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内容:24、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一、温故互查
齐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读了课题后我想知道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道理。
三、合作解疑
1.自读第1自然段
(1)“巴望”的意思是()?“天天”、“去看”说明().农夫“焦急”是因为()他心里会想。
小组讨论理解
2.学习第2、3自然段。
提示: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1)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2)“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他是怎样做的?(小组互说)
3.齐读最后一段。
(1)“纳闷”的意思是()。他的儿子纳闷()。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四、巩固拓展
1.口头归纳寓意。
2.我想对农夫说
五、总结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
在实际生活中,我
(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有一次:

内容:24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我要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一、温故互查
看图片认识鹬和蚌,鹬的特点是蚌的特点是
二、自学质疑
读题质疑:
①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
②他们争吵什么?()
③他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么样?
自学解疑
三、合作解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3.我能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
)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①小组通过指名读、评议、
小提示: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读蚌说的话。
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弱”的意思是()。
(3)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2.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相持:、
筋疲力尽:
(2)说一说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3)齐读第四自然段。
3.小组齐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说故事。
五、总结反馈
1.学了这个故事,我的收获是

内容:25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敢于质疑,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温故互查
读题质疑:读了题目,我最想知道()。
①谁和谁争论?
②为什么争论?
③争论的结果怎么样?
二、自学质疑
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给课文标自然段号,并给课文分段,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③思考刚才所提的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
自学、遇到困难找小组学生帮忙。
三、合作解疑
①采用多种形式读。
充饥烤鸭评理剖开浪费
笨蛋关键赞许煮熟原谅
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
②学习生字:说说怎样记住生字字形。同桌互读
③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描红。
理清课文脉络,渗透知识点
1.齐读课文。
2.课文里第()段讲的是这个关于争论的故事。
带着提出的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
3.交流分段。
第一段:()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争论的故事》。
第二段:()盛老师启发同学们
谈听后感想。
四、巩固拓展
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五、总结反馈
1.找出对话,各自细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教学反思

内容:25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一、温故互查
认读本课生字词。小组并听写。
二、自学质疑
整体感知:课文是按()顺序写的,主要讲()。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二人互说,共同补充完成。
三、合作解疑
1.自由读一读,
“争论不休”的意思是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
2.讨论交流故事大意。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3.观察图,我知道()是哥哥()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4.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
想了()办法。
两全齐美的意思是。
(1)“兄弟俩真笨”“笨”在。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时机。
5.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6.讨论:你觉得同学们的这些有道理吗?
我的体会是:。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的意思是()。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因为。
7.交流各自的感想。
四、巩固拓展
自由想象
如果我在场,我会这样说:----------。
五、总结反馈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
小组互说,组长总结汇报。
教学反思

内容:26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温故互查
我知道“剪枝”是。
齐读课题
质疑
①谁剪枝?
②为什么要剪枝?
③怎样剪枝?剪去的是什么枝?
④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二、自学质疑
1.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自由轻声读课文。
三、合作解疑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互读词。
剪枝挥舞盼望疯长夺走靠红润脸蛋
远近闻名充满信心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2)分段朗读课文。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5.尝试理清课文层次。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4)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注意上紧下松,“挥、娃”左窄右宽。)
2.学生描红。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的基础达标部分
五、总结反馈
1.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熟课文。

教学反思
内容:26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2.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
加”的道理。
学习重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学习难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温故互查
齐读课题26、剪枝的学问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
小组互认互听本课生字、词语。
二、自学质疑
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我”三次走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
第一次心情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并在文中做简单的批注
三、合作解疑
1.勾画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画出相关句子。
2.第一次进果园
(1)我知道“满怀好奇”是指,“远近闻名”是指
“一脸疑惑”是指
提示:默读这个词的上下文,思考疑惑的原因。
王大伯是怎么解开“我”的疑惑的?自读第三段
(3)理解“将信将疑”。“信”的理由是什么?还有什么“疑”的呢?
汇报交流
3.第二次进果园,我看到了。
4.桃子成熟的夏季,我们再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默读第五段
“又惊又喜”是指:,想一想,“我”惊的是()。
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
四、巩固拓展
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王大伯说的这句话中还蕴含()道理呢?
五、总结反馈
“学问”不仅指知识,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事物告诉我们道理呢?与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的学习收获是

内容:习作8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
特点。
2、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仔细观察提供的几幅图,大胆想象,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3、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学习重点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学习难点充分展开想象,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一、自学感悟:
1.读例文,想想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轻声自由读例文。
3.思考、交流:
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②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和结果是()。
4.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这篇童话故事写得好的地方。
5.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想些什么?
他们会想:
二、编童话
1.(读课题:我们也来编童话)
2.看图练说。
3.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
①小猪他怎么了?(提示:小猪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②小组指名说。
③小猪前面不是摆着一盘花花绿绿的糖果等着他尽情地吃吗?他应该很高兴才对呀!他为什么还要哭呢?
④小猪边哭边说什么?
三、自由选择情境编童话。
①学生小组编故事,互相补充。
②交流评议。

内容:习作8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提供的几幅图,大胆想象,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2.养成修改文章的能力。
3.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特点。敢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
学习重点完成习作,并修改习作。
学习难点完成习作,并修改习作。
一、温故互查
习作
1.自选一幅图
2.认真看图
3.仔细想图认真理图
4.尝试说图
学生习作
二、自学质疑
自主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三、合作解疑
温馨提示:
评的时候一分为二,先说习作的成功之处,再诚恳地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便于改进。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文章的内容安排是否条理。
2、是否抓住了小动物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
描写记叙。
1.小组互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哪些地方写的不妥,为什么?如何改?
2、交流习作
⑴朗读习作。
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⑵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⑶师生评价。
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
将习作进行二次修改,誊写在作文本子上
五、总结反馈。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学习重点看图明白图意,并能表达出来。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一、温故互查
观察课本插图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观察:第一幅图画的是:
第二幅图画的是:
二、自学质疑
仔细看图,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
观察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互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三、合作解疑
练习。
(1)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四、巩固拓展
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三个字:轰、蒜、森。
(2)请仔细观察字形,我发现了
2.练习。
(1)练习描红。
(2)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五、总结反馈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学习四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学习重点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学习难点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一、温故互查
看课本成语说一说你都见过或者理解哪些成语
()()
二、自学质疑
自主学习成语。
背诵《明日歌》。
自由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解疑
1.指名汇报学习成果
练习朗读和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全班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1)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2)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的读读背背部分。
五、总结反馈
课后可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2.学写毛笔字。
3.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办一份手抄报。
学习难点如何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
一、温故互查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爱好。
二、自学质疑
办一份手抄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么办小报。
提示;(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方面谈。)
三、合作解疑
1.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字。
2.全班交流
3.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4.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小报的特色说清楚。
四、巩固拓展
学写毛笔字
1.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
2.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练习。
五、总结反馈

精选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3、读词记形: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板书:啄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
(二)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是这样吗?齐读第13、14段,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5?快速默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怎么判断的?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作业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附:板书设计
鹬蚌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对策:学生自主学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我”听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习作8肚子再也不疼了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能编写一个帮助小朋友挑实害处的童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已经练习过组合玩具来编写童话故事了!今天我们再来编童话故事,虽然比上一次难了一些,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阅读例文,了解写法。
1、学生轻声自读例文。
思考:(1)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2)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学生再读例文,想一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三、根据要求,自编童话
1、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帮助挑食的小朋友。
2、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想象故事的主体情节---挑食的结果是不能健康的成长,体质差,甚至畸形。
3、指导学生将故事说的具体一些。
4、同桌互听,相互帮助修改。
四、交流评议,动笔协作。
1、各组推选教好的向全班编讲童话故事。
2、边集体评议、修改。
3、学生动笔将童话故事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26、剪枝的学问
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习作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三、指导看图练说
1、小朋友,你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吧!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建议怎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3)仿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2、学生练写草稿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练说,交流评议。
二、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三、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练习8
教学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教学难点:
1、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2、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点。
(1)指名认读“惜、靠、戴”三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练习书写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靠、戴”两个字。
3、练习。及时反馈。
4、展示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该怎么样练习。
2、指导。
指导读各字的两个音节。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
3、练习。
(1)学生练习口头组词。
(2)选择最有把握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选择学生组成的一些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巩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二、课堂作业:
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例句。仔细比较上下句的异同。
“去乡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儿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园”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读例句,体会怎样把句子说具体。
3、练习。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要求把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4、反馈。
指明读好的句子。(教师评价并帮助修改)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四、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让学生尝试表演。
4、反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25《争论的故事》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佳话,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作者依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依循“生疑-----释疑-----明理”的线索,紧扣题目记叙。

学情分析:

作者能写出剪枝的学问,说明作者善于观察。作为园艺师的王大伯修剪枝条不足为怪。可“我”却细心的发现王大伯剪的是一些很粗壮的枝条,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王大伯的说明,道出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一生活中的辨证的哲理,给人深刻的启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我”听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习作8肚子再也不疼了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能编写一个帮助小朋友挑实害处的童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已经练习过组合玩具来编写童话故事了!今天我们再来编童话故事,虽然比上一次难了一些,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阅读例文,了解写法。
1、学生轻声自读例文。
思考:(1)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2)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学生再读例文,想一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三、根据要求,自编童话
1、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帮助挑食的小朋友。
2、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想象故事的主体情节---挑食的结果是不能健康的成长,体质差,甚至畸形。
3、指导学生将故事说的具体一些。
4、同桌互听,相互帮助修改。
四、交流评议,动笔协作。
1、各组推选教好的向全班编讲童话故事。
2、边集体评议、修改。
3、学生动笔将童话故事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8

教材分析:
训练内容:这个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按笔顺写字。
2、多音字组词。
3、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4、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
7口语交际训练、演小话剧。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点。
(1)指名认读“惜、靠、戴”三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练习书写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靠、戴”两个字。
3、练习。及时反馈。
4、展示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该怎么样练习。
2、指导。
指导读各字的两个音节。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
3、练习。
(1)学生练习口头组词。
(2)选择最有把握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选择学生组成的一些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巩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二、课堂作业:
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例句。仔细比较上下句的异同。
“去乡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儿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园”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读例句,体会怎样把句子说具体。
3、练习。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要求把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4、反馈。
指明读好的句子。(教师评价并帮助修改)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让学生尝试表演。
4、反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一次习作和一组练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哲理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但这三篇课文又能张扬它们的个性:文章的体裁不同,分别有寓言、民间传说、记叙文;语言表达方式上也各有特色:《寓言两则》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阐述故事,《争论的故事》则把师生间的对话纳入故事中,从而引发深思,而《剪枝的学问》则抓住小作者心情变化为线索,详细叙述故事的经过。当然这些课文除了故事性强,文中还有许多贴切的词、生动的句、鲜活的段落,值得学生细细地品读,感悟。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11课时
《寓言两则》两课时《争论的故事》两课时
《剪枝的学问》两课时习作两课时
练习八三课时
24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90】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拓展学习,深入明理,学以致用。)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第二课时【91】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24《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出示图片。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培养朗读、概括能力)
1、那么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们的故事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等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2、《鹬蚌相争》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有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3、有哪一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告诉大家。
首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练一练。
4、指名表述,适时表扬。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故事基本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可是,为什么鹬和蚌要互不相让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同桌分角色扮演鹬和蚌,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拔。
四、联系文本,理解人物(练习朗读,理解人物心理)
1、抓住:
鹬猛地用尽用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正在这时,有个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这样一个结果,这个故事的三个主人公分别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在身处困境时,还威胁蚌。
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
渔夫——嘲笑鹬和蚌互不退让,结果两败俱伤,让自己轻易获利。
五、拓展延伸(培养想象与说话能力)
1、对于鹬蚌,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如果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现在鹬咬着蚌,蚌夹着鹬,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告诉我。
2、同学们通过读了这样的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培养阅读理解与说话能力)
1、同学们都记住这个故事,并且记住了它的寓意了吗?好,历史上有许多人正是记住了这个故事的道理,而避免了两败俱伤的祸患,下面请大家看一下。
2、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将相和”的故事。指名说出寓意。
3、课后请大家思考:如果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互不相让时,应该怎么办?并且把这个故事介绍给家长,让他们也知道这个故事,明白这个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2】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93】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学习表演故事)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练习说话)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练习语言表达与仿写能力)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4】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检查反馈读书情况)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95】
一、听写生字词(复习巩固)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我”听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师小结:
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完成练习册。
3、拓展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情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多多益善。
板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八单元教案
习作8肚子再也不疼了
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能编写一个帮助小朋友挑食害处的童话。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教学过程:二课时
第一课时【96】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指导看图,这个小朋友坐得真直,两眼看着
老师,习惯多好啊!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好习惯,能告诉老师吗?这些好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示图:图上这几个小动物的习惯好不好?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呢?
3、看到他们有不良习惯,你们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二、阅读例文,了解写法
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了,如果我们编一个有关这些不良习惯的害处的故事,他们一定喜欢听。耿新华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编的童话故事,好吗?
学生轻声自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
思考:(1)故事里写了谁?他有什么不良习惯?
(2)小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了?是怎样讲清楚的?
(4)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好?
2、这个童话故事是编给谁看的?
三、学生习作
1、过渡:同学们,你们说用这个办法来帮助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小朋友,好不好?
2、准备写什么呢?想让谁来做主人公?他的不良习惯是什么?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后来是怎样做的?
3、学生自行习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97】
一、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习作好的同学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句子有没有写通顺了,有没有错别字
二、交流评议
1、你的故事读给你的同桌听,请同桌帮你提提意见
2、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先给大家分享?
3、评议:你们觉得他哪里写得好?还有哪些不足?
练习8
教学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98】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
(2)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5)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二、学写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晶、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第二课时【99】
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说说怎样学习成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
(4)归类: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
(5)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明日歌》
(1)自由读,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第三课时【100】
做做练练
1、交流自己的爱好。
2、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
3、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4、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5、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3)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
(4)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17争论的故事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习作八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练习八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3、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4、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学写毛笔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第二组连环画图:请学生仔细看图,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教师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说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老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的精彩字、词、句,可板书在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间先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三个字:轰、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谈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学习成语。
(2)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意思及用法并归类。(难解的字或词可让学生当即查字典,必要时老师讲解。)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明日歌》。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课后可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想想做做)
1、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2、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么办小报。
老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方面谈。
3、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字。
4、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题。
5、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6、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小报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取优点,也可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前几名的小报,布置张贴。
(4)办得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5、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练习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第八单元
一、词组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漂亮的姑娘眼睁睁地看着急忙地迎接
满脸泪水提心吊胆面如土色跪地求饶欢歌笑语熊熊大火
快乐幸福的生活轰隆隆巨大的响声急忙地起床黑黑的大窟窿
一道道深沟零零星星的碎块清清的泉水金光四射枝叶茂密
五彩的云霞又红又亮的火球喉咙干得直冒烟颓然倒了下来
金色的光辉西沉的太阳奋力向前一抛鲜果累累的桃林奋勇前行
鲜美的桃子
二、形近字
乞(乞求)攻(攻取)渡(渡河)旱(干旱)稠(稠密)淌(流淌)
气(生气)功(功课)度(温度)早(早晨)绸(丝绸)倘(倘若)
霄(云霄)烛(蜡烛)偷(小偷)姓(姓名)徒(徒弟)溉(灌溉)
宵(夜宵)浊(浑浊)榆(榆树)牲(牺牲)赶(赶忙)既(既然)
消(消灭)独(单独)愉(愉快)性(个性)陡(陡峭)概(概括)
晓(春晓)官(官员)逼(逼近)睁(睁眼)催(催促)吊(吊灯)
浇(浇花)宫(故宫)富(丰富)净(干净)璀(璀璨)呆(发呆)
绕(围绕)管(管理)副(副词)静(安静)崔(姓崔)另(另外)
饶(富饶)馆(饭馆)福(祸福)挣(挣钱)摧(摧毁)兄(兄弟)
灌(灌溉)然(突然)窿(窟窿)能(能干)愤(愤怒)贫(贫穷)
罐(瓦罐)燃(燃烧)隆(轰隆隆)熊(熊猫)喷(喷泉)岔(打岔)
蹋(踩蹋)纯(纯洁)炼(冶炼)治(治疗)息(休息)盒(盒子)
踏(踏实)吨(一吨)练(练习)抬(抬手)媳(媳妇)合(合同)
榻(竹榻)顿(停顿)冻(冷冻)冶(冶炼)熄(熄火)
塌(倒塌)钝(钝角)栋(栋梁)怡(心旷神怡)
三、多音字
屏______(屏幕)没______(没有)
______(屏住呼吸)______(淹没)
四、同音字
xiāodùchóuɡàizhēnɡliàn
云()()河()密灌()()眼锻()
()夜温()丝()大()()扎()习
五、近义词
美丽-漂亮稀少-稀疏荒芜-荒凉管理-治理满意-同意
突然-忽然急忙-匆忙立刻-立即危险-危急挣扎-挣脱
冶炼-锻炼传说-传闻快乐-愉快漫长-悠长固定-稳定
遗憾-可惜颓然-颓丧(沮丧)充满-充盈(充溢、充裕、充斥)
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欢喜-欢乐(欢快、欢悦、欢欣)
六、反义词
挣扎-服从燃烧-熄灭稀少-众多明白-糊涂漂亮-丑陋深-浅
沉没-漂浮迎接-送别围困-解救常常-偶尔黑暗-光明长-短
喜欢-讨厌快乐-悲哀漫长-短暂茂密-稀疏遗憾-满足落-升
升起-落下充满-贫乏固定-移动难过-高兴危险-安全沉-浮
幸福-悲惨提心吊胆-泰然处之荒芜-繁茂(茂盛、茂密、繁荣)
七、生字提示:
1、要读准字音:“晓”读xiǎo;“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了;“官”读
ɡuān;“淌”是后鼻音;“冶”读yě;“挣”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zhēnɡ
2、词语解释:
田地荒芜:田地因无从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烟,炊烟。课文中指居住的人很少。
提心吊胆:心和胆好像悬着,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情绪不安。
面如土色:形容惊恐害怕到了极点,脸上没有血色。
3、课文分析:
(1)《古诗两首》:
①《乞巧》通过人们欢度七夕节这个充满美丽幻想的节日,表达了人们乞求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②《嫦娥》这首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2)《西门豹》:
①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条:由(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巫婆、官绅逼着老百姓出钱)和(年年闹旱灾)造成的。
②处理这事,西门豹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借口说(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了漳河);同时也给了其他官绅一个警告:(不要再借这些迷信来骗钱、害人了)。然后,他(兴修水利),(开凿渠道),使农田得到了(灌溉),农民有了(好收成)。这些事说明,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有智慧、讲策略)的人。
《语文园地八》
1、形近字。(会正确组词,见137页)
引导差异继续断开旅游旋转凶狠恶狼归来破旧
运载截断端正瑞士科学照料
2、不同类型的四字词语。(默写)
(1)含有数字的词语: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万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三心二意
(2)ABAC式: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各式各样百发百中
无影无踪
(3)AABB式: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高高兴兴平平安安
明明白白
(4)含有反义词的:异口同声大惊小怪南辕北辙里应外合
前仰后合大材小用
(5)ABCC式:千里迢迢议论纷纷白发苍苍想入非非喜气洋洋
风尘仆仆
(6)AABC式:头头是道步步为营津津有味依依不舍
(7)ABB式: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漆漆红彤彤亮晶晶
孤零零笑呵呵
(8)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望子成龙天马行空马到成功老马识途
笨鸟先飞呆若木鸡
3、歇后语。(默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孙悟空七十二变——花样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张飞睡觉——不闭眼
4、我还读过的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5、本学期学过的寓言故事有:《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守株待兔》。
本期我还读过的寓言故事有:《画蛇添足》、《拔苗助长》、《刻舟求剑》。
6、本学期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有:《买椟还珠》、《画龙点睛》,我还知道的成语故事有:《指鹿为马》、《胸有成竹》、《天下无双》、《后来居上》。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建议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建议”,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教材解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还有一次习作和一组练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哲理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但这三篇课文又能张扬它们的个性:文章的体裁不同,分别有寓言、民间传说、记叙文;语言表达方式上也各有特色:《寓言两则》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阐述故事,《争论的故事》则把师生间的对话纳入故事中,从而引发深思,而《剪枝的学问》则抓住小作者心情变化为线索,详细叙述故事的经过。当然这些课文除了故事性强,文中还有许多贴切的词、生动的句、鲜活的段落,值得学生细细地品读,感悟。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些故事。

2、学会本单元33个生字,其中6个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4、领会争论故事中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5、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6、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单元课时安排】

《寓言两则》两课时《争论的故事》两课时

《剪枝的学问》两课时习作两课时练习八两课时

24.寓言两则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有两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二》,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寓言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两则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仅仅从语言和情节上来理解并不是难事。但想要让孩子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想象、说话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学什么】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师怎么教】

第一课时

课始5分钟:学习下列8个寓言故事(读一读,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及寓意)

杯弓蛇影班门弄斧程门立雪打草惊蛇

门可罗雀名落孙山孟母三迁马首是瞻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三、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四、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作业设计:

1、写下你曾经读过的课外寓言故事:()其中你最喜欢读(),因为这则寓言()。

2、除了“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外,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也是出自寓言故事的,写一写。

3、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课始5分钟:请两位同学讲两个寓言故事。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作业设计:1、《揠苗助长》的农夫错就错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开导他:()。

2、《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傻就傻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开导它们:()。

【板书链接】

第1课时的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因做法结果

巴望────拔高────枯死

(板画)(板画)(板画)

│/

│/

错/

│/

│/

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道理:按事物规律办事

第2课时的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

【积累运用】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惊弓之鸟狐假虎威

2、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草木皆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三顾茅庐

3、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

【实践活动】

1、故事新编:《鹬蚌不争》

2、学子练笔:《鹬蚌相争》续

附学生习作:

鹬蚌不争

河滩上,一只蚌张开壳在那儿晒太阳,正在觅食的鹬一见,张开嘴,就去啄蚌的肉,蚌急忙把壳合上,夹住了鹬的嘴,于是它俩争吵起来。这时,来了一个渔翁,一下子把它俩捉住,放到渔篓里,渔翁高高兴兴地向家走去。

在渔篓里,鹬和蚌都非常生气。鹬说:“都是你夹住我的嘴,不然我怎么会到渔篓里来呢?”蚌听了这话,气得跳了起来,说:“你还有理了,都是你啄我的肉,你看,我这不也是到渔篓里来了吗?”

不一会儿,渔翁就回到了家里。他高兴地想:“今天既可以吃到蚌肉,又可以吃到鹬肉,真是口福不浅啊!”他烧了开水之后,心想:“蚌的壳太硬了,得用锋利的刀才能打开。”于是,他就去磨刀。此时,渔翁越想越高兴,磨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正在渔篓里争吵的蚌和鹬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大吃一惊,鹬马上对蚌说:“不好了,渔翁要杀咱们俩了!你得马上想办法。”蚌灵机一动,说:“我叼着你的嘴,在渔篓上打个大洞,咱们趁机飞出去。”鹬连说:“好!好!”

这时,渔翁听见渔篓里有声音,赶紧跑过来。此时蚌已经把渔篓打了个大洞,出来了,它马上夹住了渔翁的脚,渔翁痛得哇哇大叫,一下子倒在了地上。鹬趁机啄了渔翁的头,立刻叼着蚌飞向了蓝天。从此,鹬和蚌成了好朋友,再也没吵过。

25争论的故事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兄弟俩争论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做事应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贴误时机,一事无成。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写盛老师讲故事。故事讲的是兄弟两看见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如何吃大雁,还跑到村里去找人评理,哥哥说要把大雁煮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味道,弟弟说要把大雁烤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鲜美。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他们跑去找村里人评理。大家建议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只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走了,煮、烤都不可能。

第二部(从“故事讲完了”到结束)主要写同学们交流感想。通过学生之口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不要因为没有意义的争论浪费时间。

全文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发展,以“讲”代“叙”,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可读性。文章的说理方法也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过射大雁的时机;二是借学生之口说理,同学们紧扣故事中心内容,各抒己见,说出故事蕴含的道理,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学什么】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课始5分钟:1、阅读同题故事《二猫争功》(同步拓展阅读P162)

2、欣赏《日有所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争论)

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争论的故事。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过渡: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故事中谁和谁争论?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呢?争论的结果又怎样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情况,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3)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4、理解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5、告诉学生:第2~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内容,因此第2~4自然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自然段末尾加下引号。

三、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明确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两名同学读读兄弟俩的对话)

(2)理解“不以为然”。

谁能找准“然”字的解释?

(3)指导朗读兄弟俩的对话。看插图听录音,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气。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齐读)

3、过渡: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你能找准“休”字的解释吗?

(出示:争论不休:①停止②休息③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第4、5自然段。

他们到村里找人评理,大家建议说(生)“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可惜(生)“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5、齐读盛老师讲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识记字形。

2、指导描红。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背诵同学们关于故事的感想的话。

第二课时

课始5分钟:阅读经典存盘《荒芜了的花园》

一、听写生字词

二、学生表演回顾盛老师讲的故事

1、出示填空题:(学生口答,指名填空)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2、齐读这段话。

三、继续精读训练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讨论。

2、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老师适当评价,并引出书中同学们的想法。(大家真聪明,有这么多好的想法,编书的叔叔已经把这些想法录到书上了)

3、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句话。

把这四句话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5、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情况,得出结论。

出示并引导齐读:无论做什么都要抓住时机,关键在于先做起来。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聚精会神”与“赞许”的意思。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

2、小结并再次出示:无论做什么都要抓住时机,关键在于先做起来。

3、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1、兄弟俩为了怎么吃大雁而争论不休,哥哥以为,弟弟却以为,老人说。

2、故事中的兄弟俩,现在多么后悔啊!如果你现在遇到了故事中的兄弟俩,你想告诉他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链接】

25、争论的故事

哥哥弟弟

煮烤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积累运用】

1、出示名言:

(1)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巴尔扎克

(2)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2.成语积累:(以“不”字开头的成语)

不折不扣不阴不阳不疾不徐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不声不响不知不觉不痛不痒

26剪枝的学问

【教材解读】

本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见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好生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地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蕴藉,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学生学什么】

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靠”,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4.去品读文中人物的对话,细细感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课始5分钟:1、你问我答《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2、美文欣赏:《尖尖的草帽》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孙中山的课文《不懂就要问》,板书:学问说说自己的理解。

2.总结:刚才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学问”,现在谁来说说生活中的学问?(生自由发言)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作个记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盼望剪枝充满信心夺走不禁远近闻名红润胖娃娃

仿佛靠挥舞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满怀好奇

(2)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比谁读得最棒?

(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三次进园看到的景象不同;初步了解剪枝的学问。

三、学习部分生字

1.学习生字“夺、蛋、禁、靠”字,学生分析字形,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2.指导学生描红、仿影、临摹。

作业设计:(一)、完成习字册

(二)、反义词百宝箱。

1、天刚蒙蒙亮,()了一夜的大街又()起来。

2、无论是()的冬天,还是()的夏天,我校排球队员们都坚持艰苦的训练。

3、我不喜欢()的夏天,也不喜欢()的冬天。

4、我本以为这件事很(),谁知有这么()。

5、经过技术革新,工厂里的工人虽然(),但产量却()了。

第二课时

课始5分钟:1、默写本课词语。

2、选择所默写的词语,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

二、感知课文

1.师提问让生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

2.讨论交流:

(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

(3)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

(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

三、细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1.师生共同探究“满怀好奇”。

(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

(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2.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3.共同探究“一脸疑惑”。

(1)“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帮助理解词义。(2)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

4.探究讨论“将信将疑”。

(1)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

(2)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

(3)体会“疯长”的意思。思考:枝条疯长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

(4)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

(5)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

(6)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

5.探究学习“热切盼望、又惊又喜”。

(1)学生朗读段落,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我的怀疑还存在吗?“我”看到了什么?

(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

(3)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春天的美丽。

(4)播放美妙的音乐,放松身心,闭上眼睛,思考:你们好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

(7)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

6.问:通过理解,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四、拓展,深化认识

1.拓展:下面的事件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呢?用心去品析一下。

2.例:兵不在多,而在精。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五.拓展作业

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做到资源的共享。

作业设计:1、听了王大伯的话,你知道剪掉这些枝条有什么好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吗?

3、向父母、邻居、亲戚请教,生活中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先理清思路说一说,再有条理地选择一、两个写下来。

【板书链接】

第一课时板书: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第二课时: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积累运用】

与树有关的古诗: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课后向父母、亲戚、邻居、朋友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也可了解生活中其他方面蕴含的哲理,然后在班上交流。

习作8编写童话

【教材解读】

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交代了例文作者写这篇童话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第二部分是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主要写小花猫不讲卫生而生病,改正坏习惯后身体就健康的事。先概括讲小花猫不讲卫生,别人叫他“脏咪咪”;接着具体写小花猫不讲卫生,用脏手抓起鱼就吃的事;然后写花猫肚子疼得厉害,医生告诉他这是不讲卫生造成的;最后写小花猫注意讲卫生,身体健康了。文章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想象丰富,语言具有儿童特点,非常适合学生仿写。第三部分是作业。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编一个童话故事,二是这个童话故事要达到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教材提供的几幅图供学生选用,也可以从课外选择题材来写。编写时,要想好故事中的人物,要想好故事的整个情节,还要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学生学什么】

1、通过学习例文,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便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怎么教】

课始5分钟:1、请同学上台,讲讲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一、导入

1、观察学生。这个小朋友坐得真直,两眼看着老师,习惯多好啊!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好习惯,能告诉老师吗?这些好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学生交流。

二、看图

1、出示图:图上这几个小动物的习惯好不好?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呢?

2、我们身边的朋友又没有像这样的不良习惯呢?

3、看到他们有不良习惯,你们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学习例文

1、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了,如果我们编一个有关这些不良习惯的害处的故事,他们一定喜欢听。耿新华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编得童话故事,好吗?

2、指名读例文。

3、问:故事里写了谁?他有什么不良习惯?

小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了?是怎样讲清楚的?

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好?

4、这个童话故事是编给谁看的?

四、学生习作

1、过渡:同学们,你们说用这个办法来帮助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小朋友,好不好?

2、你准备写什么呢?想让谁来做主人公?他的不良习惯是什么?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后来是怎样做的?

3、那还等什么,快动手吧!

学生自行习作,教师巡视。

五、交流评议

1、写好的同学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句子有没有写通顺了,有没有错别字。

2、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先给大家分享?你们觉得他哪里写得好?还有哪些不足?

3、把你的故事读给你的同桌听,请同桌帮你提提意见。

4、再修改。

【板书链接】:

习作8编写童话

看图选题

引导构思

【积累运用】:

1、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

2、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悠闲自在神清气爽如醉如痴大摇大摆不动声色

范文:

小猴乐乐

小猴乐乐特别爱学习,一放学回家,就拿出本子练起字来。可是它却不注意读写姿势,同学送给它一个外号:“小眯眼”。

有一天,乐乐在写字。它弯着腰,低着头,眼睛都快贴着书本了。妈妈看见了,提醒他:“乐乐,快把头抬高点,要不然会近视的。”乐乐满不在乎地说:“没事的,没事的……”

一天,学校检查视力,其他同学都看得很清楚,可是视力表的最后一排他却看得模模糊糊的。他揉了揉眼睛继续看,还是看不清,这下它可着急了。猫头鹰医生对它说:“因为你平时读写姿势不正确,使眼睛过度疲劳,所以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还好,你只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视力。如果你再不注意读写姿势的话,那就会变成真性近视,到时候可就很难治愈了。”乐乐听了,点了点头。

乐乐按照猫头鹰医生说的去做,每次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写字1个小时后就远眺大自然景色。它还经常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睛。没过多久,乐乐的视力就恢复了正常。

练习8

【教材解读】: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想想做做、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想想做做是练习的重点。处处留心这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读读背背这题的8个成语都取自古代寓言,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想想做做这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综合性练习。

【学生学什么】: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以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应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习“晶、蒜、森”三个字。

3.背熟八条成语和《明日歌》。

4.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学写毛笔字。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课始5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乐于积累)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6、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7、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一.教学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之间先交流。

(3)组织全般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三个字:晶、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2)指出存在问题,纠正不美观的字。

三.教学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怎样学习成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办法也用完了。

归类: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明日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般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知道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课始5分钟:结合学校的石版画,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想想做做

1.与学生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2.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

教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

3.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

4.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5.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6.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

(4)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五.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的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竖折撇、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学生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实践活动】

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自主设计,自选材料,自己编辑美化,先进行班级评比,择优推荐给学校大队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内容:20恐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学习重点将本课的十一个生字会读,会写.会认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恐龙的科类。
一、温故互查
知识链接(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
互相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和图片.
二、自学质疑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
出示生字
yìmànhōngjiànxíngwéiqìměngchǐbǐmí
亿漫轰剑型畏戚猛齿匕谜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说你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自读,教师巡视)。
三、合作解疑
再读课文,理顺句意
1.小组合作读各个自然段.
2.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巩固拓展
1.找一找。试着介绍你喜爱的一中恐龙(口头)。
2.基础练习
组词
亿()迷()短()峰()
忆()谜()矮()锋()
型()漫()篇()成()
形()慢()遍()戚()
五、总结反馈
合上课本回忆自己记住了哪几种恐龙,学会了哪几个生字新词.

内容:20恐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3.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
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
学习难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一、温故互查
1.同桌互查上节课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质疑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恐龙的种类_____,形态更是______.课文给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恐龙.我们还知道打多数恐龙以____为食物,也有食肉的如_____.恐龙是____生的.
三、合作解疑
找出相关的句子.
1.课文中介绍了七种恐龙,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书本上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在写这些恐龙时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你能举例说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拓展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课文2——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恐龙及其两个亲戚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在再准备一下,然后选择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恐龙,以“我是**龙”为开头,向大家介绍这种龙的特点。练说“我是**龙”
五、总结反馈
两亿多年前,恐龙曾是地球上主人,同学们刚才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种恐龙,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
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是地壳在6500万年前发生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导致大气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层,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变得寒冷无比,从而导致恐龙灭绝。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待我们同学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教学反思

内容:21、槐乡五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要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大意
一、温故互查
1.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
二、合作解疑
1.检查:
⑴出示词语。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蜜跨走喜盈盈
傻乎乎拌上咸的蒜泥口福季节
槐花飘香醇香漩儿浇上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酿、盈、醇、襟”。)
⑶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自评。他评。
2.找出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再读一读。
3.齐读课文
三、巩固拓展
写字指导。
1.重点指导:初、酿、挎、盈、傻。
2.唱笔顺。
3.描红。
抽生板演本课生字
四、总结反馈
自主完成新方案基础达标部分,同桌互检。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内容:21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能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学习重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
一、温故互查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
的季节,是()的季节。
二、自学质疑
精读感悟: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组长说组员听,小组汇报。
三、合作解疑
赏读第一自然段。
1.交流,赏读。
①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③小蜜蜂飞来了,酿出了……连风打的漩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2.组内朗读。
3.试着背诵。
我知道这一自然段讲了
洋槐花美不美?美在()从()可以看出
赏读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思考:槐乡的孩子美在()。
2.讨论交流。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齐读第四自然段。
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作用。
联系课文回答:为什么说5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四、巩固拓展
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五月槐花盛开的美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槐乡的美的呢?找出句子写下来用心读一读。
五、总结反馈
互说:槐乡的五月给我留下了()印象。

教学反思

内容:22、海底世界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参”,会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3.我能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学习难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一、温故互查
(听老师配乐朗诵)
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海底世界是。
二、自学质疑、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三、合作解疑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提示(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分析字形结构。
“却”是左右结构,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异”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巳”,不要写成“己”。
3.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
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
奇异——特别,蕴藏——“储藏”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窃窃私语:
物产丰富:
四、巩固拓展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小提示;一定要注意坐姿哦!)
五、总结反馈
完成目标与练习基础部分

教学反思

内容:22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我要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我要养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学习难点指导学生读懂3、4自然段,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一、温故互查
观看海底世界
看录相。我看到的大海深处是()。
这篇课文从()、()、()、()和()这几方面,用形象动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和()。
二、自学质疑
认真品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海底世界的景色怎样奇异,物产如何丰富?找出相应的语句
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三、合作解疑、
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课堂讨论:
“依然”是()的意思。将句中“依然”可以换成()使句子意思不变。
学习第3-6自然段。
(1)这段话有()句,
分别是()意思。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围绕()句话中的()个词语讲的。是按()顺序写的。
(3)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4)“窃窃私语”是指
(5)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看图,展开想象。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巩固部分
五、总结反馈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
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内容:23日月潭的传说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会本课生字。
3.能给课文分段。了解传说的基本内容。
4.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能给课文分段。了解传说的基本内容。
一、温故互查
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质疑:①日月潭在哪里?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传说?
二、自学质疑
自学感悟: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解疑
检查自学情况,
①教学生字新词。
A、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
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互相检查后老师抽查。
B、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长字的字形?
②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①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②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
③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思考每个段的大意。
第一段(第---自然段):
第二段(第---自然段):
第三段(第---自然段):
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指导书写。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基础达标部分
五、总结反馈
小组交流资料,对日月潭作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反思
内容:23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我会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一、温故互查
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是个
()。
2.人们为了纪念()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个潭叫做()。
3.《日月潭的传说》记叙了()和()克服重重困难拯救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传说。他们俩()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敬佩。我还知道传说故事()。
自主完成,同桌交流。
二、自学质疑
分小组精读感悟
1.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办法,这些办法()因为()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
2.大尖哥和水社姐在降伏恶龙,拯救日月的过程中遇到了()艰难.找出相关语句我体会到
三、合作解疑
(一)学习第1段。
1、读第1段。
(1)这一段共()句话。读了这一节,我知道了是从第()句中知道的?
提示:第3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2)读全段。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默读课文。
小组内讨论,故事讲了的梗概。
2.故事的起因是()课文中第()段告诉我们()。
3.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
第一层:
第二层: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4.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
(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设问导读:
1.自由读第6自然段。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4.补充介绍日月潭名称的又来。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拓展部分
五、总结反馈

内容:习作7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2.我要知道日记的内容比较广泛。
3.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
4.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5.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
学习难点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一、设问导读:
弄清日记的格式
1.日记的格式是:
2.小组指名回答。
二、自学感悟:
明白写日记的内容
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意见什么事?
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含哪些?
了解日记的选材
1.设疑:既然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不是不加选择,件件事都要写呢
2.同桌讨论,交换意见。
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
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乱编造,掌握叙述的顺序。
小组互说说
三、总结反馈
谈谈今后将如何写日记。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7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作后点评
体会修改习作的好处。
学习重点修改自己的和别人的日记,取长补短。
学习难点修改自己的和别人的日记,取长补短。
一、温故互查
二、全班梳理,概括
我认为在习作中应该注意()才能写好日记。
三、自学质疑
写对照日记要求,读一读自己的日记,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
四、合作解疑
评改提示:
评的时候要一分为二,先说习作的成功之处,再诚恳地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别人改进。
我来点评:对照范文说一说你的观点。
小组互评互改本次习作。
五、巩固拓展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总结别人习作的优点。
六、总结反馈
再次总结写日记的要点。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五种花。
2.我能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
3.我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花。
4.我要多种感官感受花的美丽芬芳,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抓住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学习难点抓住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一、温故互查
玩填字游戏.
()团锦簇百()盛开
春暖()开锦上添()
学生自己说成语.
二、自学质疑
知识链接
⑴荣华富贵的牡丹,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花形硕大,色彩艳丽,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国花。
⑵昙花,它只在寂静的深夜静静开放,雪白的花朵如茶碗,只开放四个小时便悄然消失,一般人很难欣赏到它的美丽,所以就有了“昙花一现”这个词。
⑶郁金香,它盛产于荷兰,花朵有的像荷花,颜色多而美。
⑷杜鹃,我们这儿常见的花朵,被称为“花中西施”。也是我们无锡市的市花。
⑸这是烂漫的樱花。春天,白的、粉的樱花满树开放,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灿烂的云霞。
1.自由地读花名,注意读准字
⒉小组指名读。
⒊有五幅美丽的图片。(学生先试着自己在书上连连线。)
三、合作解疑
1.你知道哪些关于花的谜语,也来考考大家?
2.回忆背诵课文中描写花的片段(《花瓣飘香》、《荷花》、《槐乡五月》)感受花的特点。
四、巩固拓展
1.学生练写。
2.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花介绍给大家。
五、总结反馈
课后让我们一起找些描写花的诗文读读背背,相信你还会有很多收获。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写好钢笔字,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2.熟记八条成语。
学习重点熟记成语并理解其意思.
学习难点练好钢笔字
一、温故互查
1.出示插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内容
3.回想成语学习方法。
二、自学质疑
1.要求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同桌互相读成语。
2.朗读,注意纠正读音
三、合作解疑
提示:两个成语在意思上有关联,读起来押韵上口.
1.理解成语的意思:
2.学生交流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集体背
四、巩固拓展
小提示:“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1.观察“途、蓬、透”。每个字有两个捺,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2.练习。
3.反馈。
五、总结反馈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七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练习以“我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通过介绍提高自己的自身价值,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习重点具体有条理的练习说话
学习难点具体有条理的练习说话
一、温故互查
在过去的时光中,有许多事情、很多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用照片、日记记录下了精彩的瞬间和难忘的事情,让我们大家都来欣赏一下你的美好回忆、精彩瞬间吧!
你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吗?
二、自学质疑
口语交际的要求。
(1)要介绍清楚照片上有什么人。照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拍的。
(2)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要把话讲具体,讲得有条理。
(3)要讲真话,心里话,要表达真情实感
1.讨论说话的顺序。
2.按顺序试说。
3.班级交流。
4.评议。
三、合作解疑
1.分组练习。小组内交流,组员之间相互评议。
2.班级交流。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讲述
四、巩固拓展
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与照片保存在一起。布置以“我的美好童年”为主题的照片展览。再次交流、互相欣赏。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内容: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要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读、悟语言文
学习难点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温故互查
1.齐读课题。
2.观察课题,这课的课题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
从“必须”和感叹号中我体会到了()。
3.读课题。
4.小组互说自己的问题。


?
……
二、自学质疑
1.听课文录音。
(1)借助生字表的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三、合作解疑
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语,小组检查字音情况,正音
允许必须鱼竿商量情愿
低沉上钩坚定涟漪小心翼翼
(2)读准下列词语的音重点需指导和纠正的读音:
遵(zun)铭(ming)唇(chun)垂(chui)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低沉弧形允许
1.读读生字词语
2.组内指名读生字。
3.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可以交流多种集资方法哦!)
四、巩固拓展
完成写字书。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我完成了

内容: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我要理解5至13自然段,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感受汤姆的心理变化,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学习重点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学习难点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一、温故互查
小组读读下列词组,再次分享汤姆钓上大鲈鱼的喜悦。
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拖出鲈鱼
开火车读
二、自学质疑
听了爸爸的话,汤姆的心里()。
三、合作解疑
组内一个同学读读课文5至12小节,其他同学要注意描写汤姆、神态、动作的句子
文中一共()处写到汤姆的心情?
读一读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你能体会到汤姆的心情吗?
读读你自认为体会最深刻的句子,再给大家说一说。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的心情。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放掉这条大鲈鱼吗?为什么?
四、巩固拓展
分角色读读父子俩的对话,再现放鲈鱼的情景。
假如你就是汤姆,你们会怎样说服爸爸呢?
五、总结反馈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
你能用上“不管……都……”说说吗?
汤姆从这次钓鱼的经历中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他非常感谢爸爸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内容:18、狼和鹿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大意
一、设问导读
齐读课题
狼和鹿之间我更喜欢()。因为()。
二、自学质疑
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关系,
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三、合作解疑
自学检测
1.看清下面生字的间架结构,认真临写一遍,再读一读。
凯葱捕杀其饥退惨染旦
2.读读下面的词语,把生字读准。
凯巴伯森林葱绿生机勃勃嬉戏贪婪下毒手
大约提防狩猎队捕杀青烟袅袅哀嚎血泊其他
生儿育女繁殖饥荒饥饿消退蔓延妖魔毁灭
传染病糟蹋这么惨威胁一旦祸首
3.小组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巩固拓展
查查字典,写出读音,再组词。
提()()
泊()()
倒()()
五、总结反馈
为什么称鹿为祸首和称狼为功臣的原因?

说一说读完课文后你的理解。

内容:18、狼和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4.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确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我能悟出保持生态平衡很重要的道理。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一、温故互查
听写词语(课后习题第三题中的词语)
二、自学质疑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的故事,讲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鹿,森林也-。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不能,否则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三、合作解疑
1.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森林().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
(3)结果,森林变成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默读课文,将第四段与第一段对照读一读,体会狼被捕前后,森林和鹿群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出称“狼”为“功臣”,鹿群为“祸首”的原因。
练习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组内互查)
四、巩固拓展
复述课文
讨论个部分要点,恰当的摘引文中的语句,用于复述。
五、总结反馈
各自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了课文后,我明白了

内容: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我要认识本课生字“陶、衡”等4个字,会写“蜻蜓塘”等9个字,学习“七嘴八舌”等词语。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大意
一、温故互查
1.开动脑筋,
猜个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底:()
2.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
组内互相交流
齐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拼读生字,画出词语。
3.细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第一部分讲。
第二部分讲。
三、合作解疑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
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苍蝇
蚊子掌握据说结构复杂
翠贞田埂孑孓一撅一撅
(2)小组读词,
(3)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4)打乱顺序读。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4.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学生描红、临写。
四、巩固拓展
1.完成习字册。
2.填写数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嘴()舌()光()色成()上()
()牛()毛()全()美()方()计
五、总结反馈
课后查找资料,对蜻蜓作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反思

内容:19、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懂得保护有益动物。
3.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陶得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一、温故互查
1.出示一组词语,认读
蜻蜓苍蝇蚊子陶行知放飞孩子们
2.从上面一组词语中选择几个说一段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二、自学质疑自学感悟:
理清层次
依据所给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A、陶行知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B、陶行知引导孩子们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点和功能。
C、在陶行知的开导下,孩子们放飞了蜻蜓。
第一部分()自然段
第二部分()自然段
第三部分()自然段
三、合作解疑
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轻声读课文1——6自然段,
思考:从这部分对话中,我知道蜻蜓
2.交流:蜻蜓吃()()(),孑孓是()。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体会人物语气、神态等
精读第二部分
1.为了让孩子们对蜻蜓有更多的了解,陶行知又继续耐心地讲解
2.默读课文7——10自然段,读了这部分内容使我知道蜻蜓
3.交流总结,共同完成
蜻蜓
吃:
身体特点:
功能:
4.组内分角色朗读7——10自然段。
精读第三部分
1.轻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交流:陶行知——商量、亲切、温和……
孩子们——急切、坚定、关爱……(组内分角色试读)
4.如果这是一只会说话的蜻蜓,请你替它分别对陶行知、对孩子们和对那些捕捉蜻蜓的人说说心里话吧!
四、巩固拓展
1.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有益动物的知识介绍给同学
2.为保护有益动物设计宣传标语。
五、总结反馈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以后要
2.我还知道()()()等动物和蜻蜓一样属于有益动物
3.推荐阅读《保护蜻蜓》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培养和宣传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学习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观察
(课件显示:一只又一只小蜻蜓在低空快乐地飞翔、捉虫)小朋友,你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读懂例文
1.(课件显示:有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小朋友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小朋友,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被捉住的小蜻蜓现在怎样了?
提供提示语:
有的绝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
有的愤怒地说________________
有的不解地问________________
有的痛苦地说_______________
(1)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说。
2.我们再来听听,它们会说些什么?
3.望着眼前的情景,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指导练写习作。
1.(课件显示书上的背景图:①一个老头儿在捕捉和叫卖青蛙;②青蛙捉虫的画面。)小朋友,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说一说吗?
2.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不幸遇难的小青蛙吧!让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捉虫时的风采吧!请小朋友畅所欲言,把你想说的,想谴责的,想号召的,全都表达出来!
①说给小组的成员听。
②指名大组交流。学生练写草稿。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6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作文评讲来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学习重点讲评作文
学习难点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一、学生查看自己的习作,并进行必要的订正,
二、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①是否抓住了外形特点。
②是否写出了动作情态。
2.评改步骤:
①挑选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让小作者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②挑选初稿中动作情态写得不具体的片断,集体讨论修改。
③同桌根据评改重点互相评改。
3.佳作欣赏
三、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再自改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
3.我知道使用标点符号重要性。
学习重点练习给文章添加标点符号。
学习难点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一、温故互查
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二、自学质疑
默读小故事,并请同桌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解疑
1.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2.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
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四、巩固拓展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我学会了

内容:练习6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习重点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习难点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一、温故互查
打开课本试读
读读背背——成语
二、自学质疑
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三、合作解疑
依次读成语
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
(读准:妄、蠢、厉)
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3.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四、巩固拓展
练习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五、总结反馈
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6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进行调查,给学校的绿化提出建议。
学习难点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一、温故互查
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齐背。
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二、自学质疑
了解表格要求。
(1)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三、合作解疑
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
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小提示:(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建议:、
四、巩固拓展
练习写“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五、总结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调查我明白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内容:4.《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学习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视频
2.教师质疑: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自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知刘翔这一“亚洲飞人”形象,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质疑的方式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为学习新知作为情感铺垫。)
二、学习新课
学习板块(一)
(一)自主学习——认读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画出来,自己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4.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5.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6.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注意掣chè、赛sài的读音)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师生交流,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读生字,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
学习板块(二)
(一)自主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取长补短,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学会朗读课文的方法。)
1.谁能将这段课文读一读?(同学互评)
2.小组比赛(学习小组之间比一比)
3.个人挑战(个人精彩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这一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示。)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当堂检测:
区别组词
练()栏()遥()锦()冠()竟()
炼()拦()摇()绵()寇()竞()

教学反思

内容:4.《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3.我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学习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学习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2.阅读课文,找出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填表。
时间“我”约翰逊
2001
2002
2003
2004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2.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
3.读刘翔的话“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你看到他的努力了吗?
(2)当他屡屡拿第二的时候,他还会想什么?
4.同学们,超越约翰逊是刘翔的梦想,它看似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但刘翔凭借着自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成功地翻越远方的大山。文章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提升
五、当堂检测:
想象写话
三年的时间刘翔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刘翔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狂风暴雨中,他
身染疾病时,他
别人休息时,他
比赛时,他
刘翔,我想对你说:
六、课外拓展
1.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2.你知道刘翔的哪些名言?
3.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故事。

内容:5.雪儿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重点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一、导入揭趣
1.板书课题:雪儿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3.过渡:“我”和雪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预习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有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三、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2.小组合作,完成《新方案》中的设问导读部分。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
明媚、信使、快慰
(3)自学生字。
3.理清脉络
四、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1.小组展示读文。
2.认读词语,并理解。
3.学习生字。
重点提醒写好“剩”“鸽”“捡”“盼”“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哀”字
4.理清脉络
师点拨指导: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五、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六、达标测评:
(一)用“√”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跌(diēdēi)弧(guāhú)瀑(bàopù)
阻(zǔzhǔ)施(shīsǔ)弥(míní)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哀”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哀”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悼念:②悲伤,悲痛;③怜悯。在“哀伤”中“哀”应取第解释。
2.如果不认识“剩”,应用查字法;如果不会写“鸽”字,应用查字法。

内容:5.雪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通过读文,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儿”和“我”情深谊厚?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选择自已喜欢的、最感动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谈感受。
2.雪儿是只怎样的鸽子?
3.我对雪儿有着怎样的感情?
提供重点句子讨论:
(1)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
(2)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想象说话:他们会看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4.说话训练:
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雪儿飞回阳台,转着圈咕咕直叫,好似在说什么?雪儿望望我,像在说什么?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什么?
四、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各小组或对子选择任务后先自主练习、思考。(可以选择多样任务)
2.对子、小组之间交流所得,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3.作好分享准备。
4.组长对对子之间的帮扶进行评价,总结。
五、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围绕重点句子谈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有感情的朗读,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内含。
3.想象说话分享。
4.课文背诵。
六、快乐达标,反馈矫正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的,能够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们是“”。
2.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地托起,在蓝天中的弧线。“我”为雪儿欢呼,是因为,“我”就要和雪儿告别了,但我的内心却,因为。

内容:6.花瓣飘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会认本课“俯、摘”等10个生字,认识“眶”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重点会读、会写、会认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多读几遍,用数字标出文章自然段。
2.查找资料,了解关于月季的有关知识。
3.用“”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和句子,并说说理由。
4.自主学习生字词,把圈出来的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能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读音要特别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韵和三拼音节,把生字和生词各抄写三遍,并按笔顺描红课后第二题。
5.仔细观察插图,用文中的语句按一定的顺序说说插图的意思。
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小组合作,完成《新方案》中“设问导读”部分。
2.再读课文,读三至五遍,。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读
拿捧绒布清晨惶恐俯摘阳台清香懂事
(2)我会拼,我会写。
fǔxiàzhāihuāpěnɡzherónɡbù
()()()()()()()()
qīnɡchénhuānɡkǒnɡdǒnɡshìyánɡtái
()()()()()()()()
(3)多音字,我会认。
露解
(4)形近字,我会辨。
摘()措()季()
商()错()李()
滴()借()秀()
绒()拿()俯()捧()
械()拳()咐()棒()
(5)理解词语。(建议: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惶恐:
不知所措:
三、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逐题交流合作成果
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读拼音写词语:
fǔshìzhāixiàdǒngshìhuángkǒngpěngzhe
()()()()()
2.写出下列近义词语:
惶恐--()飞快--()红艳艳--()不知所措--()
教学反思

内容:6.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我能抓重点段,重点词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小女孩的懂事。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生字、新词我会读。
俯身摘下捧着拿着
惶恐懂事惹事眼眶
舍不得不知所措
2.我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3.我会根据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舍不得(shěshè)
宿舍(shěshè)
4.我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5.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同位接读课文,相互纠错。)
6、我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味真情。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小女孩是个的孩子。
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想②圈画关键词、句
③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1.我在组内交流。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
3.组内分角色朗读,我能行!
三、情感升华
1.“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我会说什么?小女孩会怎么说?
2.另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母亲看到会怎么说?我又会怎么说?
四、当堂检测。
1.照样子,在括号内写上ABB式词
()的太阳()的麦苗()的米饭
()的星星()的稻田()的葡萄
2.读句子谈感受
(1)小女孩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2)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子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我母亲的阳台上。

拓展作业
让花瓣永远飘香,我在家也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2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我会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学习重点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学习难点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导入新课

板块一:学习第一题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二)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1)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板块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一)自主学习
1.自读,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练习
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二)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小组评议,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2.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3.学写毛笔字:笔画“撇折”。
学习重点1.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2.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
学习难点拟定“关于春游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板块一: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读读8个成语
2.联系课文说说8个成语的意思
3.自主练背。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板块二: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背诵背诵古诗《清明》
2.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在清明时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1.看图,并借助图画在小组内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2.小组合做说说古诗的大意。

板块三: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自由读读题目要求。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1)分组讨论题目中的三个问题:这次春游去哪里?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每人在小组里要谈自己的建议。
三、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小组里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我能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我知道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学习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一、导入
1.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自主学习
自读介绍武建设的文章
三、小组合作准备预展
小组讨论:
1.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2.你明白了怎样介绍别人了吗?
3.在小组内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四、展示提升
1.展示
2.教师评点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3.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内容: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重点我要感悟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感悟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一、温故互查
1.齐读课题。
2.解题:
①“自豪”的意思是。
②“自豪”的反义词是----()
③“应该”的意思是?这个课题提示“我不应该怎样?
二、自学质疑
要求: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不回读。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
2.小组指名读,齐读。
3.默记字音字形,互相提醒。
读:散文散步散心散漫散发松散
三、合作解疑
1.组内提出实在不理解的词,
2.组长指名分小节读,其他学生仔细听,评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解决解题时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拓展
组内齐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
组员说组长补充。
五、总结反馈
1.用钢笔描红。
注意“鼻”和“陷”的写法。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每个词语四遍写在下面
教学反思

内容: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
2.我要体会中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重点1.我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学习难点领悟寓意,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一、温故互查
听写词语
组内订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溪边照镜子的小骆驼遭到了小红马的嘲笑,觉得很委屈。还记得小红马是怎样说的吗?
学生互说
二、自学质疑
找出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并写下来。
练习朗读。
三、合作解疑
.我当小记者,采访小骆驼,你为什么这么自豪呀?
采访结束后,完成填空练习。
我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有了___的脚掌,可以___。
我应该感到自豪,因为___,可以___。
我应该感到自豪,因为___,可以___。
自豪地齐读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升华主题:看来我们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_____,要看______。
四、拓展练习
其实,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你能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句式说句话吗?
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老师也同样为有你们这样一群自信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五、布置课后作业:(任选一题完成)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2.根据你查找的骆驼的资料,以第一人称写一写“骆驼的自述”。

教学反思
内容:15水上飞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4.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发展语感。
学习重点通过角色语言,能感受到水上飞机的特殊用途.
学习难点通过角色语言,能感受到水上飞机的特殊用途。
一、温故互查
读课题,说自己的疑问
二、自学质疑
读课文,(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或高声朗读,或小声读,或默读,或与同桌齐读,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向我们介绍了水上飞机的
三、合作解疑
1.四人一小组讨论生字的写法。
全班交流生字字形。
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听听。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四、巩固拓展
1.读一读
学生分别划出小海鸥和水上飞机的话,自己试读。
想想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扮一扮
推选学生分角色朗读,轮流扮水上飞机,读后汇报。
3.谈一谈
读后谈谈你对水上飞机的感受。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我自己学会了

内容:15水上飞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我要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了解水上飞机的样子和主要作用。
学习难点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一、温故互查
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组长读组员听写
二、自学质疑
1.自读课文,
从课文中自己知道了
2.“究竟”在文中是的意思。
三、合作解疑
1.水上飞机的样子是
2.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
3.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四、巩固拓展
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五、总结反馈
同桌说说自己这节课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内容:16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好词的感情色彩。理解词语的意思。
2.我能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我会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学习,解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好词的感情色彩,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一、温故互查
台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看课件说感受
二、自学质疑
读书要求: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的意思。
1.自由读书.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找出生字新词写在下面
()()()()()
三、合作解疑
汇报读书成果。
1.检查文中的生字词和难读的词。
2.自己先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词语分成三类——描写台风的词,描写卫星的词,描写人们的词请你读一读,从这三个词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把词带进句子中,画面会更清晰。请同学们再去读课文,找到有带这些词的段落,勾画下来好好读一读。
四、巩固拓展
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生字词
()()()()()
自由读一读书后的生字,用手写一写,哪些字词在写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呢?
学生用钢笔描红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记住了哪几个生字新词.

内容:16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3.我要学会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学习,解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4.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学习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气象卫星的作用。
学习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气象卫星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跟踪”的意思是
课文中,是()跟踪().
二、自学质疑
1.自学一二自然段说说台风和卫星分别给我们留下了()和()的印象。
2.台风和卫星较量了()次。每次结果()。
三、合作解疑
1.默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同时找出描写台风的句子,
用“——划出来;并找出描写卫星的句子,
用“~~~~~”划出来。
2.分别学习这三次较量:
(1)台风狂怒是因为()?
面对蛮横无理的台风,卫星()。
(2)台风想到了()这招,但()甩掉。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于台风想用甩的方法来摆脱卫星,卫星()。
(3)打也打不到,甩也甩不了,台风气急败坏,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又想(
)。
(4)台风扑向城市,会()(看图3,描述)
你能用上词语来说说台风的可恶吗?
(5)结果()
人们的表现是()因为()。
“谈笑风生”是指。
四、巩固拓展
台风和卫星进行了三次较量,卫星时刻跟踪台风,台风无论是威胁卫星、甩掉卫星,还是报复人类,都是以卫星的胜利而收场。原本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台风,在气象卫星的紧密跟踪、监视下,现在怎样了?
此时,你有什么感想呢?
五、总结反馈
集体分角色朗读。

内容:习作5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学习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学习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一、温故互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能把你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
二、自学质疑
说说端午节
1.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2.共同探讨,解答提出的疑问。
3.组内指名读自己比较感兴趣或有能力补充的资料。
①请把你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多读两遍,想想有没有补充。
②指名读。
三、合作解疑
1.资料归类。
2.选择资料,说说“端午节”。
①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②指名说。
四、总结反馈

内容:习作5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能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练习时,又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温故互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二、合作解疑
练写——说说端午节
1.学生写草稿。
请小朋友把刚才介绍的话写下来,留给更多的朋友看,好吗?
2.点评。
①朗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②推荐好习作或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评议。
3.学生修改、誊写

内容:练习5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仔细看图上的内容,会用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我要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我会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学习重点知道打比方的好处,学会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学习难点提高我的动手能力。
一、温故互查
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二、自学质疑
A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B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C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三、合作解疑
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1)自由读八条成语。
(2)小组合作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
2.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练习背诵。
3.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四、巩固拓展
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
五、总结反馈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5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广告,并说一说理由。
学习重点我能发扬团队精神,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学习难点我能发扬团队精神,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一、知识导学
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自己说说见过什么内容的广告。试着说几条。(同桌互说)
1.审题。
2.看广告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链接(广告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让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语言必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情节要能吸引人。)
二、讨论
(1)分组讨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广告是,因为

最不喜欢的广告是,因为

(2)每人在小组里说说。
(3)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三、练习
(1)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试着设计广告。
设计:()。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内容:练习5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我要学写毛笔字。学习“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学习重点学习“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一、温故互查
复习学过的笔划和运笔方法
二、自学质疑
明确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
1.审题。
2.学生认读要写的两个字,并指出这两个字中的主要笔画:横折钩、横折提。
3.学生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
4.学生练写“为”。
三、合作解疑
学生练习,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
四、巩固拓展
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临写。
五、总结反馈
评价自己的作品互相打分鼓励。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学案(北师大版)


课题:最美的花束
-------------------------------------------------------------------------------------
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1个,会写生字6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4.背诵这首诗。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或ppt)光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已经把诗歌读会了,会写诗中的生字。(白板出示)
jīnɡjīnɡzhēnɡqiǎnɡuān
亮()()()眼深()花()
yánhuánɡxiāndàn
()色金()()花冷()
2.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的愿望。诗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播放光盘)
2.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这两小节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人眼睛的颜色不同,但是都能看到。
3.我和同桌合作朗读第3.小节,懂得尽管每个人的头发的颜色不同,但是都。
4.齐声朗读第4、5小结。告诉我们尽管肤色不同,但是。
三、分层提高
思考:
(1)诗中的“你”、“我”、“他”指的是。
(2)诗中把孩子比作。
(3)如果“我”是黄种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4)如果“我”是白种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5)如果“我”是()人,那么,“你、他”就是指()。
四、总结提升
小结: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同肤色的孩子就像鲜花一样是最美的花束,作者希望所有的儿童都应该生活在没有歧视、幸福平等的环境中。
齐读全诗并总结: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虽有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但每个人的心愿一样的,那就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当堂检测。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给多音字组词。
ɡuān()piào()fà()
冠漂发
ɡuàn()piāo()fā()
3.色彩大比拼。
例:漆黑雪白
()黄()红()蓝
()灰()黑()绿
4.抄写课文中的比喻句。


5.选词填空。
广大宽广
①这次,我看到了()的草原。
②这里山清水秀,欢迎()游客前来观光浏览。、
各色各样各种各样
①花园里开满了()的鲜花。
②()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简直是鸟的天堂。
6.精彩回顾。(默写该首诗歌每四、第五小节)
我也知道你懂得,在这,
,,
,有的,有的,
像。
7.检查背诵。

课题:元帅的故事课型:新授执笔:张莉审核: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掌握其中的9个字的正确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或ppt)光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白板)
liánɡshiduìwuɡuījuɡǎoɡuǐ
()()()()
múyànɡpǐndéjiēdàizhūhónɡ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白板)
闷模
便扁

藏更

3.读一读:《朱德的扁担》记叙的是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与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这个规矩不能有”》记叙的是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接待他一个人,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事,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白板)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播放光盘)
2.交流预习情况。
(1)读词正音,加强识记。
(2)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深入学习,细读感悟。
朱德同志一共有条扁担。为了说服战士们,朱德同志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样做的
。“这个规矩不能有”是说的,“规矩”的意思是。
(1)再读课文,文中“这个规矩”指的是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彭总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彭总的情绪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军长、彭总的好品质。
三.分层提高
朱德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挑梁。
四、总结提升
(1)总结:朱军长发扬了我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革命传统。得到了战士们的爱戴。彭总把自己放在了和群众平等的位置上,不搞特殊化,如此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难怪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彭总”。
(2)分小组进行朗读汇报,说一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你还知道哪位元帅的什么事情?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五、当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彭()搞()辩()春()粮()斥()
鼓()稿()辨()奉()浪()斤()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担任()纳闷()著名()热闹()
规矩()休息()辩解()惊讶()
3.选词填空。
规矩规则规定
(1)所有的游戏都有一套游戏()。
(2)学校()在校不能吃零食。
(3)彭总生气地说:“这个()不能有!”
指示指导指挥
(4)音乐老师()我们齐唱《国歌》。
(5)工作人员奉上级(),闭园接待彭总。
(6)老师耐心地()我们写字。
发现发明
(7)法布尔()了奇妙的昆虫世界。
(8)爱迪生()了电灯。
4.听写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17争论的故事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习作八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练习八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3、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4、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学写毛笔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第二组连环画图:请学生仔细看图,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教师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说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老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的精彩字、词、句,可板书在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间先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三个字:轰、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谈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学习成语。
(2)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意思及用法并归类。(难解的字或词可让学生当即查字典,必要时老师讲解。)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明日歌》。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课后可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想想做做)
1、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2、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么办小报。
老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方面谈。
3、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字。
4、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题。
5、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6、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小报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取优点,也可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前几名的小报,布置张贴。
(4)办得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5、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练习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馈。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复习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复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复习
复习要求: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内容复习: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
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
(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能背诵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
(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①“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A王维的兄弟
B王维
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对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B对亲人、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C对故乡的一种热爱之情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④今天是中秋节,叔叔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我们,叔叔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诗句“()”来形容。
(师生逐一交流)
(5)拓展延伸,感受古诗文无穷魅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你还能说出谁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吗?
(参考答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王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宋之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久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师补充: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
出示两首诗,齐读:
静夜思泊船瓜州
唐李白北宋王安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思乡名作,课下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这一类的诗句来吟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
(1)什么是“陋习”?课文中的陋习指的是()
(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看到自己的姐姐被逼着缠足,很生气也很心疼姐姐。直到他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废除了缠足的陋习。)
(3)比较句子(课后练习题)
第一组: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却毫无办法,无力反抗。)
第二组: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哪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点出“深深地”“幼小”)
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文、造句时,都要注意准确地用词。
(4)缠足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的心,所以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
(5)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定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出示铜像(书上有插图)
讲述: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任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生活中的陋习有哪些?
二、字词句段复习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同学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老师给你们摆下了五道关,你们想闯一闯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时(línlínɡ)空闲(kōnɡkònɡ)辛亥(héhài)革命
挑柴(tiāotiǎo)茱萸(yíyú)兴高采烈(xīnɡxìnɡ)
第二关:精挑细选(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这些词语,应该注意哪些字?哪些字容易出错,错在什么地方?)
jiājiéfèichúhuíyìfúlaǒxiéyòu()()()()
cìtòngzǒngtǒngchóngyángzǔzōng
()()()()
第三关:争先恐后(老师说成语的意思,你们说成语,谁举手快,谁来回答。)提示: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成语,这样缩小范围,你在思考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更有的放矢。
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不知疲倦地探求。()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还要进一步努力。()
第四关:学以致用(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九()一()()海()涯()()一方
()家()户()力()赴沧()()粟
()高()烈孜孜()()()()一步
A海地发生了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地帮助那里的人们。
B爸爸出国了,我和他,不能相会。
C过年了,张灯结彩,人们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D这学期,我读了一些课外书,写作水平有了一些提高,但是,
在寒假中,我力争再读一些课外书,使我的写作水平。
第五关:乱句重组(按顺序重新排列句子)
()孙中山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
()他当上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
()空闲时,姐姐不仅陪孙中山一起玩,还经常唱歌给他听。
()从此以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妈妈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若有时间可进行如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本单元内容,试着出一个题,让大家解答。
(师生交流)
三、总结学生本单元复习情况。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第八单元的基础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
2、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八单元的课文,主要的字词句。“温故而知新”,我们回头再看以前学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每一次复习都会有进一步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61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