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1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1”,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概括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对于不同经济形态和不同产业部门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也有所说明。通过本专题的教学目的,期望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总结中华民族在经济创造和经济积累方面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作用及其影响。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现今中国经济条件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展望中国的经济前景。总结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历史的光荣,也可以看到传统经济结构的弊病。熟悉有关历史事实,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正确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丰富有关经济史的知识,回顾历史上劳动人民及其杰出代表在生产中的发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进取性等基本素质,对于他们在未来经济实践中的成功,也是必要的。
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是在过去的经济基础上实现的。中国经济进步在许多方面依然受到传统经济形式的制约。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古代中国经济史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明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农耕生产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式。
2.说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的年代跨度相当大,内容涉及经济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例如手工业经济就涉及多种产业,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古代经济史中,由于史书记载简略以致许多历史现象不能十分明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文学史料、地方史资料和文物考古发现,阐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利用这些条件,应当以学生最熟悉的,距离学生生活区域最近的,以及最新发现的资料为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文物知识。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像、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六个目。第一目,通过“神农”的传说,说明自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第二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教材中提供的大量历史图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产工具革新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权的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中国古代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徭役,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第五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最基本的两个阶级。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而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
第六目,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恶劣自然条件即“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
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答案提示:(1)诗句理解:春天种下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2)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知识链接]《汉书艺文志》进行了图书分类,其中列有“农学”。农学,是农耕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早期农学成就,在世界农业理论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在经济史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徭役和赋税制度等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出现的漏洞。
通过历史图片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方法]讨论法、测试法、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测验,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经济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中国社会长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要求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成绩、表现归入档案,待这部分内容全部学完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针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和阶段性的评价。
[评价总结]通过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了解和学习,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概括、归纳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验和学生所积累的档案记载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历史问题注释
[神农氏]
《易系辞》说:伏羲之后,神农氏兴起,“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卷二也写道:“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是理想的社会,《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有榜题文字,写道:“神农氏因宜造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就是炎帝。
传说炎帝诞生于厉山(或烈山),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后到达中原地区。厉山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姜水是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在今陕西岐山东,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炎帝以“姜”为姓,号厉山氏(或烈山氏)。
传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淮南子修务》:“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曾经结成联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一战击败蚩尤部族。炎帝与黄帝因此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当今世界,天下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而自豪。炎黄,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代称。
[新石器时代]
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磨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100多处。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约延续了五六千年,到距今4千年左右的时间结束。
新石器时代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有龙山文化。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方各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高梁,南方则以栽培水稻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各种陶器的遗存最为丰富,也最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红陶居多,常绘有几何形花纹、人面纹和动物花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制造普遍采用快轮制坯,使胎壁厚薄均匀。当时的陶窑温度达1000多度,可以烧制出胎质坚硬的灰陶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黑陶,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被称为蛋壳陶,是当时陶器中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再构木为巢或穴居野处了,各种类型的房屋被建造出来。这个时期的原始艺术,如绘画、雕塑、乐舞等,都普遍发展起来,有些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以牛田]
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国语晋语》说“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说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漕运,作战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请王慎重考虑!按照赵豹的说法,秦国首先由于“以牛田”,而具有了“不可与战”的国力。
[铁制农具的普及]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河北易县、河南辉县及陕西等地均发现有V形战国铁犁铧。根据各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犁铧以及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可以知道在汉代全国范围已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不过还比较笨重,特别是直长辕,影响耕田时转向等动作,再者,虽可用犁箭上下移动,调节耕地的深浅,但还不够简便和规范。这些缺陷待唐代出现曲辕犁后便得到解决。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耕地。
除了犁以外,历史上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插,农田中用它开排水沟,也可用于深耕。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黏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用来除草、松土,操作时两手向前推。锄,同铲一样,但操作时向后削,用锄松土、间苗、培土更适宜。古书上“耨”等农具都属于锄一类,形制上和锄大同小异。

扩展阅读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3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3”,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3

[陶瓷生产]
据考古发现,早在10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制造陶器。4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出现了以高岭土制成的白陶,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瓷。瓷器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独特贡献。东汉时期制瓷技术已渐趋成熟。唐宋时期的青瓷称盛一时,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宋元时期制瓷工艺技术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无论在瓷器的胎质、釉料、纹饰,还是在瓷窑结构和烧制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明清时期是制瓷业高度发展的阶段,精致白釉烧制“窑变”釉色,以及各种彩瓷的制造是这一时期制瓷技术的重大成就,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中国的瓷器早在隋唐时期即远销国外,10世纪以后制瓷技术陆续传到亚洲一些国家。欧洲人则是在15世纪下半叶学会制瓷的。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外。
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骆驼叮当漫步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是在中国唐代贵族文化的最盛期(公元8世纪)专为贵族葬礼特制的一种彩陶。在唐代只存在一个短时期,所以现在发现的唐三彩成为稀世之珍。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越窑]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
[邢窑白瓷]
邢窑白瓷是中国唐代瓷窑产品。窑址位于河北内邱。内邱在唐代属于邢州,故称邢窑。邢窑白瓷的生产,开始于隋,入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能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
邢越两窑所产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南一北,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釉色洁白均匀,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较之越窑青瓷的类玉似冰,亦别具特色。邢窑白瓷朴素大方,极少装饰,产品多为碗、壶、盘、盒、罐、钵等生活用器。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爽利,具有—种质朴自然的天趣。
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和工艺处理上比较成熟,亦很少因过火而产生变形的弊端,故而深受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爱。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是我国著名制瓷窑场。始于南朝,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长盛不衰。唐朝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底书“景德”二字,从此有景德镇之名。当时制品中以青白瓷最负盛名。这种瓷器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自清人陈浏的《陶雅》以后,都把它叫做“影青”。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已烧制成功。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一道釉和彩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的创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新,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的最为精巧,并各有千秋。
[钧窑]
钧窑,中国古代五大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禹县古属钧州,所产窑瓷故名钧窑。钧窑瓷在北宋进入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金代和元代,至明代停烧。到了明代,江苏的宜兴窑,广东佛山的石湾窑,江西景德镇窑,均采用其生产工艺,烧制“宜钧”、“广钧”和“炉钧”。
钧窑的胎质精细,造型古朴。釉色除月白、天蓝外,尤其是铜红釉,呈色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不是釉的本色,而是通过烧制时自然形成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变”,就是指的这种“窑变”,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海棠红、玫瑰紫色。更为奇特的是,通过“窑变”后,形成了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天然图案,线条流畅,流动感强,有的似高山飞瀑,有的似黄山云海,有的似翠竹生烟,气象万千,引人入胜。故诗人有“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赞美词。宋徽宗赵佶特别偏爱钧瓷,将其指定为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珍品。
钧窑也是北宋时期的官窑,故有官钧窑之称。为供皇室需要,专门派人到江南各省寻找奇花竹石,并令钧窑专门烧制各式花盆、奁等陈设用器,用来盛装精美的奇花竹石,故在瓷器的烧制中,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并在器物的底部刻上数字,以表明器物的大小,或使器物对号入座不会互相混乱。
钧窑主要使用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含有大量铜元素。铜红釉对窑内温度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而恰恰是这种“窑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万千的神奇色彩。再加上釉层在干燥时或烧制初期瓷胎形成干裂,后在高温时因釉料的流动而填补了空隙,于是就产生了好似“蚯蚓走泥”般的纹痕。这一缺陷反而变成了后人鉴别钧窑瓷的重要依据。
[龙泉窑]
龙泉窑遗址分布在今浙江省丽水地区及其周围的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
龙泉窑址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址,以龙泉县境内的窑址最为密集,有300多处,其中瓷器质量最好的窑址多集中在龙泉县的大窑村一带,这里是龙泉窑的中心,故而统称为“龙泉窑”。
龙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的上游,瓷土矿藏十分丰富,河流的两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盛产烧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窑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选址,制瓷原料可依赖廉价的水碓粉碎并加工,成品也可从瓯江顺流而下运到温州,瓷器的输出十分方便,这些都是对瓷业生产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盛极于南宋晚期,北宋至南宋初年,主要生产盘、碗、壶等日用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刻花,并辅以蓖点纹、蓖划纹及波浪纹、云纹等,釉层比较薄,釉色青中泛黄。
到了南宋中期,出现了炉、瓶、渣斗、塑像等物,且每种器物又有多种式样,装饰以刻花为主,碗内刻云纹的较多,釉层晶亮透明,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瓷器是龙泉青瓷的最为有名的产品,约始创于南宋晚期。釉层丰厚滋润,色泽晶莹,特别是梅子青,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此期器物的造型更加多样化,而且还出现了模仿玉器的琮,模仿铜器的鬲、觚、觯、投壶等,说明龙泉窑的青瓷已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
龙泉窑发展至元代,开始较多地烧制大件物品,这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特别是景德镇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技工纷纷迁走,另行建窑,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落。
[耀州窑]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陕西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瓷器多为青中泛绿,晶莹滋润,以精美质朴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素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誉,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创烧于唐,北宋鼎盛,终于元末明初,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800余年。
耀州青瓷质地坚硬时有冰裂,式样雅朴,纹样图案分明。釉色以橄榄绿等为主,透明度高。装饰手法以刻花见长,间以梳齿纹样,疏密有致更显及花纹刀法洗练,生动活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并因其“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而被选为“贡瓷器”。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进而深入了解市的发展和变化。
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增强历史的直观印象。
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并结合历史文学作品认识其当时的发展或繁荣程度。
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并对有名的商帮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
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四个目。第一目通过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在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等。
第二目通过一些历史文献叙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商业形式由最初的受到严格规范,到宋代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商业活动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从而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人的生活。他们虽然拥有大量的财富,并且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却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通过经济活动追逐利润,经历着诸多辛劳和风险。
第四目引用历史文献介绍了中国古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的发展和繁华情况。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代,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状态。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提示:(1)中国古代虽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完全具备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条件。只不过,因为专制主义统治的时间太长,再加上统治者长期以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起了阻碍和延缓作用。(2)明朝中后期,中国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如果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中国有可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
2.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
答案提示: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自我测评]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案提示: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译文:“贞观元年十月皇帝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容许进入市场。”说明:(1)说明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2)同时,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知识链接]
市署:《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说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置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从六品上,副职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责任,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质量的真伪和数量的轻重。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并通过历史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了解学生以文证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史实的发展进程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评价方法]调查法、档案法、观察法、测验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市”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历史古城或遗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根据历史文献进行调查和讨论,把学生的观察和调查、讨论所得进行整理存入档案。待这节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组织测验,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弥补。
[评价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关知识的学习,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探究、求证等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
(五)历史问题注释
[商帮]
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他们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除与整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著名的有十个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宁波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
[晋商]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期间,晋商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拓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经营项目“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几乎百业俱备;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周边各主要国家;服务对象上达朝廷、官宦,下至乡野、边关;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则汇通天下。
到清中叶以后,其所拥有的资本控制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贸易,并且在明清两朝财政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强大经济势力,称雄国内商界长达500年之久。但是,发展到近代却随着清王朝的消亡而走向衰败了。
晋商的辉煌,不仅成就了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成为当时的“海内最富”,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
[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徽商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至嘉庆、道光年间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促使其临近地区的经济首先得到相应发展,中原文化也随之被引入江南。徽州正处在当时东南经济要区苏浙中心,南北交往要冲,由于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徽州地主经济向商业经济转移。南宋初期即有徽人为经营茶、墨、纸、木“行买四方”的记载。明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人从商增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其实,徽州人通常十二三岁就要到城里当学徒。因为徽州地少人多,迫使农民从事其他劳动。明代《安徽地志》说:“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人做生意一般都是小本经营,多数受雇于他人,并非“生而善买”,而是当时社会因素和徽人刻苦经营所造就的。嘉庆《徽州府志》就指出:徽人“善仪容,有口才”,“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买之所入视帝郡倍厚”。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冬,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l号秦墓棺内墓主的头部、右侧、腹部和足部等部位,发现堆放有序的竹简1555枚,保存基本完好。清理时,简上残存上、中、下三道编连丝线痕迹,原应是整卷入葬的。整简长23—27.8厘米、宽0.5—0.6厘米、厚0.1厘米。秦代隶书大多清晰可辨,绝大多数墨书于篾黄上,极少数墨书于篾青上。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乙种等。这些竹简出自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纪年墓中,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大量秦代竹简,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汉的商业和交通]
西汉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据考古发掘,长安城周围长22600多米,相当汉代六十多里长。规模之大,超过古代罗马城三倍以上。城垣每面有三个城门,可容四辆大车并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八街(纵街)九陌(横街)之称。街道三道并列,与城门的三个门道相连接,其中中央大道特别宽大,是皇帝专用的“驰道”。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西九市,是商业活动区。长安商业很繁华,在九个市场之内,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这些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东、西九市不仅是商业区,而且也是手工业区,如市内便有官府手工业作坊。城内北边一部分是居民区,占全城的十分之一左右。据记载,西汉末长安人口有24万之多。
除长安之外,洛阳、临淄、邯郸、宛(南阳)、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洛阳水陆交通方便。临淄丝织业发达,人口密集,是齐鲁的中心。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很发达。成都的手工业,特别是蜀锦,驰名全国。西汉的城市,不仅在中原地区星罗棋布,就是在南方地区也有很大的发展。如江陵(湖北江陵)、吴(江苏苏州)、番禺(广州)等,或为一方都会,或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小城市的兴起,西汉的交通运输业也发达起来。在长沙、广州等地的汉墓中曾多次发现木制、陶制船舶或木车。1974年在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中发现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还有木料工场,船台和滑道相结合,外形和铁路略相似,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这些遗址,反映了当时水上交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活跃。在广州、长沙等地,出土了玻璃、玉髓、琥珀、玛瑙、鸡血石和水晶等玉石佩饰。这些东西一部分是国内的特种工艺品,而另一部分则是从海外输入的。
[南朝商业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上江南河流纵横,水上交通方便,为商业的发达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
士族豪强兼并土地,官府赋税徭役繁重,许多中小地主和农民被迫从事商贩活动。贵族官僚有免关税特权,在任期届满时带着大批货物作为“还资”,然后转贩各地。官府征收租调要农民折钱交纳,农民被迫出卖自己仅有的农副产品。因此,南朝出现商业畸形发展的现象。
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市有建康、江陵、成都、番禺(广州)等地。建康是东晋南朝的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这里“贡使商旅,方舟万计”。萧梁时期,建康城内有居民28万。城内有四个市,秦淮河北有大市和小市十余处。会稽、吴郡、余杭等地也是“商贾并凑”。
番禺是海外贸易中心,南洋各国以及天竺、狮子国(斯里兰卡)、波斯(伊朗)等国的商船,“每岁数至”,或“岁十余至”。江陵“当雍、岷、交、梁之会”,商业也较发达。成都不仅商业繁盛,而且也是高级丝织品的重要产地。市场上既有奢侈品,也有普通的生产、生活用品。商贾小者坐贩于列肆,大者转运于四方。商税是南朝收入的大宗。东晋、南朝都注意货币铸造,但币制混乱,数量不足。
[北魏商业的发展]
北魏后期,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大的城市有洛阳、邺和长安。
洛阳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洛阳西阳门外有大市,周围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
当时经商的,除了列肆商贩和大商人外,许多贵族、官僚也从事经商。北方贵族多喜欢“南货”,官府于南境立互市与南朝贸易。但禁止私人交易,许多官僚、贵族因“渡淮互市”被治罪。
西域、中亚、朝鲜、日本的商人也到北魏进行贸易。但总的来说,北方商业不及南朝活跃,较长时间是以绢布谷物作为交换媒介。孝文帝改制后,铸五铢钱,但不少地区仍是“钱略不入市”。
[唐朝前期的商业]
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西京长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周围达七十多里。全城呈长方形,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是宫殿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外郭城占地广阔,划分为108个坊,遍布寺院、府第和民宅;还有两个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据考古勘察,西市长、宽各约一千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和东西大街,宽度都在15米左右,相交成“井”字形。东市的构造大概也是如此。东市有220个行业,邸(货栈)、肆(店铺)鳞次栉比,“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的繁荣不亚于东市,许多西域胡商及波斯、大食等外国商人都聚居在这里。
东京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第二个大城市,城内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大致与长安的市相同。据记载,两京的市都是在四面立邸,中间是绢行、衣行、肉行、药行、铁行、秤行、鞭辔行等各类行业的店肆,同类业的店肆都集中在同一区域,设有行头来进行管理。长江北岸的扬州,当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商业也十分繁荣,“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751年(天宝十年),一场大风吹翻了扬州码头上的数千艘船只,可见在这里停泊的商船之多。当时的各州治县城,也多设有一个或两个供商业贸易的市。
除都市城郭内有市的设置外,农村集市贸易也有了发展。这种集市当时称做草市、墟市,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中唐以后,这种草市和虚市日益增多起来,也更加繁荣,有些后来还发展成为重要的市镇。
[唐朝后期的商业]
唐后期的商业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故“雄富冠天下”,商业更加繁荣。许多大食、波斯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地区出产的各种货物,多在这里运销外地,故商业亦极繁荣。时人称“扬一益二”,可见在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770年(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唐末在广州居住的外国商人数以万计,在泉州也有不少外商居住。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
由于商业的发展,在扬州、长安、洛阳及汴州等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也逐渐突破了过去市、坊区分的严格限制,不少商人已在居民坊内开设店铺。当时还产生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亦称僦柜,它大概是由邸店分化而来。柜坊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取柜租。德宗初年曾借长安柜坊的储款四分之一以助军费,可见那时柜坊是很多的。
另外,唐代已经有了飞钱。飞钱亦名便换,是中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期,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某道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钱,这样就解决了搬运大量铜币的困难。上述现象反映唐代的商业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北宋的商业]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
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市场上的商品既有来自国内各地的百货,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种商品。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规模很大。市内还出现了“瓦舍”(或称“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宋人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城市商业繁荣的艺术反映。
北宋时期,由于旧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因此行会的地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唐朝时,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时更加发展。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赶场。在草市或集、墟的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北宋的货币流通]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铸币32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每年就达到80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到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达六百余万贯。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大城市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国家税收中白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1021年(天禧五年)为883900多两,到1120年(宣和二年)为1860万两。黄金虽在流通,但不占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建立后,四川地区长期使用铁钱,因铁钱重,携带不方便。公元10世纪末叶,成都市场上遂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冬,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借口商人争讼不息,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但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于是成为人民的—大祸害。
[南宋的商业]
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浙江及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络绎不绝。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墟市则比北宋更加普遍,仅广东一路就有墟市八百个,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繁荣。
宋金并立,双方贸易往来仍然频繁。宋金政府都在淮河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市场,称为榷场。除榷场外,民间私下交易的数量极多。在今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发现南宋湖州制造的铜镜。在内蒙古西部黑水城遗址中,也曾发现福州刻印的书籍。至于景德镇和龙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国。
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除交子仍在四川地区使用称为川引外,还发行了会子。南宋政府发行纸币,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大量纸币投入流通领域,造成币值下跌,通货膨胀。
[唐朝的水陆交通]
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重要交通干线有以下几条:(1)从长安往东经东都、汴州(河南开封)达山东半岛;又自汴州北上可到幽州(北京),南下可达扬州。(2)从长安往西北经兰州、出敦煌通西域;又自兰州经鄯州(青海乐都)可到吐蕃。(3)从长安往西南经汉中达成都,由成都可到南诏。(4)从长安往东北经河东(山西运城)到太原;又自太原经幽州可达营州(辽宁锦州市西北)及东北地区;经云州(山西大同)可到回纥。(5)从长安往南经襄州(湖北襄阳)、潭州(湖南长沙)、衡州(湖南衡阳)到广州,又自衡州到邕州(广西南宁)。
当时,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道,使全国的水上航运事业也空前发展起来。所谓“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可见当时水上交通是很发达的。唐承前旧制,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致凡三十里设一驿站,全国有水驿260所,陆上1297所,水陆相兼驿86所,共有驿站1644所。陆驿备有马,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还和政府文书的传递。在交通要道上除国家设置的驿站外,还有私人开设的接待客商的店肆,各店不仅出卖酒饭,而且“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初步了解、认识考古材料、文献材料和文物插图对于证史的重要作用。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与西汉两朝统治者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所带来的不同政治结果,理解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差异与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和历史鉴别能力。
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有关的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明白崇尚节俭对—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本课内容共分为四个目。第一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被作为末业而长期受到压抑。进而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基点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但这种政策导致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
第二目介绍了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通过例举秦和西汉两朝的经济管理说明最高执政集团的不同经济管理方式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弥补。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工商业的管理。说明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而且,秦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措施,也达到极细微严密的程度。而西汉对经济的管理就更为严格。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的制度;王莽时期推行“五均六莞”的新经济政策。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禁奢侈的经济政策。通过引用历史文献说明对奢侈之风的纠治,应当先自“上行”而后求“下效”。正因为历代统治者本身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禁奢侈的政令最终难以实现。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答案提示:译文:“现在的法律贬低商人,但是,商人已经非常富贵了;现在的法律抬高农民,但是,农民已经极其贫困了。”原因:(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来生存的,农民虽然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
2.唐代诗人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诗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里所谓“取尽脂膏”是什么意思?
答案提示:译文:“汴水连通淮水本来好处很多,但是既有利又有弊。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条水上运输线搜刮东南四十三州的民脂民膏的。”理解:本来汴水沟通淮水对老百姓很有利,但是却成为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工具。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既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农民承受了繁重的剥削。特别是东南经济富足的地方,在不合理的区域政策下,成为支撑专制主义王朝的主要基点,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受到消极的影响。
[议一议]
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提示:作用:(1)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说法?
答案提示:译文:“奢侈的习惯,一天天地膨胀,对国家是非常不利啊。”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社会经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脆弱,社会财富的积累非常不容易;奢侈之风的兴起,可能会激化阶级矛盾,对于维护统治非常不利。
[自我测评]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答案提示:(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
(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4)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例如:汉成帝的诏书中就曾经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东方朔批评汉武帝说:“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东方朔指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事实?
答案提示:译文:“上层社会如此奢侈,而惟独想使老百姓不要奢侈以免延误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太难了!”历史事实:大凡奢侈腐化总是从上层社会开始,并且最盛;老百姓没有奢侈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知识链接]
秦律:睡虎地秦简中有丰富的关于经济管理的法律条文。比较集中地体现于《秦律十八种》的《仓律》、《金布律》、《关市》、《均工律》等条文中。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学生借助历史文献和文史资料理解和分析古代经济政策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实行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特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了解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
[评价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论文习作法、档案法。
[评价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诸如“重农抑商”这样较难的问题,揭示经济问题的内涵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历史文献和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差别等问题,并把讨论结果写成小论文;教师对于小论文给予讲评,并装进档案,以便学生随时查阅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和进步。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使历史教学成为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总结]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此处只采用了阅读法、讨论法、论文习作法、档案法四种方法,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变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做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跃进,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
《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六国时”农学作品可以说已经一无所存,我们所看到的专论农业的先秦文献,只有《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4篇。
有学者推断,《上农》等4篇,大致是采自《后稷农书》的。《后稷农书》应当是战国时代较早的作品,故能为吕氏所采用。这一农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即未著录,可见它是早巳失传了;幸而在《吕氏春秋》中保留了这一部分。《上农》一篇,讲的是农业政策;《任地》、《辩土》、《审时》3篇,讲的是农业技术。(夏纬瑛校释:《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有的学者指出,《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等4篇,“是先秦最系统的农业学著作”,除农业技术以外,也包括农业政策。“这几篇文章反映了吕不韦和秦国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它主张先农业、次工商,与商鞅‘困末作而利本事’的政策有一定区别。”
——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0—31页。
[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的转移]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历史趋势。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第二次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迁到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南宋人民的斗争,打击了南宋王朝,阻止了金军前进;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南宋时南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上等田每亩可收五六石,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南方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宋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
[秦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把它铭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发到全国,作为标准器具。
现存咸阳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面,即补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同时,还继续执行度量衡定期检查制度,每年二月对全国度量衡器进行鉴定,以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和统一。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但它对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
[西汉盐铁官营]
秦始皇时已开始由国家经营盐铁,这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大的项目。汉高祖允许民间私营盐铁,国库收入大减。武帝时用桑弘羊、东郭咸阳等做理财官,把盐铁收归国家经营,禁止民间私铸铁器和煮盐,召盐铁商做盐铁官。全国有铁官44处,盐官32处。从此朝廷增加了巨大的收入,又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尖锐,广大农民的负担愈来愈重。盐铁官营等政策的弊端,如铁器苦恶,价格不平,主管官吏废公法、谋私利,强征农民冶铁煮盐等等,也直接贻害农民,加剧了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矛盾,致使农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频繁。
而且依靠盐铁官营等政策所聚敛的财货,无法维持战争的长期消耗。因此,至汉武帝晚年时,已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另一方面,经过汉王朝的连年出击,匈奴力量大为削弱,边患有所缓和。这些客观情况,促使武帝晚年的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在诏令中指出,此后务在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应致力农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九章算术》与赋税问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入汉之后又经许多学者的整理、删补和修订,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古代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等人。
《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反映了大量汉代的赋税问题。从其中提供的资料来看,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例如:《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均输章》第28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几何?”答曰:一斤三两四铢五分铢之四。
[王莽与“五均六莞”政策]
王莽(公元前45一公元23),字巨君,原籍西汉东平陵(今济南东)人,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新,年号始建国。在位期间实行“改制”,命令全国民间的土地更名为“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皆不得买卖;一家不满八男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者,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为增加国家税收,垄断工商,公元10年又推行“五均六莞”。曾屡改币制,造成经济上极大混乱。他还更改官制,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不断挑起对外战争。由于赋役繁重,刑政苛暴,阶级矛盾尖锐,天凤四年(公元17年)爆发全国性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商人杜吴所杀。新亡。
为了抑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控制物价,改善财政,王莽在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实行五均六。所谓五均,即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设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各城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工商各业,向市中申报经营,由钱府按时征税。每季度的中月由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称为市平。物价高于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五谷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百姓因祭祀或丧葬无钱时,可向钱府借贷,不收利息,但分别应在十天或三个月内归还。因生产需要也可贷款,年利不超过十分之一。所谓六,是由国家对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实行统制,不许私人经营;控制名山大泽,对采集者征税。
[《盐铁论》与禁奢思想]
西汉后期政论文集。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此书。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天下贤良、文学60余人到长安,“问以民所疾苦”(《汉书食货志》),并让他们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这就是西汉时有名的盐铁会议。至宣帝时,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文献,进行加工和概括,“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汉书公孙、刘田传赞》),成《盐铁论》60篇。
《盐铁论》内容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面貌,是研究西汉后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形式上它借鉴了汉赋主客问答的方式,以文学、贤良为一方,以御史、大夫等为另—方,进行辩论,双方互相诘难,使论点不断深化。从文体上说,它是汉赋的一种变体,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创新意义。在辩论过程中,有从容细致的说理,有以尖锐激烈的言词批驳对方,有用生动的比喻和具体事例以增加论点的说服力,给人以深刻印象。
《盐铁论》的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郭沫若称它是一部“对话体的历史小说”。《盐铁论》自宋以来历代皆有刊本,较通行的有清张敦仁考证本、郭沫若《盐铁论读本》和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盐铁论散不足》中有许多关于禁奢侈的思想,例如:
“古者,诸侯不秣马,天子有命,以车就牧。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桅,止则就犁。今富者连车列骑,骖贰辎耕。中者微舆短毂,繁髦掌蹄。夫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古者,庶人粝食藜藿,非乡饮酒媵腊祭祀无酒肉。故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古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着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后,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者侍御,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
进一步阅读建议
李长年:《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7月版。
唐启宇:《中国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5月版。
陈守实:《中国古代土地关系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版。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1月版。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2月版。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部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8月版。
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年7月版。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史》第一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3年2月版。
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史》第二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8月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

1.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粟、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夏朝C.西周D.春秋
解析: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西周时期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2.(2010黄冈模拟)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解析:C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两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选C。

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A③说法过于绝对。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

4.(2010温州期中)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宋代福建()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伙,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表明了()
A.垄作法得以推广B.套作制的普及
C.一年二熟制出现D.一年三熟制产生
解析:C从“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判断,应选C项。材料中没有具体提及“垄”与“沟”,故排除A项;材料中麦和禾收获与种植一先一后,所以,套作制的叙述不正确,故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一岁两熟”,故排除D项。

6.(2010滨州模拟)下列关于下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解析:B图为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促进了我国耕犁的完善。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是在汉代。

7.(2010江苏模拟)能反映唐朝发达农业生产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读图能力。①是纺织技术,②是水车,③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法,④是曲辕犁,根据它们的出现年代可知应选B项。

8.(原创题)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解析:B①出现于南北朝,②出现于东汉,③出现于元代,④是在明朝。

9.右图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精品——四羊方尊。这件青铜器铸造于()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
解析:B青铜器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商朝青铜器冶铸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如四羊方尊,它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10.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给了丰富的信息:“青铜”、“铁质”、“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据教材基础知识和“最早可能”,排除A、B两项,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农具,而铁更有可能用于兵器。

11.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解析:A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其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在唐代还未出现,答案为A。

12.《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身善织屦(麻等组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营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①②③在材料中均有体现,“手工业者受到歧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13.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必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冶炼生铁
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C.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水平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解析: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灌钢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用水排鼓风冶铁是在东汉时期,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春秋时期铁器普及,但并没有完全取代青铜器。故A项正确。

1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C从材料中焦仲卿作为小吏,他的妻子打扮得如此精美,且大多是丝织品,可以得出汉朝丝织业的发达和普及程度。

15.(2009扬州模拟)“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制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昌南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
解析:A材料中提供了关键词“昌南镇”,明清时期此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以及由“18世纪初期”的时间信息可知A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二考古发现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江苏;珠江流域有广西、广东、贵州等。发现的铁农具主要有犁铧、铲、镐、锹、锄、镰、耙、刀等。在不少地区还发现了铁犁壁,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冶铁业和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2)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中,选自《天工开物》的是()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D.①③
(3)①②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哪一手工业部门的情形?
17.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生产部门的成就?图片右部分三件产品是哪个朝代的产品?反映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哪一手工业部门的成就?这一部门的发展对我国历史大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手工业部门的成就?这一部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2课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与经济政策
1.中国古代商品交易不再由官营商业机构垄断始于()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
解析:C春秋战国时期政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原创题)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解析:C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对唐朝的“市”“坊”功能不同的记忆和认识。当时的“市”是固定交易场所,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故“市”外店铺林立不符合史实。A、B、D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3.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不可能进行下列哪种活动()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解析:C汉唐时期的城市布局都是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的。

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京城的辉煌》
解析:A宋代城市中的市坊界限被打破,这与唐代市坊严格分开形成鲜明的对比。

5.(2010湖州模拟)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B.晋商与外国资本存在竞争关系
C.明清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D.金融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解析:A根据“日昇昌”票号设立各省分支并走出国门,可得出B、C项正确,根据其经营性质可得出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6.(2010泰州模拟)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D宋代商业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开封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故排除①②。

7.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抑商政策主要措施有()
①专卖制度②多设关卡③歧视商人的规定④征收重税⑤推行传统的闭关自守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解析:A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以使用排除法,闭关自守不是传统的抑商政策,排除带有⑤的选项即可。

8.(2010聊城模拟)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
解析:C注意题干中“抑商”和“初衷”两个限制词的含义,确定答题的范围,然后理解四个选项的意思是不是初衷即可。C项主要以重农为初衷。

9.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D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这一限制词。经济原因是根本的原因。

10.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贫困,消费不足
B.商人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C.关卡林立,税收苛重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解析:D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来分析。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1.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购买力极端低下
B.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C.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D.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解析:D本题考查政府商业政策的影响。“本”即农业,“末”即商业,清初地主商人因投资手工业或者经商生财,但是挣钱之后却把资金重又投入农业,致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12.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
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政策。我国古代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业思想浓厚,所以选C。

13.清朝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种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清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业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D注意对“实质”的理解。清政府限制手工业的规模是对表面的认识,其实质是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4.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理由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
解析:CA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B认为工商业扰乱治安,都属于抑商政策的理由;D是禁海政策的理由;C广设关卡、征收商税,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
15.(2010潍坊模拟)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解析:C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可知盲目自大心态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的。

16.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商业发展中的哪一个要素的什么情况?这种状况后来是怎样结束的?
(2)材料二是什么朝代的什么物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有何意义?
(3)材料三是一幅名画,请说出作者的名字和作品的名称。该画属于哪个绘画类别?这幅画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地位如何?

17.阅读下列材料
雍正二十年,《(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载:
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费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谙(熟悉、精通)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两,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嗣后如有不法之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此照把持行市律就处,再枷号一月示儆。
请回答:
(1)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官府对事实真相作了哪些歪曲?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

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

得到了推广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③东汉

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③④

2.观察下图并阅读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

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4.右图是现存的古代某水利灌溉工程照片,它能反映该工程修建时所在地区文明特征的是

①农耕文明②大河流域

③国家管理④科技进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

6.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D.风力水车

7.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

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

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朝

9.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B.隋唐 C.宋代 D.清代

10.右图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A.麻B.丝C.棉D.化纤

11.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8万余件。下图是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①青瓷②白瓷③彩瓷④青花瓷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1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自明代中期起,全国各地陆续兴起

一支支地域商帮。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

①徽商②浙商③闽商④晋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电视剧《乔家大院》中,“走万里茶路,打开货运通道,创南北票号,实现汇通天下和货通天下,为国强盛为民造福。”是主人公乔致庸经商的最终理想。下列关于晋商的兴起,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于明清时期B.反映了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C.晋商为全国性的商人群体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5、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17.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的政策

1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②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海禁政策

20.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短缺B、市场狭小C、劳动力缺乏D、原料不足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

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

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新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进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扶持小农经济的政策?历代封

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表明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封建社会农民要对国家承担哪些

负担?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⑴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⑵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迭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

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

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

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

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

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

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

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

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

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

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5BCDDD

6-10ADCDB

11-15CACBA

16-20AADCA

21.(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农民要承担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倍受水旱之灾;遭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以至卖田宅卖子孙。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

22.⑴时间:春秋时期。⑵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

23(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问限制。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4)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24.(1)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手工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率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任意写出五点)(2)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3)本问分两个层次评分:(考生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第一层次,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归纳: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③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①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②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经济。在初中已经介绍了一些基本史实,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下列重点: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小农经济的地位;二是中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成果;三是中国古代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四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1)由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新课。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2)第一目“‘神农’的传说”,主要从“神农”传说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两方面阐明远古时代已经存在农耕。在讲述中可利用幻灯片打出“神农氏”的画像和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
(3)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出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的具体经过。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4)“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两目内容主要阐述古代中国农民承担着赋税和徭役,在讲授中只需要使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农民负担沉重,处于社会的低层即可。
(5)第五目“贫者无立锥之地”,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补充介绍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讲述“土地兼并”问题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几个相关的例子,切身感受古代农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盘剥,由此引导出土地兼并严重必然会导致王朝动乱。
(6)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只需要按照教材介绍,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9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