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教学目标为认识拟人的修辞方法,尝试写拟人句。以对比的方式导入,学生很快发现拟人的妙处,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就像给句子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
接下来出示拟人的定义,并教给学生辨析拟人句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拟人句的特点,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拟人句。
学会了判断,我让学生尝试说写拟人句。不过在此之前,我设计了让学生先欣赏一下别人创作的拟人句作品,有了例子,孩子才能模仿出来。
为了准备这个环节,我很是费了一番功夫,网上搜索的拟人句,有的很生硬,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缺乏美感,而且我想要做成一个配乐的短片,连贯性不强的句子、图片放在短片中,配上音乐总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网上下载的“拟人句大全”满足不了我的愿望,我又找来幼儿园的教材《洪恩儿童阅读》来参考,到儿歌中寻找灵感,还把儿子一到三年级的《每日一诵》翻出来,整整三本,我花了一个晚上全看一遍,从中挑出优秀的儿童诗语言的拟人句,这种句子不但生动,而且符合学生理解水平,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正合适。反复筛选后,我把这些句子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出来,配上轻音乐《莎莉花园》,自己反复试了几遍。
课堂上这部分内容的呈现果然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为写拟人句作好铺垫。今天早上一来,孩子们就把他们自己写的拟人句给我看,王同学、罗同学、郝同学写得特别好,特别美。
由于现场教学,就会出现学生互动的情况,在互动环节比较占用时间,所以在练习的设计比较受限,不能多,形式也不能多样。
如果是录制微课讲解,练习的设计可能还会体现一些梯度,例如:1.让学生补充句子“春天到了,桃花”“听,山里的水哗啦哗啦”;2.改写拟人句;3.看图说拟人句。但是现场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就不能放那么多内容进去了。
通过本节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是欠功夫。
首先,书到用时方恨少,收集资料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第二,学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这部分内容对于郭同学来说比较难,她理解能力差,入学时间短,因为微课考虑时间的掌握,所以没有在指导上花费时间。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太阳》教案鲁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太阳》教案鲁教版
太阳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1、谜语出示谜语:(齐读)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出示课题。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师讲述:太阳的传说)3、过渡语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板书:特点关系密切)二.新授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是个大火球。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2、分析指导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齐读有关的句子。教师小结。(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学生齐读要点3、学生自学“大”和“热”大:130万个地球。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出示关联词练习:(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齐读练习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A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B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C归纳,集体解答7、学生表演: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提问: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三.结束1、练习: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边看影片边配音)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板书:太阳(大火球)远特点大热
动植物的生长与地球关系密切天气的变化人类的生存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检查读课文情况。
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4、检查读诗情况。
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
4、想象说话: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练习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三、拓展交流: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
四、指导写字: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
五、积累语言
六、板书设计
撒在鲜花上
25、太阳是大家的
照耀着小朋友
小朋友做游戏
世界是大家的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案鲁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案鲁教版
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第1课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2、检查读课文情况。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4、检查读诗情况。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三、朗读感悟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4、想象说话: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第2课时一、再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3、有感情地朗读。二、练习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三、拓展交流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四、指导写字。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五、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
撒在鲜花上
照耀着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戏
世界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能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2.体会南极人身上所表现的民族胆识、气概和崇高的南极精神;
3.能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和认识;
4.品析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能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续写,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能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2.体会南极人身上所表现的民族胆识、气概和崇高的南极精神;
3.能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和认识;
4.品析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欣赏歌曲《种太阳》。
2.教师:歌中的一个美丽的愿望就是将太阳、将温暖送给寒冷的南极,其实这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黄传会的《三个太阳》,看一看女画家陈雅丹是如何将三个太阳挂在南极天空的。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是如何组织结构的?(4个小标题)
2.四个小标题有何特点?(都由一个动宾短语构成)
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女画家)
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一)投下一个漂流瓶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朗读课文并讨论、概括;
(2)师生交流;
(3)明确:这部分写了一个女画家乘坐“极地号”科考船随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去南极体验生活。
2.文中插叙了画家申请赴南极的始末,申请过程中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交代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画家遇到的困难,探讨交代这些困难的作用;
(2)师生交流;
(3)明确:
所遇困难:名额挤不上,自筹部分经费,性别不方便,行业不对口等。
作用:突出女南极之旅成行的曲折、艰难,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3.当女画家随科考队向南极进发时,她有何表现(“投漂流瓶”第2段)?又有何举动(“投漂流瓶”第15段)?画家的表现及举动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情感?
(1)找学生朗读第2段、第15段,其他同学思考、讨论问题;
(2)师生交流;
(3)明确;表现了女画家内心的激动、自豪,表明了她对南极、对人类的热爱。
(二)终于踏上乔治岛的雪原
思考:到南极后,文章借画家的眼睛给我们介绍了每一位科考队员,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什么精神?
(1)学生先自读本部分中的第7-12段,概括出每位科考队员身上分别体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2)学生边读边口头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3)明确:这些科考队员身上凝聚的是一种“南极精神”,即热爱祖国、热爱南极及南极事业,吃苦耐劳、乐观坚毅、无私奉献的南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科考队员,激励着女画家,使他们面对困难奋力拼搏、永不退缩。
(三)站在长城站后山上
1.站在长城站后山上,画家除了看到了南极壮丽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什么?
(1)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思考并讨论问题;
(2)学生回答、交流意见;
(3)明确:看到了女画家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也派人来南极考察。
2.由此文章引出对女画家父亲的介绍,写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何作用?
(1)学生思考、讨论;
(2)师生交流;
(3)明确:突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们一代代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情合理。
(四)留下三个太阳
1.简述女画家是如何为长城站做画的,她为什么能这样做?
(1)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探讨上述问题;
(2)师生交流;
(3)明确:环境——异常艰苦时间——历时6天
精神——吃苦耐劳动力——南极精神
2.画家在离开南极前为长城站所做的画上有三个太阳,那么这“三个太阳”有何特殊含义呢?(教师可展示这幅画)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科考队员们的分析;
(2)学生自行理解、讨论,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1.解题:
文章以“三个太阳”为题,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了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
2.明确主题:
这篇通讯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五、作业布置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河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作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阳、女、衣、加、老、师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学做有同情心的孩子。重点难点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2、根据提供的图画和文字,想像故事情节,充实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一、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上有三个太阳,那该多好呀!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三个太阳》。二、听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小女孩的饥饿与寒冷。三、指导看图,大致了故事内容。投影出示文中八幅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四、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补上教材的空白语言,完整地范读课文,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学生借助挂图和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多读几次。五、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1、卡片出示带有认读字的生词,指名认读。教室画画女孩衣服放学亮晶晶2、出示单个认读字,开火车认读。重点提示:服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衣服这个词语中读轻声。晶是后鼻音。3、齐读生字、生词。六、学习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领读。2、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⑴教师边范写边指导。⑵学生书空。⑶学生描红。⑷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七、课堂总结。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和太阳比赛早起》教案之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地拼读课文中注音的字,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语的。
2、
能在诗中划出具体表现我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词句,能说出第三节是怎样具体描写太阳升起来了的情景的。
3、
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找出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节诗歌。
2.
会正确拼读生字音节,读准多音字露,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找出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节诗歌
教学过程:
导入方案1
一、整体感知
1、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感受
2、
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学生谈感受
3、
试读全文
导入方案2
一、揭示课题,指导预习。
1、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2、试读全诗,读准生字的音节。
3、给诗歌小节编序号,想想每个小节的主要意思。
二、反馈自学
1、分节朗读,并正音。
2、说说读后感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三、研读1、2小节。
1、齐读第1节。
(1)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们是在和太阳比赛早起?
(2)讨论:哪个句子写出我们早起?
(当当我们离开帐篷)
(3)指导表情朗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离开帐篷,轻轻地走过它们身边。
这句中的它们指谁?轻轻地说明了什么?
(它们指正在沉睡的森林、花草、小岛和白兔。我们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悄悄起来,轻轻地走。所以要读得轻缓一些。)
2、指名朗读第2节。
(1)
讨论:
①我们怎样奔上山顶?是在什么时候奔上山顶?
(这节中穿过、跨过、沿着、奔上这几个动词写得确切,与树林、小溪、小路、山顶搭配恰当。)
②你看和你才脸红中的你分别指谁?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你看的你指一起登上山顶的小伙伴。你才脸红的你指太阳即将升起的云彩。可见这时太阳还没升起。这节要读出轻快幽默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第1、2节,说说这两小节的意思。
四、指导阅读第3节。
1、齐读思考:
(1)
太阳升起来了的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2)
讨论:
别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中怎样形象生动地写出太阳升起的情景?花草树木小鸟这时是怎样的心情?
(别嚷表达我们屏息凝视等候太阳升起的激动心情。露出头顶,露出眉毛和眼睛,露出笑睑,最后跳起来,把它拟人化了。太阳升起来了!花草树木小鸟都非常兴奋,实际上是写我们兴奋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齐读第1、2、3小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4、5小节。
2.能背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更加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背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更加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2、3小节。
二、齐读第4、5小节。
1、
讨论:
①
什么叫仪仗队?
②
我们以怎样的心情迎接太阳,迎接更美妙的一天?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看课文插图,体会插图上的少先队员登上山顶看日出的自豪、激动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自豪感和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的爱,朗读这两节。
三、指导背诵课文。
1、逐节朗读,概括小节意思,找出重点词语。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配乐朗诵。
四、小结,完成有关作业
作业:1、回答课后问题
2、
有感情背诵课文
3、
收集几首歌唱祖国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
综合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登山看日出的活动。(暂定:初阳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检查预习导入: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目标同上)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文体特点,了解作者,识字解词,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三个太阳”的含义和妙处的理解。
(3)女画家所画的壁画上的三个太阳,考察队员们对它分别有哪些解释?发挥你的想象,你能做出更好的解释吗?
(5)作者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在文中画出,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5)第三部分写了女画家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人说,这些内容与本文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特点: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2)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3)略(4)共同点:执着、不怕辛苦、对南极有着无比的热爱。南极精神的内涵:热爱南极、献身南极事业的精神;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5)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国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理可信。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请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晕船()亘古()右舷()伫立()紧蹙()粗犷()
ǒu心沥血()暴nüè()吞shì()翩xiān()pán跚()
2、掌握成语,关键在于能正确运用。请你用下面的成语造句。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
呕心沥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_________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扬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导入。
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生动精彩的语句或者令你感动的语句,从修辞手法及作用等方面赏析。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你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
(3)你能说说本文的选材构思及写作特色吗?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例析:“四周一层层雪浪```````”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使用形象地描绘出南极冰山雪海的瑰奇壮观的景象,这一奇景与雕塑般伫立的女画家融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以此为例,课后仿照这种形式,试感受文中其他修辞方法使用的妙处。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一).品味下面语句,根据提示作答。
(1)啊,南极!遥远的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南极!(修饰语突出了南极的什么特点?)(2)一幅壁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赠给南极的第一幅壁画吗?(“诞生”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第二句为什么要用问号?)
(二)仿写:“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三)阅读“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认真阅读第①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②~⑤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3.“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课文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通讯在写人叙事时,往往适当插入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描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通讯”这一特点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讨论补充
记录
(2).妙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短句表达更有力。与无生命的景与物对话、交流更能打动人。(3)选材构思:全文运用了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各部分主要内容,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为线索,明写她的亲身参与和其眼中的南极人,将南极战斗生活的一幕幕呈现在我们面前,暗写壁画“三个太阳”的孕育过程。写作特色:线索清晰,构思巧妙。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富有表现力。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一个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节。运用太阳图片和太阳活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太阳的大、热、远这些特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文中表述的较概括,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备《太阳》这一课时,我首先与同级老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3、了解几种说明方法。定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由浅到深,层层突破。
为了让学生能更了解这个远离我们地球的恒星,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太阳的图片,并物尽其用,用这些图片做了生动的课件。在同级老师上了后,我们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案做了修改,例如:学生在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时,由于老师引导不够,学生不会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较多,在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设计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也较多,小组讨论后的效果不明显。同级老师上完课后,我们科组的许多老师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因此我对教学设计和课件都做了修改。
在轮到我自己上课时,我先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故事发生的不可能从文中找出有力证据,有简洁的词语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并适时总结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讲解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我遵循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从文中找相关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意见,汇报时教师做简单总结就可以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我还不忘出示关联词语的小练习。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有所获,基本上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设置的环节比较多,以至于有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在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再有,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多巡堂,察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课二反思让我受益良多,相信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用数学”,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数学
教学内容: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15-6=17-9=14-7=11-5=
11-9=14-6=16-7=12-3=18-9=
2、看图填算式:?个
(学生动手摆算式)有15个
12-4=8
12-8=4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十几减8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7减6减5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
3、看图列式说算法。
二、整理发现规律:
1、18-9=15-8=15-7=15-6=
学生计算,请生上台计算。
然后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
2、己用小棒边摆边算。
3、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练习
(1)完成课本P22页第4——6
(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
三、引导观察:
1、出示:
20以内退位减法表
问:你们能从这个表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
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
四、课堂练习:
《三用拟人手法教《太阳》》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幼儿园太阳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70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