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单元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辨认方向”、“认识路线”和“练习四”。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路线图。教材用制作方向板为知识的联系和引入,以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人。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四)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五)教学难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六)教学建议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本地环境(城市、社区、学校等)的方向相结合,了解家、学校的方向与城市方向的关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课题辨认方向教时三113

学习
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
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你认识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1、引入。
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3.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三.练一练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教师让学生懂得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教师巡视。
利用中国地图,问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观察地点面朝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五.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学生活动

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学生口头回答后,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

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辨认方位


西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课题认识路线教时三214

学习
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今年我们去什么地方春游吗?我们将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呢?板书:认识路线。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春游路线图。
(1)指名介绍路线图。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你喜欢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二)接龙游戏。
1说明游戏规则:
2指名表演接龙游戏。
三、练一练。
1辨认营地周围环境的方位。出示营地方位图:
(1)二年级和三年纪的营地分别在指挥中心的什么地方?
(2)三年级的同学要到小山坡上放风筝,他们可以怎么走?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认识返回路线。
3认识学生的回家路线。
出示本班四位同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
(1)想一想,他们四人回家分别可以怎么走?(2)小飞同学回家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学生在倾听中交流、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小组内介绍返回路线。
指名介绍返回路线。

板书设计
认识路线
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行驶()站到动物园。
课题练习四教时三315

学习
目标1通过练习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学习重点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第(1)小题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这副图充分交流,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叙述。
第(2)小题
指导练习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叉路口,怎样找交叉路口才能找到邮局所在的位置。
第(3)小题
这题的答案不惟一,有很多条路线可以到达。练习时引导学生可以先讨论一下怎样走最近。
第(4)小题
第2题。
通过设计希望小区各建筑物的位置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各建筑物的位置。如1号楼的东南、东北等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谁在商店的东、西、西北方向等等。
三、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这副情景图,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确定起点和重点,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将书后附页中的图片剪下来,然后按所给的信息将医院、健身房和商店贴在希望小区中,最后将剩余的图按自己的设计贴在希望小区中,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小区图。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情景图

延伸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方向与位置”是在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来学习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接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趣味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这部份内容不能作为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加深体验,形成方向感。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学会辨认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等相对位置。但要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带领学生亲自到操场去观察,辨认,让学生在生活中,具体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初步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结合方向的知识学习看简单的路线图后,对学生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起来就不难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游戏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体验与应用。

单元目标:

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重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方向。

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在实景中辩别方向。

单元课时计划:

3课时

教学课题

东南西北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挂图、剪好的各种标志。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1、互相说说老师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分别有什么?

2、太阳从哪升起来?小组说一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二、问题探究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

1.老师明确: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我们面向东方,后面就是西方,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左方是北,右方是南。

2.学生互相说一说“东、南、西、北”,并指一指。

3.小组合作:看看“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4.回到班里后,汇报。

(1)、汇报,把记录纸贴到黑板上

(2)、其他细听,互相看,大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1.认真倾听,仔细记忆

2.边指边说

3.在附页的记录纸上把它们记下来,标明方向。

4.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

游戏激发兴趣,让室外的方向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让学生的已有经验再次展露并升华。

感受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快乐。

三、体验感悟

1、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并填空。

你面向方。门在方。黑板面向着方。你的左方是方,右方呢?后方呢?

2、游戏。

三人一组,一人说要求,一人做,另一人裁决是否正确。例:甲说:请你面向东。乙就按要求面向东。丙看看乙做得是否正确。

3、介绍指南针。

(1)、出示指南针。

告诉学生指南针是辨认方向的能手,不管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再迷失方向。

(2)、你们知道这神奇的指南针是哪能个国家发明的吗?(中国,指南针是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发明的)1.互相说一说

2.小组活动

3.认真倾听,仔细观察

放手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启发主动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四、实践应用

1、回家后观察你家的门朝哪个方向?

2、课下搜集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想一想,填一填。

小明面向北方站着,他的后面是方,左边是方,右边是方。

小华面向西方站着,她的后面是方,左边是方,右边是方。学生自主记忆:拍手歌、顺口溜

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操场上明确方向的过程和方法。

五、总结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看望老人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根据地图上的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四个方向进行描述。

2.借助现实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借助“看望老人”这一情景,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四个方向词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

引入:同学们每天上学从家里到学校怎么走?大约走多少米?(给学生一个比较对象,从教学楼大门到样门口大约是100米)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完成说一说: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然后在交流。走直线的;拐弯的等等(怎么说都可以)学生认真思考,自由说出他们的路线。先向走,再向走米,来到敬老院。独立完成“填一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计算汇报。

从熟悉的生活入手,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借助线路图,巩固看图辨方向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问题探究

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汇报交流。设疑:如果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景物)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小组内说一说。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寻宝图”,引导观察,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学生汇报。完成“练一练”第3题。小兔送信,请你们帮他算算,从出发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组内讨论:确定路线,再计算。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进行汇报。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叙述确定位置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生认真观察,自由表述。小组讨论。说路线,算路程顺原路回走新路回

讨论后决定走哪条路最近,班内交流。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边标边说中巩固,强化,创新思维得到提高。通过观察表述,提高辨别方向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4题。请你说一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准确地表述。把大家说的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图。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线路图。(分工合作)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应用意识。四、总结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看望老人

课后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备课
一:单元内容
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以及两个练习
二:编排说明
“小熊购物”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买鲜花”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
1、通过“过河”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三:教学总体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四:单元编写意图
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要点筛选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等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可以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六:教学建议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创设购物情境
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买鲜花”的情境,引导学生说说从情境中获得什么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选择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的可能用一步就能解答,教师选择需要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展开讨论。
先分步列式,再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
先要求学生分步进行解答,这是学生过去已有这方面的练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怎样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在“小熊购物”提出的数学问题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写法,3×4+6或6+3×4。
从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从购物算钱的过程及对照分步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一个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并掌握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问题解决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3、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教材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除一般的混合运算的式题练习外,还有用“森林医生”呈现形式的改错练习;又如21页第6题算出结果后涂色,算的结果正确,涂色后就是一朵美丽的梅花;通过数学游戏,大家经常玩的“24点”,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混合运算。
4、有关的应用问题只要求学生分步列式。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计算混合式题。根据《课标》的精神,结合每部分计算安排了一些相应的应用问题,这些问题只要求分步列式,不要求列综合算式,以免难点集中。

课题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时二18

学习
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1)个问题“小熊该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小熊该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
??2、解决第(2)个问题“小熊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
??3)指导学生写出综合算式,并规范学生的写法。可以展示学生写的比较规范的作业,也可以老师板书学生模仿书写。
??4)总结: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小结过渡:在我们解决问题时,如果需要列两个算式计算的,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这个算式叫综合算式或者说是混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我们就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好吗?
??三、巩固拓展应用
??1、“一共有几个?”(做试一试第1小题)
??1)教师出示情境图
??2)教师巡视,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想法和运算顺序。
??2、脱式计算(做试一试第2小题)
??1)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适当的帮助。
??2)班内集体订正,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强化学生的书写格式。
??3、思考题(做试一试第3小题)
??在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算式的意思。
四、师生总结概括
??通过“小熊购物”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在班内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学生讲自己的想法请学生说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质疑

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图意,理解左边有4排,每排有5个,右边有3个,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计算

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综合运算
??小熊该付多少钱?小熊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3×4+66+3×420-3×4
=12+6??=6+12=20-12
=18(元)=18(元)??=8(元)

课题买鲜花教时二2(9)

学习
目标1、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解答混合运算,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3、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
24÷881÷915÷3
2.练习4×8+640-6×4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示内容。
2.解决问题。
(1)列算式。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集体反馈后教师小结: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3.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教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2.“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学生活动

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学生找信息
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独立解答先说运算顺序,然后学生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买鲜花
(1)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5-24÷8
=5-3
=2(元)
答:一支康乃馨比一支玫瑰花便宜(2)元。
(2)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要多少钱?
8÷4+4
=2+4
=6(元)
答:共花(6)元。

课题练习二教时二310

学习
目标1、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脱式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点1、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基本练习
1、课本16页第1题
??
班内交流。师展示学生答案??????

2、课本16页第2题
?

3、课本第16页第3题和第17页第4题。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综合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17页第5题。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比一听饮料的价钱;比6听饮料的总价;比12元买的饮料听数。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给以鼓励。
??2、课本17页第6题和课本18页第10题
??A、解决第6题的第1)题。
??B、解决第2)小题.步骤同上,规律为圆的个数依次为1个,2×2个,3×3个……
??C、解决第10题。
??师展示学生的答案。
??3、课本18页第8题“森林医生”
??师生总结概括: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

A学生回忆说说混合运算运算顺序。B、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做题过程。全体学生共同判断。学生说说做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什么。

A、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B、学生理解双人椅和单人椅各能坐几人。C、学生独立列式完成D、班内交流。
A、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第3题注意找准适合的数学信息,第4题知道“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B、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C、班内汇报总结。

A、学生观察情景图,说出数学信息。B、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C、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D、班内汇报总结

I、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寻找规律。II、学生接着往下画。III、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IV、班内汇报交流

I、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寻找规律。II、学生独立画图,并填表格。III、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答案。IV、班内汇报交流。
A学生仔细观察每一道算式,独立改
错。B、班内交流答案。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了,然后说出正确的做法。
板书设计
练习二--混合运算的练习
??34+2×8
=34+16
?=50(人)

课题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时二411

学习
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3.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4.写出解答过程
?5.练习
??(1)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
??(2)独立完成“做一做”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6-8×2(6-8)×2
??2.“练习三”的第1题。
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板书设计过河
至少需要几条船?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6条船。

课题练习三教时二512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
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1.提问: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第2题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
??2.第3题
??(1)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3)指导提问。
??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第4题
??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
??
??4.第5题
??5.第6题.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6.第7题.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7.数学游戏:“24点”
??三、总结学生活动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合作

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6+24÷818-9×230÷6-3
(16+24)÷8(18-9)×2(30÷6)-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加与减(一)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课时: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看课文插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新知学习。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采松果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㈡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⒈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⒋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㈢从生活中体验

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三题学生口算

拓展练习:

⒊想想填填的第4题: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过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计算。

30+5010+4060+2070+2050+4090+10

90-7080-5070-6050-4080-6050-10

说说是怎么想的?

2、计算。

24+536-45+8325+4

52+32+5799-85+6135-2

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核对答案。

3、看图列式。

22M6M27M

5M?M

?M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独立列出算式,计算。

4、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个?

34+□=3□4□—4=4□

小组讨论,自己填写。

核对。我写了几个?同意吗?

5、选问题,再解答?

东东做了26朵小红花,小芳做了3朵小红花。

问题:一共做了几朵小红花?

东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东东少多少朵?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觉得学得有点难?

第四课时:青蛙吃害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讲述青蛙吃害虫的故事,出示主题图。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看了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出算式计算

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

1、用计数器拨一拨56+30

先拨什么,再拨什么,结果是多少?

2、由拨珠过程想一想,56+30是怎么算的?

3、出习题,讲算理:23+4046+50

4、用计数器拨一拨56-50,想一想,先拨什么,再拨什么,得多少?

5、想一想计算过程

6、出算式,讲清算理:74-4062-50

四、巩固练习

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第(1)(2)(3)(4)题

五、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第五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树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口算第一题

独立完成,开火车交流订正

2、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第二题)

什么是温差?北京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上海呢?

独立进行计算

3、比大小

二、买玩具

1、创设情景:今天,小明的妈妈来到商店里,只见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你们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钱?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玩具,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填在书本上。

3、现在,小明的妈妈有50元钱,请你帮他看看能买哪两种玩具?

三、数学游戏:信鸽送信

把卡片式子放入66、39、32的信箱

完成后交流校对

四、看图列式

1、第六题: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后,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七题:分组提问并列式解答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复习,我们巩固了所学的加减法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七课时: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发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掌握计算发法。

2、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六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述小兔拔萝卜的故事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拔萝卜

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几个?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几个?

如何列式计算?

三、探索算法

1、提问: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计算

方法二: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6+3=9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竖式计算

3、、竖式计算:

36

+23

———

59

说说在进行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给小伙伴们提个醒

小结算法: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口算或竖式计算:43+25

四、试一试。

1、36-23=?你能自己算出来吗?试试看

2、交流方法

五、练一练,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六、小结;今天,大家通过自己思考并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

一、复习并巩固竖式计算

1、出示:24+3576-42

请用竖式计算

2、说说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判断正误:森林医生

1、讲啄木鸟的故事

2、请找出每个树林中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3、交流,讲评。

三、看图列式

1、你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2、独立列式解答

3、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四、口算

1、请用口算或竖式计算,完成第二题

交流校对,并选几道说说口算方法

五、看图提问解答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会解决?

六、小结;通过复习和练习,大家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了用竖式进行计算,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第八课时: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中我们讨论了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来的,也讨论了垃圾的危害,同学们也想了很多处理垃圾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回收废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去

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是怎么做?

二、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林收集了23个塑料瓶和26个塑料袋

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

小青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少4个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3、解决问题

列出算式计算

(1)23+6=

研究算法

(2)26-4=

说说算法

三、巩固算法

1、第一、二题先分清谁多谁少然后再列式计算

2、独立完成第3题,后校对,并选几道说说算法

3、第四题是一道开放题,每位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也可以把问题出给同伴做。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熟练、准确的计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1、出示口算题

30+507+6058-6

20+4355-2384-40

2、抽生说说每题的计算方法

3、出题:32+3699-34

独立计算,请生板演,并说说应注意什么?

二、组织竞争练习

1、比一比,练一练

2、提出比赛规则

3、组织进行口算

1题独立计算“开火车”校对,统计全对的人数。

2题独立运用竖式计算

4题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独立完成。

5题观察图画,互相交流规律,在书上接着画。

6题在孔雀羽毛上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小组合作。

8题独立完成

4、统计每组得分,评选优秀小组。

三、通过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看图讲故事

2、被墨水遮住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呢?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汇报。

四、简介“数学万花筒”的小知识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口算练习

1、出示口算练习

2、抽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二、看图列式

1、第三题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独立列式解答

2、第九题

讲叙申奥成功的故事,出事申奥投票结果

算算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

三、巩固练习

1、第七题

看图说题意: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请估计100元可以怎样买?

请列式计算,每套衣服应付多少元?

2、第十题

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哪些商品,各是什么价格?

请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

1、出示神奇的算式

2、请计算第一组第三题,再观察这三题有什么规律?

3、说说发现的规律

4、请按照规律将第一组后五题填出,交流

5、说说这些算式的神奇之处

6、计算第二组前三题,找出规律,再接着把算式填完。

7、第二组算式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8、你还能发现这两组之间的联系吗?

五、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我们要学好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学目标:

1.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2.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植树造林的活动。

二、新课

1.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3.小组汇报交流

4.指名汇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间进行交流。

三、应用教学

1.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解答疑问:

淘气在飞机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形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一单元《除法》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主要是介绍除法的试商方法)、“租船”、“派车”(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练习一”。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上册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等实际操作活动,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的抽象过程,能正确地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单元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2、让学生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4、解决有余数出发的问题。
5、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教学难点:
1、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2、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题分苹果教时一1(1)

学习
目标1、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2、让学生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索的精神。

学习
重点1、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淘气昨天买了20个苹果,但他拿到家后遇到困难了,大家愿意帮一帮他吗?淘气看着一堆苹果发愁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分苹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写法。
A、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师通过回顾,总结学生的几种想法。介绍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计算--除法算式。小结:4是商,表示分4盘;5是除数,表示每盘分5个苹果;20是被除数表示有20个苹果;第二个20是商和除数的乘积,表示需要20个苹果;“0”表示20个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中间的符号表示除号。
B、教学写法: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做课本第2页“试一试”。
2、用竖式计算。
21÷736÷49÷354÷645÷9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分苹果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
班内交流

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自己观察竖式,试着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笔画写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4和0都要与20后面的0对齐。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分苹果
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20-5-5-5-5=0
20÷5=4,4盘
答:20个苹果可以放4盘。
课题分橘子教时一2(2)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学习
重点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学生活动

学生用14个圆片摆一摆,并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试着先自己列竖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班内交流

学生在组内说一说“试一试”的题意。小组讨论:到底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然后观察每道算式,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课题分草莓教时一3(3)

学习
目标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大家猜一猜智慧老人最喜欢什么水果?草莓。今天智慧老人买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挂出情景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列式、估计结果: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板书课题:分草莓)
B、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先不解答。列式:
C、估计。
2、小组合作探讨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3、小组合作,探索试商方法。
学生分组交流后班内交流,展示两位学生的竖式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做小结:试商时先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然后看谁和它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谁。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第5页“试一试”。
师生共同完成“()×8<44”()里能填1、2、3、4、5,这些数中间最大的是5,()里就应填5。
班内反馈
2、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
3、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3题。
4、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
1、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哪个小组表现最棒?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估计一下,每个盘子里大约放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估计后,共同探讨估计的对不对,为什么
A、让学生独立试着用竖式解决。
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是如何试商的。
学生先说说()里能填哪些数,然后找出这些数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答案了。
学生独立完成剩余题目。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C、班内反馈。
A、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
B、提醒学生不能犯类似的错误。
A、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班内反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
课题租船教时一4(4)

学习
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学生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
重点1、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开学前几天,淘气、笑笑和他们的好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划船,我们来看看吧。师投影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揭题:租船。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至少要租几只船”问题
1、找准数学信息列式解决。
总结:至少要租6只船,通过列式得出需要5只但还有1人没能坐上船,所以还要再租1条船,至少要租6只船。
2、发展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班内汇报时,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以鼓励、表扬。
(2)“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1题。
在总结时渗透给学生待人有礼的思想品德。
2、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师总结:从算式看需要7张桌子,但还有4人没有桌子,所以要增加一张桌子,至少需要8张桌子。
3、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5题:

师总结:在生活中,遇到有余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增加或减省。

四、总结学生活动

学生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A、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B、独立列式并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C、班内汇报总结。D、让学生在小组说一说至少要租几只船,并说出理由E、班内汇报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分配合理”
学生小组讨论好在课本上独立完成题目。班内汇报总结。
A、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B、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有困难的学生列竖式解决。C、班内总结汇报。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找几位小组代表叙述各自小组的想法,其他生可以质疑让他释疑。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对比2、5两小题,说说能发现什么。
板书设计
租船图
21个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1÷4=5(条)……1(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课题派车教时一5(5)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把计算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春游,你们高兴吗?不过在出发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提示](1)学生25人。(2)面包车限乘8人。(3)小轿车限乘3人。
2、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派车?
[提示]小组交流后,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师生共同对每种方案进行分析。
3、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派车方法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课本第9页“试一试”:
本题答案有多种,关于怎样合理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道理,就应给予肯定。
2、27名同学去划船,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租大船8元,小船6元,怎样租最合理?[提示]“租船最合理”是解题的关键,即花钱最少。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要考虑最佳方案,你掌握了今天的内容了吗?学生活动

指名说说对这些信息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派车
25人面包车:限乘8人小轿车:限乘3人
(1)可以怎样派车,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课题练习课教时一6(6)

学习
目标
1.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道理。
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学习
重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切入举偶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对话平台
学中做
综合练习
(1)填一填。(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总结:本节课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
学生说一说本周学的知识.

完成练习一的第1、2、3、4、5、6、7题。
a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
b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
c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
①4②8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
①7②8③9

板书设计
练习一
()里最大能填几?
()×5<246×()<34()×9<70
7×()<48()×8<464×()<30

课题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时一7(7)

学习
目标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
重点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10页第1题“()里最大能填几?”

2、课本第10页第2题。(列除法竖式)
二、综合练习:
1、课本第10页第3题:
2、课本第10页第4、5小题:

3、课本第11页第6题“按要求在方框内填算式”:

4、课本第11页第7题。
课本第11页第8题,班内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以鼓励。

5、课本第11页第9题
第3个小题有些困难,估计小部分学生也能说出答案,让他们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全过程,全体师生共同研究,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师做补充。
三、总结:在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学生活动

A、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如何做题?B、学生自主完成题目。C、班内汇报交流。先找一学生详细汇报自己解题的全过程,然后再找学生简要汇报其它题目答案。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反馈:首先找一位学生在班内汇报自己的试商方法,全班学生共同判断正误。其余题目同位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同位俩人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C、班内汇报交流

A、让学生说出题意,说说做法。B、学生独立解决算式。C、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分类。D、班内汇报。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如何分配卫生洁具最合理?”

A、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B、班内汇报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用竖式计算。
40÷752÷846÷960÷851÷665÷933÷7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主要是通过一些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或图形的不同形状,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有所了解,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日常生活中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一玩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单元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知道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难点是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

单元课时计划:

3课时

教学课题

看一看看一看(一)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教学重点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教学(具)准备若干个长方体形状的实物,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实践

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

小结

1.认真思考问题,无法确定答案。

2.认真观察讲台。

3.讲述自己看到的讲台形状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观察书本上的图画,结合自己的体验,正确完成习题,初步建立自己的空间观念。

1.分组实践观察,兴趣大增。

2.积极讨论、交流,代表发言: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桌子的不同几个面。

3.观察、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4.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观察,体会结论。

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正确理解人为规定:一般朝上的那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

2.将实物与平面图形相结合,体会对面的理解,正确完成练习。1.引导提问: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吗?

2.请学生坐在位置上观察讲台。

3.请坐在教室不同方位的同学描述所看到的讲台形状。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连一连”的内容。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桌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3.引导提问:从不同位置分别看到桌子的几个面呢?

4.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1.借助实物讲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含义。

2.板书,并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亲自实践体验数学的乐趣

培养合作精神,相互探讨,自行摸索求知

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一.观察物体二.认识物体的面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看一看(二)

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能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观察并能识别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物体。教学难点辨认描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具)准备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积木或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问题探究

实践应用

小结

1.拿出准备的正方体,按照老师讲台上的模型进行拼、摆物体。

1.观察自己摆的物体,得出: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能够都是长方形,侧面是正方形。

2.根据结论,很快完成练习题。

3.动手实践,相互交流,小组代表总结

正确地完成练习,学有所获。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看个图形

2.按照教材中“看一看”中的图形,引导学生拼、摆物体。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拼摆的物体,并说说观察的结果。

2.请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3.以小组为单位,用三个正方体搭图形,然后进行观察与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困难时拼摆实物

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动手能力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加学习的兴趣

反馈信息适当指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一.看一看

二.观察物体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节日广场

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

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问题探究

小结

学生看图并回答

积极讲述自己看到的节日广场见闻

生:有多少花盆?

有多少小朋友在跳舞?

有多少人在照相?

。。。。。。

认真思考、计算

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完成连线题

故事导入: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哪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

出示情境图。

提问:在节日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述自己在节日广场中的所见所闻

看这幅情境图,完成智慧老人的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让学生想象图中小鸟、小狗、淘气所看到的“烈士纪念碑”的形状,完成连线题。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观察能力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及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节日广场

一、节日广场1.四组气球的个数2.表演节目的人数

二.纪念碑前1.小鸟的个数2.碑前小朋友的人数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一)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四、数一数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3、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4、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00
千百十个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10个一是()
2、10个十是()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数是()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最好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习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
主备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潘越
指导、检查责任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杨文双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练一练第四题
(六)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一拨(第一课时)
主备人北票市第一小学刘春娟
指导检查人北票第一小学杨文双
教学内容:拨一拨(书24页)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顺序表: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新课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㈠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④说一说239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⑤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⑹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㈡.教学读数、写数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⑴拨出书上看一看上的数并试着写一写
⑵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三.强化训练
1.书24页认一认拨一拨简单介绍算盘
2.书26页第3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有100块糖一袋,有10块糖一袋。
(2)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检测
975、()、995、1005、()、1025
997、()、()、1000、1001、()
3800、()、4000、4100、()、()
板书设计
读数时: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第二课时
主备人:第一小学刘春娟
指导、检查责任人:第一小学杨文双
教学内容: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拨一拨
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00+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比一比
主备人:北票市第一小学张喜凤
指导、检查责任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杨文双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也是为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大小打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二)(出示情景图)。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谁最高?谁最低?
(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
(3)恒山和华山比较,哪座山比较高呢?
(三)自主学习
根据提出问题选择一到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四)汇报学习情况
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
位数相同,比首位
首位相同,依次比
(五)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吗?
()<()<()<()
(六)提高训练: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
1.(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
4.汇报讨论结论。
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指导学生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七)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1、收玉米。2、比较大小
(八)总结: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九)板书设计
比一比
位数不同直接比
位数相同,比首位
首位相同,依次比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比一比试一试
主备人:北票市第一小学张喜凤
指导、检查责任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杨文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教学站重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比较大小981()10006980()7897083()7208
1378()23412980()34083920()3980
二、试一试
1、课件出示28页情境图,认真观察,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台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情况。
3、学生汇报:在数线上标出三辆自行车价钱的理由,说一说哪辆车最便宜,哪辆车最贵。
三、教师评价,对于学生的不同说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高充分、独立的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学习在线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小组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五、课件出示:练一练,完成29页练习题3、4题,让学生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
六、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收获,着重谈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
试一试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有多少个字
主备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潘越
指导、检查责任人:北票市第一小学杨文双
教学目标:
1.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
2.初步了解估算的策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估算的策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小故事,请看。(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的小故事)学生自由阅读小故事。
课件出示: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延伸: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就要热爱读书,好好学习,长大才能实现你的愿望。
(设计意图:借助小故事,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教育学生爱读书,好好学习。)
(二)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读的这个小故事,篇幅并不是太长,那有多少个字你们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多少个字。(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只要一个大概数据或无法细数的情况时,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总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进行估计。
现在请同学们估一估,你觉得刚刚我们读过的小故事有多少个字呢?
学生汇报估计结果。
总结:“估计”并不是盲目地猜测,也是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
刚才大家估计的相差的太大了,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下,说一说,怎样才能估计的准确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几行,就能估计每段的字数,最后就可以估算整个故事的字数。
2、按每行约10个字,估算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2倍,大约有100个字,这样整个故事大约有150个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估一估,填一填)
出示问题:你能估计出杯中有多少粒黄豆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并汇报。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本领。)
(三)巩固练习
1、第31页2题比一比,估一估。
2、第31页3题估一估,有多少颗糖豆?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估计呢?学生汇报。
(五)课后作业
第31页1题估一估,说一说,大约有多少个字?
(六)板书设计
有多少个字
每行约10个
右栏约50个
左栏约100个
合计约150个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备课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读及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据学前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部分学生认为本单元比较难学,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尽管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绝大部分学生平时极少关注和接触,所以整体上感到比较陌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身边资源,加强对大数的体会,并在学习中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不过由于学生对于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估计等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大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叙万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5、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能认、读、写万以内数。
(2)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难点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3、关键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理解数位的顺序;
2、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能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课题数一数教时四116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
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师展示学校图片,介绍。
2、让学生说说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2)小组合作、认识“千”、“万”
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
3)认识“万”
4)感受一千、一万的大小
A、5)数位顺序表的排列
A、回顾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B、班内反馈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29页“说一说”
2、课本31页“涂一涂”??
班内反馈交流,只要学生涂的正确都给以鼓励,涂法可以多样化。
四、班内总结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学生仔细观察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并说出原因。
学生在课前发的表格中按一定的顺序填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数一数有多少个,班内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数的。
学生独立涂出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要求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数位顺序表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课题拨一拨教时四217

学习
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二)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老师归纳。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写出横线上的数
3、填一填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分组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拨在计数器上。
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
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
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板书设计
拨一拨

298(299)(300)(301)302八百零六(806)
3800,(3900),(4000)4100九千零三十(9030)
四千八百(4800)
课题比一比-比较万以内数大小教时四318

学习
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小鸟认数
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
108498237564184
2、比大小
出示108498237564184
3、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4、交流:
5、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1074○846389○9825102○5184
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猜数游戏
活动五:估一估
1、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2、估一估,填一填
树上大约有一()个桃子,大约有三()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只鸭子。学生活动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学生独立练习
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学生独立思考
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比一比
??
??1084982
?37564184
课题练习五(万以内数认识的练习)教时四419

学习
目标1、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并能运用词语描述两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3、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1、解决课本38页第1题
班内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汇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判断。
??3、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交流。展示学生的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
??1、解决课本38页第2题。
??班内交流答案。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说说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规律。
??2、解决课本39页第5题
??班内汇报答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解决课本39页第6题
??班内交流
??最接近8000的数可以比8000大有可以比它小,但它与8000相差最小,答案是8002
??三、班内总结汇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看题理解题意,在班内说说如何做,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数字。
A、自由读数B、同位两人每人选两个数,说说各数中的“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A、学生说说题意。连线-把数字和相应的读法联系起来。B、独立连线完成题目。

A、读懂题目,先找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填空。B、让学生独立找规律然后填空。

A、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B、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用自己喜欢的图标画在相应的表格内。
A、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哪个数最接近8000。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板书设计

练习五-----万以内数读写的练习

30402005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量》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P42~P47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3、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难点: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关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课题五、测量铅笔有多长教时五120

学习
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一猜这支铅笔的长度。
2、学生说一说猜测的原因。
二、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
3、教师引导学生想想,1分米是几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活动二: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2、教师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活动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学生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
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学生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0厘米1m=100cm
1米=10分米1m=10dm

课题1千米有多长教时五221

学习
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请一位同学量一量.
二.玩中学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再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马路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在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
1.完成43页的第1题。
2.完成43页的第2题。

四、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乘法口诀(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连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3、4、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第二册中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之一,乘法口诀会伴着我们的生活一辈子,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肯定要加强。但是对于刚从一年级上来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理解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可能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只是能机械地进行记忆,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真实有趣的情境进行引导,我想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是会很顺利的。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5的乘法口诀。难点:(1)理解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2)利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加强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多采用实物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2、对于他们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速度。3、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模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单元课时计划:10课时。
教学课题数松果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正确应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5的乘法算式。教学(具)准备数松果的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学生看图并回答。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松果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生:一共有几只松鼠?一共有多少棵松树?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数一数,算一算。(1)1,2,3,4,5…1个1个地数;(2)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3)5,10,15,20…5个5个地数;……生:我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1×5=5,2×5=10,3×5=15,4×5=20,5×5=25,5×6=30,5×7=35,5×8=40,5×9=45学生说出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算法。每个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积一个比一个大5。学生通过思才得出要用简便的方法来记忆。生:我的铅笔盒上的乘法口诀表中就有。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口诀都是四五个字。1、提出问题看着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寻找解题思路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老师先出示5个松果,再出示5个松果,又出示5个松果,……每次出示5个松果,共9次,摆成9行。师:1行、2行、3行……各有几个松果?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根据图意来试编口诀,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有谁能从口诀中找到规律呢?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通过直观地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将现实问题与乘法进行连接。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问题,请老师帮助解决。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小结学生进行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算5和几相乘时才能算得又对又快。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数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摘桃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3、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5的口诀。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认真倾听谈话:猴子妈妈准备了三个桃子,分给乐乐毛毛怎么分?于是妈妈想了个办法,谁第一个答对8道题就给谁2个桃子激发兴趣,调动学习兴趣体验感悟学生独立做,发奖品学生反馈,说出每一个算式所用的乘法口诀。出示教材12页图画,谈话:男生帮乐乐,女生帮毛毛做的又对又快的老师也奖励一个大桃子,男生女生交换,前五名奖励体验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实践应用3×5=15(人)3+5=8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指导分析第2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符号第3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画说图意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信息适当指导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做家务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编出2的乘法口诀。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观察回答谈话:小名是一年二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看,今年他正在做家务板书课题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探究1.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认真观察操作后,小组交流,完成填表格2.1×2=22×2=4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4.编制乘法口诀5.对口令游戏1.谈话:小名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会吗?3.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4.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5.整理2的乘法口诀6.怎样记住这些口诀7.对口令游戏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展示自我实践应用2×99×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做2×4=8(只)做练习1题: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2题: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3题:口算练习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天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们的收获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做家务

填一填: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需要几个轮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问题探究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填表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为三的乘法口诀做铺垫体验感悟1.摆一个三角形2.1×3=33.一三得三4.独立摆三角形,编制口诀,组内交流1.拿小棒摆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3.板书:1×3=3一三得三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实践应用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反馈信息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3×4=12三四十二

3×5=15三五十五

3×6=18三六十八

3×7=21三七二十一

3×8=24三八二十四

3×9=27三九二十七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可爱的小青蛙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3,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以的口算。2、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口诀。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复习同桌用卡片互相提问。1、对口令。三六()四()二十三四()二四()五八()()九十八2、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复习前面的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连一连2、比一比3、算一算(1)学生独立作答,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反馈。生:小蝌蚪2×3和3+3生:小蝌蚪9×2,6+6+6,3×6,9+9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6+6+6就是三个6相加,所以可以用3×6的口诀来计算。学生口算完,全班核对。并说出每个算式所用的口诀。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生:1个9生:3个9(出示挂图)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丁丁是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他把小朋友们捉到的小蝌蚪放回到河里。小蝌蚪到了水里就到处找妈妈,你知道谁是它们的妈妈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吧。师:6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是谁?师:18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有哪些?师:6+6+6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重点关注:相同加数的算法,以及他们与乘法的联系,巩固乘法的意义。)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将剩下的汇报完。师:小青蛙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比比谁的本领大。快看,两只小青蛙在岸边等待小裁判的枪声,准备比赛过河。我们也加入它们的比赛吧。(引导学生观察2×3和3×2所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二三得六”,再进行拓展,让学生说出2,3,5的每句口诀可以写出哪些算式。)老师帮助加深理解。师:1只青蛙吃了9只害虫,也可以说有几个9?那3只青蛙吃了几个9呢?3个9我们可以怎样列式呢?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加深相同加数和乘法的联系。熟练运用2,3,5的口诀。运用乘法的意义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第2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生根据第四题的要求,提出多个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看懂第2题的图意,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除了完成书上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拓展,问“大楼正面有多少个窗户?大楼侧面有多少个窗户?”这里要提醒孩子们看清图画,大楼的底楼有一个门,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门也当成了窗户,还有就是侧面并不是只有看得到的那个,侧面应该有两个。3、引导学生独立弄清第三题的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交流。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青蛙过河比赛:2×63×32×74×38×39×25×23×27×36×33×68×22×34×23×53×9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小熊请客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4的乘法口诀,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并初步记忆4的口诀。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老师的提问。生:一串有4个。生: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今天,小熊想邀请小伙伴们到自己家做客。它准备了一篮子红果,并且把它用竹棒串成串。(老师边说边出示书上的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师:小熊串好的红果每串有多少个?师:小熊在串红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是最乐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二、新课1、数一数学生数完汇报结果,共九串。学生独立思考,数一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生: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从1数到36。生:我用的是加法。一串红果是4个,2串就是4加4是8个,3串就是8加4是12个……出示红果的串数。师:请热心的小朋友来帮助数一下,这里共有几串红果?师:九串里共有多少个红果?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师:九串一共有多少个红果?你们刚才是怎么数的呢?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师:这个办法真好,谁用这个方法接着算?算完之后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让学生观察图自己去寻找方法,这样会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2、填一填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4、说一说生:表示1串红果。生:分别表示红果有2串、3串……9串。生:它表示一串红果4个。生:填在2下面的空格里。1×4=4或4×1=42个4是2×4=8或4×2=8……学生独立编写。全班交流编写好的口诀,并进行总结,归纳。小组内由组长组织学生说一说。“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3张桌子12条腿……9张桌子36条腿。”师:刚才孩子们算的真不错,现在你们能填一填这个表吗?(出示书上的统计表。)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表格里的各个数表示什么?谁知道1表示什么?师:那后面的2、3……9呢?师:1下面的4表示什么呢?师:2串红果几个填在哪里呢?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后面的填空。并指导孩子们认识一串红果有四个表示1个4,二串红果有8个表示2个4等。1、写乘法算式师:1个4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师:那你能根据刚才讲的几个几,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吗?(教师激励并引导学生写出所有的乘法算式。)2、启发学生独立编写口诀。3、引导演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口诀。要求全班都会背诵。(顺着背,倒着背,对口令。)师:学了4的乘法口诀,请你利用它们来说一说。(引导观察书上的“说一说”,使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为后面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做准备。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熟记4的乘法口诀。三、巩固练习与小结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第三小题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当学生完成这道题后,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强化,让他们结合图形说一说算式的意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回家路上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教学重点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观察图画数学游戏练一练小结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导入。学生积极地描述图画的中事物,开始的时候是自己对自己说,然后又同桌说,再进行全班交流。生:有16只猫在划船。每只船上有4只猫,有4只船,所以列式是:4×4=16(只)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提问,回答问题。交流提问结果。生: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小鸟?生:一共有15只小鸟。生: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草地上有2个5只小鸟,树上也有5只小鸟,一共就有3个5只小鸟,5乘3等于15只鸟。生:谁知道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呢?生:我知道3乘除等于9。生:为什么?生:因为它们是三个一起走的,这里有3个3,所以算式是3×3=9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第三小题,然后进行全班订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森林中的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们想见到它们吗?(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重点关注:注意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和积极踊跃地发言。)师: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根据画面来提问题。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如:一共有几只猫在划船?(师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追问,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这时,老师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老师也参与到其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追问。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5×3=15(只)在做这种解决问题的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醒写单位。师:刚才小朋友们问得非常好,答得也很妙。第一个问题问完了,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老师将问题和算式进行板书,并表扬孩子们这种追问的方式。用同样的方式提出后面的问题,并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先让学生完成第二题,再请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学生之间的提问、回答、追问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他们会主动地思考,问个为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3×3=9(只)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下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主要内容备注
第一周3.1——3.5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
第二周3.8——3.12租船、派车
第三周3.15——3.19小熊购物、买鲜花
第四周3.22——3.26练习、过河
第五周3.29——4.2辨认方向、路线
第六周4.5——4.9数一数、拨一拨
第七周4.12——4.16练习、比一比
第八周4.19——4.23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
第九周4.26——4.30买电器
第十周5.5——5.7回收废电池
第十一周
5.10——5.14小小图书馆
第十二周5.17——5.21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第十三周5.24——5.28捐书活动
第十四周5.31——6.4买白菜
第十五周6.7——6.11洗衣机
第十六周6.14——6.18读统计表、讨论
第十七周6.21——6.25复习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3、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一单元《除法》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单元教学难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本单元课时计划数
7课时

题目分苹果

教学

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
准备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二、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
(2)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汇报分的结果。
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板书设计

分苹果

20÷5=4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
重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
准备投影仪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熊家里来了4位小客人,好客的小熊拿出14个橘子来招待小伙伴们,每人分到几个橘子?
二、动手操作
(1)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我们组分给每位客人3个橘子,还剩2个。)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要剩余的情况,谁能给大家据个例子?(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
把14个橘子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分到3个,还剩2个,我们可以用算式14÷4=3(个)……2(个)来表示。
(4)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来表示除法,那么像这样的有余数除法,怎样用竖式来表示呢?同学们,试一试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内交流。)
(5)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每一步表示什么?
介绍余数的名称和商的位置。
(6)我们怎样来检查刚才的计算结果呢?
每人分3个,4人共分到12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14个,算对了。
三、探究规律
完成第4页“算一算,想一想”中的四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四、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2.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板书设计

14÷4=3……2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

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难点
试商方法。
教学
准备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55个草莓评价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二、探索新知
1.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55÷8=6(个)……6(个)
(4)体会试商的策略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三、拓展练习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应作为经常性练习。指导学生练习时,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
2.练一练。
(1)完成第5页的第1题。
(2)完成第5页的第2题。
(3)完成第5页的第3、4、5题。
板书设计

55÷8=6(个)……6(个)

修改及补充内容

2107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2107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一、学生基本情况

从上学期测评情况看,学生基本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

1.设计实验小学示意图。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

4.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5.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6.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有以下措施: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的过程。

(二)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计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计一篇文章有多少字;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一、除法………………………………………7课时

二、方向与位置………………………………3课时

三、生活中的大数……………………………9课时

四、测量………………………………………3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加与减……………………………………12课时

六、认识图形…………………………………8课时

七、时、分、秒………………………………5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八、调查与记录………………………………3课时

总复习……………………………………3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分一分与除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括思考对于认识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主要内容有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利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回顾乘法意义及2~5的乘法口诀时,引出这个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这个单元的大体内容。学生好动,注重用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进而探究新知。

单元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

单元课时计划:

14课时

教学课题分桃子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利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平均分

教学(具)准备

挂图,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问题探究

体验感悟

实际应用

小结

认真倾听

思考怎么分

分小棒

第一堆分4个,第二堆分4个

第一堆分3个,第二堆分5个

第一堆分1个,第二堆分7个

。。。。。。

汇总:两堆分的同样多

用小棒分一分

同桌交流分法

上台展示分法,怎么想的

动手画

思考怎么分的

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出示挂图

讲述故事,深林里住着小猴吉吉一家,猴爸爸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全部分给两只猴宝宝,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

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成2堆。想想你是正面分的?

板书分法

提问:对于这些分法,你有自己的看法吗?

总结:把东西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猫小狗是怎么分它们喜欢的食物的。

打开书第32页

用小棒帮小猫分一分。每只小猫到底分几条鱼,他们分到的结果才会同样多

小狗也来凑热闹了,刚才是4只猫,现在是3只狗,用铅笔画出分法

“练一练”

1,2,3,4,5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增强学习的兴趣

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动脑思考“平分”

思考总结的能力

训练动手、动脑能力

巩固练习新知

反馈信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桃子一.摆一摆,分桃子

二.分一分每只小猫分到3条每只小狗分到6条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分分苹果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3.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

如何对发散性问题的探讨

教学(具)准备

苹果、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提问:小朋友,你知道笑笑和淘气今天在做什么吗?增强兴趣体验感悟

1.独立观察、思考应该怎么分,用小棒分意分,然后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演示

1.出示情境图

提问:他们在干嘛?

仔细观察,再仔细想想应该怎么分?

2.组织学生汇报,演示培养学生合作意思

体验感悟

(1).数数共有几个苹果,用小棒分分,独立填空。反馈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时说出思考过程

(3)讨论说分法,用小帮分

小组汇报分的结果1.完成练习1,2,3

(1)第一题:看图说出题意

(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先观察图,有几根胡萝卜,说说怎么分,动手操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信息

实践应用

1.看图,列式求人数

2.小组讨论排法,用小棒操作

1.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数数或用乘法)

2.还可以怎么排反馈信息

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苹果一.分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每个盘子放两个,可以放6盘

二.有24个小朋友排队,每排4人,可以排几排。摆一摆,数一数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分糖果

课时进度第3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个步骤完成数量较多的“分一分”活动。教学难点如何平均分数量较多的物体。教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认真倾听

同学们都喜欢吃糖果吗?今天你们只要闯过课本设置的三道难关,就可以得到胜利品——糖果用外物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探究

思考解决的方法

4人一组讨论、分一分

小组反馈

第一次每个小朋友分3块

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1块

正好分完

。。。。。。

2.同学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一人负责分,另一人负责记录每次的过程。

述说分法

3.审题

看老师的示范,听要求

同桌游戏

小组反馈

1.打开课本看第一关(智慧老人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

4人一组讨论、分一分

请一小组进行反馈,说出是怎么分的

先估计大约每人可以分几块,在进行分的

分的次数减少,分的更快

2.顺利的闯过第一关,看37页的第二关(小组活动)

同学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全班反馈

有计划的安排(分法多样化,不够简便的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

4.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难关了,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

读题,弄清题意

先做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讲清游戏规则

同桌游戏

小组反馈训练动手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学习

小结

今天,同学们勇敢地闯过了三道难关,在闯关的过程中学会了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你们都是最优秀的。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糖果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分香蕉

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小棒,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认真倾听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份了许多物品,如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分到4个桃子;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盘,每盘3个,都是把东西分成几盘,几堆,也可以说分成几份。

2.说明:像这样的分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每次都拿小棒来分会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方法。回忆前面的知识,提示课题

问题探究

1.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说观察到的内容

2.汇报数学问题: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几根香蕉?

动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反馈

3.认真倾听,读除法算式,了解个部分名称

1.(出示挂图)看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数学知识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说说

用小棒分一分

总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3.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在数学里面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

12÷2=6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讲解新知

体验感悟

独立解决“试一试”

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的除法算式

一起审题

列出算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汇报,板书评价

巩固知识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香蕉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2÷2=6(根)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1)18÷2=9(根)(2)18÷6=3(份)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飞行表演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教学重点

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认真倾听

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出示挂图)飞行员们在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了精彩的分组飞行表演。这次表演非常成功,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这个飞行大队的大队长,亲自指挥一次飞行表演好吗?增强学习兴趣

体验感悟

1.观察图,独立列出算式

反馈

2.思考,得出:一共有12架飞机,每3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几组?

动手圈一圈,然后反馈

独立解答

一共有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几组

3.12架飞机,平均编成6组,每组有几架飞机?

独立解答,反馈

1.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多少架飞机正在等候你的命令

列出(1)的乘法算式,集体订正

2.提问:请你提出一个除法问题

圈一圈,看看可以编几组

列出除法算式,巡视

12÷3=4中12,3,4各代表什么?

12÷4=3

3.提问:你还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除法问题?

列式,订正,板书

培养观察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

独立思考列式

汇报思考结果及列的算式

审题,说出已给的条件

引导学生汇报

集体订正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飞行表演一、乘除法间的联系二、除法算式(1)3×4=12(架)12÷2=6(组)

(2)12÷3=4(组)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3)12÷4=3(组)(4)12÷6=2(架)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小熊开店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除法运算的含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除法运算的含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选择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进行解答

教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认真倾听

仔细观察

汇报:布娃娃每个6元

。。。。。。

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了个大早,原来今天是它的店第一天开张。(出示挂图)

我们来看看小熊店里有些什么?

现在小动物们都来买东西了

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

实践运用

1.同学动手算

汇报思考的内容

口诀

2.小组讨论,写算式

集体交流反馈

用同一口诀:四五二十

3.根据题意列式,

反馈

拿到卡片的同学,根据卡片上色算式分别贴在相应的家的下面

1.小猴想买4辆玩具坦克,应付给小熊多少钱呢?

汇报,订正5×4=20(元)

2.机灵狗想考小熊,因为它知道小熊算术不好,它出了这个题目——我有20元钱,能买几辆坦克呢?

小朋友帮帮小熊

怎样列式计算

20÷5=4

从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完成“试一试”

游戏:小鸟回家

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按照要求发给学生,把对应的卡片贴到小鸟的家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发现新知的能力

实践运用

看图列式说结果。独立完成练一练的2,3题

反馈信息

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小熊开店一、算一算5×4=20(元)20÷5=4(辆)都是用口诀: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三八二十四

五六三十

四九三十六

36÷4

15÷5

24÷3

5×6

24÷8

36÷9

15÷3

30÷5

3×8

30÷6

4×9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运动会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图中的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图中的问题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复习

写在练习本上

1.对口令

四五()五()四十五

三八()二()十八

()三得九四八()

2.求下面各题的商

6÷2=8÷4=9÷3=12÷4=

10÷5=12÷3=5÷5=10÷2=复习前面的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小组合作,找并记录下自己找到的数学问题,

独立解答,列式,

集体交流反馈

生:有24名运动员赛跑,每组4人,分几组跑完

。。。。。。

(出示挂图)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开始了,操场上一片热闹景象。我们一起找找运动会里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集体订正

问题共5个,一一讲解

师:说说你找到了那些数学问题?

列式24÷4=6

。。。。。。

小结:原来一个运动会里也能提这么多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你去发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巩固练习

完整叙述题意,口述算式

有35只小鸭,每5只编一组,可以编几组?

想:五七三十五,商是7

2.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反馈

3.小组讨论

独立解答

汇报

做“练一练”1,2,3

1.第一题,

提问:“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板书35÷5

提问:35÷5表示什么意思?

“商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第一题

3.第二题

指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

3.第三题

组织学生讨论

集体订正(思路正确,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在巩固练习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引导

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培养组织语言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运动会一、运动会上24÷4=6(组)21÷3=7(组)9×2=18(人)5×3=15(人)3×3=9(元)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快乐的动物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3.在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仔细观察,积极发言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到美丽的河边和一群快乐的动物学习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题探究

填上数出的只数

小猴3只,111

小鸭6只,111111

看成2份

一份3个,6个可以分成2份,每份3个

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

汇报

小朋友,你们先数数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填在口里

用小棒摆一摆

师:我们一小猴为一份,小鸭可以看成几份?你是怎么想的

上台展示摆法

揭示“倍”

第一行3根小棒看作1份,第二行摆了2份小棒,每份3根,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一行代表小猴,第二行代表小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鸭是小猴的2倍,列式:6÷3=2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几倍?

订正,列式

师:8是2的4倍,也就是说8每2个为一份,摆成4份。所以用除法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说一说

读题,思考,相互讨论,列式。

是求小鸭里面有几份小松鼠的只数

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

求什么?

只有列式?

培养思考问题及语言表述的能力

巩固练习

1.弄清题意

独立完成,列式

集体反馈

2.独立解答,反馈

小组讨论,把问题写在书上

1.完成练一练1,2,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订正

2.第三题,先把数学问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订正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反馈信息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主要是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6÷2=3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3÷1=33.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多少倍?12÷3=4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文具店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3.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体会“倍”的含义,理解“倍”的问题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实物,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认真倾听

生:有书包。。。。。。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文具的用处可大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有哪些文具呢?

原来你们有这么多的文具啊!袋鼠妈妈听了可真羡慕呀,于是她决定要在森林开一家文具店,让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一样,都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文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增强学习的兴趣

问题探究

观察图意,获取信息

生:小兔买了1支笔,花了2元钱

。。。。。。

生:我还知道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小组交流,完成填一填

反馈

独立完成,反馈我们一起来看小动物们都买了什么文具呢?

你还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

小组汇报,总结

完成“画一画”

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反馈

2.审题

小组讨论,摆小棒,列式反馈

1.练一练1,2

集体订正

2.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弄清题意

提问题

集体订正反馈信息适当指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文具店河马花了多少钱?3×2=6(元)大灰狼花了多少钱?2×4=8(元)小牛买笔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3÷1=3。。。。。。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花园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授

教学目标

1.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3.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巩固对“倍”的意义理解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大量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认真倾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探究

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生:蝴蝶有4只

。。。。。。

思考,述说列式

一个提问,一个解答

反馈

。。。。。。

审题,独立完成,反馈

(出示挂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

大家观察的可真仔细,明明和文文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解答吗?

请一位同学说说明明的问题

怎么解答

文文的问题,解答

像明明和文文一样提问。同桌合作,

完成“试一试”,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培养小朋友的观察里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培养合作意思

巩固练习

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2.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馈

1.完成“练一练”1,2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订正反馈信息适当指导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花园蜜蜂有几只?2×4=8(只)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24÷4=6圆圈的个数是星的几倍?16÷4=4笑脸有多少个?2×4=8(个)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单元教学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方向与位置,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个单元包括“东南西北”和“看望老人”两节,前者是学习辨认方向,后者是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会辨认方向是学会看路线图的前提。“东南西北”一课,先让学生在教室外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再回到教室内辨认地图上的方向。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要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题目东西南北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

重难点

1、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
师:淘气和笑笑也特别喜欢出去游玩。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做完作业后,就一起到公园去玩耍。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境。)
师:天渐渐黑了,淘气和笑笑商量着该回家了。可他们东找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来越暗了,他们急得哭了起来。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迷路的情境。)
师:孩子们,怎样才不会迷路呢?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不错。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了辨认方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了。你们愿意学这种辨认方向的本领吗?
师:好!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学方向与位置。(板书:方向与位置。)
(二)实际观察,体验方位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认一认方向,好吗?
师:请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排好队到前操场去。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吗?
(东边)
师:你能用手指一指东边吗?
(学生用手指向东,眼睛看着东方。)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学校的东边有什么呀?
师:你们真能干,通过找一找太阳升起的方向,很快找到了东边,而且你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找到了学校东边的许多景物。
师: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呢?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辨认东、南、西、北。
师:谁说说怎样找到东?
师:说得真棒!刚才我们用生活中的知识找到了东,你还有办法找到西方、南方和北方吗?
师:说得真好!咱们用手指一指西方,好吗?
(学生用手指向西方。)
师:你能说说学校的西方有什么吗?
师:说得真好!东方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去找,怎样才能找到南方和北方呢?
师:咱们一起学学这首儿歌,怎么样?
师:在学这首儿歌时,能边学边做动作吗?
学生边学儿歌,边用手指方向。)
师: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面朝哪个方向?其他方向都在你的哪边?
师:转一下身,当我们面朝西时,再指指看,你的右面还是南吗?你发现了什么?
师:孩子们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不管我们怎样转动身子,东、西、南、北是不会动的。现在咱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怎么样?
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向着东方说一说:太阳公公,起床了!
向着西方说一说:太阳公公,晚安!
向着北方说一说: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
向着南方说一说: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
师:真棒!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学校,看看学校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各有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三)室内辨认,实现迁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咱们快速回到教室坐好。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面朝北坐着,你能说一说教室的其他三个方向吗?
师:那怎样找东和西呢?
生:在外面我发现面朝北时,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孩子们都清楚教室的方向了吗?请和同桌说一说。
(同桌相互说一说教室的方向。)
师:谁来指一指教室的方向?
(指定两名学生指教室的方向。)
师:你们真能干!在教室里也不会迷失方向。现在请各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师:咱们来听听智慧老人的意见,怎么样?
(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并配音: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现在咱们知道了绘制地图时对方向的规定,和这种规定不一致的小组,能自己上来修改吗?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58页填一填,好吗?

(四)巩固练习,扩展运用
师:刚才我们看到淘气和笑笑在公园里迷路了,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顺利回家吗?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到公园的路线图(多媒体出示图),你能看地图帮助他们回家吗?
师:你想帮谁找到家?
师:你们真能干!帮淘气和笑笑找到了家,他们要对你们说声“谢谢”。
师:这节课你们高兴吗?为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在操场上辨认了东、南、西、北,又辨认了教室的方向,还绘制了地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辨别方向的办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问家长或看书,比一比谁搜集的辨别方向的办法多。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看望老人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会看线路图,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动线路。会根据给定的条件

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会看线路图,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动线路。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㈠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小小的地图(出例题图),从图上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1、小明家、小刚家、小红家还有敬老院。

2、我看到了指向标,知道图的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方是东,右方是西。

3、小红家到敬老院60m,小明家到邮局20m,邮局到敬老院50米,小刚家到书店30m,书店到敬老院50米。

4、小明家在邮局的南面,邮局在敬老院的西面,小刚家在书店的东面,书店在敬老院的南面,小红家在敬老院的东面。

5、邮局在小明家的北面,敬老院在邮局的东面,书店在小刚家的西面,敬老院在书店的北面,敬老院在小红家的西面。

6、小红家在敬老院东面60米的地方,邮局在敬老院西面50米的地方,书店在敬老院南面50米的地方,小明家在邮局南面20米的地方,小刚家在书店西面30米的地方。

师:同学们看图中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你觉得谁说得好?

师:(生6)既说明方向,又说明距离。大家看图看得很仔细,表达得也很清楚。我们直接可以看到图上有(教师指学生说)邮局、敬老院、小红家、小明家、小刚家、书店、指向标,根据指向标还知道到他们的相互位置,还看到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个重阳节吗?是哪一天?

(是九月初九。)

师: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那一天,小红、小明、小刚他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板书课题:看望老人),你觉得他们这个做法好不好?

师:对,我们要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㈡探究新知:

师:三个人各自从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你能看图说出他们的行走路线吗?

小组讨论

汇报:请同学到台前一边说一边用教鞭在图上指出行走路线。

1、小红朝西走,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朝北走,走20米到邮局,又朝东走,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朝西走,走30米到书店,又朝北走,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2、小红往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往北走20米到邮局,又往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往西走30米到书店,又往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3、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到邮局,又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向西走30米到书店,又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4、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出了小红、小明和小刚的行走路线,你觉得谁说得好?

师:如果先说走多远,再说走的方向行吗?

师:我们在说行走路线时要先说走的方向,刚才有的同学说“朝

哪走”,有的同学说“往哪走”,还有的同学说“向哪走”虽然用词不一样但意思相同,都是面向哪走,在数学中通常说“向哪走”(板书:向___走)。说清走的方向,再说走多远。

师:小红向一个方向走就可到敬老院,小明和小刚中途拐了一个弯所以说他们的行走路线时是向哪走,再向哪走,要说两个方向。

师:同学们评价的都有道理,三个人去看望老人走的方向和走多远的叙述方法你会了吗?用这个方法能不能说一说他们各自回家的路线。

小组交流

汇报:

师:要说清走的路线,不仅要说走的方向,还要说走多远。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为每个小队准备了一份奖品,但要闯过两关才有机会寻找奖品。

㈢练习(计算机演示)

第一关:寻宝(见附图1)

师:同学们画的行走方向不同、距离不同,行走的路线就不同。同学们帮助小动物找到这么多的寻宝路线,哪条更可取呢?

师:我们做事时不要浪费无用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关:小动物在哪里(见附图2)

师:知道走的方向和走多远,就可以准确找到小动物的家。

㈣数学活动:找奖品

1.活动说明:

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设立不同的起点(1至6),根据下列路线条在终点处(隐蔽的地方)放置一份与起点号码相同的奖品。小组长从教师手中随机抽取一张路线条,然后带领组员根据路线条中叙述的行走路线寻找奖品(奖品上的号码要与起点号码相同)。最快找到奖品的小组获胜。

2.活动要求:

⑴认路条:

起点1:向北走4米,再向东走5米。

起点2:向东走3米,再向南走6米。

起点3:向北走5米,再向西走4米。

起点4:向南走3米,再向西走8米。

起点5:向西走6米,再向北走5米。

起点6:向南走7米,再向东走4米。

⑵活动工具:米尺、粉笔

⑶要求:

①每个小队的小队长从老师手中抽取一个信封,再拿一把米尺和一支粉笔,到起点处站好。

②老师说开始,各小队同学到起点处集合,进行分工。

③活动时声音要小,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④找到奖品后,快速回到位子上坐好。

介绍经验

㈤谈收获:

生1:我会找根据路条找方向了。

生2:我会叙述走的路线。

生3: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光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又快友好的完成。

㈥扩展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会看一张小小的地图,老师这还有一张天津地图,你如果有兴趣,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研究一下天津地图?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
读书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是“读书”。安排了《小小的书橱》、《山沟里的孩子》、《爸爸和书》三篇主题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读书的乐趣,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语文天地”中涉及的各项活动和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了语言的积累,同时又注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2个生字,会8个生字,掌握与课文有关的词。
2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读书的乐趣及读书的重要性。
3抓住重点此,理解课文内容。
4积累好词佳句。
课时安排:8—9课时
小小的书橱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词。
2学习诗歌,懂得小书橱中蕴含的知识,能使人眼界开阔,生活充实,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之情。
3体会关键此举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4有语气地朗读全诗。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诗歌,会认识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书橱?说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小小的书橱》,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小书橱的。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书,花初步认识的字,用自己的认字方法认识它。
2至明看火车,检测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自读诗歌。
2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配乐朗读,放飞想想谈感受。
1指名配乐朗读课文。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
3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总结评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2完成古诗《观书有感》。
3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二感情朗读,回顾全文。
三完成读一读,背一背《观书有感》
1自由读古诗。
2再读古诗,结合插图,自悟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提出不会写的字全班交流解决。
2重点指导“瀚、尊”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鼓励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摘抄有关读书书的名言警句。
山沟里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在杜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4指导朗读,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5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讨论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5师小结。
五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3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二再读课文,联系自己,深入感受内容。
1齐读课文。
2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你此刻的想法。
3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三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读一读两组句子,抄一抄,积累精彩句子。
四指导学生写本课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个字较难写或易写错?
2重点指导“罩、慧、貌、勤”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不好走(勇敢、乐观)

不十分安全

作文
教学内容:写自己一次借书的经历。
教学目标:
1会按事情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
2指导学生将借书的过程写具体(能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向图书馆或别人借过书吗?,说说你是怎么借的?并把这件事记下来。
二打开思维,互相启发
1同桌互相说自己借书的经过。
2全班交流,师点拨。
三指导写作
1思考:怎样才能将借书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
2师小结后,提出写作要求:
第一:要交待结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将借书的过程作为重点来写(在借书的过程中若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也应写下来)
另注:
学生也可选择写介绍一本好书。
要求:
1写出你喜欢什么书以及喜欢的原因。
2在写你读后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学生构思作文。
二学生打草稿。
三师巡视指导。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单元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78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