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
例1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求20℃时配成的饱和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在该温度下能配成30%的食盐溶液吗?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36克是溶质需要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克+36克=136克。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可以求出。
解答:(1)
(2)不能配成。
点拨:通过此题解答,可知按溶解度配成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该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在20℃食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为26.5%,不改变温度,就不可能再进一步溶解溶质,也不能将其浓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能配成20℃时的30%的食盐溶液。
例2在80克15%的溶液里加入20克水或20克,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里用加水或加质方法改变它的质量分数要注意;各种量变的规律。只加水能引起溶剂量和溶液量的改变而溶质质量不变,即溶质守恒。只加溶质能引起溶质量和溶液量改变而溶剂量不变。
解答:原溶液中有溶质为80克×15%=12克
水为80克-12克=68克。
(1)
(2)
点拨:通过此题的计算可知,加水时只加在溶液的质量变化上,而加溶质时,除了溶质要加上还要加在溶液的质量变化上。
加水时不引起溶质质量变化可用溶质守恒计算列方程。
加溶质时要用原溶液中的溶质加上加入的新溶质和混合后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来列方程,也可解出。
例325℃,10克某盐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蒸发12.5克水后得到浓度为20%的饱和溶液。
(1)计算25℃时某盐的溶解度
(2)原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25℃时若要使5克某盐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来,需蒸发多少克水?
分析:此题,由已知溶质10克某盐入手利用质量分数为20%,求出饱和溶液的量。再加上蒸发掉的水就可得到原来不饱和溶液。5克盐是原来溶质的,因此,蒸发掉水为饱和溶液量的一半中的溶剂。利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可直接求出25℃时的溶解度。
解答:
(1)=25克
(2)原不饱和溶液的量为:
10克÷20%+12.5克=62.5克
原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克÷62.5克×100%=16%
(3)析出5克盐需蒸发掉水为:25克-5克=20克。
点拨:能利用质量分数求溶解度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饱和溶液。同理,利用溶解度也能求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的质量分数为该饱和溶液的最大值。析出晶体的条件也同样是在饱和溶液中,蒸发溶剂的量决定析出晶体的量,与剩余母液的量无关。
例432.5克锌与密度为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此题综合了不少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了密度、体积、质量换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包含在内。注意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将纯量代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参加反应的溶质才能代入方程。
解答:设可得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为z,硫酸溶质为y
列比例
解得:x=1克y=49克z=80.5克
(1)生成为1克
(2)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硫酸锌溶液质量分数为
点拨:此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求反应后的溶液。求该溶液有两个作法(一),总量守恒计算法。将反应物一边的除不溶于水的杂质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计再内其它物质全部加起来,叫总量。例如,溶液中不参加反应的水也再内。减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脱离反应体系的质量还要减去生成物中的气体,因气体已挥发掉。(二)溶液组成计算法。生成物溶质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时有三处,反应物中有酸和碱等溶液,除溶质外余下的水量,和酸碱反应中和后生成的水。
例5:23.04g和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恰好和189.8g,10%的盐酸溶液反应,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选题角度:通过分析的溶液的溶质的成分。
思路分析:此题涉及到四个反应:

由上面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其中是由、、和分别与反应转化而来的,而是由提供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知每个与2个的Cl原子相等。故有关系:由此关系可求出溶质的质量。
设完全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
解得
启示:由上可见,利用关系式解化学计算可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到正确的关系式。如何找关系式呢?一般来说,有以下两条途径。
(1)利用元素的原子数守恒建立关系式;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进行递推,可找到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与反应物、生成物与生成物间的关系式。

2010年中学化学常见酸的特性复习
1、不稳定性酸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浓)、H4SiO4、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硒酸(H2Se)、氢碲酸(H2Te)等。(1)常温(或微热)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浓)、H4SiO4等。......1、不稳定性酸
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浓)、H4SiO4、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硒酸(H2Se)、氢碲酸(H2Te)等。
(1)常温(或微热)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浓)、H4SiO4等。
(2)见光易分解的酸:HCIO、HNO3(浓)。
(3)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的酸:H2S、HI、H2SO3、H2Se、H2Te等。
2、强氧化性酸
这部分酸包括浓HNO3、稀HNO3、浓H2SO4、HCIO等,它们的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温下,浓H2SO4、浓HNO3能使Fe、AI等金属发生钝化。
(1)
能氧化大多数的金属单质(Au、Pt除外)。
(3)能氧化部分非金属单质(如S、C、P、I2等)。
3、强还原性酸
这部分酸包括H2S、HI、H2SO3、H2Se、H2Te、H3PO3、HBr、H3ASO3等。
4、易挥发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HF、HCI、HBr、HI、浓HNO3等。
5、高沸点、难挥发性酸
这部分酸包括浓H2SO4、浓H3PO4等。
6、具有漂白性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HCIO、H2SO3等。
7、具有强吸水性的酸
这种酸是浓H2SO4,浓H2SO4可作气体干燥剂。
8、具有脱水性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浓H2SO4、浓H3PO4。
9、能腐蚀玻璃的酸
这种酸是氢氟酸(HF)。
10、有剧毒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HF、HPO3(偏磷酸)、HCN。
11、能溶解铂、金的酸
这种酸是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组成的混合物)。
12、不溶于水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H2SiO3、H4SiO4,硬脂酸、软脂酸、油酸。
13、能与酸发生反应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H2S、HI、HBr、氨基酸等,H2S、HI、HBr遇强氧化性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氨基酸中存在碱性基团氨基(-NH2)。
14、遇氨气能冒白烟的酸
这部分酸包括浓盐酸、浓硝酸、醋酸等,即它们挥发出来的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固体)的缘故。
15、可用于制造炸药的酸
硝酸可用于制取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硝酸纤维等烈性炸药。
16、能发生显色反应的酸
浓HNO3遇含苯环的蛋白质会显黄色;苯酚与FeCI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的物质。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酸
甲酸(HCOOH)能发生银镜反应。
18、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
无机含氧酸和有机羧酸。
19、与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的酸
浓HNO3、浓H2SO4可发生此类反应。
20、能作催化剂的酸
浓、稀H2SO4、H3PO4、浓盐酸等,例如浓H2SO4可作硝化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等的催化剂,磷酸是乙烯水化法的催化剂,浓盐酸是制取酚醛树脂的催化剂等。

相关知识

溶解度学案


9.2溶解度
课前预习学案
知识回顾:
1、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填“一定”或“不一定”)
2、现有一瓶饱和的石灰水,若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若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又可采取的方法是,
因此只有指明和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夏天人们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啤酒等,打开瓶盖后,它内部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自主学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单位是。
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溶解度/g(20℃)一般称为
0.01
0.01~1
1~10
10
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
4、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5、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和一定时,
气体溶解在里,达到时的。

课中实施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会查阅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态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溶解度曲线
教学难点:固态物质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在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为什么硝酸钾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而石灰水却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呢?
[新知探究]: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在理解溶解度时要紧紧抓住下列其四要素,这四要素间缺一不可。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2)标准:在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形成饱和溶液)(4)单位:克
2、意义: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或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最多所能溶解溶质的克数。
如20℃NaCl的溶解度是36g。它的意义是:

3、影响因素:只与温度这一外在因素有关
基础练习: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现将20gKCl溶于20℃的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液的质量为
二、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绘制
根据课本表9-1,请同学们任选一种物质,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线表示:
讨论与思考:从图9—12和图9—13的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如_;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______;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如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通过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4)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5)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有关的计算等。
基础练习: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
①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③a点表示的含义是
④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3℃降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三、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交流与讨论:1、夏天打开汽水盖时,为什么有大量气泡冒出?
2、喝汽水后,为什么会打嗝?
结论: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大小,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检测反馈]:1、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⑤压强,其中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A.①⑤B.①②⑤C.①②D.③④⑤
2、t℃时,18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g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解度是
3、左图时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的升高而

课后拓展学案
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5B、溶液:溶剂=5:6
C、溶剂:溶质=6:5D、溶液:溶质=6:1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增大压强B、加入溶液C、升高温度D、加入溶质
3、25℃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gA物质,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0g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A、ABB、A=BC、ABD、无法确定

4.(2012山东聊城)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答案:B
5.(2012年广东广州)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lOO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
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答案】(1)饱和;12;(2)B;

6.(2012年江苏连云港)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⑴20℃时,KNO3的溶解度是▲g,以下实验中: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⑵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
是▲或▲。
⑶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31.6Y(2)蒸发溶剂至饱和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溶解度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溶解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

一:教学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本课以建立溶解度的概念为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物质的溶解性,为了定量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继而提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然后叙述了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这类理论知识课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因而本节教材的重点注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了解有关概念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四:教学类型:概念课
五: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探究、引导归纳、联系巩固、电脑投影。
六:教学策略:
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组织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习,采用实验探究模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如何判断某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若不饱和,你有几种方法使它成为饱和溶液?-------(请学生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饱和溶液才有确定的意义。)
[引入新课]联系实际:吃完饭如何把碗里的油污清洗干净?-----(请学生回答)
[演示实验]1、2g氯化钠和2g熟石灰分别放入10ml水中。
2、等量的碘分别放入10ml水和10ml酒精中。
[提问]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学生观察后小结)
[投影]不同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讲解]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碘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物质的溶解性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提问]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和物质的内部因素有关,此外还受什么外界因素的影响呢?如何增大蔗糖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性?
①增加蔗糖的量②搅拌③升高温度④增大压强
[演示实验](创设疑难情境)
在两支试管分别放入2g硝酸钠和食盐晶体,再分别加入10ml水,振荡,观察它们全部都溶于水。
[提问](提出疑难问题)
如何比较硝酸钠和食盐这两种易溶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
[教师点拨]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它们的溶解性的大小吗?如果都用同样的一杯水,能判断吗?怎么判断?水温不同时又怎么样呢?
一个人跑步的快与慢是定性描述跑步速度的大小,如何准确知道两个跑得快的人的跑步速度呢?
(学生讨论)“在气温、海拔高度、跑步距离一定(如一百米跑时,用尽全力去跑的情况下,跑完全程所需时间多少”就可以准确比较快慢程度。
[结论]要对一些外界因素作出规定,定量比较两种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学生实验](设计探究实验)如何定量比较硝酸钠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实验观察求证)教师可以通过暗示、鼓励等对学生进行从旁指导。
[讨论](集体讨论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各种方法,有驳斥的观点,有赞同的观点,集思广益,异中求同。
[结论]定量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需要对温度、溶剂的量或溶质的量、溶液的状态作出规定。
[讨论](引导归纳总结)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各种实验探究过程和认识的可行性、科学性、简便性和快捷性,找出肯定性例子所含有的本质特点,由学生总结出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大小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的定义。
[板书]一、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
[投影]溶解度的定义
(阅读课本,划出四要素)
[讲解]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做的一种人为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举例]例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练习]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概念的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通过振荡和搅拌,可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②20℃时,在100g水里溶解了5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5g。
③60℃时,1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④蔗糖的溶解度是20度。
⑤30℃时,每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4g,所以3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4g。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数值越大,越易溶解,其溶解性越强,溶解性的强弱可用溶解度划分。
[板书]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学生阅读课本、电脑投影)(略)

典型习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纯净、透明的纯净物了。
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碘酒(2)稀盐酸(3)乙醇溶液
3.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也不变。
D.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加。
4.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固体。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5.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之处:
A.通过振荡和搅拌,可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将31.6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其溶解度为31.6g。
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D.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里溶解了24g硝酸钾,其溶解度为24g。
6.下图中,A、B曲线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烧杯中分别盛有A、B两种溶质的溶液(两溶液均为60℃),且杯底都有少量该溶质的固体,若让其冷却至20℃时,则
A.溶液中,A增多、B减少。B.溶液中,A、B都减少。
C.溶液中A减少,杯底固体B减少。D.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增多。
7、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VmL,其密度为ag/cm3,含溶质m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8、用30g氯化钠能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需加水_______亳升。配制步骤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
9.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水多少克?
10、用15g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跟盐酸反应)跟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求所用盐酸的质量及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学案分析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溶解度》学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溶解度》学案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
二自主学习
<一>、饱和溶液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二要素:、。

三合作探究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2:由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四自主测试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溶解度》学案xx用法。

五拓展延升
1、右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阴影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2)
六课堂小结
师指名小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0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