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册植物根的生长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一册植物根的生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详细介绍:

相信大家都被屏幕上的这幅图片吸引了,这是一株长在路边的苹果树,但是这些红红的果实可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

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

接下来看到的这幅图片看上去很普通是吧,它叫骆驼刺,是一种生长在荒漠里的植物,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部分还不足一米,现在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骆驼刺的根系,又粗又长,可以伸到地面以下15米之多!

这就是骆驼刺完整植株的示意图,上下对比非常的强烈吧!如果大家还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的话,老师再介绍一种植物,黑麦,一株小小的黑麦有大约1400万条根,占地225平方米,相当于两间这样的多媒体教室!

听完了老师的介绍,看过了这么多图片,相信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吗?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

老师也总结出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1、根有些什么结构?2、植物的根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3、根为什么会生长得这样旺盛?特别是骆驼刺和黑麦,他们的根简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一同来进入一个新内容的学习,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影片,这是快速播放中的根的生长。可以看到,土壤中的根不断地长长,长到一定的程度便伸出分支,形成庞大的根系。所有的植物那些深埋于土壤中的根都是这样生长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个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这一节要达到的目标,1、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2、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

在这个目标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根尖,上个礼拜老师布置探究实验的时候就简单的介绍了,根尖,顾名思义就是根的尖端。相信大家都很好地完成实验了!实验结果也都记录下来了吧!

我们再简单地来介绍一下这个实验过程,取一些培养出根的种子,一部分种子去掉根尖,也就是实验内容的第一项,另一部分保留有根尖,但是其他条件保持一直,然后培养这些根,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看根是怎样变化的。我要请几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们的实验结果。。。。。。(询问种的什么种子,两种不同处理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大家使用不同的种子做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去除根尖的种子,它的根不再伸长,而保留有根尖的种子它的根继续伸长。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根尖对植物根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什么去掉根尖以后就不再生长了?是不是根尖上有些什么特殊的结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根尖的形态结构。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颗已经萌发出根的谷类种子的图片,在这里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外界条件,必要条件(书上55页)是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而外界条件(书57页)是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以及适宜的温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现在这颗种子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开始萌发,首先冲破种皮生长出来的就是根,而图中从根的尖端一直到长有绒毛的这一段我们把它称之为根尖。大家现在仔细地观察这幅图片,你能看到根尖的一些什么结构呢?(注意观察的顺序)

首先,最尖端的地方,有一个透明的、像帽子一样的结构,套在前面,我们把这一段叫作根冠,冠,顾名思义就是帽子。而上端还有一段非常明显的,大家都能看到,长出了许许多多的绒毛,这些绒毛由于生长在根上,所以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根毛,当根毛形成,就表示这些细胞成熟了,因此我们把这一段称之为成熟区。而在成熟区与根冠之间还有一部分,从外部看没有什么特殊结构了。可是根尖就是这样简单地分成三个部分吗?现在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要把根尖切开来,看一看它的内部结构。

这幅图片就是一个根尖的模式图,左边是完整的外部结构,右边表示了根尖的内部细胞的形态结构。最下面的这一部分是刚才大家已经观察到了的,像帽子一样的,叫什么名字呢?。。。。。。根冠的细胞有些什么特点呢?从细胞大小,形状以及排列上来看。。。。。。。这就是根冠细胞的特点,在书上61页的表格下面的那一段有这样一句话,大家把它画记下来。再来看,最上面的这一段,叫什么名字啊?还记得吗?。。。。。。成熟区表面的细胞向外突出于是便形成了根毛,所以成熟区又可以称之为根毛区。这个区的细胞有什么特点呢?谁能够总结出来?。。。。。。在根冠与成熟区之间的这样一段,从外部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大家看看右边细胞的特点,是不是非常的长啊?而且从下往上,越来越长,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的特点很明显,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其实除了这三个部分以外,根尖内部还暗藏玄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这样一个区域,也就是被根冠包围的部分,它的细胞特点是。。。。。。排列紧密,细胞核大,细胞质比较少,还记不记得以前学过的,植物的主要组织,这些特点符合哪个组织啊?没错,正是分生组织,它分布于植物的茎尖和根尖处,而在根尖中的分生组织被根冠包围着,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为分生区。到此为止,根尖的基本结构我们就全部了解了,从下至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以及成熟区。这几个区的名称和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根尖的模式图片,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根尖在显微镜下是个什么样子。现在看到的是根尖的横切面,知不知道是哪个区的横切面啊?看看最外圈的细胞,有向外突出的什么结构?。。。。。。所以这是成熟区的横切面的图。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回顾每个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老师呆会儿要提问地啊!接下来看到的是纵切的各个区。最尖端的根冠,根冠包围着分生区,由于分生区很小,所以又称为生长点。再往上是呈长方形的伸长区,而且很明显,伸长区的细胞从下往上越来越长。最上面的是成熟区,向外伸出了许多根毛。

影片放完了,相信大家也应该认识根的结构了,我们就做个小练习检验一下,这是让大家连线,把左边细胞的特点与右边四个区的名称对应起来。

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根尖这四个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了,我们都知道,结构与功能都是对应的,所以,根尖的各个部分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根尖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还是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首先看根冠,随着根不断的向下生长,根难免要受到磨损,所以根冠就像建筑工人戴的安全帽一样,起着什么作用啊?(保护)可是随着根的生长,根冠不断的磨损,那根冠会不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呢?(不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的分裂,补充磨损掉的根冠,所以,分生区的功能就是分裂形成新的细胞。分生区一方面分裂补充受损的根冠,另一方面还会补充上面的伸长区细胞,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的伸长,对根有什么作用啊?(增加根的长度)对的,所以伸长区的功能就是增加根尖的长度。而最上面的一个部分,成熟区,大家能够分析得出它有什么功能吗?(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什么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呢?我知道书上有原话,你们只要照着念出来就可以了,但是我要你们能够自己分析出原因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成熟区的表面形成根毛,那么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增大还是变小了呢?。。。。。。很明显的是变大了对不对。所以说,根毛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这样,就像伸出了无数只手,来抓取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增强了根的吸收功能,所以,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而根尖各个区域的作用组合起来就共同完成了根的功能,而根尖以上的部分形成了中空管状的输导组织,将根尖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向上运输,给植物的各个部分。现在注意了,听老师说这样一句话,你们看对不对:根里的输导组织将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向上运输,给植物的各个部分。这句话对不对?。。。。。。错了啊,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根只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大家都了解了,那现在能不能分析得出根具有什么功能呢?大家看到书上60页的第一句话,一起读一遍,植物体的根,预备起。。。。。。前面几个都很好理解,而贮藏的功能是怎么回事呢?平时吃的红薯,胡萝卜白萝卜的根非常膨大,储藏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说这些根具有贮藏的功能。

而植物的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吸收,大量的吸收水分无机盐,植物体才能生长得很好。如同刚才看到的这棵苹果树,生长得这样的茂盛,大家才能吃到甜甜的苹果,但是这棵苹果树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从一粒种子萌发形成的,种子里的胚根和胚芽分别发育形成了植物的根和地上部分的茎和叶。胚根胚芽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可是经过相同时间的生长却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老师介绍了,根的数量是枝条的5000多倍,根生长得如此之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植物根的生长。通过之前的探究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根尖对根的生长有主要影响,但是具体是根尖的哪个部位呢?书上61页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过程。

首先是在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若干条线,距离一般是两毫米,然后让根充分地生长,过一段时间再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线段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很明显,这一段之间的距离拉长得最多,而这一段对应于根尖的哪一个部分呢?刚才学过的。。。。。。对,伸长区,伸长区部分的线段之间的距离明显地拉长得最多!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尖的伸长区生长最快,导致了根的伸长。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伸长区的细胞的来源是哪里啊?。。。。。刚才说了,分生区细胞的功能是不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flash,这个分裂的过程完整地体现了分生区细胞分裂,补充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再不断的伸长,增加了根的长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根生长的原因主要是哪两个啊?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大家注意到没有,根的生长的这两个原因也就是之前学习的根尖这两个区的功能。老师反复强调了这两点,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了啊!

到此为止,这节课的内容就已经学习完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最开始提出的那几个问题啊?现在是不是都能够回答出来了呢?掌握好了这几个问题,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达到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两个思考题,稍微有点难度的,第一题,根尖的四个部分是互不连续的吗?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呢?之前我们学习了根尖的四个区,每个区的细胞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结构,行使不同的功能,所以说根尖的四个部分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相互没有关系,老师说的有道理吗?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一点,老师提示一下,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来分析看看。。。。。根冠包围着分生区,而分生区细胞分裂,一方面补充了受损的根冠,另一方面又向上提供伸长区的细胞,而伸长区细胞不断长长,到了一定程度即长出根毛后便形成了成熟区,能够大量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说,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看,根尖都是一个整体,是逐渐过渡的,没有严格的界限来区分,而我们人为的将根尖分成四个区就是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和理解。记住了吗?

再来看第二题,为什么移栽植物一般要带土?就像这个图片一样。老师提示一下,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而且主要是依靠成熟区的根毛,而根毛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损。刚移栽的植物非常虚弱,如果不好好的保护根毛的话,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容易萎蔫,所以,为了保护根毛,在移栽植物的时候一般要带土。

最后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回家后大家还要认真地复习,准备下个礼拜的期中考试,下课。

第一册植物根的生长

扩展阅读

第一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详细介绍: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存状况。

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实物和标本;

准备卡片(本课为竞赛形式);

结合教学目标出一些竞赛题;

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形式:

本节课为竞赛形式,全班根据学生的座位分为四个大组。学生回答问题为抽签形式。抽到的那位同学回答问题(这样较公平也活跃气氛)。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出四组试题(每组四道难易度相当的题),试题中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与竞赛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生物学天地“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看看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本节课我们来举办一个小小的竞赛,来学习绿色植物中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我们一共分为四个小组,老师这有9张卡片。例如:5A就是本组第五排左边的同学回答问题。

第一组:

1、我们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30多万种,根据他们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别可以分为几大类群?分别是什么?

答: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你能具体举一个例子吗?

答: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比如:(学校本部教学楼前的小)池塘

3、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答:大多生活阴湿的地面上和背阴的墙壁、树干上。

4、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答: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第二组:

1、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举出一两个藻类植物的名称。

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属于单细胞生物。紫菜、海带、石花菜。

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

答: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疏导组织,具假根,植株一般矮小。(葫芦藓)

3、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举出一两个蕨类植物的名称。

答: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植株较大。(肾蕨、江南星蕨)

4、连线题:(书第82页)

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

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蕨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叶内没有疏导组织

第三组:

1、蕨类植物通过什么结构来繁殖新的植物体?

答:孢子(蕨类植物小叶的背面边缘常可见到一些褐色的隆起,甚至连接在一起,称为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许多孢子,孢子是蕨类等植物的生殖细胞。

2、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保持水土的作用。(促使沼泽陆地化;促使土壤的形成)

3、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提供能量(煤)。(药用:蕨有解热和利尿的药效,肾蕨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咳嗽、肠炎和腹泻)

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P80①在水中释放氧气;②可为水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做鱼类饵料);③可供人食用(紫菜、海带);④海带等藻类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可供药用(褐藻胶、琼脂)。褐藻胶用于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目前,使用褐藻胶的食品有上百种。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的褐藻胶,面包不仅色泽佳,体积膨大,而且口味好,储存时间长。

第四组: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内壁上就回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答: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繁殖旺盛。

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

答:因为污染严重,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之受到威胁。

3、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为什么?

答:因为苔藓植物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没有疏导组织,叶需要吸收水分)

4、现在的蕨类植物不能形成大片森林吗?为什么?

答:因为蕨类植物没有种子受到干燥环境的限制,2亿年前适合高大蕨类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竞赛完毕后统计成绩,教师作总结。以上16个问题涉及到了本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一、质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测量:
(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天平平台放,游码零刻线;
平衡螺母调,指针中线指;
左物右码放,砝码游码和。
②注意事项:称量、镊子、干燥、清洁


第一册杠杆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并参阅图13#0;23、图13#0;24,图13#0;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杠杆?

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0;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

(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板书:“2.名词术语:”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或L动标出。(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或L阻标出。

(2)以课本图13#0;2丙,抽水机的柄为例(出示小黑板,图中暂不画出两个力臂),结合演示抽水机柄模型,由一名学生在板图上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要求用直尺三角板规范画出。其他学生在各自笔记本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如有不足之处予以纠正。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教师: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今天研究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的平衡。

(2)实验目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学生阅读课本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课文。并检查实验器材。

(4)提问: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要求学生答出: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提问:实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要求学生答出。

提问: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是牛和厘米。教师指出,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单位是牛·厘米,通常用牛·米表示。(用刻度尺量长度,不要求读出估计数值。)

(5)学生实验,实验数值记录在课本表中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6)总结:由多个小组报告,根据实验数值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数学表达式。

板书:“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例如用抽水机抽水时,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150牛,如果动力臂是60厘米,阻力臂5厘米,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四分之一。由此可知抽水机的柄受到的阻力是600牛。

三、小结重点知识

(1)什么叫动力臂?什么叫阻力臂?

画出节后练习第3题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由四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

各杠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本节课之后练习1、2、3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49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