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奴性》第一课时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考资源网《奴性》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奴性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纪伯伦和他的散文诗歌特点
过程与方法
思考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透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劣根性
教学重点
11种类型的奴性都分别代表了什么
教学难点
“奴性”的最大危害
教学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
课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导入,深入分析课文
本文可以分三部分,你能概括出来吗?
第一部分:描述奴性的随处可见,无时不在。
第二部分:描述奴性的类型及特征。
第三部分:假助“我”与“自由的幽灵”,表明自己对于打破奴性的前景的认识。
怎样理解“奴性总是和荣誉、尊严并驾齐驱”和“在他面前下跪,奉他为金科语律”,你认为奴性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最大的危害也是最大的悲哀:人们生活在奴性的世界,自己却不知道,反而感到很幸福。
你说说11种类型的奴性都分别代表了什么?
盲奴性:白发的奴性:代表对孩子心灵的毒化和压制;
有斑点的奴性:代表颠倒黑白的欺骗;
罗圈腿的奴性:代表被歪曲的言论自由;
驼背的奴性:代表以法律为名进行的社会压迫
代表因循守旧;哑奴性:
代表旧式婚姻;聋奴性:
代表媚俗;跛脚的奴性:
代表权术;生癣的奴性:
代表权力的世袭制度;黑色的奴性:
代表“唯出身论”的社会评价;
为奴性而奴性:代表奴性变成了一种难以消除的痼疾
作业:对比鲁迅,思考“奴性”在我们身上都体现在哪里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板
书
设
计
奴性
奴性的随处可见,无时不在
奴性的类型及特征
课后记事
对比鲁迅,思考“奴性”在我们身上都体现在哪里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硫酸(第一课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三节硫酸
●教学目标
1.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的氧化性。
2.学会检验SO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性质和SO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实验、对比
●教学用具
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双孔橡皮塞及导气管、酒精灯、砂纸、玻璃棒、大烧杯、胆矾、浓硫酸、纸屑、木条、棉花、铜片、细铜丝、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铝条、硫酸铜溶液、蔗糖、蒸馏水、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硝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意指浓硫酸的特性)
[说明]以上物质化学式书写要大,弯箭头和化合价要醒目,可用不同颜色,充分体现层次感,可借投影展出。
[板书]第三节硫酸(第一课时)
一、硫酸
[师]我们在初中学习化学时学过硫酸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
请大家分述以下投影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投影展示]
[学生回答,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或投影展出]
[投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
Fe2O3+6H+====2Fe3++3H2O
OH-+H+====H2O
Ba2++SO====BaSO4↓
[归纳]以上实验验证了稀硫酸五个方面的性质,即酸的通性。
[板书](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提问]为何稀硫酸具有这些性质呢?
[回答]硫酸之所以有酸的通性,是因为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板书]H2SO4====2H++SO
[过渡]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板书](二)浓硫酸的性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上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并总结。
[板书]1.物理性质
[投影]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98.3%的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程。
[讨论]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瓶相同,酸体积相同),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
[引导]注意观察、对比。
[生甲]用天平称量两个瓶子,重者为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浓盐酸大。
[生乙]拿起试剂瓶摇晃、观察,呈粘稠油状者为浓硫酸,因为浓硫酸是一种粘稠油状液体。
[生丙]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无酸雾者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沸点高、难挥发。
[生丁]打开瓶塞,过一段时间后称量,增重者为浓硫酸,减轻者为浓盐酸,因为浓硫酸难挥发且吸水,而浓盐酸易挥发。
[设问]当SO2、CO2、Cl2、H2等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而要干燥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浓硫酸。这说明浓硫酸有什么特性?
[生]吸水性。
[板书]2.特性
(1)吸水性
[师]浓H2SO4的吸水性我们也可用以下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按小组进行。在试管中放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H2SO4,振荡。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
[提问]描述实验现象:固体由蓝变白,溶液仍无色。
[设疑]白色固体为何物?胆矾失去的结晶水是否成为溶剂?溶液为何不变蓝?
[讲解]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由胆矾失去结晶水而来。失去的结晶水分子与硫酸分子结合,生成了稳定的硫酸水合物,并未成溶剂,所以溶液仍无色。
[板书]H2SO4+nH2O====H2SO4nH2O(n=1、2、4等)
[演示实验6—3]浓H2SO4与棉花、纸屑、木条的作用。
[问]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各有什么变化?
[生]三种物质最后都变黑。
[问]黑色物质是什么?体现了浓H2SO4的什么性质?
[生]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们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这是浓H2SO4脱水性的体现。
[板书](2)脱水性
[设问]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讲解]吸水是指吸收物质中本来就有的湿存水(或水蒸气),脱水是指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浓硫酸的腐蚀性就缘于它的脱水性。
[演示]实验6—4,蔗糖与浓H2SO4的反应。将预先称量的20g蔗糖放入100mL烧杯中,加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5mL浓H2SO4,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观察物质颜色、体积的变化,闻气味并抚摸烧杯外壁。
[现象]蔗糖由白变黑,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设疑]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是有机物。请大家根据现象分析,该实验体现了浓H2SO4的哪些性质?
[分析]蔗糖为含C、H、O元素的有机物,遇浓H2SO4会炭化,体现浓H2SO4的脱水性。反应为C12H22O1112C+11H2O。黑色物质体积膨胀为疏松多孔状,说明有气体产生,那么气体是哪一种,如何形成的?
[过渡]要知道答案,必须学习硫酸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强氧化性。
[板书](3)强氧化性
[设问]我们在学习酸的通性时知道,活泼金属可与酸反应生成H2,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稀H2SO4能否和铜反应?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稀H2SO4中的氢。
[追问]那么,浓H2SO4能否与铜反应呢?
[演示]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如右图,反应之后,将试管里的混合液倒入盛少量水的小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
[提问]请描述实验现象。
[回答]未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当加热时,液体变黑,产生无色气体,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并使石蕊溶液变红。小烧杯中的溶液呈蓝色。
[讨论]铜与浓硫酸反应需什么条件?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应生成物,注意试管Ⅱ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分析]加热条件下,铜可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是二氧化硫。反应后被稀释的液体呈蓝色,说明生成了CuSO4。由于SO2是有毒气体,所以少量尾气用浸有碱液的棉团处理,以防污染空气。反应方程式为:
[板书]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设疑](投影)上述反应中:
①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何物?
②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各为多少?
③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
Cu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CuSO4,浓H2SO4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SO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说明浓H2SO4一方面表现出氧化性同时又和金属元素结合成盐表现出酸性。
[问题探究]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稀H2SO4是否具有氧化性?两者相比有何差别?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注意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生]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最高价)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而Cu+H2SO4(稀)不反应。可见,H+的氧化性比的氧化性弱且还原产物不同。
[设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而能被浓H2SO4氧化,那么在氢之前的金属是否更容易被其氧化呢?
[生]肯定是!
[展示铝条,做下面的实验]
[补充演示]铝和浓H2SO4的作用。设计如下:①将一根随时处理完氧化膜的铝条迅速置于盛饱和CuSO4溶液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可用热NaOH溶液处理氧化膜,整个过程要迅速,以防铝再被氧化)
[分析]铝条表面覆盖红色金属铜:2Al+3Cu2+====2Al3++3Cu②把铝条表面的铜用砂纸打掉洗净后,将其插入盛浓H2SO4的试管中,1~2分钟后取出。
[分析]洁净铝条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难道不反应吗?
③把②中的铝条放入饱和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分析]铝条表面无红色物质析出。①③对比,现象不同,那么在②中一定发生了某种反应。
[阅读]P131倒数第二自然段。
[讲解]由于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使某些金属如Fe、Al等表面因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浓H2SO4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正因为如此,常温时,常把浓H2SO4存放在铁质、铝质容器里。但若加热,则会反应。
④把③中铝条取出,置于浓H2SO4中,加热,观察。
[小结]a.加热条件下,浓H2SO4可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H2。
[说明]H之前金属与浓H2SO4反应,产物复杂,大纲不作要求,但要注意反应不
产生H2。浓H2SO4与不活泼金属反应,一般被还原为SO2。
b.常温下,浓H2SO4可使Fe、Al钝化。
[强调]“钝化”并非不反应,是因氧化而钝化。
c.浓H2SO4与金属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过渡]浓H2SO4的氧化性之强还体现在能跟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板书]C+2H2SO4(浓)CO2↑+2SO2↑+2H2O
[问题探究]根据浓H2SO4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解释蔗糖炭化后,能够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及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愿回答]
[生]在蔗糖内加入了几滴水,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热,此时,蔗糖被浓硫酸炭化,反应生成的炭又继续和浓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同时生成CO2,从而会出现体积膨胀、疏松多孔海绵状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
[师]以上现象是浓H2SO4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的共同体现。
[问题探究]我们在前面对H2S的学习中,知道H2S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那么,它能否和浓H2SO4反应?若反应,生成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H2S+H2SO4(浓)====S↓+SO2↑+2H2O
[参考练习](投影)
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_____________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____________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_____________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_____________
(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_____________
(7)利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可制H2S气体。_____________
答案:脱水性吸水性酸性酸性和强氧化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强酸性
2.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A.盐酸B.稀硫酸
C.浓硫酸D.硫酸铜溶液
解析:此题考查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盐酸、稀硫酸与铁发生反应:Fe+2H+====Fe2++H2↑,铁被腐蚀;硫酸铜溶液可与铁发生反应:Cu2++Fe====Cu+Fe2+,铁被腐蚀;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钝化而生成保护膜。所以选择答案C。
答案:C
[小结]本课时重点学习了硫酸的性质。硫酸是典型的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我们本节课所学重点。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一、二
课后思考:组装一套实验装置,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板书设计
第三节硫酸(第一课时)
一、硫酸
(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SO+2H+
(二)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教学说明
本课时主要采用了实验、启发、设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由于本课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单纯地讲解容易让学生有枯燥、乏味、零乱之感。因此,本课时充分利用了化学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实验外,还增加了问题探究,意在训练学生实验、观察、分析、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渔父第一课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渔父第一课时
一.熟读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枯槁(gǎo)鼓枻(yì)凝滞(zhì)淈(gǔ)其泥皓(hào)皓之白物之汶(mén)汶餔(bū)其糟濯(zhuó)吾足莞(wǎn)尔而笑歠(chuò)其醨(lí)
2.正确划分节奏。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二.预习
1.熟读课文,结合译文和课下注释,把重点的字词准确解释写在课本上。
2.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能够体现屈原形象的句子?并思考表现了诗人怎么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语句分享
语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
课堂学案
1.导入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就像司马迁一样,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他坚强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个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2.背景介绍
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无望,毅然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普遍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3.作家作品及有关常识
屈原:______末期______人,杰出的______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______》、《______》、《______》(11篇)、《______》(9篇)、《______》,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4.整体感知
(1)听录音:听时注意圈点标记
听音乐,感受文字,感受诗情、诗韵
(2)诵读要领: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例如:(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5.研讨文本
1.第1、2段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重点字词:颜色、形容、是以、见、凝滞、淈、而、餔、歠、酾、高举
重点句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3)概括段落大意,落实文言语段翻译
课下练案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憔悴()餔糟()歠醨()
汶汶()三闾()鼓枻()莞尔()濯缨()
2.★★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枯稿: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4.5.★★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6.翻译下列句子。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
(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析,提高运用复分解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硝酸跟硫酸、盐酸等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硝酸的用途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贡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言]硝酸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大强酸之一,现在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一瓶浓硝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后总结一下你从中可以判断出硝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以此为落点让学生边观察边作简单的推理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结论的推理能力)
[板书]
1.硝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观察硝酸溶液的颜色得出);
(2)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塞可嗅到);
(3)易溶于水(观察瓶中标签浓硝酸的浓度为65%可得出);浓度大于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
……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断定硝酸具有酸的通性,请同学们根据酸的通性来分析解决下列问题,并把结果填信表格中:
推测可能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硝酸跟氧化钙反应
硝酸跟碳酸钙反应
硝酸跟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反应
硝酸跟金属铝、铁、铜反应
硝酸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
[学生分析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绝大部分学生对前三个问题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后两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论。这正是后面进一步探究硝酸的氧化性创设了问题情景。
[板书]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强酸
[教师活动]盐酸、硫酸跟铁和铜等金属反应情况?试推断铁、铜跟硝酸反应反应情况。
[实验演示]
A.稀硝酸中投入铁片、稀硝酸中投入铜片
B.浓硝酸中投入铁片、浓硝酸中投入铜片
C.浓硝酸跟投入铁片并加热
[学生观察并分析]
铁、铜跟稀硝酸都能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氢气?)。铁片跟浓硝酸在常温下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铜片跟浓硝酸反应产生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同时溶液显蓝色。
[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稀硝酸都可跟不活泼金属(活泼金属当然能反应)反应,反应中一般不产生氢气,冷的浓硝酸遇铁、铝等要发生钝化作用。
硫、碳等非金属单质遇硝酸能否发氧化还原反应?
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遇硝酸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研究]
D.焦炭投入热浓硝酸中
E.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浓硝酸溶液
[板书]
(2)具有强氧化性。反应规律如下:
还原产物
范围
浓硝酸
一般NO2
不活泼金属、碳等非金属单质、某些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
稀硝酸
一般是NO
硝酸强氧化性的其它方面的表现:热浓硝酸遇酸碱指示剂会起漂白作用,铁、铝等金属遇冷浓硝酸会起钝化作用。
[学生练习]
写出铜跟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硫、碳跟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3H2O
[教师展示]一瓶久置变质的浓硝酸、一瓶未变质的浓硝酸,让学生观察颜色并进行比较。
[学生观察结果]变质硝酸显黄色。
[教师引导]试分析久置浓硝酸为什么会变黄色?
[师生共同分析]硝酸分解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使溶液显黄色。
[板书]
(3)硝酸是一种不稳定性的酸,见光、受热易分解。
4HNO34NO2+O2+2H2O
所以保存硝酸时要注意避光、放在阴暗和低温处。
[总结巩固]试比较硝酸、硫酸、盐酸三大强酸在性质的异同点:
色、态
刺激性
挥发性
氧化性
硝酸
盐酸
硫酸
[巩固练习]
1.将足量的NO2和一定量的SO2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中,产生的沉淀()。
(A)不可能是亚硫酸钡(B)一定是亚硫酸钡
(C)一定是硫酸钡(D)一定是亚硫酸钡和硫酸钡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的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盐酸(D)浓硫酸
3.常温下,在
(A)1.5
4.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B)把硝酸银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
5.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溶液、98%的硫酸溶液、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A)白、红、白(B)红、黑、白
(C)红、红、红(D)白、黑、白
6.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A)Al(B)Fe(C)Ag(D)Au
7.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最多的是()。
(A)Cu+HNO3(浓)(B)Cu+HNO3(稀)
(C)CuO+HNO3(D)Cu(OH)2+HNO3
8.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1、0.1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A)0.15(B)0.225(C)0.35(D)0.45
9.6.4g铜与过量的硝酸(8mol·L-1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离子为
(A)0.28mol(B)0.31mol(C)(
(A)Al(B)Fe(C)Ag(D)Au
10.纯净的浓硝酸是无色的,但保存不当则呈黄色,这是由于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除去所含的杂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贮存浓硝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气球内先充有空气)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请填写下列空格。
(1)实验开始时,先将烧瓶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断摇动烧瓶的条件下,使反应充分进行。可观察到的4个主要现象:
①铜丝逐渐减小,但不完全消失,且表面有气泡生成;
②气球先略变大,在摇动情况下变小,而后又变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摇动情况下,导致气球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AC,3C,4D,5D,6C,7A,8B,9C。
10.硝酸见光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浓硝酸;4HNO34NO2↑+O2↑+2H2O;加适量蒸馏水;3NO2+H2O=2HNO3+NO;盛放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的地方。
111.(1)提高反应速率。(2)③无色溶液变成蓝色;④烧瓶中气体先呈红棕色,最终为无色。(3)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或2NO+O2=2NO2、3NO2+H2O==2HNO3+NO。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78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