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崔杼弑其君》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崔杼弑其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崔杼弑其君》
教学目的:
一、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二、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三、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
四、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晏子不死君难”和“大史书曰”两节;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具、教法:
一、实物投影仪。
二、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通过对《左传》的介绍,导入课文: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件(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了解更多的有关《左传》的知识。)
《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
学生诵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
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
1.通假字:
遂取之“取”通“娶”
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4.文言虚词积累:

偃御武子以吊焉(代词、代“齐棠公”)
庄公通焉(代词、代“棠姜”)
吾焉得死之(表反问,怎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表修饰)

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免,是反子之义也。
申蒯,侍渔者。
(2)被动句
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
(3)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将庸何归?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并适当引导和点拨。)

三、显示同学们的意见,适当评点并补充,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
四、学习小组讨论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
1.学生讨论
2.学生发言
3.明确
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据课文内容明确)
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文章在叙述事件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件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
五、学生再读课文,加深认识。

六、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4、5、6段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主要分析“晏子不死君难”一节和“太史直书”,了解晏子和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
印发金圣叹的《才子必读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晏子”。
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那么,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
二、
(1)齐读第四、五段。
(2)学习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
讨论:
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
讨论后,显示学生意见:
(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
(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
(3)他狡猾,奸狡。
(4)机智、圆滑。
(5)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
(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
(教师明确)
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在对待崔子弑君这件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
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主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
在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对比阅读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加深理解“不死君难”。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讨论:
①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
②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
明确: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五、出示投影,学习《董狐直笔》(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加深对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认识并渗透文言知识。
①翻译:其我之谓矣!
②区别古今义:书法不隐。
六、课后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的收获。如:叙事有条理、有层次;重点分明突出,讲究叙事技巧,人物形象鲜明等。
七、布置作业:
①课后拓展,阅读并翻译(《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五》)
②完成课后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③动手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评价要点。

相关推荐

§3.1.1空间向量及加减其运算


§3.1.1空间向量及加减其运算
【学情分析】:
向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不仅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工程科学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教A版必修四中,读者已经认知了平面向量,现在,学习空间向量时要注意与平面向量的类比,体会空间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高一学习的平面向量的知识,引申推广,理解和掌握向量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学习,注重类比、推广等思想方法的学习,运用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空间向量的概念和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空间向量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1)一块均匀的正三角形的钢板所受重力为500N,在它的顶点处分别受力F,F,F,每个力与同它相邻的三角形的两边之间的夹角都是60,且|F|=|F|=|F|=200N,这块钢板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将会怎样运动?这三个力至少多大时,才能提起这块钢板?
(2)八抬大轿中每个轿夫对轿子的支持力具有怎样的特点??从实际生活的例子出发,使学生对不共面的向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说明不同在一个平面内的向量是随处可见的。
二.新旧知识比较让我们将以前学过的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回顾一下,看它们是只限于平面上呢?还是本来就适用于空间中。
请学生自行阅读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空间向量定义、模长、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相等向量。
请学生比较与平面向量的异同。
向量概念的关键词是大小和方向,所以它应既适用于平面上的向量,也适合于空间中的向量,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在空间中比平面上有更多的不同的方向。因此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概念和知识就可以迁移到空间图形中。
(1)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内,成为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向量。通过比较,既复习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又加强了对空间向量的认识,注重类比学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类比推广、探求新知如图,对于空间任何两个向量,可以从空间任意一点O出发作,即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在平面图形中向量加减法的可以通过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对于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看作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它们的加法、减法当然都可以按照平面上的向量的加法和减法来进行,不需要补充任何新的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让学生知道,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与向量的起点无关,这是数学中向量与物理中矢量的最大区别。
如图,可以从空间任意一点O出发作,并且从出发作,则.

探索1:空间三个以上的非零向量能否平移至一个明面上?
探索2:多个向量的加法能否由两个向量的加法推广?
(3)思考《选2-1》课本P85探究题
归纳:向量加(减)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空间三个或更多的向量相加,不能同时将这些向量都用同一个平面上的有限线段来表示,但仍然可以用将它们依次用首尾相接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得到它们的和。比如:三个向量的和,一般地,空间中多个依次用首尾相接的有向线段相加的结果等于起点和终点相连的有向线段。我们常常把向量的这种性质简称为“封口向量”。

四.练习巩固1.课本P86练习1-3
2.如图,在三棱柱中,M是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
(2);
(3)
解:(1)
(2)
(3)
巩固知识,注意区别加减法的不同处.
五.小结1.空间向量的概念:
2.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反思归纳
六.作业课本P97习题3.1,A组第1题(1)、(2)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举出一些实例,表示三个不在同一平面的向量。
2.说明数字0与空间向量0的区别与联系。
答:空间向量0有方向,而数字0没有方向;空间向量0的长度为0。
3.三个向量a,b,c互相平行,标出a+b+c.
‘解:分同向与反向讨论(略)。
4.如图,在三棱柱中,M是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
(2);
(3)
解:(1)
(2)
(3)
(中等题)
5.如图,在长方体中,,点E,F分别是的中点,试用向量表示和
解:

6.在上题图中,试用向量表示和
解:==,

记念刘和珍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赏析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掌握文本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总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需从古典回到现代,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而鉴赏应该注意:1、掌握文章的思路,以“我”为主;2、把握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因“实”出“虚”;3、深入品味语言,理解“情致”与“文”的联系。我们走近鲁迅,学习他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然而,鲁迅这个“朋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创造的文学是“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且有独特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鲁迅,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与尊重。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永远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钢铁战士。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鲁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作品,逐渐地认识鲁迅。
二、写作背景
(以上说了那么多,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航使入天津大沽口,制造了大沽口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并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声讨日英美等国的罪行。
会后,到段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军警的排枪射击和大刀破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即在遇害者之列。4月1日,鲁迅写作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并以此文来深切哀掉刘和珍等遇难者,借此对“三一八”惨案进行评述。当然,还在《空谈》、《可惨与可笑》、《无花的蕃薇之二》等文章中也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就在3月18日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下午得知惨案发生后,鲁迅愤慨地说:
①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②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最后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三、分析文章
前面,我讲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正式看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全文的第一二小节,请大家先看到第1小节的第1段。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开头就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含有揭露的意味,这里强调这个重大历史时刻,对人心起到一种提示和警醒。而“二十五日”就是女师大为在段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鲁迅在这一天,却独自徘徊在礼堂外,表明了鲁迅无法承受烈士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在徘徊中沉思。遇到程君,问起为刘和珍写了点什么没有时,鲁迅还在沉思中,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说“没有”,程君就“正告”鲁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因为她生前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从整体来看,这一段总写在北京女子师大追悼会上“我”被“正告”有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缘由。
(接下来,请大家看到第2段)
“这是我所知道的……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生活艰难的同时,刘和珍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指出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青年。“毅然”一词又体现出她的勇气和果断。后面,“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抵却只能如此而已”,反复强调“却只能如此而已”,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表达出鲁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悼念死者,深表歉意。
在这一段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安慰”一词的含义呢?请大家思考。
明确:如果存在“在天之灵”,则对遇难者和作者自身都可以得到安慰。
(我们了解了前两段的内容之后,请大家继续看到下一段)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请思考。
明确:“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里,作者对“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更加觉得悲哀并愤怒到了极点,他将“深味”悲凉,以“最大哀痛”作为“祭品”奉献给逝者,让哀痛“快意”于苦痛,说明作者对死者也哀痛到了极点。
这段中提到三个“非人间”,反复的强调这“非人间”,可以看出,鲁迅“已经出高愤怒”了,并含有对段政府有严历的控诉之意。
(上面,我们对第一节作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请大家齐读一遍这节的内容)这里,我们采取整体感知的方式来解读。
“真的猛士,敢于……敢于……”指出猛士敢于直面和正视反对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现实,“猛士”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为“真的猛士”是不可以更不可能回避的,而这就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以“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感到“哀痛和幸福的人”。
接着指出,“庸人”随着时间的流驶,惨案仅使他们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却在“微漠的悲哀”中,“暂得偷生”,并且“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说明“庸人”太多。否则怎么能够“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呢?但是“庸人”也曾被惨案影响过,给他们留下的是“微漠的悲哀”,对他们麻木的灵魂只存在轻微的触动。鲁迅正是看到了“痛人”太多,提出了“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的疑问。
所以,鲁迅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就必须写点东西,以提醒太多的“庸人”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血债。因为鲁迅担心“庸人”麻木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历史。这就说明鲁迅正是看到多数“庸人”的愚弱之处,觉得“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以此来疗救“庸人”麻木的精神世界,他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生活动:(通过对这两节内容的分析,请大家思考如下问题)
鲁迅在这两部分的内容中,给我们明确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这两节结构严整,并构成一个整体,为我们交待的写作的意图是提醒“庸人”们牢记历史,牢记血债。表达出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对反动统治者的厌恶和控诉,为全文奠定了深厚的抒情基础。
四、板书设计
正有为“遇难者”写点东西的必要
第2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体,理解重点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前两节,接下来,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后面几节,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在学习这里的内容之前呢,请大家先朗读一遍第二节要求背诵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到第三节第1段我们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段指出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回忆刘和珍的身前事迹。对自己的学生,鲁迅先生奉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并强调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认为自己是“苟话”的,这就表达了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良好品质,并把这次遇难者的事迹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下面一段叙述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和鲁迅认识刘和珍君的细节,特别提到像刘和珍这样追求进步的青年,在学校中,被杨荫榆、刘百昭等的残酷迫害。鲁迅在《空谈》一文中说:“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说明反动派迫害学生,是鲁迅根本预想不到的,在鲁迅看来,缘杨荫榆、刘百昭等人是不可能有“人气”的,所以,他对待反动派,则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
“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
总的来说,第三节叙述了刘和珍的生前事迹,并赞扬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对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的论调的反驳。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节,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一节的内容)
这节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逐渐展开,可分为四个层次:
得到噩耗→颇为怀疑→以尸骸为证,同时听到诬蔑→悲愤号召
以上明确了思路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内容。
“居然”一词说明:一是对卫队开枪出乎意料;一是突出敌人如是凶残。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鲁迅是“颇为怀疑”的,不敢相信,也无法相信,事实则是以刘和珍自己的尸骸为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诸位思考,我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鲁迅在《空谈》中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我只知道他们(指反动派)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是把敌人想得太好。请愿不以为然,事实则出乎意料,总是“梦想不到”。被骗去的四十七个青年的生命却震撼了鲁迅,使他不得不相信反动派的行为“下劣凶残”确为事实。第二段则直接点明反动派对爱国青年是纯粹的虐杀。
在第3、4段中,“政令”说她们是“暴徒”,“流言”又说她们“受人利用”。这纯粹是对刘和珍等青年的诬蔑,而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温和”则是对诬蔑的反驳。事实也说明,他们是“徒手请愿”。鲁迅说过“假如当局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表明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虐杀、诬蔑等没有“天良”的行径深表痛恨和谴责。
第五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请思考,然后作答)。
明确: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更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2、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
(讲究第四节,我们再看第五节)。
开头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内心的愤怒不得不说,不说就阐述不清反动派屠杀青年学生的惨象,自己只能把心中愤怒的话说出来,才能使内心的歉疚得以减轻。
接下来,“我没有亲见……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请大家参看注释。其中,“欣然”一词说明刘和珍是自愿前往请愿,并非“流言”所称的“受人利用”,这里即是对流言家强烈的驳斥与批判。鲁迅说:“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但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部分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遇害时的细节。其中,“背部中弹”说明学生不是在正面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又说明了是有军官指挥着进行杀害青年学生。“攒射”是排枪射击的佐证,手枪是指挥官才配得有,一般士兵扛的都是长枪。则更说明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就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执政府设下的“罗网”,这就深入揭露段政府的下劣与凶残,让事实真相更加地明晰。
然后,这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伟绩”和“武功”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而“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总体来讲,这三个节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前的事迹和遇害的详细经过,极度讽刺反动派的残虐与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高度赞扬了三个女子从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在遇难过程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说完了《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三、四、五小节,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回顾完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第六节第1段)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未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由此,在对血流过后的激励作用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的哀伤”,而对于“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的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讲完了这个小节之后,我们来看文章的最后一节)
“我已经说过:……”这两段中,前一段“向来”,“不惮”,“最坏”等词再次出现,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同时,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后一段,特别肯定了中国女性对于革命的意义,就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助团结、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然的民族性虽被压抑至数千年,但最终被唤醒,没有消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更将奋然而前行”。这段中,鲁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奋然前行,鲁迅说过“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一件事的开头”,说明了后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
最后,“我说不出话来”,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意。
(好,我们把全部内容讲完以后,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2、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3、鲁迅在此文中涉及了哪三类人,对他们各持怎样的态度?
①反动势力(学者文人)
②爱国青年
③“庸人”
三、板书设计: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一、导入新课:(课后题解)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见课件)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板书:刘和珍)。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提示:作者不只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杀戮(lù)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第三教时
一、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三、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①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1925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三一八”事件。(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
明确: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七、“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
猛士
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附录:
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yáo高耸)。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56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