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六国论》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二、字音
贿赂huìlù获邑yì厥jué暴霜露pù荆棘jīngjí草芥jiè安寝qǐn弥繁mí与嬴yíng洎jì谗言chǎn胜负之数shù
三、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冒着)(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四、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致,以至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道理)
(2)名词作动词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地事秦(侍奉)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咽下咽喉)
(3)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3)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适合,得当,适宜)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诚不得以(能够)
(9)非非兵不利(不是)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10)势有如此之势(优势)其势弱于秦(势力)
(11)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12)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七、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
(5)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之
(1)结构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结构助词,的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3)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
(4)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2)介词,凭借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3)连词,相当于“而”可翻译为“才”以有尺寸之地
(4)介词,把举以予人
(5)介词,用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1)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为国者(治理)
(2)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代词,它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2)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1)连词,就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连词,那么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1)动词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
(2)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
八、重点词语
1.始速祸焉(招致)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它实际)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如果)
九、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4)至丹以(派)荆卿(刺秦王)为计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或状语后置句)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或状语后置句)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十、重要语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发展到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翻译:以前假使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如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翻译: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进军(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咽喉去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翻译: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延伸阅读

《六国论》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六国论》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六国论》学案
学习要点
1.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
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
《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食’,吃饭。‘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但上面所引对这句的解释,同这层意思却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出现距离呢,关键。问题在于对“食”和“之”的解释。
“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的确反映了由于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心理上的恐慌,但并没有明确说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因为秦人恐慌绝不等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六国论》一文明显地说明作者是“合纵”论者,六国坚持“合纵”,并力抗秦,绝不会被秦国灭亡,甚至还能战而胜之。作者在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末尾,作这样一个积极的假设推断,如果只是止于秦人的不安,那么,并力西向的意义不就微乎其微了吗?这种说法,力量不欠薄弱,态度不欠明朗了吗?这样,他怎能完成他的论点,怎能足以起警戒北宋当权者的作用呢?退一步讲,如果这句真是“秦人连饭也吃不下去”这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食不甘味”或“食不下咽”一类的词语呢?在古文里,有现成表示吃不下饭的句子,例如:“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说法,“食”字下面都没有“之”字,为什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这个句子里却多用一个“之”字呢?
由于“食”被解作“吃饭”,“食”下的“之”字,的确不好解作指代“饭”的代词,因为上文没有关于“饭”的先行词。但释者自然是别有解法的——把“之”字释为“而”,这确实别有见地。在古代汉语中,“之”训“而”,有此一说,例如:“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中庸)“玄之又玄”(老子第一章)。“虽僻远之何伤?”(楚辞涉江)几个句子中的之,有人就释为“而”。但这一用法,就连上古,也不是“之”字的常义,许多古汉语虚词专著如《经传释词》、《词诠》、《古汉语虚词》等书都不录列。作为宋文,特别是不爱玩弄字之古义的苏洵,恐怕不至于置现成平易的“而”字不用,偏偏追求古奥以“之”代之吧!
《六国论》一文,写到六国并力西向的作用时,势必要提出它的最深远、最巨大的意义,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这句就可径直地译为“我恐怕秦国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吧!”“食”,蚕食。“之”,代六国。
“之”字代并力西向的六国,文顺意切,自不待言。灭亡别国说“食”、“并吞”、或“蚕食”,形象生动,也极其常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韩非子存韩》也说:“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是后千百年间,“蚕食”一词,一直为史家所沿用,几乎成了秦灭六国的专用语,原因是它贴切生动地概括了强秦逐渐灭亡六国的历史情景。况且苏洵熟悉史传,并得力于史传,他沿用这一用语,恐怕是极其自然的。
“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语调辛辣,寓意深刻,能鲜明有力地概括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读者有强烈明确的启示作用。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特色。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加之论证中笔端颇带感情,而且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增强了文章的感人力量。
围绕总论点所举的两个论据,前者是直抒己见,后者则用假设问答。这样写,在形式上不感呆板平滞,在内容上又切合情理——因为六国中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齐、燕、赵并未赂秦,所以作者用设问的形式(“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予以答辩,就无懈可击了。
遣词造句相当精彩,排比、对偶、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相得益彰。两个“百倍”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接着以“今日”、“明日”相连续,极言割地之频;以“五城”、“十城”极言割地越来越多;以“一夕”二字,夸张苟安时间之短。前后对照,写出了赂秦者的困境。“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生动地说明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真理。“如弃草芥”和犹抱薪救火”两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前句表现了“举以与人”的轻率态度;后句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这些用语近乎夸张,却令人不感失真;相反,倒觉得入情入理。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赂秦者大为失策!
第三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语势略呈平稳。到了第四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最后在第五段中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曾把“理定而后辞畅”作为“立文之本源”(《文心雕龙情采》)。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辞,即文章的语言艺术。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主旨鲜明,说理透辟,语言畅达,无一句废话,可以说是一篇“理定”、“辞畅”的好文章。
反馈练习
一.字词解释
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可得闻与
3.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⑤
二、语言运用
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竖子不足与谋
⑤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三、阅读理解
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1.对加黑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2.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3.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4.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1.BC(都是“几乎,近于”的意思)
2.①“厌”通“餍”②“蚤”通“早”③“见”通“现”④“决”通“诀”⑤“乡”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与”通“欤”
3.C
二、1.①齐②接受各国贿赂③之(张良)④之(项羽)⑤暴,暴2.C3.①C②D
三、1.C2.B
3.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课题

六国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能力目标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导学流程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预习交流一、作家作品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三、写作背景问题导学交流展示探究欣赏

评价点播巩固延伸达标测试

1、作者简介: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2、题解: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3.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第三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2.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一、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请作回答。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二、阅读李桢的《六国论(节选)》,完成: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罪秦:认为秦有罪。B.曾:竟。C.视:比照。D.向使:原先的使命。E.是以:因此,属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以”:因为;“是”:代词,代这个原因。2.对“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只是他们最终没能做秦国所做的事。B.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攻克秦国,反倒替秦做了许多事。C.希望他们不要打败秦想打败的国家。D.只是他们最终不愿做秦国所做的事。3.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4.李桢的“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_______。他认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________。他的观点的局限性在于________。

教学反思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
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齐读第三段。
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齐读。
A.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A.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奉之弥繁不战韩魏楚
破灭之道侵之愈急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齐人与嬴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不赂秦者不助五国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燕谴刺客齐燕赵
(盖失强援始速祸焉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 (苏教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

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用)攻取之外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固()不在战

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后()得一夕安寝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以地事()秦此言得()之()

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大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课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ù)思厥(jué)先祖父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63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