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1)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是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小说《红与黑》;
英国: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丹麦的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美国的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备注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米勒《拾穗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
梵高《向日葵》
毕加索《格尔尼卡》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德意志:贝多芬(乐圣)《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歌颂民主自由)——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延伸阅读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诗中描述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其中包含90多部小说,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二)知道凡高和毕加索,简要说明其主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凡高:后印象派代表,作品为《向日葵》;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2、毕加索: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人毕加索。代表作《格尔尼卡》以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为背景,采用了立体主义和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憾。

(三)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其代表作为九部交响曲。

1、《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2、《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毕生努力的作品,也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加入了以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热情歌颂了欢乐,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这是贝多芬发自心灵的呼唤,是“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四)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成就,电影诞生。

2、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包括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间、流派、作用以及影视艺术产生的条件、作用等内容,每种文学艺术形式,呈现的不同流派,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

本单元学习要点包括:

(1)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20世纪以来,现代文学逐渐成为西方文学主流;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亚、非、拉美的文学体现了民族精神和魔幻色彩。

(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卫《马拉之死》、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莫奈《日出印象》、梵高《向日葵》、毕加索《格尔尼卡》。

(3)19世纪以来重要的音乐作品: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舒伯特《小夜曲》、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普契尼《蝴蝶夫人》、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福斯特《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星条旗永不落》。

(4)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电视产生的条件、过程、影响。

本单元的学习建议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学法指导,联系相关学科、现实生活了解时代背景;第二,能力要求: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分析理解问题能力。学会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分析插图

问题探究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亚非拉美文学成就。情景再现

历史比较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概述了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19世纪世界文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学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①概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最初30年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②概述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二,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本课引言文字内容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和巴黎圣母院中发生的一段故事,它们分别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和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世界近现代文坛群星璀璨、巨著纷呈,世界文学繁荣发展。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你认为流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与其他文学的联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作者和作品。文学艺术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让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观察世界近代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小说的情节始于1815年滑铁卢战役,终于1832年法国六月起义,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雪莱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赏法国大革命。他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其早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例如《诗集》、《旅行记》等。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第二目“现实主义文学”。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2)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1883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小说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的罪恶和道德的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狄更斯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本目最后一段介绍了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肯定了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浪漫主义文学流行于19世纪,那么,在此时,欧洲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其特点之一的“歌颂人的本能感情”与此时的历史有什么关系?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历史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等文学名著,一方面加深对当时历史的理解,也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和社会现实分析19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产生的影响。

第三目“20世纪的西方文学”。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苹果车》是一部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法国剧作家罗曼罗兰反对战争、支持苏联、参加反法西斯的群众运动,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作家德莱塞,代表作《美国的悲剧》,突破了美国文坛的传统。尽管现实主义是人类文学史上生命力最强的创作方法之一,拥有一系列文学大师和经典,但它的辉煌毕竟属于19世纪。20世纪以后,历史的重心逐步转向悄然崛起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个历史性交替的转变过程中,在现实主义作家的营垒中,分化出一批结合现代主义手法的大家。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有关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建议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

(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2)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视为现代社会各种制度的本质寓言和缩影。

第四目“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沿革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屏幕同步显示,伴配音──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一个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2)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

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在讲授这一部分教材内容时:第一,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介绍现代文学的社会主义、西方的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亚非拉美现代民族主义等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评价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作品,讲授时要注意各类型的历史环境、阶段性发展和艺术特征,还要注意彼此在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从而展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第二,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两目的教学。建议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世界近代文学知道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进入本课学习。你读过哪些19世纪的外国名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对今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流行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与其他文学的联系?让学生在了解社会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了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最终得出世界文学发展具有延续性和多元性的历史结论。

关于“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两目。教科书出示了四幅插图《海明威和鱼》《等待戈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展示了世界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教学时可以将四幅历史插图为本部分教学的一条线索,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性质、不同民族风格的文学,由此得出“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这一结论。也可以将《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排练成文艺节目,进行表演,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情操,也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请参见问题解答部分内容。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19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时,用多媒体屏幕显示两幅图片。

图片1:《巴黎圣母院》

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剧照,吉普赛卖艺女子埃思梅拉达和敲钟人在一起。

图片2: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巴黎圣母院》电影,通过影片中对人物的刻画,加深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的理解。

案例二在介绍20世纪的苏联文学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

(用多媒体投影屏幕同步显示,伴配音)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四、问题解答

1.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揭露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

思路引领:从腐朽中看到生机,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

答案提示:同意。这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2.你读过巴尔扎克的哪部小说,从中了解到当时法国社会的什么情况?

解题关键: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思路引领:反映现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答案提示:《欧也妮葛朗台》。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道德的沦丧,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一、本课测评

1.19世纪世界文学呈现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请各举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解题关键:19世纪世界文学。

思路引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并存。

答案提示: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及其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唐璜》。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2.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工业化进程加快,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

思路引领:反映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答案提示:主要特征:①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焦虑、痛苦的情绪。②强调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2.阅读与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于芳)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他的讽刺空前辛辣。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0—1836年)的确是人民群众的代表。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行动;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恩格斯致格特里尔(1889年12月18日)》

近代的诗神也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她还将探究,艺术家狭隘而相对的理性是否应该胜过造物者无穷而绝对的灵智;是否要人来矫正上帝;自然一经矫揉造作是否反而更美;艺术是否有权把人、生命与万物都割裂成两个方面;任何东西如果去掉了筋络和弹力是否会动得更好;还有,作品是否要不完整才能达到和谐一致。正是通过这些探讨,诗着眼于既可笑又可怕的事物,并且在我们刚才考察过的基督教的忧郁精神和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下,将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这一步好比地震的震撼一样,将改变整个精神世界的面貌。

──雨果《〈克伦威尔〉序》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课文注释

文学潮流和文学创作方法

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的,所以称为语言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不同,它是经过人类大脑加工改制再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其中融进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他的理想、愿望和感情。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

作家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典型形象,就得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先进世界观的指导。在进入具体创作的过程时,他还必须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文学史上产生过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但主要的有两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从一开始就有以描写现实为主和以表现理想为主的两种倾向,这在古代歌谣和神话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随着时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两种创作方法逐步形成和成熟。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名称,则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出现的。

在世界文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优秀作家的创作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作家在文学风格上比较相似。文学的流派,就是一定历史时期里,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上相近似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潮流。当然,我们不能把文学流派、潮流简单地理解为作家风格的单一化,而只是异中有同而已。

我们也不能把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作方法是作家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的艺术方法,它对文学流派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文学流派、潮流的形成,并不仅仅取决于创作方法上的相同。文学流派、潮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的政治倾向和艺术观点。因此,我们要了解某一文学流派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原因,不考察其社会根源,不从阶级关系的变化之中去求解释,便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反过来,我们从文学潮流的盛行中,也可以了解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演变。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以法国发展得最完备,也出现于英国、德意志、俄罗斯等国,在欧洲曾居支配地位。古典主义是商业资本发展时期的产物。在政治上,它服从于当时绝对君权的统治,是绝对君权政治在文学上的反映。17~18世纪正是绝对君主政体的巩固时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割据的残余、为建立统一集中的民族国家的斗争中与王权暂时联合起来。因此古典主义也是当时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封建王权暂时的妥协、让步的一种表现。古典主义以歌颂君主专制,赞扬绝对君权为基本主题,重视宣扬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绝对服从,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在哲学上,古典主义是与唯理主义相适应的。笛卡尔提出的一切诉之于理性的原则,奠定了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古典主义有时也被称为文学上的唯理主义。在创作中推崇理性,反对个人感情的自由表达,大量采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塑造成明朗、崇高、合理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寄理想于未来,有的作家则赞成空想社会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在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主要是根据作家和作品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思潮,又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注重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执意塑造非凡的人物,等等。

现实主义文学

在西欧,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来,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可叫做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在细节上要求真实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洲,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创新,成为现实主义成熟的标志。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普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19世纪3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高峰。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能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画面,重视人物形象的艺术概括,提供人物发展的历史,使人物的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对现实的批判,是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他们不能正确地指出社会发展的前途。

雪莱

雪莱(1792—1822)是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因宣传无神论思想而被开除。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扬法国大革命。他的诗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像丰富。《西风颂》、《致云雀》等举世闻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天神朱庇特对人类的专制残暴,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岩石上,身受百般摧残,却绝不向暴君屈服,最后终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雪莱通过这一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

雨果

雨果(1802—1882)是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0年,雨果的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杰出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为维护有产者的利益、与人民为敌的本质。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爱斯梅哈尔达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良正直,宁死不屈。加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眼,后来又因巴黎圣母院巨大的钟声震破了耳膜,成了聋子,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淳朴率直,正义勇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为了营造突兀离奇的艺术氛围,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浓烈的社会图景。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五部,讲述苦役犯冉阿让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冉阿让原是个修剪树枝的工人,由于偷了一块面包而服了19年苦役。刑满后他被米里哀主教感化,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化名马德兰,勤劳致富,并被推为市长。但由于他的苦役犯身份暴露,加之警官沙威作梗,再次被捕入狱。逃出来后,他从无赖德纳第处救出已故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赛特,隐居巴黎,继续行善,但仍不断遭到沙威的追缉。1832年他参加共和起义战斗,在街垒战中释放了俘虏沙威,抢救了负伤战士马吕斯。后来,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这对青年夫妇却因误会而疏远了他。临终前,误会消除,他躺在青年夫妇怀里安然去世。《悲惨世界》是一部以史诗笔法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从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着笔于波旁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社会生活,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等,展示了一幅蔚然壮观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历史画面。在所有的描写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唐璜》

诗体小说《唐璜》是拜伦后期的代表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全诗16000余行。诗人预计写24章,因赴希腊而辍笔,故仅得16章及第17章的开头数节。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主人公唐璜原是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无恶不作的登徒子形象。拜伦改造了传说中唐璜的形象,把他描写成18世纪末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小说写唐璜因为在国内和贵妇人恋爱,被父母打发出国旅行。航行中遇风暴而沉船,飘到希腊一个荒岛上,为海盗的女儿海蒂所救。两人相爱要秘密结婚,海盗却把他带到奴隶市场上出卖。土耳其苏丹的王妃把他买下,扮成妇女带进后宫。唐璜经历了一些风流冒险后逃了出来,参加了围攻土耳其伊斯迈尔城的俄国军队。因作战有功被派到俄国去见叶卡捷琳娜二世,受到女皇宠爱,留身穿阿拉伯服装的拜伦在宫中,后又出使英国。他绕道德国、比利时到伦敦,成为贵族社会的宠儿。正当唐璜在一个贵族的“哥特式”城堡又面临新的“哥特式”冒险之际,长诗中断。据拜伦的书信透露,主人公还要“经历各种围攻、战役和冒险”,最后参加法国大革命而献身。不难想见法国大革命应是长诗的高潮。《唐璜》绝不只是描写唐璜,而更在于广阔而深刻的社会讽刺,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揭露、谴责和批判。在艺术上《唐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同时把不同生活领域里的丰富语汇掺和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海涅

海涅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曾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831年以后定居巴黎。在大学期间,海涅就开始写诗。他早期诗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中晚期则贯穿着民主革命的理想,放射出现实主义的光辉。此外,还写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的评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是海涅诗歌创作的桂冠,共分27章。写的是他从巴黎返回祖国探望病中的母亲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主观感受。诗人用冬天的严寒、荒凉、昏暗来比喻德国的现实,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教会的伪善,资产阶级市侩的自私贪婪、尔虞我诈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同时以坚定的信念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到来。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将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童话、梦境融入到对现实的描绘之中,从而构成了长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喻、夸张、象征、梦幻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长诗的讽刺力度。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16—1819年,他在法科学校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他洞察了社会的丑恶,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学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1829年,巴尔扎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的《舒昂党人》,揭开了长篇巨著《人间喜剧》的序幕。开始陆续发表《欧也妮葛朗台》(1833)和《高老头》(1834—1835)等作品。《欧也妮葛朗台》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婪、吝啬、狡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在勤奋的创作中度过的,从1829年到1848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共同组成了《人间喜剧》,包括2400多个人物。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以现实主义笔触,通过一系列资产阶级典型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罪恶历史。他常常每日伏案工作10小时以上,并经常工作18小时。当他文思如泉涌,或为了赶稿子时,甚至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写作。他“工作!总是工作!灯火通明的夜晚紧接着灯火通明的夜晚,思考的白天紧接着思考的白天!”除包括91部小说的《人间喜剧》外,他还写过六部剧本和一部《笑林》。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的一颗巨星,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

莫泊桑自1871年开始创作,深受福楼拜等人的影响。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在此后的十年里,莫泊桑写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和3卷报刊专栏文章。1891年精神错乱,治疗无效,1893年病逝于精神病院。

司汤达与《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原名亨利贝尔,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799年,年轻的司汤达来到巴黎,在拿破仑军中任职。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来到米兰,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814年开始,他发表了《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斯泰斯的生平》等作品。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失败,他被当作烧炭党分子驱逐出境。回到巴黎。此后,发表了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在浪漫主义的旗号下提出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1827年,司汤达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不久,完成了小说《红与黑》。1835年,他创作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又译《红与白》),此后,他又通过口述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1839),完成这部作品,仅用了52天时间。这是他生前惟一受人称赞的作品。《红与黑》是司汤达对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对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后的产物。它写的是木匠的儿子于连索黑尔的故事。于连是一个聪明并有上进心的青年,从小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岁那年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和市长夫人发生暧昧关系,被迫离开小城,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后因神学院的派系斗争迫使他来到巴黎,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他的才华得到侯爵的赏识,并获得了侯爵小姐玛特尔的青睐。正当他沉醉在30岁当上司令的幻想中时,市长夫人的一封揭发信使他一切成为泡影。他恼羞成怒,向市长夫人开枪,被判处死刑。事后得知揭发信是市长夫人在忏悔神甫的威逼下写的,痛悔不已。他拒绝营救,从容就死。他死后三天,市长夫人怀抱孩子、离开了人间追他而去。小说以于连的生活经历为经,以波旁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为纬,展示了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色彩。小说原名《于连》,出版时作家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红与黑》有个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红与黑》作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1833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和百余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杂文、特写、游记、剧本等,代表着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1850年完成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代表作,这是作家最喜爱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狄更斯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人道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流血;改良主义色彩浓厚;特别善于塑造“小人物”形象;善于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社会,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的色彩;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出现,人物描写喜用夸张手法,情节富有戏剧性。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20年,写成长篇童话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首创性地把民间故事和民间语言引入诗歌,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首积极浪漫主义诗歌。1824年,普希金因他诗歌的广泛流传而被沙皇政府派遣到南俄任职(实为流放)。1823年,开始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1828年,普希金在莫斯科的一次舞会上遇到了娜塔丽娅冈察洛娃。次年,他向这位“莫斯科第一美人”求婚,遭到拒绝。1830年再次求婚,获得成功。1830年后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而且以别尔金的署名发表了五个短篇,为俄国短篇小说创造了典范,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散文小说的开端。1831年,普希金结婚后定居彼得堡,并重回外交部任职。此后,完成了《上尉的女儿》《杜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等作品。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重要的理论阵地。1837年2月,诗人在决斗场中受伤,两天后去世。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彼得堡贵族青年叶甫盖尼奥涅金感到贵族生活空虚无聊,为继承伯父遗产来到乡下。经友人连斯基介绍,认识了女地主拉林娜的女儿达吉亚娜。达吉亚娜给他写信吐露爱情,被他拒绝。不久,在达吉亚娜的命名日聚会上,他恶作剧地调戏连斯基的恋人、达吉亚娜的妹妹奥尔加,引发了连斯基与他决斗,他打死了连斯基。事后他去国外飘泊。归国后遇到成为将军夫人的达吉亚娜,他疯狂追求她,却遭到拒绝。他于是又外出旅行了。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两重性概括了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特征。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完美的俄罗斯女性典型。小说为俄国文学首创了描写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典范,第一次展示了整个俄国生活的真实画卷。作品的语言完全突破古典主义戒律和感伤主义俗套,使俄罗斯语言第一次显示出灵活、丰富、准确、优美的特色。

果戈理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作家。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省农村。1828年中学毕业后,来到彼得堡,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31年,他结识普希金。1835年,果戈理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内含4篇小说,它标志着果戈理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后他发表了许多作品。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5年底,他创作完成了5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这部作品于1836年4月19日在彼得堡首次上演,即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不久,旅居国外。184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死魂灵》。1848年春,他回到莫斯科定居。代表作《死魂灵》创作时间长达6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史诗般的规模。《死魂灵》叙述的是主人公乞乞科夫到俄罗斯各地收购“死魂灵”的故事。“死魂灵”指的是那些已经死去了,但在政府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农奴。沙俄政府每10年登记一次农奴数,10年内即使农奴死了,仍要由农奴主继续为他们交纳人头税。农奴逃走了,也是如此。这无疑成了农奴主的一个负担。乞乞科夫瞅准了只花几个戈比就能买到一个死魂灵的机会,想“趁新的人口调查没有进行之前,买进1000个死魂灵,再到救济局去抵押,每个魂灵200卢布,足可以赚20万!”但就在他到N市办理抵押手续时,有个地主告发了他,他不得不狼狈出逃。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1863~1869年)共4卷,130万字。它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19世纪头25年的俄国社会为描写对象,再现了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齐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退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就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这条线索与作品题目中的“战争”对应。一条线索是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的家庭纪事,这条线索与作品题目中的“和平”对应。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将卫国战争与贵族家庭纪事穿插起来,每一卷写一个核心事件。第一卷写奥斯特里齐战役,第二卷写纳达莎与安德烈的恋爱史,第三卷写波罗金诺大会战,第四卷写彼尔被俘。次要事件紧紧围绕在核心事件周围。所以,作品虽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但结构却有条不紊,完整统一。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采用了心理分析、内心独白的手法,并把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同历史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另外,作品在对照手法的运用、景物描写和夹叙夹议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易卜生

易卜生是19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1849年后,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在奥斯陆的15年间,他除先后在卑尔根剧院和首都剧院担任编导外,还创作了不少具有革命激情的诗歌和10个剧本。1864年后,旅居国外,1年后回国。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与世长辞,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在长达50年的笔耕生涯中,除创作了20多个剧本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代表作有1879年发表的《玩偶之家》等。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美国口语写作的作家,有人称他为“美国文学之父”。幼时家境贫寒,先后当过印刷厂学徒、报童、排字工人、矿工、水手和领港员。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是水手的术语,意思是水深两寻,即水深12英尺,表示航船可以安全通过。1863年,马克吐温来到弗吉尼亚市,被聘为《企业报》的记者,开始写幽默小品,并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1865年任《晨报》记者。同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作品生动诙谐、幽默风趣,风行一时,马克吐温也因此全国闻名。代表作有《竞选州长》(1870)、《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等。

《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1902—1912)共4集10卷,是罗曼罗兰一生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一生奋斗的经历。克利斯朵夫出生于德国莱茵河一座小城的穷乐师家庭,他从小就既富有音乐天才又富有反抗精神。德国社会容不得他,他逃亡到法国巴黎。法国社会和文化界同样腐败,他横冲直撞地进行反抗,但到处碰壁。在一次“五一”示威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被警察打伤致死,他出于自卫打死了一个警察。事后不得不逃往瑞士,在阿尔卑斯山区隐居多年,潜心进行音乐创作。晚年他成了誉满欧洲的音乐家,但内心十分平静,避世孤居罗马,专心致志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一心追求精神上的“清明高远的境界”。作品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西方整整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面貌。它也开拓了有别于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新途径。

《美国的悲剧》

《美国的悲剧》以20世纪初期美国一个普通青年克莱德格里菲斯的经历为主线。克莱德是堪萨斯市一个贫穷牧师的儿子,他从小跟着父母沿街卖唱布道,一家人靠听众的施舍过日子,潦倒不堪。敏感的孩子在旁人轻视的白眼下痛苦万分,时时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屈辱。长大后在旅馆当茶房,每天在旅馆里出现的贵妇勾引青年,阔老玩弄少女的丑剧,燃起了他放荡邪恶的情欲。他掉进美国生活方式的大染缸,一天天堕落下去,形成了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切只顾自己。他的堂兄委任他管理一批女工,他偷偷玩弄善良诚挚的女工洛蓓达。在一个偶然的机缘里,当地另一家百万富翁的女儿桑特拉芬琪雷对克莱德发生了兴趣,将他引进上流社会和社交界。克莱德喜出望外,乘机向桑特拉大献殷勤,梦想通过桑特拉走向荣华富贵的天地。他把已经怀孕的洛蓓达诱惑来到寂静偏僻、人迹罕至的大湖中,使她落水淹死。洛蓓达的尸体刚刚发现,验尸官哈特马上敏感地想到,可以趁机捞取政治利益。哈特和他的密友区检察官梅逊,都是共和党党员。6个星期后即将举行选举,从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梅逊注定要落选,政治失意的暗淡前景逼人而来,除非办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子才能摆脱危机,青云直上。如果抓住眼前的女尸案大做文章,“现任的区检查官不只可以提上名,而且还可以当选为任期6年的法官”,整个共和党也能赢得政治资本,骗取大量选票。因此,梅逊听到哈特的报告后,迅速地行动起来,倾注全力,要求在11月选举之前侦破此案,将克莱德定下死罪,从而一举击败民主党。在破案审案的过程中,梅逊公然造伪证,偷偷将死者的头发塞进克莱德的照相机中,加重案情。由梅逊搜罗出庭作证的人竟多达127人,陪审团的成员也由他选定。后来,克莱德被处死。《美国的悲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小说开头写道:“他是个独自在湾流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这就是老渔人桑提亚哥。他接二连三背运,一个多月没有捉到一条鱼,但他的“硬汉性格”令他不服输,坚持与命运抗争,第八十五天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昼夜的生死搏斗才降服马林鱼而胜利返航。可是在归途中又遇到一大群鲨鱼尾随而来,大口啃食他的捕获物,于是老汉又与鲨鱼展开顽强的搏斗,利用鱼叉、刀子、木棍袭击鲨鱼群,终因寡不敌众,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当他靠岸时,人们看到的就只有一副巨大的马林鱼骨架了,但他坚韧不拔,敢于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给二战后死气沉沉的美国乃至欧洲精神界吹进了清新的复活剂。

《第二十二条军规》

1955年,海勒以《18条军规》为题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这就是后来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年这部小说出版后成为60年代美国的畅销书之一。这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大致情节是:二战临近结束时,地中海沿岸一美国空军基地,德军和美军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飞行员都笼罩在幽灵般的死亡的恐怖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尤索林上尉也是其中的一个。尤索林要么装病在医院,要么谎称话机有毛病半道返航。但逃离战争只是一个梦想,在这个部队里只有疯子,才能准停飞行。有一次尤索林的朋友死了,开追悼会的时候他为了逃避战场,装疯一丝不挂躲在一棵树后边,人们都以为他真的疯了,便把他送进了医院,逃避过了战争。不久他的同伴克莱文格和内特利双双死亡,内特利的女友认为尤索林杀死了他,和妹妹一起找他复仇,结果尤索林受了伤,但更多、更危险的任务等待着他,最后尤索林终于逃出虎口,安全到达中立国瑞典。很明显,《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描写战争的,但是作品所展现的与其说是战争的惨状,不如说是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唐和反战、厌战情绪。小说在结构、艺术表现、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黑色幽默文学的各种特征,成为我们了解黑色幽默文学的最好作品之一。

《母亲》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列宁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许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小说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运动的结合过程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小说分两部。第一部以巴威尔为中心描写工人阶级的成长和斗争过程。主人公巴威尔的父亲米哈依尔符拉索夫就是一个人性受到严重扭曲的人物。他虽然是一个优秀的钳工,但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在外面,每逢假日,他总要打人;在家里,他经常喝酒,动不动就打骂儿子,打骂妻子。在这个家庭里,空气是沉闷的、紧张的,看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巴威尔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克服困难,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身上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巴威尔是无产阶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高大的工人革命家的形象,高尔基通过这一形象成功地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革命者成长过程和无产阶级整个阶级的成长历史。《母亲》的第二部,通过巴威尔的母亲尼洛夫娜以及雷宾等人的革命活动,着力描写了革命运动的深入和发展,从而揭示了广大革命群众的觉醒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1828年8月28日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贵族庄园雅斯纳斯波良纳。1844年求学于喀山大学,三年后退学回家经营庄园。1852年从军高加索,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与后来发表的《少年》《青年》合成自传体三部曲),开始文学活动。1856年发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为作者赢得了名声。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1863—1869年,他完成了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完成了第二部著名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完成了集中体现他晚年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长篇小说《复活》。

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杰作之一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全书以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豪族作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的无数画面,描绘了559个人物,上至皇帝、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反映了各阶级、各阶层的思想情绪,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小说成功地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描绘了19世纪最初20年纵横俄国城乡的广阔画面。在小说中人民被描写成决定俄国命运的伟大力量,但他又认为历史事件都是命定的,表现了宿命论思想。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贵族社会的深刻危机,反映了俄国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书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70年代带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贵族妇女的形象。她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产生,是个社会性的悲剧。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渥伦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卧轨自杀。

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列宁认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1页)。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1898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自我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法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悲剧《罗伯斯庇尔》。

德莱塞

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金融家》,它和《巨人》(1914年)、《斯多葛》(1947年)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1945年,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

海明威

E.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1925年出版第一部重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第二年出版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一举成名。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2年普利策奖。《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这个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海明威以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他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其他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准而鸣》《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没有的》等。特别是前两部作品描写两次世界大战,成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海勒

J.海勒,美国作家,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驻欧洲空军服役。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牛津大学做研究工作。1950~1952年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英语。他还做过《时代》和《展望》杂志的广告撰写员。作品有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天晓得》和剧本《我们轰炸新避难港》。

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1930~1934年,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早在1942年我国就出版了中文译本。1934年,作者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并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便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

爱伦堡

爱伦堡(1891—1967),苏联俄罗斯作家、社会活动家。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并陆续出版了几本诗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曾担任了军事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1917年回国。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部门的工作。对十月革命,他一开始并不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定的怀疑和恐惧。1921年春起,以苏联报纸记者身分长期驻在国外。1922年发表的哲理性长篇小说《胡里奥胡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受到了列宁的注意,这部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和俄国的生活,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20年代末30年代初,爱伦堡的思想发生了变化。1931年他周游了欧洲各国,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狂活动,回国后参观访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基地,受到了鼓舞,增强了对苏联国家前途的信心。这个时期写出了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人成长的长篇小说《第二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在法国,目击了法国的沦陷,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得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卫国战争时期,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揭露法西斯主义,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这些政论性文章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和影响。战争结束后,他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篇是描写战时生活的《暴风雨》(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另一篇是写战后生活的《九级浪》。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论文,60年代发表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都在苏联文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

1954年,爱伦堡发表的小说《解冻》,写的是1953年冬至1954年春的一个工厂中发生的事。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个工厂的厂长菇拉甫辽夫是斯大林时代“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他思想保守、僵化,没有人情味,不关心工人生活,只追求生产指标。这个厂长最后因工厂发生事故而被撤职,他的妻子也因厌恶他而离开他。小说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解冻的时候到了。”这部小说通过斯大林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的心理变化,来说明斯大林的统治是“冰山”,被统治的人也是冷酷无情的,暗示斯大林的逝世会使长期冰冻的江河解冻。《解冻》一书一问世,便受到西方的重视,被认为是苏联“解冻文学”的先声,它反映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变化。但这篇小说当时在苏联国内曾受过批判。

萧伯纳和他的代表作《苹果车》

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戏剧家。他的母亲靠唱歌和教授音乐谋生。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也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为一些报刊写音乐评论和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萧伯纳的世界观十分复杂,在他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受到当时欧洲流行的叔本华、尼采等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他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政策和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宗教、伦理等方面抱着批判的态度。1885年萧伯纳开始戏剧创作,到1949年为止,共完成剧本51部。《苹果车》是萧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的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剧中的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相互较量,看谁是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国王表示要退位,并将作为平民竞选下院议员,如果他被选进国会,他将组织一个政党,他的刚接任的儿子罗伯特国王很可能会让他组阁。首相意识到即使自己目前取得权力,未来也将败在国王手下,于是他不得不宣布危机已经过去,一切照旧。剧中还有一个插曲:美国大使宣布美国将同大英帝国重新合并,企图吞并大英帝国。在这个剧本里,萧伯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指出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缺陷。马格纳斯的内阁声称他们是按人民的意志办事,其实他们并不负多少责任,负责任的倒是国王本人。国王行使的否决权,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萧伯纳的戏剧作品中,社会问题剧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戏能启发观众去思考问题,他的戏能引人发笑,始终抓住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他还能以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了独特的机智和幽默。

贝克特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年至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瘪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此外还写了三部曲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伊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1861年5月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婆罗门种姓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是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188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之歌》。1892年写的《摩珂摩耶》,1898年写的《献祭》,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的危害,是泰戈尔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20世纪初期,泰戈尔写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广泛反映了印度现实社会中最迫切的问题。其中以长篇小说《沉船》(1906年)和《戈拉》(1910年)最为著名。《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一部集中体现泰戈尔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思想倾向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戈拉原系居留在印度的爱尔兰人所生,其父母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死去。戈拉从小被印度的一个中产家庭收养。小说的中心内容是描写戈拉思想性格的成长和发展,塑造了戈拉这一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泰戈尔诗歌的代表作品有《两亩地》(1894年)、《戈宾德辛格》(1886年)、《吉檀迦利》(1912年)、《生辰集》(1941年)等。《吉檀迦利》题意是“献诗”,是一部颂神诗集,共收诗103首。《吉檀迦利》的问世给泰戈尔带来世界荣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

G.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一个医生家庭,18岁入大学学法律,后辍学,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195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落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年发表,引起西班牙语文学界的广泛注意,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小说写布思迪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马孔多百余年的历史。作家在写这几代人的遭遇中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宗教习俗,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这种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者企图使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一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1975年)《恶时辰》(1961年)和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1962年)等。

3.插图说明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安娜卡列尼娜》作于1875~1877年。主人翁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住在彼得堡。她的丈夫卡列宁比她大20岁,是一位宫廷高官。由于丈夫整天忙于公务,安娜每天只有同儿子在一起打发时间。由于家庭不和,安娜来到莫斯科,在车站,她遇到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立即被安娜的美貌吸引住了,开始追安娜。在渥伦斯基的猛烈进攻下,安娜坠入爱河,还跟渥伦斯基有了孩子。安娜未经丈夫同意便和他离婚,然后同渥伦斯基去欧洲旅游。三个月后,他们回到了俄国。安娜去见和卡列宁生的儿子谢辽沙,险些与卡列宁遭遇。安娜和渥伦斯基回国后,住在莫斯科。上层社会的社交界不欢迎她,由于卡列宁的拒绝,她又无法正式离婚。她的朋友很少,于是怀疑渥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情,但渥伦斯基不理解。有一天,渥伦斯基没有及时回来,她去车站接渥伦斯基,等了好长时间也没等到渥伦斯基,她感到非常绝望,跳下月台,自杀身亡。这部小说的另一根线索是安娜的娘家嫂子杜丽和杜丽的妹妹吉提,吉提本来是渥伦斯基的恋人,后来,她和哥哥的同学列文结婚了。结婚后,列文一度觉得生活并不像想像得那样幸福,后来他从上帝那里找到了幸福,他认为既然人是为上帝而活着,那么生活就有了善的意义。图中卡列宁正在训斥安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

图中是本书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修路工地上巧遇初恋情人冬妮亚及其丈夫,保尔要求他们放下架子,参加修路劳动。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新古典主义美术大卫(法)《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法)《泉》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法)《西奥岛的屠杀》和《自由引导人民》;哥雅(西)《枪杀马德里市民》

现实主义美术米勒(法)《播种者》和《拾穗者》;列宾(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画派莫奈(法)《日出印象》;马奈(法)《草地上的午餐》

梵高(荷)《向日葵》;塞尚(法);高更(法)《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现代主义美术马蒂斯(法)《舞蹈》;毕加索(西)《亚威农的少女》和《格尔尼卡》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

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总结,在学习主要美术流派的代表人及代表作品时,可以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投影或幻灯等进行名画欣赏、讲解,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本课引言由世界名画梵高的《向日葵》和一段介绍该画的文字所组成。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看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对《向日葵》和梵高知道多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新古典主义美术”,教材首先概要地介绍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社会背景和基本特征,然后介绍了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在大卫笔下,无论是手执利刃的战士,还是披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马拉之死》更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拿破仑加冕式》堪称巨作,为了达到逼真,大卫把画中许多人请去作过模特儿,对于满是刺绣和金饰的服装,画家也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骄横一世的拿破仑,毕恭毕敬的约瑟芬,遭到胁迫而无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场面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明生动,决无雷同。安格尔的艺术典雅精美,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夸张。《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现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教学建议:结合启蒙思想的主张和法国大革命引导学生分析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请同学们欣赏并介绍名画《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等,然后归纳出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

第二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教材概要介绍了这两种美术流派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画家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教学建议:教师在引导同学们分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讲解名家名画的艺术特点,如《自由引导人民》、《枪杀马德里市民》、《播种者》和《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引导同学们归纳浪漫主义美术和现实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影响画家艺术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目“印象画派”

教材主要概述了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

(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和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中,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对这幅画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的标志。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色彩艳丽,光线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画家想表现外光下的人体和色块的对比,这幅画在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3)后期印象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法国的塞尚特别注重物体的结构,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对几何形体的探索和变形启迪了后来的立体派,他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法国画家高更的艺术风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其代表作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同学提前通过网上下载《日出印象》、《樱桃与桃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作品,在同学欣赏和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和比较印象画派与现实主义画派、后期印象画派与早期印象画派的特点;请同学阅读的有关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并简单介绍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强调指出罗丹并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

建议教师引导同学阅读,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象征主义美术流派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指出象征主义很少表现现实生活的题材,他们要求脱离现实回到遥远的古代世界,作品有唯美主义和消极的一面,有时还带有神秘主义的感情色彩。

第四目“现代主义美术”

教材概述了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1)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同时他们深受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更多的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称为野兽派的法国画家马蒂斯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之一。在1905年法国沙龙展览里,有一件雕刻作品摆在了马蒂斯等年轻画家作品的中央,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纪的手法制成的,而四周的绘画作品用色强烈、笔法狂野,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于是一位艺评家写下了他的参观感想:“小孩被野兽包围了!”此后“野兽派”便成为这群年轻画家的代名词。他们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要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应将描绘的景物简化,画面富于装饰性。马蒂斯不仅把东方的技法(毛笔画)发展到他的创作中来,还利用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其代表作《舞蹈》。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蔚蓝的天空,大片绿色让人联想到绿地,人物的朱砂色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疯狂地舞动着,表达了愉快的心情。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他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以《亚威农的少女》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画中呈现五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体的存在。这幅画说明画家受到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响。《格尔尼卡》壁画,反映的是在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极为愤慨,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3)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

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二战以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和变化:表现形式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绘画材料种类繁多;充分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结合20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引导学生分析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请同学介绍《舞蹈》《格尔尼卡》等艺术名品的寓意和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并结合教材介绍的《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了解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阅读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对丹纳的观点进行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同学回顾: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大动荡,提出以下问题:1.18世纪末法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2.在社会动荡形势下,资产阶级追求什么样的精神?3.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美术家们的绘画题材是什么?在同学回答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请同学介绍和欣赏《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泉》等名画的作者、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等。

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一目,建议教师提出问题: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法国的政局是怎样的?此时法国出现了怎样的社会情绪?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建议教师请同学介绍《自由引导人民》《西奥岛的屠杀》和《枪杀马德里市民》等名画,总结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特点。

在学习现实主义美术时,建议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中期法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如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第二帝国的建立、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下,人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苦闷在美术中反映出来,归纳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在欣赏《播种者》《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名作时,注意引导指出米勒等画家的出身也直接影响了画家的艺术风格,从而得出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在“印象画派”一目教学时,教师指出印象画派的产生除受当时的社会影响外,还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推动,教师提出问题:1.印象画派与现实主义绘画的题材有什么不同?2.后期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请同学带着问题欣赏《日出印象》《向日葵》《樱桃和桃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作品。教师引导同学总结归纳以上两个问题。

关于“现代主义美术”一目,建议教师首先指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1.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2.二战后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3.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总结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请同学欣赏和介绍《舞蹈》和《格尔尼卡》等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最后简单介绍二战以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和变化。结合欣赏和阅读教材《那不勒斯来的男人》和《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和有关文字。

建议教师最后小结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回答:1.19世纪以来出现了哪些美术流派?2.各美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新古典主义美术时,用计算机、实物投影或幻灯介绍图片。

图片:《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描绘的是马拉在浴缸里被杀害后的惨景:浸泡在浴缸里的马拉露出上身,歪斜着头,脸上流露出一种悔恨和痛苦的表情,鲜血正从他胸口流淌出来,染红了雪白的浴巾;他右臂无力地垂在浴缸外,手中还拿着那张凶手递给他的请求补助的申请书。大卫在这幅画中描绘了马拉虽死在浴缸里,但手中仍拿着补助申请书和鹅毛笔这一情节,表现了马拉带病工作,甘为穷苦人民操劳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尖锐地揭露了敌人以卑鄙的手段杀害马拉的可耻罪行。作者真诚地表达了对马拉的崇敬之情。

案例二在学习现代主义美术时通过介绍毕加索的事迹进行情感教育。

二战期间,德国的将士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案例三本课小结,采用谈话法以同学回答问题与教师总结相结合。

请同学概括19世纪以来出现的主要美术流派。各举一个代表人和代表作品。教师指出:19世纪以来的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会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四、问题解答

想一想,在中国画里,有没有同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又全然不同?

解题关键: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

思路引导:后期印象画派由写形到写意的变化。

答案提示:在中国画里,与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谈谈你对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这段话的理解。

解题关键: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

思路引导:把艺术家、艺术思潮、艺术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中去理解。

答案提示:丹纳的观点不完全正确。他认为艺术品、艺术家无不受到当时的社会精神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因此“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出现的”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消灭的”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的。例如新古典主义美术就反映了在社会动荡的大革命时期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呼唤。但是大革命结束以后,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一直影响着后世。

一、本课测评

1.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艺术表现方式有何差异?

解题关键:产生的时代不同。

思路引导:大革命时期对古代英雄主义的崇敬;拿破仑统治结束后,对理想王国的失望。

答案提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印象画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光学发展的推动;如何用光和色。

思路引导:重视光和色的作用;画面明亮灿烂。

答案提示:印象画派对光和色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光和色就是表现的目的,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和美感,统统归于光和色的作用;印象画派作品的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画面表达了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后期印象派主张抒发个性,吸收东方艺术的特点;他们的画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二、学习延伸

1.名画鉴赏

活动提示:《唐吉老伯》与《向日葵》有明显相似之处,都出自梵高之手,属后期印象画派。《旋转木马》由一些立体几何图形构成,属现代主义美术。

2.座谈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孙素沾)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与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或戏剧中选择某个部门,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某种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丹纳《艺术哲学》

2.课文注释

新古典主义美术

18世纪下叶兴起、至19世纪初走向成熟的古典主义,是旧古典主义积极因素的升华,被称作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古典主义绘画对法国大革命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当斗争形势复杂化、大革命走向低潮,这种往后看的历史道德观便显露出它保守的一面,失去了它原有的积极作用,仅留有崇尚古典题材和严谨形式的外壳。即使如此,古典主义的某些原则对促进西方美术走向第三次高峰的繁荣,仍然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18世纪末初步形成,并成为19世纪最早的一个大画派。为古典主义美术做出特殊贡献的是达维特与安格尔。

大卫及其主要作品

大卫(1748—1825),法国画家。1748年8月30日生于巴黎,1825年12月29日卒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作品有《求乞的贝利萨里》《荷拉斯兄弟之誓》(藏卢浮宫博物馆)《布鲁特斯》(藏卢浮宫博物馆)《马拉之死》《萨宾妇女》等。拿破仑统治时期,被授予首席画师,创作了一系列歌颂拿破仑的作品。代表作《波拿巴在圣贝尔拿特险坡上》《加冕》(藏卢浮宫博物馆)等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堪称帝政时期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马拉之死》(1793)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马拉死后不久。在《马拉之死》的画面上,人们似乎看到了真实历史的再现,因为身患湿症,马拉每天都需要坐在浴盆中浸泡几小时,同时处理他的公务。在画家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刚刚被凶手科尔黛刺死的马拉坐在浴盆中,鲜血从他的胸部顺着浴盆往下流,凶手用的匕首抛在地上,他的左手拿着科尔黛交给他的短笺,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脸上是濒于死亡的表情,但却没有痛苦,画家用简洁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人民之友马拉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勤奋,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的自我牺牲精神。这幅画的构图单纯而明确,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的兰灰色背景上什么也没有,愈加衬托出前景人物的悲剧性,方形木墩就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特别是上面写着“献给马拉,大卫”的题字,更显出它的存在是不可少的。从上方射来的光线在暗面低沉的背影衬托下使得主人公显得更加突出,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形象具有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中的一些细节也是耐人寻味的。例如:凶手科尔黛给马拉的短笺上清晰可见地写着:“1793年7月13日马丽安涅夏洛特科尔黛,致公民马拉,我是十分地不幸,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木墩上附有纸币的便条是一位革命的同情者写给马拉的:“请将这五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893年,这幅稀世珍品被比利时布鲁塞尔博物馆收藏。《拿破仑加冕式》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安格尔和《泉》

安格尔(1780—1867),法国画家。16岁师从大卫。1824年,在沙龙展出《路易十三的誓言》获得官方好评。同年,展出了《希奥岛的屠杀》,一举成名。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革新,他晚年的代表作品有著名的《泉》等。《泉》大概182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就开始酝酿了,但直到晚年才最终完成稿。《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镇馆之宝之一。此画面积为163×80厘米。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它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表现个性化,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来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使艺术家的感情在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传达;反对刻板的雕刻般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表现手段,竭力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上的饱和色调,以动荡的构图、奔放而流畅的笔触,有时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

德拉克洛瓦及其主要作品

德拉克洛瓦(1798—1863),法国画家。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风格,善于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变成艺术形象,其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以及在描绘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成名作《但丁的小舟》(又名《但丁与维吉尔》)在1822年沙龙展出后,立即轰动巴黎艺术界。这幅取材于但丁《神曲》表现善与恶矛盾的作品,以其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剧性的力量、对人类灾难的真实描绘和大胆的构图,使他成为浪漫主义的中心人物。代表作有《希奥岛的屠杀》《自由领导着人民》等。《希奥岛的屠杀》于19世纪20年代,希腊人民为反抗土耳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独立战争”中的一幕。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奥岛上大肆掠夺和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画面上的右侧倒毙在血泊中的年轻母亲,是他数度易稿、精心构思的一个形象。母亲身上匍匐着一个尚不能站立的婴儿,正在拼命地吮吸着母亲的奶水。画家选这个最令人发指的残忍情节,是出于最强烈的抗议,左侧一对平民夫妇,已处在绝望的境地。他们无家可归,身边仅有之物也被匪徒抢夺一空。后边那个骑在马上,骄横地拉起马的缰绳的土耳其士兵,正准备用鞭子抽赶这些无辜者。在他的马背上,还拖着一个声嘶力竭求救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们,有的已无力再度挣扎。最左角的一个临死前的年轻妇女,正搂着自己亲爱的孩子告别,孩子的脸上现出惊恐的神色。背景是一块不毛之地的平原,远处还有烧杀抢掠,人民的哭喊声似乎隐约可闻,景状之凄惨震撼了大地。画家为了加重这幕悲剧的色彩对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体形式来表现的。此画作于1824年,有421.5×352厘米大,现藏巴黎卢浮宫。

哥雅与《枪杀马德里市民》

哥雅(1746—1828),西班牙画家。1808年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哥雅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枪杀马德里市民》(1814年)等作品,如他所言“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这幅作品也成为美术史上反抗民族压迫,控诉侵略战争的力作之一。《枪杀马德里市民》表现的情节是:深夜,在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决被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现出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在临终前的丰富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不见人脸的“杀人机器”。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出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哥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天日的年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

现实主义美术

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美术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现实主义美术逐渐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它既反对僵化了的古典主义,也反对粉饰现实、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义;它主张艺术应该从实际出发,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十九世纪法国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的卡拉瓦乔和荷兰画家们。十八世纪的夏尔丹,也是这一派别的先驱。到十九世纪,在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卫和浪漫主义的领袖德拉克罗瓦的创作中,也可以看到现实主义。然而作为一个艺术运动,它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后才逐渐形成,并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生活为主要任务。现实主义画家和他们的拥护者,一切强调现实,对粉饰现实的虚假进行了斗争。如库尔贝的《浴女》及其他一些作品,他所选用的模特完全体现了另一种美学概念,树立了另一种美的标准。

库尔贝是人们公认的现实主义的领袖。他在1855年曾发表过著名的《现实主义宣言》,声称“要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他公开主张艺术要描写当代现实生活,他对艺术中陈腐的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库尔贝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信念,他曾骄傲地宣称:“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库尔贝把自己的创作活动和法国的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是一位有很大影响和成就的艺术家。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扩大了艺术作品题材和体裁的范围,把历来不屑一顾的劳动者,在艺术创作中给予一定的地位。在表现技巧上也得到了提高,特别在风景画中对光线和空间感的表达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是法国文艺史上光辉的篇章,同时它对19世纪欧洲各国的文艺运动,也有深远的影响,开辟了民主艺术的新阶段。

列宾

列宾(1844—1930),伟大的俄罗斯画家。1894年任圣彼得堡学院历史画教授。《托尔斯泰像》《意外的归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都是其代表作。列宾艺术风格严谨写实。平时,他常把友人作为模特儿,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据说,他的邻居中有一个出名的泼妇,经常在他画画时吵个没完。有一次,列宾正在为一个邻居画肖像,偏巧那泼妇也挤过来凑热闹,看着看着,她觉得列宾画得实在太好了,就咧着大嘴说:“能不能也给我画一幅啊?”“好啊!”列宾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只一会儿功夫,列宾就当众给那泼妇画好了像。“哦!太像了!”围观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哄笑起来。原来列宾把那泼妇骂街时的难看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当这位女邻居看到自己这样一副尊容后,也大吃一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原来我一直是这个面孔啊!我以后再也不骂人了!”列宾真诚地说:“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美了,语言也自然会美的。到那时,你的肖像肯定会更美!”

米勒

米勒(1814—1875),法国“农民画家”,出生在诺曼底海边农村。19世纪40年代初期,米勒致力于对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的研究。1849年,落户巴比松,住进农舍,创作内容转向描绘农民的田间劳动和他们的家务活动。米勒笔下的农民,每幅作品中不过一到三人,人物形象高大、严峻,画面宏伟、朴素,颇具纪念碑的气势。在作品中,他只是如实地反映出劳动和劳动者的苦难,从痛楚、折磨中去表现伤感的美。由于他是将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当时的情况下,从客观上促进了法国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号称“三部曲”,评价甚高。《播种者》画面上只有一个人物──播种者,他顶天立地,占据着画中央,为了突出人物,背景和道具减到最少程度,构图极其单纯,除了远处一个赶着牛耕地的农夫以外,前景上只有这个顶天立地的播种者。地平线在这里是惟一重要和突出的背景,它向播种者大步前进的方向波动倾斜,加强了人物前进的动势,并与播种者的手和步伐,共同造成一种非常均衡有力的运动旋律,使观者感到画面上人物的运动是欲收不止的,他那大步前进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仿佛他将一直走到画的外边,一直走到远处。它像是米勒所坚持的艺术道路的宣言,播种者的雄姿整个儿浸融于暗红色夕阳的逆光和黄昏的暗影之中,他脸上和身上的色彩和线条,却是模糊不清的。只隐约可见他身着褪了色的红上衣、蓝裤子,扎着白色绑腿,但这一切均被朦胧暗影所融化、糅合,仿佛同大地溶在一起了,使他那大步流星的雄健的播种姿态形成一个“全体形态的效果和剀切的动作而表现的”(米勒语)美的形象。《拾穗者》(1851年)画面上是一片收获过的麦地,远处有满载麦子的马车、麦垛和忙着运走麦子的人。近处三个农妇弯着腰在捡拾落下来的麦穗。有人说,米勒在艺术上对法国农村现实的表达并不只是体现一种安于天命的思想,而是寓强烈的呼声于无声之中,正像当时的进步批评家说的,它是“反对贫困的起诉书”。

印象画派

克劳德莫奈(1840—1926),印象画派的开拓者,1874年,莫奈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画家举行了一次画展,其中有莫奈的《日出印象》──画的是透过晨雾看到的港湾景色。当时一个名为勒罗的批评家讥讽这一派艺术家为“印象主义者”。1877年,莫奈等画家举行第三次画展时,开始自称印象主义者。从此以后,印象主义和印象主义者之名就一直沿用下来。印象画派出现。直到一个世纪后,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莱在其《印象主义》一书中才对19世纪末期法国印象主义画派有比较全面的评价:“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画当时会激起那样一场嘲笑和愤慨的风波。我们不难认为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印象画派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物体的颜色是纯粹的幻想,颜色的惟一来源是日光,日光笼罩万物,使它们时刻呈现出新的颜色。人们无法确切知道现实和非现实的界限何在,人们在感知自然的视觉印象中可以区别两个概念──形和色,这两个概念不可分。人们只是人为地区别素描和色彩,而在自然界中它们是分不开的。光显示着形,它穿透繁密的树叶,戏耍于岩石的表面,贯穿着深远的气层,赋予它们以种种颜色。光一消失,形和色就随之不见。人们只能看见颜色,一切物体都有颜色,可以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颜色区别物体的形,即这些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根据或暗或明的颜色,即绘画中所说的关系作用,能够获得距离、透视和体积的概念。关键就是使眼睛可以区别物体距离的明暗强弱程度。绘画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的模仿,而只是在仅仅拥有三度空间中的两度空间这一前提下有条件地表现自然,所以关系作用就成为在平面上表现深度感的惟一手段。因此,是颜色产生素描,形和色是互相依存的两种幻觉。物体没有自己独有的颜色,有的只是光在它的表面的不同速度的颤动。没有色就没有形,没有形就没有色。光谱的各种颜色在我们所看见的一切物体上重新组合。七种基本颜色,以各种不同的分量进行一定的组合,产生其他颜色。莫奈正是运用了作为印象主义技法的基本原理的色彩分解论,形成了他自己的手法。它以一个主题(如一个最亮的点)为基础,然后在画布上不断发展这一主题的各种变奏。因此,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的油画,由于这种探求而具有一种完全独特的面貌,阴影是用蓝、粉、绿各种色点拼凑起来的,没有一点单色和黑色,放眼看去一片色彩闪烁。实际上,印象派的这种“点彩法”不是当时被人们认为的那样乱涂一气,而是极难的画技,它并非轻而易举,不比素描容易,只有像莫奈等这样惊人的妙手,才会让人觉得他们的艺术是精益求精的,这种技法画的画,是不容许改来改去的。1874~1886年间,印象主义画展共举办了八次。虽然第一、二次画展时,受到了舆论界的猛烈批评。但到举行第三次画展时,印象主义已成为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的艺术流派了。稍后,法国出现了所谓的“新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画家主张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块的方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的更高明亮度。19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出现了一群画家,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成的观念和强调作者主观的重要性,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这些画家被称作“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塞尚、梵高和高更。

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毕加索出生于法国南部小镇马拉加一个教师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他曾进入当地美术学校学习,其间一度赴马德里求学,但不久便返回巴塞罗那。他的作品因其不同特色可以分成不同的创作时期。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1903~1905年,粉红色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对象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下来,艺术日趋成熟。1907年以后,他的创作风格进入立体主义时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大胆地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这幅画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1914年,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所谓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绘画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间关系的绘画语言。分解的立体主义排斥装饰性的阿拉伯图案和明亮的色彩。但是,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实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报纸的标题)被引进画面,并采用拼贴法,如《静物和藤椅》等。1915年以后,毕加索的作品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对超现实主义感兴趣,这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3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不少《宫女》作品,基本都是裸体女人像,色彩强烈,他还画了不少有关斗牛的画。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站在共和国一边,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1944年,参加法国共产党。战后,创作了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饿殍的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表达了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的愤怒谴责。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反映美国侵略朝鲜事件的油画《朝鲜的屠杀》等作品。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共创作各类美术作品六百多万件。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马奈和《草地上的午餐》

爱德华马奈(1832—1883),法国著名画家。《草地上的午餐》创作于1863年,面积208×264.5厘米,现藏巴黎印象派美术馆。《草地上的午餐》,最初的取名是《浴》,是画家效法卢浮宫内一幅乔尔乔奈的《乡村音乐会》(又名《田园合奏》)的构图,但它毕竟不是16世纪威尼斯那种田园诗绘画。画上那个裸体女子就是他在早期画《穿斗牛士服装的维克多莉娜》时从街上领回的一个妓女,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画家让她在这幅画中表现裸体坐在林中溪边的草地上,与两个穿衣绅士做伴;左侧前景有一只翻倒的篮子,食物滚出篮外,又在后景的湖池边,添画了一个只穿衬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里。这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野餐”,是画家为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试验。结果这一构图惹恼了绘画界的许多头面人物。围绕马奈的这幅画,评论界竟也划分成两个营垒。双方短兵相接。《草地上的午餐》的展出,使马奈被推入后来的印象派阵营。

塞尚

塞尚(1839—1906),法国后印象派画家,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的作品色彩鲜艳、较为明亮。他主张绘画应该抓住的不只是自然表面,而是其本体──被单纯化的线和面。这种理论,后来成了立体派及其他现代绘画的依据。他常常以球形、圆锥形、圆柱形等几何图形为基本的体型,用简练有力的线条勾出轮廓,有时还加以变形。他的作品内容多是室内静物、野外风光,在人物画方面,也只是自画像和少数亲友。他的富于个性的创新精神,及其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从而被推崇为西方现代主义各画派的先驱。

梵高

梵高(1853—1890),又译凡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与高更和塞尚齐名。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16岁就开始自谋生路,先是在一家法国著名的跨国艺术公司当职员。后来,因为失恋和热衷于宗教,不再经商,到矿区传教。可是他的口才又不好,不适合传教。转而学画画。他的画主要以下层人民的生活为内容,如1885年他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食土豆者》。1886年,他来到当时的西方艺术之都巴黎,认识了高更等画家,开始受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这期间,他的画没有什么影响,曾经在巴黎下层阶级的咖啡馆和饭馆展出过自己的作品。不久,他来到法国的南部,这里濒临大海,阳光灿烂,他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在1888年春天到1889年夏天这段时间里,他一直住在阿尔勒。在这里,他决定自由地运用色彩,用夸张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后来的传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烟斗》《咖啡馆夜市》等。教材中选用的《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高91厘米,宽72厘米,作于1888年的夏天。从这幅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用笔的粗厚有力,色彩对比单纯强烈,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观者无不心灵震颤,激情喷薄。在梵高的笔下,向日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但是,梵高的精神在这期间一度失常,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不得不进入精神病院休养。后来一直时好时坏。1890年7月27日,他的精神病发作,在法国瓦兹河畔的欧韦自杀。两天后,不治而亡。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梵高的作品在他在世时,不为社会承认,他在世时只卖出过一幅作品,这就是1890年在布鲁塞尔一个展览会上出售的《红色的葡萄园》。20世纪以后,梵高作品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认识。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向日葵》,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雕塑家罗丹

罗丹(1840—1917),法国大雕塑家。曾用7年时间完成了他的杰出作品──《巴尔扎克》雕像,从而轰动一时。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雨果》等杰作都有不同寻常的伟大之处,人们称他是19世纪最有世界影响的大艺术家。罗丹的伟大成就,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先到一个业余画家的家里对着实物画几个小时的素描,接着又急忙赶去上学。晚上从学校回来,还要去博物馆。当时博物馆里有一个专画人体的学习班。他在那里要画上两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到图书馆、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的雕塑作品。罗丹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他说:“为了使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派。如:野兽派是本世纪初出现最早的一个现代主义画派。1905年,在法国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马蒂斯(1869—1954)等一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因其技法一反常规,被评论家称为“野兽般的艺术”,野兽派由此而得名,马蒂斯成为野兽派的著名代表。与野兽派几乎同时出现的表现主义画派,表现主义画派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惶恐心情,以扭曲、粗糙的线条和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发泄内心的愤慨和苦闷。1907年在法国艺术界出现的立体派,是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它主张把一切形象解体成最简单的几何形块,按画家的意愿组合起来。这一派的杰出代表就是出生在西班牙拉加后定居巴黎的毕加索。“达达派”用怪诞、抽象、符号式的东西取代传统艺术,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画面上组成他们的作品,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作为“喷泉”展品搬上展览会。现代美术流派众多,多姿多彩,但它们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在技法上,它们大都反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追求新奇,空间结构错乱,色彩配置随意,点线紊乱,缺乏透视可谓它们共有的特点。在创作主旨上,它们都主张强调自我,表现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可以说,现代美术艺术再现了20世纪西方世界的精神状况。

3.插图说明

《舞蹈》

马蒂斯1909年创作,现藏于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这幅画中,五个裸体的男女,黄棕色的躯体,在蓝色和绿色的背景中自由烂漫地舒展、舞蹈、飞翔。看不清舞者的脸,看不见他们的表情,只有健康的肢体,在天地间飘扬。他们如同在天空中飞翔的鸟,携手而舞,又如在清流中游动的鱼,无所依靠,却优哉游哉。西方古典绘画在造型上主要以画面为主,线条的运用不太重要,而马蒂斯的作品恰恰是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热烈的色彩来打动和感染人的。这幅画中的线条与色彩正体现了一种奔放和热烈,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量。《舞蹈》从韵律线上看是圆形的构图,有明显的旋转运动的感觉。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大的圆圈也可以留一个缺口,称为“破月圆”构图。有完美、柔和、旋转向心的感觉。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创作于1872年。《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曳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在这幅画上,初升的太阳、河水、晨雾和小船、远景,在斑斓的色彩中交相辉映。画家在着力表现自然景色中闪动着的色彩和光线。

《思想者》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壮有力的劳动男子。他低头沉思,在为人类的一切烦恼冥想。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势,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怜爱人类,但又无法对那些罪犯下最后的裁判。从他身上看到的那一股急待迸发的巨大力量,和下面形形色色的人类罪恶,构成了一对矛盾。这是诗人但丁悲剧形象的化身,也是艺术家个人思想的寄托。《思想者》是罗丹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罗丹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感情,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具有丰富意义的。”1917年,巴黎人民在为罗丹举行葬礼时,把这尊《思想者》安置在他的灵枢安放处的“伟人祠”前,以便人民瞻仰这位艺术家不朽的艺术业绩。

《伏尔加河纤夫》

《伏尔加河纤夫》由俄国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在19世纪80年代初所作。画面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子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四十,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手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擦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黝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的据说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

《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8日》,260×325厘米),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象征性的自由女神──共和国的象征──的形象上,画家对于自由和争取自由的见解,在这个形象上得到了具体而鲜明的反映。画家笔下的自由女神被表现得健康而美丽、坚决而有力,而且具有平民的素质。在烟硝弥漫、横尸遍野的街道中,她赤着脚,左手拿枪,右手高举三色旗,领导着人们迎风前进。以人民大众为骨干的革命队伍在她的领导下,踏过保皇党士兵的尸首,奋勇地前进着。同她并肩前进的有高举战刀的工人;左右手都拿着枪、张大嘴呼喊着前进的男孩;有两手握着长枪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形象上画家似乎是在歌颂勇敢的共和党员;在自由女神的右边一个受伤的女工正在与死亡搏斗,努力挣扎着爬起来,仰望着自由女神,希望能够再参加到争自由的斗争行列中去。中景是隐现于烟雾中的汹涌澎湃的向前冲击的人群,在这紧张激烈、激动人心的画面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民的愤怒和革命的激情,而且似乎可以听到人群的怒吼和叫喊;远景是烟硝弥漫的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物。在色彩的运用上,德拉克洛瓦赋予了红色以新的含义。一般的说,红色代表热情、兴奋、革命等内容。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问题探究

图表绘制

音乐再现

比较分析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俄国和东欧出现了民族乐派音乐;美国的音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70年代后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多。同时,在民族音乐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由于19世纪以来的各音乐流派几乎都有上乘之作,文字、音响和影视资料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乐片段,使学生能以心灵与音乐对话,深入了解和比较各音乐流派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也可以选择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或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音乐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二战后摇滚乐的代表──“猫王”普莱斯利和摇滚乐对人的震撼力及其时代性。建议教师播放一首猫王的摇滚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你知道这是一段什么类型的音乐吗?谈谈你听后的感受。问题二:你还能说出几个你熟悉的西方音乐家的名字和作品吗?他们分别属于何种音乐流派?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教材主要阐述了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流派与杰作和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其作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他还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他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三,美国音乐的发展: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现了美国国力不断上升时的情怀,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

教学建议:1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当代世界音乐的发展方向。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提供了不同的说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3)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第二,对流行音乐的评价。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不仅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教材重点阐述了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课,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相关资料;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准备表演;在教室张贴音乐家的照片、生平介绍、作品简介。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猫王”的摇滚歌曲,学生阅读引言回答问题。

关于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一目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和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18世纪在欧洲占主要地位的音乐是什么?2.这种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哪些?3.为什么说莫扎特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对此你有何认识?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音乐是时代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后边的教学做铺垫。

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时代的进步推动音乐发展”的认识。

19世纪音乐的流派与杰作。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可按以下步骤操作:1.学生阅读教材、绘制“流派与杰作”表。2.学生有选择地介绍音乐大师的生平、欣赏《命运交响曲》、《伊万苏萨宁》片段、表演《天鹅湖》片段,教师提出问题: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有哪几种?从音乐中你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哪些特点?你知道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命运交响曲》的吗?《伊万苏萨宁》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谈谈你的感想。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于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20世纪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2.什么是现代主义音乐?什么是流行音乐?现代主义音乐等于流行音乐吗?3.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4.仔细观看《爵士乐手》《美国摇滚演唱会》《猫王》三幅照片并结合教材内容比较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异同,提高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5.结合讨论对摇滚乐的认识,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6.你怎样评价流行音乐?7.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向是什么?8.你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要走向世界,该怎样做?这些问题的设计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到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和分析,由历史问题的解决到现实问题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最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9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欣赏了几位音乐大师各具风格的作品。如果你是一场音乐会的总策划,请说出你的策划方案(要求:音乐会的内容包括19世纪以来各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根据各流派的音乐风格与情绪合理安排演出顺序)。

2.教学案例

案例一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流派时,播放《命运交响曲》《伊万苏萨宁》片段。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恋爱失败、耳聋病加剧和经济贫困的情况下创作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用无坚不摧的意志和毅力同不公平的命运作了不屈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伊万苏萨宁》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历史题材的“祖国英雄悲剧”。这部歌剧通过一个普通俄罗斯农民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主题,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崇高的民族精神,表现了爱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案例二在介绍现代音乐的发展时,用实物投影、计算机或幻灯片介绍两幅图片。

图片1:上海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2003年2月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晚,上海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们向维也纳观众献上了一台荟萃中国民乐经典之作的音乐会。曲目中既有慷慨激昂、歌颂水浒英雄威武不屈、浩气长存的唢呐协奏曲《梁山随想》,也有轻快流畅、表达对春天美好感受的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既有气势磅礴、表现各种风之神态的合奏曲《风》,也有曲调雅致、刻画江南优美景色的民乐三重奏《江南风韵》。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让维也纳观众领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图片2:2004年5月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音乐节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美国纽约室内乐团、苏黎世合奏团等中外乐团上演了中外名家的曲目。既有世界现代音乐领袖地位的音乐大师的巨作如艾略特卡特的《粗鲁与文雅──为长笛和单簧管而作》、约翰克里亚诺的《小提琴奏鸣曲》等;也有中国与欧美当代现代音乐的中坚力量的作品,如周龙的《无行》、彼得茹契卡的《五首警句──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等。这些作品展示了现代音乐的过去与现在。

四、问题解答

1.你熟悉莫扎特的作品吗?为什么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解题关键:18世纪中后期德意志的贵族阶层腐败无能。莫扎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思路引领:莫扎特生活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

答案提示:比较熟悉(不熟悉)。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中后期。大主教对他的侮辱和歧视和贫困生活的折磨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如《费加罗的婚礼》无情地揭露了贵族阶层的无能、腐败和道德的堕落,热情地歌颂了受压迫阶级的机智、勇敢和正直。全剧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光芒。

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摇滚乐,说它给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解题关键:摇滚乐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和对青年人的影响。

思路引领:摇滚乐的内容、节奏以及演奏者的生活方式。

答案提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本课测评

1.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浪漫主义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思路引领:浪漫主义音乐反映了当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艺术观。

答案提示: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

2.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解题关键:20世纪时代的变化和音乐的发展。

思路引领: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和分析。

答案提示:流行音乐中音响、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带的情绪追求;7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等反映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

二、学习延伸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田晓红)

五、资料与注释

1.课文注释

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乐家。6岁时,就能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并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9岁写交响曲,12岁已经完成了第一部歌剧。莫扎特一生没有固定职业,1787年曾获得“宫廷室内乐作曲家”的荣誉性的任命。1791年在贫病中死去,葬于贫民公墓。一生有22部戏剧作品、50多首交响曲、25首钢琴协奏曲、12首小提琴协奏曲、26首弦乐四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42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歌剧是莫扎特最痴迷的领域,他一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主要歌剧作品有《伊多美纽斯》《迪多的仁慈》《后宫诱逃》《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莫扎特最有特色的器乐体裁是协奏曲,他在巴洛克协奏曲的三乐章格式基础上,运用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原则,独奏钢琴与乐队更富有戏剧和交响性效果。莫扎特以其敏感的才能,在其他音乐体裁中都有不同凡响的手笔。他的钢琴奏鸣曲旋律优美,晶莹剔透。社交场合娱乐性背景音乐的小夜曲这类体裁中,也有《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样的名篇。莫扎特尽管有一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甚至悲剧性,但他的多数作品是纯真、亲切、阳光明媚的。莫扎特生活的世界充斥着烦恼和阴暗,然而从他笔下涌流出的音乐却是一种升华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融入了音乐世界,音乐也就成为他的生活。

舒伯特

弗兰茨舒伯特(1797—1828),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11岁时,考入维也纳宫廷歌手学校,第二年就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13岁时写出了四手联弹《钢琴幻想曲》。他常常叹息:“如果我有钱买五线谱,我每天都可以作一首曲。”16岁时,他到父亲所在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但他仍每天伏案作曲不止。当他读完歌德的著名长诗《浮士德》后,很受感动,开始为这部作品谱曲。第二年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歌曲《魔王》和《野玫瑰》。1818年,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只身前往维也纳,当家庭音乐教师。一次,他来到一家小酒店,饥肠辘辘,身无分文。正当无可奈何之际,他偶然看到旧报纸上登着一首诗,他当即为这首诗谱了曲,并用它换了一顿饭吃。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摇篮曲》。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席勒、海涅的诗常被他选作歌词。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他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0部交响乐,他在世时却一部也没有机会公演;他一生写了18部歌剧,他在世时连一部也没能够排练演出;他写了600余首歌曲,但仍没有名望,没有地位,穷愁潦倒,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困苦。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天鹅之歌》就是躺在病床上完成的。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生于维也纳。世人称小约翰施特劳斯。其家族三代以舞蹈音乐家(作曲、演奏、乐队领班、指挥等)著称,而他又是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位。从小学习小提琴,19岁以后离家以音乐谋生,并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创作、演出生涯。一生写有近400首圆舞曲、近百首波尔卡舞曲、近70首卡得累尔舞曲、近45首进行曲以及其他若干舞曲和十几部小型喜歌剧、轻歌剧。其中圆舞曲最具代表性,它们多以日常生活、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拉德茨基进行曲》等。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从思想意义上看价值不高,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维也纳市民阶层的生活,他的音乐亦成为当时维也纳社会生活一景,甚至影响至今。20世纪60、70年代始,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曲目以施特劳斯家族乐曲为主,尤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它们已成为维也纳人民的骄傲,深入维也纳民众之心。

柏辽兹

埃克托柏辽兹(1803—1869),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安德烈城。1921年,奉父命进巴黎医科学校就读,1824年,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便下决心投身音乐事业。1826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上学期间,柏辽兹对音乐的酷爱之心感动了巴黎歌剧院的管理人员,他们为他在歌剧院的乐池中设了一个“优惠座位”。1830年,柏辽兹在失恋的折磨中写成了表现自己爱情的狂热与绝望的《幻想交响曲》,在巴黎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柏辽兹因合唱《萨丹纳帕尔》获1830年度罗马大奖。1835年起,柏辽兹因为作品得不到人们赏识,找不到作曲的工作,不得不靠为报刊杂志撰稿谋生。1842年,柏辽兹离开巴黎,在德国各地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柏辽兹最后一部作品是根据莎士比亚《无事生非》写的两幕喜歌剧《碧雅特丽与本尼狄克特》。

罗西尼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1810年完成第一部喜歌剧《结婚证书》。1813年第一部正歌剧《坦克雷迪》问世。1824年任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院长。1830年爆发革命后,他在15年中写了40部歌剧。1830~1855年居住在意大利,后定居巴黎。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以往的古钢琴做伴奏。代表作《塞维利亚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成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搁笔之作《威廉退尔》,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且推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其他代表作品还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奥赛罗》《摩西》等。他有许多趣闻轶事:如听说人们要花许多钱在米兰为他立一座肖像纪念碑,他说:“如果能把这些钱给我,我情愿在有生之年中,天天都站在碑座上。”再如,罗西尼出名后,趋者如云,其中不免鱼龙混杂。有一位作曲家拿着自己的两部交响曲,请罗西尼挑选一部推荐出版。罗西尼不胜厌烦地听他弹完,连忙说:“如果要出版,就再写一部吧。”说完,扬长而去。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歌手。但是,祖父去世以后,父亲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贫困。后来,贝多芬在11岁时就不得不离开了学校,18岁就开始养家糊口。贝多芬自幼就表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在钢琴演奏方面。1783年,他进入波恩歌剧团当上了一名钢琴演奏员。1787年,他来到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但是,因为母亲病故,他不得不回家奔丧,学习了两个月就离开了。1792年以后,他在维也纳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曾经向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他的个人钢琴公演。1800年,他又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演奏会,演奏了海顿、莫扎特等人和自己的作品,一举成名。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1824年,他在维也纳上台指挥演出,演出结束时,观众报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但他却全然不知,直到几位现场演员扶他转身面向观众时才知道。贝多芬崇尚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他的音乐中他试图证明一个观点,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同时,他在音乐方式上也是一位改革者,他开拓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例如他在《第9交响曲》中采用了所有前所未有的方式把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威尔第

裘塞佩威尔第(1813—1901),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1842年,创作了歌剧《那布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19世纪50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9)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1871~1872年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塔夫》(1893)。1901年逝世于米兰。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画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茶花女》剧本由意大利作家皮阿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而成。同年3月初次演出于维也纳。威尔第把音乐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真正的高尚的形象,揭示女主人公的精神品格,揭示她的愿望跟她周围的环境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这部歌剧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

普契尼

贾可谟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普契尼一生执着于歌剧创作,直到生命垂危时还放不下他手中的天鹅之歌──《图兰朵》。他一生创作了十二部歌剧,都取得了程度不等的成功。如《蝴蝶夫人》《托斯卡》等。在歌剧《图兰朵》中他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普契尼在他的歌剧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真挚感人的形象,生动地描绘着人间世态,他的音乐雅俗共赏,他善于选择富于舞台效果的题材并从中发掘出戏剧性……这种种特长使他终于能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也是世界的杰出歌剧作曲家。

比才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4岁开始学习音乐,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管风琴和作曲。1863年创作出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引起乐坛注目,其后又写出《伊凡雷帝》《伯斯美人》《扎米蕾》等多部歌剧。比才创作的另一领域是大型管弦乐曲,先后发表了交响幻想曲《罗马的回忆》(1869年)、序曲《祖国》(1873年)等。1872年,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的姑娘》所作的配乐改写成两部组曲,成为欧洲管弦乐曲中的名篇。1875年3月,歌剧《卡门》上演,当时未获预想的成功;比才去世后,《卡门》的价值逐渐为人理解,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歌剧中最杰出的作品。《卡门》真实地表现了底层平民的生活。剧中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色彩与法国喜歌剧的手法交相辉映,鲜明的抒情性与强烈的戏剧性熔于一炉,使这部作品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比才的歌剧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色彩。他善于创造独具风貌的曲调,善于以改变调性、灵活运用主导动机等手法加强表现力。他的器乐作品常以生动新颖、富于光彩而著称。

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1830年,瓦格纳入莱比锡大学主修哲学和美学,学业虽未能专心,作曲倒有了长足的长进。瓦格纳26岁时来到巴黎,靠改编流行的歌剧选曲和替出版商校对乐谱为生。此时他已写完歌剧《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1842年,因《黎恩济》在国内上演,瓦格纳启程回国定居德累斯顿。在回德国的路上,又见莱茵河,瓦格纳止不住泪流满面,他说:“我虽是一个贫穷的艺术家,但我发誓永远效忠祖国。”后来,他又继续创作了歌剧《汤豪塞》和《罗恩格林》。他参加了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瓦格纳来到魏玛,藏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家里。在李斯特的帮助下,他来到了瑞士的苏黎士。在苏黎士,瓦格纳完成了一系列歌剧理论著作。1876年8月,瓦格纳在这里上演了他的巨作──《尼伯龙根指环》。它由《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神界的黄昏》四部歌剧合一而成。每演一套需要4天,首演进行了12天,反复上演了全戏共3次,其喜庆气氛可想而知。1882年,他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上演。他在遗嘱中说,在他死后30年内不许任何地方上演《帕西法尔》,只有拜鲁特剧院是例外。

柴可夫斯基

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国维亚特卡省边境的一个矿区小镇。1859年法律学校毕业后,柴可夫斯基在司法部任书记员。他常常去观赏歌剧、音乐会,尤其喜爱莫扎特的作品。柴可夫斯基越来越无心从事他的法律工作,索性于1863年考入新建的彼德堡音乐学院。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执教。他边教学,边创作,任教13年中,写出了包括舞剧《天鹅湖》《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内的大量重要作品。柴可夫斯基非常热爱自己民族的深厚音乐传统。1869年中的一天,他正在乡间写作,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旋律沉郁委婉,令柴可夫斯基不胜神往。临窗一看,才知道是一位泥水工正在工作中唱歌自得其乐。第二天,他向这位工人记下了这首民歌,后来,把它用在了《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极》中。几年之后,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听到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说:“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了。”1892年完成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3年完成《第六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构思时,常不免激动难抑涕泪滂沱。在所有作品中,柴可夫斯基最为这部交响曲感到自豪。它以极其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深刻而生动地描绘出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中,对自由理想的渴求和痛苦不安的复杂心态,成为世纪末一代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受到全世界听众的衷心热爱。

格林卡

格林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作曲,最初的作品有声乐浪漫曲、室内乐曲和钢琴小品等。1834年后,进入创作的盛期。1834~1836年完成歌剧《伊万苏萨宁》。1837~1839年任圣彼得堡宫廷唱诗班乐长。1837~1842年完成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格林卡十分注重吸取民间音乐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他善于学习、掌握西欧音乐的写作技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从而把俄罗斯音乐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创立了俄罗斯民族古典乐派。《伊万苏萨宁》(1836年12月9日首演)是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并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俄罗斯歌剧。初演时原名《为沙皇献身》,有明显的忠君色彩。1939年,苏联诗人戈罗杰茨基改写了剧本,发扬了这部“民族英雄悲剧”(格林卡语)的人民性,成为公认的演出台本。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他将俄罗斯音乐引向世界,并为俄罗斯近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格林卡生前曾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们编在一起而已。”但人民仍然深深感谢这位忠实的儿子,感谢他为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福斯特

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5—1864)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他曾在辛辛那提他哥哥的商店里当了几年记账员。但福斯特的音乐天才是压制不住的,他创作了大约二百首歌。由于受当时流行的化装黑人乐队表演及黑人民歌的影响,福斯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老黑奴》及《美丽的梦中人》等。其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炼,音调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有感伤色彩。

苏萨

约翰菲利普苏萨(1854~1932),美国作曲家、军乐指挥家。10岁起学习小提琴与和声学,16岁即指挥乐队在剧场和影院中演出。曾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乐领队、美国海军乐队总指挥,四次率领自己所组织的乐队,赴欧洲旅行演出。1910年又作范围更广的环球演出。作有大量军乐曲和轻歌剧、歌曲等,对美国铜管乐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所作军乐曲中,最著名的有:《星条旗永远飘扬》《永远忠诚》《中学学生军》《自由钟》等。

“猫王”普莱斯利

普莱斯利(1935—1977)生于密西西比州的图佩洛。他居住的地方是底层的白人和黑人杂居之地,他有机会吸收白人的音乐,也有机会吸收黑人音乐,如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西部摇摆乐和博普音乐等等。他在1954年发行了第一张唱片《那很不错》,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孟菲斯地区销售了7000张唱片。1955年,他与当时声望大作的RCA公司签订了合约,并拥有了自己的5人乐队,很快发行了第二张专辑《艾维斯普莱斯利》,立刻使他在美国声名大振,当时他被认为是一名最有前途的乡村音乐歌手,而实际上,他的演唱中有着很重的节奏布鲁斯和教会赞美歌的影响。他的表演也极有特性,动作强烈夸张,而在电视中出现时,他那粗犷的表演、下身的特写、脚的摆动和臀部的颤抖更引起人有关性的联想。普莱斯利真正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普莱斯利的摇滚乐音乐也直接明确地将年轻人和成年人之间的种种隔阂揭示出来。普莱斯利的摇滚乐改变了原来抒情、柔美、民谣风格的流行音乐,他把内容指向年轻人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完全超越了其他流行音乐形式的内容范围。实质上,摇滚乐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了。仅1956年,他的唱片销售量就打破了1000万张的记录,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继《魂断旅馆》之后,又有《猎犬》、《想你,要你,爱你》、《不要残忍》、《柔情》等曲子,一首首登上排行冠军宝座,成为年度最畅销唱片。1958年,他应征入伍,被派往德国,1960年复员。此后他的音乐风格融入了更多柔和的成分。后来一度在家乡隐居,除了拍电影以外,与他的崇拜者们很少接触。1968年底再次出山,精彩的演出展示出他的风采不减当年,而1973年在夏威夷的演出时,首次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展现普莱斯利的演唱和表演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一个“普莱斯利热”的高潮。1977年8月16日病故,终年只有42岁。截止他去世时为止,他的唱片至少被发行了5亿张以上。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人,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温柔、叙事、爱国、宗教、逃避现实、抨击社会、乡土气息、浪漫情调,等等内容。

爵士乐

即爵士音乐(jazz)。爵士乐最早来自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随着黑人奴隶一道传入北美,成为北美黑人奴隶的一种主要音乐形式。非洲音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产生了许多音乐形式,如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新奥尔良一带,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乐曲为舞蹈伴奏时,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当时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起初,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发挥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即使后来爵士乐必须按谱演奏时,乐谱也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1917年前后,白人也开始演奏爵士乐。此后,爵士乐在芝加哥、纽约一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如L.阿姆斯特朗,他被誉为“美国爵士乐的化身”。在此期间,爵士乐风行美国,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爵士乐作为20世纪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20世纪以后,在黑人音乐布鲁斯的基础上,吸取爵士乐的舞蹈节奏等因素,人们发展了一种新的布鲁斯音乐──节奏布鲁斯。50年代,人们又在节奏布鲁斯的基础上发展了摇滚乐。摇滚乐强调持续不断的两拍子的节奏型,充满青春活力,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很快流行开来。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诞生;“电影艺术之父”;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第一部彩色电影;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1)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

(2)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问题探究

情景再现

归纳比较(1)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2)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的标志;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的时间

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课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提出问题:谈谈你对电影的了解?由于涉及电影的内容较多,学生回答后,建议教师要从宏观上指出电影艺术史上的三次重大的变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进入高科技时代。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在概括基础上导入第一目。

第一目“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写了两个问题:第一分析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第二重点概述电影起源、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主要从电影的发明、无声片发展时期、有声片时期、20~30年代苏联电影、电影多元化趋势、世界电影生产基地、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作了介绍。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教材从两方面做了分析: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建议教师以好莱坞电影或其他国家电影的发展说明。

(2)电影的发明阶段

教材简述了“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人、电影的诞生日、第一座电影院、“第七艺术”等有关知识,建议教师补充讲解。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无声片(又称“默片”)发展并进入全盛时期(20世纪初~1927年)

无声片时代,涌现了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教材简单介绍了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当时观众已经厌倦了只有10分钟左右的短片,格里菲斯设想:复杂的情节故事、丰富的布景,也许能吸引观众。因此他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长故事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倍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度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长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的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4)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年代

是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时代。教材简述了有声片时期和彩色电影的标志。1925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同步的问题。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5)电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电影事业发展迅速,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政局稳定,人民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增加。这一时期拍摄了一些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生活的影片,并且在影片构图、剪辑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这一时期苏联电影的特点。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根据著名作家高尔基作品改编的电影《母亲》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欧洲电影主要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历史题材,意大利、联邦德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11点钟》。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反思。接着教材对印度(宝莱坞)、中国电影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电影屡屡获奖,表明了中国电影事业水平的提高,更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美国电影的发展,教材介绍了好莱坞电影,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概括。《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

(6)教材简述了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其主要条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对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建议教师简单讲解即可。环形电影是指观众在四面银幕环抱中,随意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画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全息电影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纪录影像和重现影像的方法拍成。观看时不必带特殊的眼镜,用一只眼睛也可以看到立体影像,一般多用于拍摄风光片、木偶片和动物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如《侏罗纪公园》里奔跑的恐龙和始祖鸟;《泰坦尼克号》里巨大的轮船沉入水中等。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识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较高,指导学生多看书总结、整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并注意与两次科技革命相联系。同时影视、图片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幻灯形式进行适当补充,但由于课时限制,对教材中提到的经典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指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了解。

第二目“电视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分别从电视系统的研制、电视艺术在英、美的发展、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三方面讲述。

(1)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

讲述本段前,建议教师先补充电视的概念: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出现的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讲述电视系统研制成功的过程时,建议教师借助多媒体形式,适当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梳理知识。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

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表现:教材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加以说明,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内容较为简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知识迁移。有关电视发明过程中的术语和有争议的问题,可指导学生上网查询。

第三目“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教材主要写了五个方面:(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主要由电视、广播、网络这三种远程教育方式构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电视荧屏来实现。关于建议教师结合画面、文中资料,引导学生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结合自身实际书写小论文。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条理清楚,建议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训练学生的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艺术形式,指出同时期出现了一门新兴的艺术──影视艺术,导入新课。

关于“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目的教学,应重点分析影视艺术起源和发展的条件,强调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是电影艺术出现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技术?在讲授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时,注意引导学生解决“学思之窗”中的问题,用谈话法指导学生依据教材解决问题:概括电影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重大的事件或者电影作品?苏联电影发展原因、特点,好莱坞电影特点等。启发学生分析二战后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主要条件。如能配合相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

有关“电视的起源与发展”一目,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学过的两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知识迁移;关于电视系统研制过程的讲解,因头绪较乱,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电视发明的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

讲述“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一目时,充分利用本目的两幅插图并提出问题: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电视与电影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知识结构图进行。

2.教学案例

案例一介绍插图《卢米埃尔兄弟》《最早的电影放映机》时,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补充资料。

1839年出现照相术后,欧美许多国家的发明家再接再励,为记录和再现活动影像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其中爱迪生发明了使用感光胶片连续拍摄的摄影机,并于1891年发明了可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活动影像的活动视镜。卢米埃尔兄弟则在爱迪生等人成就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活动电影机”并获专利。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印度厅首次售票公映。当时放映的影片有《火车到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11部无声短纪录片,历时20分钟。其中《工厂大门》拍摄的是的卢米埃尔工厂上班时的情景,影片长度不足两分钟,在《火车到站》中,火车好像从银幕中驶出,飞快的奔向观众,使初次接触电影的观众大吃一惊,以为真要被火车轧死。这些影片的上映表明电影结束了发明阶段。后来就把这一天视为电影诞生日。进入1896年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电影放映风靡欧美许多国家。远离欧美的中国也于1896年8月11日在上海首次放映了法国电影,当时称为“西洋影戏”。

案例二关于电视发明人:“电视之父”是谁?一直颇有争议。英国人尊称贝尔德为“电视之父”;德国历史上肯定尼伯科享有“电视发明人”的荣誉;美国曾有一篇题为《电视之父──曾被遗忘的“农家小厮”》的文章说,法恩斯沃斯传输了历史上第一张电子电视图像并第一个提出了专利申请;兹沃里金也被美国尊为“现代电视之父”。教师可将问题提出,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四、问题解答

1.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你同意还是反对这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关键:本题是一道观点阐述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观点。

思路引领:明确表明观点、然后寻找论据加以完善。

答案提示:我同意。我认为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因为电影的产生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必然结果;其次,最初的电影只是平铺直叙地抄袭生活,只被当作市井小民的娱乐品;成熟后的电影更加追求商业利益,如好莱坞电影保持浓厚的商业性质。对本题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2.你认为电视的作用还有哪些?

解题关键:注意联系现实分析,考虑问题要尽量周全。

思路引领:丰富精神生活、改变生活方式、加快信息传递。

答案提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的国际意识;接受“空中课堂”的教育等。

一、本课测评

1.简述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解题关键:产生和发展。

思路引领:从影视两个方面分时期、阶段加以概括。

答案提示:电影:19世纪末电影诞生;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二战后电影技术发展迅速。

电视:1904年~1933年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美的发展;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应用阶段。

2.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主要有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影响广泛而深刻。

思路引领:视觉、心灵、生活方式。

答案提示:见教材分析与建议“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一目。

二、学习延伸

(河北省石家庄十七中学许俊丽王德芳)

五、资料与注释

1.课文注释

电影的发明

1881年,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发明了电影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工作原理是:把分解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玻璃上,以同等间隔顺序贴在玻璃圆板的周围。又在同样大小的金属板上,对着照片的位置开个窗口。1885年,美国人发明赛璐珞胶卷。接着,爱迪生把这种胶卷应用于电影,他制造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原理和现在的一样,能用胶卷连续一分多钟拍摄分解运动的照片。1893年,爱迪生发明了放映机。其工作原理是:运动的胶片从带有凸透镜的窗口通过,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正面时,正好电灯闪亮又立即熄灭,下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时,电灯又闪亮和熄灭,如此不断反复,胶片上的画面放映出来,好像物体在连续不断地运动。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爱迪生向人们展示了他所发明的放映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当时它只能供一个人看。当时,美国人詹金斯在胶片的两侧穿一连串的小孔,卷绕装置的爪插入孔中拉引,当一格格的画面来到透镜正面时,使之瞬间停留,这时快门打开并立即关闭,这样,放映的图像就更清晰。胶片的卷绕装置和快门同时由马达驱动,每秒可输送胶片6格、18格。这样,电影的影片、摄影机和放映机已经齐备,现代的电影设备终于完成。1895年,法国里昂的两位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设计了一种手提式摄影机和一种把动画图像投射到宽大银幕上去的机器。同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普西尼大街租了一间地下室,摆了几十把椅子,为交费入场的观众首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电影。电影史专家们都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

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著名电影理论家。处女作为1908年拍摄的《陶丽历险记》。之后连续拍摄了《命运线》《最后一点水》《良心的报复》《世界的心》《痴情的苏西》《赖婚》《恐怖之夜》《林肯传》等。其中他执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1925年,他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1908年,他进入爱迪生公司当演员,随后转到了白渥格拉夫电影公司,后来当上了导演,很快地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导演,负责编导大部分的影片,到了1913年,他共导演了四百多部影片(每部十几分钟),实际上用遍了无声电影的所有的技巧。格里菲斯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场面,而是镜头(一个连续拍摄的画面)。格里菲斯意识到,电影与戏剧不同,可以有效地控制观众的视野,更可以不受限制地频繁更换场景,因此电影可以也应该抛弃强求时间、地点和行动之统一的戏剧三一律,根据叙述和表现的需要,通过精心的构图和有机的剪接,自由地支配空间和时间。格里菲斯发现,通过改变拍摄的距离、角度、镜头的长短和组接的节奏,不仅可以有效地叙事,而且可以有效地抒情,从而操纵观众的反应。比如远景、全景镜头可以使观众置身戏外,近景、特写镜头则会迫使观众投入戏中;缓慢的长镜头会带来宁静,快速的短镜头则能制造紧张。格里菲斯还确立了电影表演的规则。由于电影用大屏幕放映,后排的观众和前排一样可以看清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更由于电影可以通过近景、特写镜头突出演员的表情,电影的表演就没有必要像戏剧表演那样夸张、造作,因此格里菲斯认为电影表演应该含蓄、自然,不能让观众觉得是在看戏,而要让观众误以为银幕上的角色就是生活中真实可信的人物。他还认为,电影不应该只是用于娱乐,还可以有严肃的主题,可以用于表达影片作者(导演)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对现实进行批判。这样,他就从各个方面为电影艺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好莱坞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美国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从1909年开始,著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当时,美国电影的中心在东部,纽约是大本营。从此以后,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来这里拍片,开始了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著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早期,电影全是无声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喜剧,最著名的喜剧演员有查理卓别林。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已经成为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1923年,有声电影问世,好莱坞空前繁荣起来。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1931年,当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看到这尊金像时吃惊地说:“它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此,奥斯卡这个名字就传开了。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奥斯卡奖分为两大类:成就奖和特别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外语片等。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种电影大奖中,奥斯卡奖无疑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几十年来,好莱坞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拍的《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拍的《卡萨布兰卡》、五十年代的《教父》、七八十年代的《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星球大战》、九十年代的《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和《泰坦尼克号》。如今,好莱坞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不仅输出了美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卓别林

卓别林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5岁时,曾代替母亲登台演唱,得到观众的喝彩。8岁时参加了兰开夏儿童团即一个儿童戏班子,作过巡回演出。11岁开始在成人剧团中演各种配角。

1913年,卓别林第二次赴美。这时,电影已成为美国大众化的娱乐,电影制片厂迅速发展。这一年,卓别林被美国启东滑稽电影制片公司看中,受聘为电影演员。1914年1月16日卓别林初登影坛,担任了影片《谋生》的主角。这一年,一个穿着肥大短靴,松泡泡的裤子,紧绷绷的上衣,戴着圆顶小礼帽,留着一小撮胡子和用一根弯手杖的丑角,迈着鸭子步出现在美国电影《威尼斯儿童汽车比赛》中。从此这个名叫夏尔洛的银幕形象,风行世界七十余年。卓别林最著名的影片,多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间拍的。那是无声片时代,影片不是靠语言,而是靠情节、动作。作的动作简练、幽默、深刻,所以全世界不论男女老幼,懂不懂英语,都被他的表演所打动。卓别林为了取得电影创作的自主权,1919年4月与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组成联美公司,拍摄了《巴黎一妇人》《淘金记》《马戏团》《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等等卓越的影片。美国司法部长乘卓别林出国之际,公然下令移民归化局,不准卓别林重返美国。卓别林从此移居瑞士洛桑。继续从事电影创作和写作。出版过《我的自传》《我的从影生活》等书。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洛桑逝世,享年88岁。

印度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

在印度孟买西郊的一个山谷中,高山湖泊、林木草地、小溪幽径、花园宫殿……一步一景,怡人、迷人。这里就是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宝莱坞电影城。宝莱坞这个概念的由来极有意思,美国的好莱坞全球闻名,孟买的电影城照单拿来,将孟买(Bombay)与好莱坞(Hollywood)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宝莱坞。到20世纪末,印度电影业已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约500亿卢比(12亿美元),拥有近200万工作人员,年产1200部影片的庞大行业。这个数字约相当于我国电影年产量的8倍,是好莱坞的3倍。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之后,印度建成了以“宝莱坞”为核心的电影工业基地,每年生产800部影片。

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浪潮”的世界新技术挑战推动了量子力学和微电子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靠无线传真将声音、形体诸因素合成的活动图像输送到千家万户的艺术──电视。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视的人,很多人认为是英国的约翰贝尔德。1888年,他出生于英格兰,从小就有发明家的丰富想象力,青年时代当过助理工程师。当时,意大利人已发明了无线电,但科学家们正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无线电能远距离发射和接收,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个想法给贝尔德很大的启示。于是他根据光电转换原理,把钻了许多洞的圆盘,安装在一根织针上进行图像扫描。他将光投射到转动的圆盘上,通过圆盘按固定的顺序照亮了图像的不同部位,并将它转换成电流,然后将这些强度不同的电流发射给一米以外的接收机,再变成图像。这就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电视机──机械圆盘电视。1928年斯勘尼克塔狄的一家电台进行了第一次电视发射,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正规的电视播放机构──电视台,这段时间为电视的初创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进入了第一代──黑白电视时代。这时期的电视不仅改进了初创时期存在的录像、录音、接收等技术,而且开始重视电视内容的艺术性。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彩色电视节目──这标志着电视正式走进彩色世界。1962年,美国建立第一个太空电视转播站,使英、美、法能进行跨洋性试验转播──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卫星转播。20世纪70年代,电视进入了第三代──电视多路广播。它使电视节目化,大大提高了电视频道利用率和电视播映质量。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视艺术家及优秀剧目,还出现了电视连续剧;另外,对观众心理的研究及对电视文学的创作改编都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1: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19C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时期

18C末—19C30y

19C30年代以后

20C以来

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局势混乱②资本制度确立,但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和不满

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征

①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②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①强调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矛盾;②强烈批判现存社会秩序;

③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②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③表现方法上: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由,行动的延续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故事背景不明确,语言风格也与传统不同(反传统、意识流、无因果逻辑)

影响

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二、20C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亚非拉美的文学

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20C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代表

20C上半期:①高尔基《母亲》(奠基)②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索卡因

影响

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特点)

三、文学繁荣的代表

时期

流派

国籍

作家

代表作

体裁特点

备注

19世纪文学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长篇小说

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大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长篇小说

英国

拜伦

《唐璜》

诗体小说

雪莱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抒情诗诗剧

德国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长诗

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小说集

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司汤达

《红与黑》

长篇小说

莫泊桑

《项链》

短篇小说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长篇小说

俄国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小说

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长篇小说

果戈里

《死魂灵》

长篇小说

20世纪文学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

萧伯纳

《苹果车》

剧本

法国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多夫》

长篇小说

美国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海明威

《老人与海》

中篇小说

较多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

现代

主义

爱尔兰

贝克特

《等待戈多》

两幕剧

苏联文学

高尔基

《母亲》

小说

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

爱伦堡

《解冻》

小说

“解冻文学”考点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欣赏19C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新古典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时期

18C末19C初

1814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19C中期

19C60年代起

20C以来

背景

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在美术创作领域的反映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不满和苦闷的情绪产生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

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②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特征

①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

②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①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前期:①注重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②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后期:①主张抒发个性②作品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表现方式,充分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法国①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②安格尔:《泉》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⑴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⑵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成为“印象派”派确立的标志

①荷兰:梵高《向日葵》(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②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以画静物著称)

《那不勒斯来的男人》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学会结合历史背景来欣赏艺术作品,掌握“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的原理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考点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列举19C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考点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19C的音乐

背景

①19C,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也促使文艺面貌发生变化。②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得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的特点。

流派与杰作

浪漫乐派(浪漫主义)

特征

①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以突出个人感受;②作品中弘扬民族特征。

发展

开始:19C初;鼎盛:19C中期。

中心

奥地利和德意志

德意志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的桥梁。

奥地利

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意大利(歌剧)

威尔第

《茶花女》

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法国

比才

《卡门》

属于歌剧

民族乐派

俄国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芭蕾舞剧;弘扬民族特性

20C的音乐

现代音乐的主要流派

爵士乐

19C末起源于美国,一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摇滚乐

二战后流行,美国:20C50年代《围着时钟摇吧》、50年代《时代在改变》,英国:披头士乐队

特点

①多样性②时代性③商业化倾向④大众化趋势

影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件

19C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起源与发展

电电影艺术

⑴无声电影①电影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电影②20C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③著名艺术家卓别林④苏联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⑵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⑶彩色电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⑷迅速发展:二战后影技术上出现宽银幕电影和立体声电影

发展特点: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片种到多种片种。

电电视艺术

⑴20C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⑵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⑶20C30年代:英国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⑷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⑸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开始实现全球性传播。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

电视的功能:①传播资讯;②娱乐;③展示优秀艺术品;④远程教育;

电视的优势:①覆盖面广,时效性强;②视听兼备,声画并茂;③现场感强,可信度高;④内容广泛,作用巨大

特点

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影响

积极方面:(1)反映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2)直接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3)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4)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5)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消极方面:(1)“独霸”大众精神生活;(2)束缚人们思想。削弱人们智商,导致心理疾病、思维惰性和想象力的退化。(3)有些影视节目误导观众,毒害人们心灵,引发刑事案件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
①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义文学:
①成就: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此外,还有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和美国的马克吐温等。
②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0世纪的西方文学:
A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B现代主义文学: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苏联文学: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文学: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
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德意志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歌剧(19世纪):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后期):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3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