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层

1、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

B层

1、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

2、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C层

1、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

1、阅读教材p108-111

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原因:⑴⑵⑶

过程:⑴爆发⑵扩大⑶抗美援朝

影响:⑴⑵


印度支那和平问题:⑴地区:(2)历史进程:

“特种战争”:⑴含义⑵目的

“局部战争”:过程⑴⑵⑶⑷

影响:⑴⑵


1、阅读教材111材料,结合本课相关内容分析美国侵略朝鲜的原因。2、为什么强大的美国会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3、认识局部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4、试分析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

一、选择题:

1.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国海军、空军向南朝鲜提供援助,同时向台湾海峡派遣第七舰队向台湾提供军事保护,并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A.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霸权的需要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2.抗美援朝战争

A、是为了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B、是对美帝扶蒋反共的报复

C、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D、是解放台湾受阻的补救措施

3.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朝鲜半岛统一B、把朝鲜作为它的殖民地

C、控制朝鲜,侵略中国D、巩固南朝鲜政权的统治地位

4.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5.下列内容不属于《朝鲜停战协定》的是:

A、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以北纬38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D、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

6.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

①阻挠了中国解放台湾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③美苏战略重点东移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③④

7.“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北伐战争的胜利

8.朝鲜战争的性质是

A、“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B、朝鲜资产阶级革命

C、朝鲜抗击日本侵略D、朝鲜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9.“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美国参谋长布莱德雷对哪次战争的认识

A.第二次世界大战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

10.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正义斗争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

C.是对美国持蒋反共政策的反击D.是为解放台湾受阻而采取的措施

11.美国在二战后对越南地区实施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主要意图是

A.抢占越南地区的石油资源B.控制印度洋地区

C.建立远东包围圈D.稳定资本主义大后方

12.南越游击队的统一领导机构是

A.祖国光复会B.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C.人民阵线D.“东南亚条约组织”

13.“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是

A.战争的性质B.战争的手段C.战争的目的D.战争的结果

14.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的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柏林危机D.古巴导弹事件

15.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

————————毛泽东1950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对美国的警告

材料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国际外交原则?

(2)材料二表明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斗争态度?请举一例说明。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阅读教材111材料,结合本课相关内容分析美国侵略朝鲜的原因。答案提示:对付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控制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2、为什么强大的美国会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答案提示:强大的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到了惨败。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败在越南}有力的援助: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再一次说明了霸权主义是行不通的。

3、认识局部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朝鲜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①从战争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联);

②从战争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在亚洲的发展);

③从战争结果看:以“38线”为界,半岛南北分裂,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

越南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越南战争也可以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表现在:

①战争原因:美国向越南渗透力量是一种冷战思维,担心印度支那、东南亚国家倒向共产主义一边(如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导致越南的国内统一战争发展为美国侵越战争。

②战争过程: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也被认为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在亚洲的发展)。

③战争结果:美国急于从越战的泥潭中脱身,也体现了美国为了在美苏争霸中确保优势的战略实质。

4、试分析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

答案提示:

共同点:

(1)背景相同:两场战争都是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局部“热战”;

(2)发生地区相同:两场战争均发生在亚太地区;

(3)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是美国为与苏联争夺霸权、直接干预和军事介入亚太地区热点事务所导致的;

(4)结果相同:最终结果都是美国未能如愿以偿,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5)战争影响相同: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势力,影响了冷战双方力量的对比,都给被侵略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6)两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都给予被侵略国家有力的支援。

不同点:

(1)朝鲜战争进展较快,历时3年;越战则呈现几个阶段,由“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历时十多年。

(2)美国侵入朝鲜半岛时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而在越南基本上是美国独家进行干涉。

(3)战争性质不同:朝鲜战争性质分为三段:开始时是朝鲜内战,其后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具有比较明显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性质。中国参战以后战争的性质,从中国方面来讲是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的主要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

一、选择题:1-5CCCDB6-10BCABA11-15CBBBD

16、答案:(1)各国人民有权处理自己的国家事务,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2)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破坏和平。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

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4)朝鲜人民的英勇反击;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斗争;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政策不得人心;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苏联等国的从中调节jAb88.cOm

精选阅读

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考点: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感受中朝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认识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基础知识
一、背景:
1.朝鲜半岛的分裂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分别进军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双方以北
纬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1945年5月,在美国支持下,朝鲜南部成立了以为总统的大韩民国;9月,在苏联支持下,朝鲜北部成立以为国家元首的。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
2.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借机在全球推行
自己政策,加紧对的包围和封锁。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东西方
对立为背景的局部战争。
二、过程:
1.爆发:年6月25日金日成意欲统一朝鲜半岛,进军汉城。
2.扩大:7月,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干涉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性的局部战争。1950年9月,美军在登陆。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任命为总司令。
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五次战役,五战五捷。
4.停战谈判(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1953年7月,
最后签字,协定规定,,
,。
三、影响:
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局面。
2.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打击了美国的侵略
政策和战争政策。
2.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支援了朝鲜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
3.对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中美关系长期处于状态。(恶化了中美关系)

问题思考:
1.朝鲜战争是怎样爆发的?2.朝鲜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是否出兵朝鲜”?

拓展延伸:简要分析朝鲜战争对苏联、日本的影响。
苏联: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
日本:日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练习巩固:
1.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出兵朝鲜的目的:
A.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D.维护亚洲和平
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人民的选择B.美苏冷战的结果
C.联合国的决议D.日本对朝鲜的分而治之
4.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的兵力组成,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南朝鲜
军队30多万14000多6100多5400多59万多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B.南朝鲜反对盟军
C.多国部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一方
5.美国参议员哈特1945年6月25日说,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有人称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事件是
A、越南战争B、克里木战争
C、朝鲜战争D、两伊战争
6.观察朝鲜战争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双方势均力敌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7.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的宣传材料。右图为二战后某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爆发前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
B.这是联合国军为瓦解志愿军士气而印制的
C.中国的出兵援助使这一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D.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
8.《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9.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由于美国的干涉由一场内战演变成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B.朝鲜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朝鲜战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D.朝鲜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分裂局面
10.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38度李承晚金日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霸权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1950联合国军国际性釜山;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以北纬38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分裂;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敌对。
练习巩固
选择题DDBACCBDD
非选择题10.(10分)(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2分)
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4分)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2分)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第2课中东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考点: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认识中东战争的复杂性。(可从民族和宗教的矛盾纠纷、战略位置、领土问题、石油问题、大国争霸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知道第三、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戴维营协议》、“土地换和平”及其影响。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基础知识
一、中东问题的由来
1.历史原因:民族和宗教的矛盾纠纷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的祖先在今巴勒斯坦建立了和犹太国;公元1世纪起,和阿拉伯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
2.战略位置、石油问题和大国争霸问题中东地区地位重要,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
3.“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采取“”的政策,发表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4.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和国家。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二、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4日,宣告成立,由埃及等5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于次日对以色列不宣而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即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年7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结果: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土地,近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7月,政府宣布将公司收归国有,损害了的侵略利益,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苏伊士运河战争即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年3月结束。
影响:对埃及:维护了利益,扫清了殖民统治的残余;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对英法: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对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四、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大批飞机、坦克发动了“闪电战”,史称“”,
即第三次中东战争。
五、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为了收复“”中的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新的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打响了,即第四次中东战争。
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了“”,实现了双方和解。两年后,埃及和建交。
2.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基本接受了“”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问题思考:1.中东地区纠纷从何而来?造成当今中东问题如此复杂的因素有哪些?
2.巴勒斯坦战争的起因及影响是什么?
3.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影响?
4.“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5.十月战争产生哪些影响?
6.中东和平发展的进程。
7.中东和平之路为什么那么曲折?
拓展延伸:
探究一中东和平进程存在的问题
1.最主要的是耶路撒冷问题
2.其次是有关犹太定居点问题
探究二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①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
②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探究三中东问题的曲折性及和平的希望之光
①就曲折的因素来说,
首先是历史的遗留问题太多,有宗教的、民族的,更有领土的问题,这是及其复杂的历史因素;其次,二战以来,某些大国的参与使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些大国基于自己的利益制造事端趁火打劫;第三,最近出现的地区恐怖主义更加深了危机
②但经过人们的努力,希望之光依稀可见:
首先,越来越多的中东人民意识到通过战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和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其次,一些中东国家的领导人也开始试图通过谈话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如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等;第三,联合国的工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向着更为务实的方向发展;
练习巩固:
1.1956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A.埃及和以色列建交B.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C.埃及建立共和国D.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
点的是
A.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B.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C.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
D.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
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4.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蕴酿成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
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5.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6.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做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
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
7.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8.导致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战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以色列战前准备充分B.阿拉伯国家缺乏共同的民族感情
C.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的部署与指挥
D.阿拉伯国家武器装备落后
9.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问题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这里的“新”是指
A.英法与埃及的矛盾激化B.英法与美国的矛盾激化
C.美苏之间的冷战加剧D.美苏等大国的参与
10.(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2004年1月1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文件显示,美国为结束1973年的石油危机,曾准备发动一场包括入侵科威特在内的战争。“美国的军事计划包括对战略目标、整个科威特国以及沙特阿拉伯宰赫地区的油田和盛产石油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地区实施空中打击。”“美国为了夺取油田倾向于单枪匹马采取一次迅速的军事行动。”
——《参考消息》2004年1月3日
材料二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1978年6月,由于在核能政策、国际货币政策、美元自由贬值和其他所有对欧洲大陆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上,欧洲与(美国)卡特政府的摩擦和公开政策冲突日益增长,在法国和德国的倡议下,欧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入建立欧洲货币区的第一阶段,这是第一次将欧洲大陆从美元体制冲击中摆脱出来的尝试。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材料三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1973年石油危机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11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史实说明,20世纪以来的“能源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10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以色列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战略石油;分而治之贝尔福;犹太国家阿拉伯国家排他性;以色列第一次1949五分之四;纳赛尔苏伊士运河英法第二次1957
民族英法民族解放美苏;1967六日战争;六日战争以色列十月战争石油武器;埃及
戴维营协议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
练习巩固
选择题DCBDCBBCD
非选择题10.(1)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团结一致;(1分)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2分)海湾产油国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2分)
(2)核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2分);防止核能运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2分)如二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带来大量人员伤亡;(1分)科学开发和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2分)如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和使用;(1分)安全使用核能,(2分)避免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的发生。(1分)
(3)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如世界走向多极化。(2分);推动局部的联合与合作,如欧洲的联合等;(2分)因能源问题引发战争,如海湾战争(或中东战争);(2分)经济方面: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如1973年经济危机;(2分)科学技术方面:推动科技的进步,如新能源(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2分)思想观念: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如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2分)(答出5项即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每项结论1分,史实1分)

第五专题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海湾战争

考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考点: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认识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沙漠盾牌’行动”为课外阅读。
基础知识
一、海湾战争原因:
1.领土之争: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属于自己的一个,伊拉克要“租借”科威特的巴比延岛和沃尔拜岛。
2.石油之争:横穿两国边界的油田。
3.债务之争:伊拉克要求科威特一笔勾销其在两伊战争期间所欠债务
4.地区霸权: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就掌握世界石油的20%,其极大提高,可以称霸中东(根本)
入侵:1990年8月2日——8月8日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占领王宫,宣布伊拉克和科威特“合并”。
二、海湾战争的过程
1.沙漠风暴年1月17日—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
、、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进行轰炸,并集中打击卫队,伊拉克以各种方式抵抗(袭击以色列、沙特、焚烧科威特油井)。
2.沙漠军刀1991年2月24日——27日(100小时)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发动攻势,27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是一场战争,在战中抢得先机;二战后参战国家的局部战争。
影响:
1.世界:向传统的提出了挑战,引发军备竞赛。
2.美国:控制的能力加强。
3.中东:发生分裂,中东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4.中国: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问题思考:海湾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海湾战争有哪些特点?
练习巩固:
1.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原因是()
①两国在石油开采上的矛盾②伊科两国的债务问题③租借科威特岛屿遭到拒绝④掠夺石油,提高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
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
3.在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持什么态度()
A.支持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B.支持美国和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C.支持安理会决议,要求海湾国家自己处理,和平解决
D.不闻不问
4.下面对于战争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A.沙漠风暴—沙摸盾牌—沙漠军刀B.沙漠军刀—沙漠盾牌—沙漠风暴
C.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D.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5.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战争是()
A.伊拉克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阿富汗战争
6.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
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
7.下列是海湾战争的原因()
①领土边界纠纷②石油问题③债务问题④伊拉克领导人的野心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右图12所示战争爆发背景的是
A.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债务方面的矛盾激化
B.伊拉克企图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
C.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中东地区均势失衡
D.美国要维护其战略地位及西方的经济命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战争。战争起因是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对象,伊拉克违背国际法武装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宣布它是伊的第19个省。
材料二大洋网2003年3月20日报道,美国和英国不顾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大国及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打响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美国重整中东秩序的前奏,而重整中东秩序又将是美国重整世界的切入点。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今年2月初在美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坦言“对伊战争能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英国两次对伊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美国、英国两次对伊战争有什么样的不同?(4分)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什么?(3分)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省;鲁迈拉;国际地位;19912通讯枢纽
指挥中心情报系统共和国卫队;地面;高科技电子战最多;战争观念海湾地区阿拉伯世界。
练习巩固
选择题BCCCBBACC
非选择题10
(1)加强对中东的控制,重整“中东秩序”。(2分)
(2)前者得到联合国授权,而后者是绕过联合国;前者借口打击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后者借口打击恐怖主义;后者对美国“重整中东秩序”作用更大;前者得到较多世界大国的支持,后者遭到较多世界大国的反对。(答出两点即得4分)
(3)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世界和平(2分)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㈠朝鲜战争:

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

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⑹对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二)越南战争

(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1)二战后,越南成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

(2)1955年,在美国扶植下,南越成立了越南共和国,越南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

(3)南越人民掀起了反抗吴庭艳政权,要求祖国统一的斗争,并得到北方的支持。

(4)为了防止南越政权垮台,扼杀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开始了侵越战争。

(二)美国侵越战争的经过

1961——1964特种战争

1965——1973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胜利的原因

1、结果: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取得了胜利,美国失败

2、胜利的原因:

(1)越南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2)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3)利用有利地形,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4)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四)对越南战争的评价

实质:既是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也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是美国及朝鲜战争后发动的又一次错误的战争,它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㈢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⒈由来:⑴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⑵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⑶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⑷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矛盾空前尖锐;⑸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⒉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⑴起因:以色列建国。⑵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月;⑶交战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⑸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旧矛盾没有解决,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②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而被瓜分。

⒊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⑴起因: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损害了英法的侵略利益。⑵时间:1956年10月-----次年3月;⑶交战双方:英法以与埃及。⑷结果:英法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停火。12月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⑸影响:①埃及维护了民族利期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②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出现高潮。③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及在中东的影响。④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㈣曲折中东和平进程:

⒈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⑴起因:①1958年2月,埃及叙合并,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开展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③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⑵时间:1967年6月5日----10日。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约旦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⑸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⒉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⑴起因:①为了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新的战争。②埃及和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⑵时间:1973年10月。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⑷结果:双方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⑸影响: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⒊《戴维营协议》:埃及率先走上了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⒋“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其影响:20世纪80年,埃以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五)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印度的特点

(1)印度自18C成为英国殖民地

(2)存在两大教派(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和两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

2.“蒙巴顿方案”1947.6

(1)提出背景

①英国实力下降,想从印度“脱身”

②印度人民要求独立

③两大政党在立国问题上存在分歧

(2)主要内容:“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同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后来,它们又先后成立了共和国。

(3)影响:

○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

○2但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却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后果:

A印巴居民间摩擦对立严重

a在分治过程中,带来一股居民迁徙浪潮,两种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的难民;

b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

B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另外,印度民族领袖甘地因谴责教派仇杀,呼吁教派团结,竟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造成了悲剧。这种不利影响延续至令,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二、三次印巴战争

战争起因时间结果影响

第一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位置、居民成分、法案规定、王公顾虑)1947.10-1949.1

划定停火线,克的归属未解决

第二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1965年8月-9月下旬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

第三次印巴战争印介入东巴基斯坦自治运动1971年11月-12月孟加拉国成立1972.1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英国殖民统治者推行“分而治之”造成冲突(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对其控制)

2、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隔阂与敌视

3、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4、美苏两个大国的不断插手

(六)两伊战争

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2.宗教和民族矛盾: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大国力量介入: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袭船战”、“袭城城”、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三、战争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㈦海湾战争:

⒈起因:由于多年来的边界争端,致使两国冲突不断;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免除所欠科威特巨额债务,彻底解决出海口问题,提高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决定吞并科威特。

⒉时间:1991年1月17日-----2月27日

⒊进程:

⑴“沙漠盾牌”行动:①联合国安理会、苏联、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纷纷谴责伊拉克。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协议。

②美国为了确立其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迅速做出了最为强烈的反应。8月7日,美总统布什宣布开始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命令美军进驻沙特。③美国组织起了以美国为首的27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部署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周围地区,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⑵“沙漠风暴”行动:①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轮番轰击,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②伊拉克也曾向沙特和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企图逼迫以色列卷入战争,使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转变为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和美国的战争。但导弹大多被“爱国者”导弹拦截,有的则落入沙漠地区,没有对多国部队造成威胁。以色列在美国的指示下也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还击,避免了战争升级。③1月28日,伊拉克又组织了地面进攻,企图将多国部队拖入地面战,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也被多国部队击败。④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军事力量以及部分具有强烈杀伤力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使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和防空系统陷于瘫痪,沉重打击了科威特境内的伊军。

⑶“沙漠军刀”行动:2月24日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代号“沙漠军刀”。多国部队迅速解放了科威特并攻入伊拉克南部地区。2月27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全部决议,多国部队宣布停火。

⒋影响:⑴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和控制海湾的能力;⑵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⑶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⒌特点:⑴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电子干扰技术,压制和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海湾战争广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它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⑵二战后参加国家最多

⒍启示: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

⒎思考题: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有人认为高科技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解题思路:同意后一种说法。“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应变能力的军事人才,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选修三专题频繁的地区冲突学案及答案


A层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的战略地位及民族、宗教矛盾,初步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了解五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及影响,认识中东地区“和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了解蒙巴顿方案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恶果;

B层

1、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2、了解印巴冲突的由来,认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是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C层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阅读教材p112-116

2、填写新坐标p72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阿以冲突的由来:领土问题和民族问题

阿以冲突的复杂性:⑴⑵⑶⑷

中东战争:⑴原因⑵概况⑶结果⑷影响

艰难的和平之路:进展⑴⑵⑶问题⑴⑵⑶


印巴分治:⑴原因:①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立,埋下了矛盾的种子。1947年,英国总督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

②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是印巴矛盾的导火索③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事实上也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

⑵影响

印巴战争:⑴⑵⑶

1、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2、结合本课内容和你已有的知识,试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中有哪些不利因素。

3、阅读课持后材料,请思考印巴分治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中东地区的是

①印度 ②越南 ③埃及 ④约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

①朝鲜战争 ②雅尔塔体系确立 ③纽伦堡审判 ④巴勒斯坦分治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

3.1948年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

4.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国B.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想拥有耶路撒冷

C.宗教信仰不同,宗教派别复杂D.以色列违反联大决议,侵占巴勒斯坦土地

5.巴解组织成立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进入了有组织的斗争阶段,其斗争口号是

A.消除种族歧视B.尊重宗教信仰C.重建家园D.驱逐犹太人

6.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趋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B.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D.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7、埃及和以色列握手言和,开始通向和平而努力的标志是

A.《戴维营协议》的签署B.“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C.《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D.“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8.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的宗教文化有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9.长期以来制约着中东社会进步的是:

A、阿以冲突B、两伊矛盾C、石油危机D、耶路撒冷问题

10.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时发生,那么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是A.不同的宗教信仰B.地区恐怖主义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D.英国的殖民统治

11.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

国。联合国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B.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D.犹太人的圣地在此地的耶路撒冷

12.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发生,也就是巴勒斯坦战争.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A.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B.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C.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D.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

13.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剌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15.进人21世纪,中东地区的战争依然不断,但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东地区正在一步步的迈向和平.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西方大国从中协调B.以色列的多次让步C.巴以人民对和平的追求D.联合国的总体控制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贝尔福宣言”(1917年)

材料二:右图为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的分治方案。

请回答:①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实际上是英国实行的什么政策?

一战后列强又在此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与前者有何不同?其实质是什么?

②之后关于中东地区又有何决定?该决定有何影响?

③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支持犹太人立国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答案提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实现中东和平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991年的马德里中东和会和1993年的巴、以和平协议以来的历程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和平是中东地区及其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但中东和平进程会遭受挫折,根据近年来的中东局势分析,通往和平的道路将会非常曲折,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努力和巴以双方的相互谅解。

2、结合本课内容和你已有的知识,试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中有哪些不利因素。

答案提示:中东问题错综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和平进程的瓶颈是巴以领土争端问题。此外,近年来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两种:(1)巴以双方间的报复与反报复已形成恶性循环,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采取的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采取的暴力行动都给和平进程蒙上了阴影。(2)西方大国的中东政策也是中东和平进程受阻的重要原因,美国在阿以问题上采取明显的“双重标准"——极力扶植以色列,对阿拉伯人采取打压政策。

3、阅读课持后材料,请思考印巴分治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印巴分治给印巴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的迁徙和仇杀,不仅造成了大批难民,使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而且使印、巴两国人民心中埋下了互相敌视的种子;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分治导致的克什米尔问题成了印、巴两国长期对立的重要根源

一、选择题:1-5DBBBA6-10ABDAC11-15BDCAC

16、①“分而治之”政策;“委任统治”政策;更为隐蔽;殖民统治。

②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很快导致了巴勒斯坦战争。

③A英国殖民势力衰退B美苏德的排挤和压力。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


第一课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A层1.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简况。
2.了解“雅尔塔体制”的形成过程。
B层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评价
C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1.阅读教材P78—P81。
2.填写新坐标P49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1.美国的强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2.雅尔塔体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3.比较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4.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演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每一格局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


有一种观点认为:雅尔塔体制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着世界和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合情合理即可。如同意第一种观点,要着重强调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如同意第二种观点,要着重强调其消极作用。)


(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 )2.有关雅尔塔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完全破裂
B.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之上
C.意味着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
D.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 )3.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有
A.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并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欧、亚、非、大洋洲等地
B.英国有效地加强了殖民地的统治,使其帝国的基础更加稳固
C.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军事大国
D.战后,亚、非、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 )4.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都体现了
A.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B.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妥协
C.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和瓜分D.大国强权主义
( )5.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6.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 )7.“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C.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D.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 )8.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
( )10.雅尔塔体系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A.美苏的战时盟国关系 B.美苏的均势状态 
C.美苏的核武器垄断地位 D.美苏的经济地位
( )11.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上的表现有
①其军事力量部署于五大洲②垄断了原子弹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居首位
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 )13.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①为美苏“冷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②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完全形成
③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④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 )14.“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战略目标不包括
A.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B.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扶植和控制
C.控制和操纵联合国 D.力求扩大“中间地带”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此种格局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衡。
材料2社会主义力量越出了苏蒙二国范围,在欧亚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和,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自然的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
材料3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新兴国家都对反映大国强权政治需要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极其不满,要求改变此种不合理状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所说的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都团结在苏联周围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问题是实质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指出材料三在客观上的历史作用。

第二课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A层1.列举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2.概述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形成过程。
B层1.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2.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3.冷战局面形成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C层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


1.阅读教材P83—P89。
2.填写新坐标P53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1.杜鲁门主义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

3.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的真正目的何在?

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比较。

5.《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冷战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 )1.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
A.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B.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C.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D.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 )2.下列哪项不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
A.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B.实施欧洲复兴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D.入侵朝鲜
(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美国侵略朝鲜②“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③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 )4.二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开始形成是由于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 )5.美国推行“世界主义”的主要措施
①组建美国起主导作用的联合国②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③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实施“遏制战略”④推行杜鲁门主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 )6.二战后,一位领导人在美国发表演讲指出:”该演讲被视为冷战的前奏曲。这位领导人是
A.丘吉尔B.杜鲁门C.斯大林D.铁托
( )7.下列有关“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46年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提出
B.是指在排除武力进攻的前提下各种手段的全面对抗
C.“冷战”的出现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解体
D.其发动的标志是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 )8.杜鲁门主义的出笼表明
A.美国对资本主义各国提供经济军事援助B.美苏两极格局出现
C.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张D.“冷战”的序幕揭开
( )9.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
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C.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D.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 )10.马歇尔计划所涵盖的国家不包括
①法国②苏联③日本④英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 )11.“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反映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
C.以议会政治遏制共产主义D.进行反苏反攻的舆论宣传
( )12.苏联采取的针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
A.组织情报局B.组建“华约”C.组织“经互会”D.制造“柏林危机”
( )13.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复兴经济
( )14.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2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处不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3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4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5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回答: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图中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2)根据材料三、四,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二、三、四、五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五中所说的“本公约各缔约国”,材料一的图中有哪些国家在该条约签订之时未加入而是后来才加入的?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参考答案

1.美国的强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②军事上:二战后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各地驻军。
③政治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2.雅尔塔体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建立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是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支柱,促成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3.比较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基础战胜国对战败国、弱小国家的掠夺战胜国的相互妥协
时间一战后两年内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
主导国、地域英法在欧洲、中东、非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美苏在全球
处理战败国极力削弱、限制:割地、赔款、瓜分殖民地、军事限制惩办战犯根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实现民主化,军事占领,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间、战胜国间、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间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间、资本主义国家间、社会主义国家间、新老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间
性质帝国主义性质反法西斯倡导和平民主与大国争霸性质
瓦解途径在战争中瓦解随世界多极化趋势瓦解
影响时间长短、深广度前者远不及后者
相同点时间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主因大国间力量对比巨变消长、妥协的产物
依据一系列国际会议协议
内容处理战败国,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结果影响随大国力量对比变化消长而瓦解;
损害弱小国家利益,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烙印,埋下一些隐患;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4.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演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每一格局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
(1)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
(2)基本原因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均势平衡。
(3)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巩固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形成战胜国均势的体系;英国虽仍然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受到了来自美国的严重挑战,霸主地位已经动摇。二战后的第二个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国际关系秩序,由美苏两极主导世界。

有一种观点认为:雅尔塔体制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着世界和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由。
(1)同意第一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消极的作用,如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等,但其具有很多的积极作用:①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同意第二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大国的霸权主义泛滥。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争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1——5CAADA6——10DADCB11——14DBDC
15(1)新特点: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相对平衡,没有发生军事对抗和战争。
原因:美国放弃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由局部扩张转向控制欧洲和国际事务。帝国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2)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都得到了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地理位置上都靠近苏联,并连成一片。
(3)是新兴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反帝反殖斗争。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发展经济,有力地冲击着战后的两极格局。
(4)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格局。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二课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

1.杜鲁门主义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反共、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世界。
2.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
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①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调子,曾引起对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②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③美国深知苏联不可能按美国的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无非是为了把分列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3.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的真正目的何在?
(1)是真的想帮助欧洲复兴。①从提出的起因看,欧洲衰败,经济濒于崩溃,需要外援;②从内容看,希望欧洲各国主动向美国提出,便于根据情况给予援助;③从范围看,包括了欧洲16国,范围很广;④从援助方式看,主要是赠与,达到援助总额的90%;⑤从结果看,欧洲经济得到复兴,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协作,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2)不是真的想帮助欧洲复兴。①援助带有苛刻的条件;②援助以实物为主;③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在西欧确立了毋庸置疑的领导地位,控制了西欧。
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比较。
联系:(1)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区别:(1)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地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为全球扩张。
(2)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反苏反共。
5.《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华约是为应对北约而产生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主要是防御性的。

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冷战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1——5ADBCD6——10AACAB11——14BCBB
15(1)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
(2)杜鲁门在1948年4月签署了《对外援助法》。
(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4)后来加入的国家有西班牙、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90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