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五单元
奇妙的石头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的主题以“智慧”,有三篇主体课文《田忌赛马》、《捞铁牛》、《用冰取火》和一个语文天地。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智慧的存在,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语文天地中注意了对易错字的指导,并在积累词汇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设计和练习,突出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开外来客——陨石
教学目标:
1、会认“陨”等30个生字;会写“陨”等3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独立回答课后问题。
3、了解有关陨石的资料,对陨石有深入的认识。
4、有感情地背诵。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收集到的陨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看,这就是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1、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
2、分组读文检测。
3、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针对刚才课前提的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回答。)在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陨石曾经是星星,它有自己的轨道,能够发光,它含有丰富的物质,落到地面上以后,它就熄灭了,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安静地沉睡着,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再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受,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天外来客——陨石》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课文呢?
学生读文。
二、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对于陨石,你都了解什么?
把你了解到的知识或者有关信息,介绍给同学们听。
2、同学交流资料。扩展课外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陨石的了解。
三、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词语扩充。
1、给“石”加个偏旁,可以成为新的字,试一试。

3、用“石”能组成多少个成语呀?




二、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词语。

和氏献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细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玉的珍贵卞和的忠实之心。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全班一起课文。
二、学生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呢?
讨论之后,学生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三、拓展
学生交流资料,《和氏献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合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石灰吟》
中国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这一课,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的问题真多,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来读课文,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学习过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测字词。
4、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看一看能否读准它们。
5、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1、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觉得战友们很珍爱中国石?
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读。(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弄清“我”发现中国石的经过,有条理地进行复述。
3、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导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中国石》。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二、理清层次,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对国家的深切的爱。
1、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给学生标准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分层。
3、交流:全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
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三、再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战士对国家的深深的爱。
1、默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体会到的?切入到文章中去,指导朗读。(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内容)
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爱?
A、(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B、“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C、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D、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结合语文天地D4的读一读,注意引号。
E、“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拓展:
1、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傣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2、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3、老师小结。
4、战士之所以将这块石头当作宝贝一样,是因为战士在这块像祖国版图的石头上面寄托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这正是这它神奇所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石头的故事,请大家听听,说说这块石头又神奇在哪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猎人海力布。
四、指导生字:
1、“姗”、“视”、“酷”、“偎”等字的写法。
2、“戈”、“繁”、“存”、“览”等字的部首。
3、“板”和“版”、“颗”和“棵”的区别。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海力布的故事请给家人听,并和家人探讨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3、练习写生字。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天地五
一、畅所欲言。
查找下面这些石头的相关资料,互相交流。
钟乳石、礁石、雨花石、太湖石、化石
二、笔下生花:两课时
2、找石头,画石头,写一写,办奇石展览。
3、讲石头的故事。如:青芝岫……阿诗玛的传说……
要求:任选其中的一项,表现石头的特点,写出石头的奇妙之处。

扩展阅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一、周学习内容:本单元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儿童和平条约》《说声“对不起”》,“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还编排了《画里少了什么》《一朵小花》。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会认会写16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给”、“矮”,继续学习独立识字。

2.积累:a、朗读课文《儿童和平条约》《说声“对不起”》,自读《画里少了什么》《一朵小花》,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

b、理解“宣告”“仇恨”“给予”“道歉”“犹豫”“原谅”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作文:(学写自我介绍,,讨论制定公约)

三、周学科融合:这几篇记叙文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议题上,对学生有切实的教育意义。从表达上看,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写身边发生的事,把事情写完整,写清楚。

四、周学情分析::在识字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正确运用音序和部首等查字法,查字典认字。
能根据汉字的特点集中成批地识字,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有笔画笔顺等方面的基础、间架结构的意识、初步能自己去探究,体会、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课生字较多,预习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来读准字音,识字教学可以分类进行教学。在阅读方面,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初步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知道朗读时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能做到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听话说话时能努力做到耐心倾听,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说话时态度比较大方,能用普通话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这一阅读基础,分析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小作者的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语言到情感,体会人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并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基础,故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感知。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学过《讲信用》单元,通过两篇主体课文的学习,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教育学生对别人负责,学会与人相处。本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画里少了什么》学生明确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好事情。

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重点指导,读中感悟

学生学法

朗读、讨论、感悟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积累目标:(学习“宣告”“仇恨”“给予”“无家可归”“悲伤”“洁净”。

3.生字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习重点

1)初度感悟点: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2.细读感悟点:a、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b、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能力训练点: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拓展延伸点:制定班级或小组公约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我们要

和平

再也不要

课后反思

课题说声“对不起”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学生之间,经常会发生小的摩擦,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交际能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述了陈刚不小心划破陆叶下巴后向陆叶道歉的心理过程,告诉小读者应该如何解决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

导法

重点指导自学为主。

学生

学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3、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
2、.生字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挨打超越大陆铅笔不知所措窘迫陈列眼眶彼此道歉一分一秒凑到原谅结束支支吾吾
5)同桌合作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6)画出还不理解的字词。

2.细读感悟点: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训练点: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指导自己在习作中如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4.拓展延伸点:

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片断。

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春天的脚步
教学内容: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主体可闻《梦已被染绿》、《理想的翅膀》、《春天的雨点》。
语文天地中注重对易错字的指导,复习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字母,加强了好词、佳句的赏析与积累。“初显身手”、“开卷有益”等内容的安排,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8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3复习大小写字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三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课时:7—8课时
梦已被染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3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被染绿。”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诗歌,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春天的向往。
3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懂得要像“我”那样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揭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春天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文中的生字词。
2分小节指名读诗歌,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散”,并口头扩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那些语句知道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我”发现田野秘密的那种喜悦、自豪的语气。
2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师可适当引导,体会“我”对春天的向往,并将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四拓展与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歌,你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背《村居》。
3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4背诵诗歌。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同学们,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再随着作者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还想读读吗?
二配乐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歌内容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2你还看见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
3带着你的感受,再讲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三读背古诗《村居》
春天多美呀!今年老师带来一首诗,让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古诗《村居》。
1图文结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些自易错或较难写?
2重点指导:“散”、“融”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理想的翅膀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的“建筑、翩翩起舞”等。
2读懂课文,了解“我”和小朋友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海逸,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我”和小朋友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导学过程:
一从课题质疑,导入课文。
板书课题“理想的翅膀”,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让我们带着各自的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看你从文中是否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师检测生字,并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文,说说你从科文中读懂了什么?
2结合课文思考:“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理想,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2—7段(学生怎么理解,就怎样的读,读出对理想的憧憬即可)
4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理解的翅膀”?(风筝)
5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3完成思考2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春天,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吧。
二感情读文,给课文分段,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带着课后思考2,给课文分段。
3全班交流分段情况,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4学生概括段意。
师小结:课文按先写地面—再写空中—再回到地面的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显得很有层次感。)
三指导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写“翩、竖、薇、舞”等。
四指导学生完成“开卷有益”——《雨在唱歌》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2想想:短文是以什么养的手法写的?(拟人)
3再读,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4同桌读,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春天的雨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以后,达丽玛是怎么做的?(师通过指导朗读,是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
2指导写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与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总结,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单元特产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开放单元,主题是“特产”,由一幅主体画页,一篇自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4.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找出自己熟悉的水果和产地。

2.再查找资料,了解其它水果产地,多了解一些物产的产地。

导学过程:

一、问题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知道它们产于何地呢?

二、组织学习活动,积累知识。

1.指导学生把自己熟悉的水果和产地连起来。

2.全班交流完成情况。

3.根据查阅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产什么水果?还可引导学生说说文中水果的其它产地?

4.引导学生写出文中A2课题物产的产地,鼓励学生多写。

5.交流学生所写的内容,随机指导学生把产地定正确。

6.学生独立完成A3,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7.交流学生完成情况,并引导说出为什么?

三、小结点拨。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家乡吗?知道家乡有什么特产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二首古诗都和江南水乡的特点有关系?想读读吗?

二、引导古诗,了解大意,体会感情。

1.学生自己读二首古诗,自学不认识的字词。

2.同桌互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二首古诗的大意。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首诗。

5.配乐朗读,创设情境,学生谈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三、引导学习阅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学。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3.重点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并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删词换词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语句的优美。

四、总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学习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古诗和和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故乡鲈鱼的美,杨梅的甜润,这节课我们也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家乡的特产。

二、介绍家乡特产,为写打基础。

1.引导学生回顾《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说说作者抓住了杨梅的哪三方面特点来介绍的?

2.学习作者介绍杨梅的方法,现在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怎样向客人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呢?先在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3.全班推荐几名学生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

三、引导交流,学生通过问、查后对本地特产的介绍。

四、潜移默化,引导写作。

1.刚才我们在班里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特产,还了解了本地的特产,如果要让全国各地的人都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怎么办呢?

2.为了让所有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现在我想让大家为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或产品介绍,你们有没有信心。那么广告词或产品介绍怎么写呢?

3.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或产品介绍,点拨这些广告或产品介绍主要是抓住产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高度概括,并且要配合生动活泼的画面。

4.学生构思作文。

五、巡视点拨。

第四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文。

二、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写好的作文。

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荣珊的帽子》,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语文天地中,继续学习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留心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还要学会背诵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20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词句,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3.积累词语,留心观察,学习清楚地表达,背诵练习设计板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他们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大家平等的思想的重要性。能够清楚地表达。

教学课时:8—9课时。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

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

1.配乐范读,学生感受。

2.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四、学生交流资料,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会写5个生字和有关的词。

3.背诵全诗。

导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今天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

2.师生共同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5.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

二、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2.教师示范:冠、漆。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

3.对于“冠”,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么不同?

2.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

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

4.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

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

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辩—辨—辫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2.学生练习写字。

苏珊的帽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

3.简要地复述这个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戴帽子吗?平时都在什么情况下戴帽子,今天学习一篇和帽子有关的文章。

2.齐读课题,读完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二、引导学习课文。

1.疏理问题,刚才同学的最想知道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吗?她戴着帽子为什么能自如地到学校去上课?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认识的字运用常用的识字方法解决。

3.围绕疏理的问题展开讨论。

4.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全班交流。

在学生明白她戴着帽子自如到学校上课的原因后,进一上追问“从她能自如到学校上课”这件事你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切入课文指导朗读。

三、整体朗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学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明白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复述。

2.学习语文天地中D4。

3.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苏珊的帽子》,愿依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吗?

二、指导再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3.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4.学生分别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部分。

三、引导学生语文天地D4体会说话人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四、指导学生学习写字。

1.观察字,说出难写的字。

2.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肿—冲、瘤—溜、症—证、秃—秀、妨—仿、碍—得、疗—辽和多音字落。

3.学生练写。

五、巡视指导,布置作业。

语文天地八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完成本单元中词语和成语。

2.引导学生初读文章《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导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词语。

1.出示“热、熟,宣、宜,闭、闲,乱、刮;引导学生观察写法并组词区别。

2.出示D2中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积累。

3.指导观察D3题填写成语。

4.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

5.小结。

二、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1.学生自读文章。

2.同桌互相说说文章写了什么事?

3.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围绕“尊重与平等”写一篇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小组互评,说说同学的优点,学会尊重同学。

2.学习办板报。

导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学会尊重同学。

1.同桌互相介绍优点,要求态度真诚,发自内心。

2.全班介绍你最了解的同学的优点。

3.教师评价。

二、引导学生写习作。

1.根据学生介绍要求学生选最了解的同学一方面优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

2.学生打作文草稿。

三、引导学生办板报。

同学自愿结合设计一份板报小样,以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为内容。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为“观察与发现”三篇主体课文分别为《大自然的语言》、《李时珍》、《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学会本单元生字24个,会写29个生字。

3.积累词语,会用关联词造句,会查找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教学课时:9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字9个,会认的字4个。

2.理解诗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感悟它的神奇,激发探索、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阅读课文,引发他们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感悟它的神奇。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闪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二、引入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3.再读课文,你对哪种大自然的语言最感兴趣,可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

第十单元奉献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这三篇中,兼顾了不同题材(有神话传说、诗歌、记叙文)、不同国籍。无论是中远古时代的“大禹”,还是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的一名普通炮手,甚至是大自然中的一条小河,他们的奉献精神无不使我们深受感动。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们,从小培养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天地中设计了同音字组词、摘抄词语、词语搭配、积累名言警句、采访工人、邀请家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高尚的奉献精神就体现在身边那些非常熟悉的普通人身上,引发他们联想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亲人、为同学、为周围所有的人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24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30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句,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4、在语文活动中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到世界处处充满爱,从小树立为人类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8——9课时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3、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苦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疏通河道,制服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2、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苦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疏通河道,制服洪水的。并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搜集“大禹”的有关资料。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滚滚洪水及大禹的画像,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用自己的话介绍治水英雄——大禹。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想办法解决。

2、读文检测生字:指名分段读文,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它治水的方法与父亲有何不同?治水过程中他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2、再读课文,解决提出问题: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3、重点体会在治水过程中付出的辛苦:(1)你从那体会到的?为什么?抓住重点词句理解。(2)分别想像大禹三次路过家门时感人的情景,说说他当时会想些什么?体会大禹为了治水不顾个人生活幸福的高尚情怀。

4、怎样才能读出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名读,生评价,再齐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2、完成语文天地的有关内容。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1、讨论: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敬佩之情再次读课文。

3、完成语文天地D4。

二、采用多种形式读三则名人名言。

1、同桌交流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2、指导背诵。

三、指导写字:

1、出示11个生字,指名读字音。

2、说说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3、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炮手的语言、神态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与激烈的斗争。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问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声,随着一声声炮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3、师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板书词语,指名认读。

三、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4、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炮手脸色是怎样变化的?苍白、煞白、惨白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脸色不好的,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2)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出炮手紧张的心情也在加剧。

(3)你能想象出他当时心里想什么吗?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4)出示脸色惨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样?此时,炮手又是怎么想的?体会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5)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决定?此时你对炮手产生怎样的感情?

5、播放炮声: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出示句子)

此时,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当将军问炮手的时候,炮手有时怎么说的?他的话应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当将军听到炮手的话时,将军怎么说的?

四、布置作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炮手无私奉献的

2、结合语文天地中“笔下生花”中的内容。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炮手无私奉献的精神。

1、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炮手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谈。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

1、想象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家乡以后会怎样?

2、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3、动笔写一写。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多音字“颤”。

3、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小河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再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小河那种忘我、快乐、奉献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

导学过程:

一、导课:电教手段,动画效果: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地流淌,它在唱着自己的歌,它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棵文,想办法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词及读课文情况。

三、学习诗歌:

1、自渎诗歌,说说小河有哪些动人的故事?

2、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仔细读,说说为什么对这里感兴趣?谈谈你的理解。并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3、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写的画面。

4、配乐朗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诗歌,进一步体会小河忘我、快乐、奉献的精神。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指导写字。

4、完成语文天地D4。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小河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背诵诗歌。

二、发散思维,进一步体会小河忘我、快乐、奉献的精神。

1、激发学生想象:小河是从哪来的?会流经什么地方?会看到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联系诗句表达的内容,还加上学生自己的经验。

2、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河流,调查家乡的河为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处理语文天地D4。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单元书信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三篇主体课文是:《给家乡孩子的信》、《送往小木屋的信》、《信》。通过学习这三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到有关书信的知识,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使学生了解边防战士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战士们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也使学生了解作者要表达的美好愿望,同时,让学生明白写信要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要求:

1、认识本单元18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到有关书信的知识,明白写信要表达真情实感。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到有关书信的知识,明白写信要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8——9课时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3、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教学难点:

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阅读巴金爷爷的信,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3、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导学过程:

一、导课:你们会写信吗?想不想写信?今天我们学一封信,看看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时要注意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问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谁给谁写的?

2、你能根据这封回信猜猜来信中写的是什么?你从哪知道的?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3、从这封信中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理解到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理解巴金爷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重点读这一部分。

5、总结课文内容。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导课:学习了巴金爷爷给家乡的孩子写的信,你知道了信中写了些什么,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写信的格式呢?

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信封的格式。

(1)仔细观察《送往小木屋的信》,看看书信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信纸和信封,边讲边示范。

(3)学生动手写信、写信封。老师检查、指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送往小木屋的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4、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导学过程:

一、导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方式越来越发达,可在偏远地区,他们唯一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而且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总结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家书抵万金”?这封家书和平常的家书一样吗?

(1)抓重点词句体会森林战士生活艰苦、单调、寂寞。

(2)鼓励学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

(3)用语言渲染:信可以使他们消除寂寞,与外界取得联系,点明信对战士来说多么重要啊。

3、当他们得到信时,又是什么表现?

(1)指导员怎样送信?战士们又是怎样拆信、读信?体会指导员对战士的一片爱心,以及战士们对信的珍爱。

(2)怎样才能把那种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进一步体会课文,激发学生为森林战士写信的热情。

3、完成语文天地D4。

4、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体会三名森林警察是为了保护祖国最北部九十七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宁愿自己过上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二、读了作者写的这篇课文,我们深受感动,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写这么感人?他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呢?结合语文天地D4。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导学过程:

一、导课:任何一封信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看看这首诗歌中的信中都写了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指名回答,谈感受。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完成语文天地D2、笔下生花。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背诵诗歌。

二、你想给谁写信?写些什么?

(1)学生畅所欲言,给亲戚、朋友写。

(2)结合语文天地笔下生花,看看这些小朋友给谁写?你还想给谁写?写些什么?学生仿照课文编写诗。(展示学生作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第十二单元走进森林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三篇主体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失踪的森林王国》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写了森林的美丽景色、物产丰富及有关森林的故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森林、了解森林、保护森林的思想感情。

“语文天地”中设计的各项活动和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注重了学习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森林、了解森林、保护森林的思想感情。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各项练习,注重词汇量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森林、了解森林、保护森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8——9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会写9个生字。

2、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我国东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渎课文,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分小组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句话最能概括全文,用笔画出来。

2、细读课文,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学生:你从哪感受到了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根据文中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

3、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4、整体感受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你最喜欢读哪部分,请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并评价读的怎样)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次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4、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景色诱人,物产丰富)

作者为什么能把小兴安岭写的那么美呢?(写的具体)

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呢?以夏天为例:抓住树木、浓雾、太阳光、野花的特点来写。

二、完成语文天地D3、D4。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检查。

3、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讲解。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区别“笼——茏舔——添诱——绣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四、布置作业:

草叶上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

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学习诗歌。

1、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2、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

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3、指导背诵诗歌。

4、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课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草坪?你最喜欢哪中草坪?

二、用语言描述一下,把你想象的用彩笔画出来,并全班展示作品。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形象?

1、学生交流,师引导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2、让学生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说几个句子。

3、鼓励学生把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在写作中,可以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三、背诵诗歌。

(1)学生交流背诵技巧。

(2)学生独立背诵。

(3)检测背诵情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境——镜浆——桨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五、布置作业:

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学生质疑。板书课题《失踪的森林王国》,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

问题要问?大家提的问题,课文都做了介绍。

二、初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文中哪个词语不理解,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还不会,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3、检测字词:同桌互相考一考。

三、学习课文。

1、自渎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

(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想象“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人们生

活安居乐业”的情景。体会特别法令森严,森林是王国的保护神。

(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描写,学生谈感受。师引导学生抓

重点词句来体会。

(3)最后再分析失踪的原因:违法法令,乱砍乱伐,森林失踪。

(4)师总结:有了森林,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没有森林人们遭受各种天

灾人祸,过着背井离乡、四处逃荒的生活。可见,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学习了这篇,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是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所描写的,(也可加上自己临场发挥)编成课本剧表演,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4、你还知道哪些资源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饶”不能加一点。“厌”不能写成“庆”

区别:性——姓躁——燥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三、完成语文天地“笔下生花”。

题目: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

提示:把你走进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四单元
可爱的生灵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有三篇主体课文《花儿也会放风筝》、《小虾》、《松鼠》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中设计了各项活动和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在语言的积累上面进行了训练。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忌”等23个生字,会写“忌”等30个生字。
2、学习课文,在体会相关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生灵是人类的朋友,不要随意伤害它。
3、积累喜欢的词句,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的同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课时划分:8-9课时
花儿也会风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一、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小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在全班交流。
画虾——说虾——论虾——爱虾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虾的资料,学生熟读课文,处学业本课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
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1、小虾仁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写具体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气不好,打架凶猛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话,把话力求写具体。
三、作业:
要求学生画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把小动物写具体。
导学过程:
一、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动物,并进行描写。(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描写小动物的写法)
以文章为例,让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部分:1——2写“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写作者对小虾的细心照顾,它很有趣,但脾气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发现小虾一天天的变了,体现了作者对小虾仁的喜爱之情。
学生总结如何写好小动物。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朗读课文。

二、作业:
语文天地D2、D3、D4。
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松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二、学生交流资料:
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并板书:
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四、交流: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在体会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小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一、继续学习课文:喜欢小松鼠吗?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三、指导本课的字:
捷遮蔽
四、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五、开卷有益:《带刺的朋友》
语文天地
一、畅所欲言。
怎样爱护小动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讨论。
二、笔下生花:两课时
1、你喜爱的小动物写一写……
要求: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吃食时、睡觉时、游戏时的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写。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

亲情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礼物》、《平分生命》、《妈妈的葡萄》和一个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10个生字,会写字29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3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记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会在具体的语言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亲情,了解亲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

教学课时:7-8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礼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导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字组词不达意,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好的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亲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这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像。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句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等。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导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D,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D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了表中和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T、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业。

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

2读懂课文,体会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结合日积月累中的D4。

4重点指导朗读,特别是再读男孩的话时,体会他说话话时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情入境的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亲情的伟大。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2再读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导学过程:

一从题目质疑,导入课文。

板书“评分”,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那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让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画初步认识的字词。

2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可读课文,也可读词语,随机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和积累好词语。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男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男孩的心情以及体会亲情的伟大。(随机指导朗读)

3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干首都出来,学生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2完成语文天地中——

3会写本课的生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1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面对死亡如此勇敢?

2你和亲人之间发生过类似感人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男孩输血前后的变化,读出男孩的勇敢,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认为那个句子好,为什么?

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

三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生字,找出易错字和难字。

2师重点指导“瞬、降、颤”的写法。

3学生抄写字词。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小男孩妹妹

亲情伟大

妈妈的葡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附近、不知不觉”等词语。

2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护理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3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狐狸妈妈言行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狐狸妈妈这样做的原因,感悟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感悟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学生交流资料。

2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板书课题《妈妈的葡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知名度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哪些地方体现了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爱,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狐狸妈妈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2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1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2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2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赶时的情景。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六、作业:

语文天地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抄一抄词语以及读一读,比一比等练习。

教学重点: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过程:

一、看谁是火眼金睛

1、读一读这组词语,写下面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

3、全班交流。

二、复习拼音的大小写字母。

出示小写字母,在纸上写出大写字母。

出示大写字母的音节,小组内拼读比赛。

在组长的组织下,拼读、书写。

组内评出“拼音能手”

三、抄一抄。(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

3、齐读。

四、读一读

学生自读词语。

交流描写春天的词语。

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记在《采蜜集》或积累本上。

五、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句子1,学生自己品读,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出示句子2,学生自己品读,也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说一说自己的不同体会。(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以及金钥匙、自检等部分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完成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6、试着背一背。

二、初显身手

1、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自己喜欢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三、开卷有益。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春雨都有哪些作用?

展开自己的想象,续编“雨还在哪儿歌唱?”

四、金钥匙、自检。

课后准备“文房四宝”在语文活动课上练习书法。(师指导)

自检: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

教学内容:

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

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

1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指导写文

1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师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

四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打草稿。

二师巡视并单独指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语文天地五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形近字,并会组词。
2、积累词语,会写,会造句
3、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
积累词语,会写,会造句
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学习难点
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书写“日积月累”的词语。
2、背一背C部分的句子。
二、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大声读P39的三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同桌交流形近字的不同,然后再组词。
(2)读一读B部分的词语,同桌互相听写。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读词语(其他同学听一听也没有读错的地方?)
B、反馈形近字组词。
艰苦坚信艰难起身启发启事
生气升旗升起扩展广阔扩充
C、(课件出示词语,朗读。)
(a)浩瀚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命运愉悦忧伤充实尊敬挖掘
(b)拥抱笼罩清辉启程埋藏钥匙智慧辛勤黎明面
(c)环境顽强艰苦振奋人心恨不得完整无缺
叨念激励
说说各个四字词大体意思。
(二)探究二
1、自由读一读P50第三部分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抄写一遍,说说句子的意思,背一背。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三)探究三
1、自由读一读P51第四部分的句子,文中找出与它相应得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四、课堂达标
必做题:听写词语。
选做题:查查词典中词语的意思。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独立学会自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背诵诗歌《观书有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熟读自读课文。
2、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
3、背诵古诗《观书有感》
二、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自学内容:
(1)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读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B、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解”,并口头扩词。
C、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D、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
(二)探究二
1、读课文,并围绕课文小组讨论
(1)为什么说旧书不在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2)通过这本书小姑娘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检测
A、指名背诵。
B、反馈回答问题。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D、谈谈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收获了什么?
四、课堂达标
A层:背诵古诗
B层:熟读课文。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学习重点
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1、认读词语
陨石的确轨道宇宙航行接触放射耀眼
一盏沉睡铁和镍坚硬沉默旅程行踪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出示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初步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提出较难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并互查识字情况。
B、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测识字情况。
a、指名读词语、读生字,正音。
b、重点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陨石的确轨道宇宙航行
放射耀眼一盏沉睡铁和镍
坚硬沉默旅程行踪接触
c、快速抢答读。
d、齐读生字。
C、找部首
质()默()触()
认一认
陨轨熄默踪
C、分段轮流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D、出示要书写的生字,认读并口头组词。
a、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c、展示评讲学生的书写。
(二)探究二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诗歌告诉我们关于陨石的哪些知识?
(2)你是从哪一句话读懂的?找一找,用“——”划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反馈。
a、文中指的哪些物质?
b、有谁知道由铁和镍组成的是什么陨石?你是怎么知道的?
c、“无声”在课文中有个近义词,找到了吗?
d、尽管陨石无声地沉默着,那样安静,但它的奇妙依然让我们对它产生了很多的好奇,文中的作者也不例外,谁给大家读读?(指导读)
B、分组分三个部分比赛读课文。(看哪组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1、生字4+2+1
2、组词
陨()轨()触()熄()
圆()解()息()睡()质()默()宇()捶()
墨()竽()宙()踪()
笛()综()
选做题:找出二类生字的“朋友”,并组词。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理解“的确、接触、熄灭、旅程、行踪”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的确、接触、熄灭、旅程、行踪”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导学流程
一、预习
背诵这首诗歌。
二、预习检测
指名背诵诗歌。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抓住诗歌的节奏,并思考:
(1)哪几小节告诉了我们陨石的旅程?
(2)说说陨石在哪儿?现在到了?最后来到?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其他同学听一听也没有读错的地方?)
B、指名反馈
C、指导朗读。
(二)探究二
初步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A、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B、反馈a、这段共有三句话。
b、点明火重要作用的句子(课件出示):
“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
C、指导朗读。
D、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没有火的情况下,探探险队员们将面临什么困难
和危险,会遇到什么事情?
(饥饿、寒冷、病痛……)
4、指导朗读。
5、讨论: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词语扩充。
1、给“石”加个偏旁,可以成为新的字,试一试。
2、用“石”能组成多少个成语呀?


选做题:配套练习五题的1、2小题
思考题:配套练习五题的4小题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及和氏三次献璧的情况。
学习重点
会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认读词语
普通犯罪捧着唯独价值发怒鉴别玉匠查询埋没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欺君之罪泪流满面坚贞之士温润澄净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导入,板书课题
师:通过课外知识,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和氏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与和氏璧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3、检测
A、提出较难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并互查识字情况。
B、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测识字情况。
a、指名读词语、读生字,正音。
b、重点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捧着唯独价值鉴别玉匠查询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欺君之罪埋没
泪流满面坚贞之士温润澄净解释
c、快速抢答读。
d、齐读生字。
e、认读并口头组词。
f、找部首
贞()释()匠()
C、认一认
匠详释稀屑贞治
D、分段轮流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E、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a、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c、展示评讲学生的书写。
(二)探究二
(一)探究一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A、指名反馈。
B、复述故事情节。
C、指名读课文。
D、评价。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听写词语。
选做题:查查词典中“价值连城”、“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流程
一、预习
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指名朗读课文。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轻声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三次献璧的相关段落,并完成下列表格。
卞和献璧献给谁玉匠判断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课文。
B、反馈表格
(二)探究二
1、大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卞和第几次献璧的过程?这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20读第5自然段,说说“捧”表现出了什么?什么是“一连”?
(3)卞和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
B、反馈回答问题。
(三)探究三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列自学内容
(1)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2)小组讨论:*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说说用“抱“好不好?为什么?
(3)谈谈你怎样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
B、反馈回答问题。
C、讨论:卞和献璧,还献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去献璧?
五、课堂达标
A层:背诵六、七自然段
B层:熟读课文。
语文天地六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
2、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
3、仿写句子,提高派句能力。
学习重点
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
学习难点
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预习
完成日积月累的一、二、三题。
二、预习检测
指名反馈练习。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读第一题,说说写加点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并认真抄写六个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说说写加点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B、听写词语
C、同桌互批。
D、纠错
(二)探究二
1、大声读第二题中的词语,揣摩字形,抄写加点的词语,小组内听写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朗读词语。
B、交流字形。
C、小组内听写词语。
D、互批,纠错
(三)探究三
1、大声朗读P62“读一读”的句子,观察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仿照例句想一想,写一写。要求先观察,然后展开想象。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朗读句子。
B、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交流,反馈。
D、评价句子。
五、课堂达标
A层:配套练习5——6单元检测二、四题
B层:配套练习5——6单元检测二、三题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学习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3、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学习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
1、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反馈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B、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C、讨论:海力布别无选择,他只有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D、小组代表发言,评价。
(二)探究二
1、大声朗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然后把你的体会写下来。从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反馈感动的句段。
B、海力布是个乐于助人,有舍己救人品质的人。
C、展示写作成果。
D、交流、评价,修改。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1、海力布平时是怎样热心助人的?
(他打来禽兽,从不独自享用,总分给大家。)
2、龙王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样叮嘱他的?
(白蛇叮嘱他:“您所知道的一切,一点也不许向别人说。如果说了,那时一定有危险。”)
3、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他听鸟说,明天这里附近的大山都要崩裂,洪水要泛滥。)
选做题: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是怎样做的?
(为了救乡亲,他把如何得到宝石,如何利用它来打猎,又如何听见一群飞鸟议论和忙着逃难的情形,以及不能把听来的事情告诉别人,如果告诉了,立刻就会变成石头而死等等说了出来。)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圆的沙粒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沙粒变成珍珠的快乐以及变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体会沙粒变成珍珠的快乐以及变化的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并用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生词。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写在课本边上。
【合作探究】
1、出示9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2、出示生词,同桌读。
哈哈、异想天开、蚌壳、牢狱、清清楚楚、一条缝逝去、海潮
3、小组读课文。
4、评选朗读优秀的小组,交流朗读方法。
5、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当堂测试】
一、我能正确书写下列字词。
yìxiǎngtiānkāiyìlùnfēnfēntǎnrándòngyóo
﹝)﹝)﹝)﹝)
gèshìgèyàngfēnghérìlìměngránzhēnzhū
﹝)﹝)()()
二、这些汉字我也能正确区分呢!
颗﹝﹞哈﹝﹞间﹝﹞纷﹝﹞摇﹝﹞
棵﹝﹞恰﹝﹞简﹝﹞份﹝﹞遥﹝﹞
三、你能正确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吗?
近义词:
奇异—﹝﹞真诚—﹝﹞可怕—﹝﹞猛然—﹝﹞
反义词:
真诚—﹝﹞风和日丽—﹝﹞动摇—﹝﹞愉快—﹝﹞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一颗圆圆的沙粒()地对同伴们说:“,。”
②圆圆的沙粒已经(),()地钻进了蚌壳里。
③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如果他()了,爬出来是很()的,因为蚌壳开着()。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圆的沙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2、总结全文,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
学习重点:
总结全文,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学生分组认读生字与词语.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哈哈、异想天开、蚌壳、牢狱、清清楚楚、一条缝逝去、海潮
2、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一颗圆圆的沙粒()地对同伴们说:“,。”
②圆圆的沙粒已经(),()地钻进了蚌壳里。
③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如果他()了,爬出来是很()的,因为蚌壳开着()。
【合作探究】
探究一:圆圆的沙粒怎样在蚌壳中度过了几十年?
第九自然段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漫长的岁月里,这颗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探究二: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在文中勾画相应的句子。
----------------------------------------------------------------------------------------
探究三:沙粒真诚的向同伴们说了什么?同伴是什么反应?
-----------------------------------------------------------------------------------------探究四:当听到大家的议论时,沙粒是怎样想的呢?
-----------------------------------------------------------------------------------------探究五: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了吗?她变成了什么样?
------------------------------------------------------------------------------------------【拓展延伸】
读完了故事,你想用什么成语或格言发表你的感受吗?(如:工夫不负有心人,铁棒磨成针……)
【当堂检测】
1、选字组词。
担坦()然狱犹牢()珍真()珠
简间()单遥摇动()被背棉()
纷纷粉粉议论()一异()想天开
2、选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抄写。
异想天开()
A想法不切合实际,非常奇怪。
B想让天开一条缝
坦然()
A宽而平B形容心理平静。
各式各样()
A许多不同的议论B形容花样繁多。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天地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完成“日积月累”。积累带“海”的名句和成语,抄写句子并仿造句子。
2、通过复习、听写、填空、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需要掌握积累的词语、句子。
3、锻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
积累带海的名句和成语,抄写句子并仿造句子。
学习难点:
锻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完成“日积月累”选字组词。
2、朗读并抄写加点的词语。
3、小组内互相考察记忆情况。
【合作探究】
1、交流积累的带“海”的名句和成语,并简单的说说他们的意思。
2、讨论:“有的”和“有”之间的区别。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有……还有……”造句。
【当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杏()捡()站()但()纷()
否()险()钻()坦()给()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窃窃()语()收眼底风()日丽
海()天空四()为家()想天开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天地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开卷有益---《海底村庄》
2、畅所欲言----介绍你所了解的海底世界。
3、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
开卷有益---《海底村庄》《海底漫步》
学习难点:
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海底村庄》,扫清文字障碍。
2、你从文中知道,海底村庄是怎么样的?
3、海底村庄究竟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1)海底村庄建造在哪里?
(2)海底村庄的建造有什么特点?
(3)你愿意去海底村庄吗?
【拓展延伸】
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海底知识。
【当堂检测】
读一读,写一写
神秘隧道自豪运输蠕动褐色
【作业布置】
搜集你感兴趣的有关海洋的图片和资料。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天地十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开卷有益---《海底漫步》
2、通过对文中例句的欣赏和分析,学会造句。
3、初显身手—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或实物,写说明文字,办小报。
学习重点:
开卷有益---《海底漫步》
学习难点:
通过对文中例句的欣赏和分析,学会造句。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从文中知道,应该如何在海底漫步呢?
3、如果你到海底去漫步,你会做些什么?
【合作探究】
1、你会怎样做好下到海底的准备呢?
2、你会在海底干些什么呢?
3、潜水员在海底干些什么呢?
4、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潜水员呢?
【拓展延伸】
展示积累的海底图片和资料。
【当堂检测】
读一读,写一写
纯净潜水面罩拍摄隔离勘探
【作业布置】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课后反思:
第十单元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两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十中的知识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
3、激发小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复习《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两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十中的知识点。
学习难点:
激发小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
2、看拼音写词语,可要看仔细哟!
miǎnfèilìdǎoyǔshǔmò
()()沙()()()金()()生
3、比一比,组成词语,只有细心的同学才能发现他们的不同。
胞()潮()披()牧()
包()嘲()拔()枚()
【达标训练】
一、补充词语,相信你是词语专家。
窃窃()景色()物产()极目()
风和()各()各()议论()()澎湃
二、照样子填空,它会因你更美丽!
温暖的阳光------的海景------的珍珠
-----的玻璃------的世界------的岛屿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词。
宁静安静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
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刻()下来。
神秘秘密
1、这一天,我来到一个()而陌生的岛屿。
2、他的心中有一个小()。
【展示交流】
个小组之间交流答案,评选优秀的小组。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天地十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或事物,写说明文字,班小报。
2、培养小学生的积累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
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或事物,写说明文字,班小报。
学习难点:
培养小学生的积累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小组之间自由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指名反馈。
3、回忆自己平时看到的报纸都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主要部分?
【合作探究】
办小报
1、讨论交流写说明文字应该注意什么?
2、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自己办小报的注意事项。
4、小组合作板报。
【展示交流】
小报展览,互相评价。
作业设计:
自己设计一份小报
主题选择:
1.奇妙的海底世界。
2.大海里的鱼
3、海底资源。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指导课
学习目标:
1、能够围绕《美丽的冬天》这个主题写文章,语句要写通顺、连贯。
2、适当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流露真情实感。
3、写完作文后,能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
学习重点:
能够围绕《美丽的冬天》这个主题写文章,语句要写通顺、连贯。
学习难点:
写完作文后,能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冬天的景色。
【合作探究】
1、总结冬天的景色,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
2、冬天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习作要求】
1、认真观察冬天的景色。
2、写出东景的特色。
3、叙事一定要合理,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4、流露出自己对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语言要求精炼,通顺。
6、写完之后同桌之间修改一遍。
【展示交流】
评选优秀的小作者,请小作者交流自己的写作技巧,适当进行奖励。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超市》一课的生字以及词语。
2、能够正确的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
3、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合作的良好习惯与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够正确的对各种食物及物品分类。
学习难点:
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合作的良好习惯与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从课本中的图片中对比找出集市与超市的区别。
2、同桌之间交流。
3、读拼音,连词语。
jíshìchāoshìɡuìtáiāyíshānɡpǐn
超市集市阿姨商品柜台
4、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饼干:一块饼干一包饼干一千克饼干
电视:
萝卜:
铅笔:
【合作探究】
1、出示物品,小组之间进行分类。
2、展示交流。
3、教师指导点评。
【达标训练】
一、填空。
买卖()为本
买卖不成()无欺
二、读一读,抄一抄。
公平竞争专卖店连锁店个体户买卖不成仁义在
三、读一读,连一连。
面粉家电
钢笔粮食
洗衣粉生活用品
高压锅文具
四、你认为哪个量词不合适,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改正。
一个醋()一棵电话()一套刀()
一只鞋()一束白菜()一壶衣服()
【展示交流】
个小组之间交流答案,评选优秀的小组。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三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八中的知识点。
2、能正确流利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朗读《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
3、培养小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复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三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八中的知识点。
学习难点:
培养小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你也可以再写几个。
孤单嘲笑愉快伶俐自言自语姿态优雅
虚弱宽阔篱笆羡慕绿树红墙自由自在
【达标训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语。
悄()休()欺()练()
消()体()期()炼()
二、课文都背过了吗?展示一下吧!
让我们荡起(),小船儿()波浪,海面()着美丽的(),四周()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迎面吹来了()。
三、读一读,背一背,你的收获会更多。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对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四、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话吧!
◎妈妈病好了,但是还比较虚弱。
◎这时,鸭子、猫、公鸡,仰望着天空,发出一声声赞叹:“啊,多美的天鹅!”
五、下面的句子怎么排列?试一试!
()我把钢笔交给了老师。
()我感到很高兴。
()我在学校门口拾到一枝钢笔。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是谁丢了钢笔。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上红花。
()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
【展示交流】
个小组之间交流答案,评选优秀的小组。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单元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我想》《七色花》两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九中的知识点。
2、能正确流利背诵《我想》,朗读《七色花》。
3、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习重点:
复习《我想》《七色花》两课的生字,并复习语文天地九中的知识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我想》《七色花》
2、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写得最正确!
róujiǎoyājiànkāng
()软()()
Suìbiǎoyǎnchénjìn
摔()()()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相信你的眼力!
营()遥()便()强()
官()摇()更()虽()
【达标训练】
一、比一比,看谁的词语最丰富。
奇思妙想:
南柯一梦:
二、选词填空,可要动脑筋哟!
增强增加
1、这大大地()了卢诺尔曼的信心。
2、开学了,我们班又()了一位新成员——王小刚。
闻讯迅速
1、许多人()赶来,聚集在高塔下面,观看他的实验。
2、他()跑过来,把东西拿了回去。
三、照样子,写一写,精彩一定属于你!
1、她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坐在大门前的板凳上。
2、只要撕下一片花瓣,把它扔出去,唱个歌谣,你要做什么它就能做什么。
四、阅读下面一段话,再完成后面的小练习吧!
长大后,那个想“飞”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一次,他被一篇小说的情节吸引了:一个英雄把被单的两个角系在一起,两手紧紧抓住,从高高的城堡跳下去,利用空气托举缓缓落地,逃离了囚禁他的地方。这个神奇的故事激发了卢诺尔曼的想像。经过反复揣摩,他设计出了第一顶降落伞,并决定到高塔上去试降。
1、从文中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2、“萦绕”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3、“反复揣摩”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卢诺尔曼的什么精神?
【展示交流】
个小组之间交流答案,评选优秀的小组。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指导课
学习目标:
1、能够围绕《一件有趣的事》这个主题写文章,语句要写通顺、连贯。
2、适当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流露真情实感。
3、写完作文后,能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
学习重点:
能够围绕这个主题写文章,语句要写通顺、连贯。
学习难点:
写完作文后,能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童年是快乐的、难忘的。在你的童年中一定发生过有趣的事吧。同桌之间互相分享自己快乐的童年。
【习作要求】
1、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发生的最有趣的一件事。
2、叙事一定要详细生动。
3、语言要求精炼、通顺;并且要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
4、要流露处自己的真情实感。
5、写完后认真检查一遍。
【展示交流】
评选优秀的小作者,请小作者交流自己的写作技巧,适当进行奖励。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合综合性实践活动,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小男孩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爱心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变化,带来了种种奇迹;小彼得向母亲索取劳动报酬,又在无私奉献的母爱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安排应考虑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学生没有父母,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是谁像父母一样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从而使情况特殊的学生,同样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爱和真情。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6课时。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

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3、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

课件出示: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

(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

(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

(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8)“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五、总结。

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孩子们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孩子们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孩子们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

师归纳小结: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

六、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与将比得到更快乐。)

板书设计:

可贵的沉默

热闹沉默热闹

↑↑↑

兴奋地感受爱思索沉默地回报爱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书: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8226;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讨论。

3、重点句2

(1)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

2、读读“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

①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②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③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

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

(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

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

(1)出示导读题: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

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

2、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

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血阮恒(无私奉献)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

(一)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二)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三)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一)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二)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钻石水流

为母亲找水爱让给过路人

装满水金

给小狗银母女相让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钻石水流)

20、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母爱

无价无私无声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一)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加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二)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三)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四)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三、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3.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4.总结,拓展。

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二)日积月累

A.读读认认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大部分字为形声字,左形右声)

B.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第四课时

展示台

一、提出要求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二、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示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2.人员分工后,动手布置小组展示台。

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问,也可邀请老师参加。

三、小组参观

各组巡回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一课时图书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乐园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

(3)汪汪乐园、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多少本?

(4)买1本汪汪乐园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钱?

(5)买2本汪汪乐园需多少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28+4=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方法三:28+2=30,30+2=32。

方法四:8+4=12,20+12=32。

方法五:28

+4

32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一点,横线要用尺子画,要画直。

(3)、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试一试”第(1)题。

学生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和讨论,只要学生所说的答案符合要求,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完成教科书第49页的“练一练”第1题。

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之处,提出留着下节练习课解决?也可以将问题保存在:“问题银行”中。

板书设计:

买书

28+4=32

28+2=30288+4=12

30+2=32+412+20=32

32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第二课时:练一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第2~5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解决培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计算题(教科书第49页的第1题),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解答。中间如果出现错误,加以纠正。

2、夺星大赛。

(教科书第49页的第2题)

先独立做,每个风筝中的三道题都做对,学生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

(二)、实际应用。

1、教科书第49页的第4题。

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

杯子眼镜

9元25元

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让学生在选择中,排除“爷爷有50元钱”这个多余条件,培养学生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列式解答。

9+25=34(元)

2、教科书第49页的第5题。

出示图,明确题意和图意:根据说话“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算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为了使学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把说话的男孩也算上。

先搞个模拟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做题。

(三)、总结。

学到了什么?还可以将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加以解决。

板书设计:

练一练

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

杯子眼镜

9元25元

9+25=34(元)

第三课时: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计算。

1、第50页第2题。(吹泡泡游戏)

54+9=26+9=33+8=7+42=38+7=

6+37=56+4=8+22=3+79=40+15=

可采用小组接力竞赛的形式,看谁算得最快。

2、书第50页第3题。(森林医生)

让学生当医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把对的写在旁边。

3、书第51页第8题。(小猴摘桃)

19+5=43+8=32+40=64+9=8+55=

49+6=8+36=65+7=4+28=20+35=

68+5=17+30=26+9=43+8=6+39=

18+8=77+5=56+5=9+27=42+6=

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比赛,谁算的又对又快,便摘到桃,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加油。

4、第51页第7题。(比较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二)、实际应用。

1、书第50页第1题。

上层357911

下层2727272727

一共

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书第51页第5题。

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

生:2个已知条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个,兔妹妹采了37个。)

出示问题:“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学生先列式,并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

3、书第51页第6题。

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羽毛球乒乓球

38元29元5元2元

先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可能有:(1)、买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2)、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钱?

(3)、买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钱?

(4)、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5)、4个都买要花多少钱?……

再根据问题列式解答,若解决不了的放入问题银行。

(三)、找帽子

结合书50页第4题,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戏。

每人手上1张口算卡片,去找相应的帽子。

(四)、总结。

通过学习,你解决了“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

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存入“问题银行”,下节课再来解决。

第四课时:发新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

学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

(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

(4)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针对“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

汇报时,应鼓励学生估算结果,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的19+18=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学生可能有

方法一:10+10=208+9=1720+17=37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9,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3,合起来就是37。

方法三:19+10=29,29+8=37。

方法四:20+18=38,38-1=37。

方法五:20+20=40,40-3=37

方法六:19

+18

37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9加8等于17,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2页的“试一试”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苹果中间问题之间的联系,再独立做题。

3、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四)、解决问题。(我们去春游)

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3题。

一(1)二(2)一(2)二(1)二(3)一(3)

27人34人30人30人33人25人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做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教学时,可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搭配等。

(五)、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板书设计:

发新书

19+18=37

10+10=208+9=1720+17=37

19+10=29,29+8=37

20+18=38,38-1=37

第五课时:练习五(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以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

1、书55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2、数学游戏。(找朋友)书54页第3题。

选9个各同学每人手拿一张以下的算式卡片。

45+7=40+27=39+25=17+24=58+6=

28+13=62-10=29+38=48+16=

得数相等的同学做最好的朋友。

(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书54页第1题。

算一算,各年级参加歌咏比赛的总人数。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男生463248354637

女生343046275238

总人数

先让学生估算哪个班的人数较多,再进行准确计算。

2、书54页第2题。

出示图,看懂图意后,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熊从家里去上学,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完成后,进行汇报。55+35=90(米)。

3、数学游戏

(1)、教科书第55页第5题:接力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赛,使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情境中巩固新知识,培养合作意识。

(2)、教科书第55页第6题

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

让学生先估算,再选择不同的答案。

35和713和2915和2724和18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五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男生463248354637

女生343046275238

总人数

第六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找规律,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估算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教学过程:

(一)、估算及具体应用练习

1、书第56页第7题。

(1)、先让学生看图明白问题的含义,(左边有17个杯子,右边有18个杯子,把这些茶杯全部放进能装36个杯子的纸箱里,能装得下吗?)

(2)、再让学生先估算,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17+18=35,3536,所以能装的下。

2、书第56页第9题。

小明小亮小丽

10m15m

(1)、3人比赛投沙包,小丽第二名,她可能投多远?

(2)、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小丽投了()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做第(1)题时,可从小丽第二名中,估计出即比10米大,但小于15米。所以猜可能是11米、12米、13米、14米。

做第(2)题时,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算出小丽投了13米。15-2=13(米)

做第(3)题时,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提:小明和小亮一共投了多少米?

谁第1名?谁第3名?

小丽比小明多投了多少米?……

(二)、找规律

1、做第56页的第8题

2123

4143

3353

3555

小组讨论观察规律,说说表格中的规律。

汇报:第1张表格,横着看相差1,如:21、22、23。竖着相差10。如21、31、41。

第2张表格,横着看相差10,如:33、43、53,竖着相差1。如:33、34、35。

2、接着往下写。

1247()()

23568()()()()

12358()()

先观察,找出规律,再独立做,并说说规律。

(三)、总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估一估,找一找

2123

4143

3353

3555

第七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数学游戏。(找朋友)

每人手拿一张两位数的数字卡片,任选两人出示卡片,其他的同学先把两数相加,计算出得数。如:出示28、31,全班即回答31+28=59……

(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书57页第10题。

打枪游戏。

(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20+()

35+()65~75

16+()

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65和75之间。

50+()

38+()70~80

44+()

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70和80之间。

(2)由于本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就符合要求。

2、书57页的数学游戏。

先向学生说清游戏规则,可以先指导两个学生进行游戏,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

规则:两人轮流选数。

(1)、每人每次选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

(2)、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

(3)、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得数圈起来。

(4)、连续玩5次,谁圈得多谁就胜利。

活动中,注意学生的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游乐场

20+(45)

35+(31)65~75

16+(56)

第八课时:小小图书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和59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33-7=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方法三:13-7=6,20+6=26。

方法四:7-3=4,30-4=26。

方法五:33

-7

26

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要对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

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练一练”第1题。

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4、书59页的第2题。

48-9=53-6=70-7=32-3=

独立竖式计算。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33-7=26

13-7=6337-3=4

20+6=26-730-4=26

26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第九课时:练一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第3、4内容。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加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加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数学游戏,巩固口算。

1、书60页第1题。

10-7=13-5=100-1=

30-7=23-5=100-2=

50-7=33-5=100-3=

将第1题写在黑板上,选9人参加此游戏。

3人为一组,接力做题。哪组做的又对又快,哪组获胜。

计算出得数后,全班观察每组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然后擦掉得数。引导学生翻开书60做第1题,先只计算每组的第一题,然后推算出后面两题的得数。

汇报规律:第1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

第2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

第3列是被减数不变,减数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

2、书60页第2题。

制成口算卡片,全班轮流开火车计算,然后独立翻书做题。

(二)、森林医生。

书59页第3题。

教学时,请学生先找出错误的原因,再独立在书上进行改正,汇报时,请3名学生当医生,给小树治病,并说明病的原因,再开药治病。(写出正确的算式)

(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书59页第4题。

每人准备1张口算卡片,通过乘车活动,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再全班互相检查,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一练

10-7=313-5=8100-1=99

30-7=23-5=100-2=

50-7=33-5=100-3=

第1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

第2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

第3列是被减数不变,减数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

第十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书60页第3题。

通过数字加工机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练习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2、书61页第6题。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4组,代表小猴,小兔,熊猫,狐狸。

在小组中开展竞赛,看看谁先过河,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找规律。

书61页第5题。

(1)24,31,38,(),52,(),()

(2)69,62,(),48,(),(),27

先说说有什么规律,再独立填写。

(三)买东西。

1、书60页第4题。

出示图

童话故事奇妙的世界科幻故事可爱的动物

42元8元12元10元

让学生观察图意,(我有28元钱,要买一本《童话故事》,还差多少元?)先估算差几元,再进行准确计算,列式解答书上的问题

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

如:买1本童话故事和奇妙的世界需多少元?

2、书61页第7题。

出示图

火腿肠烤鸡蛋糕色拉油

15元18元16元24元

40元钱可以买什么?

看懂图意后,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实践活动

调查有多少本课外书?

让学生和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完成统计表。

我我的同桌一共

()本()本()本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六

(1)24,31,38,(),52,(),()

每次多7

(2)69,62,(),48,(),(),27

每次少7

第十一课时:跳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不够向十位借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

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

-485–4=1

14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

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不够向十位借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完成70–48=70–62=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借一,数位没对齐等。

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

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

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四)、总结。

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板书设计:

跳绳

62–48=14(下)

我想:62–40=22我想:62–50=12

22–8=1412+2=14

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

-485–4=1

14

第十二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关计算。

(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教科书第64页的第1题。)

做对一题得一颗,你可以得到几颗。

请学生抢答,进行口算。谁对就可以得到一颗。

对于竖式计算,学生在书中独立完成,小组互检,正确了就可以得到一颗

(二)、实际应用。

1、森林医生。(教科书第64页的第2题)

请学生独立在书中“就诊”,并找出病因,及时给予治疗。

集体反馈时,让学生指出病因,并说说要如何纠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的错误。

2、口算比赛。(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评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并加以奖励,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加以鼓励。

3、蜻蜓找花。(教科书第64页的第5题)

在媒体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个数字,请学生帮助蜻蜓找花。

请学生上电脑操作,拖动蜻蜓,媒体中加以判断。

最后,请全班学生在书中连一连。

4、画出跷跷板。(教科书第64页的第8题)

明确题意再独立完成。

完成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断,两只小熊的轻重的?

汇报时,鼓励多种方法比较。如:我是通过计算等出结果后,比较小熊轻重的;我是通过观察两道算式的关系进行判断的,35+6和6+35,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没有发生变化。76–12和76+12,一个是减12,另一个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数比减12的算式的得数大。60–14和60–41,第一个算式减的数比第二个算式减的数小,所以得数也就比较大。

5、把得数排一排。(教科书第64页的第11题)

明确题意,再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汇报时,要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先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再根据得数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三)、游戏。

猜猜我是多少?

1、教师示范:我比38大17,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

教师示范:我减去13,就是60,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73,()-13=60,()填73。

教师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32,()+20=52,()填32。

2、学生在小组中模仿老师,互相出题。

学生活动,教师从旁指导。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七

我比38大1713就是60我加上20就是52

38+17=5513+60=7352–20=32

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7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图意和题意。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为例子,编应用题。

郑光昊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拿到了38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比郑光昊小朋友多拿到7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拿到了几个五角星?

学生在本子上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具体分析:求静宜小朋友拿到了几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是与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做比较的,而且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比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多7个,所以把38+7=45(个)。

(二)、实际应用。

1、自编应用题。

根据刚才的例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也来编应用题。

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如,我做了25道计算题,我同桌比我多做9道,我同桌做了几道?

我吃了12颗糖,还剩下9颗,原来有几颗糖?------

在自编应用题的时候,根据具体要求,加以解决。

2、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看图明确图意,再根据问题,独立解答。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如,条件是松鼠吃了25个松果,篮子里还剩下17个,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松果?

要求原来有多少个松果?就是把吃掉的25个松果加上篮子里还剩下的17个松果,就是25+17=42(个)。

3、教科书第65页的第6题。

明确图意和题意后,只要学生能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

如果学习有困难,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教科书第65页的第7题。

让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教师也可以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含义,然后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

如:小花比小点高多少?小点比小花矮多少?

(三)、购物游戏。

(教科书第66页的第9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买法,但总价不能超过20元。

先让学生明确图意:商场中各种玩具的单价,如,洋娃娃18元,机器人10元,机关枪11元------

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拿出教具中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想买什么玩具,应付多少钱,又要找回多少钱)

活动结束后,反馈,小组中谁表现最佳?谁是最佳服务员?谁的计算又最快?

学生有什么话都可以评价。

(四)、总结。

有什么收获?想评价谁?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我已经吃了25个松果,还剩下17个松果,原来有多少个松果?

25+17=42(个)

小象出生时,象妈妈29岁,今年小象3岁,象妈妈今年多少岁?

29+3=32(岁)

第十四课时:火星探险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以及竞争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教具、学具的准备:游戏的材料(若干个棋子,火星探险图,筛子)

教学过程:

(一)、明确游戏要求与规则。

1、明确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火星探险图,图中就是我们要走的路线图:从1到50,1是起点,50是胜利的终点。

掷一次筛子,朝上的面是几,就将棋子放在相应的位置,再根据要求移动棋子。小组中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

2、扫清语言障碍。

每个数字的周围都有相应的要求,请全班学生一起把这些要求读一读,明确要求,同时也记请相应的文字。

如: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那么就是计算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

(二)、组织学生开始游戏。

明确各项要求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或肯定。

(三)、游戏结束后,反馈。

让学生汇报,比赛的结果,谁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小组中又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各抒己见。

(四)、总结。

谈想法,今后想怎么学数学,用数学。

板书设计:

火星探险

1: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

2:建立与地球联系到达81–77,81–77=4,就退回到6的位置。

5:看到火星化石到达12+8,12+8=20,就前进到20的位置。

40:太阳温度太高退回31–16,31–16=15,就退回到15的位置。

第十五课时:小小运动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关键: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附页3中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最近刚开展的运动会的情况,让学生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班取得的成绩。

学生发表想法。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动物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况。

说说都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如:有18只兔子在赛跑,有34只小狗在进行跳绳比赛,有9只袋鼠在进行跳远比赛,有37只猴子在进行爬树比赛,天空中还有蜜蜂、蜻蜓、蝴蝶和小鸟。

2、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中说一说,都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与小组中互相提出问题,再互相解决问题。

小组中活动。

3、反馈,汇报。

如: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蜻蜓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蝴蝶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小鸟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评价小组成员的回答情况。

如:哪里回答得很好,好在哪里?哪里回答得不够好,不好在哪里?你自己问题提得如何,又解决得如何?

(三)、动手做一做。

制作奖杯。

比赛结束后,要对获奖的班级或个人颁奖,所以要小朋友们动手做一个奖杯。

展示几种不同的奖杯图案,让学生说说要如何制作。

学生动少制作,还可以用水彩笔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让奖杯更好看。

展示学生作品,还可以互相交换作品,促进学习。

(四)、解决问题。

比赛结束了,学校准备了两辆最多可以坐50人的车子,那么这两辆车,运动员够坐吗?

学生讨论,要想知道够不够坐,首先要考虑什么?(运动员是否超过了100人,超过了就不够坐,没有超过或刚刚好100人,就够坐。)

如果有96个运动员,你会怎么分配呢?

学生讨论,只要方案合理均可。

(五)、总结。

想对大家说什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小运动会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34–9=25(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34–18=16(只)

《冰灯》教案(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联想和想象体会父亲对“我”的无私关爱及“我”的懂事和对父亲的体贴,感受父子情深。

2、通过自读,会认12个字;通过观察、描摹、抄写,会写“笼、级、吵、继、续、盖、按、碰”等8个字,积累多音字“答、应、笼”,提高独立识字能力;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走街串巷、享受”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想象体会“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试着写一写冰灯留在“我”的心里的原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父子情深。

教学难点

想象体会“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试着写一写冰灯留在“我”的心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导猜想,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读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学生猜想。(预设:课文可能会介绍冰灯的样子和制作方法;可能是写冰灯的来历等。)

3、师:课文内容会跟你猜想的一致吗?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吧。

【设计意图:阅读的兴趣是从文章的题目开始的。根据课题猜测课文内容,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自然希望走进课文,读书的欲望自然被激发。当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时,学生会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当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不一致时,课文内容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验证自己的猜想。

2、出示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俗菱适炕棉爹扭废袄悔融

(2)分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走街串巷、答应、适应、菱形、称赞、融化、继续、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并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第二组: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设计意图:将词语分成两组出示,是为了达到不同的具体目标。第一组通过认读词语达到巩固生字、感知词义并积累词语的目的;第二组通过比较辨析,在巩固生字的同时突出了对字义的感知和字形字义的自主辨析。】

3、指名展示朗读课文,进行激励性评价。

4、引导概括课文内容。

(1)提问:课文内容是不是跟你猜想的一致?那写的是什么呢?

(2)引导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冰灯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讲清时间、人物、事情。可进一步通过填空帮助学生概括:

有一年,“我”希望父亲。的早上,父亲。“我”觉得,这一年的春节,“我”的冰灯是。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尝试概括课文内容,是进一步理解感悟的基础,也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而结合学生的实际,由模糊到清晰,有层次地引导他们概括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自读自悟,自主体会父子情深。

1、谈话:当你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份什么样的感受?(预设:读完课文,让人感动。)

2、用心地读一读课文,把最使你感动的或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做上记号,批注自己的感受,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真挚情感。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同位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先读一读最使自己感动或印象深刻的词句,再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同桌间议一议,相互展示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课堂上,教师给足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自得”,使学生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

四、组织对话,内化语言和情感。

(一)对话父爱的伟大无私

1、提问: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2、根据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预设:

(1)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引导学生抓住“等适应了……才……”“离炕很远的地方”“每磨一阵……就会停下来……”等细节描写体会父亲起得早,为了防止冰块融化,宁愿自己受冻,而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从而感悟父爱的无私。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内化情感。

(2)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引导学生注意“找”“冻”“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继续用力磨”等词句中感受父爱的无私、伟大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引导学生抓住“赶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等词语和父亲的话感受伟大无私的父爱,并联系“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这一句加深体会——父亲真的不冷吗?为什么说不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逐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父亲的形象,体会父爱的无私伟大。】

(二)对话“我”的懂事和体贴

1、学生自主读书体会,并完成相关部分板书或课堂笔记。

冰灯

父亲(父爱无私伟大)“我”()

答应了

起早离炕很远

找冻继续用力磨

你再睡一会儿

赶快一把按下

小心冻着

2、讨论:“我”为什么“心里直后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读完成有关“我”的板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入了“我”的内心世界,切身体会了“我”的懂事和体贴。】

(三)对话父子情深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感悟父子情深。

2、讨论:为什么说“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引导学生想像:小伙伴见了“我”的冰灯会怎么说呢?(预设:“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引导学生感悟“我”的灯笼“最特别”表现在:①材料和样子与众不同。它是父亲亲手打磨制作的,凝聚了父亲对“我”无私的关爱。

3、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练习写话,进一步感悟父子情深。

(1)说一说:“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

(2)填一填: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的心里。因为这冰灯是,它凝聚着,它点亮了除夕夜,更温暖了。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把情感的内化与说话、写话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效率的最大化,使阅读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五、沟通学生生活,内化情感,拓展表达。

1、谈话: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点点滴滴都有着父母的爱,想想你的爸爸妈妈对你有没有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事。先和小组同学说说。

2、谁和大家说一说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这项内容的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爱的伟大,升华了课文所体现的情感。】

北师大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语文天地教学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语文天地教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天地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笔下生花”、“畅所欲言”等几项练习。
“日积月累”包括“形近字或同音字辨析组词”、“抄写易错字”、“抄写词语”、“积累成语”、“找反义词”、“比较句子”等练习。
“开卷有益”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我愿是只幸福的鸟》。这首诗歌通过描写作者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到台湾、飞到安徒生爷爷的故乡、飞到白求恩爷爷的国土……表达了作者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初显身手”主要包括“根据要求,搜集资料”、“自我介绍”、“画《海洋世界》图”等几项练习。这是一项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搜集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笔下生花”让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公约,明白公约的作用。
“畅所欲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教学“日积月累”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辨析组词”时,首先让学生区分这五组字的用法,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再组词,最后让学生再找一找这样的同音字。“抄写易错字”可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加点的字应该注意的是哪一部分,然后请学生到前面黑板上书写,大家评议。“抄写词语”先让学生读一读,再结合上下文,说说他们的意思,再抄写。抄写要求正确、注意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然后读读本单元的课文,再挑选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积累成语”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成语的妙用,然后再说些这样的成语。“找反义词”应先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在明白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说出它们的反义词,然后想一想,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比较句子”这项练习是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教学中,通过反复读、比较,找出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中使学生悟出: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说清楚,句子就具体了。然后出示一些句子,练习说具体。此题可放在学习课文时进行练习。
“开卷有益”让学生自读课文《我愿是只幸福的鸟》,主要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诗中提到的地名、人名,不做详细介绍,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交流。
教学“初显身手”中的“根据要求,搜集资料”时,首先要看清楚要求的形式,悟出括号内词语的意思与外面词语间的关系,按照括号外的限制范围去搜寻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照样子练习。最后一句没有限制,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我介绍”向同学介绍自己时,要有一定的条理。可以先介绍姓名,在哪里居住,再说自己的喜好是什么,有什么优点、缺点……说话时声音要响亮。这个活动旨在加强沟通,教育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尊重、倾听,学会关注他人。因此要求事先做些准备,可以辅以自己的照片、作品展示。“画《海洋世界》图”此题最好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完成,去体会分工、合作的道理。
习作——制订公约:习作前,首先让学生说说公约有什么用,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公约;然后读一读书中的公约;接着分小组讨论公约的内容和格式,请写字最好的同学写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制定的公约。大家评议后,再修改。此题可结合课文《儿童和平条约》进行。
“畅所欲言”——口语表达。在进行这项训练前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战争,有饥饿,想一想面对这些现象,你想说什么?此题可与课文《儿童和平条约》结合起来进行。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4、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6、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7、自学至少11个生字,会认会写。

教学重点: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教学准备:

1、有关龙的资料。

2、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名家和名著的资料:何忠范、《新序》……

3、整理学生自己读过的书贺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课时安排:

《龙的传人》2课时

《大人们这样说》2课时

《叶公好龙》2课时

《乐山龙舟会》2课时

语文天地4课时

龙的传人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五、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中国人与龙

龙是什么

龙的象征意义

龙的传人——中国人

教学反思:

在学《龙的传人》这堂课时,我和孩子们情感充沛,感情激荡。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动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情激发的情境——请章旭同学给大家表演唱《龙的传人》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到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部分时全班情不自禁齐声高歌,此刻,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一“场”中学习语文,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后,对怎样使孩子对龙的认识更加立体、丰满,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如果教学时运用网络,能让学生充分感知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龙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龙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此外,如果让学生在“龙文化”层面上进行一种尝试性或趣味的练习,比如:交流龙的传说故事、龙的诗歌、龙的成语、龙的绘画,本地龙文化的现象等等,这样,就本课而言,更有利于我及时考察学生文本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探究龙文化的兴趣。所以在本周的班会活动中设计安排了以上活动,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丰富有益的补充。

大人们这样说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龙”这个主题分别讲述了“龙”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赋予它深刻的含义:龙象征着腾飞的中华民族,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龙的含义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想与目标:

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答)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齐读课题质疑——大人们会说些什么哪?(生回答)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出示生字(指名读,评价,纠正)

2)齐读生字新词。

3、读了课文税来说一说关于“龙”大人是怎么说的哪?

4、学生自由回答,评价。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过学生美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龙”在不同人心目当中的不同形象体会“龙”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小结)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齐读:在美读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自然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播放——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五.布置作业

1.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

3.谈谈你作为“龙”的子孙又有那些感想。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富有激情的诗。作者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祖国腾飞的蓝图。文章以“龙”为喻,把中国比做腾飞的巨龙,向世人讲述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祖国。根据本文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写了哪些人讲述的龙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条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含义”这个问题,可着重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小节中体会。如第五小节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适合诵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师生互读等,读出激情,读出韵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课后的仿写同学们说得不错,基本都抓住了我们现在国家日益发展的现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我班同学是这样写的:

舅舅对我说,

北京就是一条气魄的巨龙,

它在迎接2008,

它在迎接旭日东升,

它又在搏击万里长空。

叶公好龙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教学设想与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学案(北师大版)


课题:最美的花束
-------------------------------------------------------------------------------------
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1个,会写生字6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4.背诵这首诗。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或ppt)光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已经把诗歌读会了,会写诗中的生字。(白板出示)
jīnɡjīnɡzhēnɡqiǎnɡuān
亮()()()眼深()花()
yánhuánɡxiāndàn
()色金()()花冷()
2.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的愿望。诗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播放光盘)
2.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这两小节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人眼睛的颜色不同,但是都能看到。
3.我和同桌合作朗读第3.小节,懂得尽管每个人的头发的颜色不同,但是都。
4.齐声朗读第4、5小结。告诉我们尽管肤色不同,但是。
三、分层提高
思考:
(1)诗中的“你”、“我”、“他”指的是。
(2)诗中把孩子比作。
(3)如果“我”是黄种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4)如果“我”是白种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5)如果“我”是()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四、总结提升
小结: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同肤色的孩子就像鲜花一样是最美的花束,作者希望所有的儿童都应该生活在没有歧视、幸福平等的环境中。
齐读全诗并总结: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虽有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但每个人的心愿一样的,那就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当堂检测。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给多音字组词。
ɡuān()piào()fà()
冠漂发
ɡuàn()piāo()fā()
3.色彩大比拼。
例:漆黑雪白
()黄()红()蓝
()灰()黑()绿
4.抄写课文中的比喻句。


5.选词填空。
广大宽广
①这次,我看到了()的草原。
②这里山清水秀,欢迎()游客前来观光浏览。、
各色各样各种各样
①花园里开满了()的鲜花。
②()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简直是鸟的天堂。
6.精彩回顾。(默写该首诗歌每四、第五小节)
我也知道你懂得,在这,
,,
,有的,有的,
像。
7.检查背诵。

课题:元帅的故事课型:新授执笔:张莉审核: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掌握其中的9个字的正确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或ppt)光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白板)
liánɡshiduìwuɡuījuɡǎoɡuǐ
()()()()
múyànɡpǐndéjiēdàizhūhónɡ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白板)
闷模
便扁

藏更

3.读一读:《朱德的扁担》记叙的是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与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这个规矩不能有”》记叙的是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接待他一个人,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事,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白板)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播放光盘)
2.交流预习情况。
(1)读词正音,加强识记。
(2)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深入学习,细读感悟。
朱德同志一共有条扁担。为了说服战士们,朱德同志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样做的
。“这个规矩不能有”是说的,“规矩”的意思是。
(1)再读课文,文中“这个规矩”指的是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彭总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彭总的情绪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军长、彭总的好品质。
三.分层提高
朱德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挑梁。
四、总结提升
(1)总结:朱军长发扬了我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革命传统。得到了战士们的爱戴。彭总把自己放在了和群众平等的位置上,不搞特殊化,如此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难怪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彭总”。
(2)分小组进行朗读汇报,说一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你还知道哪位元帅的什么事情?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五、当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彭()搞()辩()春()粮()斥()
鼓()稿()辨()奉()浪()斤()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担任()纳闷()著名()热闹()
规矩()休息()辩解()惊讶()
3.选词填空。
规矩规则规定
(1)所有的游戏都有一套游戏()。
(2)学校()在校不能吃零食。
(3)彭总生气地说:“这个()不能有!”
指示指导指挥
(4)音乐老师()我们齐唱《国歌》。
(5)工作人员奉上级(),闭园接待彭总。
(6)老师耐心地()我们写字。
发现发明
(7)法布尔()了奇妙的昆虫世界。
(8)爱迪生()了电灯。
4.听写生字词。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37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