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复习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复习提纲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亚力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工作效率低。

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3、电话按信号传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

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简言之:电流模仿声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或3×105km/s).

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c=λ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4、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显像管把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

无绳电话座机和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

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反射微波,但它离我们太远了(38万km)!信号衰减、时间延迟,而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

2、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

在地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它们就像几个太空微波中继站,从一个地面站接收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一个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全世界的人们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3、光纤通信

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网络通信

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

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例如,某电子信箱的地址是

相关阅读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导学案

一、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2.几点讨论

(1)区分:浸在、浸入、浸没、没入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F浮=G-F

(4)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

二、浮沉的产生条件

1.F浮=F向上-F向下

2.几点讨论

(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不能理解一定是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

(3)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三、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

F浮=m排g=ρ液gV排(决定式)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

上浮:F浮>G物下沉:F浮<G物悬浮:F浮=G物

2.推导出实心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上浮:ρ液>ρ物下沉:ρ液<ρ物悬浮:ρ液=ρ物

3.漂浮物体:V排IV物

F浮=G物,ρ液>ρ物

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一、常用的一些概念和规律

1.密度的概念

2.浮力的概念

3.力的平衡条件

4.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浮沉条件

二、注意区分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第十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


第十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
一、1物质的属性有哪些?但速度、温度、体积、面积等不能算属性。铅笔芯硬度表示方法。
2、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电荷。
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不能。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如:烧红了的玻璃就是导体)。半导体材料有哪些。
二、质量:
1、定义: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把游码放在。
③“调”:调节天平使指针指在,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右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三、新材料(此部分内容详见八年级下册课本P91----93)
1、纳米材料: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发生显著变化。
2、超导材料:3、形状记忆合金:4隐性材料: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9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