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名称
特征
相同点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高原
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
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大陆架是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洋盆)。最深的地方(海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大洋中脊)。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6、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ABC
DEF
7、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疏,坡度缓。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红海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不断张裂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1、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时间短、变化快)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4、记住简单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情况。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6、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则是东风8级。则是东北风6级。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2、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5、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7、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是由于位于低纬度迎风坡而形成的。
9、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3、海陆分布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气温:夏季陆地高,海洋低。冬季陆地低,海洋高。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同纬度地区降水:近海迎风坡降水多,近海背风坡降水少,远离海洋的地区少。
4、地形地势
对气温的影响: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山的阴坡低,阳坡高。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5、人类活动:人类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6、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时期
一天
一年
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时差
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
7、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8、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
9、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温度带
名称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景观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明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明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及大陆的西岸地区
热带荒漠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中国美国巴西东南部、阿根廷等沿海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中纬度(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俄罗斯和加拿大针叶林面积最大。
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冷夏温,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
苔原气候
终年寒冷干燥
北冰洋沿岸
苔藓
冰原气候
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岛屿及南极洲
冰
高山高原气候
分布于中纬度的山地高原。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如果气温曲线向上凸,则是北半球;如果向下凸,则是南半球
最低月气温
最低月气温
最低月气温
15°C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最高月降水量低于400mm
热带季风气候
最高月降水量高于600mm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干燥
0—15°C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
地中海气候
冬雨(夏干)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均匀
0°C
温带季风气候
最高月降水量高于2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高月降水量低于100mm
大部分月份均在0°C以下
寒带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复习要点
1、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慢,此后世界
人口增长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迅速增长
2、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
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
口稠密地区。
5、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北美洲的东部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寒冷的极地(如南极洲)、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如
青藏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
6、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领土面积单位用人/千米2表示
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自然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引发自然灾害
②社会经济方面: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经济等矛盾突出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8、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9、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
10、近几十年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1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12、填写世界的人种有关问题
人种
分布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
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14、填写世界的语言有关问题
联合国工作语言
主要分布的地区和国家
汉语
汉族、国内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人华侨
英语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
法语
法语、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非洲一些国家
俄语
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东欧
西班牙语
西班牙、除巴西外的拉丁美洲地区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注:巴西使用葡萄牙语
15、填写世界的宗教有关问题
三大宗教
起源地
起源时间
经典
分布地区
基督教
巴勒斯坦
1世纪
《圣经》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
7世纪
《古兰经》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
佛教
古印度
公元前
6世纪
佛经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斯里兰卡
注:①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②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
③伊斯兰教徒被称做穆斯林
16、聚落的主要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规模比较小的乡村叫村庄,规模比较大的乡村叫集镇
17、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
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8、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发展过程中往往产生一些列的问题,如交通阻塞、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
声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业压力大,为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还要进行合理
的规划和设计
19、乡村居住地大多相对分散,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
20、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泰山、故宫、长城等,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
历史研究、科学研究,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在著名
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达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2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聚落形成受气候、水源、地形、交通等条件影
响,气候温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22、大城市易形成于交通交汇处(如河流交汇处)和河流入海口
23、特色建筑:东南亚的高脚屋、北非的平顶屋、极地的冰屋、北京的四合院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8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