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导学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导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课时
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导学环节:
一、学习目标:
1、物质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实验7-1
观察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由上述试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上述试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归纳总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拨】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灭火的原理是在燃烧条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灭火原理的应用一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去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交流展示】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研读共品】P127了解几种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
【讲解】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引起爆炸。如可燃物性气体、可燃物性液体蒸汽、可燃物性固体粉尘在空气中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实验探究】实验7-3
观察现象:发生爆炸
讨论、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为防止可燃物遇火,引起爆炸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研读共品】P129图标、资料并熟记。
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是什么?懂得了那些安全知识?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
四、能力提升
如图所示,表示可燃物易着火的点是点
五、课堂作业:
【效果自测】课后“练习与应用”习题。
【课堂达标】
1、我市城区禁放烟花爆竹,除了烟花爆竹是一种危险品外,还因为烟花爆竹能产生多种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一种有害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2、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或与氧气接触
B.所有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C.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3、扑灭图书馆中图书着火应用的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直接用水
4、如果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里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A.氧气不够B.空间站里温度太低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D.达不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5、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使火焰朝上,竖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
A.氧气不足B.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C.没有和空气充分接触D.火柴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太高
6、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小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爆炸的事故,
为了防止矿井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强制通风并严禁烟火B.进入矿井前先用火焰检验是否有瓦斯
C.准备较多的灭火器D.向矿井通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7、家用煤气中常掺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一旦煤气泄漏就能知道。当家中的煤气发生泄漏时,你该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拨打110报警B.点火检查漏气部位
C.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D.用肥皂水逐段检查漏气部位
六、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1、燃烧条件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3、了解几种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七、课后作业:
1、预习课题2燃烧与热量并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2、能力提升:配套练习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燃烧与热量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能说出化学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
2、对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有一定的认识,会指出石油产品的用途。
3、结合实验,概括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重点: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导学环节: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2、煤、石油的用途(注意两者的综合利用)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化学式为。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4、介绍“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136~137.
1、了解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为什么要节约和开发新能源;
小结: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三、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讨论: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
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通常工作上有哪些做法?
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
四、课堂作业:
【能力提升】课后“练习与应用”习题。
【课堂达标】
1.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煤B.液氮C.石油D.天然气
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B.大理石和石灰石C.氧气和臭氧D.冰和水
4.下列各组气体燃烧后只生成CO2的是()
A.H2B.COC.CH4D.H2和CO
5、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是()
A.都是混合物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6、(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2)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试写出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点燃甲烷
②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证明含有元素
③将蘸有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证明含有元素
五、板书设计
课题2燃烧与热量
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六、课后作业:
1、预习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并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2、能力提升:配套练习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会说出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及判断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重点: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
难点: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会说出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及判断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燃烧时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它们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
观看课本上的图片,认识酸雨的危害: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危害:
讨论: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的化学式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其优点为:
3、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比如我国著名的工程“”,运输的是。
4、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请你列举:
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
四、课堂作业:
【能力提升】课后“练习与应用”习题。
【课堂达标】
1、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1)少用煤作燃料;(2)把工厂的烟囱建高;
(3)在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4)燃料脱硫(5)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A、(1)(2)(3)B、(2)(3)(4)C、(1)(4)(5)D、(1)(3)(4)
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利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3、下列各变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一氧化碳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石油C.汽车排放的废气D.煤气的泄漏
4、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燃料,这样做的好处是()
A.减少了污染,空气更清新B.汽车行驶速度更快
C.运输成本更低D.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5、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
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7、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大气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污染水源
8、乙醇的组成元素有三种,其化学式为,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9、煤燃烧时会排放出、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危害是、等。
10、CO2、CO、CH4三种含碳的物质,按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11、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通过管道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城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五、板书设计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六、课后作业:
1、预习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并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2、能力提升:配套练习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三大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3.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三大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自主复习:
回顾本单元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课本“单元小结”。
二、典例分析、精讲点拨
例1.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例2.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灭火原理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例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例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2和CH4B.CH4和CO
C.C2H5OH和CH4D.H2和CO
例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四、达标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配套练习第七单元“单元检测”。
五、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2、讲授新课

一、燃烧(板书)

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燃烧的条件

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C,

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那又会怎样?

答: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可燃物缺一

2、条件氧气(或空气)不可

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讨论:古人从闪电过后的火灾中取火进山洞后发现:一旦火不小心被熄灭后,要再等一次火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由此带来诸多的不便。于是他们就想能不能靠自己取火呢?后来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恩格斯对此有高度评价:“人类发明取火与直立行走具有同样伟大的意义!”请你分析: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的原因。

钻木取火:古人通过钻木摩擦生热使周围的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这样木柴便燃烧起来就有了钻木取火

燧石取火:古人通过互敲火石产生火花来点燃干树叶和木柴等!由于火花的使温度达到了干树叶和木柴的着火点便燃烧起来这就是燧石取火!

判断: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那么相同物质的着火点就一定相同吗?并举例论证。

回答:正确,着火点是物理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木屑比较容易点燃而木条较难点燃,是因为木屑的反应程度更剧烈。

思考:反应程度与哪些方面有关?

回答: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与表面积、

组织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对液、气燃料与

火焰的接触面积有关。

大侦探:案件――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2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声还。……

谁是凶手?(提示:由燃烧的条件入手)

大侦探的解答:凶手就是草料

原因:船舱堆满的草料和船上的空气使燃烧的第1、2个条件已经具备了。草料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的氧化反应很慢,不象燃烧那样剧烈地发光发热的叫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也是一种缓慢氧化。物质在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也产生热,不过放热很慢,察觉不出来。草料太多太实,空气不流通,产生的热不易散发,越积越多,温度上升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燃烧的条件已经达到了。所以草料不经点燃就自行燃烧起来。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灭火原理

1.

(五)

复习提问: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三个条件是否都要满足?

情景导入:

如何灭火?

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灭火的条件

实验

号蜡烛点燃后截去蜡烛心

2号蜡烛点燃后扣上一个烧杯

3号蜡烛点燃后往烧杯中加适量的Na2CO3和稀HCl

4号蜡烛点燃后用嘴吹灭

5号蜡烛点燃后保留不变

现象

熄灭

熄灭

熄灭

熄灭

继续燃烧

原因

清除

可燃物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O2)

降温至着

火点以下

不变

讨论:为什么1、2、3、4的蜡烛会熄灭,而5号依然燃烧?

回答:1号蜡烛心被截去后,就分离了可燃物,因此蜡烛熄灭;

2号蜡烛被烧杯罩住后,氧气很快被消耗完了;因此蜡烛熄灭;

3号中的蜡烛由于有CO2产生蜡烛与空气隔绝,CO2本身又不支持燃烧,因此蜡烛熄灭;

4号蜡烛用嘴吹后空气流动带走了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至着火点以下因此蜡烛熄灭;

5号蜡烛则依然燃烧!

由此可知,要燃烧就得具备燃烧的三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二、灭火原理和方法

清除或隔绝可燃物

1、原理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方法:阻断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活动与探究:简易灭火器的原理

以具支锥形瓶和小试管;浓盐酸和碳酸钠为原料制作简易的灭火器:

原理:浓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而达到灭火目的!

Na2CO3+2HCl===2NaCl+CO2+H2O

练习: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桌椅等失火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图书馆失火

棉被床单失火

精密仪器室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

讨论:金属镁燃烧能否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为什么?

(提示:2Mg+CO2====2MgO+C)

答:不能。因为泡沫灭火器喷出的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可以跟镁反应生成碳,起不到灭火作用反而助燃。

习题:1指出下列灭火措施是采用什么方法:

(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割除草,打出防火带。()

(2)纸张着火,用脚踩灭。()

(3)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

(4)将沙土铺在燃烧的化学药品。()

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或建立隔离带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2、使家用燃气炉完全燃烧,应采取什么方法?

答:应该打开窗户,使室内保持通风。

讨论:如果遇到家里的煤气或者液化气发生泄漏,应该怎么办?

答:打开窗户,关闭阀门。在短时间内不能在室内打开任何电源或者打电话等可能引起明火的因素。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活动探究:

现象:发生了爆炸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活学活用:科学家把一些面粉倒入钢琴的琴室,然后在远处遥控弹钢琴。大约10分钟后,大家猜猜回有什么情况产生?请分析。

答:钢琴发生了爆炸。钢琴的琴室构成了一个有限的空间,弹钢琴使里面的面粉充满了整个琴室。由于弹钢琴有摩擦,产生热不易散发,使温度上升,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讨论:1、每一次爆炸的破坏程度并不一样,爆炸的破坏程度与可燃物的燃烧剧烈程度有关。那么可燃物燃烧

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答: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2、你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贴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答:油库、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等。

一些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火灾与自救:

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生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放映:火灾与自救影片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课题三燃烧与热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及对人类所起的作用。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学

课时:二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设问: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

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最早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还有发展到今天的许多新型燃料。

讲授新课:

一、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

介绍:煤的形成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

复杂变化成煤

介绍: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问题:你们知道要形成煤、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多长时间?

回答:需要几百万年,因此化石燃料是属于非再生能源。

活动与探究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用什么燃料?

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答:汽油、煤油、柴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答:煤

讨论1:(1)煤是纯净物吗?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3)你知道煤作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回答:(1)是混合物

(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铅、钙、铁等元素。)

(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讨论2:知道人们怎么综合利用煤的吗?煤加工后的主要产品有哪些以及它们的用途?

焦碳冶炼金属

隔绝空气煤焦油化工

答:煤焦炉气燃料

加热粗氨水化肥

煤气的主要成分:

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

讨论3: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回答: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还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作燃料的话,石油会燃烧不充分,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和含S、含

N等有害气体。

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见课本

讨论4: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回答:危害到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等。

煤与石油的比较

石油

主要成分

碳元素

碳和氢元素

炼制方法

隔绝空气加热

利用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炼制

产品与用途

焦碳、煤焦油、煤气等

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

思考: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1、构成:

主要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2、主要成分:

甲烷(CH4)

3、CH4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

注意:点燃之前要验纯

CH4+2O2CO2+2H2O

4、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5、甲烷在农村的利用:

放映影像资料:沼气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介绍:化石燃料的用途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习提问:

1、煤和石油的比较

2、化石燃料的用途是什么?

情景引入:

你知道我国煤最多的是哪个省吗?你知道我国哪些油田?

答:山西煤最多

油田:

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镁条与盐酸反应

现象: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手的感觉:试管壁发热

分析:此反应放热

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

高温

高温

吸热:C+CO2====2CO

化学反应中的CaCO3=====CaO+CO2↑

点燃

能量变化放热:Mg+2HCl==MgCl2+H2↑

C+O2===CO2

你们能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吗

我国古代烧制陶器

利用炸药定向爆破拆除楼房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炼铁

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见课本

讨论1.有人说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早,不用着急,对吗?

讲解: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学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

1.节约现有的能源

2.开发新能源

3.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讨论2:燃烧不充分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答: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使燃料燃烧时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污染空气。

总结:

1.燃料在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2.石油是由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从石油炼制出的燃料有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

3.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发生

作业:新学案

教后:

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对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对燃料的运用来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金属条(如铁、镁等)、大理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有什么用途?

情景导入

用课件展示多幅图片展示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溶于水

1、煤的燃烧:

SO2、NO2酸

放映:酸雨的危害性的音像资料.

实验探究:酸雨的影响(分组实验)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的主要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NO2、含铅化合物、烟尘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名称

酒精(乙醇)

氢气

化学式

C2H5OH

H2

来源

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制得酒精,为可再生资源

氢气可由分解水得到,目前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作为燃料暂不能广泛使用,但终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燃烧

反应

C2H5OH+3O2==2CO2+3H2O

2H2+O2==2H2O

特点

燃烧产物基本上不污染环境,可做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其它能源:太阳能、风能、热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

练习: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①——⑥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能源,你认为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是哪几种?说明理由

①电解法:2H2O===2H2+O2

②甲烷转化法:CH4+H2O===CO+H2

③水煤气法:C+H2O===CO+H2

④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C+2H2

⑤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法:2H2O===2H2+O2

作业:新学案

教后:1、学生们普遍对环境保护的课堂充满了兴趣。且非常想知道燃料燃烧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产生的原因。

2、师生们均对末来可能出现的燃料危机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迫切希望得到新能源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畅所欲言,通过报刊,上网查询了解了许多新能源开发情况。比如:可燃冰、氢能源开发及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燃料及其利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教学思路:本单元每一课题内容呈现方式上几乎都主张实验、活动与探究等教学清静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习时要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验、讨论]调查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设计了4个演示实验、4个探究活动、8处讨论及3处嗲查研究,涵盖了本单元的每一课题,这写轰动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对培养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所站分值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命题趋向有:(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3)各种燃料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题命题的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由管本单元的试题,只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并结合运用获取的有效性,就能比较顺利地加以解决。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三、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方法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2)
(3)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问:(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板书: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学习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实物。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如:1.它们都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可燃物。
2.它们在外界条件,如氧气、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可以燃烧。
3.想告诉大家,平时生活中注意安全。
4.想知道煤、塑料等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
[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
[板书]课题2燃料和热量
[设问]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交流]
[讲解]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在使用燃料,正是因为燃料的燃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火,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起初,当他们面对熊熊大火时,祖先们不知所措,惊恐万状。但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恐惧和胆怯,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用火来烧烤食物。熟食增强了入的体质,为身体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熟食使咀嚼机能减退,于是牙齿变小,颌部短据,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过渡]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气最为常见。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下面,我们就以天然气为例,来对化石燃料进行学习。
[“煤和石油”放在拓展性课题中]
[板书]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讲解]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下面,同学们注意按照课本P134页[实验7—3]进行活动探究,做一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探究内容如下:
[投影]
1.观察甲烷颜色、状态。
2.在实验结束后,烧杯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3.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4.在实验开始时,点燃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5.在实验中烧杯的条件“冷而干燥”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吗?为什么?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含有哪些元素?
7.你能写出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结论]1.甲烷是无色气体。
[思考]1.甲烷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呢?
2.甲烷的密度和空气比较起来怎么样呢?
[答案]1.甲烷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设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特点,给我们在收集甲烷气体时,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呢?
[回答]收集时,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评价]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结论]2.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蓝色,可以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
[设问]有水滴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氢元素。
[结论]3.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设问]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这说明甲烷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就是说明了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
[教师讲解]甲烷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4。它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板书]2.甲烷的燃烧
CH4+2O2CO2+2H2O
[结论]4.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
[延伸]煤矿的矿炕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矿里必须采取通风设施。
2.煤矿里一定要严禁明火。
[结论]5.“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滴生成。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投影]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过渡]人们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那么简单。
[投影]
[介绍]从这两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但人类目前掠夺式的开发,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数据,大家估算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被牦尽?
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吨1.6亿吨
天然气1.37×104亿立米217亿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过渡]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下面我们来做两组实验。
[投影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实验7—5]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将小烧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现象]实验7—4,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试管壁发热,实验7—5,由于结冰,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设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
热量。
[评价]回答得很准确。
[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类似于可燃物燃烧,镁和盐酸这样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像碳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钡晶体和NH4Cl的反应,称之为吸热反应。
[板书]
吸热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
[介绍]在当今社会,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主要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主要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吗?
[学生讨论,举例]
[介绍]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总体来讲,如果我们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设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来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我们来看投影。
[投影]
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燃烧固态煤,如汽车或拖拉机等;或者虽然能够直接燃烧,但效率很低,如蒸汽机车热利用率只有8%,一般民用煤炉只有20%左右。所以在石油、天然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把煤加工成为气态的、液态的或固态的高级清洁燃料的问题,以提高煤的热量的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煤在加工过程中,本身的潜在能量会受到一些损失。但由于加工成的气态或液态燃料的热利用率高,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煤经过气化或液化而取得的热效益高于直接燃煤。
现在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锅炉直接燃烧煤。对低硫煤可以采用粉煤锅炉,但需加烟道脱硫装置。对高硫煤,要用沸腾床燃烧系统,掺石灰实行炉内脱硫和降低氧化氮的生成。以上方法都是为了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们还知道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同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复习引入]
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导课]
我们来做个实验:
[组织小组实验]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组织讨论、观察]
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我们看一组图片:
这些都是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组织观察]
2.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组织讨论]
在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这是什么引起的?
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
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我们的健康。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组织讨论]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讲解介绍]
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讨论]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组织讨论、归纳]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讲解介绍]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反思:科普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生查资料、竞赛等形式进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人教九上)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教学思路:

本单元每一课题内容呈现方式上几乎都主张实验、活动与探究等教学清静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习时要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验、讨论]调查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设计了4个演示实验、4个探究活动、8处讨论及3处嗲查研究,涵盖了本单元的每一课题,这写轰动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对培养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所站分值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命题趋向有:(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3)各种燃料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题命题的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由管本单元的试题,只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并结合运用获取的有效性,就能比较顺利地加以解决。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三、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方法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2)

(3)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提问: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板书: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拓展

课题2燃料和热量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燃料的信息,观看网上有关天然气的新闻报道,回顾广州能源变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生活中我们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观看投影

思考问题

联系生活

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兴奋状态,为下面的科学猜想和探究做好准备。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

4、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阅读课本132-133页,思考并归纳:煤、石油的成分或组成?

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象: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气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实验7-4:

甲烷中含有那些元素?

步骤

现象

结论

结论:

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填写书本上的表格

学生归纳: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说明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学会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

拓展

介绍沼气和沼气的运用

以及“可燃冰”

观看录象

听讲

指导阅读表7-3

分析课本表7-3,估算出我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画出柱状图

设问:

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缺点?从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谈谈你对化石燃料名称中“化石”含义的理解。从中有什么收获

分析图表计算年限画图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过渡

(第二课时)

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发光、发热)

下面我们来做一组实验。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设问:这个试验说明什么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热量..

使学生从一些简单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引起注意。寻找原因,总结结论。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用途

(通过多媒体说明,解析)

初上述用途外,你们还知道互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用途?(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学生观看录象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讨论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你们有那些处理方法?

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小结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略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课后1、2、3、4、5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同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

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复习引入]

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导课]我们来做个实验:

[组织小组实验](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组织讨论、观察]

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我们看一组图片:这些都是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组织观察]

2.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组织讨论]

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这是什么引起的?

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

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组织讨论]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讲解介绍]

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讨论]: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组织讨论、归纳]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讲解介绍]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反思:科普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生查资料、竞等形式进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0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