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公开课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公开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2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诗词功底,对诗词学习表现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饮酒》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饮酒(其五)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饮酒(其五)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饮酒》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扩展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公开课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对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设计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注意到,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进行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画出了,先不作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步骤会造成物理量增大或减小,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引入:前几天,邻居王大妈在路边捡了一条金灿灿的项链,她不知道这项链是不是金的,想让老师帮她鉴定一下。同学们,怎样鉴定这条项链是不是金的?你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

讲解:从密度表可知,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就要测量出它的密度,再把测得的密度跟密度表对照一下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了。那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思考:根据我们学过的密度公式,要想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项链的形状不规则,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呢?这需要利用量筒。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金的密度与其他物质不同,可以测量项链的密度,看它是否与金的密度相等。

学生回答:根据密度公式,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宽、高,然后计算出体积。

通过故事创设情景,引出密度测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量筒的使用

请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利用量筒能测量什么物理量?

(2)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毫升(mL)和立方厘米(cm3)之间是什么换算关系?

(3)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4)课本图6.3-1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学生练习使用量筒测量一下烧杯里水的体积。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观察水面的形状,读出它的示数。

思考:怎样用量筒测出形状不规则的项链的体积?先说出具体的步骤,然后实际操作。

学生能够想到的步骤:

(1)把项链放进量筒,倒进一些水,读出总体积;

(2)再把项链拿出,读出剩下水的体积,两个的差就是项链体积。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步骤能测出项链的体积。不过,有几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思考:

(1)要把项链从量筒取出,最好先在项链上拴好细线。拴细线同样能让项链轻轻滑入量筒,避免损坏仪器。就是说实验还要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为什么要用细线?一是便于放进去,取出来,二是误差小。

(2)向量筒水时,倒进多少水比较合适?

(3)把项链取出时,项链上会不会沾有水,这样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大还是偏小?

(4)注意到上面的三条,怎样改进实验步骤?

引导学生总结出测量固体体积的正确步骤:

(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2)用细线拴好固体,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3)计算出固体体积V=V2-V1。

学生讨论后回答:(1)利用量筒能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2)一般量筒是以毫升为单位标度,1毫升=1立方厘米。

(3)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100mL,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4)甲正确,乙、丙错误。乙会使读数偏大,丙会使读数偏小。

学生操作并读数。

水不能太少,要能把项链浸没;也不能太多,水面超过量筒最大刻度没法测体积。

项链要带走一些水,使剩下水的体积变小。这样会使测得的体积偏大。

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有了前面学习的温度计、刻度尺作基础,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对量筒的知识迁移。

培养学生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意识,为下面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中也要注意测量误差做铺垫。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

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

4.利用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针对上面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思考:

(1)能不能先测小石块的体积,然后测量它的质量?

(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能不能先测量总体积,再测量水的体积?

让学生按上面的步骤测量小石块密度,并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石块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放入石块后的总体积V2(cm3)

石块体积V(cm3)

石块密度ρ(g/cm3)

思考: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方法一: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压入法测体积。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

④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

方法二: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悬垂法测体积。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

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1;

③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

④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

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步骤,先让他们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一会儿教师引导他们对实验步骤做出评估。

学生思考并回答:(1)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上会沾有水,测量它的质量会偏大。

(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如果先测量总体积,则把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大。

在测量固体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控制误差的意识和能力。

三、测量盐水的密度

学生自己用盐和水配制一杯盐水,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所配制的盐水的密度,先设计实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

多数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操作过程中,烧杯中的盐水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应该怎么办呢?

注意到了上述因素,有同学提出了改进方案:

(1)用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m1;

(2)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盐水和量筒的质量m2;

(4)计算出盐水密度。

单纯从减小误差的角度来考虑,上述步骤是正确的。但上述步骤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安全性。因为量筒又细又高,底座面积又小,放在晃晃悠悠的天平上,一不留神就会翻倒。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和实验仪器安全,应是实验者考虑的首要因素。

既然烧杯中的水无法全部倒入量筒,我们不妨让它多剩一些,测出烧杯和剩下的盐水的质量,可知倒出去的盐水质量,倒出去的盐水体积可由量筒直接测出,这样就可算出倒出去的盐水的密度。正是这样经历多次设计,多次评估,考虑到各种因素,确定了测量盐水密度的最佳方案:

(1)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3)测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4)计算出量筒中的盐水密度(与配制的盐水密度相同)。

这种方法避免了因盐水沾在容器壁上所引起的误差,保证m1、m2测量准确,V读数准确。

让学生按上面的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并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g)

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m3)

倒出盐水的密度ρ(g/cm3)

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步骤,先让他们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一会儿教师引导他们对实验步骤做出评估。

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改进设计。

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最终设计。

在测量固体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控制误差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实验仪器的意识。

在测量液体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控制误差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能力目标:

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当是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

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说了解到的延安。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

(多媒体展示)《回延安》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说说作者、背景

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

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

学生质疑预设: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读这首诗?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走进文本,读中悟情

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们这样读?

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介绍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出质疑、学生读课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动手标注诗的节奏、重音展示学习成果

.由于这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游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培养学生质疑精

神,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对比自己所做的批注,矫正思维偏差

2、听视频范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请大家听范读,注意诗中感情、节奏和重音的处理。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训练(读、听、评);

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2)抽读、点评;(3)全班齐读、体会;

(二)研读、赏析诗歌

(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回延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课件展示)那么,这些内容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并深情朗读相关诗句

(3)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小结: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炼,表达情意更加强烈、准确。

的东西寄托了思乡之情。最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对祖国的思念。

(4)(2)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

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感情都有很好效果。

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

1、生质疑,师补充:词中的“母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

2、诗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

板书设计:

回延安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

忆延安回忆过去,再点喜悦之情

回延安话延安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

看延安眼见延安新貌的喜悦之情

祝延安展望前程的喜悦

(内容分析)(作者情感)

贺敬之用“信天游”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的好诗,请同学们课后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要注意体现信天游的特点

听视频朗读

感受重音、节奏、感情的处理

小组合作,读听评训练

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取并及时补充

思考、小结知识

倾听、思考

小结赏析诗歌的方法

倾听、思考、回答、批注

按要求试着背全诗

再读诗,提出质疑

配合教师小结所学知识

回答、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互读互评,共同提高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结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领会诗的主旨

学生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训练学生再次质疑的能力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巩固

训练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赤壁》公开课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重点
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1.导入新课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杜牧的咏史名作——《赤壁》。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多媒体显示)
(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5.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52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