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考点: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感受中朝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认识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基础知识
一、背景:
1.朝鲜半岛的分裂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分别进军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双方以北
纬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1945年5月,在美国支持下,朝鲜南部成立了以为总统的大韩民国;9月,在苏联支持下,朝鲜北部成立以为国家元首的。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
2.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借机在全球推行
自己政策,加紧对的包围和封锁。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东西方
对立为背景的局部战争。
二、过程:
1.爆发:年6月25日金日成意欲统一朝鲜半岛,进军汉城。
2.扩大:7月,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干涉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性的局部战争。1950年9月,美军在登陆。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任命为总司令。
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五次战役,五战五捷。
4.停战谈判(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1953年7月,
最后签字,协定规定,,
,。
三、影响:
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局面。
2.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打击了美国的侵略
政策和战争政策。
2.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支援了朝鲜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
3.对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中美关系长期处于状态。(恶化了中美关系)

问题思考:
1.朝鲜战争是怎样爆发的?2.朝鲜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是否出兵朝鲜”?

拓展延伸:简要分析朝鲜战争对苏联、日本的影响。
苏联: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
日本:日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练习巩固:
1.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出兵朝鲜的目的:
A.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D.维护亚洲和平
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人民的选择B.美苏冷战的结果
C.联合国的决议D.日本对朝鲜的分而治之
4.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的兵力组成,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南朝鲜
军队30多万14000多6100多5400多59万多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B.南朝鲜反对盟军
C.多国部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一方
5.美国参议员哈特1945年6月25日说,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有人称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事件是
A、越南战争B、克里木战争
C、朝鲜战争D、两伊战争
6.观察朝鲜战争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双方势均力敌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7.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的宣传材料。右图为二战后某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爆发前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
B.这是联合国军为瓦解志愿军士气而印制的
C.中国的出兵援助使这一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D.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
8.《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9.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由于美国的干涉由一场内战演变成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B.朝鲜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朝鲜战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D.朝鲜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分裂局面
10.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38度李承晚金日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霸权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1950联合国军国际性釜山;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以北纬38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分裂;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敌对。
练习巩固
选择题DDBACCBDD
非选择题10.(10分)(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2分)
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4分)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2分)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第2课中东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考点: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认识中东战争的复杂性。(可从民族和宗教的矛盾纠纷、战略位置、领土问题、石油问题、大国争霸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知道第三、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戴维营协议》、“土地换和平”及其影响。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基础知识
一、中东问题的由来
1.历史原因:民族和宗教的矛盾纠纷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的祖先在今巴勒斯坦建立了和犹太国;公元1世纪起,和阿拉伯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
2.战略位置、石油问题和大国争霸问题中东地区地位重要,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
3.“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采取“”的政策,发表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4.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和国家。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二、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4日,宣告成立,由埃及等5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于次日对以色列不宣而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即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年7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结果: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土地,近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7月,政府宣布将公司收归国有,损害了的侵略利益,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苏伊士运河战争即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年3月结束。
影响:对埃及:维护了利益,扫清了殖民统治的残余;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对英法: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对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四、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大批飞机、坦克发动了“闪电战”,史称“”,
即第三次中东战争。
五、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为了收复“”中的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新的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打响了,即第四次中东战争。
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了“”,实现了双方和解。两年后,埃及和建交。
2.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基本接受了“”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问题思考:1.中东地区纠纷从何而来?造成当今中东问题如此复杂的因素有哪些?
2.巴勒斯坦战争的起因及影响是什么?
3.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影响?
4.“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5.十月战争产生哪些影响?
6.中东和平发展的进程。
7.中东和平之路为什么那么曲折?
拓展延伸:
探究一中东和平进程存在的问题
1.最主要的是耶路撒冷问题
2.其次是有关犹太定居点问题
探究二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①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
②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探究三中东问题的曲折性及和平的希望之光
①就曲折的因素来说,
首先是历史的遗留问题太多,有宗教的、民族的,更有领土的问题,这是及其复杂的历史因素;其次,二战以来,某些大国的参与使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些大国基于自己的利益制造事端趁火打劫;第三,最近出现的地区恐怖主义更加深了危机
②但经过人们的努力,希望之光依稀可见:
首先,越来越多的中东人民意识到通过战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和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其次,一些中东国家的领导人也开始试图通过谈话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如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等;第三,联合国的工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向着更为务实的方向发展;
练习巩固:
1.1956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A.埃及和以色列建交B.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C.埃及建立共和国D.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
点的是
A.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B.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C.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
D.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
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4.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蕴酿成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
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5.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6.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做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
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
7.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8.导致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战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以色列战前准备充分B.阿拉伯国家缺乏共同的民族感情
C.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的部署与指挥
D.阿拉伯国家武器装备落后
9.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问题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这里的“新”是指
A.英法与埃及的矛盾激化B.英法与美国的矛盾激化
C.美苏之间的冷战加剧D.美苏等大国的参与
10.(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2004年1月1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文件显示,美国为结束1973年的石油危机,曾准备发动一场包括入侵科威特在内的战争。“美国的军事计划包括对战略目标、整个科威特国以及沙特阿拉伯宰赫地区的油田和盛产石油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地区实施空中打击。”“美国为了夺取油田倾向于单枪匹马采取一次迅速的军事行动。”
——《参考消息》2004年1月3日
材料二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1978年6月,由于在核能政策、国际货币政策、美元自由贬值和其他所有对欧洲大陆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上,欧洲与(美国)卡特政府的摩擦和公开政策冲突日益增长,在法国和德国的倡议下,欧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入建立欧洲货币区的第一阶段,这是第一次将欧洲大陆从美元体制冲击中摆脱出来的尝试。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材料三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1973年石油危机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11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史实说明,20世纪以来的“能源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10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以色列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战略石油;分而治之贝尔福;犹太国家阿拉伯国家排他性;以色列第一次1949五分之四;纳赛尔苏伊士运河英法第二次1957
民族英法民族解放美苏;1967六日战争;六日战争以色列十月战争石油武器;埃及
戴维营协议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
练习巩固
选择题DCBDCBBCD
非选择题10.(1)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团结一致;(1分)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2分)海湾产油国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2分)
(2)核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2分);防止核能运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2分)如二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带来大量人员伤亡;(1分)科学开发和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2分)如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和使用;(1分)安全使用核能,(2分)避免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的发生。(1分)
(3)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如世界走向多极化。(2分);推动局部的联合与合作,如欧洲的联合等;(2分)因能源问题引发战争,如海湾战争(或中东战争);(2分)经济方面: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如1973年经济危机;(2分)科学技术方面:推动科技的进步,如新能源(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2分)思想观念: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如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2分)(答出5项即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每项结论1分,史实1分)

第五专题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海湾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考点: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认识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沙漠盾牌’行动”为课外阅读。
基础知识
一、海湾战争原因:
1.领土之争: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属于自己的一个,伊拉克要“租借”科威特的巴比延岛和沃尔拜岛。
2.石油之争:横穿两国边界的油田。
3.债务之争:伊拉克要求科威特一笔勾销其在两伊战争期间所欠债务
4.地区霸权: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就掌握世界石油的20%,其极大提高,可以称霸中东(根本)
入侵:1990年8月2日——8月8日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占领王宫,宣布伊拉克和科威特“合并”。
二、海湾战争的过程
1.沙漠风暴年1月17日—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
、、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进行轰炸,并集中打击卫队,伊拉克以各种方式抵抗(袭击以色列、沙特、焚烧科威特油井)。
2.沙漠军刀1991年2月24日——27日(100小时)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发动攻势,27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是一场战争,在战中抢得先机;二战后参战国家的局部战争。
影响:
1.世界:向传统的提出了挑战,引发军备竞赛。
2.美国:控制的能力加强。
3.中东:发生分裂,中东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4.中国: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问题思考:海湾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海湾战争有哪些特点?
练习巩固:
1.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原因是()
①两国在石油开采上的矛盾②伊科两国的债务问题③租借科威特岛屿遭到拒绝④掠夺石油,提高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
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
3.在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持什么态度()
A.支持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B.支持美国和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C.支持安理会决议,要求海湾国家自己处理,和平解决
D.不闻不问
4.下面对于战争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A.沙漠风暴—沙摸盾牌—沙漠军刀B.沙漠军刀—沙漠盾牌—沙漠风暴
C.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D.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5.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战争是()
A.伊拉克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阿富汗战争
6.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
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
7.下列是海湾战争的原因()
①领土边界纠纷②石油问题③债务问题④伊拉克领导人的野心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右图12所示战争爆发背景的是
A.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债务方面的矛盾激化
B.伊拉克企图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
C.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中东地区均势失衡
D.美国要维护其战略地位及西方的经济命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战争。战争起因是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对象,伊拉克违背国际法武装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宣布它是伊的第19个省。
材料二大洋网2003年3月20日报道,美国和英国不顾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大国及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打响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美国重整中东秩序的前奏,而重整中东秩序又将是美国重整世界的切入点。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今年2月初在美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坦言“对伊战争能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英国两次对伊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美国、英国两次对伊战争有什么样的不同?(4分)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什么?(3分)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省;鲁迈拉;国际地位;19912通讯枢纽
指挥中心情报系统共和国卫队;地面;高科技电子战最多;战争观念海湾地区阿拉伯世界。
练习巩固
选择题BCCCBBACC
非选择题10
(1)加强对中东的控制,重整“中东秩序”。(2分)
(2)前者得到联合国授权,而后者是绕过联合国;前者借口打击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后者借口打击恐怖主义;后者对美国“重整中东秩序”作用更大;前者得到较多世界大国的支持,后者遭到较多世界大国的反对。(答出两点即得4分)
(3)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世界和平(2分)

相关知识

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2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2”,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A层

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B层

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认识现代战争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C层

分析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关系以及当代科技进步对未来世界局势的影响。

1、阅读教材p117-119

2、填写新坐标p72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原因:⑴⑵⑶

过程:⑴⑵⑶⑷⑸

影响:⑴⑵⑶


原因:⑴⑵⑶⑷

过程:⑴⑵⑶

影响:⑴⑵⑶⑷⑸

特点:

1、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有什么关系?

2、阅读课后材料,结合学习过的内容,请思考当代战争对未来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3、试分析现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何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起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5、.冷战以来的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有什么关系?

6、.当今世界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一、选择题:

1.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科威特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D、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2.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原因是①两国在石油开采上的矛盾②伊科两国的债务问题③租借科威特岛屿遭到拒绝④掠夺石油,提高国际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沙漠风暴”②“沙漠军刀”③“沙漠盾牌”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4、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立场,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C.害怕承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D.支持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行动,以示对西方国家的不满

5.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死亡约2万人478人受伤约8万人3754人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6.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 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D、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

7.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

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印巴战争

8.高科技战争的表现不包括

A、电子战B、信息战C、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D、短兵相接

9.下列属于海湾战争影响的有①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②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③使阿拉伯世界更加团结④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生局部战争的因素有①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②民族矛盾③宗教矛盾④美、苏等国的干涉⑤地区霸权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2007上海高考)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A.和平解决争端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12.下列对两伊战争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B.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东国家的团结

C.战争造成了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D.战争为中东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13.海湾战争的特点是

①实施大规模的空中作战,为地面作战铺平道路 ②采用各种先进的指挥系统,使用大量的高技术兵器和装备的高科技战争③是一场真正的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现代化战争④是二战后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4.有关统计材料表明,目前美国向世界上140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武器和军事技术。在目前世界正在进行的约50场地区冲突中,美国向其中40多场冲突的交战一方或双方提供武器。这些史实告诉我们

①美国对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现代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武器销售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美国的行为构成了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5.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

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 ②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的对比暂时出现失衡 ?③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战争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读下图

演讲中的拉宾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回答:

(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什么调整?有何意义?

(3)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参考答案

1、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有什么关系?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战争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常规武器越来越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用于战争,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发展方向和规模等方面的控制性越来越强;而现代战争的爆发,客观上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

2、阅读课后材料,结合学习过的内容,请思考当代战争对未来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力图获得超常的军事打击能力。由于美国超强的军事能力,使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频发生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

3、试分析现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⑴使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财产遭损失、环境被破坏、生命受危胁,从而使社会动荡不安。同时战争也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民族矛盾更为激化。

⑵现代战争是在科技大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跟传统战争相比带来的危害更严重,破坏性更大。现代战争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促使社会认识到发展教育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⑶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发人深省,从而也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和平的价值。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起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引起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原因有: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宗教与民族冲突;领土(能源)争端;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大国力量的介入。

5、.冷战以来的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有什么关系?

答案提示:二战后的多数局部战争基本上受冷战局势的制约,同时局部战争又影响了冷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冷战的进程。

6、.当今世界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的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作战样式有了新的发展,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开始运用于战争,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进攻作战以机动作战为基本的方式,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战,电子战成为伴随“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同时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一、选择题:1-5DAAAB6-10ABDAD11-15BBDBA

16、答案:

(1)未能建立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

(2)开始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3)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㈠朝鲜战争:

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

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⑹对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二)越南战争

(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1)二战后,越南成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

(2)1955年,在美国扶植下,南越成立了越南共和国,越南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

(3)南越人民掀起了反抗吴庭艳政权,要求祖国统一的斗争,并得到北方的支持。

(4)为了防止南越政权垮台,扼杀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开始了侵越战争。

(二)美国侵越战争的经过

1961——1964特种战争

1965——1973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胜利的原因

1、结果: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取得了胜利,美国失败

2、胜利的原因:

(1)越南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2)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3)利用有利地形,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4)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四)对越南战争的评价

实质:既是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也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是美国及朝鲜战争后发动的又一次错误的战争,它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㈢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⒈由来:⑴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⑵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⑶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⑷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矛盾空前尖锐;⑸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⒉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⑴起因:以色列建国。⑵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月;⑶交战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⑸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旧矛盾没有解决,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②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而被瓜分。

⒊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⑴起因: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损害了英法的侵略利益。⑵时间:1956年10月-----次年3月;⑶交战双方:英法以与埃及。⑷结果:英法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停火。12月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⑸影响:①埃及维护了民族利期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②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出现高潮。③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及在中东的影响。④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㈣曲折中东和平进程:

⒈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⑴起因:①1958年2月,埃及叙合并,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开展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③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⑵时间:1967年6月5日----10日。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约旦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⑸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⒉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⑴起因:①为了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新的战争。②埃及和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⑵时间:1973年10月。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⑷结果:双方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⑸影响: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⒊《戴维营协议》:埃及率先走上了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⒋“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其影响:20世纪80年,埃以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五)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印度的特点

(1)印度自18C成为英国殖民地

(2)存在两大教派(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和两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

2.“蒙巴顿方案”1947.6

(1)提出背景

①英国实力下降,想从印度“脱身”

②印度人民要求独立

③两大政党在立国问题上存在分歧

(2)主要内容:“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同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后来,它们又先后成立了共和国。

(3)影响:

○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

○2但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却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后果:

A印巴居民间摩擦对立严重

a在分治过程中,带来一股居民迁徙浪潮,两种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的难民;

b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

B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另外,印度民族领袖甘地因谴责教派仇杀,呼吁教派团结,竟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造成了悲剧。这种不利影响延续至令,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二、三次印巴战争

战争起因时间结果影响

第一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位置、居民成分、法案规定、王公顾虑)1947.10-1949.1

划定停火线,克的归属未解决

第二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1965年8月-9月下旬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

第三次印巴战争印介入东巴基斯坦自治运动1971年11月-12月孟加拉国成立1972.1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英国殖民统治者推行“分而治之”造成冲突(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对其控制)

2、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隔阂与敌视

3、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4、美苏两个大国的不断插手

(六)两伊战争

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2.宗教和民族矛盾: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大国力量介入: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袭船战”、“袭城城”、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三、战争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㈦海湾战争:

⒈起因:由于多年来的边界争端,致使两国冲突不断;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免除所欠科威特巨额债务,彻底解决出海口问题,提高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决定吞并科威特。

⒉时间:1991年1月17日-----2月27日

⒊进程:

⑴“沙漠盾牌”行动:①联合国安理会、苏联、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纷纷谴责伊拉克。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协议。

②美国为了确立其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迅速做出了最为强烈的反应。8月7日,美总统布什宣布开始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命令美军进驻沙特。③美国组织起了以美国为首的27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部署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周围地区,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⑵“沙漠风暴”行动:①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轮番轰击,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②伊拉克也曾向沙特和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企图逼迫以色列卷入战争,使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转变为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和美国的战争。但导弹大多被“爱国者”导弹拦截,有的则落入沙漠地区,没有对多国部队造成威胁。以色列在美国的指示下也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还击,避免了战争升级。③1月28日,伊拉克又组织了地面进攻,企图将多国部队拖入地面战,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也被多国部队击败。④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军事力量以及部分具有强烈杀伤力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使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和防空系统陷于瘫痪,沉重打击了科威特境内的伊军。

⑶“沙漠军刀”行动:2月24日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代号“沙漠军刀”。多国部队迅速解放了科威特并攻入伊拉克南部地区。2月27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全部决议,多国部队宣布停火。

⒋影响:⑴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和控制海湾的能力;⑵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⑶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⒌特点:⑴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电子干扰技术,压制和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海湾战争广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它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⑵二战后参加国家最多

⒍启示: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

⒎思考题: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有人认为高科技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解题思路:同意后一种说法。“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应变能力的军事人才,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


《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2、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不足的原因
3、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
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话题探究
俗话说:“会做文,还不如善改文.”,古人又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魏曹植《与杨祖德书》),“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宋代张炎《词源》),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的重要手段。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整体的调整对文章进行进一步完善,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对文章进行局部的完善。下面大家阅读话题探究《北京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正确的排序是:。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
描写景物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顺序外,还有时间顺序和移步换景。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导学、导思
二、阅读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名与实》、《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了解造成局部性失误的原因。。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局部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这个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如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的中心是通过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描写表现农民的纯情与朴实,而第二段画线部分却针对“有的人”的观点大发议论,这些议论不能突出农民的纯情与朴实,偏离了中心,所以教材中说这一部分“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应该删去,才能保持全文、全段的统一。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有一些游离中心的句子。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二。其一,写前思考不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急于动笔,目的不明自然主题难以集中。其二,对材料十分喜爱,难以割舍。正如自居易所说:“凡人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写前要认真思考之外,我们还应该像鲁迅要求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材料的失当与不足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材料的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不在材料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材料本身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力,有些材料看上去似乎很小,量也很少,却是典型的,对表现主题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如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陈设时,提到了“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半幅对联,这是个很细微的材料,但对于刻画鲁四老爷的形象,却具有典型性。所以选材要典型,这同画家要画“眼睛”一样重要。下面阅读教材“名与实”的原稿和修改稿。
材料的新颖性包括两个方面。它既指新近发生、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又指过去就已存在,但没人用过,或虽有人用过,而自己又从新的角度去解释的材料。
材料的现实感指的是我们应该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引用史实,但如果有若干材料都能说明作者的观点,则立足于现实的材料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读者感到作文内容与当代生活的联系。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既反映了作者的视野、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也可以缩短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我们通过下面这两个例子,看看如何选取素材。
例一:
中心论点:持之以恒是达到目的的必由之路。
我们可以选用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
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一生屡遭挫败,若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怎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还可选用梅兰芳长期坚持练功的例子。
梅兰芳小的时候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他每天一大早起床,盯着飞翔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矫正了自身的弱点,为他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有一些例子也可选用。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竟然花了60年。
例二:
论点:尊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论据:一个女孩失去了双腿,北京的一位医生倾力帮助她,感动了医学界,合力治好了女孩。
这里的论据讲的是关爱,不是尊重。
(三)、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写作也是个不断梳理自己思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但即使整体框架已经梳理清楚,由于构思时来不及推敲细节,局部思路仍然可能出现紊乱。话题探究中的例文《北京火车站》就属于局部思路紊乱。再如例文《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P70)
产生局部性紊乱的原因往往是头绪太多,结果纷杂交错。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一是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如下面一段文章的原稿和修改稿。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点评]笑的声音、聪明、浪漫等都不是什么笑的运动。笑的真假、现实也不是什么变化和发展的理由。显然,这篇文章的逻辑是混乱的。不过当我们把段落稍作变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请看: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
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高士其《笑》)
稍作改变以后,引文中包含了三个意思:(1)笑是一种运动;(2)笑的形式(3)作者对笑的变化及其形式的评论。这样,读者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观念:笑的不断变化发展和笑声的各种不同都是笑的辩证法。把段落稍作变化后,就可以解决原来思维混乱的矛盾。
二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叠;这两种情况有时候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针对前一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除了调整句序以外,还常常要适当分解,使纠缠不清的头绪条理化;针对后一种情况,我们常常采取的办法是同类归纳,把重复出现的相关内容加以合并。因此,调整后可以是一段分成几段,也可以是几段合成一段。如一位同学写作《驳学理科何用语文》一文,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总之,作品是在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修改中完善的。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写作,少则改五六次,多则改十五六次;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中学生作文当然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如此打磨,但也要重视修改,因为在修改中,我们不但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磨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积累我们在一次性写作中所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

第5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第5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各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团结战斗相互支持;

2、具体原因:

(1)反日法西斯战场:

①中国是反日的主要力量;

②美国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灭亡;

③苏联出兵东北加速了日本崩溃;

(2)反德法西斯战场:

①苏联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盟军北非战场,消灭了德意军队;

③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加速德国灭亡;

④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3)国际会议的召开,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具体分析

总体性质

西线战场

大战初期,英

法与德国作战

具有大国争霸性;

从整体上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性质的战争。

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

具有民族解放性;

北非

战场

英军与德意

作战

具有大国争霸性;

争夺殖民地性;

苏德战场

苏联对德作战

具有卫国战争和反法西斯性;

太平洋

战场

美国与日本

作战

具有大国争霸性;

具有反法西斯性;

欧洲第二战场

美英对德作战

具有反法西斯性;

中国战场

中国对日作战

具有发放解放和反法西斯双重性;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1)规模巨大: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

(2)破坏巨大: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涂炭无数生灵;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1)二战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义;

(2)二战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3)战争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4)在战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得到壮大,为争取民族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战争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大战期间,为战争需要,各国大力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

(2)战后,为战争需要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总结提示

1、二战后期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及评价。

(1)召开背景:

①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战争主动权转到反法西斯联盟;

②为加强反法西斯国家间的合作,以协同作战;

(2)主要会议:

①中美英开罗会议;②苏美英德黑兰会议;

③苏美英雅尔塔会议;④苏美英波茨坦会议;

(3)基本评价:

①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盟国的团结合作,协调了盟国行动,加快了二战进程;

②宣扬了民主、和平,使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

③大国的妥协和分歧体现了强权政治,为战后冷战和矛盾纷争埋下了祸根;

④导致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二战基本知识整理;

一次撤退

1940、5敦刻尔克撤退;

四次

会议

1943、11,开罗会议;

一次会师

1945、4美苏易北河会师;

1943、11,德黑兰会议;

两大

联盟

德意日轴心军事同盟;

1945、2,雅尔塔会议;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5、夏,波茨坦会议;

两次

登陆

1943、7,美英西西里岛登陆战;

五大

战役

1940、7,不列颠之战;

1944、6,美英诺曼底登陆战;

1940-1941,莫斯科保卫战;

三大

转折性

战役

1942、6,中途岛海战;

1942-1943,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

1942、6,中途岛海战;

1943、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10,阿拉曼战役;

三大

法西斯

投降

1943、9,意大利投降;

六大

战场

中国战场

中日作战;

1945、5,德国投降;

欧洲西线

美英对德作战;

1945、8,日本投降;

欧洲东线

苏联对德作战;

四大

突袭战

1939、11,德军突袭波兰;

太平洋战场

美日作战;

1940、4,德军突袭北欧、西欧;

东南亚战场

英日作战;

1941、6,德军突袭苏联;

北非战场

美英与德意作战;

1941、12,日军突袭珍珠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38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