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修辞无处不在
编写意图
一、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板块,侧重“积累与梳理”,旨在通过一些简短的文字和少量的练习,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修辞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修辞活动为纲,串起学生在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并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建议
一、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二、正如一开头所说,“一提起修辞,大家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因此,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本课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以达到知识的系统性。
三、第一项是“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四、第二项“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可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搜集这样的例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文采。
五、第三项“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样的句子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学过,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记忆,系统复习一下。
六、虽然前面分成了三个方面,作了重新的整合,但需要明确,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七、课外延伸的题目涉及到词语选择与语境配合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任何一种修辞手段,必须受到上下文的约束,如果与上下文所设定的语境不符,即使辞藻再华美,用词再巧妙,也只能成为败笔。除了这个典故,还有两则故事,一是《世说新语言语》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一是推敲的故事。这两则故事流传很广,恐怕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柳絮因风起”和“僧敲月下门”要好一些,因为柳絮因风而起,飘然落地,写出了雪的轻柔;而“敲”字,动作轻,仿佛使人听到敲门的清脆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更显其幽远。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撒盐空中”也很美,因为有的雪确实像空中撒盐,就像鲁迅所说的朔方的雪“像尘像沙”“决不粘连”,有一种力量含在里边。而“僧敲月下门”之后,必定有应门的僧人,于是呼应声、开门声、脚步声,就会杂沓而至,反而破坏了宁静的氛围,而用“推”,说明僧人独居古寺,深夜归来,轻轻一推,“吱呦──”一声,反而衬托了周围的宁静。两种观点好像都有道理,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有关资料
一、超常组合与语言规范问题
有时候,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我们会采用一些超常规的组合,它可能不合语法规范,甚至违背事理。有人认为这不可取,因为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规范的语言,准确是修辞的前提;有人则认为如果只求规范,就会扼杀语言的表现力。比如杜牧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历来为人所称道,但明代的杨慎却认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联系广告中成语的“仿词”现象,以及现在许多文章生造词语、故作朦胧的现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作为本课课外延伸的一个补充)
二、“消极修辞”在现代语文学中的地位(节选)(吴德升)
在文学作品中,选择、搭配相应的词语和句式,不仅是作者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且常可获得一石数鸟的功效。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大都不仅在主题的开掘、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排列组合等方面匠心独运,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各展其长,这当然少不了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与搭配,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例如《红楼梦》第三回,同是写大家闺秀出场,选用的词语不同,从而显示出人物身份、地位以及个性的差异。迎春、探春、惜春出场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环,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写王熙凤出场时,则是“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一群”与“三个”并“五六个”不同,“围拥”与“簇拥”也差异明显。写王熙凤既讨好林黛玉也讨好贾母时,语言简练,效果理想:“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个“嫡亲”,既使黛玉无可挑剔,又使喜欢听恭维话的贾府“老祖宗”顿时心花怒放。
鲁迅在描写阿Q与小D的一场龙争虎斗时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可谓惟妙惟肖:“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额上便都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来说。”(《阿Q正传》)句中选用的词语“都”、“同一瞬间”、“同时直起”、“同时退开”均显示出两个人物身份、地位以及性格、体力相似,只能打个平手;而“进三步”、“退三步”,更换主体,重复使用;“妈妈的,记着罢”与“记着罢,妈妈的”相同语意,更动顺序,都既给人以真实感,又避免直接单调的重复。这样的语言有助于显示文学作品艺术真实的魅力。
《竞选州长》写到“吐温先生”因竞选州长而遭到莫名其妙的诽谤和攻击时,词语的精妙搭配构成了强烈的讽刺艺术:“九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包括各种肤色,带着各种穷形怪相”,“在一个公开的集会上闯到讲台上来,抱住我的腿,叫我爸爸”。私生子有“九个”之多,本已令人忍俊不禁,“各种肤色”也令人难以置信,竟然都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又在“公开的集会上”“闯到讲台上”岂不令人捧腹大笑?预谋者旨在“揭露”“我”是一个淫荡的色鬼,可是读者却立即可以品味出预谋者的利令智昏,荒乎其唐。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除了作者匠心独到之外,数量短语、动词性短语、介宾短语的选用,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因素。
那么,词语和句式的选用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呢?答案是肯定的。选用词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准确、鲜明、生动、简练。例如《药》中写刑场交易:“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倘若把前六个动词分别易而为“拿”“剥”“包”“交”“要”“摸”,语法上并无毛病,但词义不准确,修辞效果也相差太远,因为这改动后的六个动词不足以显示刽子手的残暴、凶狠、粗俗、贪婪。这是说准确。《藤野先生》初稿中写:“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新的讲义。”后来改句中两个“新”字分别为“陌生”“新鲜”,便使语义更为确切、鲜明。因为“新的先生”可以是“新来的先生”,也可以是“初住的先生”,“新的讲义”可以是“刚编好的讲义”,也可以是“刚发下来的讲义”;“陌生”则指素不相识,首次见面,“新鲜”则指从未学过,首次接触。这是说鲜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句中“泻”的意思是“照”,然而用“照”则平淡乏味,因为“泻”原义是“液体快速地流”,所以,这里用“泻”便将静景写得生动活泼。同样,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穿”“拍”“卷”的同义词分别是“插”“撞”“掀”,然而一比较就会发现,“穿”“拍”“卷”比拟性的动作比“插”“撞”“掀”更生动,更形象,更贴切,更逼真,更传神。这是说生动。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句中“竞”字的选用达到了不可更动的地步,它包含了“争”和“比”两重含义,倘若换用“争比”既不精练,也不通顺,当然更不合词格的要求。这是说简练。这里需要注意,不能因为强调简练便丢掉了详繁,须知简练有简练的好处,详繁有详繁的妙用,关键在于表达的需要。例如《水浒》写林冲在风雪交加中离开草屋时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这一句既详又简。鲁迅评道:“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周先慎评道:“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从这一点说,刘勰的标准十分科学:“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心雕龙容裁》)
句式的选择和搭配也有一定的原则,通常要顾及语气贯通,音韵和谐,重点突出,合乎语境。例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用:“我军攻占了211高地,敌军的退路就被我军堵住了。”一般情况下,后一分句不宜用被动句式,改为主动句“就堵住了敌军的退路”,不仅前后语气贯通,而且简单明了。肯定句与否定句虽然都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意,却往往有语气轻重之分。例如,“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到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杨朔《荔枝蜜》)前句中“总不大喜欢”比“总有些讨厌”语气要轻些;后句中“不怎么舒服”也比“总有些难受”平和委婉。在某些语境中,双重否定式较之一般肯定句式往往语气更强,肯定程度更高。例如,“在这次抗洪救灾的前线,没有一处没有解放军……。”(马识途《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有时长句有长句的妙用,短句有短句的功效。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人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毛泽东《什么是知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前面的长句周密严谨,准确无误;后面的短句通俗、简练,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某些特定的语境或某些文体(特别是诗歌、戏剧)中,常常不用一般句式,而用特殊句式。前者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强调谓语;“谁不喜欢呢?从心里,从灵魂深处。”(吴伯箫《歌声》)强调状语。后者如“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诗经硕鼠》)宾语前置,音韵和谐;“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国际歌》)强调谓语内容,增强表达效果。此外,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变换、选用,也完全依据于表达的需要。这类为了表达需要而灵活恰当地选用句式的范例,在文学语言以及口语表达中比比皆是,不一一赘述。
总之,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与搭配跟各种修辞格式的使用几乎同等重要,重视这一内容,目的是使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获得更理想更完美的效果。结此,不必刻意雕琢,也不可忽视。
(选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三、声音修辞(谷宝田)
声音的修辞涉及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声调、音韵、节奏和旋律上;具体地说,须在下面几个环节上下功夫。这就是:音节力求整齐,节拍要有节奏,精心协调平仄。

音节力求整齐。汉语的词丰富多彩,就音节着眼,有单音词、复音词和多音词三类。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现代汉语中则以复音词和多音词居多。为了适应陈望道所说的“语境和题旨”的需要,在声音的修辞中恰当地选择或调整各类词,就会使音节整齐匀称,收到上下文两两相应、响亮动听的效果。比如人们在谈到青岛的自然环境时,总习惯用“蓝天,碧海,红瓦,绿树”来描绘,而说起美味可口、赏心悦目的菜肴时,又往往以“色、形、味俱佳”来形容;齐鲁大地上的泰安人老把“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挂在嘴边;至于东北老乡,恐怕人人都会骄傲地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的。
这些都形象地说明,无论选用单音词、复音词、多音词,还是三者互相结合,交错使用,都必须以音节的整齐匀称为前提,何况有时还要兼顾押韵!只有这样,才会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使语言显示出结构美和音乐美;倘若音节调配不当,就势必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刺耳,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就大大地减弱了。
调配音节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地说,句内音节的调配,要考虑词与词之间的长度相等。例如:
①问:我市开办的学生平安保险有哪些保险责任?
答:它主要有两方面保险责任:一是因意外伤害事件造成被保险人身故或身体的残废及机能的一定程度丧失,可以给付保险金;二是……(《青岛广播电视报》1990年第22期第2版,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显而易见,读起来,自会感到,问话的音节调配得好。答话的意思虽然清楚明白,但有些地方(加着重号处)总觉拗口别扭,因为文中“它”字多余,音节不协;“两方面”三个音节,不如四个音节“两个方面”好;“因”,单音节怎及双音节“因为”?最差的是下文的“身故或身体的残废”,前面用双音节,后面配五音节,参差不齐,疙里疙瘩,破坏了整个句子的自然协调。若将“身体的残废”调整为双音节“身残”,就顺口易读且表意简洁了。
句与句之间的音节调配,常常注重多少结合,交错对应。例如:
②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胡绳《怎样搞通思想方法》)
例②这个句群(组)中的前两句(各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用了整齐的结构,匀称的音节,长短交错,两两对应,读来音步协调,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这一形式,有力地表达了思想内容──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在诗歌等韵文中,音节的整齐匀称就更重要了,有时甚至非常严格。格律诗自不必说,就是自由诗也相当注意。例如:
③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臧克家《有的人》)
这个诗节之所以好读中听,正是因为与它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分不开;而这,又是整齐匀称的音节所赋予的。唯其如此,才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所以,在谈到音节(字)与写作的关系时,连语言大师、文学巨匠的鲁迅也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从一些名家名篇的局部改笔中,也可窥见为收到声音美的表达效果,而力求使音节整齐匀称、上下句两相对应的情况。例如:
④原文:那车夫摊开手心接受钱,就藏在车子座垫的底下。
改文:那车夫摊开手心接钱……
(叶圣陶《在民间》)
⑤原文:有时这些声音寄托于劳动号子,寄托于车队奔驰之中,仿佛令人感到战鼓和进军号的撼人气魄……
改文:……仿佛令人感到咚咚战鼓和进军号角的撼人气魄……
(秦牧《土地》)
稍作比较即可看出,例④将双音节的“接受”调整为单音节“接”,例⑤把双音节的“战鼓”和三音节的“进军号”一律调整为四音节的“咚咚战鼓”和“进军号角”,就意义上说,并没有增加多少内容,甚至例④根本就没增加什么内容,主要是为着音节整齐、节奏明快的声音美需要。这样,不但读之顺口,而且听之悦耳;声音美使意义(内容)得到了更加理想的表现。清代著名学者刘大櫆说:“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这些论述,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节拍,是由一定数量的音节构成的音律单位。西晋陆机在谈到声律时,说:“暨声音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他认为文辞的节拍调配得富有节奏,就好像红、黄、蓝、白、黑五种色彩配合得更加协调、绚丽一般。虽仅只一语,却也道破了调配节拍必须符合节奏美要求的真谛。
在韵文中,近体诗对节拍的要求尤其严格。无论绝句还是律诗,不管五言抑或七言,往往是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最末一个音节自成节拍。例如:
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七绝江雪》)
⑦早岁/哪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七律书愤》前四句)
这两例的节拍同意义单位一致,读起来自会产生鲜明强烈的节奏,所以,近体诗便于吟诵歌唱,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新诗和曲艺、戏剧等说唱文学作品,调配节拍,对音节的数目要求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但也须考究。例如:
⑧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明又亮,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贺敬之《回延安》)
⑨疯子听着啊──给诸位,/道大喜,/人民政府/了不起!/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儿/先给/咱们穷人/修。……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例⑧虽是新诗,但节拍非常严整(采用一色的“三/二/三”格),所以读起来好读,听起来中听。例⑨是快板词的前几句,由于节拍调配得好(特别典型的是,为了凑足三音节,特地在“听着”和“上手”之后分别加了个音节“啊”和“儿”),致使说唱起来很有节奏,富于音乐美。

精心协调平仄。平仄,指声调而言。由于语音的变化,古今声调不一。古代分平、上、去、入四声。在古诗词中,平声曰“平”,上声、去声、入声归“仄”。元代以后,中古声调的四声逐渐演变为普通话的阴、阳、上、去,现代汉语里不再有入声字。因此,从普通话着眼,“平”,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是不同的。
平仄在格律诗中要求得非常严格,毛泽东在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格律诗的平仄原则,一般是本句相间,对句相反。例如(“—”代表平,“|”代表仄):
①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五律题李凝幽居》)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七律自嘲》)
这两例,无论本句还是对句,由于平仄都协调得异常工整,读起来节奏鲜明,听起来和谐悦耳,音律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易诵易记,便于流传。
现代诗歌,虽然不大讲究句中音节的平仄,但也还是要求句末音节的平仄的。这主要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上仄下平,平仄交错;一种是同调相押,平仄相重。例如:
③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换上战斗的火光(—)!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
④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例③每个诗行的最末音节的配合是“|—|—”,平仄交错,抑扬有致。例④最末一个音节都是平声(韵脚用了同一声调的同韵字──阴平、阳平通押),这就是“同调相押”,又名“一条龙”;全部平声,一韵到底,音律和谐悠扬。快书、快板、民歌、民谣、谜语、谚语等多采用这种形式。
讲究平仄,对诗歌,特别是律诗固然重要,于散文也不可忽视。人民艺术家老舍说:“我们今天既用散文写戏,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使写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子。‘张三去了,李四也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大概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扬抑有致。”
老舍这段论述,不唯既通俗又形象地说明了协调平仄“注意声调”之美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而且还亲自作了示范,很值得体味和效法。的确,当我们于散文中读到诸如“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刘白羽《长江三峡》)这类如诗如歌的优美语句时,怎能不为作者的匠心独运,词语的“扬抑有致”而叹为观止呢?
(节选自《声音修辞初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5月)
参考书目:
1.中国修辞学会编《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张志公著《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骆小所、周芸著《修辞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王希杰著《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石云孙著《词语的选择》,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7.徐炳昌著《篇章的修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8.宗廷虎著《修辞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Jab88.COM

延伸阅读

高一语文《牲畜林》学案


高一语文《牲畜林》学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2、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里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我们学过的《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桥边的老人》,《在桥边》,这些作品,让你对战争有怎样的感受?(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轻松、搞笑、诧异……)

2、简介作者:

卡尔维诺(1923—1985)出生于古巴,在意大利长大,十几岁就拿起笔开始写寓言、诗歌和戏剧。舞台和电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园。有一天,他给朋友斯卡法里的信中说:“我转而写小说了。"从那天开始,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蜂巢小径》《树上的男爵》《困难的爱》《阿当,一个下午》《马科尔瓦多》《寒冬夜行人》《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先生》《守门人和其他》等,成为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1988年英国韦伯列德文学奖得主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身边。”这是对卡尔维诺至高无上的赞誉。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60年代法国兴起解构主义浪潮,要求打破陈旧滞后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思维习惯以及集体无意识,从而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秩序。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追求“轻逸”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显得更有力量。因此,这是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并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能够在许多优秀作品里得到验证。

(二)阅读过作品后,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告诉我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在那扫荡的日子里”“逃难的时候”“德国鬼子”“最伟大的游击队员”,这些都暗示了小说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三)如此沉重的主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松化的?

1、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看待英雄的?朱阿和传统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区别?

以崇敬的目光仰视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荆轲、自刎乌江的项羽都以凛然之姿立于历史长河之中。

这显然是一个马戏团小丑,高大的英雄形象被彻底解构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英雄!

2、小说里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农民模样的德国兵”。将文中比较集中描写这一形象的语句找出来。

德国军服带有浓重的欧洲古典风格,加上德国人高大的身材,该是很威武的。然而,卡尔维诺却颠覆了这一形象。

3、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群的鸭子、不给让路的山羊、性情温顺而固执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又老又瘦的母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我们说,战争是沉重与残酷的,那么,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同时正是由于朱阿拙劣的射击技术,使得他不得不随德国兵进入牲畜林,这样林中的牲畜得以一一轮番上场,以及看到德国兵在牲畜林中的表演,朱阿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延迟了小说的进展。

4、除了通过文学形象“减少沉重”之外,作者还运用语言化解战争的沉重。语言的轻松幽默也减少了生活中战争的残酷。

朱阿是个劣等射手,可是鸡比德国兵小多了,鸡都打到了,为什么一枪都没有打中德国兵?

这应该说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朱阿终于开枪了,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这里的描写极富戏剧性,将德国兵的愚蠢丑态表现无遗。(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了一直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让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5、也许,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所揭示的关于生活的态度能让我们理解卡尔维诺的这种“减少沉重”的努力: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

(四)《牲畜林》的结构

1、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时,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总共有几次?这些童话式的情节连缀起来在结构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总共6次“延迟”。明确: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2、为什么让林子里出现那么多动物?

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

3、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

1、笔法的多变;2、详略得当;3、细节的生动。

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

第二次是比喻(借喻);

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

第四次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阴霾的反抗;

第五次出场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间,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节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第六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这样安排的妙处)。

(五)总结

1、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呢?表现战争主题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

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还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充满生命力,是受苦难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作者这样写主要表现出对胜利的乐观思想。

《圣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

《牲畜林》的主要情节集中在“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的树林里。灌木丛和树林中有“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有山羊、大鹅、家兔、母鸡、鸭子、小猪等等,当然还有它们善良朴素的主人。这也是否可以理解成逃避战争洪水的“诺亚方舟”呢?小说结尾德国兵和那只凶恶的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诺亚方舟”拒绝任何罪恶,它承载着善良与正义,等待洪水退去,迎接上帝赐予的净土。

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2、思考小说中的动物形象

这些动物未尝不是意大利人民的象征,动物的活蹦乱跳写出了意大利人民对待战争的乐观精神。

主题: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六、课外拓展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波兰)格罗津斯卡

“你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别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问题:这篇小说延迟了几次?作用是什么?

五次。让评论家得以充分表演。

高一语文《离骚》复习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语文《离骚》复习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语文《离骚》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离骚》的文学常识;记住“修姱”“鞿羁”“方圜”“离尤”等重点实词的意思,能说出虚词“以”的意义及用法。
2.反复吟诵,疏通大意,通过分析人物矛盾冲突中诗人的言行,概括其性格特点;找出文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分析它们的寓意。
3.体悟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概括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分析比兴手法的效果
学法指导
【问题导学流程】
准备知识
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相关链接,能说出《离骚》及相关文化常识。
诵读涵咏,感受作品。
1)音读:读准字音,尤其注意生僻字、易错字,读准节奏。(文中生僻字、难点字较集中,请耐心标注读音,为熟读做准备。)
2)意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含义,疏通文意,完成相关练习。
【查一查】
1.查阅课外资料,结合学案后的相关链接,了解《离骚》及相关文学常识。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注释中关键字词的注音及词义誊写到课文中对应词语旁的空白处。
【说一说】
在小组内互相介绍你所知道的屈原及《离骚》的相关知识。
【读一读】
音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律。
在书上圈画并标注重点字词,两人小对子互相检查并交流。
意读:二读课文,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并完成“填一填”。
【填一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修姱()鞿羁()朝谇()
浩荡()郁邑()侘傺()
(2)解释下列词语。
修姱()鞿羁()浩荡()
工巧()偭()郁邑()
溘死()方圜()相道()
岌岌()反顾()陆离()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合作探究
精读品味,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反复诵读,找出表现楚怀王、群臣以及时俗的相关诗句,体会诗人与他们间的冲突。
品味语言,分析手法。
温馨提示: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比如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中,“灵修”本意为神仙,这里借指楚怀王。请从诗中找出类似的例子。
【合作探究】
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人有着如此美好的品德,按理说应该得到了楚王的理解和信任,但现
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话不便直接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怀的呢?请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分析。
及时总结,及时反思
【我的困惑】
课后巩固,夯实基础
【堂清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无活用的情况的一项是()
A.步余马于兰皋兮B.高余冠之岌岌兮
C.长余佩之陆离D.佩缤纷其繁饰兮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吾独穷困乎此时⑧宁溘死以流亡兮
A.③⑤⑦B.②④C.⑥⑧D.②③⑤
3.下列各句中各句中是介词短语后置的句子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B.又申之以揽茝
C.余不忍为此态也D.岂余心之可惩
4.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车以复路兮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
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诗中自述了自己受屈遭贬的原因,并表明了自己不愿同流合物的思想。
B.作者认为“民生之多艰”的主要责任在国君,君王荒唐才使小人有机可乘。
C.诗人同情人民生活的艰辛,并表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D.作者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并表示自己要修身洁行,决不妥协。
【相关链接】
背景材料一: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背景材料二:
骚体诗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五言、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这是对四言体的重大突破。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骚体”不拘于古诗的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或呼告,有发端,有展开,也有回环照应,脉络又是及其分明的。三是体制上的拓展。屈原以前的诗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数十行的短章。而他的《离骚》则长达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
背景材料三:
《离骚》,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联系的是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楚辞”因“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宋文鉴》卷九十二)。另外作品中所涉及的历史传统、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背景材料四: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诌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课内外佳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定信念,奋斗不懈)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高一语文短歌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一语文短歌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8 诗三首短歌行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两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背诵课文

附:板书: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结语:英雄的慷慨悲歌

高一语文声声慢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语文声声慢”,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题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⒉了解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过程与方法⒈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⒉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⒊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⒈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⒉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
重点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教学
难点⒈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⒉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教材分析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声声慢》是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作者和本单元选取的柳永同属婉约派,本单元同时选取了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的作品,编者可谓用心良苦,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风格。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其语言也独具特色,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情感活动,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风韵天然,特别是叠词的连用,更是千古创格。因此,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文本研习,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内涵,应该能够逐渐走近李清照,并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教法设计①首先是诵读法。诗词教学,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不可取。能有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可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②“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③比较法。通过与相关的诗文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④“评点法”。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把阅读所得所感所疑都评点在书眉页侧,“在只言片语中立论”。教师充分参与学生评点过程,既作为读者教者,又作为学生评点过程的欣赏者鼓励者。作为读者,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作为教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把学生都放在心里;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要蹲下来看孩子,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研读评点过程,学生是一篇作品的真正的再创造者,解读评点也必然是多元的多角度的,不应轻率地为评点设“界”,参与、体验评点的过程重于所获得的结论。
学法指导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②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
媒体
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导入新课
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历代以来,能著芳菲于时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数。其中也有过一些出色的女子,如朱淑真,薜涛等人,但却逃不出世俗的樊篱,最终作了文学的素材,在别人的目光中挣扎痛苦,丝毫没有文学主人的味道。然而,历史总会有例外,它偶尔也会眷顾一些超凡的女子,让她们尽了情怀,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亲睐的女子。她不仅做了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诗词的主人。她的美丽沧桑,她的忧时伤世,无一不具有动人的魅力,在文学及人学方面成为精彩的篇章。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诵读感悟
㈠回顾背景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
《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形容的便是李清照。李清照之后,也再没有第二个女诗人到达她的高度。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曾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正宗第一:明徐士俊说:“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
⊙婉约宗主:沈谦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博家之祖: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有《打马图经》等作品。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

⊙三瘦——李词中三处写瘦的句子被人称绝而得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赵明诚)
㈡诵读悟情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声声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自己当成作者,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基本前提。
⒈音读。听诗是种高雅活动,它能让人陶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⒉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⒊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三、研读文本
师: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㈠怎样入愁
师: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再齐读此词,思考: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⒈生齐读,正音。
⒉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该怎么读?
明确:这时的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已罄其所有,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像她写《金石录后序》那样,唯一占据她身心的,就是对往昔的回忆,而往事如丝如烟,又如消逝了的残梦,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苦心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流亡前的太平生活,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明确:指感觉外在环境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注意语调、节奏,还有,音乐的烘托。力求形成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意境。这些需要感性的表现。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内涵,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
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
明确:指内心感受。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先感于外;后感于心,进入了愁境。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提问:此句在全文作用?
明确:奠定愁的基调,营造凄惨氛围。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张目四望,企图找到点慰藉;但四周只有清冷的空气,何曾有一个人在;心中不觉悲怆万分。

师: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师: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
明确:叠词。不好,少了音韵美。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这是一种凄凉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成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内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㈡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⒈师范读

⒉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明确: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⒊探究性学习:
这些意象与天有关,如乍暖还寒时候、黄昏、秋天(黄花)晚、风、细雨;与地相关,如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雁、窗儿;更与人——作者息息相关。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从这些意象中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
⊙后十字,风皆从齿间出,形成凄冷之状,犹如冷风吹窗而进,令人遍体生寒。

⊙举列:朱自清《荷塘月色》

⊙要求:基于文本;自由选择学习伙伴;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⒋意象探究:
⑴酒——三杯两盏淡酒
①为什么喝酒?
明确:借酒浇愁。
②为什么酒会是“淡酒”?(提示:可结合“三杯两盏”分析)
明确:“三杯两盏”喝酒不经意;喝酒毫无心绪,所以感觉无味,借酒浇愁愁更愁。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这酒袪不走风寒,是酒劲不够?还是冷在心底?郁结在李清照的心头愁闷可怎么疏解呢?

师: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
师:最初饮酒是乐事,要与神灵共享或用以招待客人;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在宫廷宴会谁最常见。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战争,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古感慨良多,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这种忧是时光流逝而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最终这种“忧”也不能排解“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即是其中名句。

③我们还“喝”过哪些酒?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⑵秋风
师: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师:“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里的风是什么季节的风?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这种风的诗句?

秋风秋雨愁煞人。清代陶澹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秋风几分萧瑟感,凄凉一片随之来,在诗人眼中,秋风总夹杂着几分寂寞冷落,所以多用秋风抒写内心的悲凉、愁意。如“秋风吹不尽,总

⊙淡酒:古有卯时饮酒的习惯,以袪风寒,称扶头酒。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离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是玉关情”“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摇落时”等等。其他的如:“古道西风瘦马”,借“西风”极写满怀羁情:“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晓风”直抒凄凄别情:“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此时的“春风”成了一种难以驱遣的哀怨之风,道尽了千古思妇的缠绵难寐之怨:“小楼昨又东风”,故国已非,江山易主,而东风无情,缠绵依旧,平添李煜无限伤感。

得出结论:“风”情万种——离愁、忧怨、伤感的“愁种子”渲染愁情。

⑶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为什么看到过雁会“正伤心”?为何说雁是旧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尚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旧日传情信使,而今与丈夫生死相隔,物是人非。

②诗人一般借“雁”抒发怎样感情?
借雁抒离思。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故常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他们的羁旅伤感来。唐朝诗人赵嘏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数点”和“长笛一声”里,雁于人都在塞边踯躅。更有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送别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是离人泪”,,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借雁叹孤寂。孤与雁联系在一起时颇多,所以,孤雁成了离别和思乡的代称。张炎的一首《解连环孤雁》可谓对雁之含蓄孤凄更有寄托:“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楚江空晚”,起首便诉空旷质感,“楚江”与“空晚”更显寂寥。雁于此等空旷之境,“离群万里”,低沉茫然。“怅”这一字,刻画入微它离群之前的恋、离群之时的苦、离群之后的茫然。孑立于旷野之楚江,雁犹豫再三:下得寒塘否?然而,放眼漠漠黄沙、瑟瑟枯草,荒蓼之所,离群于万里之外,又到哪里去另寻栖身之所呢?“只寄得、相思一点”,这一点相思来得何等无奈、何等悲凉啊!孤雁内心之情感,恍然之一怅,凄凉心境,让人不禁扼腕一叹。至此,更想起蒋捷的《虞美人》好一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少年的风流,壮年的颠簸流离、晚年的孤寂……红烛尽了,断雁去了,湿庐破了……以雁喻孤寂悲凉,清凉和转,不胜唏嘘。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借雁抒离思)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借雁表忠贞。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所写小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自此成为千古名句。感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句子竟源于一只雁。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③此处词人借雁抒发怎样感情?
明确:孤寂与离愁。

小结: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⑷黄花——菊花已枯萎凋谢,残花满地,无人再去采摘
师: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补充:也有人这样理解:“满地黄花堆积”指菊花盛开而不是残英满地,“憔悴损”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而不是菊花枯萎凋谢。正因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既写出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杜秋娘所唱“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得多。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菊花作为意象在诗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隐士的象征——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金元好问《摸鱼儿》)——(借雁表忠贞。曾见一雁被杀,另一雁鸣不去投地而死)

⊙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斗士的象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伤感的象征——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例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花枯而不陨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里赋予了菊花倔强的性格和反抗精神。

小结: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⑸窗——如何理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句的意境?
明确:孤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真是苦到极点。黄昏尚且难熬,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一种凄清哭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中,发人深思。无聊寂寞、度日如年。

⑹梧桐细雨
师: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梧桐因叶子宽大,多植院中,往往与细雨结合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凄苦之音。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鹧鸪天》)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可联系《归园田居》。

⊙“细雨”意象——离愁

⊙可回忆以前接触的诗句中有无此类
明确:失去伴侣后的了无着落、凄凉痛苦。

师: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⑺黄昏
师:黄昏时的色调?给人感觉?
明确:昏暗不明,朦胧,就像心中排不去的阴霾。
“昏”是会意字。从日,从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是指日暮、天刚黑的时候,就是《说文》所说的,“昏,日冥也,”指太阳沉下地平线之际,即日落西山之时。综观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黄昏的作品,诗人宣泄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而诗人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又是由多个黄昏意象组合展现出来的:
相思怨别——怀人: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纳兰性德《浣溪沙》)天边的夕阳正徐徐落下,余光迷漫,家禽都已散去,正是归家的时候,可他(她)又在哪里呢?是否一切安好?……诗人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思乡:“思乡”是中国古代游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微妙心理。漂泊江湖的游子在外面披霜戴雪,经历过羁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几番彻骨之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思乡的情绪,而以夕阳为背景的黄昏景色就是他们较常写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黄昏意象堆积的特例,只28字,却写出了多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一系列带有悲冷色彩的黄昏意象把孤寂凄苦的羁旅愁思渲染得幽眇无边,扣人心弦,引人遐想,让人回肠荡气,具有无尽的感人魅力。
离愁:杜牧《边上闻胡笳三首》:“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愁万里天。”就是诗人对离别的真情告白。在作者看来,离别是长期的而且是万分痛苦的。柳永的《雨霖铃》是写江湖流落的代表作,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等带有荒冷灰暗色彩的事物。那斜斜的落日、投林的倦鸟、凄厉的雁叫、动情的笛声、迷蒙的烟雨……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这些意象根据诗人传达感情暗示理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

师总结:朱光潜说过:“情绪的性质一部分由人的素质决定,另一部分由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决定。”诗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单凭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就足以表达,只有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蒸霞蔚,才足以表象胸襟里无尽的情感。
我们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就让我们伴着音乐,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

⊙人生短暂——江头沉醉泥斜晖,却向花前恸哭归。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韦庄《残花》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㈢为何生愁
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从1103年李清照写《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谓“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她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你们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身上吗?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也没有记录。

师:了解这些史实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
明确: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四、迁移深化
㈠拓展:关于“愁”的诗句。
生活中都有哪些愁?你能想起哪些描写这些愁的诗句?
⒈思乡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⒉感时愁: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⒊离别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⒋伤春愁: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杨万里《伤春》)
⒌思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⒍相思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一剪梅》)
⒎忧国愁: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宋辛弃疾《摸鱼儿》)
⒏孤独愁: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

小结: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李白可以选择“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去求仙访道。苏轼在遭遇坎坷的时候,他可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是才华横溢,纵横千古,空前绝后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国伤时的赤子忠臣;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的一代词人李清照寻寻觅觅半生,最终无计可消愁,只留一声长叹在人间,让后人寻寻觅觅。

㈡手法一得
这首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以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人容易生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这种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的方式是诗词中常用的,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种方式来写一写自己的心情。

小结: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记住,一首诗词的内容含量是很大的,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会读能背,在诗词中,总隐藏着作者的心灵。他们在诗词中或悲叹、或喜悦、或愤慨,他们或春风得意、或壮志难酬、或童真未泯、或心事浩茫。他们动情于山水,则山水皆是情;或寄愁与明月,则明月亦含悲。我们要透过他们寄情的事物,去认识处在那个时代风雨中的诗人的真面容。

五、课堂总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丑奴儿》)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应是一群阳光少年,不要过早的让愁云爬上心头。不要为张显成熟而附庸风雅、故作多情。须知,我们的“闲愁”比起李清照等人的“愁”来,已是无足轻重的了。
今天,我们通过吟咏语言、品味形象、咀嚼情味,看到了中华诗词大花园中站立于秋风黄花中的一位美丽、孤独、才华横溢的女子,读懂她的孤独,是她的慰藉,更是我们的幸运和幸福!千百年之后,她的妩媚依然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道风景,当我们在历史中翻阅这个名字,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荡漾在时空之中:作为女人,她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她高傲而不陷孤僻;作为国人,她忧愤而不失忠诚,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家国,虽然孑然半世,一身浓愁,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传奇!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设计意图:关于该词艺术手法的知识点,已经在鉴赏意象的环节中散落在教学过程中,在这里提炼信息既考察了学生听课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鉴赏诗词的三把金钥匙:整体感知,把握情感,抓住词眼,反复诵读;知人论世,挖掘内涵;赏析意象,体悟意境。
六、作业布置
1.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2.也许你还有很多话要跟李清照说,也许是共鸣的话,也许宽慰的话。那就写下来,献给这位风华绝代的女词人。请大家已《写给李清照》为题,写几句知心话给这位绝世才女吧。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10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