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3、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4、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3、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1、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5、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6、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好天气详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略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次详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整体感知全文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淘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图片:海上日出
师: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观,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巴金爷爷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在轮船上,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的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放声朗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表扬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
(设计意图: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后进生)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一刹那 镶 扩大 范围 负着 甚至 染成
重荷 重围
(1)多音字 荷、重
荷花 重荷
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a、承当b、负担
重担 重围
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a、重复b、层
(2)一刹那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刹那间”的近义词“转眼间、一会儿。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不用词典,咱们也能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理解积累词语的方法)
(3)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师画云,让学生“镶”边
(4)哪个字难写
再读生字一遍加深印象
4、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读课题,有时根据课题就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思考哪一句话作者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4)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①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奇观”指雄伟、壮丽又少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 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是一种奇观?
让我们赶快随着巴金爷爷优美的文字去细细欣赏海上的日出吧
三、品读课文,
(一)日出前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看到了什么?用笔勾画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一片浅蓝、一道红霞、亮光)
(2)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象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
理解“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通过多次、细致地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
变化规律。)
(3)出示金钥匙:(是啊)阅读时,应该想象当时作者在做什么,体会作者的心情(能深入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体现本课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日出时
1、请你们把这第三自然段默读一遍,找出让你为之一动,不知不觉,让你爱上它的句子。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下面我们来汇报学习的情况。
(我们在汇报时,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学生汇报:
(1)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觉得太阳特别可爱。
师:你能读出太阳的可爱吗?(学生读句子。评议。)
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果然”一词,不用行不行?(大家讨论、争议,各抒己见。)
师归纳:“果然”一词用得很合适,它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出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并比较说说“果然”与“忽然”、“突然”的意思。
师:同学们很用心地读了课文,才有这些见解。我们继续往下看,太阳是怎样一点一点升起来的。
④“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作者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的好方法。)
师: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师: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同桌互相说说哪些词语要读得抑扬顿挫,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⑤“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出了太阳的强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正是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我们刚才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
(5)想像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6)让你用一句话赞美它吗?你想怎么说?用一个词?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段话。
四、谈话总结,学习写法。
1、师: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画面,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眼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像……)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习得方法。)
五、配乐朗读,整体感受。
让我们再次美美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次感受“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不仅要驻足欣赏精彩之处,还应注意回归整体。)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课文第三自然段共有五句话,具体描述了无云时日出这一动态景观,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就是先让学生读通这个段落,从整体感知上这一段的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五人小组,一个小组读一个句子,并根据所读的句子内容作画。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二、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看似简单的读文作画,一经评议,却会发现学生由于读书不仔细,所作的画有许多欠妥之处。评议图画这一环节不可马虎,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时机。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如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时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一生这样画:
其他学生进行了如下评议: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是说小半边脸,你画成了大半边脸,太阳应该还要小一点儿。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说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所以应该把太阳的光芒去掉。
生:太阳是红得很,应该用深红的水彩笔画,不能加黄颜色。否则此刻的太阳就变成光亮的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幅图,学生却读得如此仔细,评得如此认真。这样的学习无疑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评议中,他们自然也就领悟了语言,品味了语言。
三、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经过评议、修改,学生所作的画应该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选择五幅较为突出的图画(一句话选择一幅图)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边欣赏这些小画家精美的作品,一边朗读、背诵课文的这个自然段。这实际上又是一个还原过程,即把图画还原成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学生能够有效地积累规范的语言。
四、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还不是我们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变消极的语汇为积极的语汇。为此,我们仍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让学生看画作文,当然,此时的图画不再是学生的作品。但教师用的应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以便学生借鉴使用课文的语言。比如此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的佳作。
第一,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作者观察的精细与深入。
其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在海上看日出不同于登山、站立草原,入森林等地看日出,海上的日出始终与天光、水色的变化等联系在一起。作者就是抓住天水相接、完全跳出海面、直射到水面海水等来写日出过程中光亮、色彩的。第三,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正面写太阳的形----一道红霞小半边脸圆;光----晴天由没有光亮到夺目的亮光云也有了光彩,微云天气是灿烂的亮光,云片很厚时,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金边,突出重围后,把片片黑云染成了或红或紫,太阳亮了,云朵亮了,海水亮了,连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色----红着,红而无亮光,红得可爱深红;动----慢慢儿纵一纵冲破跳出等。
侧面着力描写周围环境的变化。天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一片浅蓝,旁边的云突然有了光彩这样写不单调、不板滞。第四,文章详略得当,描写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晴好天气详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写微云天气,仅侧重写阳光空穿过白云时造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写乌云蔽日时,重点写太阳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状。这样详略互见,点面结合,各有侧重,而又相互映衬,互为补充,不仅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海上日出的种种奇观,而且简炼、精当。第五、语言生动、形象。
⒈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
⒉动作词冲跳纵镶透等,名称词亮光光线光芒光彩光亮等,还有果然终于等词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5页,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说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说的这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读第3自然段)
2、通过他的读,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晴天日出时的情景,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读第2自然段)
3、你读书很认真,这两个自然段是写晴天时海上日出的。请你们把这两个自然段一起默读一遍,把描写太阳升起来时的动作,颜色变化的词找出来,做个标注,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能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来汇报学习的情况。
(1)我们在汇报时,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学生汇报:
①我喜欢写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我想说说作者为什么目不转睛地望着,作者天天看日出,知道这时候太阳马上要出来了。
③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觉得太阳特别可爱。
师:你能读出太阳的可爱吗?(学生读句子。评议。)
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果然一词,不用行不行?(大家讨论、争议,各抒己见。)
师归纳:果然一词用得很合适,它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出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师:同学们很用心地读了课文,才有这些见解。我们继续往下看,太阳是怎样一点一点升起来的。
④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板书:负着重荷一步一步跳出海面
师: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吧!(课件:图片)
师: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同桌互相说说哪些词语要读得抑扬顿挫,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⑤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
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出了太阳的强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正是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我们刚才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学生发言。(1)走进云堆。(2)冲出重围。
(板书:走进云堆冲出重围)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2)体会这不正是伟大的奇观吗?
4、读全文,听音乐。
5、这样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我们学完了,巴金的作品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去读一读。
板书:
海上日出
负着重荷
走进云堆
晴天时
一步一步
有云时
跳出海面
冲出重围
伟大的奇观
总评:
本课的设计层次清楚。以学生为主体,安排了教学环节。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重点是体会作者在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的日出景色。文章语句优美,是学生朗读、体会、积累的好资料。学习课文时,老师安排学生自学(体会、朗读语句),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这一学习活动的安排,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品词品句的能力。语文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运用语言。学生只有在细细的品味中才能体会出语言的妙处。这样进行教学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这节课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本课在教学时,虽然注重培养学生感悟语言,但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语文课更有趣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总结
五、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力求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对课文的理解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精神,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教师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词语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教给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让学生有了发言讨论的机会,因而主动参与意识强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间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辩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读文字,想画面。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一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二、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1、独立阅读并思考: 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学习建议: 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晴天时:(第2、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上依次点击出: 浅蓝一道红霞红霞扩大越来越亮 师生接读:
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
生: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体会作者此时什么心情?(急切、盼望) 练习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日出过程的?(课文第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依次点击出: (开始)露处半边脸红得很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小结,整体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我们一句一句接读,读中再次想像这幅动态生成的画面。 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读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读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引导学生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哪里? 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结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五、作业 (1)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六、板书设计
时间、地点
日出前
7、海上日出分述日出时热爱大自然
日出后
总结伟大的奇观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字典纸水彩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地,使劲儿向上升。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讨论 作画背诵 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 (2)光透过云缝()到水面上,()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3)的光芒给黑云()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紫色或者红色。 4、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海上日出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品读美文 1、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2、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3、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二、结束语: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光芒四射的红日喷薄而出,这自然界的伟大奇观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把旅行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将其中的一篇游记寄给他的哥哥,这就是《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 板书设计: 张贴学生的画 反馈: “海上日出”蕴含的科学道理为什么“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刚升起的太阳是红的,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红色。“没有亮光”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时光量不大,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光线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为什么太阳“使劲向上升”是“一纵一纵”的?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被蒸发上升,水蒸气不断向上运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所以看太阳时,就产生“一纵一纵”的感觉。 资料提供者: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海上日出(教科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总结
五、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老人与海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250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