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很重要》教案之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材简析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
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
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
第11、12、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
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教学设计参考
一、学习课文1~2段
1教师引言: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同学们,你们认为:构成社会的一个个我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各抒己见。
3师评: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作者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呢?(板书课题:我很重要)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明我很重要这个观点的?
二、学习课文3~14段
1默读划分层次。(3~8段为亲情,9~10段为友情,11~14段为事业。)
2思考:作者写亲情又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的呢?(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这三种情况下,母亲的表现来写亲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3~8段,通过学习比喻、夸张、反问的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从中体会我在母亲心中的重要性。
4有感情地朗读9~10段,读出朋友之间的情感,理解朋友如沙漠中的古陶一样的珍贵,从中体会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
5有感情地朗读11~14段,读出作者畅想的意境,感受我的事业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6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从亲情、友情、事业三方面来阐明观点的方法。
三、学习课文15~17段
1把最后3段与文章1、2段作照应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定位自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部分,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最后3段,真正认识我很重要。
四、结束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通过多方面举例,充分阐明自己观点的说理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我很重要的事例。
4教师总结。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很重要》探究感悟》,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探究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的?我们也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的?我们也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课文是从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层面揭示的。
①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父母
②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伴侣
③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孩子
④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朋友
⑤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很重要。事业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生长人类进化中重要的一环生命诞生的偶然性
⑥每个人都是万物之灵;
⑦每个人都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成果;
⑧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人们断定自己是否重要的角度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
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
但作者认为: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3、由于所受的教育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使然,作者从开始的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后来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思想过程?这一过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经历过程:①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②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
③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
④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
变化原因:作者和我们都认识到了我很重要是心灵对生命的承诺。
感悟
①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这一句是对上面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的感情抒,从而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
②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这是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课文开头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句话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我很重要》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只要我们为光明而奋斗,每一个“我”都是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
2、学习、领会文章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
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1、以“为什么我很重要”作为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来领会文章的主旨。
2、探讨“集体主义”与“我很重要”、“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和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学习新课以前,同学们以前是否思考过: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呢?(讨论)
2、今天,我们就学习当代作家毕淑敏女士的《我很重要》一文,从这个题目同学们就明确知道了作者的观点,在学习新课文以前,同学们齐声朗诵一遍,在诵读时请思考: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它是否给人以美感,为什么?(朗诵)
(二)文章剖析:
1、请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这篇文章大家都觉得写得“美”,有同学能够回答它究竟“美”在哪儿吗?
2、今天,我们就围绕“美”来探讨这篇文章。
3、<1>首先,文章的“结构美”
新鲜、形象的比喻、博喻如:“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如对子女、对朋友,运用了大量的博喻,形象、生动,充满了气势。
排比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和情感力度。如“我不重要”:既使人感到压抑、沉闷的同时,又有一种想要大声呐喊以证明自己价值的冲动。“我很重要”也是逐步地增强了气势,如波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整句的运用,突出了景物相辅相成,两相对应的特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排列在一起,就是整句,对偶句、排比句都属于整句句式)如在文章阐述生命的诞生,运用了三个连续的假设关系的复句,在相对父母方面也是同样采取这种修辞方法,使语气强烈、情感充沛。
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从每一个角度阐述完后,巧妙地以反问结尾,一次次地反问加反复的修辞手法,是文章形式整齐,而且情感表达也逐步增强,最后达到高峰,最终大胆地,自信地提出“我很重要。”这一命题。
相关链接: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似乎人人所经所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宋人所推崇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特别是文中的比喻,如同吐鲁番秋熟的葡萄,晶莹碧透,丰满圆润,令人有目不暇给之感。我在文中使用比喻的动机,是尽可能生动而宁静地传达我的思想。
语言是一个个链子,让读者与我并肩而行,抵达彼岸。”和毕淑敏聊到最后,又说起了比喻。毕淑敏的散文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这么丰富的比喻?她说:“现代汉语的磨损度高,心灵的传达,如果没有新颖别致的手法,很难抓住读者。而每个作家的手法又都不尽相同。譬如鲁迅喜欢使用单字,‘排'出几个大钱什么的,给人以生涩瘦硬的感觉。
而我则喜欢一种温暖、平缓的感觉,喜欢把毫无关联的事情关联起来。有一段时间,甚至强迫自己进行这种联想,如同你所批评的那样,像是吐鲁番的葡萄,有时会拥挤成方的。这就是‘过犹不及'了。”“大概总要经历由‘不及',譬如我等这样的,很少或很难使用比喻,发展到‘过',以后再到‘及'吧!”我说。没有华丽的词语堆砌,然而文笔的流畅,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感情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这种美感远比“一盏台灯、
一帘窗纱、一只小猫等等”的气势真实得多,可爱得多,深沉得多。
<3>文章的“哲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