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南京长江大桥 教案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南京长江大桥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M.jaB88.Combr>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加入时间:2004-5-28黄金教育资源网
教学要求: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的比喻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并展开合理想象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演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座桥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
1、提示观察方法和观察重点,提出默读课文的要求。
2、学生按要求观察、默读,自学生字读音。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
2、指名按自己的观察顺序讲述图意。
3、指名朗读课文。
四、教师按课文描写顺序指导看图。
五、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哪几句话描述了大桥的样子?
3、再次观察图画,从图上找出桥墩、正桥、引桥、火车道、公路、人行道。
结合观图,理解“明媚”“连接”“来来往往”等词语的意思。
4、练习朗读第一段。
5、默读后四句,启发学生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桥的。
6、让学生对照板书复述大桥的样子。
二、对照图,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这一段描述发哪些事物?
3、让学生从挂图中找出这一段所描写的事物。结合看图,理解“耸立、笔直、顶端”的意思。
4、默读第二段,思考:
(1)这一段描写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
5、练习朗读第二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重点理解:“浩浩荡荡”“天堑”“征服”等词语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联系课文再次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样子。(先同桌互相练习说,后指名在班上说。)
三、练习朗读,指导背诵。
1、先提要求,再指名读,教师范读,集体朗读。
2、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再鼓励学生众背诵。
四、完成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第三题的三句话。
2、理解“像”“仿佛”“似的”这三个词。
3、说说这三句话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五、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7南京长江大桥
桥墩塑像、桥头堡
正桥、引桥玉兰花灯柱
近看
远看火车道、公路江面轮船过近听
车辆脚下火车响
天堑变通途
资料提供者:

延伸阅读

5 南京长江大桥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 南京长江大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5南京长江大桥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南京在什么地方?你到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你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介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连贯。同时思考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想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正音、正读。

(2)回答: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事。)

②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了从远处看长江大桥,后写了在桥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后写了我的感受。)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4)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概括。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回答。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议论引导。(7句话:①时间、地点;②天气;③大桥壮丽;④桥墩;⑤正桥连接着引桥;⑥大桥分两层;⑦公路上行人车辆多。)

议论每句话的意思,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有关词语,再结合词语理解句子;对两个比喻句,要着重引导理解。万里碧空: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形容天气非常晴朗。

明媚:鲜明可爱。

显得:表现出。

壮丽:雄壮而美丽。

稳稳地:结合插图理解,说明桥墩的巨大、坚固。

仿佛巨龙:结合插图引导想象,体会大桥宏伟的气势。

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运行。

穿梭似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形容来往行人车辆很多。

5.默读课文,思考:这7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6.议论引导练习。

(1)议论7句话的顺序。(先写参观的时间、地点、天气,再总写大桥的壮丽,接着从下到上写桥墩、正桥与引桥、下层与上层、公路上。)

(2)引导的重点是第3句与以后各句的关系(总分)。(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7.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议论。

(3)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从远处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十分壮丽。

四、练习。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背诵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的大意。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回答。

(3)课文中写我的观察点是一处吗?请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我在走近正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5)议论引导。

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红旗、玉兰花灯柱,联系插图让学生认识;对比喻句要认真引导理解。

挺立、耸立: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直,后者侧重于高。

检阅:高级首长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的仪式。

(6)你从这几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桥雄伟壮观。)

(7)这几个句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照我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9)议论引导。

(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大桥雄伟。)

扁舟:小船。

时起时伏:一会儿升起来,一会儿落下去。

侧耳倾听:形容集中注意力听的样子。

呼啸而过:本课指火车发出长而高的声音迅速通过。

(10)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在桥上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南京长江大桥既雄伟又壮观。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我的感受)

(2)议与导。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

通途:畅通无阻的大道。

引导的重点:我们指谁?水势浩大的长江自古被称作天堑,结果被我们征服,变天堑为通途,说明了什么?(我们指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说明我们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看了南京长江大桥后的感受,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到高兴和自豪。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

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答,但务必真实。)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一个自然段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把句子连接起来的。

在议论中引导学生认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的顺序就是观察事物的顺序。如:第1自然段的第3至7句,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第2自然段的前4句,是由近及远的顺序。

二、指导写字。

可重点指导卧、塑、阅、滔等字。注意是先分析字形结构,再指导难写或易错部件的写法。

三、读写词语。

《思考练习》第5题。

附:板书

远处:桥墩正桥(上下两层)引桥

想天堑变通途

南京长江大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

个生字和多音字扁。掌握29

个词语。

2.能用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明媚,挺立顶端,

检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背诵2,3,两段;能按提示与说出大桥各部分是怎样的,从而明白本文是作者观察点的转移,有条理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

4.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能与作者一起为祖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而自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全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和第1段的新词。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第1自然段,指导作者的观察点在引桥始端;能按提示说出大桥分哪几部分,每部分各是怎样的,理出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1.谈话激情,引导学生入文。

(1)说说中国最长的江叫什么名称。

(2)简介:中国长江

(3)揭题入文。

2.自读课文,重温预习内容,提出学习交流的意见。

3.学况交流,巩固预习成果。

(1)识字:指名读生字,带词读,说说同学提出的疑难词的意思,说出你是怎样学懂得。

齐读生字。

(2)朗读课文,以正确,通顺作评价并矫正。

(3)用题目加读书时获得的感觉说说课文主要些什么,而表达感觉的词可取之处于课文,如:壮丽,巨大,高大,宽阔等等。

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写作者看大桥的自然段。

4.阅读思考,理解第1段。

(1)自读第1段,用课后问题和自题问题思考课文意思。读或反馈自题的问题。

(2)提取重要问题开展学习交流:

这一段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桥?

8

个句子中几句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简答38句各写了大桥哪些部分,说说大桥各部分是怎样的。朗读有关句子,谈谈自己的感觉。

理解:1.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的意思和这样比方的作用。

2.公路两侧,宽阔,穿梭似的,双轨等词的意思。

思考:正桥接引桥,上层到下层,分别说明作者是怎样观看大桥的。要学生据此划出本段写作思路示意图。

读38句,说出第3句和后5句的关系。

(3)小结概括:

说出这段课文内容概要:介绍作者在引桥上看见的大桥全貌。

说说读了这段课文,你觉得南京长江大桥怎样的?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第1

段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第2

段,理解这一段写的是作者在正桥看到的和感觉到的。

3.能查字典辨别两侧,侧耳中的侧的不同意思,理解挺立

与耸立的差别。

教学过程:

1.谈话入境,复习联络前后阅读。

(1)谈话:一天清晨,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他走在引桥上,远望整座长江上的大桥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丽,壮是雄壮的意思,作者介绍了哪些方面,使我们觉得大桥十分雄壮?

(2)复述:第1段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

2.积极阅读,自学第2自然段。

3.学情反馈,交流学习信息:

(1)交流提出的问题和疑难,分析问题,编排学习交流程序。

(2)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这一段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桥?在正桥上作者先看到些什么?

训练:找出写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的句子,读一读:说出巍峨,顶端,鲜艳夺目,检阅等词语的意思,比较挺立耸立的不同意思;再说句子,想象它们所描写的事物和样子,看图找出它们在桥上的具体对象;熟读这3个句子,并背诵。

(3)作者为什么要写眺望江面和倾听火车鸣笛的事?

(4)部分学生不懂的疑难词语,要学生用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自己去理解。如:桥头堡,汽笛,呼啸而过,仪仗队,等等。

4.收束交流活动,概括学习成果:

收束训练:齐读第2段,背诵第2段。复述第1段内容概要,说出第2段内容概要。

5.做作业,巩固知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第2段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第3

段课文,体会出作者在第一段里表达的赞美之情,能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理解并说出征服,通途的意思,能听写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区别宽阔和广阔的意思差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朗读第1.2.两段课文。

2.接着老师提示的话,复述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

提示:作者来到南京长江上,走在引桥上看见,走在正桥上他看见

二.谈话激情,诵读第3段。

1.谈话:在滔滔奔流的长江上,自古以来没有人造过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离了苦难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亲手建造了长江上的第一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它像一条巨龙飞越江面,连接大江南北。望着这座大桥,作者说了什么

2.自读第3

段,回答提问:作者说什么?

引导理解:江水滔滔,奔向大海说明长江和过去一样,阻隔着祖国的南北,所以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天堑。查字典理解天堑。

自古被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查字典理解征服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出句子意思:一座大桥高高的架在长江上,连接了长江南北,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变成四通八达的通路。

(2)细细品读,作者说这些话时,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三.总结反思,提高学习质量。

1.复读全文

2.反思交流:学本课后有什么收获?

3.巩固重点训练。

按课后第3

题要求训练;

4.复习,检查字词知识。

四.课外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题。

5.南京长江大桥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5.南京长江大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5.南京长江大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掌握用生字组成的新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会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词句训练,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叙下来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训练题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投影,出示插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出示插图,提问:这是什么桥?齐答: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

(二)再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呀?请看见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二、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

2.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自学,查出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拼读,理解,识记。

3.组织学生发言;读读生字新词,质疑,解答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哪些方面?(外观、结构、作用。)

3.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1)本文以我参观南京大桥所看到的景物为线索,介绍了大桥的位置,结构和桥上的建筑物,反映了大桥的雄伟壮观。

(2)随着作者参观大桥脚步的移动,不断变换观察点:第1自然段远看大桥。第2自然段走近正桥和站在大桥上看到的。第3自然段,面对江水想到的。

5.作业: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边思考,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自己读第1自然段,看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用笔标出序号。

2.进一步认真阅读,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3.提问:哪几句是写大桥的?(3~7句)读了之后,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丽。)

4.讨论,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弄清写时间写天气和写大桥的关系。

只有在天气格外好的清晨,阳光才是明媚的。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才更显得壮丽。

(2)弄清桥墩、桥身、正桥、引桥的关系。

运用投影,打出南京长江大桥图。使学生认识大桥的各个部位,结构,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出作者先写桥墩,再写桥身,正桥和引桥。

(二)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清记叙顺序。

(由远及近的顺序。)

(三)抓住重点词句,熟读深思,进行理解训练。

1.远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的?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十分壮丽)在文中画中如何具体写长江大桥十分壮丽的句子: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2.找出比喻句。出示训练题板①: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1)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这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这句把南京长江大桥比作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是因为大桥是用钢铁建造的,而且又宽又长,引桥和正桥是S形,用钢铁巨龙作比非常恰当。教师还可介绍数字:铁路桥全长有6772米,双轨。公路桥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每个桥墩高约80米。通过比喻,突出了大桥的雄姿)。

(2)将比喻词仿佛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来叙述句子。(可换成好像、如同、犹如等。例: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好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3.读六、七句,思考:

(1)大桥分几层?每层各是什么?(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旁是人行道。)

(2)公路上是什么景象?出示训练题板②: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理解带点的词语穿梭似的。(穿梭:织布的梭子穿来穿去,来回来去。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特别多。)

(3)讨论:这一景象说明什么?(大桥的作用。)

(4)教师点拨:作者的观察点已转移,从远看大桥到近看大桥。现在已走近大桥,站在大桥附近的侧面观察大桥,因此看到了大桥分两层,也看到了大桥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

4.读读全段,练习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

(1)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找出能概括这段主要内容的句子。(第三句话: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四)依照板书,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了解走近正桥看到的景物,体会美的特点。

1.读课文,用笔画出走近正桥看到了什么。(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2.运用投影,打出图画,使学生认识: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讨论,谈对挺立耸立十分艳丽等词的理解。

4.出示训练题板③: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1)认识,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

(2)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比作站得整齐的等候检阅的队伍。)

(3)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灯形美,玉兰花的形状。

灯数多,一对对,队伍。

灯柱高,在灯柱上排列。

排列整齐,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4)体会比喻句的作用。(使意思表达得更明白,更生动。)

5.通过作者的介绍,正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

6.指导朗读。

(二)读第2自然段紧后一句话。作者最后手扶栏杆站在桥上,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听到了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1.讨论理解:扁舟(小船的意思)呼啸指人或动物发出的长而高的声音。本课指火车高速行进时的隆隆声和汽笛声。

2.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为什么像一叶叶扁舟?(说明桥高大,离江面距离远。)

为什么不写看见火车什么样,而只写侧耳倾听到的声音?我是在什么地方看大桥的?(因为站在桥上,火车在桥下,所以只能听、看不到。)

3.教师点拨,作者的观察点在桥上。从中也看出:作者叙述方位清楚,明白。

4.讨论:这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看到,后听到。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齐读,思考,这段主要是作者的感想,作者都想到了什么?

(二)重点理解。

(1)天堑的意思。

(2)你对自古称做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这句怎样理解?

(自古以来,长江把两岸隔开,谁都没能征服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伟大的中国人民才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它征服了。这座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意思是一座高架的大桥跨越长江南北两岸,自古以来的天险变成了畅通无阻的大道。再现了大桥的雄伟气势,点明大桥的巨大作用。)

(三)有感情地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

四、总结谈话

本文通过作者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朴朴实实地记叙下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了大桥的外观,构造和作用,使我们了解了大桥的雄伟壮丽,赞颂了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勤劳。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一)集体朗读全文。

(二)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继续练习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重点:记忆字形。

(一)出示本课生字。

(二)汇报课前预习情况(生字的读音,大写字母,偏旁部首,笔顺笔画,用生字组词。)

注: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用红色粉笔标出。

(三)重点指导。(由学生讨论记忆。)

1.正音:媚、塑、扁、堑。

2.正字:塑下是土不要写成王。

轨右部是九不要写成丸。

3.指导书写:

4.区别形近字:

(1)区别字音。

(2)区别字形。

(3)做组词练习。

端()检()扶()稳()

瑞()捡()伏()隐()

壮()滔()轨()

状()稻()软()

5.多音字。

(1)读出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用多音字练习组词。

(四)读读写写。

稳稳连续双轨塑像

顶端扶着检阅通途

工农兵玉兰花万里碧空时起时伏

四、作业: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读课文,学方法——《南京长江大桥》导读


读《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为同学们观察景物,生动地描写景物提供了学习的范例。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大桥描写得生动具体的呢?

1.按观察顺序,条理清楚地描写景物。作者参观、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是按照“远看大桥—近看大桥—观看后的感想”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条理清楚,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2.用总分法,具体分述。第一自然段,用“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的总述句,写远看大桥,外形雄伟壮丽;接着从“9个巨大的桥墩”、“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三个方面分述了大桥的高大、稳固、又宽又长,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图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难以忘怀。

3.“看听”结合,具体介绍。第二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桥,运用“看听”结合的方法来写。先走近正桥看到“雄伟的工农兵塑像”、“高大的桥头”和“顶端的一面面红旗”;再讲看到笔直公路上整齐的“玉兰花灯柱”;最后讲站在桥上远望江面十分宽阔,江上的轮船就显得很小,“像一叶叶扁舟”;同时还侧耳倾听到火车在下层的铁路上“呼啸而过”。这样按照走在正桥上所见所闻的观察顺序,具体地介绍了大桥是多么的雄伟壮丽。

4.借观后所想,抒发感情。作者面对着“滔滔的江水”,看见雄伟的大桥,感慨万千。想到“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并引用毛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抒发了“我”对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赞美之情。◆

长江之歌 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长江之歌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1、抄写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判断:(1)“涤”就是洗。()(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énɡāi”()(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③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板书:
1、长江之歌、
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
资料提供者: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教具器材:挂图、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看图说话。
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听音乐。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4)、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1、学生认读。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
 1、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习歌曲。
 2、抄词语(两遍)。
 3、组词。
 哺()溉()涛()源()
 辅()概()滔()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训练
播放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
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分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齐读
 自由读。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
精读第2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讨论:(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默读第1节,思考,讨论交流:(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第一句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读出赞美依恋
四、练习朗读全诗。
师引读学生跟读。
指导朗读、背诵,学唱歌曲。
交流:(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业
 1、填空: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健美的臂膀,。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2、背诵诗歌。
 3、学唱歌曲。
 4、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西江月
(宋)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飘泊于长江的杜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词。长江波涛,滚滚东去,千百年来,多少风云一时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浪涛冲刷淘洗,消失在这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了。作者在这里,不仅面对浩浩长江,抒发了人生有限、历史无情的深沉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建立过辉煌功业的英雄豪杰的深情缅怀。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引读: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习写诗句: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诵《长江之歌》

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16、长江之歌

雪山东海

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未来

哺育挽起

有母亲的情怀

灌溉推动

《长江之歌》练习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zhīwǎnjidngdchnāi

() ( ) ( ) ( )

qgigungichūnchoqnghui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健美的 清流 严格的 态度

纯洁的 臂膀 严厉的 要求

无穷的 国土 严肃的 形势

花的源泉 严峻的 目光

三、修改病句。

1、为了参加区田径运动会,刻苦地进行训练。

2、晴朗的夜空下,瓜地一片宁静。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4、上海市的小学生开展学赖宁,争当好少年。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从走来(),春潮是();你向()奔去,惊涛是()。你用(),哺育();你用()挽起()。我们(),你是();我们(),你有母亲的()。

2、文中的你指(),文章采用第()人称来写的。全诗赞颂了(),表达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入学时,是老师领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帮我们领会课文。演出时,是老师为我们整好衣服,带我们登台表演。春游时,是老师指点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就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1、领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了解;B、引,带;C、颈,脖子;D、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

联系语段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标号填在括号里。

领着()领会()衣领()

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我们是祖国的花朵。B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C、老师精心培育我们。

3、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清主要意思的?

4、找出文中比喻句并写下来。

5、请将这篇短文按诗歌的形式抄下来。

《长江之歌》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教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能在这里熟悉你们这么多小朋友,我非常高兴。我叫贾淑华,是繁荣中学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今天我也替你们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摇头)因为全县的六年级语文教师都来听我们这节课了,我们将把我们的逸夫精神带给全县,把我们的风采传递给全县的六年级小朋友们,你们高兴吗?(高兴)这节课我们以饱满的激情、精湛的学法再现我们逸夫的风采,好不好?(好!)声音太小,好不好?(好!)

师:很响亮!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一课吗?

生:长江之歌。

师板书:长江之歌。

师:作者是

生:胡宏伟

师板书:胡宏伟

师:诗言志。我们学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我有一组读诗歌的方法,(出示小黑板)同学们先记下好吗?其中的奥妙同学们在本节课中细细品味。

师:谁能和老师谈一谈,你见过的长江?见没见过?

生:没有。

师:想不想见一见?

生:想!

师:(播放《长江之歌》)请同学们认真看画面,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师:现在我可要有问题问大家了。,你都看到什么画面了呢?

生:游人;江水;江上的小船;远眺的人

师:(对回答好的给予表扬)长江真壮美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上往来,一片繁忙;站在江边,极目远眺,令人神情气爽,心中会涌起无限的激情与豪迈!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到第30页,自由朗读诗歌,要做到1、读准安音,读准停顿;2、遇到生字词前后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写在图板上,我们共同交流。

师:有小组内不能解决问题生字吗?(出示图板,其它同学解决)

师:谁能为同学们读一读?(指名)你认为你能不能读得很棒?(能)能不能?(能!)那同学们拭目以待!

生读。师表扬:不错,读得很流利!

师:谁想再试一试?超过他!

生读。

师:好极了!我也想读一读。想不想让老师读一下?

生:(大声)想!

师:那我有个条件,就是我的读法与他们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师读。

生热烈鼓掌!

生1:老师读得流利。

生2:有抑扬顿挫。

生3:有激情。

师:谢谢同学们!想不想借鉴一下老师的读法?

师:请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同桌对读。

指名读(生1

生2

生3)

师;很好!大家想不想把它读得再好一些?有什么决窍呢?请看投影,我们在诗中找到两个字。

师出示投影

生:走和奔

师:这两个字怎样读才能让我们联想到,才能给我们以动感?

师:走是写什么状态的长江水?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奔呢?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生:走要读得柔和;奔要读得有气势。

师:大家认为是这样吗?就是说要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板书: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师:谁想读一下第一节呢?

生读

师: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找一名女生读奇句,一名男生读偶数句,可以吗?读时要注意什么呢?(指黑板:情感、画面)

男女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读出了情感,读出了画面,但还不算完美,请看投影。

师伴手势读,学生跟读。

师:老师刚才的手势似乎在打着节奏?这是一种音乐的美,因此我们读诗的第二个要求是要读出一种音乐美。板书:读出音乐美。

师;我们读一读第二节好不好?

请同学们端起书,我们齐声朗读第二节。

师生齐读。

师:太好了,太漂亮了!

出示投影[试一试,答一答]

师:长江、黄河我们称之为母亲河。(板书:母亲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浩瀚的大海。而这之间,在山中,在平原奔流着的长江多像是母亲的臂膀,你能在这首

(投影1)作者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这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对母亲河的?

生:歌唱

师板书:歌唱

师: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他的目的只是歌唱吗?那是?

生:歌唱祖国。

师:作者实际是歌唱祖国。那谁能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写祖国。

师:(饱含深情,语速缓慢、低沉的)长江是母亲的化身,长江是祖国的化身,长江是力量的源泉,是人情感的喷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著名播音员虹云奶奶朗读的《长江之歌》同学们认真感悟虹云奶奶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播放mp3.

师:虹云奶奶读的动不动情?

生:动情。

师:我们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的第二节好不好?

生:好!

师:准备好了吗?

师生齐读。

师:最后祝我们六年六班的小朋友天天快乐,学业有成!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教学评析:

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教师在课堂上想方设法的把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学生去读课文,留给学生去想问题,留给学生去发言,留给学生去品读。

教师挖掘课文的重要内容,突现语言的教学,突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有所得。课堂教学做到了简化、优化、美化。教师减少讲析,减少提问,而是想方设法用朗读这条线把全课的教学贯穿起来。教师在揣摩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定课文语言信息最丰富的部分,结构层次最需要揣摩的部分,思想内容最需要重点研读的部分,带着学生在重点段落里面品味、欣赏、朗读。课堂结构清晰、课堂教学步骤稳妥。这节课采用了一种板块似的教学结构,试读、悟读、品读、创读,每一个板块里面都有中心教学内容,每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都为下一板块的内容服务。同时考虑到了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善模仿性,把各个板块有机的结合起来,合作、探究、欣赏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造型上,在思路的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

本节课受到全体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长江之歌》教学札记


今年,我留任六年级,加之学校对原五年级进行了重新分班,所以,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生疏的。在这生疏的第一课上,学生便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教学《长江之歌》时,我让学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将自己读得比较有感情部分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练读结束后,许久才有学生王莉莉举手:老师,我有两句读得特好!我一听,乐了: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王莉莉同学特好的朗读。我还有意在特好二字上予以了强调,以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哈同学们一阵哄笑。

也确实读得太菜了。但保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很重要尽管我遭遇了尴尬,但我的意识很清楚。

我问王莉莉同座的沈忱:你为什么发笑啊?她说有两句读得特好,结果却只读了一句。姑且不论诗句该怎样才算一句,沈忱说得有道理。于是我对他说:感谢你提出了正确的意见。但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以后帮别人指出错误或不足,可不能用哄笑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好的。于是,我转向王莉莉鼓励她将句子完整地读了一遍。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怎么样?我问大家。

不怎么样。一般。

看得出,大家对王莉莉的读得特好并不满意!我该怎么办?短暂的思索之后,我说:老师很欣赏王莉莉同学的勇敢与自信,更欣赏她的这种钻研精神。她的书读得不是最好的,但她敢于讲自己读得特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吗?我这么一说,同学们不禁为王莉莉鼓起掌来;王莉莉呢,灿烂的笑脸更添上了一朵红云。

五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五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生的开关》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含哲理。这篇记叙文讲述了“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在矿上做临时记账员,因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坚持诚实记账,不虚报冒领,顺利挣够了上大学的钱,从此,人生道路很顺畅,并揭示了人生道路上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把握好发展的方向。

全文共9小节,可分为两部分:第1-7节写了“我”当年在矿上做临时记账员时,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此,人生道路很顺畅的往事。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我”面对大毛的蛊惑时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真实地展现了“我”从瞬间的动摇到决定不理大毛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走上顺畅之路。第8、9节写了多年后“我”回乡,与矿上收柴的张叔提起往事,更加领悟到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课文采用的是前叙事后点题的写作方法,全文叙事充分,点题自然。文中的“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句话充满了人生哲理,而文中的“吃了不该吃的要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这2句话虽然语言朴素,但同样闪现着哲理的光芒,在阅读过程中,均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只对易错字的音、形作强调;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积累了不少方法,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通过四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上。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差事、差错、门槛、蛊惑”中带点字的读音,联系课文理解“开关、蛊惑、昧心、顺畅”等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读准“差事、差错、门槛、蛊惑”等带点字的音;在语境中理解“开关”、“蛊惑”、“昧心”、“顺畅”等词语的含义。五年级下的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要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任务。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本功,从思维能力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表达出发,给学生以化繁为简的语言运用过程。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要点,正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目标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面对蛊惑时的心理变化,联系上下文理解“吃了不该吃的要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及“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的深刻含义。

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让学生读文,自主理解,对于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深刻理解的课文中心,教师一定要交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学生可以掌握并且能自主运用。“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句意,进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一个常用的有效手段。以课文为实例,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浸润着中心的词――光明境界、黑暗境界、不该吃的、拉肚子等词的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句意及中心。

目标四:结合文本,进行说话练习,写写读文后的感想。

设计“我对娘说的话”的说话练习,及读文后写自己对人生开关的感悟这两个练习,一方面通过提醒学生注意人称变化和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当时心理的矛盾,使学生能学会对文本中的语言加以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能检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状况,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效果及时做出调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程度;整个教学过程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最终达到让学生感悟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三点:

(一)抓人物语言,品析人物思想。

人物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动态,如果把语言领悟好,就能很好把握人物思想,帮助理解文章中心。比如本课书中大毛说的第一句话是:“给我多记一点,我拿了钱分你一半。”由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3小节探究大毛的话为什么对“我”的诱惑力这么大。由“我”的内心活动“是呀,张叔是按我记的数字给民工发钱的,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就算不知道,但是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了解到作者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内心的激烈斗争。在这关键时刻,妈妈的一句话“吃了不该吃的要拉肚子的。”决定了我的选择。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读懂这句话,能很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张叔的富有哲理的话“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的理解又能很好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结合说这话的背景,两句话的比较进行理解,学生体会就比较深刻了。

(二)抓关键词进行品析,能更好把握文章中心。

一篇文章往往篇幅较长,要想很快把握文章内涵,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快理清文章思路。如在归纳文章大意时,引导学生抓住“蛊惑、虚报冒领、顺畅”结合内容进行归纳,学生能很快把大意整理出来;在探究为什么大毛的话会对我的诱惑这么大时,引导学生抓住“没有钱、力气小、唯一、攒不够”进行探究,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大毛的话具有这样的诱惑力;抓住娘的坚决反对,张叔的话中的“昧心”进行品析,能很好把握人物思想;抓住“光明”和“黑暗”进行分析能很好把握中心句的理解。总之在教学时,能注意抓住关键词进行品析,对领会文章中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语言实践,加深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上完课文只是了解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这堂课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工具性这个主要的特征。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要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表达与阅读同属语言训练范畴,它们的最佳结合就是将两者统一,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表达训练,在表达的过程中促进阅读,两个学习模块紧密结合,相互支撑,不断充实,形成教学合力。在这篇课文中设计了让学生说说“我”面对两难抉择时,会如何对母亲讲述大毛蛊惑自己虚报冒领一事。这不但是对前面教学的检测,更是一种语言训练,它有助于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结束时让学生写写自己对人生开关的认识,从而更深层次地陶冶学生的情感,也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思想:将感受、体验、积累、运用进行有机地整合。

关于训练材料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

(1)娘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

“不该吃的”文中指“拉肚子”指

娘这句话是告诉作者

(2)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话我信,因为当年在那座大山脚下的公路旁,我接触过一个这样的开关。

“光明”文中指“黑暗”文中指

“我接触过一个这样的开关”这个开关指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因为……所以……——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我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我的心开始动摇: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写从这篇课文中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

教学目标: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

(1)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

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B、多雾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

C、雾对重庆的影响

(1)交通不便,造成危险;

(2)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亮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5、话说长江(节选)

山城

重庆雾城

夜景美

《长江之歌》教案之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长江之歌》教案之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作业设计:

改病句。

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七、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豪迈

雄壮

《南京长江大桥 教案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62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