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发酵工程研究成果与分析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发酵工程研究成果与分析精讲精析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M.JaB88.com考考点5发酵工程研究成果与分析
Ⅰ热点知识简介
1.沼气发酵
沼气是有机物经沼气发酵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另外还有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硫化氢、一氧化碳、氢等。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遇明火就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1)沼气发酵
①沼气发酵微生物
沼气发酵微生物分为不产甲烷群落和产甲烷群落。
不产甲烷微生物群落主要是一类兼性厌氧菌,它们具有水解和发酵大分子有机物而产生酸的功能,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为产甲烷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产甲烷微生物群落,通常称为甲烷细菌。甲烷细菌可利用不产甲烷微生物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作为营养物质和能源而生长繁殖,并最终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②沼气发酵过程
沼气池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和密闭条件下,首先被不产甲烷微生物菌群分泌的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类等。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进入不产甲烷微生物菌群,通过发酵作用被转化成为酸类和三氧化碳。
甲烷细菌将不产甲烷微生物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代谢物分解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氨。在产气阶段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都能挥发而排出池外,而氨以强碱性的亚硝酸氨形式留在沼池中,中和了产酸阶段的酸性,创造了甲烷稳定的碱性环境。
③影响沼气发酵的主要因素
a,温度
沼气发酵微生物众多,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不一样,按发酵类型大体可分为四类。高温发酵(52~58℃),中温发酵(32~38℃),常温发酵(12~30℃),低温发酵(10℃t以下)。实践证明,农户沼池采用20~28℃的常温发酵比较经济实用。
b.酸碱度
一般不产甲烷微生物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而产甲烷细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里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沼气池里发酵液的pH在6.5~8.0为宜。
c.沼气池密闭状况
沼气池必须要密闭,不漏水,不漏气。这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因为如果沼气池密闭性能不好,产生的沼气容易漏掉。更重要的是甲烷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氧对这类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
(2)沼气发酵的应用
①处理农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
如果以农作物秸秆作原料进行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再用
作生活燃料,沼气燃烧不仅没有浓烟,而且热能的利用率可高达60%以上。这对节约能源,减少公害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以作物秸秆、杂草、树叶和人畜粪便作原料进行沼气发酵,不仅可产生大量沼气成为再生能源,而且沼液、沼渣还是优质高效和无病害肥料。因为沼气发酵完全是在密闭厌氧条件下进行的,残留在秸秆上的病原微生物及害虫卵会彻底被杀死。并且有机物经完全发酵分解之后,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所以用沼液、沼渣作肥料,其肥效较高,而且也不会造成作物病虫害的传播和流行。
②处理城市污水和垃圾
世界上普遍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城市污水和垃圾,生物处理法又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及硝酸盐类,即所谓有机物的矿化。此法一般适于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
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工程上称之为厌氧消化,实际上就是沼气发酵。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水可通过沼气发酵法进行处理。
2.啤酒发酵
啤酒是颇受群众欢迎的具有泡沫和特殊香味的低酒度饮料。现就啤酒酿造作简要介绍。
(1)原料
①水:啤酒中水占90%左右,酿造用水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啤酒的质量与风味,所以对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②麦芽:到目前为止,大麦仍然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的成分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啤酒的质量。我国主要生产淡色麦芽,也制造少量浓色麦芽和黑麦芽、焦香麦芽等。
③辅助原料:为了降低啤酒蛋白质含量,增加啤酒的保存性和改善啤酒的风味,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经常掺加部分未发芽谷类,如大米、玉米、大麦、小麦、高梁等;也有用淀粉或糖浆及各种糖类的,如蔗糖等。
④酒花:酒花是啤酒的重要原料,酒花含芳香油,是啤酒的芳香剂,它能使啤酒持有特异的香味及爽口的苦味,并能增加啤酒的稳定性和泡沫的持久性,啤酒生产中使用的酒花是一种雌花(雄花不能使用)。
⑤酵母:啤酒生产所需要的酵母为啤酒酵母,其生理特性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半乳糖及棉子糖等。通过酵母的新陈代谢,将这些物质变成啤酒所含的成分。
(2)麦芽汁的制作
①粉碎:麦芽及辅助原料在糖化前必须先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加原料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可溶性物质容易渗出,不溶性成分容易受酶的作用而水解。
②糖化,将麦芽和辅料内的物质溶解为溶液的操作称为“糖化”,制成的溶液为“麦芽汁”。糖化的结果是,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③麦芽汁的过滤:糖化终了进行麦芽汁的过滤操作,以除去残渣。
④麦芽汁的煮沸及酒花的添加;过滤后的麦芽汁须煮沸和添加酒花,其目的是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将麦芽汁浓缩到规定的浓度,使麦芽汁中热凝固性蛋白质凝结沉淀,延长啤酒的保存期,破坏全部酶和杀菌。
⑤麦芽汁的冷却:麦芽汁经过酒花分离器分离之后,使之迅速冷却到发酵最适宜的温度,即5~7℃。
(3)主发酵
麦芽汁是一种较稀薄的糖液,在适宜的条件下加入酵母,经过酵母的发酵作用,使麦芽汁由原来的甜苦气味,逐渐变成芳香气味,而且麦芽汁的甜度也随着下降,生成了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断地从麦芽汁液中释放出来,液面浮有一层白沫。
(4)后发酵
后发酵的目的使发酵液的残糖继续发酵。在发酵液中,每毫升含300万-1亿个酵母细胞,能利用发酵液中可发酵性糖继续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酒的甜味和不成熟味减少。二氧化碳是啤酒质量的重要指标,缺乏二氧化碳酒喝到口里不杀口,感到平淡,泡沫减少。
(5)滤酒
发酵结束后须经过过滤,除去悬浮的蛋白质和酵母细胞等微粒,使啤酒口味醇正,清亮透明,富有光泽,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和商品特点。
(6)啤酒酿造的工艺卫生
啤酒酿造过程不允许其他杂菌感染。常见的杂菌有酒花毛霉、根霉、青霉、醋酸菌、乳酸菌、八联球菌和野生酵母等。生产中应注意每一道工序的卫生,经常用硫磺、甲醛、酒精和漂白粉进行环境消毒。
(7)成品包装
成品包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步骤包括洗瓶、空瓶检查、灌酒和压盖。压完盖的啤酒称生啤酒,可以贴商标出厂。熟啤酒还必须用60~62°C的温度经过18~20min,将酒内酵母杀死,然后经过验酒、贴商标、包装出厂。
Ⅱ新高考探究
1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如下图所示要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葡萄糖
B.增加谷氨酸脱氢酶
C.改变细胞膜透性,使谷氨酸排放细胞外
D.增加a-酮戊二酸
答案:C
2为研究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常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里的细菌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坐标,得到生长曲线图,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A.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
B.任意容积的液体培养基
C.恒定容积的半固体培养基
D.任意容积的半固体培养基
答案:A
3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要增加赖氨酸的产量,本质上必须
A.增加天冬氨酸
B.增加天冬氨酸激酶
C.降低(消除)高丝氨酸脱氢酶
D.减少苏氨酸
答案:C
4谷氨酸除用于制造味精外,还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配制营养注射液,应用前景广泛。光明制醋厂用谷氨酸棒
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
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
答案:D
5在现代发酵工程小,利用下列哪一项技术,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
A.细胞融合B.诱变育种
C.克隆D.DNA重组技术
答案:D
6产甲烷细菌的代谢方式为异养厌氧型,在营养充分、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甲烷较多的条件是
A.10℃、隔绝空气
D.20℃、隔绝空气
C.10℃、不隔绝空气
D.20℃、不隔绝空气
答案:B
7微生物产生抗毒素、抗生毒、色毒等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在
A.调整期B.对数期
C.稳定期D.衰亡期
答案:C
8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
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乙肝疫苗
A.①③⑥B.②⑤⑥
C.③⑤⑥D.②③⑤
答案:B
Ⅲ高分热点题预测
1人造蛋白食品是现代微生物工程的杰作之一,食用真菌蛋白是人造蛋白的一种。真菌蛋白的制造过程如下图示。
高考高考考动向:微生物的类型、营养及其代谢过程。
高考试题预测: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往发酵罐内注入少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满足真菌所需N源
(2)制造真菌蛋白时,要向发酵罐内注入空气,由此可推知发酵罐中真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型。
答案:兼性厌氧
(3)往发酵罐内添加的一切物品都要经过消毒,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防止杂菌与真菌之间竞争
(4)添加的糖被真菌利用,转化形成真菌蛋白,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答案:转氨基作用
(5)从自然界中分离出的真菌菌种,用于制造真菌蛋白时,真菌蛋白的产量较低。要获得较多的真菌蛋白,培育优良的真菌菌种可采用__________。
答案: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
(6)利用微生物工程制造出的真菌蛋白,常作为家畜(如猪)的饲料添加剂。猪食用这些添加剂后,可加速育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这些添加剂在猪体内的代谢产物有___________。
答案:猪食用后,真菌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形成不含氮部分可转变成脂肪H2、CO2尿素
2下图表示制造啤酒的过程方法。
高考高考考动向:微生物的培养代谢、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高考试题预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把原料放人沸水中混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为了除去原料中O2
(2)在混合物中加入糖的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糖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原料
(3)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加进去,是因为___________;
假如冷却时不慎使温度骤降到O°C,当温度逐渐回升到25℃时,酵母是否还具有活性?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防止酵母死亡,并达到酶适宜的温度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并没有变性失活,当逐渐回升到最适温度,酵母菌生长生殖恢复正常
(4)说出酵母菌细胞所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的名称并用反应式叙述这一整个过程。
答案:酒精发酵c6H122c2H5OH+2cO2+能量
(5)酵母比水更稠浓,但在化学反应中它会上升到混合物的顶部,解释为什么。
答案:酵母菌细胞内产生的CO2,增大了本身在液体中的浮力,使其上升
(6)为什么啤酒要至少搁置21天,才可以过滤装瓶,请说出一种理由。
答案:待酵母菌充分发酵,发酵过程停止,有利于混合物杂质沉淀
(7)在一只盛有糖溶液的瓶中加入酵母。以后的30天中混合物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用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酵母量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值?___________
②为什么酵母数量停止增加下去,说出两种理由:
答案:第14天左右②糖被逐渐消耗,缺少生命活动的原料酒精和CO2积累,对细胞有毒害,再如生存斗争加剧,死亡率上升等(以上三项任意两项均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烧秸秆取草木灰作农田肥料,则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已经有些地方利用秸秆制造沼气。招气的制作如下图所示。
高考高考考动向:微生物的发酵条件、过程及生殖,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利用。
高考试题预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早期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如下图所示
(2)沼气池能产生沼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农作物废料和人畜粪便(含微生物)、水、适宜温度和pH值、隔绝空气(无氧)等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甲烷
(4)作为能源物质,沼气中的能量是由___________间接转换来的。
答案:光能
(5)在发酵的过程中,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如酵母菌)等微生物都参与了代谢活动,分析这三种微生物在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
①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___________微生物大量活动和繁殖。
②随着池中氧气的减少,___________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___________微生物的活动加强。
③最终___________微生物大量死亡,___________微生物大量繁殖。
答案:①好氧型和兼气型②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③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
(6)在农村和城市,建立沼气池有哪些积极意义?(不少于三点)
答案:充分利用有机废物(秸杆、粪便等)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为人类提供清洁型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消灭人畜粪便中的病原体,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加快了有机废料的分解过程,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沼渣能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矿物质(任意三点均对,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以)。
4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处理,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称做堆肥。堆肥不仅仅是一堆垃圾,它就像花园一样需要供给和照管。下面是进行小规模堆肥的一些步骤:___________,
①准备一只3m×l.5m的箱子,把从厨房和花园等处搜集来的有机垃圾堆放在其中,堆放时要保持疏松和透气;
②堆肥时要添加一些富含氮的材料;
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可适当浇水;
④当垃圾堆满后,盖上盖子,保持热量;
⑤一推肥分解腐烂需要4-6个月的时间,当堆肥处理好后,经稀释后才要直接施入土壤。
高考高考考动向:微生物发酵的条件与实践应用。
高考试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堆肥的生物学依据是___________。
答案: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操作中疏松、浇水、保温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分解者提供适宜的环境
(3)如果用堆好的肥料直接用在花卉的培植上,这些花卉能正确生长吗?
答案:不能,其中的无机盐浓度太高,会使花卉出现“烧苗”现象
(4)在堆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材料,下列哪种材料不能使用
A.天然纤维织物B.枯枝落叶
C.塑料制品D.食物垃圾
答案:C
(5)堆肥与化肥相比较,其特点是
A.肥料来源广泛、肥效持久、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B.肥料来源广泛,肥效短暂、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C.肥料来源广泛,肥效持久、成本低,不利于环境保护
D.肥料来源广泛,肥效短暂、成本低,不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A
(6)堆肥会产生热量,焚烧垃圾也会产生热量,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A.等量的材料堆肥产热慢,热量多;焚烧产热快,热量少
B.等量的材料堆肥产热快、热量多;焚烧产热慢、热量多
C.等量的材料堆肥产热慢、热量少;焚烧产热快,热量多
D.等量的材料堆肥产热快、热量少;焚烧产热慢、热量多
答案:C
5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荒漠化的不断加剧,粮食短缺已成为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之一。粮食价格大幅度地提升,这与世界粮食的减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将目光转向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据研究资料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分解的糖是自身的两千倍,乳酸菌每小时产生的乳酸能达到自身重量的成千上万倍。微生物不仅生长繁殖快,而且含有大量蛋白质,如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重的60%~80%,酵母菌中的占45%~65%。
微生物能够利用的原料相当广泛,如作物秸秆、植物的枯枝败叶、动物的粪便,甚至有机物垃圾等。只要舍有有机物,微生物就能将它们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通过微生物生产的蛋白质已2×12010t。
高考高考考动向:细胞结构、蛋白质合成、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发酵工程等。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条件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分解的糖是自身的两千倍,乳酸菌每小时产生的乳酸能达到自身重量的成千上万倍。这些事实说了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事实说明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异常旺盛。其原因是微生物的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细菌和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菌___________;细菌和酵母菌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
答案: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3)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重的60%—80%,酵母菌中占45%-65%。这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由___________控制合成的,其过程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通常将这些微生物菌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遗传物质(DNA)转录翻译单细胞蛋白
(4)通过微生物利用作物秸秆、植物的枯枝败叶等物质,生产人类所需的糖类、蛋白质的过程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
答案:异养型发酵工程
(1)人们为了提高微生物的合成能力,通常需要选育性状优良的微生物菌种。微生物育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6)在基因工程中,人们经常选用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代谢快、繁殖快,目的基因能够得到快速的复制和表达。

精选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与分析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1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与分析
Ⅰ热点知识简介
1.生物芯片
(1)概念
生物芯片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的一种新技术。生物芯片主要包括:芯片实验室、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其中基因芯片又称基因探针(DNA芯片或DNA陈列),是指根据分子杂交原理,用一段人工合成的碱基序列片段,检测和识别待测基因片段混合物中与基因探针互补结合的碱基序列。
(2)应用
①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应用于分子生物医学与分子生物学,寻找与疾病(癌症、传染病、常见病和遗传病)的相关性,进而发展相应的药物治疗。
②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基因芯片可在很短时间内观察病变细胞并分析出数十种由于基因变异而引起的疾病。随着基因图谱和异常突变的进步研究,它将代替传统的体格检查和疾病诊断方法,尽早预知疾病。
③基因治疗:用基因芯片分析人类基因组,找出疾病的遗传基因,开发生物调节基因的药品,使人类进入基因组医疗时代。
2.细胞膜通道蛋白
(1)概念
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分子,是离子或小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这类蛋白质分子费穿细胞膜的两侧,其分子内部具有特殊的空洞,成为离子或小分子进出的通道。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离子通道达数十种。
(2)举例
钾离子通道:1998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细菌的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能使钾离子以每秒100万个的速度穿越细胞膜。
水通道: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发现了细胞膜的水通道,该水通道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水合氢离子(H3O+)通过。
3.细胞周期的调控
(1)细胞周期的调控: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否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是进行分化等,则需要细胞内具有一定的调控机制。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与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和保娜纳斯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其中,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大量控制细胞周期的基因。其中一种被称为“START’的基因对控制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RTART"基因:通过表达促使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使之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该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当该蛋白质的含量升高时,细胞将进入DNA分子复制状态。其作用是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结合,并调节CDK的功能。
(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该蛋白在细胞周期中,的含量相对稳定。其本身没有活性,只有当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后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4.朊病毒
(1)朊病毒的结构:由美国科学家坦利普鲁辛纳(S.B.Prusiner)发现。该病毒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只具有蛋白质,没有核酸物质。
(2)朊病毒的形成:该病毒屑于正常蛋白质在空间构象上发生改变形成的。当正常蛋白质分子与朊病毒分子结合后,在朊病毒的诱导作用下,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朊病毒分子。
5.DNA扩增(PCR技术)
(1)概念:DNA扩增是指在模拟条件F,将某一条DNA分子或片段进行连续复制,合成出大量相同DNA分子或片段的一种技术方法。
(2)应用:在测定DNA分子碱基序列过程中,对要分析的DNA分子都要进行扩增,以得到足够数量的DNA分子进行研究。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亲子鉴定、犯罪侦破、遗传病诊断等过程中,都要用到DNA扩增技术。
另外,还有神经突触生长机制、RNA介入现象、核糖体分子结构、干细胞研究、癌症治疗、克隆技术、生物工程等发现或新技术。在近几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21世纪日渐成为生物世纪。
Ⅱ新高考探究
1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D
2在基因工程方面,人们运用微电子技术制作基因芯片,用于生物基因测序和检测有缺陷的DNA分子,对于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正确理解应是
A.测定基因的数目
B.测定基因的位置
C.测定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D.以上三项都对
答案:C
3生物工程技术可实现基因在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转移,甚至可将人工合成的基因导人植物体内,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新类型,针对这项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丰富生物多样性
B.转基因作物一旦成功,就可成为商品,丰富人们的食物
C.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D.可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4目前已发现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特征主要有四个:特征之一是人类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数达到14万个,但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至39114个之间,如果最终确定的基因数在这个范围内,比如3万个左右,那么人类只比果蝇多大约1.3万个基因。塞莱拉公司的科学家测出的序列准确地覆盖了基因组的95%,并已经确定了所有基因的
2/3,平均测序精确度在99.9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指导合成一种蛋白质
B.一个基因可以指导合成多种蛋白质
C.人类蛋白组中大约有3万种蛋白质
D.A、C两项叙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B
5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新的物理、化学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生物膜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成为分子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下列是有关这一领域发展的陈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试图设计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膜结构,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或处理污水
B.人们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角度研究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
C.科学家研制了一种透析型人工肾,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
D.人工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但难让干净血液返回病人体内
答案:D
6下列各项生物技术中与微生物发酵无关的是
A.利用含有人类胰岛索基因的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
B.利用杂交瘤细胞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
C.利用酵母菌大量地生产单细胞蛋白
D.利用植物的根尖和茎尖大量生产“人工种子”
答案:D
7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③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08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④在生态系统中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敌种群,可减轻有害生物的危害⑤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
答案:C
8治疗艾滋病(其遗传物质为RNA)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试问AZT抑制病毒繁殖的机制是什么
A.抑制艾滋病RNA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RNA基因的反转录
C.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
答案:B
9将甲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人乙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克隆绵羊”
A.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不同
B.基因型与乙相同,性别一定与乙不同
C.基因型与丙相同,性别一定与丙不同
D.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
答案:D
10关于生物固氮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遗体中的含氮化合物首先被转化成硝酸盐
B.圆褐固氮菌不但能够固氮,还有促进植物生长
C.分解者能够直接把含氮有机物中的氮转变为氮气
D.若对豆科植物用根瘤菌拦种就不用施肥了
答案:C
Ⅲ高分热点题预测
1化学奖授予荚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霄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阿格霄发现细胞膜水通道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水合氢离子(H30+)通过。下图为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的模拟图。
高考高考考动向: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特点,并与化学知识渗透。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以上材料;加答下列问题: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______和______,其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
答案:脂类蛋白质选择透过性
(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它是在______的控制下在______中合成出来的。
答案:蛋白质基因(DNA)核糖体
(3)要想证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最好用什么同位素进行标记研究
A.NB.SC.PD.O
答案:B
(4)下列关于细胞膜水通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道是H20通过细胞膜的载体
B.水通道由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共同组成
C.因H30+带正电,受到水通道中部的正电荷的排斥而不能通过
D.因H30+的结构与水分子不同,所以不能通过水通道
答案:C
2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与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和保娜纳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予调节机制。其中,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大量控制细胞周期的基因。其中一种被称为“START”基因对控制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保罗纳斯的贡献是在哈特韦尔的基础上,通过基因与分子方法发现了调节细胞周期的一种关键性物质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是通过对其他蛋白质的化学作用来驱动周期的。蒂莫西亨特的贡献是首次发现了调节CDK功能的物质CYCLIN(细胞周期蛋白)。
高考高考考动向:考查细胞增殖、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为止。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有明显细胞周期的是
A.根冠细胞B.精子细胞
C.皮肤角质层细胞D.茎的形成层细胞
答案:一次分裂完成时下一次分裂完成时D
(2)在图中为什么A期时间特别长?其间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答案:A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这个时期要完成细胞分裂的复杂准备工作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过程相反的两个时期是______期和______期(用字母表示)。
答案:BD
(4)“START”基因是如何实现对细胞周期进行控制的?试推断START与CDK、CYCLIN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答案:START基因是通过对有关蛋白质合成的控制实现的。START基因可能与CDK、CYCLIN的合成有关
(5)在下图中A-B表示细胞间期,B-C表示有丝分裂期,E表示CDK的含量,F表示CDK活性,C表示周期蛋白(除了能与CDK结合外,没有其他功能)的含量。
图中曲线表明细胞周期与___________无直接关系。CDK的活性与___________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启动与有关,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研究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使该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与周期蛋白C结合,使癌细胞停留在______,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
答案:CDK含量周期蛋白CDK活性间期
(6)你认为哈特韦尔、纳斯和亨特三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答案:三人的发现对研究细胞的发育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开辟治疗癌症新途径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3美国“9.11事件”使4千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键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美国对塔利班实施打击之后,凡例炭疽病使美国陷入了新的恐慌。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染、呼吸传播、消化道传播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高考高考考动向: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等。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日组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体所有的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
(1)若已知DNA的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ATGGC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较多的DNA样品,这可以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均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TACCGTA2/3235%
(2)DNA杂交技术同样可以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个物种的DNA样本经处理后形成的杂合DNA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______,杂合DNA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______。
答案:越远越近
(4)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在环境条件较好时,炭疽杆菌可以通过______方式繁殖后代,酵母菌可以通过______方式繁殂后代,从同化作用方式看,炭疽杆菌应是______型。
答案: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分裂出芽异养
(5)假如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人体内并作为抗原起作用,那么人体内便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产生有关的细胞名称。
答案: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
4新千年刚到,疯牛病的再度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特别是欧洲的恐慌。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T.Alper)用紫外线等手段破坏患有羊瘙痒症(羊的类疯牛病)羊的脑组织中的核酸后,再将抽提物注射到健康脑中,仍具有感染能力。于是,她发问:瘙痒症的感染因子可能不舍核酸。
不久,美国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坦利普鲁辛纳(S.B.Pmsiner)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问题,马上着手进行了研究。8年后,终于出现了突破。证实这个感染物质确实不含核酸而只是蛋白质,且起名为朊病毒(Prion),以区别于病毒、细菌、真菌和其他含核酸的病原
体。朊病毒对某些化学试剂,如甲醛、羟胺、核酸酶类等表现出强抗性;但对蛋白酶类、尿毒、苯酚、氯仿等不具抗性。于是他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朊病毒的致病蛋白(prpsc)是正常细胞蛋白(prpc)的一种构象变化。Pmsiner通过研究提出,病变的PRPSC与正常的prpc结合,会诱导正常的prpc转变为病变的prpsc,像多米诺骨牌级联效应那样,最后使正常的PrPC全部转变成病变的prpsc。研究还发现,病变的PrPSC与正常的prpc在氨基酸序列上是一致的,只是它们的空间构象不同。
高考高考考动向:朊病毒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传染过程。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的病毒都有由______构成的外壳和由______构成的核心。
答案:蛋白质核酸
(2)疯牛病的病原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因朊病毒对核酸酶类表现出强抗性,而对蛋白酶类不具抗性
(3)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
(4)“羊瘙痒症”的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朊病毒感染了羊的哪一器官?
答案:脑
(5)人们一直认为,蛋白质的性质是由组成它的氨基酸序列决定的。那么,上述材料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答案:不支持。材料中告诉我们,病变的prpsc与正常的prpc,在氨基酸序列上是一致的
5生理学和医学奖分别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荚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次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很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落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产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
高考高考考动向:基因的表达、细胞衰老与个体发育。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
B.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
C.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是机体抗性强的表现
D.“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基因调控的结果
答案:C
(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多选)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呼吸速率增强
C.细胞的物质运输能力下降
D.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ACD
(3)人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功能不同的细胞,从
分子水平看这是的结果。
答案: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
(4)人在胚胎发衣的初期具有尾,但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已失去尾;在蝌蚪发育形成青蛙的过程中,尾也逐渐消失。从细胞水平看,这是由于______
答案:组合成尾的细胞发出了程序性死亡
6人们研究发现,DNA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出现细微的差异。两个人具有相同的DNA的可能性仅为3000亿分之一,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其DNA完全一致的可能性也只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法医学界又有“DNA指纹”的说法。
然而,在同一家族中DNA的“核心序列”却完全一致,子女的DNA指蚊图完全可以从父母的“核心谱带”中找到,故可据此做亲子或亲缘关系的鉴定。由于DNA指纹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故被认为是识别个体的最可靠的证据之一。
1991年夏,前苏联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5具尸体,其中有3具是孩子的。他们认为这5具尸体是1918年被处决的沙皇二世夫妇及其孩子的。考虑到沙皇妻子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都还健在,故科学家决定采用成年女性遗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作鉴定。线粒体DNA和细胞核DNA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前者的遗传物质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这样就可以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进行对照。后来,科学家用先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即
PGR),模拟DNA复制过程,在体外进特异性DNA扩增,在试管中经过近40次循环,将DNA放大上万倍,再将放大的DNA输入计算机并最后仔细解读密码(碱基对),比较两处样品的DNA是否一致。经科学家近半年的艰苦工作,证明成年女性遗骸线粒体DNA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一致,用同样方法得到成年男性遗骸与3个孩子遗骸的DNA一致,从而验明是沙皇家族的正身。
高考高考考动向: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所称“DNA指纹”是指
A.DNA中基因控制的“指纹”性状
B.指纹细胞中的DNA
C.D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D.DNA中碱基对序列
答案:D
(2)文中所指DNA"核心序列”或“核心谱带”是指
A.DNA中重要的基因序列
B.DNA中重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答案:B
(3)“DNA指纹”的应用是利用DNA结构的
A.稳定性B.可变性
C.多样性D.特异性
答案:D
(4)线粒体中DNA控制的遗传叫做
A.细胞质遗传B.细胞核遗传
C.伴性遗传D.隐性遗传
答案:A
(5)为什么人体细胞中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请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特点分析)?
答案:来自母方的卵细胞中细胞质多,含有线粒体多;而来自父方的精子的头部细胞质极少,几乎不含有的线粒体。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环境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与分析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7.环境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与分析
Ⅰ热点知识简介
1.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发展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里约宣言》强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当是发展进陧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②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闹。“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于预得以实现。
③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发展”的概念远比“经济增长”的含义更广泛。
④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阶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上。
⑤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3)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已成为人类解决农业、医疗、保健、资源、能源、环境、人口等重要问题的高科技手段。
①利用生物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是利用生物技术直接分解工业废弃物,如利用基因工程构建超级细菌,高效吸收和有效分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毒物,实现排污过程的生物净化;二是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清洁化生产,使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或者使废物直接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由过去的单纯治理转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治理。
②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可再生能源:如将纤维索类物质水解成单糖,并进一步转化生产酒精等清洁液体燃料;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和氢气,特别是氢气能源,热效率高,无任何污染;用基因工程提高油莱产量,用菜油籽代替石油作燃料等,这些办法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对人体健康无直接危害。
③利用生物技术解决人口问题:利用生物技术改变人类生殖过程的某一环节,最终可望实现有计划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还可借助生物技术防治流感和艾滋病、癌症等顽疾。
④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生产: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与质量,缓解耕地日益减少与粮食儒求增加的矛盾,实现作物生产的高效、高产、高质;利用生物技术最终有望解决生态平衡问题。
2.沙尘暴
(1)什么是扬沙、沙尘暴和浮尘
扬沙与沙尘暴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10km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km。
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km,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2)沙尘暴的成因
沙尘暴的形成需3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大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二是地面裸露沙尘物质。它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三是不稳定空气。不稳定的空气是沙尘暴形成的热力条件。
(3)沙尘暴的危害
一次强沙尘暴(能见度小于500米),所经之处,往往使交通、通讯、水电设施瘫痪,使房屋倒塌,牧场、农田夷为荒漠,甚至造成人畜死亡、失踪。此外,强沙尘暴还造成大气污染,甚至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例如,1993年初夏的“5.5黑风暴”,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每平方千米地表降尘量达260多吨,沙漠边缘的流动沙丘向前移动多达8m,埋压丁大面积的农田和草场,直接经济损失达5,6亿元。
(4)沙尘暴的防治
沙尘暴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有关。盲目垦荒、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工业废弃物堆积、破坏及扰动地面结构等人为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地沙漠的加剧。在20世纪50到60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每年为1560km2,70至80年代为每年为2100km2,20世纪末为每年2460km2,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这巳成为诱发加剧沙尘暴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14个/“东省的面积。所以防治沙尘暴的根本所在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并遏制诱发和加强沙尘暴的人为因素。
3.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
(1)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野生生物资源属于再生资源,是组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生态环境就越优越,农牧业生产也就越稳定。但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得野生生物资源大幅度衰退。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成为保护珍贵野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有效措施。
(2)防治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不仅能够引起野生生物资源的衰减,而且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防止处来物种的入侵,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全化发展,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由此带来的各种生物原材料及其制品的物流量日益加大,动植物的引种量逐年升高。在此过程中,外来物种的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微甘菊、豚草、紫茎泽兰、水葫芦、假高粱等外来物种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后,由于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宜,通过过度生殖而快速蔓延;由于占据空生态位,缺少与我国生物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缺乏天敌、竞争以及病原体的侵染,以致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的有效措施有:加强海关口岸的检疫,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机会;科学引种动植物,坚决杜绝盲目引种;通过科学研究,使处来物种资源化;科学引入外来有害物种的天敌、病原体等。
Ⅱ新高考探究
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Aquaculcture)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色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
A.保护自身知识产权B.避免出现新物种
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保护物种多样性
答案:C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答案:A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三大目标,下列不属于“三大目标”的是
A.实现人口数量的“零增长”
B.实现自然资源的“零增长”
C.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的“零增长”
D.实现生态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
答案:B
4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株,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基因所表现的
A.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B.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C.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D.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答案:D
5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A.一个营养级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D.一笔财源
答案:B
6在出口口岸,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将①相当长一段时间害虫种群呈“J”型增长②一般来说是缺少天敌的③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④不适应新环境,很快死亡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C
7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而死亡
C.地球气温的逐渐升高而死亡
D.动物自身患病而死亡
答案:A
8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答案:C
9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D.提高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答案:C
10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A
Ⅲ高分热点题预测
1有“植物王国”和“基因宝库”美称的云南,由于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正在引发生生态危机。紫茎泽兰原产美洲,十多年前经东南亚侵入云南,紫茎泽兰的毒素会使牛羊中毒。其种子又多,散落范围大,生命力强,能到处传播,所到之处草木都无法生长。紫茎泽兰生长特别快,正以每年30km的速度向北蔓延,一直扩展到四川的凉山地区。
高考高考考动向:外来物种的入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场生态灾乱,其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
答案: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2)当地人称紫茎泽兰为霸王草,墨西哥人称之为魔草。魔草在墨西哥(原产地)与霸王草在凉山的生存状态是否相同?请作必要描述。
答案:在墨西哥,通过长期自然选择,魔草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和制约,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而在凉山地区,霸王草失去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
(3)请你就上述材料,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或有价值的建议。
答案:如何消除这场生态危机、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等问题;研究和开发利用紫茎泽兰、切实搞好动植物检疫、引进的新物种不能占据空生态位(引进的物种需要加入到具有天敌的食物链中)等
2环保家预言,废弃的地膜(塑料产品)将最终成为祸害。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用甘蔗渣、麦秆、芦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8%,而且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全在40多天内自动
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高考高考考动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难被__________降解,长期留在土壤里,会影响土壤__________,阻碍水分流动和农作物根系发育。
答案:微生物(分解者)通气和通水能力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答案:不行。因为塑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氯的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3)张俐娜教授和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答案:既能进加土壤的肥力,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壤的污染。
3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固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高考高考考动向: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环境保护。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答案:水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__________。
答案:自动调节能力森林
(3)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
答案: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5)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一是用__________替代化学杀虫剂,二是采用__________工程的手段将__________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答案:控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使能量流向农作物生物杀虫剂转基因抗虫基因
4阅读下列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一:“黄龙”再降西安据新华社讯:3月27日,西安市区黄尘弥漫,这是继3月22日西安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
新闻材料二:黑土地土壤严重恶化
据《华北信息报》1月27日报道,黑龙江省一些专家、学者日前根据新近的调查结果发出警告:黑土地已严重恶化。分布在松嫩平原的10.8万平方千米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土壤。然而这片黑土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壤生产能力正呈下降趋势。黑土层已由50年前平均厚度40100cm,下降到如今的2040cm,有的地方已经裸露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泛黄母质层。专家们的调查显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以上,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新闻材料三:我国西部174个县在2000年先行退耕34.33万公顷。
新闻材料四:我国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①天然林保护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的建设③退耕还林、还苹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高考高考考动向:森林的作用及其利用。
高考试题预测: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__________;引起“黄龙”再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破坏,地表裸露等不合理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2)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的作用是,“还草”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防风固沙
(4)从根本上说,我国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__________,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答案:森林覆盖率
5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于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
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记载,市区酸雨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pH年平均为4.87,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的特征。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惨重。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予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抑制,影响植物生长。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存在,pH为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林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
某校科技小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得到数据如下
时间开始8h16h24h40h48h
Ph5.04.54.54.24.04.0
高考高考考动向: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
高考高考考动向: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和防治措施
高考试题预测:请依据材料回答:
(1)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___________气体较多,与降水结合产生。
答案:S22和氮氧化物
(2)酸雨对高等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答案: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矿质代谢有害元素毒害植物
(3)大气污染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对人类__________,系统危害最大,常见疾病有(列举两种)___________。
答案:呼吸咳嗽、哮喘、肺气肿、咽炎、支气管炎等
(4)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对某市的酸雨防治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
答案:控制污染源;寻找洁净能源;改革工艺流程;大力开展绿化,适当栽种柳杉;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力车;微生物脱碱;加强环境管理等。
6阅读下列三个事例: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履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界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化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高考高考考动向: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高考试题预测: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开发利用造成的。
答案: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掠夺式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_____入侵或伸到___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答案:外来物种缺少天敌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复习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考考点9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高考考知识点,首先要掌握微生物类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特征、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种类,其次要理解微生物的代谢、生长,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而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简单地说就是是否对言词该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所必需。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不同于高等生物,它没有复杂的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一般都是单细胞生物,只能依靠体内即细胞内的某些特殊物质来调节其新陈代谢,而细胞内与生物的新陈代谢有密切相关的物质就是酶,因此,对于微生物来说,只要控制了酶就能控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于单细胞的微生物来说,个体的生长很不明显,持续很短时间就繁殖,而且生长和繁殖交替进行,界线难以划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常以微生物的群体为单位来研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这部分内容关键是掌握并理解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各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各时期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和应用。发酵工程这一高考考知识点高考中的要求不高,只要掌握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特别是菌种的选育,这部分内容关键是育种方法,因为单细胞的微生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没有染色体,因此,一般不会牵扯到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诱变育种的方法,因此,要术学生在掌握迷部分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和基因突变的知识相联系。
Ⅰ热门题
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与其他微小物相区别的是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结构。因此,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要掌握病毒的独特的结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独特的生命特征。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组成,,核酸位于病毒的内部,构成病毒的核心。核酸的四周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所包围。因此由蛋白质和核酸装配而进行增殖便成了病毒独特的生命特征。另外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或具有寄生性等特点,除病毒外,有些微生物也具有此特点。
D
1可以作为自养微小物氮源的是
A.N2、尿素B.牛肉膏、蛋白胨
C.尿素、酵母粉D.铵盐、硝酸盐
答案:D指导:解答此题需从如下几方面人手分析:第一,自养微生物能把从外界吸收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因此不需要专门提供有机碳源和氮源;第二,分析各选项,N2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自养微生物没有固氮能力,而牛肉膏、蛋白陈皮、酵母粉是含N的有机物,既能提供碳源又能提供氮源,而自养微生物不需要,而铵盐、硝酸盐是最常用的无机氮源,对自养微生物适宜。
2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A.aB.b
C.cD.d
答案:B指导:考查微生物生长过程,通过观察酵母菌生长曲线图,可知。是调整期,b是对数,c是稳定期,d是衰退期。而对数期繁殖力最强,适于做菌种。
3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A.衰亡期和调整期B.调整期和稳定期
C.对数期和衰亡期D.稳定期和对数期
答案:C指导:本题考查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在微生物生长的曲线中,调整期一般不分裂增殖;稳定期中新增加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上述两时期细菌数量无较大变化;而对数期,细胞数目以等比数列的形式增加,衰亡期细胞的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这两时期细菌数量变化都较大。
4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包括(多选)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缺乏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为同比例的核酸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小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小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答案:ABD指导:根据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也可以根据微生物对不同抗菌素的敏感性不同,加入不同的抗菌素来获得目的菌种。
5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______和____
(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这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方法_______。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须含有_______外,还须置于_______处培养。
(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①“有光一食物丰富”,②“有光一食物贫乏”,③“无光一食物丰富”,④“无光一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厂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上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______关系。
答案:氧气养料
答案: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用草履虫的食物
答案:无机盐有光
答案:④②①③竞争
指导:(1)绿藻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可为共生的草履虫提供养料和氧气。(2)绿色草履虫含有绿藻,在尤光的情况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长时间不给光照,慢慢地绿藻就会消失。没有绿藻供给草履虫营养,因此培养液小要含有草履虫的食物即细菌和真菌。(3)影响绿藻光合作用的因素有CO2、H2O、无机盐、光照、温度等,CO2可由空气进入培养液,培养液中本身就含水,所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必须含有无机盐以及装置要放在适宜光照和温度的条件下培养。(4)①“有光一食物丰富”的条件下分别培养这两种草履虫,这两种草履虫的个体数量都会增加,但绿色草履虫因有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个体数增加更快。所以①条件对应的是;②“有光一食物贫乏”的条件下分别培养这两种草履虫,绿色草履虫因绿藻提供营养,草履虫个体数增加,除去绿藻的草履虫因缺乏食物而数量减少,所以②条件所对应的是B。③“无光一食物丰富”的条件下分别培养这两种草履虫,这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会增加,但这两种草履虫之间个体数差别不是很显著,所以③条件对应的应是D。④“无光一食物贫乏”的条件分别培养这两种草履虫,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供给绿色草履虫营养,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五色草履虫都因食物缺乏而个体数都在减少。所以④条件对应的应是A。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植物病毒为DNA病毒,人多数动物病毒为RNA病毒
B.病毒的囊膜决定了病毒抗原特异性
C.在人工培养基上一般不能培养病毒
D.一般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内容,解决此类问题要较全面地掌握病毒的分类、生活习性、代谢特点等相关知识。
本题涉及病毒分类、生活方式、代谢特点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病毒的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为专一寄性,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根据所含核酸的不同可分为DNA病毒、RNA病毒。植物病毒大多数RNA病毒,噬菌体大多为DNA病毒,动物病毒为DNA病毒或RNA病毒。由于病毒的结构很简单,无细胞结构,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酶系统、核糖体等,所以在人工培养基上一般不能培养,只能培养在含活细胞的培养基上,如鸡胚培养基。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病毒的内部,构成病毒的核心,核酸的四周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包围,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有些病毒的外面还有一层囊膜。
C
1拟)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B.组成酶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C.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过量,酶的活性就下降
D.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是同时存在的
答案:C指导: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包括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其在细胞中同时存在。组成酶与诱导酶不同,只受遗传物质挖制,无所谓诱导物的影响;酶合成调节既能保证代谢的需要,又能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适应性;而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从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及代谢调节过程,我们知道只有苏氨酸、赖氨酸共同积累过量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而赖氨酸单独过量不会出现抑制的代谢特点。
2拟)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要将它们分离可采用的培养基是
A.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
B.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
C.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丛
D.加青霉素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
答案:B指导:大肠杆菌遇伊红一美蓝变蓝紫色,因此,可以用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区分大肠杆菌,圆褐固氮菌是一种自身能够固氮的固氮微生物,因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现成的氮素,而大肠杆菌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可以用无氮培养基区分倒褐固氮菌。
3拟)关于发酵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A.菌种选育是发酵的,中心阶段
B.只要不断地向发酵罐中通入液体培养基,就能保持发酵的正常进行
C.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否则会影响菌种代谢物的形成
D.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答案:ABD指导: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其中发酵过程是发酵的中心。发酵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还应对发酵过程中的一些条件进行控制。在谷氨酸发酵的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4拟)将人肠杆菌的质粒取出,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以后,重新置人大肠杆菌细胞内,然后,用这种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工程菌进行发酵,就能得到大量的人生长激素。下图反映工程菌的生长曲线,据图回答:
(1)在规模生产中,需要将选育的工程菌菌中经过多次扩在培养,再进行接种,扩大培养选用[]________期的细菌,并通入无菌空气。
(2)若把大肠杆菌按种列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只有葡萄糖全被消耗后才合成半乳糖苷酶来利用乳糖。这一事实表明半乳糖苷酶_______。该调节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___________了大肠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请在图中画出大肠杆菌生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答案:Ⅱ对数
答案:诱导酶既保证了代谢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答案:如下图
指导:本题虽然以基因工程菌为题干,但实为考查发酵工程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工程菌的生长曲线,联系教材中微生物群生长的四个时期,很容易得出应选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教材中提到,大肠杆菌一般是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只有当其生活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大肠杆菌才会迅速大量合成能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酸,很显然该种酶属于诱导酶;这是属于酶合成的调节,其意义是既保证了代谢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绘制大肠杆菌生长速率的变化曲线图时,要理解生长速率的含义,并分析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四个时期的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调整期细菌数目不增不减,生长速率为零;对数期的曲线斜率由小变大,后又为零,因此曲线应先上升再持平再降为零;稳定期的斜率为零,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生长速率为零;衰亡期的斜率匀速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生长速率为负值。
5拟)下图是发酵工程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培养基配制好后,一定要灭掉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
(2)假如用黄色短杆菌来生产赖氨酸,可用①来提高发酵的产量。①代表的前种选育办法为__________,选育出不能合成__________酶的苗种。生产的赖氨酸是此种生物的___________代谢产物。
(3)在发酵罐中发酵时,若要提高发酵罐中的溶氧量,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调整___________。
②调整___________。
(4)若③是单细胞蛋白,则③代表的发酵产品是___________。
答案:微生物(杂菌)的细菌、芽孢、孢子杂菌与所需微生物间发生竞争杂菌分解代谢产物
答案:诱变育种高丝氨酸脱氢初级
答案:①通人的无菌空气墩②发酵罐中搅拌08的转速
答案:微生物菌体
指导:本题以教材中的“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简图”为蓝本,多角度进行发问,将微生物的知识点糅合在其中,其知识点涉及微生物培养实验、微生物的育种、发酵过程的调控、单细胞蛋白等基础性内容。
Ⅲ新高考探究
1下列有关细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没有细胞器,只有进行无氧呼吸
B.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
C.细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02和H20
D.细菌的储藏颗粒是蛋白质、淀粉、脂肪等
答案:B指导: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用于自身蛋白质合成;尽管没有线粒体,但它仍然有有氧氧化酶系统,因此仍然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的代谢产物有很多种,包括各种初、次级代谢产物;细菌的储藏颗粒是淀粉粒,硫粒等。
2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D指导:不同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要针对微生物的种类具体分析。A、B、C三项表达不完整,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CO2;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NH4HCO3;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还是能源,如蛋白胨。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多,功能也多样,如CO2可作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NaHCO3可作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NaC1则只提供无机盐。D项,无机氮源提供能量的情况是存在的,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
3下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问哪一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A.UB.V
C.YD.Z
培养基生长状态
S、C、M-
S、C、M+V+Z-
S、C、M+U+Y+
S、C、M+Z+X-
S、C、M+V+Y+
S、C、M+U+X-
S、C、M+Y+Z+
答案:C指导: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物。其中有些是各种微生物都必需的(如:碳、氮、无机盐等)称为简单培养基。大多情况下微生物种类不同,对培养基的营养需要也不同,根据微生物特殊营养要求配制的营养,称选择性培养基。比较上表可知:Y是细菌生长必需的,并且自身不能合成。
4有关谷氨酸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中要不断通人空气
B.培养条件不当将得不到产品
C.搅拌的惟一目的是使空气成小泡
D.冷却水可使酶活性下降
答案:D指导:进行谷氨酸发酵的菌种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所以要在培养过程中不断通人空气,但必须是通入无菌空气,通人普通空气容易引起杂菌污染。搅拌不但使空气成为小气泡以增加培养基中的溶氧量,还能使培养基与菌种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热和机械摩擦生热,会使培养基的温度升高,高到一定程度,会使酶和核酸的结构遭到破坏,培养会因此受影响。降低温度,是保证酶活性的条件之一。当培养条件不恰当时,不能得到谷氨酸。
5关于发酵工程,请回答:
(1)发酵工程应用于食品工业,除产生传统的发酵产品外,为解决粮食短缺开辟了新的途径,还可产生
A.啤酒
B.食品添加剂
C.维生素
D.单细胞蛋白
(2)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调节和控制培养基中pH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或在发酵过程中___________。
答案:D
答案: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缓冲剂加酸或加碱
指导: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应用广泛。生产了如啤酒等传统的发酵产品和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为解决粮食短缺开辟了新途径。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使培养基pH发生改变。要在培养中加入缓冲剂或在发酵过程中加酸或碱。
6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编号成分含量
①粉状硫10g
②(NH4)2SO40.4g
③K2HPO44.0
④MgSO49.25g
⑤FeSO40.5g
⑥CaCL20.5g
⑦H2O100ml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___________,用于培养___________。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种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
(6)上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
(7)若上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
答案:自养型微生物
答案:含碳有机物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固氮微生物
答案:3
答案:调整pH
答案: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答案:琼脂(或凝固剂)
指导:对于一个培养基,它能培养何种微生物,要看它的化学成分。当然这只适用于合成培养基,如果是一个天然培养基就不能从培养基的成分上区分出它是培养何种微生物的。分析化学成分要从营养物质的类型出发。表中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氮源三类,缺乏碳源和生长因子。对于生长因子,有的微生物是不需要的,但微生物都需要碳源。该培养基中没有碳源,说明培养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获得碳源的,即可培养的微生物就是自养型微生物。该培养基中加入了过量NaCl,就可以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别培养基,但金
黄色葡萄球菌是异养型微生物,这个培养基还需要加入有机碳源。该培养基若加入(CH2O),培养基中就有了碳源,但除,去成分②,却使培养基中没有了氮源,这时就只能用于培养固氮微生物了。对于菌种鉴定,往往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而表中没有凝固剂,需要加入常见的凝固剂——琼脂。
7下图是细菌的生长曲线。请据此回答。
(1)图中曲线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曲线是在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的结果。之所以用这样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想缩短。所示的时间,在生产上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
(4)b所表示的时间的长短,决定于_________
(5)在小容积培养和大容积培养中,c期较长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6)在生产上,要注意缩短_________期,延长_________期。延长的方法是_________。
(7)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限制c期细菌数目进一步发展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而造成c期_________细菌数目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8)从生存斗争角度考虑,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期,主要斗争因素是_________;种内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_________,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的是_________期。
(9)在培养过程中,若在c期调整pH,使之适于细菌的生长需求,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
答案:少数某种细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答案:液体可以测出细菌簇数目或总重量
答案:加大接种量或利用对数期的菌种等
答案:培养基的多少
答案:大容积营养物质多,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需时间较长
答案:ac添加新培养基,放出旧培养基,控制培养的其他条件
答案:非生物因素的pH、代谢产物、营养物质和生物因素的种内斗争非生物因素的pH、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答案:d非生物因素ca6
答案:细菌数目增加
指导:这是围绕细菌生长的四个时期编的一道综合题。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外,还与生物和环境的内容相综合。要紧紧抓住细菌生长之所以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原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条件充足就处在调整期和对数期。此时几乎没有生存斗争,而稳定期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数目之所以不再增加,是种内斗争的结果,衰亡期则由于无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导致生存斗争更加剧烈。所以根据我们人类的需要,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调整某个时期,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当终产物合成过量时,往往会导致合成途径中断,原因是谷氨酸抑制了_________的活性,这属于_________的调节。
(2)假设B酶只有在细胞内出现某种中间产物后才能合成,则B酶是一种_________酶。
(3)假设人们想利用葡萄糖、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α-酮戊二酸,请你利用现有知识,设计一个大量积累α-酮戊二酸的方案。
答案:谷氨酸脱氢酶酶活性
答案:诱导
答案:方案一:对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选择培养基,从中选育出不能合成谷氨酸脱氢酶是其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原理改变控制谷氨酸脱氢酶合成谷氨酸脱氢酸的菌种。方案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控制合成谷氨酸脱氢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不能合成谷氨酸脱氢酶。
指导:要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包括两种方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这两种调节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协调起作用。其次,要明确各种调节方式的内涵。酶合成的调节是指只有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合成特定诱导酶的调节方式;酶活性的调节则是由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变化(此变化可逆)从而改变了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由此可见,谷氨酸抑制了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属于酶活性的调节。而B酶只有在细胞内出现某种中间产物后才能合成,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B酶是一种诱导酶。
根据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代谢途径可知,要想积累α-酮戊二酸,必需阻断α-酮戊二酸变成谷氨酸的过程,只要阻断谷氨酸的合成的基因结构,就会阻断这一过程。因此,使用人工诱变手段或基因工程手段都可实现这一目的。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细胞与细胞工程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6细胞与细胞工程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细胞与细胞工程的考查主要考查组织培养技术和单克隆抗体,这是高考的重点,对于这部分内容首先是基本概念的掌握,其次是组织培养的过程,细胞融和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应用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意义,这是考查的主要内容。
高考的第二个考查知识点是细胞的膜系统,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和第一册第二章的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细胞膜的结构,细胞内的膜具有结构相似性,正是具备这一特点,细胞内的各个细胞i器能够相互融和,细胞的杂交技术才能够成功,,同时,细胞内的膜系统、各个细胞器之间在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完成细胞各项活动。
Ⅰ热门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聋对细胞工程的掌握。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工程的概念及技术和应用;
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所以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去掉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对。试管婴儿本质属于有性生殖,所以必须要完成受精,B对。在细胞核移植中,新个体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提供核的细胞和提供质的细胞,因此它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C错,,植物细胞培养首先要得到离体的组织或器官,即外植体,D对:,
C
1湘鄂)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索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熘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B指导: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中较常见的一项技术。它通常是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B淋巴细胞应首先用抗原刺激,使之转变成效应B细胞并能产生抗体,然后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使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接下来筛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用纤维毒酶处理。B错。
2下列人体细胞小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D.肌肉细胞
答案:A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全能性高,一般受精卵全能性最高,上述四种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直接由受精卵产生,其他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发育,故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
3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白外胚层。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多选)
A.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B.乳腺细胞没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C.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D.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
答案:CD指导:一般情况下,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全部的基因,即人体不同细胞中基因都相同,但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因此不同细胞中基因表达的结果不相同,也就是本题中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乳蛋白基因和唾液腺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这两种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不同,故本题选CD。
4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答案:B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愈伤组织的概念。
愈伤组织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后通过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结构,细胞排列疏松,是一种无定形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可以通过再分化形成根茎等。愈伤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了全能性,所以B错。
5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入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这些“种子”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________而获得的。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答案:脱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________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S型增长细胞数量细胞所处的生长期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人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保证氧气供应充足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是细胞工程的一项主要技术,它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体细胞可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本题中首先将草细胞通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进一步培养。从图形中可看出紫草细胞培养与微生物生长类似,呈现“S”型的特点,当到20天即处于类似稳定期时,细胞数多,并且细胞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此时紫草京的产量最多。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为紫草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抑制杂菌的生长,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04.北京四中三模)在结构上联系最密切的三种生物膜是
A.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
B.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
C.外层核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D.外层核膜、内质网膜、细胞膜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关系,关键是要抓住内质网这一细胞唇的特殊作用。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内质网与外层核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之间的腔相通,同时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所以结构上联系最密切的三种生物膜是细胞膜、内质网膜和外层核膜。
D
1中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必要操作是
A.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B.氯化钙处理
C.酶解法去壁
D.加入动物血清
答案:C指导: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就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活性的原生质体,其最常用的去壁方法是酶解法。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诱导剂一般用物理法(如离心、震动等)和化学法(如聚乙二醇等);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加入动物血清,植物体细胞不需要。
2拟)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尹段完全相同
C.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答案:D指导: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有细胞融合的过程。这个融合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对于诱导方法采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外,其他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檀株,所以,他们所应用的技术手段还是有差别的。至于采用的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就没有细胞的全能性,只能细胞膜的流动性。*
3拟)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种细胞
答案:B指导:动物细胞融合不像植物体细胞杂交那样,主要是为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以培育新品种为目的。另外,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应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作为整体,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目前只见到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在去核卵细胞中表现全能性,还未见到融合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例子,因此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来培育新的物种。生产杂种细胞,不是细胞融合的主要目的。
4拟)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对此叙述有错的是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答案:D指导: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所形成的细胞只是一些薄壁细胞,即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分化,这样的细胞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发育成植物个体,因此,这样的细胞是不能制作成人工种子的。因此,D错。
5拟)下图为人体肾小管、小肠、胰脏的三种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内填入图中标号,___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C为_______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该细胞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多。
答案:肾小管上皮⑥线粒体
(2)在一定时间内,B型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索标记的氨基酸后,在⑤部位发现含放射性同位肃的物质。该物质形成和排出所经过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B细胞中[]_______较多。
答案:①②③④⑤消化食物③高尔基体
(3)A与C细胞中都有⑦结构,其作用都是_______。
答案:扩大膜表面积,增大吸引能力
指导:解答本题时要考虑一个重要的特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都具有吸收的功能,但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吸收功能比小肠上皮细胞要强,因此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数目较多。胰腺细胞有分泌胰岛素和胰液的功能,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液中有消化酶,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酶也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通过细胞膜外排到细胞外,因此,胰腺细胞内高尔基体较多。
Ⅲ新高考探究
1不同结构的腆之间相互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答案:B指导:按教材理解,可以相互转化的膜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而它们互相转变的方式是不同的。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是相连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转变,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形式。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由于不直接相连,需要由一种中间形式——小泡来完成转变,而形成小泡需要经过“出芽”,同样,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也不直接相连,也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才能完成膜之间的转变。
2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答案:B指导: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因此每一个活细胞都有全能性。之所以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下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处理。
答案:诱导剂
(2)若A、B细胸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_____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_醇,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___。
答案:细胞壁纤维素原生质体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这种细胞既能无限镶殖,又能产生_________。
答案:杂交瘤克隆特异性抗体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_________。
答案: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
指导:此题是对植物细胞杂交、动物细胞杂交以及细胞膜的特性比较全面的考查。据课本中的知识,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阻碍了植物体细胞的杂交。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那么要去掉细胞壁就要利用酶的专一性这一特点。因为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第二步就是让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人工诱导。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需得到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科学家发现,在动物发生免疫过程中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用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克隆,形成细胞群。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不可能无限增殖,这就需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灭活的仙台病毒的诱导下融合,再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由于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它既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又有大量繁殖。最后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答案:C指导:解答该题需从如下三个方面人手分析:
(1)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一个阶段。该阶段要进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脱分化,这就必须要有适宜的养料和激素,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2)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必须是在无菌条件下,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培养出的细胞是正常细胞,否则培养基内将长出许多霉菌,与离体细胞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不形成愈伤组织。
(3)由于此阶段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39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