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2.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4.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5.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说明:

①式子中,I、U、R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③R=U/I是电阻的数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它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

R=R1+R2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阻值的倒数之和。

1/R=1/R1+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

3.电路图: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接线柱“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处(滑片远离连线的接线柱)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计算最大电流I=U/Rx

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主要看电源电压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加在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断路和短路

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如,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也是断路。

短路: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3、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1+U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U1=U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U1≠U2)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R1+R2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1:U2=R1:R2或U1:R1=U2:R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1+I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I1=I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I1≠I2)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1=U2(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1+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4.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1:I2=R2:R1或I1R1=I2R2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②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字母:U1/U2=R1/R2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字母:1/R=1/R1+1/R2+……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八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

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导体的长度。

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导体的长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86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