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召公谏厉王弭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读鉴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JAB88.COM

延伸阅读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教学目标:

《召公谏厉王弭谤》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字词和句式。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劝谏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召公谏厉王弭谤》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召公谏辞的分析。

3.本文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三.知识分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

1.整体把握

本文记载了召公劝谏周厉王不可阻塞言路的谏词,借以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观点,表现出重视舆论,重视人民力量的进步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2.把握结构

第一段:交代事情缘起,说明弭谤由来,既点出“弭谤”之题,揭示出国人与厉王的尖锐的矛盾,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是召公力谏之词,为全文的重点,阐述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

第三段:交代事件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召公谏词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3.写作特点

(1)详略分明,层次井然。

(2)立论精当,见解深刻,措辞委婉。

(3)文章结构完整,语言平实,极善用喻。

【典型例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飨士卒(xiǎng)鲰生(zōu)玉玦(jué)

诛杀(zhū)披帷(wéi)

B.好美姬(jī)卮酒(zhì)交戟(jī)

谨诺(nuò)车骑(jì)

C.当项王(dǎng)戮力(lù)瞋目(chēng)

参乘(shèng)彘肩(zhì)

D.要项伯(yāo)有郤(xī)目眦(cì)

啖之(dàn)刀俎(zǔ)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弭谤(mǐ)召公(shào)号召(zhāo)箴言(zhēn)

B.庶人(shù)耆艾(ài)艾蒿(ài)自怨自艾(ài)

C.溃败(kuì)昏愦(kuì)馈赠(kuì)功亏一篑(kuì)

D.不悖(bèi)教诲(huǐ)谏诤(jiàn)壅塞(yōng)

3.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此其志不在小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吾得兄事之

⑧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⑨道芷阳间行

⑩沛公今事有急

A.①⑤⑩/②/③⑧⑨/④⑥⑦B.①⑤⑦⑨/②⑩/③/④⑥⑧

C.①⑦⑩/②⑤⑨/②⑧/④⑥D.①⑨/⑤⑦⑩/②③⑥/④⑧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的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军中无以为乐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⑩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①②③⑥⑨B.②④⑤⑥⑧C.①②⑤⑦⑧D.①③④⑤⑧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今者有小人之言

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E.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沛公安在?B.大王来何操?

C.籍何以至此?D.吾属今为之虏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B.距关,毋内诸侯。

C.张良出,要项伯。

D.秦王还柱而走。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矣堪:经受、忍受

B.是以事行而不悖悖:顺利

C.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阜:增加

D.三年,乃流王于彘流:流放

9.下列各句括号中列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王怒,得卫巫,使(卫巫)监谤者,以(卫巫)告,(王)则杀之。

B.召公告(厉王)曰:“民不堪命矣!”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厉王)成而行之。

D.吾能弭(国人)谤矣,(国人)乃不敢言。

11.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该书文字质朴简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B.在如何对待百姓公开议论朝政的问题上,厉王没有听取召公的意见,而是听从了卫巫的主张,对百姓采取弭的态度,予以镇压,施行暴政。

C.文中召公以“川壅而溃”设喻,劝说厉王对待百姓的议论应该采用“导”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使国家昌盛。

D.厉王没有听从召公的劝谏,把老百姓都流放到彘这个地方,使他们再也无法议论朝政。

答案及分析:

1.A(析:卮zhī戟jǐ当dāng瞋chēn郤xì眦zì)

2.C(析:号召zhào艾yì诲huì)

3.B(析:①⑤⑦⑨是名词做状语,②⑩是形容词活用名词,③是形容词用做动词,④⑥⑧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4.D(析:都是动词。②替,介词;⑥绐,介词;⑦被,介词;⑨呢,句末语气助词;⑩替,介词)

5.C(析:代词,他;A.结构助词,的;B.代词,这件事;D.动词,到;E.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D(析:被动句。其余三句为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7.A(析:B.“距”通“拒”,“内”通“纳”;C.“要”通“邀”;D.“还”通“环”)

8.B(析:悖:违背)

9.C(析:民成而行之)

10.D(析:于:到)

11.(1)因此,治水的人应该排除淤塞,让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该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2)人民内心考虑的事都能从口头上表达出来,就应该让他们思考成熟并说出来。(析: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要特别注意语境)

12.C(析:A.《国语》记载春秋历史;B.厉王首先否决了召公的劝谏才找到卫巫;D.被流放的是厉王而非百姓)

【模拟试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B.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C.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城。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

D.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使使以闻大王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3.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

B.子犯请击之

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D.子亦有不利焉

4.下列各句句式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相同的一项是()

A.亚父者,范增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将军战河北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5.填空。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记载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

个国家的一些史实。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张良是时从沛公()

(2)亡去不义()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固不如也()

8.解释下列多义词。

(1)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2)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3)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为之奈何()

(4)以

①具告以事()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0.翻译下列句子。

(1)具告以事。

(2)为之奈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上》)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国人谤王谤:诽谤。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河流。

C.吾能弭谤矣弭:停止、消除。

D.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壅:堵塞。

12.下列对本文的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重点是记言,目的是借召公的话,规劝统治者必须广开言路,重视老百姓的意见。

B.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是一样的。

C.本文以防民之口有大害为重点,有喻有证,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

D.本文记载了厉王残暴地压迫人民,不听召公劝告,终于被国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历史事件。

【试题答案】

1.D2.C3.B4.D

6.(1)编年史;春秋末年(2)纪传体;无韵之《离骚》(3)国别;八(4)失其所与;不知

7.(1)跟随,跟从(2)逃亡,逃离(3)抵挡,抵抗(4)本来

8.(1)①动词,结交,交好②副词,好好地

(2)①名词,旧交情②连词,所以,因此

(3)①助词,无义②代词,这件事

(4)①介词,把,将②介词,用来

9.(1)沛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2)古义:足够用来;今义:完全可以,够得上。

10.(1)将全部情况禀告给了(张良)。

(2)如何对付这件事?

11.A12.C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说理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赏析文章的方法。
2.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
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这些生僻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说理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国语》里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记叙的是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的故事。
2.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的《周语》上篇。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浯》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3.有关《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一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公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国语》包括《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除了《周语》、《郑州》涉及到西周事外,其余都是依照春秋时的诸侯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则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合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1)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厉王止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2)在叙事方面,亦时有镇密、生动之笔。如《晋语》
记优施唆使编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文章波阑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3)所谓朝聘、飨宴、辩洁、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练、真切。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一节,召公把人民的力量比作水,指出对待百姓的批评言论,不能堵塞,只能宣导,否则水变堤溃,政权就有被推翻的危险。说理形象化,含意深刻。又如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一节,让重耳与子犯的对话,幽默生动。重耳的恼怒,子犯的诙谐,通过对话跃然纸上,读来如睹其人。
《国语》不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就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点,有许多方面在当时也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子常问蓄华聚马斗且论其必亡》中描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在《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发出了“民不堪合矣”的呼声。在不少文章中,强调“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展示了阶级的对立和人民力量的认识和重视。但也有很多鬼神的记述,历史局限性较大。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准确分辨一词多义的词。

1.失其所与,不知
与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以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犹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流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2)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5.预习课文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2)借助阅读的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6.导入新课
(1)介绍作家、作品
(2)介绍时代背景
(3)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
(4)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全文是怎样安排情节的?
(参考答案)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全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1.【提问】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明确】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涑,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提问】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明确】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2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读鉴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79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