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jAb88.Com/p>【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感受先锋派小说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探索陌生文本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
【设计理念】先锋小说的“先锋”体现在哪里?恐怕不能离开文本去架空讲解或者探讨。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不妨想想先前的经验,所以比较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找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比对,更可以找到鲜活的生活体会和经验来比对,从而消除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文本的恐惧感和本能的排斥。
教学的关键难点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
导入:
①针对高二学生:当我们面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的事物时,你将会有怎样的反应?这节课,请同学们看一个文字材料,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并请大家描述一下这种感觉。
②针对高三学生: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相信同学们对现代派文学都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在中国,现代派文学也被称作“先锋派文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繁荣的,今天我们来读读作为先锋派文学代表的作品,也是作家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学实录】(片断)
(事先布置阅读全文,课件为PowerPoint幻灯,总共两张:①小说标题和作者姓名;
②余华照片和余华简介。)
师:昨天布置大家看一个文字材料《十八岁出门远行》,并体验一下初次阅读的感觉,
现在请大家描述一下。
生:看了莫名其妙。
师:请举一个例子。
生:为什么那个司机被抢了苹果却没有反应?(其他数位学生:一伙的)
师:你同意一伙的说法吗?(又有学生:车也是偷的)车也是偷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答)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被抢了,司机还笑哈哈的。
师:找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哈哈大笑,找找看?
生:“我”搭车的时候,提醒司机“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这时他笑嘻嘻的。
师:嗯,笑嘻嘻,也是同样的态度。还有么?
生:我觉得那个人很变态。
师:谁?
生:司机。
师:这里我们可以把变态解释成“异于常人”,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生笑)凭据呢?
生:“我”给他烟了
师:司机有何反应?
生: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师:这又如何?“我”抱有何种逻辑?
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师:但实际上呢?
生:叫我“滚开”。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司机是成人。
师:成人怎么啦?
生:他老是笑嘻嘻。
师:这不好么?
生:问题是看什么时候。
师:请继续。
生:我讲了道理,他却笑嘻嘻,可见他很无赖。
师:反复写到司机的笑,我又有哪些表情呢?
生:愤怒。
师:什么时候?
生:看到人家抢苹果。
师:为什么愤怒?
生:有正义感。
师:看到人家抢苹果,司机为什么反而笑哈哈的?
生:我认为是见惯不怪的心态。
师:可以说是历经一次又一次愤怒后的...?
生:无奈、麻木。
师:那么“我”的愤怒在他的麻木面前会有什么效果?
生:可笑、滑稽。
我还发现还有一个笑哈哈,是在司机拿了我的书包坐着拖拉机跑了的时候。
师:嗯,司机笑到最后。(生笑)你们为什么笑?幸灾乐祸?(生笑得更厉害了)好,
我们都用自行车吧?被偷过么?
生:(部分)被偷过......
师:那该怎么做?
生:(议论纷纷)
师:说实话,有人想过“弄”一辆回来么?
生:想过,但没实施。老师,我看过一个电影?
师:哦?
生:好像叫什么《偷自行车的人》。
师:对。请说说故事。
生:(简述)
师:你为什么要提这个?(学生趁机提出:明天看一部电影吧!)
生:“冤冤相报”的相似性。
生:我觉得作者是在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所看到的事和人。
师:你很好地抓住了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这便是小说的标题。小说的视角是谁的视角?
生:“我”。
师:嗯,那么,十八岁是怎样一个年纪呢?
生:好奇。
生:成熟。
师:你看到了?
生:抽烟。
师:还有?
生: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
重它们。
师:嗯,这代表着什么?
生:生理上的成熟
生:还有递烟的动作描写。
师:为什么写到这个?
生:试图懂得怎么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
师:“我”是有胡须“定居”的十八岁的人了,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出?
生:父亲决定让我认识外面的世界。
师:有否目的地?
生A:有,是旅馆。
生B:我认为没有。
师:都说说理由。
生A:很多次提到了,而且小说最后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生B:我认为旅馆是暂时的歇息地。
师:(指生B)能具体说说吗?比如,“我”都在什么时候想到旅馆?
生:往往是累了或孤独的时候,比如:司机在不厌其烦地做广播操时,我在想着旅店和
旅店。
师:嗯,这里出现了两次旅店,为什么?
生:感到惊诧,还有黄昏时候,感到孤独。所以我觉得它是家的代名词。
师:说得好!青春期的“我”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
生:我感觉司机很狡诈。
师:为什么?
生:他只有笑这一种表情,令人难以琢磨。
生:如果说他是贼的话,那么他是又精明又变态的贼。说他精明,是因为修车时把自己搞得黑乎乎的,却又叫“我”滚开,难道这预示着他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会搭他的车而且会陷入他的这个陷阱里面吗?之所以说他变态,是因为他的苹果可以完好地运回去,而且为什么还要非得把车拆得七零八落,这算不算用心良苦呢?
师:(掌声)啊!我们班不仅有心理学家,还有福尔摩斯!生:我认为他们是同伙。
生:我觉得不一定是一伙的,因为事情的脉络比较奇怪。我记得眉间尺的故事,但也不太读得懂。
师:能说说大致情节么?
生:(简述情节)
师:很好!你的阅读面很广。这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短篇小说《铸剑》里的人物。复仇者眉间尺和作为仇人的王的头在沸腾的鼎里相斗,一直斗到只剩下清汤,捞出来只剩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竟然都斗成这样了,仇恨之深可见一斑。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请说!
生:小说的背景是什么年代啊?
师:是啊!这也是解读小说的途径啊!就像我们初次看到一个大蛋,就会想,它是什么蛋呢?又是谁生的呢?
师:(展示幻灯片:余华名字和余华照片)知道余华么?请说说你所知道的余华。
生:我知道他新近有一部作品叫《兄弟》。
生:我还知道他是新概念作文和美文大赛的评委或者出题者
师:嗯!我们学校的同学也获得过美文大赛的奖,说不定你的文章有一天也能被余华读到,就像今天你们读他的文章一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
师:(展示:余华简介)
生:老师,我读过《许三观卖血记》,好像是写一个知识分子卖血的故事。而且我觉得和今天这篇小说好像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师:确切地说,是写一群农民卖血的凄惨境遇,比较写实,不同于余华先前的先锋小说的写法。
生:我觉得似乎还有象征含义。
师:是说今天的这部短篇吗?(学生点头)说到点子上了,谁来说说?
生:老师,那个背包为什么是红色的?
师:呵呵,不答反问,谁来助我?(笑)
生:我觉得是青春、热情的象征,背包被抢象征着我成长的代价。(掌声)
师:啊?说来说去,原来是我没明白!(笑)能详细说说么?
生:小说是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认识世界的过程。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标题嘛!
师:好轻松的口气!(顿) 不错,正是如此!(大笑)
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生:得来全不费工夫!
师: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小说后面说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让我们深入小说,继续探索吧!
生:我认为小说中的“我”还有害怕的心理。
师:害怕?
生:抢苹果的人下手太狠。
师:怎么个狠法?
生:“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师:“我”没感觉到痛么?
生:也许是麻木了。
师:麻木?“麻木”这个词语是否用错位了?刚才可是用在司机身上啊!
生:可能“我”也变得麻木了。因为“我”孤立无援,感到无能为力。
师:可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我”的愤怒,而且先前“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象一匹欢快的马一样奔向远方啊。这是为什么?
生:也许是成长的代价吧?但“我”经历了这些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心理上却真的有些成熟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歌曲《童年》大家会唱吗?
生:会!(齐唱《童年》)
师:(总结)成长有快乐也有迷惘,但人总要长大,而且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风雨雨,关键是我们要清醒而且不盲从,保持乐观而年轻、蓬勃的心态,决不能让岁月抢走我们的红背包。下课!
【教学后记】
高二文科班语文老师临时请假,以上实录便是笔者借机与该文科班共同织成的。同时也在自己带的两个高三理科班上《十八岁出门远行》,考虑到刚学过《变形记》,所以导语设计完全不同于高二的,而且这两个理科班语文基础较差,文学底蕴不够深厚,而教学的关键难点又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为此,找来一学生写的一则讨教诗歌内涵意蕴的随笔,让学生替他出主意,解决问题。
诗歌是绿原的《萤》:蛾是死在烛边的/烛是熄在风边的/青的光/雾的光和冷的光/永不殡葬于雨夜/呵,我真该为你歌唱/自己的灯塔/自己的路
该生的疑问是:前两句好懂,后面的越来越不好懂,不知在写些什么。
为此,组织在全班讨论,看谁找到能打开解读这首诗歌的钥匙。讨论的结果:钥匙就在标题中。于是出示课件标题:《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学生马上明白怎么分析了。当然高三学生已经学过《变形记》,故在深度上分析起来也就有所提升了。
我相信,教师可以从自己的阅读和生命经验出发,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适时地指点一下,学生会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向属于他们的世界的,探索是美丽的

相关知识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4、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简介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
(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布置作业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3 十八岁出门远行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 十八岁出门远行”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3 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案设计
[备课思路]
本文是一篇小说。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而《十八岁出门远行》又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理的情节的解读,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旨。此外,本文新奇独特的语言,也需要在阅读中仔细地体味。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型]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师生分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华及其创作特点。可以阅读余华的其他作品以及对其作品的相关评价。课上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了解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写作训练(课后完成)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同时还会配上漫画的,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摘自余华《余华自传》)

余华的所有努力最终抵达的并不是愤怒或诅咒、感伤或抒情,他要求的是在关心内心时让内心敞开,在敌视现实时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因为他深信活着的世界远比我们的态度宽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由于无力持久地承受紧张而采取的犬儒姿态,还是由于洞察了内心的柔弱而忽然发现了宇宙的无限和艺术的深邃。(汪晖《无边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堂实录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堂实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堂实录
师:(导入)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年少轻狂的你一定想探寻充满诱惑的成人世界,因为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华,走进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板书)。
师: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
“先锋小说”(板书)的特点是反叛“现实主义”文学(板书)。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一种“似真性”(板书)效果,犹如绘画中的素描,他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而“先锋小说”却恰恰要造成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板书)。在故事的结构上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在语言上则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隐喻功能。这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钥匙。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小说中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回答下面问题。
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生1:写“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遭遇。人物有“我”、“司机”、“一些农民”和“孩子”等。
师:概括得很恰当。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主要写“我”、“司机”和“抢劫者”(板书)之间的矛盾冲突。
师:从整篇小说来看,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
生(共同回答):旅店(板书)。
师:那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呢?
生2:“我”第一次出门远行很兴奋,当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需要找“旅店”投宿,可是没有人知道哪里有“旅店”,于是“我”只好顺着路走希望能够找到。后来“我”搭上了汽车,就没再想找“旅店”了。不久汽车又抛锚了,一群人来抢劫,“我”被抢去了背包,还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是却找到了旅店,就是那辆“汽车”。
师:寻找“旅店”的过程确实就是这样,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时,“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后来虽然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板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接着不幸汽车抛锚(板书)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结果“我”最终找到了“旅店”#0;#0;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师:小说以“找旅店”贯穿始终,那么“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生3:“旅店”是给人以安全感和能给人提供保护的地方。
师:“旅店”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体现。它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
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这个“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板书),也就是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文眼所在。
师:联系情节回答,在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不合情理的事?
生4:“司机”对“我”搭车态度的突然转变(板书)是一处,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
生5:当“我”问“司机”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没有目的地,“司机”也不在乎方向(板书),只要汽车跑着就行。
生6:汽车在路上抛锚时,“司机”竟然一点也不着急,而是在路上“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板书)。
生7:当有人来抢车上的苹果时,“司机”竟然无动于衷(板书),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
生8:最后“司机”也参加(板书)到抢劫者的行列里去了,并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这些不合情理的,荒诞的情节(板书)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生9:这些情节幽默可笑,能够增加文章的喜剧色彩。
生10:这些情节显得非常有意思,能够吸引读者阅读。
……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有道理。
这些荒诞性情节是通过少年的眼睛来呈现的,它所反映的是“我”初次进入的成人世界的残酷和难以理解,这就体现了少年世界(板书)与成人世界(板书)的对立与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师: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什么变化?
生11:走了一天的路后,“我”非常希望能够找到“旅店”,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也没有能够搭到车,心里非常失望。接着突然看到了一辆停着的汽车。“我”向“司机”提出搭车的要求,出乎意料地被“司机”拒绝了,就在“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搭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变得非常热情和友好,两个人相处的很融洽,于是我就希望汽车一直就这么奔驰下去。但接下来又有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汽车在路上抛锚后有一大群人来抢苹果,而且后来“司机”竟然也加入到抢劫者中去了,还抢走了“我”的背包,“我”被打倒在地,虽然很愤怒但是却无可奈何。
师:对于情绪的变化找得很准确,把这些情节总结起来就是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失所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板书)这么一个捉摸不定的变化过程。
师:那么“我”的情绪发生这种捉摸不定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生12:因为“我”遇到的都是一些令人捉摸不定的事和人,所以“我”的情绪受其影响也变得捉摸不定了。;
师:归纳得非常准确。“我”情绪的变化就是来自于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把小说做个小结。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余华叙述的这个故事可以看成一个成长小说,是少年人进入成人社会时的认知和感受。成长寓言在中国有很多,其中很著名的一个是《小马过河》,大意是只有自己亲自尝试了,才知道水的深浅,才能成功。小说的最后一句“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让我们不无悲伤地想到这个让人高兴的寓言。
祝同学们顺利地走出“成长的烦恼”。
(附板书)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象征意义
人物:我搭车抛锚旅店(伤痕累累的汽车)
希望力量
抢劫者不管
情节:荒诞司机态度转变不在乎方向做操抢苹果
参加
少年世界成年世界对应冲突
主题
想象世界现实世界反差太大
情绪: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失所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
先锋文学:脱离生活经验
现实主义文学:似真性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5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