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2.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过程方法
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不重不漏。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合作,使分数、整数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达到完善,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引入】
1.我们知道,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
有限小数0.37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
无限循环小数也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
所有的有限小数都是分数吗?所有的无限循环小数呢?
结论: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
想一想:小数3.14159265是分数吗?圆周率π为什么不是分数?
你能确定小数3.14159265…是不是分数吗?
2.小学所学的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零,也就是自然数.学了负整数以后,今后我们所指的整数与小学时所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对,还有负整数。
结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
3.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
-12,,-0.33,.
【教学过程】
1.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
1,0.0708,-700,-3.88,0,3.14159265,,.
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注意:大括号内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补充: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所有正数和0组成非负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0组成自然数集合……
2.归纳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说明: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
③零是整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典型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内:
-5,-1.2,50,0.618,0,,-1.01001,π,-5%,0.3
负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整数集合
解:
负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例2.下列命题:(1)0是正数;(2)0是整数;(3)0最小的有理数;(4)0是非负数;(5)0是偶数。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析:选B。(2)(4)(5)正确。
例3.在5分钟内背过5个单词为过关,超过的记为正。现在小明的记录为-3,小华的记录为0,小军的记录为2,小丽的记录为+1,则:
(1)四个人中有几个人过关?(2)他们分别背过了几个单词?
(3)记录中的四个数字统属哪一类有理数?
解:(1)小华、小军、小丽3个过关。
(2)小华背5个,小军背7个,小丽背6个。
(3)属于有理数中的整数集合。
【课堂作业】
1.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思考:上面的练习中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2.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5,,,79,0,0.67,,+5.1
3.0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4.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
1)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2)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
3)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5.在数-100,70.8,-7,π,-3.8,0,,,中,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小数的是_____________;不是有理数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答:不是。因为他们漏掉了0。
2.整数有7,-5,79,0。
分数有。
正数有7,79,0.67,+5.1,。
负数有。
3.0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0不是正整数;
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就不是自然数。
4.略
5.不是分数的是-100,-7,π,0,;不是小数的是-100,-7,0;
不是有理数的是π,。
【教学反思】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内容:有理数除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5—P37页内容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
例6化简下列分数:(1);(2).
强调:(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例7计算:(1)(-125)÷(-5);(2)-2.5÷;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2)11+(—22)—3×(—11)
3)(—0.1)÷×(—100)
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3.巩固练习(计算):(1)(-0.4)÷(+0.02)×(-5);(2)2÷(-)×÷(-5);
(3)(-5)÷(-15)÷(-3);(4)(-)÷(-1)-(+)÷(-).
(5)-1÷(-5)×;(6)-209÷19.
4.某冷冻厂的一个冷库现在的室温是-4℃,现有一批食品需要在-30℃冷藏.如果每小时降温4℃,问几小时能降到所需要的温度?5.某人用1000元人民币购进一批货物,第二天出售,获利10%;过几天后又以上次售出价的90%购进一批同样的货,由于卖不出去,两天后他将其按第二次购进价的九折全部卖出.他在这两次交易中盈亏如何?
四、回顾与反思
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3)=3×(-3)B.
C.8-(-2)=8+2D.2-7=(+2)+(-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0-2=-2;C.;D.(-2)÷(-4)=2
2、计算
1)6—(—12)÷(—3)2)3×(—4)+(—28)÷7
3)(—48)÷8—(—25)×(—6)4)
(5)(-12)÷1.4-(-8)÷(-1.4)+(+10)÷1.4
(6){2-[(1.5×2)÷-1]}÷=-22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2.1有理数”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2.1有理数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理解有理数的含义,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
会把所给的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
难点
掌握两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一、提出问题
二、初步分析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四、作业
创设问题情景,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
问题1:有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所学过的数,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一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二可以在所提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
学生举例:1,2,-1,-3,,0等问题2:在上述列举的数中,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数的特征进行分类,显然可以把小学学过的数(正数)分成一类――正数,把正数前面加负号(负数)的数分成一类――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于是有下列分类:
正整数,如:1、2、3...零:0负整数:-1,-2,-3...
正分数:负分数: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这里的分数特指是分母不为1的分数,整数有时可以认为是分母是1的分数.
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问题3:如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设计:根据以上知识学生进行分类.
或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问题4: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谈谈你的看法?
(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
(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4)下列有理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10.1、89、0、-0.67、、
〔解答〕(1)0是整数、不是正数但是有理数(2)-5是整数、负数、有理数
(3)自然数是整数,不是所有的自然数是正数(比如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有理数
(4)整数:-7、89、0分数:10.1、-0.67、、正数:10.1、89、
负数:-7、-0.67、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讨论,然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个别同学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我们已经能够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共有两种分类方法,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两种分类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5: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
+6、-8、25,-0.4,0,-,9.15,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解: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学生活动设计:(1)把一些数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叫这些数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2)特别要注意“零”是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零”不仅表示“没有”而且具有非常确定的内容,如零时、零度;“零”是正负数的界限;“零”是偶数;“零”能被任何非零数整除;“零”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数码;在数的表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非负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零,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相对于负来说;整数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
问题6:如图,大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有理数的范围,中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整数的范围,小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正整数的范围.小圆和中圆把大圆覆盖的区域分割为无公共部分的A、B、C三个部分,
那么
(1)A、B、C分别表示什么区域?
(2)请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区域内:
-7.3、-4、、0、+2.4、+3、+5、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细节,分析出A区域表示的数是有理数但不是整数,从而得到A区域表示的数应该是分数,B区域表示的数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从而得到B区域应该是非正整数(0和负整数),C区域显然是正整数,问题(1)解决.
有了以上分析问题(2)容易解决.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抓住细节,启发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路时进行适当的提示等.
四、小结和作业
小结:
1.本节内容:有理数以及分类.
2.重点内容: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对所给的数进行分类.
作业:
P10练习P17习题1.21
文章来源://m.jab88.com/j/5007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