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语文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一、文本赏读
1.《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石钟山记》都以其特定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请反复朗读体味这三个文本,并背诵《再别康桥》和《石钟山记》。
2.《听听那冷雨》和《再别康桥》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请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语段,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和同学交流。
《听听那冷雨》第一、三节鉴赏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再别康桥》第六节鉴赏
写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有过的梦想也已幻灭。诗人要在今晚离开康桥,因此情绪异常低落下来,而且消失的梦已无法追回,这种深切的低落已使人无法再去放歌,作者只能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沉默中有种离别的惆怅。草丛中的夏虫也似乎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也悄不作声,保持了沉默。康桥往日的欢愉再也看不到,今晚除了沉默还是无尽的沉默,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也由此推向了极致。本小节通过渲染和衬托手法,表现出诗人回到现实,离愁萦绕在心头的无限眷恋和无可奈何之情,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绪得到了充分体现。
3.阅读的过程是自我体验的过程,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和《再别康桥》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和“康桥”,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口头描述“我心中的冷雨”和“我心中的康桥”。
我心中的冷雨
古老的钟声带走了远古的文明,在那些木门吱悠作响的年代,茅屋前的青石小路延伸向村前的古井,悠悠扁担声里,和着丁冬而响的古井水,透明的液体从木桶里晃荡而出,溅在曲折的乡间小路上,夹杂着泥土的清气,给人一种春雨的错觉。
那个年代的雨曾那样细腻、温柔过。那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默默中守护着自己的麦田,母亲般安详。清凉的雨丝划满整个人间,轻飘飘但不混乱,安然地落在大地,落入麦田,落入湖泊。那个只有粗布衣服,只有黑白照片的年代里,春雨是如此静谧,安然地像是一汪静水,沉默寡言。
那个年代的夏天却是粗犷而猛烈的。倾盆的雨水从天而降,浇在麻木愚昧的灰色人群里,洗去满身的灰色尘土,在混沌中横行的人群不禁打个冷战,在冰冷的雨中彻底清醒。余光中说:“整个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那个年代就是这部黑白片子的一段,于雨中不断迷失又不断清醒。
而我见过的最冰冷的雨是春末夏初时那种淅沥而又滂沱,微凉而又清冷的雨,这是一种忧伤的雨,是天空难过时流的眼泪。在那个年代,古老守候着一切,主宰着传统,左右着习俗。那是一个办喜事抬轿、办丧事披麻戴孝的年代,伤心处泪落如雨的年代。黑白片子一路高歌,在雨中微笑而安然地度过了大半个世纪,而后迎来黎明。在这样细微的曙光中,中国显露出一片片水泥森林,“森林”里川流不息着金刚制品,医院到处可见冰冷的手术刀。在春末夏初这样忧伤的季节里,到处可见挂着彩绸系着红花的高级轿车穿梭在幸福的红线上,载着相恋的人儿归入洞房。
2004年农历4月29日,一个忧伤的日子。这天就下着这样忧伤的雨,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有对新人在淅沥的雨中,在有节奏的抬轿的人的晃荡中结为连理,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们放弃了轿车而用花轿将新人接进了洞房。起轿赶往新娘家的时候,雨声哗哗地变大了,泥泞的小路溅起泥点四散开来,溅在看热闹的人的身上。花轿渐远,雨点也渐小了,归来的时候,又是一阵大的雨点。我看到抬轿人艰难的表情,突然间泪眼迷潆,这是不是不公平?当有人拾起我们的古典文化的时候,天空为什么会流泪?在有人感觉迷失后清醒时,天空为什么只赐给他们一路的泥泞?——我对那对新人落泪了,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不知这冰冷的雨会带给旁观的人什么,是该清醒吗?在这忧伤的冰雨中,迷失的人们是不是该对古典的东西保留些什么?
天空不该只是寂寞,它不该泪流满面。
我心中的康桥
徐志摩像一朵轻飘的云悠然而逝,留下一道优美的弧形——沉默的康桥。徐志摩的消失是沉默的,所以康桥是沉默的。
徐志摩的康桥像一堆安详的绿藻安静地摆在康河上,温柔静默而又风姿绰约。而我的康桥,像是一首古老的童谣,和着老掉牙的调子,柔和而安静地在心的最底处发出沧桑但坚定的声音。
那是一座古老的木桥,流水的腐蚀将大自然中曾经傲立的木头变得腐朽,似乎在某个时刻,它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木桥慈祥而又温柔。在残阳如血的黄昏中,在柳树飞舞的柳枝中,它安静地守候在河边,看人们拉长的影子,看黄色毛发的家犬散步,看老母鸡带领小鸡们觅食……看所有过往的红尘,滚滚的喧嚣。想起了马致远的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多少次见她身旁柳树寂寞地挥动柳枝的影子,黯然神伤;多少次见她身底的水波潋艳而神绪飞扬;多少次见人们挑水从她身上走过而安静地出奇……
在那座古老的木桥前,我永远只是忧伤的守候者。我静静地在她身旁的草地坐着,回忆,思考,幻想,微笑,忧伤……
大开发的洪流将那座木桥卷走了,留下了无尽的空洞与失落,徐志摩的康桥犹在,而我的康桥,消失了,永不复生。看见的,消失了;看不见的,今生今世无法再见。
仅以此纪念我的康桥。
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请就此问题分小组讨论。
略。
二、“山水”诗文展示
1.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巧妙地化用了许多写“雨”的诗句,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已不再”。请在文中再找一些类似的语句,写出原诗句或整首诗,并与同学交流。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2.*古今中外描写山水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请分组查找富含哲理的山水诗文,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工整地誊写(或打印)出来,在班内展示。
略。
3.根据自己的游历体验,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写一篇游记,与同学相互点评。
示例:
“水帘洞”妙趣
大沙河像一个直角,由东向西再折向北,从我们学校旁边经过。沙河对岸拐弯处是悬崖绝壁,绝壁上横空长出许多花草树木。那儿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在这百草丰茂的花草树丛间,藏有一个非常漂亮、奇妙的洞,同学们都称它“水帘洞”。
“水帘洞”的四周有许多野花,一到春天百花争艳,朵朵鲜花像刚出巢的小鸟一个个从窝中伸出头来,这使那些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蜜蜂、蝴蝶不顾一切地向这边飞来,摸摸这儿,亲亲那儿,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亲热。洞旁的小树也生机勃勃,它们亭亭玉立像刚长大的姑娘,伫立在那里。有两株小树立在洞口,就像给洞安排了两个哨兵。“水帘洞”并不大,也不深,宽敞处三个人可以落座,挤一点,四个人也可以坐下。洞成弧形,像月牙儿,像弯弓,又像半圆。洞顶上有许多野草、野花、藤蔓垂下来,像吊兰,又像绿色瀑布缓缓流下,像一串绿色的珍珠,又像门帘。虽然这个洞没有“花果山水帘洞”大,但我觉得它更可爱,更别致,更是属于我们的乐园。
我们在学校吃饭的同学就更觉得它像是自己的家,吃过饭,作业一做完,同学们就三五成群投向“水帘洞”的怀抱。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亲切,就像投入到妈妈的怀抱一样。在洞里同学们谈笑风生,谈学习,谈见解。许多难题是同学们在这叽叽喳喳的嘀咕声、喧哗嬉闹的叫嚷声、快乐无比的欢笑声中解决的。在这里,同学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有时同学们坐在树上玩,有时又像顽皮的猴子敏捷地爬上爬下。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欢笑,就像刚出笼的小鸟,有说不出的快乐。
低头向下望,大沙河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一直飘向那遥远的地方。靠河岸的水面上飘浮着“革命草”,就像一条厚厚的绿被子盖在河面上,叶面的露珠像晶莹的珍珠点点发光,又像夜晚的星星时明时暗。
河水清凉清凉的,不时地倒映出湛蓝的天空,时而浮现朵朵白云,真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河水里的小鱼像顽皮的孩子,时隐时现。它悄悄的从你的下面游过去,一会儿又游回来,故意引你伸手抓它,但你一伸手,它又钻到那条绿被子里面去了,一会儿又出来,好像在与我们逗乐。
记得有一次,我们进行爬高比赛,一个同学一不小心,脚一滑,掉进了河里,我们都吓呆了,向下一看,啊!她还好好地躺在那儿。“革命草”像一双肥大的巧手将她托住。虽然弄了一身水,但她还非常高兴。这种乐趣是别人无法享受的。“革命草”又像沙发,不,比沙发还要舒服。
水帘洞,真是我们的乐园,难道你不觉得它比花果山上的“水帘洞”更美丽,更可爱,更富有诗意吗?难道你不觉得它有无限妙趣吗?
评析:作者运用娴熟的笔法,活泼的语言,尽情抒写了“水帘洞”的诸多妙趣,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美丽景致的挚爱。
本文紧紧围绕“水帘洞”来写,从它的名称、位置、周围景色、内部形状、河面草、水中鱼,一直写到同学们在这里天真无邪的课外活动,都非常富有情趣。本文写景如此成功,与作者平时善于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
文章语言也很有特色。简洁明快,活泼流畅,宇里行间洋溢着欣喜愉快、真挚浓郁的感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摹景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全文仅比喻就使用了20余处,使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册《师说》教案鲁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师说》教案鲁教版

2师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韩愈的文学主张和其倡导的“古文运动”以及韩愈的重要文学作品;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技能目标: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科学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传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字正音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试译难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1.结构图解演示
第一层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一般的士大夫)作对比。作者指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众人”之所以更加愚蠢,关键在于前者不自满,虚心向师求教,后者既无自知之明,又耻学于师。
第二层的对比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作者指出这是一种见小而不见大、“小学而大遗”、爱子而不自爱的愚蠢行为,因而嘲笑说:“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第三层以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耻于相师的“君子”(士大夫)相比。作者肯定了前者的态度,揭露和嘲笑了后者反对从师学习的种种谬论,指出,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士大夫,他们的智力(就从师学习而言),反不如他们瞧不起的人,讽刺语气强烈。
接连三个对比,把反对从师学习的人驳的哑口无言,使耻学于师的人显得十分可笑,达到了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目的。在进行对比的时候,文章运用了排笔的手法,不仅使对比显得十分鲜明,而且使文章显得十分有气势,很有感情,从而加强了论述的效果,充分表露了作者对耻学于师的士大夫的不满与鄙视。
(2)本文的语言特色。
①排比对偶句。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②连珠句。连珠又称顶真、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个句的开头,首位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③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十分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3.作业:讨论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
4.板书设计
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高一语文上册《赤壁之战》教案鲁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赤壁之战》教案鲁教版

【设计说明】
“赤壁之战”为我国古代战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此战以孙刘联军获胜、曹操一方失败而告终,自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课文较长但是比较浅显易懂,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凭借注释和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弄清大意,教师只讲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用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是本文的鲜明特点。本文中对话部分约占了一半的篇幅,对孙、刘、曹三方的情况及战事发展,很多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叙述出来的。特别是曹操的活动,几乎全由诸葛亮、鲁肃、周瑜的谈话告诉读者,这就在叙述上节省了很多笔墨,同时,这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也显现出来。因此将学习的重点放在通过师生互动深入理解对话从而体会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上。讲课过程中师生结合,逐段提出问题进行研讨,把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最后归纳总结。同时充分利用《赤壁之战形势图》,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2.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复习巩固文言文的倒装句式。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明白文章大意。
2.熟读人物对话,小组合作分析人物性格。
3.通过朗读体会主要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汉末时期英雄豪杰在强敌面前从容不迫的大无畏气概。
2.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请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三、小组合作讨论:分别找出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等人物的语言并分析人物性格。
四、精讲:讲读第1段第一层次(开头——权即遣肃行)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试译,教师纠正、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讨。
1.是谁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他是怎样分析形势的?
明确:是孙权的谋士鲁肃。他首先分析荆州的地位:“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要求学生解释:险固——险要坚固;士民——老百姓;殷富——丰厚富足。)“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解释:有——占有;资——资本、凭借。)这段话既分析了荆州之重要,又符合孙权南面称孤的心意。鲁肃此话,从侧面揭示了赤壁之战的起因和性质,成为全文提纲挈领之笔。鲁肃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合作),军中诸将,各有彼此。(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②刘备与操有仇恨,寄寓于刘表,表恶(wu)其能而不能用。这种形势,当然对孙权有利。
2.鲁肃根据这种情况又提出了哪些对付的办法?
明确:两种可能、两种准备。一种可能是如果刘备与刘表同心,则宜“抚安”(抚慰拉拢);另一种可能是刘备与刘表“违离”(矛盾、背离),则宜别图之(想办法),以济(成就)大事(指南面称孤之事)。
3.上面的两种可能、两种准备,是从战略着眼,若从眼前来看,鲁肃又认为应采取什么行动呢?
明确:鲁肃主动要求:①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居丧的人),并慰问军中掌权的人;②说服刘备抚表众,共治曹操。
五、讲读第1段第二层次(到夏口——樊口)。
1.指名朗读第1段第二层次,并要求学生试译,教师点拨,疏通文意,然后研讨。
2.在孙权派出鲁肃时,局势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变化?
明确:①操已向荆州;②琮(刘表第二子)已降操;③备南走(逃跑)。所以,鲁肃尽管晨夜兼道(加速度赶路),也难以赶在曹操之先,可见形势严重。
3.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明确:①宣权旨(传达君命),致殷勤(恳切慰问)之意,以诚打动刘备;②宣传孙权的“聪明仁惠”(聪繁明智、仁爱慈惠),敬贤礼(动词)士,江表(江南。表,外;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江南为表,故称“江表”。这是一个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应记住。)英豪,咸(都)归(使动)附(依附)之。上面讲的是孙权的品德和政策及所得的“人和”条件。接着又从地利和实力方面来说明:“已据六郡(地广),兵精粮多”(实力雄厚)。③说明吴巨是平庸的人,且地点偏远,不宜依靠。从三方面来看,刘备何去何从已经十分清楚,故结果必定是“备甚悦”。
4.既然“备甚悦”,为什么鲁肃还要与诸葛亮拉关系?
明确:因为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决策人物,对刘备有左右作用。故鲁肃又以“我,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友也”来使诸葛亮放心。故结果必然是“备用肃计”。(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下文他的出场伏笔。)
5.第1段第二层小结:这一层写鲁肃会见刘备,初步奠定联合抗曹的基础.
读鲁肃语:1)对孙权
a.言荆州之利,谈应变措施。
b.设身处地为孙权着想。
不怀私虑,忠诚可见。
2)对刘备
a.不露焦急神色,示亲近关怀。
b.介绍孙权仁义贤德,实力雄厚,非吴巨可比,晓之以理。
3)对诸葛亮
以亲情拉拢。
六、讲读第2段。
要求学生试译这一段,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这一段重点写诸葛亮。诸葛亮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使东吴的?
明确:操军占荆州,乘胜东下,孙刘危急存亡在即。(要求学生讲解“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和“事急矣,请奉命救于(向)孙将军”两句。
2.诸葛亮怎样游说孙权的?
明确:①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他把孙权、刘备、曹操放在同等位置上来谈,突出敌军强大(“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要学生翻译这几句。)并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②采用攻心战术,反激孙权。诸葛亮指出了孙权的两条出路,一条是率领“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指定学生讲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句。“以”:率领,动词。“中国”: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另一条是投降(要求学生翻译:“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按”:停止使用。“束”:收起。“兵”:武器。“甲”:铠甲。“北面”:面向北。古代皇帝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这里指投降)。接着抓住孙权的矛盾心理“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警告他“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最后,把刘备比作“守义不辱”的壮士田横,不愿处在曹操之下,从而使孙权勃然大怒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指名学生讲解这一句。)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激将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3.诸葛亮怎样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的?
明确:①刘备虽败但实力犹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②曹有三大弱点;一、远来疲敝,强弩之末,必蹶(挫败)上将军。(要求学生讲解“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句)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心不服曹操。(要学生翻译:“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什么?
明确:孙权与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必矣”。此后是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讲解“鼎足之形成矣”句。)
5.诸葛亮游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一句承上启下,为下文波澜突起的事态过渡。)
6.小结:这一节写诸葛亮出使东吴,精辟地分析了形势,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这一段表现了诸葛亮出色的外交、军事才能。
读诸葛亮语:1)对刘备
实话实说
2)对孙权
a)将刘备与孙、曹并举毫不示弱。称刘备“英雄无用武之地”兵之事一笔带过。表面上政法分析,实则激孙权决断。语含机锋,咄咄逼人。
b)盛称刘备,再激孙权。
c)先言刘备实力犹存,再说曹军三大弱点:远来疲敝,不习水战,军心不齐。
七、讲读第3段。
学生朗读并试译这一段,教师纠正、补充,然后研讨问题。
1.曹操遗(wei)权书的内容是什么?其用意何在?
明确:挟天子令诸侯,战事节节胜利,夸张兵力进行恐吓。
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胁其投降。
2.鲁肃怎样说服孙权主战的?
明确:一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待“权起更衣”时,才“追于(到)宇(屋檐)下”,向孙权进言,这样既可以避开主和派的围攻,又能显示自己的诚心。二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为孙权着想,使孙权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要求学生讲析鲁肃的一段话,这段话采用对比手法,设身处地,情辞十分恳切。)结果是使孙权叹息“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而称赞鲁肃能“廓开(阐明)大计,正与孤同”。
3.小结:这一节写孙权内部主降派和主战派的斗争,孙权经鲁肃的说服,同意主战。这一段写得富于戏剧性,而人物形象又各具个性特点,如曹操的骄横;张昭的投降嘴脸,因“曹公”一词而显;鲁肃的诚挚;孙权能虚心听取正确意见。
八、讲读第4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让学生质疑,疏通文意,然后共同研讨问题。
1.周瑜怎样分析已方的有利条件的?
明确:武功才干,地理条件,兵力情况,人才条件。
2.周瑜怎样分析敌方的不利条件的?
明确:后方未安,以短击长,盛寒无草,水土不服。
3.周瑜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比上文讲的“正与孤同”的口气强硬多了,由此可见孙权决计抗曹。
4.周瑜与鲁肃同属主战派,但一为武将,一为文官,一为谋士,一为将领,掌握军权,两人的性格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周瑜直言不讳,开口就骂曹操是“汉贼”,而鲁肃只称其名,比较平和;周瑜说曹操是“送死”,鲁肃只说:“共治曹操”。一文一武的口气完全不同。周瑜开朗真率,鲁肃机智沉着,个性各异。
5.读周瑜语:轻蔑的口吻(年轻气盛、少年得志、自负豪迈)
九、讲读第五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并提出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初步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共同研讨问题。
1.曹操的军力究竟多少?周瑜的兵力多少?
明确:曹操号称水步八十万,其实只有十五六万中原军和七八万刘表的降卒,而周瑜却只需“兵五万”,“自足制之”。
2.孙权怎样部署兵力的?
明确:①选兵三万,令周瑜、鲁肃、程普为前锋;②孙权亲自带兵续发,作后盾。
3.读孙权语:a.对诸葛亮
(1)反唇相讥,心有不甘。
(2)决计一搏,出语痛切。问语归于理智,可见其稳重。
b.对鲁肃
无限感喟,略释愁怀。
c.对周瑜
(1)决计抗曹,并以大任自许。拔刀斫案,以示决断。
(2)与张昭等人对比,深感鲁、周二人不负己意。
(3)期望周瑜成功,又不推卸责任,大有君王之风。
十、讲读第二部分(6—7段)
1.第6段只用七个字概述孙、刘联军向西挺进的过程。
明确:一个“进”字省却了无限文字。因本文重点在于写战前准备(孙刘联盟的形成过程),故进军过程写得十分简略)。
2.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全文作答)
明确:曹军失败的原因是:①劳师远征,士卒疲敝;②北方之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③降卒心怀狐疑,内部不稳;④北方未平,北方不宁;⑤战线过长,粮草不济;⑥军纪不整,骄傲轻敌。第6条是最根本的原因。
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①能客观分析敌我形势;②团结一致,共同对敌;③部署有方,准备充分;④能抓住有利战机,正确采用战略战术。其中②是最根本的一条。
十一、分析写作特点。
十二、拓展延伸:
1.根据课文复述故事。
2.学习英雄人物的什么品质?讨论交流。

高一语文上册《荷花淀》教案鲁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荷花淀》教案鲁教版

8荷花淀
【设计说明】
《荷花淀》是一篇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却被誉为“诗体小说”。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知道它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美誉,让学生理解作者如诗的笔触表现战争环境中的人情美、人性美,进而深刻理解这篇独具特色的战争小说。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要安排学生课前先预习,并且要带着任务预习:①文章写了哪几个生活片段,②圈出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语句,看看有什么特点,③圈出文章中的对话,分析不同人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特点。通过预习,理清故事情节,大致理解对话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课上利用教学来课件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让学生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讨论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特点。上课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讨论甚至争论,积极发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才能收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分析对话描写体现的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分角色朗读准确理解对话的丰富内涵,树立革命乐观主义价值观。
2.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白洋淀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
3.分析环境描写的积极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展示课件封面。背景为水面与荷花图,湖面上方是水注体蓝色美术字“荷花淀”,背景音乐为经典革命歌曲《红色娘子军》,使学生课前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新课。(停止音乐)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残酷景象,《荷花淀》是以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可是,我们读完之后,感觉到的却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是快乐和欢笑的交织,是种美好清新的感受。这堂课,我们一起体味一下这别样的战争。
3.本篇小说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作者精选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你概括一下这几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学生回答后幻灯片明确: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4.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作者如何来描写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这样描写起了什么作用?(幻灯片显示题目)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月色下的水乡,主要在第1段和第3段。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主人的勤快利落。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劳动的场面写得如诗如画。
第一段和第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为故事提供舞台,推动情节发展。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是日光下的水乡,主要在第61段。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拓展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5.作者用如诗的笔触展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白洋淀景色,家乡如此美好,岂容日寇铁蹄践踏?水生等年轻人积极报名保卫家园,那么水生嫂们会怎么想呢?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6——30段,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分角色诵读时配以背景音乐)
6.“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明确: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和“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7.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脸上红胀,说话气喘,这异常的神情,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
8.“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嫂为什么会这样说?
学生回答后明确: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9.从水生嫂的语言中,你想象一下水生嫂是个什么形象?
学生回答后明确:水生嫂温柔、贤淑、羞怯、质朴,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丈夫“总是积极的”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小说通过水生嫂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展示了正义战争的力量。
10.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大家思考一下这对话中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但托辞笨拙,显示了人物的质朴憨厚。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却满是真情。
11.小结:尽管这几位妇女个性不同,但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却同样有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使她们冒险踏上寻夫之路,意外地经受了战争的磨练,在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
12.生活是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但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可怕的。孙犁先生为什么要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描写战争?
明确:因为他不喜欢战争。他讴歌的是乐观勇敢,自尊自强,面对罪恶战争无所畏惧,拿起武器,勇敢地去制止战争的人民。
人有权利要求纯真美好和平宁静的田园诗一样的生活,人要为这种诗一样的生活去奋斗,哪怕是去战斗!只要生活中还有那丑陋邪恶的战争,我们就有理由喜欢孙犁的《荷花淀》。有一部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而今天我们从《荷花淀》里看到,一旦女人也拿起武器,哪里还会有打不赢的战争呢?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三课时教案鲁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三课时教案鲁教版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
通过讨论、写作拓展对文本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你认为怎样才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真正纪念?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集体思考、讨论
(提示)可结合本文的学习,抓住任意一个角度来谈。
三、联系现实,写作文片段
有人说,《为了忘却的纪念》告诉我们,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2008年5月12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无以计数的伤痛,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永远纪念的东西。请任选一个角度写400字左右的片断,表达你的思考与纪念。
四、小组内交流。
五、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佳作在班上宣读。
六、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本文的教学,教学过程较为顺利,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对整个备课、上课过程作如下反思。
较为成功的做法:
一、课前调查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不太愿意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原因是学生感觉鲁迅先生永远站在社会的高处俯视社会百象,对社会的阴暗、人性的丑陋看得那么深那么透,是个让人敬而远之的人;鲁迅的文章语言太含蓄,几乎每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让人觉得难以把握。虽然学生的认识未免有些失之妥当,但我决定以走进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为最初目标,破除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文章的心理排斥。亲近文本,为理解文章语言、走进作者内心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换位思考,确定教学思路
根据课前的学情调查,再结合自己多年前学习本文的感受,我决定打破以前“板书课题——背景介绍——解题——分析文本”的模式,把“文本分析”放在前面,使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讨中逐渐形成对本文题目含义及写作目的的理解,避免了概念式的灌输。
三、力求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的:
(1)尊重学生阅读的权利。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去阅读,去感受。我在执教本文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探究都尽可能地首先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与作者心灵对话交流的目的。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学生阅读,因为学生才是课堂感受的主体。
(2)尊重学生表达的自由。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有了阅读感悟、心灵触动后必有表达的需要,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表达的自由。不管是课堂回答还是片断写作练习,我都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及时作出合理评价,对分歧较大的观点要提供帮助和引导,尽可能地引向合理方向。
四、机智灵活地追求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
执教本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的过程非常顺利,但在“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逃走”这个问题上学生的理解超出了我的课前预设。许多学生认为,我们崇尚“舍生取义”,连“左联”五个青年作家都为追求自由而献身了,鲁迅先生怎能逃走呢,他不是一个革命斗士吗?学生把鲁迅与“左联”五烈士相比较超出我课前的预设。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感觉有再让他们联系前后语境深入思考的必要。于是,我又让学生联系前文青年作家遇害后上海报章的态度读懂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再联系后文鲁迅先生的议论,使学生明白鲁迅的“逃走”并非为了自身的性命,而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韧性斗争,是更讲究策略的一种斗争方式。鲁迅先生用他的笔进行战斗,用他的智慧进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左联”五烈士的“走向刑场”更具有战斗力!这样的引导与分析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需改进之处:
一、问题设计偏多偏细。学习本文,设计了几个大问题,为解决这几个大问题,在备课之初我精心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以备上课时点拨、启发学生之用。但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有时学生已经解决了问题,我又把已准备的小问题提出来,使课堂欠简洁流畅。
二、第三课时的讨论活动,因学生没有养成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列成提纲的习惯,他们的发言不够连贯,有的发言让人觉得还难以征服别人。后面的片断写作练习,学生动笔之后交流效果不错。两相对照,我觉得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口头表达也要有抓要点的意识、列提纲的习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69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