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于永正《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永正《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精选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转帖)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初一的语文教学,朗读是必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可想而知,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较长“/”、较短“//”、更短“///”)、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例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时凭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顿,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顿,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停顿时无大小之分。那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是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述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与“过年”,前者是“明年”之意,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且掌握好速度(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作者:曹鸿飞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

于永正《狐假虎威》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永正《狐假虎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于永正《狐假虎威》

于永正《狐假虎威》

By:闲居]

年级:二年级

第1课时

1、板书课题,请生读文,正音。

2、出示三幅图,看图练讲故事。

3、请生上台看图讲故事。

4、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引导到文中找句子。

5、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6、理解“假”的意思。——用查字典的方法验证。

7、认真地读好课文。第一节:理解“窜”。——再次运用查字典。读出紧张感。

8、读3~6节,教师

于永正:《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述)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可为它留出位置。母字要注意笔顺,点、横、点。亲字第二横要长,下面横要短。

师:喜欢于老师写的字吗?

生:喜欢。

师:很认真是吗?写给人家看的字,我是一点也不敢马虎。

师: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任何学科都要预习。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师:通过事表现了什么.想一想。

生:通过一件事表现了母爱,也说明儿子很孝顺。

生:我知道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师:这样说就比较具体了。

生:我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我知道每个父母在子女

生:母爱是一本伟大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要一直读下去.

师(肯定地):要读一辈子!你们预习收获很大、很多。不过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比较大.比较远,现在谁来说具体一点?

生:作者认为他母亲有一百多斤,但实际上他母亲只有八十多斤.所以说他对母亲了解得太少了。

师:好,这叫具体。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母亲最重的时候有多少斤?

生:只有八十九斤。

师:嗯,没有一百多斤.是八十九斤。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数字,但你通过读课文已经记住了,并且说得那么清楚(师板书:89斤),很好。她通过读书知道了母亲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你们又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母亲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就连他长大了挑一点柴火都不让。

生: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流泪了。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具体了。

师:通过预习。字都认识了吗?

生(齐说):认识了。

师:好,我来检查检查.先写一个好认的字。

(师板书:越)读。

生(齐读):越。

师:越在课文中和哪些字组成一个什么词?

生:翻山越岭。

师:抬起手来.一起写岭字(师板书:岭),下面写翻,认识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越字的意思。

生:越是超过、翻越的意思。

师:还有谁猜猜?

生:越就是跨。,

师:你查过字典吗?

生:没有。

师:怎么那么准确啊?越在字典中有七个意思。在这儿当跨讲。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就是这个词的意思。再写一个字,这个字很难.如果这个字读准了.其他的就不在话下了。

(师板书:疚)

生(读):疚。

师:再读。

生(读):疚。

师:它和课文里哪个字组成了什么词?

生:愧疚。

师:现在写愧.注意竖心旁,先两边后中间,再读。

生:愧疚。

师:再读。

生:愧疚。

师:谁知道愧疚的意思?

生:内疚。

师:那疚呢?

生(想了想):不好意思。

生:我觉得是后悔的意思。

师:不做后悔讲。

生:心里有些难过。

师:有难过但不全面.再好好想一想。

生:我觉得应该是自卑。

师:没有自卑的意思。

生:就是过意不去。

师(耐心地等待着):也不准确。

生:我觉得应该是内心里难过、伤心。

生:我刚才查了字典.是指做错了事,内心很难过,很惭愧。

师:好吧,我告诉大家.单讲,疚就是不安,心里不安。

也有难过的意思。愧疚是惭愧不安,懂了吗?

生:懂了。

师(指愧疚):读。

生:愧疚。

师:通过预习,课文读得怎么样?能读得正确流利吗?

生:能。

师:通过预习,谁能有把

握读得正确流利,来读一遍。

(大部分学生高举起手。)

师:这样好不好,前面的同学用话筒方便一点.请他们

读。你来读第一段。

生(读):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

师:停下来,读课题。

(生再读。句与句之间没有停顿。)

师:读课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读书一定要思考。(板书:思考)还要想象(板书:想象)。看书,听于老师读一、二、三句。(师范读第一段)

师:一句话读完了要停.停顿的时间就给自己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同样,一个自然段读完了停顿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像说话一样自然。好,先自己把第一段轻轻地读一遍.轻轻地念,边读边思考、想象。

(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第一段。)

师:现在我再请刚才那个同学来读,看他有没有进步。

(刚才的那位学生站起来读第一段,注意停顿,语速较慢。众生鼓掌。)

师:应该鼓掌,为他的进步鼓掌。他很聪明,非常聪明。(走到某生面前)现在你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较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师:越读越好。这一段里有句话难读.一是担子的担读第四声,还有背(b白)上背(b斟)着妹妹。跟我读。

师(领读课文):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生齐跟读。)

师:非常好.谁再来读第三段。(某生读第三段,全班鼓掌。)

师:护士的一个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动作。把边边角角抹平;听起来非常平常的一句话,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多细心的护士,多好的人哪。咱们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护士把旧床单拿走,读。

(生齐读这句话。)

师:记住,看起来平凡却很精彩的这两句话。请你来读第四段。

(生读第四段。)

师:最后一段最难读的.你来。(又指一生。)

(生读第五自然段.读得很好,众生齐鼓掌。)

师:通过预习,字都认识了.课文读得那么好.还明白了那么多东西,我们班学生很会学习。现在听于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于老师深情地范读课文.读完后,台上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有人把读书叫做煮书。(板书: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可以煮呢?煮就是告诉我们要把书读熟.读的遍数越多。书就煮得越熟.它的味道.它的意思才能被体会出来。这篇课文如果反复地品读,对母亲,我们就会了解得更多。所以同学们读书时要静下心来,潜心读,静静地读,用心去读。请大家翻开书.让我们用心去读。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师(56分钟后):是不是越读越有味道?只要你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味道,谁再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这位同学。请你站起来,看这次与上次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第一段。师点头并板书:赶紧责怪。读完后生齐鼓掌。)

师:读得太好了。有两个词读得特别好,第一是赶紧。第二是责怪。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这种情况下.作者,就是儿子,赶紧说。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我赶紧说

(生读:我赶紧说)

师:赶紧,不仅速度要快.更表达了一种心情。儿子对母亲的焦急、关爱的心情.赶紧说.说慢了不行,慢了母亲要动的.再读: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生读)

师:再来看这个词责怪。先看责,它可以和哪个字组成其他什么词?

生:责备。

师:是的,责备。在这里做责备讲。怪是埋怨的意思。为什么这里护士不是用责备的语气对作者说话,而是用责怪?如果护士责备作者。那就不符合她的身份,因为毕竞他们素不相识,她不能责备人家。但是如果仅仅埋怨他.又不足以表达护士对母亲那种关心和关爱,所以这里用了责怪。在埋怨中带有一点批评的意思。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语言,这就是我们的汉语言.说话、写文章要推敲的.用词要准确。来,你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面对同学们)看她是怎么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的。

(生读护士的两句话。)

师:这就是责怪。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读。(生齐读。)

师:谁来读第二段?后面的女同学。

(生读第二段,师板书:重担)

师:多好!一个比一个棒!请坐下。同学们,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重担这个词的时候,它仅仅指那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吗?母亲肩上挑的到底是什么?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要和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得更加透彻。

生:是为了养活一家。

师:是的,她挑起了一个家庭。

生:挑的是母爱。

师:是的,她用自己所有的爱把一个家庭承担下来。还有吗?

生:所有的负担.要照顾孩子,还要关心老人,要劳动。还要去挣钱。

生:责任,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师:必须承担的责任.是的.这就叫用两只眼睛看。同学们坐好,听我说:哺乳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抚育子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孩子生病时母亲的焦虑和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教育子女的巨大付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农,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儿女即将远行的时候.母亲的牵挂。同学们,这就是母亲肩上担子中的东西。她挑的担子是子女、家庭和社会的一部分。这就是她挑的责任,重大的责任,她挑的是大半边天啊。母亲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承受着这么重的担子啊!(讲到这里,师把重担和89斤这两个词用线连在一起。)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之后。再来看翻山越岭.还仅仅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座座岭吗?请你静静地默读.想好再发言。

生:很艰辛地翻山越岭。

师:这个翻山越岭指的什么?

生:越过一道道难关。

师:是。还有吗?

生:人生的坎坷。

师:是啊,坎坷的人生,不易啊。

生:克服一个个磨难。

生:走出一个个黑暗。

师:人生中有无数黑暗.无数的曲折。

生:走出了生活中的大山。

师:这是诗。走出生活中的大山。好,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对翻山越岭的理解也和刚才大不一样了。这是母亲带着全家走过了艰辛的曲折的道路。是生活中的大山。同学们。这样读书,就是煮书.就是真正用心去读,就是用两只眼睛读。

于永正《黄山奇石》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于永正《黄山奇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于永正《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

一、课题教学。

1、出示四幅不同的黄山的彩色图片。图片上有什么?

2、简介黄山。借助板画理解“黄山风景区”。

二、第1自然段。

3、你觉得黄山的景色怎么样?引出第1自然段。指名读。

4、课文用了哪个词形容黄山景色的?——秀丽神奇。

5、又出示两幅黄山图:迎客松、猴子观海。借此理解“秀丽神奇”。

6、改“风景区”为“奇石”。再读第一段。

三、第2自然段。

7、出示“仙桃石”,像什么,还像什么?

8、看书上是怎样写的。——齐读第2段。

9、你想不想再加上一句或几句话?能不能?想好了再说。

四、第3、4自然段。

10、谁来读读三、四自然段?看看是怎么有趣的。

11、看看谁还能把课文读得有趣?(指名读、范读、齐读)

五、第5自然段。

12、读。请生板画,提示是由几块石头组成的。

13、把它读活。(指名读——范读——齐读)

六、第6自然段。

14、齐读。板书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15、师范读。

第2课时

一、课题入手。

1、看课题,理解“奇”。

2、神奇——喜欢——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练读。

二、第1自然段。

3、指名读。暗示“秀丽神奇”“有趣极了”。

4、齐读。

三、第2自然段。

5、提示:“仙桃石”为什么加引号?怎么读?

6、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相机理解“石盘”。

四、第3~6自然段。

7、组织比赛:个人赛——集体赛。

五、会背了吗?

8、练习、指名背。

六、第6自然段。

9、出示“天狗望月”“笔架峰”。说说像什么?

10、写一写。学生思考、写作,师巡视、辅导。

11、交流,相机指导。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

暗示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正如洛扎诺夫所说:“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暗示教学,目的就在于给学生施加各种影响,创造各种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潜力,使之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于老师善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施以暗示。

一、语言暗示:让学生体会话中之话。语言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形式给对方以暗示,言语者通过说话时语气的变更、语速的变化、语音的高低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让听者去体悟。听过于老师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于老师教学语言蕴含丰富,但学生大多知道他的潜台词。请看《关怀》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我们就是山村小学的那个班。我们正在上课。这时(扮周总理的男生脚步轻轻地走进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和老师握手,一边说:“老师好,小朋友好!”)

师:(问扮演总理的小朋友)你的脚步为什么那么轻。

生:我怕影响大家上课。(笑声)

师:是这样。但是,问“老师好”和“小朋友好”能用一样高的声音吗?想一想。(面向全班学生)大家都想一想。

生:不能。问“老师好”声音低一点,问“小朋友好”声音应当高一点。

师:是呀!因为小朋友多,而且离得远一点,所以声音应当高一点。再来一遍好吗?

(该生又重新表演了一遍。)

师:演得真好,不亚于王铁成。(众笑)我想,看了表演,小朋友一定会读好。谁来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声情并茂。)

师:谁接着读第三节?

(指名读。当读到:“他在我身边坐下来,拿起我的语文课本,轻轻地问:‘是讲这一课吗?’我连忙回答说:‘是的。’”老师示意停下来。)

师:如果周总理听了你读的这一句,一定会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对大家)小朋友,周总理会给他提个什么意见?

生:这位小朋友读对话时声音太大,总理听了一定会说:“小声点,别影响大家上课!”(众笑)

师:对呀!读这里的对话,声音千万别大,悄悄地说。请你(刚才读的那位小朋友)重读这一节。

(该生这次读得特别有感情,对话读得既轻又亲切。)

师:大家都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把第三节读一遍。

(全班自由读第三节。接着又指名读了第四节,齐读了最后一节——第五节。)

上述教学片断中,当学生朗读总理问话时声音大了一些,于老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以“如果周总理听了你读的这一句,一定会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小朋友,周总理会给他提个什么意见?”暗示这个同学读得不准确,暗示其他同学,他读得不够好,想想看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在“该怎样读,为什么”的探究中,加深语言内容、语言情境、语言情感的理解。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范读,从中领悟读书要求,于老师以“小朋友,学语文,首先要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把课文读好,还真不容易”的提示,从反面暗示学生要认真读,并暗示在老师朗读时要全神贯注地听。正因为如此,课堂出现了“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全文,学生全神贯注地看读”的意境。

二、形象暗示:使学生了解形中之意。在课堂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借助自己的体态给学生传递各种信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寄托着自己“丰富的心理话”,以使学生心领神会。

如一次于老师按照“基础训练”里关于写一个人的要求,打算上课时请一位会拉手风琴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一首曲子,然后将她的动作外貌写下来。可他进教室发现黑板没擦,一黑板数学题。他略一沉吟,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他拿起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起来,嘴里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也许是个别同学的题没做完,不能擦……”话音未落,几个学生快步走上讲台,夺过于老师手中的黑板擦儿。于老师忙说:“咱们合作,优劣互补,我擦高的,你擦低的。”他对其中的值日组长说,“正好有两个黑板擦儿。其余同学请回座。”这一切不过三分钟。学生们表情很复杂,有内疚,有自责,也有抱歉。于老师又忙说:“同学们多懂事儿!纷纷争着擦。”

老师一边指着手上的粉笔末儿,一边说:“咱们这节作文课有东西写了。把刚刚发生的事儿写下来怎么样?题目就叫《擦黑板》。”在上述的课前插曲中,暗示的运用令人折服。当他看到满黑板的数学题时,当机立断,调整教学内容,以自己擦黑板的行动给学生暗示:老师心里焦急,课不能按时开始了;接着以两个“也许”的原因推测给学生暗示:老师并不知道事实真相,以使学生转移视线;在学生出现“内疚”“自责”“抱怨”的心理后,又以“拍粉笔末”的动作暗示:老师并没有责怪之意,以使学生放松心理。这样,课堂的意外事情竟然成了教学的意外情境。

三、活动暗示:使学生理解动中之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教学活动,把教学意图渗透其中,也可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往往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下,各种思想及个性特征都能在老师面前暴露无余。因此,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暗示教学,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如教学《小猫种鱼》,于老师就将引导理解童话所说明的道理寓于活动之中。课文结束后,他这样引导:“小朋友,小猫一看种的鱼全烂了,肯定会跑回家去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我把小鱼种到地里,怎么不长小鱼呢?猫妈妈会怎么说?”讨论以后,他请一位学生戴上头饰扮小猫,一位学生戴上大猫头饰扮演猫妈妈,由猫妈妈把道理讲出来。虽然“猫妈妈”不能讲出“生搬硬套”的话,但是鱼不能种在地里,做事要动脑筋之类的话还是说出来了。这样把情理的教育寓于自我感受、自我体会的表演之中,比直接让学生说出受到什么教育,要有趣、有效得多,而且这样的表演以训练语言为主要目标,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于永正评《再见了,亲人》


于永正评《再见了,亲人》

于永正评《再见了,亲人》

吴琳整理

老师们,评课,特别是当场评课是很难的一件事。《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宁愿上课也不愿评课。但是,既然给我这样一个任务,我就要努力将它做好。在今天评课的过程中,也讲一讲我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我首先要说的是,听了张伟的课,特别是听了学生的朗读,内心里面为上海小学生的朗读感到由衷地感叹,由衷地高兴。所以,我想起一句话,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我说,课堂因为学生精彩而精彩。学生的精彩哪来?是因为老师的精彩,有了老师的精彩,才有学生的精彩,有了学生的精彩,老师就会更精彩,所以古人说教学相长。

具体地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下面一些体会:

一、一个老师要上好课,首先要把握好教材,把握好与教材有关的知识。

我所说的教师的精彩,就是要以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材处理得精彩而精彩。张伟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这节课时,有三点独道之处:

(1)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张老师善于发现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呢?

第一,

他开始就问了个问题,从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代表人物身上发现什么共同的性别特点吗?当时,我的眼前为之一亮。是啊,她们都是女的,但是为什么送别的人群中女的多呢?没有青壮年男子呢?哦,我恍然大悟。这时,张老师非常自然地水到渠成地介绍了时代背景,这是我没有发现的,没有想到的。多么自然,水到渠成。这个背景从这里入手,真是太巧妙了。

第二,

当讲到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的时候,课文总体任务完成了。张老师问了个问题,难道仅仅是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吗?那么,我们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而且紧接着让学生从课文当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这里真是太妙了,这一招比刚才那一招还妙。我在教这课时,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那么,要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这是高层次的读书。那么,通过字里行间看一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再细看拚了三天三夜的拚,想像当时战争的惨烈场面,更想像出志愿军战士付出的血与生命的代价,那惨烈的战争场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张老师是个善于发现的人。

第三,

课的最后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说亲人仅仅是战争年代有吗?那和平时期呢?所以,听张老师的课我最想说的第一点感受,就是张老师是个非常善于发现的人。我们经常说,把发现留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发现,老师必须首先发现。老师发现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果老师都没有发现,又怎么能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呢?

(2)学生朗读得精彩。

这使我想起了9月2日有一位谈永康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语文老师要读占鳌头》。我很感谢这个专题。老师要多读书,读占鳌头,在语文课上,学生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张老师的课就告诉我们,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把握好语言的工具性,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前不久,我们学习新课标以后,我们确实又走了些弯路。现在,专家又呼吁了,资深的专家,真正的专家说:传授知识,仍然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当然,我们研究怎么传授,知识是不可可缺的,只是传授的方法可以研究。有的需要讲,张老师不讲130万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不讲有14万志战士牺牲在了朝鲜国土上,学生怎么会知道呢?老师要备课,备课时要查有关的资料,当讲之处一定要讲,不讲学生不知道。老师们,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学语文,首先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它的工具性,工具性怎么才叫掌握?一个是读,一个是背。上海吴忠豪教授,著名的专家,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语文就是这样,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大量地读,大量地背,还要写,还要用,读写结合,就能够学好语文。其实学习语文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是被山东龙口的经验证明了的,被各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了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我带过两轮学生,第二轮带的学生就很有经验了。去年暑假师生聚会,我们师生太有感情了。他们告诉我,当时小学48人,有41人考上大学,其只有五人大专,其它都是本科。学生优秀的成绩哪来的?小学六年、中学六年,12年老师功不可没,但小学六年是打基础的。一学生对我说,回想教过的老师,于老师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老师很厉害。一位学生能与别人对背《三字经》,问道是谁教他的,他说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于老师教我的。

我教这些孩子的时候,教他们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我教他们背《三字经》、《百家姓》等,记忆是要锻炼的。我班小学升初中参加统考,很多孩子写的作文引用的古文的名言,很多改作文的老师看不懂。我说,这就是文化。我带孩子们玩都要玩出品味来,我带他们去春游,看到的那些盈联都让他们抄下来,背下来,不懂的我就去请教专家。所以,处处是教育的资源,要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人,有品味的人。

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也坚信读占鳌头。书读好了,语言内化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一位刚刚考上北大的学生写信给在校的校友,告诉他们,要想学好语文,上课不要听老师讲。上课不要听老师讲,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我在想,如果这封信寄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我们的编辑会不会看中,对这句话,我不是完全赞同,但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第一,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老师的讲,老师的讲的作用是要根据课文的需要,但不要过高地估计讲的作用,因为语文能力说到底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第二,不要过高地估计的作用,因为吕书湘、张志公先生都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真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功夫在课外,在大量的课外阅读。请我们记住课标的话,老师在课上是组织者、引导者,这是我们在课堂中的定位。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去读,培养他们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爱读书,爱他们的课本,要读字当头,不仅读好课本,还要读好课外书。老师们要记住课标中的话: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本书。课标这句话,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斯霞老师经常对我说,她教学的时候,第一是要多认字,这是终身受益的,第二就是多读书,多读课外书,第三就是要把课文讲好。越是大家,越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越是平庸的学者,才越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话,读他的文章,看了半天不知所云,越读越糊涂。

看了张伟老师的课,给我一个启发,一定要让学生把书读好,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要激趣,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真正得益要靠课外。

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了,我给大家范读一段。我觉得课堂是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三者对话,适当时候,老师也可以范读。

(于老师范读课文写大娘一段。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房子,已经炸平了。)

在房子后面,书上没有逗号,而我在朗读时,在处理这句时,在房子后面加了逗号停顿。这就需要研究,备课备什么。在如《只捡儿童多处行》中的一段,一个小姑娘害羞地摆弄着扭扣忸妮地说:好看,应该这样读。(范读,我们正在花下,......‘好看,......笑着、推着跑开了。)老师们,真正地把课文读好,不要写教案(全场笑声、掌声),但我不知你们的校长会不会同意。这是最好的备课。语文老师的备课很多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有的老师备课在黑板上练习写生字,校长看得见吗?有的老师一遍一遍地练习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家里做饭时还一遍一遍地读,校长看得见吗?聪明的校长,高明的校长,应该提倡隐性的、看不见的备课,不要单看教案,教案是会唬人的。我当初写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上课时连看都不看。劳民伤财的事,少做。

(3)张老师的课非常简洁。

郑板桥有句话: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好作文。当然,读书是有学问的,不能傻读。过去,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意思是第一要把课文读熟。老师们,没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为什么不行?现在提倡人文精神,好多老师连话都不敢说了,有人听课专门把老师表扬孩子的话给记下来,反而把老师们束缚住了,老师也不敢批评了,也不敢惩罚了。老师们,有些专家的话,不要听的(众人鼓掌)。有的人,说我们又没有宽容,又没有同情心,又没有人文的精神,说了我们一大堆的不是,我说,你来,你到小学来。我不要你长期这样,就来一个礼拜,五天下来,你要不体罚学生才怪(众笑、鼓掌)。他们不知道我们小学老师的甘苦啊!在他们的想像中,小孩子那么可爱,都是天使啊!是吗?不见得。孩子是很关键的。为什么老在一线的,当初的老式的教育家写的文章我们感觉那么亲切?比如玛卡连柯,比如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学院派理论家们那么尖刻,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小学老师。老师们,真正当过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我在广西做报告时,一位老师递条子上来,问:于老师,你讲得那么好,请问你体罚过学生吗?我说,我体罚过,而且不只一次(众笑,鼓掌)。马卡连柯那么大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而且把它写出书来。我也曾把我体罚学生的事写了出来。所以,老师们,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到底怎么办,怎么办效果好,就是好办法。当然,我不主张体罚孩子,我40岁以后觉悟了,修炼成佛了(众笑)。我非常爱孩子,现在对体罚孩子的事看不惯。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从自己的经历中反思自己哪些是对的、错的。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逐渐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老师们,听了张伟的课,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要不断思考,走自己的路多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多实践,多思考,思考出智慧。今天,广西《小学教学参考》有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崇拜思考》。

有一个物理学家,一天深夜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科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答:老师,我在做实验。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科学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我还看到一个英国作家写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说:我看到水壶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瓦特看到水壶开了,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造出了一台蒸气机。老师们,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有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光忙碌了,最终一事无成。

老师们,看了张伟的课,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我就谈以上三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与于永正老师零距离


与于永正老师零距离

推荐文∕刘正生

如果中国小语界有一条红地毯铺设的星光大道,那么,披着耀眼的闪光灯光率先向我们走来的必定是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风采卓然的身影。

——周一贯《名师风范:半个世纪铸就的经典课堂》

 

于永正老师是四大名师之一,属于小语界大师级的人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教语文、爱孩子,二十年来传道授业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的老师都以能目睹他的教学风采为幸,以拜读他的大作为乐。作为教坛晚辈,近十余年间,我曾三次与于永正老师零距离接触,观摩他的精彩课堂,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感触良多,受益终生。

花河初相识

中学时代曾经猜过一个谜语:花河(打一城市),从此知道了牡丹江这座城市。1991年秋,我第一次来到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牡丹江。

那一年,我作为教坛新秀应小学语文导读法创始人李守人先生之邀赴牡丹江作课,当时同台做课的另两位都是名角,他们都来自江苏徐州,一位是徐善俊,另一位便是于永正。记得当时我是第一个登台,讲的是孙犁的《采蒲台的苇》,接着于老师演绎了白居易的《草》。这是我第一次听于老师的课,听完我深深为他朴实、清新、本色天然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折服,知道了什么叫“大家”,暗暗汗颜。

晚上,我们到守仁先生家做客,几位前辈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又回到了阅读教学的话题,我默默聆听,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老师看我沉默无语,便调节气氛,拍着我的肩膀说:“正生,我和你有缘分啊,第一,我们的眼睛都不好,全戴镜子;第二,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个‘正’字;第三,你讲《苇》我讲《草》,都是植物……”。守仁先生接过话茬:“‘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后希望你有机会和这些名家赛课。”

那天,我们喝的是茉莉花茶,但我品到了从未有过的馨香。

此后,也时常与于老师通信,内容从语文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兴趣爱好到为人处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但惟独没有向他提拜师的事,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不成熟,怕给他抹黑。然而在我心里,他是一位令我仰慕敬重的师傅,同时也是一个让我喜欢亲近大朋友。

1993年,我们市里搞教改成果展,我的小学语文愉快教学实验也跻身其中,远在江苏的于老师闻听欣然为我题词:“桐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是美工笔写的,还特意加盖了他的印章。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寄托着老一辈的殷切期望。手捧于老师的手书,一股暖流涌出心底。

大连遇故知

1995年夏,在大连举行了一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观摩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豪华阵容,做学术报告的有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先生、黑龙江的白金声老师等,作课的是浙江的乐连珠、天津的侯秉琛、黑龙江的陈凯等,尤其是于永正老师也在其中。

那次,于老师讲的是六年级作文指导课《于老师印象记》,连上两节课,于老师一直谈笑风生,学生如坐春风,毫无倦意。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于老师发现后排一位女同学近视,看不清黑板,立即走过去予以抚慰,调到了前排,当时我颇为感动——如果是我,我决不会这样做的,要知道这是观摩课,时间宝贵,哪有闲暇顾及学生的细微反应呢?大家就是大家,“节外生枝”之举蕴涵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于老师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师爱的伟大,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

晚上,大会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我也参加了,与会者畅所欲言,气氛活跃,没有一个夸夸其谈的。记得当时于老师坦诚地说:“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我现在也拿不准,总有一些新的想法……”。他的话语不多,语调像无风的湖面那样平静,但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想想曾经见过的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专家”、“学者”,怎不叫人心生感慨!

因为第二天早上白金声老师要南下,头一天晚上把抄得工工整整的叶澜教授论朗读教学的一段文字稿交给我,让我次日转交于老师。原来是于老师对金声老师在报告中引用的这段话很感兴趣,于是向他索要原文。

早餐的时候,我把这份抄录稿如期交给了于老师。我们聊了好半天,他说在杂志上看过我的文章很不错,还问了我的近况。当我向他请教“语文教学怎样让学生有后劲”时,他笑着说:“你都成家了,工资不高,知不知道攒钱啊?只有会攒钱,家底才厚,才有后劲嘛。对语文教学来说,语言的积累就是攒钱,不让学生多读多背,我们将愧对他们啊。”他是针对当时花哨的课堂教学说这番话的,表情凝重,我又感受到了他的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今年,我在发表的一篇文章里也谈到了多读多背,应该说,这与于老师的这次谈话不无关系。

冰城再相逢

转眼到了2003年,我从实验小学调入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这年“冰雪节”期间,百家作文指导杂志社在哈尔滨举行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艺术展示会,地点是市工人文化宫。知道于老师和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等四大名师来家门口献课,机会难得,带了市直和乡镇十几位老师去看课。

这次,我又见到了久别的于老师,他虽然鬓发斑白,但风采依然,活力十足,学生也是精神百倍,他讲课时全场掌声、笑声不断。

课下,我在大厅与于老师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他始终都是笑眯眯的。由于诸多原因,近些年我们之间联系少了,所以一见面他就问起我的近况,我简要做了回答。得知我从2001年起至今一直参与编写教科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他非常高兴,叮嘱我“精心,精心,再精心,要对老师、学生和家长负责”;得知我当了教研员,他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说我们之间有三个相同点,现在又多了一点——都是教研员……”。我心里清楚:我和于老师虽然都是教研员,但是不是一个级别的。

聊了不一会,有几个青年教师兴冲冲找于老师签名来了,他打趣地对我说“看,老了老了,还成明星了,也给人家签名了。”说着他接过笔和本埋头签名。这几位还没走,又有几位围拢过来向他请教问题。

于老师太忙了,我不忍心再打扰他,以“欢迎您到双城去”做了道别语。于老师连声说“争取,争取。”

今年十月下旬,在北京将举办“小学语文四大名师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届时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等四大名师将联手为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倾情奉献一道语文艺术盛宴,但愿那时能够前往,再次见到于老师……

于永正言语交际课堂教学艺术特色例析


于永正言语交际课堂教学艺术特色例析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说写训练实验开拓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对我们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很好的指导价值。读他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常被他独出心裁的设计所折服。于老师用他无穷无尽的智慧,把每一个口语交际都设计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细细品读,均如一道道大餐,让人回味无穷。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

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大象为裁判。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

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

案例二:

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

(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告诉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说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二、重随机批改

听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读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于老师堂堂使用随机面批的方式评点学生的说话和习作。

学生说得好,用词用得准,于老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学生用词不当,于老师就随时指出学生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学生选用准确的词语。更让人佩服的是:“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话怎么说才得体,词怎么用才准确,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于老师对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语言现象都能准确无误地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我想: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时改,收益面大,见效益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认真推敲用词的良好习惯。

常常感叹于老师捕捉学生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强,暗暗佩服于老师扎扎实实的语言基本功。每每听到此,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师:还有人这样写字。(老师的眼睛离本子很近很近。)

生:这位小朋友离本子太近了。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离本子很近。

师:近到什么程度?谁来形容一下?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

师:“碰”字用得好,很形象。

生:眼睛都快跟本子亲嘴了。

师:你说得真有意思。

于永正——倡导“朗读”的代名词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永正——倡导“朗读”的代名词”,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于永正——倡导“朗读”的代名词

作者:崔晓琳

仔细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会发现学生的“朗读”特别多,而且读得特别到位一,其根源在于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古诗词演绎得如同天籁。“朗读能赋予教材生命化,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读好了,就什么都有了。”的确值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于老师《卜算子咏梅》课堂来说,我以为于老师提出两大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简简单单教语文”和“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教室”。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以词的小序位抓手,理解毛泽东词和陆游词的不同意境。从谈感受入手,不去一字一词区分,再通过读,读出感受;之后,通过了解词的时代背景来谈感受,读出感受。读之后背、质疑。步骤简单清晰,始终以语文问题谈语文。

于老师提倡的“简单语文”就是还原的“语文味”,就是在落实语文的工具性的基础上发展语文的人文性。让热热闹闹的语文教学过程回归宁静、回归简洁,从而变得纯朴,变得真实。

于永正执教的《草》片断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于永正执教的《草》片断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在教学的巩固阶段,创设了学生背诗给家人听的情境。教师先后扮演了妈妈、哥哥、奶奶。
下面是一个给“奶奶”听的片断。
师: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注意。
生:奶奶,我背古诗给您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
(众笑)
[评析]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这是一种较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游戏性的小品表演中,检测了形义较难的字词(离离、枯荣),加深了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干吗那么多花不写要写草哇),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语文论文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语文论文

一、暗示:让体会话中之话。暗示,是指通过形式给对方以暗示,言语者通过说话时语气的变更、语速的变化、语音的高低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让听者去体悟。听过于老师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于老师蕴含丰富,但大多知道他的潜台词。请看《关怀》的片断:

字串2

师:小朋友,我们就是山村的那个班。我们正在上课。这时(扮周总理的男生脚步轻轻地走进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和老师握手,一边说:“老师好,小朋友好!”)字串5

师:(问扮演总理的小朋友)你的脚步为什么那么轻。

字串3

生:我怕影响大家上课。(笑声)字串3

师:是这样。但是,问“老师好”和“小朋友好”能用一样高的声音吗?想一想。(面向全班)大家都想一想。

字串6

生:不能。问“老师好”声音低一点,问“小朋友好”声音应当高一点。

字串3

师:是呀!因为小朋友多,而且离得远一点,所以声音应当高一点。再来一遍好吗?

字串4

(该生又重新表演了一遍。)字串8

师:演得真好,不亚于王铁成。(众笑)我想,看了表演,小朋友一定会读好。谁来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声情并茂。)

字串7

师:谁接着读第三节?字串6

(指名读。当读到:“他在我身边坐下来,拿起我的课本,轻轻地问:‘是讲这一课吗?’我连忙回答说:‘是的。’”老师示意停下来。)

字串3

师:如果周总理听了你读的这一句,一定会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对大家)小朋友,周总理会给他提个什么意见?

字串3

生:这位小朋友读对话时声音太大,总理听了一定会说:“小声点,别影响大家上课!”(众笑)字串2

师:对呀!读这里的对话,声音千万别大,悄悄地说。请你(刚才读的那位小朋友)重读这一节。

字串9

(该生这次读得特别有感情,对话读得既轻又亲切。)

字串5

师:大家都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把第三节读一遍。

字串5

(全班自由读第三节。接着又指名读了第四节,齐读了最后一节——第五节。)

字串8

上述片断中,当朗读总理问话时声音大了一些,于老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以“如果周总理听了你读的这一句,一定会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小朋友,周总理会给他提个什么意见?”暗示这个同学读得不准确,暗示其他同学,他读得不够好,想想看为什么,从而让在“该怎样读,为什么”的探究中,加深内容、情境、情感的理解。为了引导认真倾听老师范读,从中领悟读书要求,于老师以“小朋友,学,首先要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把课文读好,还真不容易”的提示,从反面暗示要认真读,并暗示在老师朗读时要全神贯注地听。正因为如此,课堂出现了“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全文,全神贯注地看读”的意境。

字串6

二、形象暗示:使了解形中之意。在课堂中,于老师善于借助自己的体态给传递各种,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寄托着自己“丰富的心理话”,以使心领神会。

字串6

如一次于老师按照“基础训练”里关于写一个人的要求,打算上课时请一位会拉手风琴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一首曲子,然后将她的动作外貌写下来。可他进教室发现黑板没擦,一黑板题。他略一沉吟,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他拿起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起来,嘴里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也许是个别同学的题没做完,不能擦……”话音未落,几个快步走上讲台,夺过于老师手中的黑板擦儿。于老师忙说:“咱们合作,优劣互补,我擦高的,你擦低的。”他对其中的值日组长说,“正好有两个黑板擦儿。其余同学请回座。”这一切不过三分钟。们表情很复杂,有内疚,有自责,也有抱歉。于老师又忙说:“同学们多懂事儿!纷纷争着擦。”

老师一边指着手上的粉笔末儿,一边说:“咱们这节作文课有东西写了。把刚刚发生的事儿写下来怎么样?就叫《擦黑板》。”在上述的课前插曲中,暗示的运用令人折服。当他看到满黑板的题时,当机立断,调整内容,以自己擦黑板的行动给暗示:老师心里焦急,课不能按时开始了;接着以两个“也许”的原因推测给暗示:老师并不知道事实真相,以使转移视线;在出现“内疚”“自责”“抱怨”的心理后,又以“拍粉笔末”的动作暗示:老师并没有责怪之意,以使放松心理。这样,课堂的意外事情竟然成了的意外情境。

字串7

三、活动暗示:使理解动中之蕴。有目的、有地组织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活动,把意图渗透其中,也可使受到。同时,在活动中往往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下,各种及个性特征都能在老师面前暴露无余。因此,针对情况进行暗示,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如《小猫种鱼》,于老师就将引导理解童话所说明的道理寓于活动之中。课文结束后,他这样引导:“小朋友,小猫一看种的鱼全烂了,肯定会跑回家去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我把小鱼种到地里,怎么不长小鱼呢?猫妈妈会怎么说?”讨论以后,他请一位戴上头饰扮小猫,一位戴上大猫头饰扮演猫妈妈,由猫妈妈把道理讲出来。虽然“猫妈妈”不能讲出“生搬硬套”的话,但是鱼不能种在地里,做事要动脑筋之类的话还是说出来了。这样把情理的寓于自我感受、自我体会的表演之中,比直接让说出受到什么,要有趣、有效得多,而且这样的表演以训练为主要目标,又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本质特征。

字串4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

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范读)

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指名读)

师: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在默读中教师再次强调上面的要求。并且说同学们可互相商量)

师:好,让我们集体研究一下。大家来看赵州桥。(出现幻灯棗赵州桥彩色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是什么呢?(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纷纷举手)

生:它跟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棗(没说上来)

师:不要着急,坐下,一会儿想起来再说。后边那个同学说。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

师:噢,他注意观察,认真看书,抓住了一个特点。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什么呀?

生: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继续研究,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

师:噢,他又看出了一个特点。两边,哪两边呢?讲清楚。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好,这就清楚了。小桥洞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什么形状的?

生:拱形的。

师:小桥洞。这就是第二个特点(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家观察得很好。下边咱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课文,不要拉长声。

(学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谁还有不懂的地方?

生:横跨怎么讲?

师:后边那位同学告诉他。

生:就是横着跨着。

师:对,就是横着跨在河上。还有不懂的地方吗?都懂了。好,让我们看下一段。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谁用一句话告诉我?

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这一段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

《于永正《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642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