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第50页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计算.
24+8-63×6÷9
47-21+5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12+7=19
4×3+7=197+(4×3)=19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JaB88.CoM

延伸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混合运算》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混合运算》教案

10.2复习混合运算

复习目标:

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重点:

1、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1、读出下面的综合算式,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36-30)=72-5×8=30÷6+29=

4×6÷8=48-18+32=(14+21)÷7=
2、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综合算式吗?

出示要求:
(1)每人出两道综合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请同桌把结果算出来,然后你来检查。

(老师便巡视边把个别同学的算式抄在卡纸上,并写上编号①②③④⑤⑥)

{前两名的同学出来展示自己出的题目,下面的同学判断他是否做对。}

同桌做对的把大拇指送给他,表扬你!

3、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些算式,这些算式都是你们刚才出的,你能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吗?

出示小组讨论要求:

(1)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2)说一说(与小组同学交流,为什么这样分?)

(3)写一写(小组长把分类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现在4人小组进行讨论。哪个小组最快有结果的上来分一分。

4、汇报板书:

混合运算:
1)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没有括号,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课本P114第1题的第(2)~(6)题

先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运算顺序,并且说一说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

18-9÷936-8+12

=9÷9=36-20

=1()=16()

18+27÷9(18+27)÷9

=45÷9=45÷9

=5()=5()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目18+27÷9(18+27)÷9你发现什么?把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告诉同桌。

小结:大家讲得很好,这两道题虽然数字和符号都一样,但是这里的小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因为运算顺序不同,所以结果就不同。

2、第二关:我会列(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24÷62+5

50+3×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小结:做这些题目的时候,第一步:先把数字和符号抄下来。第二步:再看先算什么。第三步:想一想,需要加小括号吗?

3、第三关:我会解

(1)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答:一共可以分成()个学习小组。

(2)学校图书馆一共进了80本新书,第一次借出25本,第二次借出38本。还剩多少本?

答:还剩()本。

(3)只列式,不用计算

①3加4乘2的积,求和是多少?

②16减8的差再除以4,求商是多少?

四、总结提升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

6÷3×2=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为什么先算4×3?

4×3+77+(4×3)

=12+7=7+12

=19=19

追问: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7×5-34+4×6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复习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
6÷3×2=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为什么先算4×3?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
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问题:
1.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7×5-34+4×6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四、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综合算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养成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综合算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学习关键:能进行混合运算的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23+6-112×8÷472÷8÷3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48页例2,独立完成以下问题。(不会的同桌交流)

1.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所求的问题是什么?(生汇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独立列出算式解答。

2.学生展示不同算法,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小组讨论后汇报。3.观察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明确脱式计算的格式。

4.归纳总结:。

三、自我挑战:

1.脱式计算

20-8÷22×8-472-8×332÷4-8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13-4×33+8÷418÷6-3

=9×3=3+2=18÷3

=27=5=6

3.成人票8元,儿童票4元
(1)有50元,买8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钱?

(2)买1张成人票和6张儿童票,共花多少元?

4.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选做)

3×3=99-9=0

18÷3=66+9=15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

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3,第51页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教学教材第49页例3
1、计算58-(14+6)
先说说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加法?
2、用递等式计算
7×(7-5)(77-42)÷7
(1)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按格式计算上面两题。
(3)说说7×(7-5)与7×7-5一样吗?
(77-42)÷7与77-42÷7一样吗?
3、练习:
(1)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注意每题的计算顺序。
(2)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注意每组中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计算顺序。
4、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第1题
①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②乘法的积在减法算式中做被减数还是减数?
③如何列综合算式?
65-5×6后面的乘法需要加小括号吗?为什么?
注意综合算式列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所列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④这题这样列综合算式:5×6-65,对吗?为什么?
(2)同法做第2题,让学生明白小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
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要用到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
注意正解使用小括号。
2、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8题。
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一。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

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备课教案


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备课教案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2×3=6(元)67=13(元)
学生2:2×3+7=13(元)
学生3: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
(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2×3+7
②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三)除加、除减问题。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5×9-40=54÷9—4=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
三、练习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44=25—3×7=72÷8—4=20—63÷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3=55÷55=69—3×2=1248÷8—4=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一、用脱式计算
(1)(37–28)×4(2)8×6–30(3)42–30÷6
======
(4)196×5(5)35÷(28–21)(6)5×(28÷4)
===
===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去60元,还剩多少元?
(4)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
(5)菜站运来60筐黄瓜,一个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给6个副食店,平均每个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厂一天生产了98袋水泥,上午运走50袋,下午运走23袋,还剩多少袋?
(7)自行车厂要生产80辆自行车,已经生产了50辆,剩下的每天生产6辆,还需要多少天?
(8)要修一条90米长的水渠,修好了60米,――――――――――?
(把它编成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

6÷3×2=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为什么先算4×3?

4×3+77+(4×3)

=12+7=7+12

=19=19

追问: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7×5-34+4×6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第三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一6-11题

教学目标:

1.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7+(7-6)=

10-(5+3)=7+7-6=

问题: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6×(7+2)(88-56)÷8

76-(12+25)(12-5)×348÷(8-2)

问题: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72-18)÷924÷4+2

(4+5)×772-18÷9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222=2

问题:

1.你看见什么了?

2.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

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

第52页练习十一,第11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复习教案2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复习教案2

5.1混合运算(1)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教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32-10-6=
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回忆,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注重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的规范,为以后学习不同类型的脱式计算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带有问题的总结,对新旧知识有所梳理和升华,并能起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15÷3×5
=5×5
=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混合运算》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学生思考。复习旧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谁能又快又好的说出这些题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起来回答的同学先念题目,再说运算顺序,最后说出这个题的结果。学生回答时,教师提示先算······再算······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到屏幕,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回答。引入例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师: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得过程中,请大家找出条件和问题?学生读。理解例题题意。
同学们,你找到的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第三个条件是?问题是?
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
所以,中午有多少人该怎么求?
然后用中午的29人加上上去又来了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的人数,列式是?
还可以怎么列式?中午有多少人。
53-24=29(人)
29+34=63(人)
53-24+38=63(人)列出橫式,解决问题。
同学们,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同学们,你能说说这样的综合算式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吗?学生说。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时,要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实际上,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也就是按照运算顺序,把每一次算得的得数写在算式的下边,还没参加计算的数和符号照抄下来。我们具体的来看这个算式。
53-24+38

=29+38
=67
这样的计算叫做脱式计算。
同学们在进行脱式计算时,书写应该注意什么?
谁能完整懂得说说这道题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刚才呀,我们学习了脱式计算,来看看,哪些同学已经会了。
出示题目:48-8+17=15÷3×5=
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拿出练习本,快速的写,老师来检查。
15÷3×5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题目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学生练习,说运算顺序。加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P47做一做)
出示题目:
23+6-11
2×8÷4
72÷8÷3
想一想,说一说,这些题是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以小组完成,找个别学生演板,说运算顺序。规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检验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学生读。总结统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当堂训练:
下面的题目对吗?如果不对,把他改正过来。
2×3×4
=6×4
=24
15-6+4
=15-10
=5
2×6÷3
=2×2
=4学生练习。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作业布置。巩固练习。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讨论,总结。总结这节课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

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第
ABCD
精神
状态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
3.发言响亮、清晰。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参与程度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4.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5.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参与效果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姓名班级教师评价

八、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九、实践反思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脱式计算的格式错误。
2.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几点:1.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
2.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3.教师讲解示范脱式计算的样式,不先算的直接落下来,先算的算出结果落下来,然后依次计算。

4.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知识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4×525×445×242×5

()()()()

二、计算

2400÷8+24×6=()125×8-12÷6=()8064÷(61-53)=()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4=18(2)46÷2+□=49

参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4×525×445×242×5

(42×5)(25×4)(45×2)(24×5)

二、计算

2400÷8+24×6=(444)125×8-12÷6=(998)8064÷(61-53)=(1008)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27)÷4=18(2)46÷2+26=4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安排逐层递进,目的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好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而本节课教学例1在学习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计算。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在学习之前学生一般分布计算两步式题,或者以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脱式计算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学脱式计算作为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学习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能够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问题意识,同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3.在自主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混合算式中的运算关系,能够看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孩子们我们以前学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你们还记得它们的运算顺序吗?好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习题,请你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师:孩子们你们的运算顺序掌握的很好。老师还知道你们很爱看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老师建议你们有时间去一下大的图书馆,去感受一下那里的读书氛围。图书馆里有好多好多的书,这不有的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的在看书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多媒体出示例1)
设计意图:教师从孩子熟悉的读书生活出发,以谈话方式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教师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认真阅读。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说完整)
生1:上午总共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找两个同学
师:根据这些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完整)
生:阅览室上午总共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一共有多少人?
谁和他提的问题一样?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试着解答。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寻找找两位书写格式不同的学生(分步计算和综合列式)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如果学生不能列出两种方法的可以引导完成)
生1:53-24=29
29+38=67
生2::5324+38=67
师:交流分步计算。我们来看这种书写方法,找孩子说一说53-24求的是什么?再加上38呢表示的又是什么?
谁和他做法一样,谁再来说一说53-24求的是什么?在加上38呢?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在这道题中要想计算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我们可以先算出阅览室中午走了之后有多少人,然后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阅览室里下午的人数了。
设计意图:教学例1以现实情境为载体更好地让学生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在例1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通过表述锻炼孩子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师:我们来看这个算式5324+38=67,谁是这样做的,你们做对了,像这样的算式就是综合算式。(板书)
师:你在计算53-24+38的时候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计算)
师:但是从5324+38=67算式中我只能看到它计算的结果,不能看出运算顺序。如果我还想看出它的运算顺序怎么办?这就要写出每次的运算结果。
师:我们看算式5324+38,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第一次先算谁?
生:我们先算53-24=29
师:在53-24下划横线,第一次的计算结果29写在哪呢?就写在这个算式的下面(提示等号的位置)
师:我们第二次要算什么?
生:29+38=67(教师随即板书+38)
师:我们把第二次结果67写在哪?教师自问自答,写在最下面。
师反问67是什么?
师:这样我们把每次运算的结果都写出来了,也就可以看出运算顺序了。这种方法就是脱式计算。以后我们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就用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刚才谁列的是综合算式?请你按脱式计算的方法改写一下,没列综合算式的同学自己也试着写一下。改写完用你的坐姿来告诉我。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在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生:从左到右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好,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新学的脱式计算的方法来完成23+6-11的计算?
课件出示练习,先观察算式,想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23+6-11
=□○□
=□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中脱式计算时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进而去突破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让在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三)尝试乘除法的计算
师:对于只含有加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掌握了它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方法,那么对于只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请你试一试。做完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出示1535
学生试算后集体讲评。
1535
=55
=25
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自主的解决了含有乘除法的计算。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我们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从左往右计算)。
小结: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我们都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掌握了运算顺序,那你们能不能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呢?
好老师看一下谁能大显身手
设计意图: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大显身手
1.先观察算式,想运算顺序,然后在再计算。
2847283
=□○□=□○□
=□=□
2.我是小医生:先找出他们的错误,然后把它改正过来,1-3组做第一个,4-7组做第二个
3寻找好朋友
每人手中有一个综合算式,用今天学的脱式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结果相同的就是好朋友。先计算,课下寻找好朋友,在找好朋友的时候要认真检查,以便有算错的来冒充。
设计意图: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所有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这是一道综合性的数学实践题目。
四、课后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的特别棒,我们知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那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我们又该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附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综合算式53-24+381535
=29+38=55
=67=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反思
教学例1以现实情境为载体更好地让学生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我在例1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进而去突破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让在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不足有的地方教师处理过急,在讲解脱式运算时结合情境效果应更好。

《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99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