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怎样做好阅读理解复习指导
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历来都是英语测试的重中之重,阅读战略一直都是各类英语考试备考之主打策略,阅读恐惧也是每位考生最大的应试恐惧。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总结了“重、定、划、看、防、读”阅读理解六字真诀,不少学生从中受益;很大一部分同学按此思路去运作解题,正确率大大提高,阅读理解零失误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现一一阐释,条分缕析,以飨读者。
一、重
“重”——“重文本”。读懂文章最重要。
文本是题源所在,如果将考生比作勘探人员,那么文本就是他们的勘探场所。撰题者正式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剖析,才将一个个地宝藏埋藏其中,让考生去发掘。所以读懂文本不仅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快速读懂一篇文章却非易事,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习练。高超的阅读真功夫有赖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既要读得快,又要读得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保障。
1、阅读的不良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阅读不良习惯,对号入座,看你有否。
心译:读一句心译一句,句句必须借助汉语译文方能理解;
指读:阅读时总是用指头或笔尖等指着句子,边移边读;
逐字逐句:一字一句,字字重视,句句关心,生怕漏掉一个单词,眉毛胡子一把抓;
见生即查:阅读时欲将生词各个击破,完全扫清阅读障碍,认为只要没有生词,便可洞悉文章;
出声:阅读时发出声音,全篇诵读,字字句句,丝毫不拉;
唇读:阅读时虽没有发出声音,但唇随句变,词带舌移,只是声带未颤,声音未出;
默读:没有出声,也没有唇动舌移,但目光、意识仍在逐句念诵。
以上不良习惯要么会打断阅读思维的连贯性,要么会破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它们最大的害处就是降低了阅读速度。拿高考来说,共有五篇文章,合理的时间分配是35分钟,再分配到每一篇就只有7分钟了(当然考生可以根据文章难易稍做调整);可就我的教学经验,罕有学生在35分钟内高质量完成五篇文章;有的同学用了50分钟,有的多达一个小时,还不算上复查的时间。常听到同学抱怨“其实试题并不难,只是时间不够”,这正是阅读的不良习惯使然。
2、以意群为单位,成组视读
分清意群,停顿娴熟,不仅是朗诵的关键,更是阅读的基本素质。英语阅读时是以意群为单位,而非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成组视读是说用眼睛扫视,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去默看,而是向探照灯一样根据意群,一组组的进行扫视,这时额头成了一个通道,被收纳的是信息,而不是词汇。这是一种高超的阅读能力,非以一贯之的坚持和大量的阅读不能够习得。
3、首尾在心,紧扣中心
任何一位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写作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体现。为了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水平,出题者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章的主旨要义进行考察。一般来说,文章的主旨经常会被表述在文章的首尾中,首尾既包括文章的首段尾段,又包括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文本之首尾段和各段之首尾句是最佳切入点,因此同学们应格外注意它们。
以2005年福建高考C篇第66题为例:
What’sthemainideaofthelastparagraph?
A.It’simportanttodrilldeepdownintolakesedimentstocollectinformation.
B.It’simpossibletoprovehowclimatechangesintheAmazonrainforest.
C.It’shardtocollectinformatinforstudiesofthepastclimateintheAmazonrainforest.
D.It’snecessarytohavespecializedequipmentandmachinerytostudythepastclimate.
该段首句是“Unfortunately,gettingintotheAmazonrainforestandcollectinginformationareverydifficult.”它正是该段的主题句,C选项正是对其它的同意转述,当然是正确答案。
再如08年四川高考D篇第50题:
Whatisthemainpurposeofthetext?
A.Toprovidetravelinformation.B.Toreportsomerecentnews.
C.Toteachtouristshikingskills.D.Tointroducethewildlife.
本文第一段是:“FivemillionpeoplevisitGrandCanyonintheUSeveryyear.ForthepurposeofhelpingprojectGrandCanyonforyourfellowvisitorsandfuturegenerations,pleasefollowtheguidelinesbelow.”本文是开篇点题的典型之作。借用短语“Forthepurposeof…”,作者清晰明了的表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为了方便游客及后来人尽揽大峡谷风貌,请遵守如下旅游须知。由此可见,为游客提供游览信息是本文的主旨,故答案为A.
4、学会跳读,心中有图
阅读理解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既要统揽全文,又要主次有别。跳读即可用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来搜寻细节,锁定被考察信息——如此既把握了整体,又不会忽视细节。在跳读时一定不要借用母语翻译,而要通过情景想象、提纲列表、重点连线、简图示意等手段来梳理文章脉络,使之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以09年中考安徽卷B篇为例,我们可以将重点表达先进行连线:ahappynewmother------ababywithoutears------wascalledfreak------someonedonatedhis/herears------anewpersonappeared------marriedandlivedahappylife------hismother’sbodywithoutears;再对文本进行情景联想,一出由伟大的母亲、无耳的畸形男孩和老成持重的爸爸三人联合演绎的动情故事便会顿时跃入脑海,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便会浮现在眼前。
5、善于猜测词义
各类考试都允许出现3%的超纲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文中都会给出暗示,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他们的意思;有些其后则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多数为名词)只需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真是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词不认识根本不会对文章理解带来障碍,一定不能因之而恐慌,从而影响发挥。对于词义猜测试题中的超纲词,文中肯定会对其进行或解释、或同义、或暗示,只要细心,只要思路开阔,就一定能发现线索,确定其含义。
比如09年中考东城区一模阅读C篇第55题:
Whatdoestheword“domestic”meaninparagraphtwo?
A.producingenergy.
B.Fastdriving.
C.Ontheroad.
D.Forfamilyuse.
只要注意到划线单词domestic之后小横线“-”后的“itisusedonlyinthhome”,就很容易做出判断,选择A项。
当然,Romewasn’tbuiltinaday,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耐心、恒心和自制力,只要拥有这“二心一力”,勇于坚持,敢于挑战,方法得当,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为你所有。
二、定
“定”——“定区间”。能够圈定各题答案的范围。
出题者一般都是根据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段的某一句,或某一句的某一词,或根据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暗示进行题设。这就要求做题时要进行回想、返查,锁定与问题相关信息的所在区域,为正确解题打基础。这个过程就像捉迷藏一样,要想找到文本中躲藏的“猫猫”,就必须对藏躲“猫猫”的区域谙熟于心,进而准确定位,圈定范围,定能一抓一个准。
以09年高考湖北卷为例,第59题是询问手表销售在年轻人群中销量下滑的原因。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在阐述这个问题,是本题的大区间;确切到句,第五句“Allthesedevicestellthetime—whichiswhy,ifyoulookaround,you’llseelotsofemptywrists;”(所有这些东西都可告诉我们时间——这正是如果你想周围看看的话,那么多人手腕空空的缘由。)是本题的题源所在,也是本题的答案选项A(haveotherdevicestotellthetime)的根据所在;再如本篇第61题,题干问通过文章我们对瑞士表业有何了解,文章的第四段说的都是瑞士高档手表的再发明、巨额广告等相关事宜;本段最后一句指出Rolexes,PatekPhilippe和Breitling三个牌子的手表具体销售对象之三种人(周末休闲登山者,富人和贵族家庭出身的人,驾驶飞机环球旅游家),这三种人必定都是有钱人,所以选择A(Ittargetsrichpeopleasitspotentialcustomers.)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总的来说,每个问题都对应于文本中的某个区间,或显或隐,或大或小,或段或句或词,考生要擦亮眼睛,善于定位,为找到答案的根据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三、划
“划”——“划根据”。作答时理由要充分,并在文章中划出解题依据。
能够在文本中划出解题根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更是阅读理解不丢分的保障。猎人有句行话,叫“不见兔子不撒鹰”,在这儿我要告诉各位同学,在做阅读理解时要做到“不见根据不做题”。理由充分,根据凿实,这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超高境界,是阅读水平提高的最大见证。从这种意义上讲,“划”字诀是“重、定、划、看、防、读”六字真诀之尤为重要者。
四、看
“看”——“看转换”。注意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同意转述)。
英语语言相当丰富,同一意思会有多种不同表达,以避免语言表述上的单调重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同意改写”就是考察学生的这一能力的。以句型“决定做某事”为例,英语中就有不下就中表达:
1.decidetodosth.
2.makeadecisiontodosth.
3.determinetodosth.
4.bedeterminedtodosth.
5.makeadeterminationtodosth
6.resolvetodosth.
7.makearesolutiontodosth.
8.makeupone’smindtodosth.
9.setone’smindtodosth.
出题者设计试题时总会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对文本中的某些信息进行同意转述。有的转述会很明显,可以一目了然;但也不乏隐含很深的转述,比如07年高考上海卷D篇第78题,答案“thecardboardtentsproducedbyMr.Dunlopcanbeuser-tailored.(C)”就是对文中第七段第二句“They(指thecarboardhouses)canbepersonalizedand…”的转述,user-tailored(特制的)和文本中的personalized(特制的)是同义词,但由于词汇难度大而使这个转换隐藏颇深,不容易被识破。
下表中我整理了一些有关同意转换的范例,供同学们参考、领悟。
五、防
“防”——“防陷井”。锁定是“true”还是“nottrue”,辨明形近词。
英语阅读中的陷阱设置最常见的有两种,判断对错真假型和词形相近型。对于判断对错真假型,考生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准是“true”还是“nottrue”,是“right”还是“wrong”,然后才着手解题。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会错?其实不然,在考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试想你身边有过多少同学曾因把“true”与“nottrue”看反而懊恼不已,顿足捶胸?
对于词形相近型要做只有两个字“细心”,三思而后选。只要细心,此类陷阱就会很容易被识破。如07年高考全国二卷A篇第45题很多同学选择了A,原因主要是他们把“lonely”看成了“lovely”,这正是出题人设置的陷阱所在,因为“lonely”与“lovely”只有一个字母之差,词形相近,很容易被看混。但只要稍加留意,避免此误也不是难事。
归根到底,“防”的主要对象是自己,防止慌张,防止粗心大意,防止那些“想当然”的想法,防止自己的骄傲情绪——只要沉着应对,处处留心,任何陷阱都会被识别发现的。
六、读
“读”——“读全项”。做判断时要通读每一题的所有选项,区分鉴别,选择最佳。
阅读理解是从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解题时考生要通读所有选项,比较鉴别,确定最佳。切不可挑读臆断,匆匆作答。比如做判断对错真假型试题时,选项中会有“一对三错”或“三对一错”,通读全项就会补救误读题干所造成的过失。
上述“重、定、划、看、防、读”阅读理解六字真诀希望能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顶级精品教案
一、进行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
进行英语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知识、语言基础、阅读技能、快速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必须以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为先决条件,以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为基础,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语言基础,阅读材料通篇都是生词,语法难点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语言基础知识,而没有阅读技能,要想读得快,读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对材料的内容缺乏基本常识,即使语言基础好,并具备阅读技能,也不可能“快读”,只能“慢读”。
基本知识主要是指的是所涉及英语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想把内容理解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词汇量和句型结构。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这包括两部分,一是公共部分,二是专业部分。我认为公共英语部分至少要达到4,000个单词量,而专业部分最好要有1,500个词汇量。要有一定的句型分析能力。英语文章最大的语法难点是句型,句型中的难点是定语从句。一个句子很长,往往是由于定语从句连环套在作怪,定语中套着定语。这样的连环从句表达专业概念非常严谨,却给我们阅读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要能够进行层次分析,准确把握各从句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要了解词性的变化,名词的动用和动词的名用。至于时态等其它的语法现象对我们具备一定语法知识的参试人员来说,基本上构不成多大障碍。
二、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所谓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然而,英语阅读中,速度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阅读一般都是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我们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阅读资料,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大量阅读,频繁地接触语言材料,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或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汇,进一步熟练阅读技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快速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关系
现在许多参试人员平时学习中对英语快速阅读的认识不足,他们无论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阅读速度,因而阅读的效率、水平都难以提高。这样一来,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我们值得认真对待的一个实际问题。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现很大的困难;速度太慢,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我认为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筛选阶段。在我们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首先筛选出对我们有利用价值的。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达800个字符,重点放在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上,基本上可对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有个20-30%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快速阅读阶段。就是说对我们已筛选出的信息作进一步的遴选,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保持在500个左右字符,达到70%的理解,再从中挑选出对我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来,然后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精研阶段。这一阶段,要达到90%以上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融会贯通,根据其利用价值进行取舍。本文主要讨论第二阶段,限于篇幅,对其它两个阶段不作过多陈述,但也可参照本文的观点。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继续以此速度读下去,就会发现理解会渐渐回升上来,达到原来速度时的理解水平。这里有一点必须注意,在理解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要达到70%的理解)时,不要继续加快阅读速度。这二者的平衡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过多的注意其中一项。我们应该明白,一分钟读400字符且达到了70%的理解比一分钟读200字符而达到90%的理解率效率高得多。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的担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快速阅读的能力。
四、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1.阅读行为习惯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行为上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不需停顿单独理解。
(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但在脑中一字字读,也会影响速度,分散精力。
(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
(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2.阅读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阅读时,除了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外,还要注意克服一些影响阅读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1)期望值过高
希望一次阅读就掌握所读材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阅读时的心境,也使得视觉器官和大脑都不能集中于阅读过程本身,阅读的效果自然不好。
(2)过度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阅读过程中过多思考阅读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视了阅读材料及阅读本身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会使我们注意力分散,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大减弱。
(3)思想开小差
对文字视而不见,翻了许多页,但脑子里仍一片空白。这样就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了正常思维。
五、快速阅读的方法
面对繁杂的英语,要提高效率,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我认为唯有以泛读为基础,进行快速阅读的培养,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体说来,要发现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1.推测(prediction)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太普遍了,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在同一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2.关键词句(keywordandtopic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
3.略读或浏览或跳读(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用于阅读,或译为略读,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4.查阅(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扫读或查阅,是快读或速读的一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Scan这个词的词义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倒成了扫读的绝好证明。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读者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阅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不易发现。
5.速度变换(Readingrate)
我们要意识到阅读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即使同一个人阅读同一份材料,但由于阅读是一种有相当心理负荷的脑力劳动,因此在开始、中途和结束时的速度不可能一样。读物的体裁和难度不一样,阅读的速度也不同。我们不要过分焦虑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随着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们应认识到阅读文章时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只有合适的速度才可能获得快速准确的阅读效率。
6.阅读习惯(ReadingHabit)
从主观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以久的坏习惯,如摇头晃脑,抖动双腿,玩弄纸笔,念念有词等。这些“小动作”,也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
六、怎样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
读外文书籍要做到“一目十行”。
1.视幅要宽
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我们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
2.视时要短
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
3.意群要长
即在每个视幅中不是让你把很多的单词都收进脑子,而是要善于从中摄取有意义的词组,这个有意义的词组就是意群。极慢的读者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视幅就很窄,句子中间的停顿就多,而频繁的停顿必然妨碍正常的理解。快速阅读者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读。视幅大大加宽,停顿的间隙少而短,获取的都是有意义的词组,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词
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猜出来的。下面介绍一些基本方法:
(1)利用定义的线索
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有时能找到对它所下的定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其定义。
(2)利用同义的线索
一个生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
(3)利用反义的线索
在某一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它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4)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有时一句话中尽管有生词,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判断生词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号猜测生词
一段话后面有时会给出一些等式或符号,如前面的话中有生词,由后面的等式或符号可疑猜出生词的词义。
总之,利用多种方法猜测生词词义,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者应当掌握的好方法。
七、结束语
英语快速阅读的培养不可能一天就学会和掌握,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在考试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按照精英特快速阅读的要求进行大量的训练,制定出计划和严格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见效。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省重点联考专案
阅读理解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①掌握主旨大意,辨别主旨句与细节关系的能力。②归纳全文信息,理解全篇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③深层理解,挖掘文章没有明确表达的意义的能力。④数据推理,图形辨认,结合常识,理解主题的能力。⑤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和判断推理。⑥较复杂的长难句的处理能力。
重点复习:①能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段(包括图表和常见标志)。②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顺序。③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④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⑤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可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⑥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⑦既能理解字面意思,也能理解深层含义。⑧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⑨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以及文章的弦外之音。⑩能根据上下文和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判断生词的意义,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在阅读理解测试题中所占比例及难度都相当大。此类题目一般不易直接找到答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仔细研究文章开头的一、二句,因为他们经常是文章的主题句,然后,快速浏览文章首句和结尾句。如果第一句的主题不明,可注意结尾段是否有概括总结,对选项要注意全面性和概括性。
主题句的确定
主题是文章要着重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文章的核心。标题经常是表现主题的点睛之笔,要求考生选出合适的标题,其目的是检查考生对主题的理解。主旨大意题属归纳概括题。找准文章的主题句是关键。“主题句定位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题的选择
选择标题属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题常考的题型之一,每年都有1~3个小题。那么应该怎样选择文章的标题呢?标题确定题属深层理解题,它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主人公的特定心态、文章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到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的有机结合。
概括性原则:要求标题应在最大程度上覆盖全文,囊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题要旨。标题实际上是文章主题的一种确认方式,前面我们提到,通过寻找主题句,往往很容易确定短文的标题。但大多数文章的主题句并不明显,需要我们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从全局的角度归纳概括出文章的标题。要防止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对标题外延的一种界定。概括性原则要求文章标题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标题过大,就违背了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标题不能太过于概括,而是要直接指向文章的主要特点。即标题的外延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量体裁衣,大小适度。
醒目性原则: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和门面。标题的好坏往往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读者往往从标题上决定文章的阅读取舍,故标题往往比较醒目,甚至比较离奇,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唤起读者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所以在标题选择的过程中,在满足概括性和针对性的条件下,还要考虑标题的醒目性。
●细节理解题
一篇文章在确定主题之后,通常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和细节对主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因此有很多的题干是根据短文的细节而设计的。文章的细节题有可能是直接理解题,如事物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但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理解题,要求你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将理解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比如计算、排序、选图等题。选项的表述通常不是用文章的原话,而是使用同义的词语来表达。做题时一定要回到短文中找出与答题内容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择答案。
找到关键词后最好在下面划线,以便检查。
排序题:这种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可采用“首尾定位法”。即先找出第一个动作和最后一个动作,迅速缩小选择范围,从而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图形辨认题:可采用“文字锁定法”,找出描绘图形的句段,按“文”索“图”,迅速锁定相关图形。
数字换算题:此类问题一般要求考生能根据阅读材料中给出的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类计算一般来说比较简单,关键是要弄清各数据间的逻辑关系,选准比较的数据,弄清单位换算关系,确定计算方法,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列表法”、“推算法”等。
表格理解题:可采用“首读题干法”、“文表分析法”。
快速寻找信息题:一般为功能阅读,查字典、广告、公告、演出信息、航班时间表等。做这类题时没有必要阅读全文,宜采用“题干定位法”。(多出现在信息匹配题中)
同义(反义)转换题:近年来高考中细节理解测试题已由过去简单的对号入座直接答题转向通过语句的同义或反义转换来考查同学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寻找相关的同义或反义表述,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代词指代理解题:一般是在人物或事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题型,所以理清人物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所在。可采用“逻辑关系梳理法”,使人物或事件关系条理化、简单化、明朗化。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易错题解题方法》,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易错题解题方法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英语备考资料: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六字真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备考资料: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六字真诀
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考试中占有很多的分值,要想取得好的英语成绩必须在阅读理解的复习上多下功夫,为了让大家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下面xx网为大家带来高考英语备考指导这篇内容,希望对大家备考英语有所帮助。
一、重
“重”——“重文本”。读懂文章最重要。
文本是题源所在,如果将考生比作勘探人员,那么文本就是他们的勘探场所。撰题者正式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剖析,才将一个个地宝藏埋藏其中,让考生去发掘。所以读懂文本不仅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快速读懂一篇文章却非易事,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习练。高超的阅读真功夫有赖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既要读得快,又要读得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保障。
1、阅读的不良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阅读不良习惯,对号入座,看你有否。
心译:读一句心译一句,句句必须借助汉语译文方能理解;
指读:阅读时总是用指头或笔尖等指着句子,边移边读;
逐字逐句:一字一句,字字重视,句句关心,生怕漏掉一个单词,眉毛胡子一把抓;
见生即查:阅读时欲将生词各个击破,完全扫清阅读障碍,认为只要没有生词,便可洞悉文章;
出声:阅读时发出声音,全篇诵读,字字句句,丝毫不拉;
唇读:阅读时虽没有发出声音,但唇随句变,词带舌移,只是声带未颤,声音未出;
默读:没有出声,也没有唇动舌移,但目光、意识仍在逐句念诵。
以上不良习惯要么会打断阅读思维的连贯性,要么会破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它们最大的害处就是降低了阅读速度。拿高考来说,共有五篇文章,合理的时间分配是35分钟,再分配到每一篇就只有7分钟了(当然考生可以根据文章难易稍做调整);可就我的教学经验,罕有学生在35分钟内高质量完成五篇文章;有的同学用了50分钟,有的多达一个小时,还不算上复查的时间。常听到同学抱怨“其实试题并不难,只是时间不够”,这正是阅读的不良习惯使然。
2、以意群为单位,成组视读
分清意群,停顿娴熟,不仅是朗诵的关键,更是阅读的基本素质。英语阅读时是以意群为单位,而非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成组视读是说用眼睛扫视,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去默看,而是向探照灯一样根据意群,一组组的进行扫视,这时额头成了一个通道,被收纳的是信息,而不是词汇。这是一种高超的阅读能力,非以一贯之的坚持和大量的阅读不能够习得。
3、首尾在心,紧扣中心
任何一位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写作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体现。为了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水平,出题者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章的主旨要义进行考察。一般来说,文章的主旨经常会被表述在文章的首尾中,首尾既包括文章的首段尾段,又包括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文本之首尾段和各段之首尾句是最佳切入点,因此同学们应格外注意它们。
以2005年福建高考C篇第66题为例:
What’sthemainideaofthelastparagraph?
A.It’simportanttodrilldeepdownintolakesedimentstocollectinformation.
B.It’simpossibletoprovehowclimatechangesintheAmazonrainforest.
C.It’shardtocollectinformatinforstudiesofthepastclimateintheAmazonrainforest.
D.It’snecessarytohavespecializedequipmentandmachinerytostudythepastclimate.
该段首句是“Unfortunately,gettingintotheAmazonrainforestandcollectinginformationareverydifficult.”它正是该段的主题句,C选项正是对其它的同意转述,当然是正确答案。
再如08年四川高考D篇第50题:
Whatisthemainpurposeofthetext?
A.Toprovidetravelinformation.B.Toreportsomerecentnews.
C.Toteachtouristshikingskills.D.Tointroducethewildlife.
本文第一段是:“FivemillionpeoplevisitGrandCanyonintheUSeveryyear.ForthepurposeofhelpingprojectGrandCanyonforyourfellowvisitorsandfuturegenerations,pleasefollowtheguidelinesbelow.”本文是开篇点题的典型之作。借用短语“Forthepurposeof…”,作者清晰明了的表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为了方便游客及后来人尽揽大峡谷风貌,请遵守如下旅游须知。由此可见,为游客提供游览信息是本文的主旨,故答案为A.
4、学会跳读,心中有图
阅读理解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既要统揽全文,又要主次有别。跳读即可用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来搜寻细节,锁定被考察信息——如此既把握了整体,又不会忽视细节。在跳读时一定不要借用母语翻译,而要通过情景想象、提纲列表、重点连线、简图示意等手段来梳理文章脉络,使之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以09年中考安徽卷B篇为例,我们可以将重点表达先进行连线:ahappynewmother------ababywithoutears------wascalledfreak------someonedonatedhis/herears------anewpersonappeared------marriedandlivedahappylife------hismother’sbodywithoutears;再对文本进行情景联想,一出由伟大的母亲、无耳的畸形男孩和老成持重的爸爸三人联合演绎的动情故事便会顿时跃入脑海,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便会浮现在眼前。
5、善于猜测词义
各类考试都允许出现3%的超纲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文中都会给出暗示,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他们的意思;有些其后则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多数为名词)只需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真是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词不认识根本不会对文章理解带来障碍,一定不能因之而恐慌,从而影响发挥。对于词义猜测试题中的超纲词,文中肯定会对其进行或解释、或同义、或暗示,只要细心,只要思路开阔,就一定能发现线索,确定其含义。
比如09年中考东城区一模阅读C篇第55题:
Whatdoestheword“domestic”meaninparagraphtwo?
A.producingenergy.
B.Fastdriving.
C.Ontheroad.
D.Forfamilyuse.
只要注意到划线单词domestic之后小横线“-”后的“itisusedonlyinthhome”,就很容易做出判断,选择A项。
当然,Romewasn’tbuiltinaday,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耐心、恒心和自制力,只要拥有这“二心一力”,勇于坚持,敢于挑战,方法得当,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为你所有。
二、定
“定”——“定区间”。能够圈定各题答案的范围。
出题者一般都是根据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段的某一句,或某一句的某一词,或根据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暗示进行题设。这就要求做题时要进行回想、返查,锁定与问题相关信息的所在区域,为正确解题打基础。这个过程就像捉迷藏一样,要想找到文本中躲藏的“猫猫”,就必须对藏躲“猫猫”的区域谙熟于心,进而准确定位,圈定范围,定能一抓一个准。
以09年高考湖北卷为例,第59题是询问手表销售在年轻人群中销量下滑的原因。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在阐述这个问题,是本题的大区间;确切到句,第五句“Allthesedevicestellthetime—whichiswhy,ifyoulookaround,you’llseelotsofemptywrists;”(所有这些东西都可告诉我们时间——这正是如果你想周围看看的话,那么多人手腕空空的缘由。)是本题的题源所在,也是本题的答案选项A(haveotherdevicestotellthetime)的根据所在;再如本篇第61题,题干问通过文章我们对瑞士表业有何了解,文章的第四段说的都是瑞士高档手表的再发明、巨额广告等相关事宜;本段最后一句指出Rolexes,PatekPhilippe和Breitling三个牌子的手表具体销售对象之三种人(周末休闲登山者,富人和贵族家庭出身的人,驾驶飞机环球旅游家),这三种人必定都是有钱人,所以选择A(Ittargetsrichpeopleasitspotentialcustomers.)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总的来说,每个问题都对应于文本中的某个区间,或显或隐,或大或小,或段或句或词,考生要擦亮眼睛,善于定位,为找到答案的根据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三、划
“划”——“划根据”。作答时理由要充分,并在文章中划出解题依据。
能够在文本中划出解题根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更是阅读理解不丢分的保障。猎人有句行话,叫“不见兔子不撒鹰”,在这儿我要告诉各位同学,在做阅读理解时要做到“不见根据不做题”。理由充分,根据凿实,这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超高境界,是阅读水平提高的最大见证。从这种意义上讲,“划”字诀是“重、定、划、看、防、读”六字真诀之尤为重要者。
四、看
“看”——“看转换”。注意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同意转述)。
英语语言相当丰富,同一意思会有多种不同表达,以避免语言表述上的单调重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同意改写”就是考察学生的这一能力的。以句型“决定做某事”为例,英语中就有不下就中表达:
1.decidetodosth.
2.makeadecisiontodosth.
3.determinetodosth.
4.bedeterminedtodosth.
5.makeadeterminationtodosth
6.resolvetodosth.
7.makearesolutiontodosth.
8.makeupone’smindtodosth.
9.setone’smindtodosth.
出题者设计试题时总会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对文本中的某些信息进行同意转述。有的转述会很明显,可以一目了然;但也不乏隐含很深的转述,比如07年高考上海卷D篇第78题,答案“thecardboardtentsproducedbyMr.Dunlopcanbeuser-tailored.(C)”就是对文中第七段第二句“They(指thecarboardhouses)canbepersonalizedand…”的转述,user-tailored(特制的)和文本中的personalized(特制的)是同义词,但由于词汇难度大而使这个转换隐藏颇深,不容易被识破。
下表中我整理了一些有关同意转换的范例,供同学们参考、领悟。
五、防
“防”——“防陷井”。锁定是“true”还是“nottrue”,辨明形近词。
英语阅读中的陷阱设置最常见的有两种,判断对错真假型和词形相近型。对于判断对错真假型,考生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准是“true”还是“nottrue”,是“right”还是“wrong”,然后才着手解题。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会错?其实不然,在考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试想你身边有过多少同学曾因把“true”与“nottrue”看反而懊恼不已,顿足捶胸?
对于词形相近型要做只有两个字“细心”,三思而后选。只要细心,此类陷阱就会很容易被识破。如07年高考全国二卷A篇第45题很多同学选择了A,原因主要是他们把“lonely”看成了“lovely”,这正是出题人设置的陷阱所在,因为“lonely”与“lovely”只有一个字母之差,词形相近,很容易被看混。但只要稍加留意,避免此误也不是难事。
归根到底,“防”的主要对象是自己,防止慌张,防止粗心大意,防止那些“想当然”的想法,防止自己的骄傲情绪——只要沉着应对,处处留心,任何陷阱都会被识别发现的。
六、读
“读”——“读全项”。做判断时要通读每一题的所有选项,区分鉴别,选择最佳。
阅读理解是从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解题时考生要通读所有选项,比较鉴别,确定最佳。切不可挑读臆断,匆匆作答。比如做判断对错真假型试题时,选项中会有“一对三错”或“三对一错”,通读全项就会补救误读题干所造成的过失。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718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