本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3、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争霸给我们启示:

1、基础过关(15分钟)

2、体验高考

热点链接: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出示图片提问,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过程分析斯大林对美政策,出示赫鲁晓夫图片,学生回答后提示意图“争霸”导入新课。

强调一个“争”字,提出问题:苏联提出与美国争霸的条件是什么?

出示课件归纳原因,并导入下一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1)美苏争霸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有什么重大事件?(2)每个阶段美苏两国的争霸态势是什么?(3)每个阶段美苏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有关史实③⑤、⑦⑧、⑾⑿的图片引导思考:以上史实分别表现出双方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以图示总结后出示中苏、中美关系变化图片对各阶段态势的认识加以强化,以突出重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出示表格总结从图示中分析特点,提出问题:为什么形势会发生反复变化?导入下一问题。

出示表格归纳原因,六七十年代的转变原因是难点,用图片、文字材料及图示分析原因,突破难点。

学生回答后出示表格总结

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出问题:美苏争霸除了给本国造成经济负担外,还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暗指中国将成为美国第二个霸权主义的对手,你怎么看这一说法?

看图结合二战后国际形势思考

回忆苏联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状况及国际形势变化,找出条件。

阅读教材,把握三个阶段的划分及每个阶段具体史实、争霸政策及原因分别是什么。

观察图片理解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所体现出的不同时期的基本态势。

学生讨论

结合前两节学过的有关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分组讨论原因,派代表回答。

理解:国家实力决定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思考讨论

课后查找资料以“和平崛起”来反驳这一论调,写一篇小论文。

质疑引题,通过温故知新,创设问题情景,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比较分析法。

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0中~60初60后~70末80年代

守(攻)

攻(守)

关键点:

用直观生动的图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如用拳头与手掌的对抗导课,用“三个阶段争霸态势”的图示来把握矛盾的发展态势,突出“争”字。

教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一、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

美苏争霸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美苏争霸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苏争霸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2.能力要求:(1)概括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分析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
3.情感目标: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是重点。50至80年代的世界,是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时期。这一阶段,在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提出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已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2.难点分析: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是难点。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以,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争霸的政治格局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更加复杂化了。美苏双方战略调整的原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既明争暗斗又妥协缓和的基本态势的实质较难把握。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忆并作答)
师:二战以后,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实力普遍削弱,而美苏两国的实力空前加强,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这就说明: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决定的。随着美苏两国实力的此削彼长,从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美苏争霸。(板书课题)
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师: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出示投影:“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师: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战略意图?
生: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
师:那么,赫鲁晓夫依据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到赫鲁晓夫执政中期,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缩短了同美国的差距。有一组统计数字提供给大家:首先在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其次在军事方面。5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第三,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阵营,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屡屡受挫。这些都使得苏联有可能从新的实力地位出发,执行新的外交政策。
师:前面我们讲到,战后初期,美国凭借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政策。那么,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让美国承认苏联拥有与美国同等的权利去主宰世界,这实质上是一种什么政策呢?
生:(回答)
师:根据以上的分析,请你归纳出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生:(归纳总结)
师:外交战略和实力对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而其中,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美苏争霸形成的时间是50年代后期。
师: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
二、美苏争霸的概况
师:美苏争霸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由于不同的外交战略和实力对比的差异又表现出不同的态势。
请说出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时间,并概括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问题)
1.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缓和又紧张(师生共同分析缓和方面的三个事例)
师:50年代中期,对奥和约的签定,结束了二战后奥地利被美、苏、英、法四大国分割占领的局面,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家。对奥地利而言,这是它现代史上的一大转折。条约给奥地利带来了持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但更重要的是,条约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起了积极作用。西方国家认为,这是苏联的一次实质性让步,东西方关系开始“解冻”。
第二个事例是苏联承认联邦德国,1955年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承认联邦德国是面对现实的一种选择,它改善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同时,也使西方难以回避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
第三个事例是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1959年9月,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会谈。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物的印象。实际上,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它反映出美、苏两大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师:紧张方面的事例有两个:“柏林墙”的修筑和“古巴导弹危机”。(电脑显示“柏林墙”画面,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简单知识)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和欧洲分裂的标志,是东西方冷战的象征。“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的协议,恢复了一系列核试验。美国也不甘示弱,肯尼迪总统下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生:(如了解,可简单叙述)
(电脑多媒体动态显示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苏联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实行武装封锁”——“苏联撤走导弹”,教师适当讲解。)
师:(1)苏联为什么在古巴设置导弹?(2)苏联为什么能够在古巴设置导弹?(3)苏联在美国的战争恐吓下,乖乖地运走导弹,这说明了什么?
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师:经过此次较量之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竞争。
生:(阅读教材,并说出美苏争霸的第二个阶段的时间和特点)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进攻美防守。
师:这一时期苏联和美国的态势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美国是转攻为守,苏联则是从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转变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六七十年代苏联为什么能够推行积极进攻的争霸战略?
师:(投影图表“美苏战略核武器对比表”)
项目年份美国苏联
洲际导弹19681054枚858枚
19781054枚1400枚
潜艇发射导弹1968656枚121枚
1978656枚1015枚
战略轰炸机1968545架155架
1978432架135架
核弹头19684300枚1300枚
197811000枚4500枚
生:(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师: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积极扩军备战。从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到70年代,就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言,苏联已经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均势,并日益显出超过美国的趋势,同时,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也大为缩小。苏联工业总产值从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1975年的大约80%。日益增强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成为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的支柱。那么,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苏联在亚洲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扩张活动,最突出的事例就是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
(电脑动态加声乐显示“苏军入侵阿富汗路线图”)
师: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实行直接的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另外,苏联还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最突出的事例就是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70年代初,苏联已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
师:与苏联相反,美国在这一时期却转攻为守,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的原因,美国的实力为什么会相对削弱呢?
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师:迫于形势的变化,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投影资料,如下)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师:请结合这段资料说一说尼克松在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的杜鲁门主义有什么不同点?
生:(学生思考并作答)
师:这种政策调整,是美国力量衰弱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为此,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9年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师:(投影图片“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一行”,教师讲述)请问在这之前,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生:(回忆所学知识作答)
师:尽管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是美国仍不失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仍然拥有巨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而且不管如何调整策略,美国都没有放弃它的霸权政策。
3.第三阶段(80年代)美强硬苏收缩
师:1981年就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口号,在这个口号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在整顿国内经济的同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
(结合教材,师生问答,了解美国强硬政策的表现)
师:80年代中期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而裁减军备。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短程核导弹的条约。这个条约虽然只能削减美苏两家核武库的大约4%,但它终究是自出现核武器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苏联在对外战略上由扩张转向全面收缩。(结合教材,师生问答,了解苏联全面收缩的表现)
师:这一时期的苏联,为什么要转为全面收缩呢?
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回答问题)
小结:
1.投影图片。(附后)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附:本课知识结构图

美苏争霸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3美苏争霸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美苏争霸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50~60年代美苏的争霸战略;赫鲁晓夫访美;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苏联战略武器的迅速发展;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的扩张;美苏限制和裁减核武器协议;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会议;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2、理解: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地位和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为苏攻美守。

3、运用:美苏争霸既有尖锐对抗又有相对缓和,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争霸态势,探究美苏在争霸中角色不同的原因,尤其是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守苏攻的原因,从中探究出美苏与中国的关系演变。

2、情景再现:教师收集一些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中认识到核讹诈和核威胁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争霸中矛盾最为尖锐激化的事件,曾将世界拖到核战边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2、苏联的对外扩张是霸权主义表现,大大影响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现象。

3、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霸权主义政策对和平的威胁和破坏,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进行谈话法导入:

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961年9月10日苏联《真理报》)

生1:体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生2:苏联想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图。……

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怎样看待苏美两国的世界地位?

生: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师:他对苏美两国关系有什么样的展望?

生:希望苏美联合。

师:赫鲁晓夫认为苏美两国对世界局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生:两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样世界局势就会安定。

师:在赫鲁晓夫看来,只要苏美两国不兵戎相见,那么世界将不会有战争。那么,他又如何看待发动战争的人呢?

生:他认为这些人是自不量力的,是疯子。只要苏美两国动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制止他。

师:我们从赫鲁晓夫这段并非长篇大论的语言中已经发现了非常多的值得关注的信息,他所表达的想法正是我们今天课上要来学习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还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赫鲁晓夫发表这些看法的时间是在1961年9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些材料:

1962年10月22日晚上,美国总统肯尼迪首次告诉美国人民,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美国绝不容忍这种挑衅。他下令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

肯尼迪的广播震撼全美,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核战如此迫在眉睫,舒适的家园与宝贵的生命即将毁于核辐射,举国上下顿觉世界末日来临。

师:同学们看了这两段文字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生:美苏争霸的冲突。

师:的确,1961年9月赫鲁晓夫还在与美国记者大谈两国的和平和制止战争的能力,但一年之后美国却突然间大难临头。什么事件能够引发如此紧张的美苏关系,而这一事态又将如何发展下去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天这堂课上找到答案。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在对外战略上,基本目标之一是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抵制美国的扩张行动。这一时期是美苏关系处于全面对抗的“冷战”时期。1953年斯大林逝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1961年肯尼迪成为总统后采取对苏联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认为,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为了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美苏争霸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②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③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④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2、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苏联宣布取消对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苏美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2)紧张:

①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1960年5月):

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间谍飞机,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U-2飞机曾经肆无忌惮地飞行在前苏联的领空上,进行各种侦察活动。尽管前苏联当局十分恼怒,但在初期却拿U-2飞机没有办法,因为U-2在当时来说飞得实在太高了(2万多米),高射炮打不着,战斗机又跟不上。

1960年5月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市上空,一架U-2飞机被前苏联空军用萨姆导弹击落,飞行员弗朗西斯.鲍尔斯被生俘,飞机上所有的侦察设备基本上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被作为了间谍活动的罪证。这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使美国颜面扫地,也使前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张。U-2间谍飞机事件给刚刚开始的缓和过程投下阴影,加重了苏美两国首脑之间的相互猜疑,对新的一轮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原定在巴黎举行的最高级会晤胎死腹中。

②“柏林墙”的修筑(1961年):

1961年5月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日益严重的本国居民逃往西德的问题。几年来大批东德居民越过边境跑到西德,仅1961年6月就有近10万人西逃,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做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

1961年8月13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8月18日开始了柏林墙的全面建设。柏林墙全长166公里,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柏林墙的建成封死了192条街道,其中97条连接东西柏林,95条连接东西德其他地区。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据统计,在那些年里大约5000人试图越跑,其中3200人被抓获,100多人在越墙时被打死,200多人受伤。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32岁的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并宣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1961年1月5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1961年4月美国雇佣兵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随后进攻被击退。

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古巴的求援,正中赫鲁晓夫下怀。鉴于当时美国已经用轰炸机基地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都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应尽快秘密地把导弹运进古巴,而且要在美国发现之前装好,可供发射。(据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供的数字,美国当时拥有5000个核弹头,苏联仅有300个。而且,美国在意大利、西德、土耳其都部署着针对苏联的导弹。)

1962年,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是星期天,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10月15日,经美国专家辩认出一座发射台、许多发射弹道导弹的建筑物,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在修建射程为2000英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使用的坚固的永久基地。

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后,非常恼怒。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封锁命令一下达,美国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部队即开始集中。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以后的5天中,即从10月23日至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3日,星期二。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于10月24日上午10时起正式开始。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在离古巴东部海岸约300公里的大特克岛上,设有巨大的美军导弹跟踪站,密切监视往古巴去的船只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不仅在佛罗里达和邻近各州,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戒备状态,剑拔弩张地准备打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入侵古巴,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从而使危机出现了一丝缓解希望。但仅隔一天,10月27日,赫鲁晓夫第二封信则语气强硬,要求美国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来换取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几乎在同时,一架美国U—2侦察机在古巴被击落,机毁人亡,整个危机达到了高潮。美国军方态度强硬起来,要求在28日早晨摧毁古巴的导弹基地。但肯尼迪仔细审查了所有可能采取的方针,决定再延迟一天。在这一天,美国一方面表示同意赫鲁晓夫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要求,同时威胁:赫鲁晓夫必须在24小时内回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赫鲁晓夫接受了拆除导弹的要求。

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而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苏联的核威胁,使其在争霸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这个结局说明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美国显示了力量,巩固了与北约盟国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联对美洲渗透,维护了美国在美洲的特殊利益。

对苏联而言:使苏联与古巴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美国撤除了在土耳其的导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苏联的直接的核威胁。同时,苏联的扩张势头,特别是对美洲的扩张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在国际舞台上形象和威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在危机中所显示出战略劣势,苏联更加注重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尖端军事工业,长期扩大积累,压缩消费,影响了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并积累了社会矛盾。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总体态势——美守苏攻

1、美国对外收缩战略: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外交方针

(1)原因:

①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法国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就卷土重来。1954年,中、美、英、法和印度支那三国达成日内瓦协议,在法国承认印度支那三国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法国撤走后,美国乘机插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它的傀儡政府——吴庭艳政权,并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派遗顾问,为南越建立起拥有三十万人的军队。

1961年5月,美国破坏了“日内瓦协议”,发动了反对越南人民的“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适应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新型侵略战争的一种形式。它在经济上利用傀儡政府去剥削人民,而更主要的是帝国主义用提供武器和金钱,派遗“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屠杀和镇压革命人民,并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帝国主义自己的军队参加战斗,以达到殖民掠夺的目的。在越南南方人民的顽强反击下,美国的“特种战争”惨遭失败。美国于1964年8月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北方。1965年3月美国在岘港登陆,从而把侵略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越南人民奋起抵抗,使“局部战争”遭到破产。1969年起,美国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结果,美伪集团在战场上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被迫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签订《关于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协定》)。美国撤出越南南方以后,阮文绍政权破坏《巴黎协定》,拒绝实现民族和睦,蚕食越南南方解放区。1975年春,越南军民发动春季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整个越南南方,彻底摧毁南越伪政权。至此,越南人民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有5.6万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损失各种飞机5000多架,战争支出达1000亿美元。越南人民为抗击美国的侵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165万人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

②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油价引发石油危机,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

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美国为了对抗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斗争,威胁要使用武力占领这些国家的油田,美国的恫吓遭到阿拉伯国家的迎头痛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亚发出严正警告,如果美国胆敢武装入侵,就立即炸毁油田和有关设施,彻底摧毁美国在中东的全部石油利益。阿拉伯国家的坚决态度,迫使美国不敢贸然动手。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表现:

①从越战中脱身: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尼克松哀叹:“美国已丧失了它在工业自由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占压倒优势的经济力量”。詹姆期富布赖特1972年在《跛足巨人》一书中说:“我们已经付出的代价是:5.5万多人死亡,30多万人残废,和远远超过1,500亿美元”,这是一场“徒劳无功,莫明其妙的十字军战争”。“一场为了无人相信的目标而进行的泥足深陷、劳而无功的十字军战争。”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②主动谋求同中国对话:1969年2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第12天,就指示基辛格“探索同中国人和解的可能性”。1970年1月,中美恢复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次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同美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对中国的7天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访华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尼克松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并为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1972年连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曾对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为世界各国建立一种新颖的、更加持久的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1972年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走向世界持久和平的坦道上取得最巨大的进展的年头,而为人民永志铭记”。同时他也强调美国为维护和平而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他明确承认“各国政府体制存在这巨大差异,但世界人民却可以成为朋友”。这句话貌似平常,实际上代表了他一个重大决定:实现战略收缩,不再到处干涉,并愿意接受不同制度和平共处。从1972年至1974年,苏美首脑频频互访,签订了有关限制战略武器、促进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等几十个文件,还签订了四国西柏林协定,召开35国参加的欧安会和合作会谈。70年代,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所谓的缓和时期。

④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分担安全责任。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3年定为美国外交的“欧洲年”。1974年6月,与西欧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建立新的、相对更为平等的美欧关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放弃在亚洲打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战略部署,从亚洲收缩,确保欧洲这一战略重点。1973年1月27日,与越南签署《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结束了越南战争,

▲手段:“谈判”则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和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手段。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先后举行3次首脑会晤,就限制战略核武器、双边关系、经济与科技合作等问题,签署了34个协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2、苏联对外扩张战略:“缓和”与霸权扩张并存

(1)原因:勃列日列夫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着力提高综合国力,使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请参考必修Ⅱ第21课之“勃列日列夫改革”)

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

时间洲际导弹

(枚)潜射导弹

(枚)

苏美苏美

1963年100424100224

1972年10501054160656

1974年15751054720656

1975年16181054787656

1979年16181054787656

(2)苏联的“缓和”战略:

表现: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勃列日列夫比赫鲁晓夫更重视推行“缓和政策”。1969年3月,勃氏在华沙条约组织布达佩斯会议上,提出了一整套实现欧洲缓和的主张,建议东西方尽快对话,谋求建立起包括华约和北约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1971年,在苏共第24大上,正式提出以“缓和”为核心的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在70年代把“缓和”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促成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实现了“政治缓和”;后来,苏联又提出“缓和物质化”口号,主张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利用“缓和政策”发展东西方贸易、经济关系,争取从西方得到资金和先进技术,以便加紧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超美国;同时利用“缓和”口号,麻痹西方,分化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同“南下战略”相配合,对西欧和美国实行战略迂回包围,最后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

实质:赢得时间、积蓄实力,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3)苏联的霸权扩张:

①向中东、南亚次大陆和非洲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②在亚非拉取得20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③出兵占领阿富汗(1979年,霸权主义的顶峰)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3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苏的旗帜派人士。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

苏联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队的负责人、军队的总参谋长和阿明的侄儿、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骗手段解除了喀布尔军队的武装。27日晚,苏联撕毁1978年12月与阿富汗签订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出动近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并发动了第4次政变,推翻阿明政权,处死阿明全家,扶植亲苏的旗帜派领导人、当时在国外当大使的卡尔迈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党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

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许多抵抗组织,武装抗击入侵者。到1980年,全国抗苏武装力量已达10万人以上,控制了全国75%的农村和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强烈谴责苏联侵占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第6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苏军在阿富汗伤亡达3万多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4月14日日内瓦协议签字,规定苏自当年5月15日开始撤军,9个月内撤完。1989年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3、美苏争夺中的缓和表现:

(1)1963年8月,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苏联、美国和英国为巩固其核垄断地位而缔结的条约。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8月5日由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同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该条约向所有国家开放签署。至1990年底,共有12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条约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大气层范围内外(包括外层空间)、水下(包括领海或公海),禁止、防止和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他任何核爆炸;如一国在任何其他环境中进行的核爆炸所引起的放射性尘埃出现于其管辖或控制的领土范围以外时,则这种核爆炸亦应禁止。②缔约国保证不在上述任何环境内或可能产生上述影响的任何地方,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③对条约所提出的任何修正案必须由所有缔约国的多数,包括所有原3个缔约国表决通过;在上述国家交存批准书后,修正案对所有缔约国开始生效。④各缔约国如断定条约危及本国最高利益时,有权退出条约。

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苏联和英国也先后于1949年8月29日和1952年10月3日进行了核爆炸试验。为争夺核优势,美苏核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核爆炸当量不断增大。由于美、苏、英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多为大气层核试验,由此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美苏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各国人民的关切。1954年4月8日,印度总理J尼赫鲁首次提出停止核试验的建议。1958年1月13日,43个国家的9000位科学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集体签名的呼吁书,要求立即签订一项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国际协定。联合国大会也多次通过决议,敦促美、英、苏三国尽快举行停止核试验的谈判。在国际舆论的推动下,1958年10月31日,上述三国终于在日内瓦开始谈判,但由于美苏在全面禁止核试验还是部分禁止核试验等问题上争论不休,致使谈判时断时续。直至1963年法国核试验成功后,美苏立场逐渐接近,于同年7月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草签本条约。

条约不提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也未规定禁止地下核试验及有关核查和监督措施,使美苏得以继续进行各种当量的地下核试验。条约签署后,美苏虽未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但双方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次数均超过缔约前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核试验的总数。为此,1963年7月3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美、苏、英三国企图通过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并建议全世界所有国家庄严宣布: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

(2)1968年1月,苏美英等国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

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0年和1964年,法国和中国先后成功地爆炸了核装置,美苏极为担心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

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1995年3月已有178个缔约国。尽管该条约具有明显的缺陷,但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等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1972年5月,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1972年5月22日—3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同苏共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会谈发表了《苏美联合公报》和《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防止海上事件、科学技术合作、空间合作、卫生合作、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等问题共7项协定,并决定成立苏美贸易委员会。限制战略核武器是会谈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激烈斗争,双方虽然在协议中规定,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在数量上大体保持均衡,但并没有对导弹质量的发展和核弹头的数量加以限制;对于潜艇导弹所规定的上限还大大超过了双方当时的实际拥有量。因此,苏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冻结导弹数量的幌子下加速提高导弹的质量,继续进行核竞赛。尼克松的这一次访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苏联。会谈的结果被认为是东西方关系缓和达到高潮的标志。

(4)1973年参与召开“中欧裁军会议”:

全称“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1973年10月起在维也纳举行,至1987年底,已进行460次会议,但未减裁一兵一卒。参加谈判的有北约7国,即美,加,英,联邦德国,荷,比和卢森堡,华约集团的苏,波,捷和民主德国4国,另有北约和华约的8国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一共19国。

东西方国家在以下问题发生分歧:①北约认为,华约驻中欧陆空军是114万,北约为94万;而华约声称,其在中欧军队仅为99.6万人,双方兵力大致相等。②裁减原则:华约提出“对称”原则,即双方按同等数量或同等的百分比裁减;而北约则坚持“均衡”原则,即通过非对称的裁减,将双方的武装力量降至同等水平。③核查问题:北约要求实行长期的实地监督;华约只同意使用各自的技术手段,建立和实施临时性核查。

由于该谈判历15年无进展,及美苏关系缓和,美苏关于核导弹谈判有所前进,1986年底华约和北约集团商定就全欧洲的常规裁军问题进行谈判,1987年2月起已进行预备会议。1988年苏联及华约国家率先单方面宣布裁军,这一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欢迎。1989年3月6日北约和华约23国在维也纳举行全欧裁军会议从而取代了长达16年的中欧裁军谈判。{

(5)1975年参加欧安会:

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欧安会首届首脑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与会国家有33个欧洲国家及美国和加拿大。当时阿尔巴尼亚宣布不参加会议(1991年6月19日,阿尔巴尼亚被接纳为第35个成员国)。会议签署的《最后文件》(又称《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共分四个部分,也称四个“篮子”:欧洲安全问题;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人员、思想和文化交流;续会问题。

苏联最关心欧洲安全问题,希望能通过欧安会固定欧洲边界现状。《最后文件》在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提出了处理与会国互相关系的10项原则,其中特别提到“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文件》还规定,与会国同其他与会国在距离共有的边界250公里以内举行2万5千人以上的军队参加的军事演刁时,应在21天以前通知与会国家,并邀请它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在讨论《经济、科学技术和其它方面的合作》问题上,苏联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合作,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资金。西方国家既想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渗透,又想以此作为施加压力的手段。

1994年12月,欧安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将该组织更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现有成员国55个(2003年11月),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每两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

4、美苏关系缓和中更加隐蔽的进攻方式及表现。

(1)美国积极推行“和平演变”策略,以“尊重人权”为口号扩大影响,削弱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它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1983年7月12日,美国合众社对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都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苏争霸的前两个阶段的态势,内容包括:美苏对峙(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从对峙走向缓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与旧人教相比,新增的内容较多,如戴维营精神、美苏的“缓和”外交、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中欧裁军会议和欧安会的召开等。在教学中,教师可收集一些图片或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如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的局势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时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的一面,又有紧张的一面。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一阶段的美国因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采取战略防御。这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1963年和1968年美苏先后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1973年和1975年,召开了由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战后苏美关系从对峙走上缓和的主要表现。

回顾美苏之间两个阶段的争霸过程,在其争夺的重点和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停止在战争边缘。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用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也非常精彩的内容,而且能够从中挖掘出大量与本选修课专题──战争与和平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对战后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

另外,教材有一处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即教材正文叙述“古巴导弹危机”(P97)时,没有注明时间(1962年),只是在教材引言中交代了时间。这易引起学生的迷惑不解,教师必须向学生作说明。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请从军事方面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的原因。

答案提示:战后美国长期采取的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60年代开始的长达十几年的侵越战争使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而苏联在这一阶段则借助有力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相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方面采取了守势。

⊙学习延伸:

如有条件,请查一查这本书的中译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略)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美苏争霸”,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一、美苏争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雅尔塔体制;

②“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1、雅尔塔体制:

(1)原因:

①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美苏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②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根本原因);

④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2)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

舆论准备:“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提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影响: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3、马歇尔计划:

①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②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①北约:为了加强集体军事防御,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华约:为了对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5、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1)德国的分裂: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由于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的谈判未能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2)朝鲜的分裂:

①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派兵干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动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况。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取消一切休假和外出。经过美苏两国的对峙和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

具体表现:

①德国分裂——如何处置德国是战后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冷战、欧洲)

②朝鲜战争——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③古巴导弹危机。(冷战、美洲);

④越南战争——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举例:古巴导弹危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举例:战后美国继续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苏联在赫鲁晓夫改革中注意放宽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这都是双方各自都看到对方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③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也客观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战后好多美苏的军事科技开始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举例:GPS全球定位系统最初是美苏用在战斗机上的导航系统,冷战后开始广泛应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④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举例:不结盟运动。)

[真题](08江苏19)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一、选择题

()1、《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2、2007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美国在东欧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所引发的局势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这表明

A.美俄争霸格局已经形成B.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C.美俄对抗关系依然存在D.一超多强格局已经结束

()3、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宣言

()4、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的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5、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成立

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

C.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7、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8、右面图片展示的是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它是西欧战后复兴的象征。西欧各国经济复兴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

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④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9、眼前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②它是冷战的著名标志

③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

④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0、右图描绘了“二战”后初期的西方世界,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判读,得到了这样一些说法,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图中的“医生”是指美国,“病人”是指二战后的西欧

②此医生开的“药方”其实就是杜鲁门主义

③病人背上贴着美元,其实就是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④“药方”的实质是通过复兴欧洲经济以加强对欧洲国家的控制

A.①B.②C.③D.④

11、二、非选择题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5分)

材料二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2)“柏林墙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2分)

柏林墙倒塌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4分)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一、美苏争锋

参考答案

[真题赏析]

真题1B

[双新演练]

一、选择题

1—5CCBDA6—10CBCDB

二、非选择题

11、

本题以美苏关系为主题,考查世界格局从冷战到多极化的发展过程。第(1)问注意从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热战”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先提取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然后回答问题就可;第(3)问要求依据材料总结,可从材料中提炼概括,不要照搬课本。

参考答案:

(1)

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

(3)俄罗斯实力的增强;欧盟的扩大;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增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70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