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翠鸟》教学札记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翠鸟》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老伴从超市给小孙女买了一把儿童扫帚。这扫帚设计得挺有趣:棕毛的宽柄上画了小丑的眼睛、嘴巴,下面的棕毛便自然成了小丑的一大把胡子。别说孩子喜欢,就连我们大人看了也忍俊不禁。也许是爱屋及乌吧,用这把扫帚扫地便成了小孙女最感愉快的劳动。

我真佩服厂家的聪明,他们懂得儿童的心理,所以设计出的产品赢得了儿童的喜爱。这事触发了我的联想。其实,我们小学老师跟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我们几乎天天要给他们上课,天天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感兴趣呢?

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比如他教《翠鸟》,就不是按照常规死板地分析课文,而是让儿童当翠鸟,老师当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来采访翠鸟王国的小公民。老师说: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特意来采访你们,打算写一篇有关翠鸟的报道,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不伤害你们。你们的声音多么好听!小朋友禁不住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听说你们又叫叼鱼郎,谁能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捕鱼的吗?怎么能证明你们飞得快呢?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呀?你们的家这么小,我想去你们家作客,怎么进得去呢?这儿有一篇现成的报道,可是我看不懂中文,只能听得懂,谁能读给我听听?这样换了个角度来教,小朋友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感受到童心童趣,领略到翠鸟王国的美妙与神秘,个个学得兴致勃勃。这种形式,在大人可能觉得没意思,可在孩子却觉得挺有意思。我以为这就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策略。过去我们在认识上形成一个定势,似乎让学生理解课文就只有讲解分析这一个办法,其实帮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感受课文的方式方法应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我们充分地发挥创造性,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就能营造出完美的课堂、生动活泼的课堂,取得教学的成功。

物理学上有个共振原理:当外力的振动节拍和物体本身的固有频率的节拍相同或相近时,物体就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与此相似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就得使自己的振动节拍和学生本身的固有频率的节拍相同或相近。换句话说,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必须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不少人问:于老师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以自己的爱心与智慧,努力去追求师生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精选阅读

5翠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2、抓住矛盾处,引发讨论: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因为“喜欢”,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呢?

(通过讨论,学生要清楚: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喜欢,却是伤害野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欢,真正的爱护,就应该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

《翠鸟》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翠鸟》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

一、遵路“趣读”

1.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江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

2.初读课文,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

(1)边读边完成填空:

翠鸟喜欢停在_________。它的外形_________,颜色_________,身体_________,眼睛_________,嘴巴_________,鸣声_________,动作_________,有_________的本领。它的家在_________。

(2)交流朗读后理清课文思路:

4.根据“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住处隐蔽”三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

二、激情“赏读”

1.翠鸟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动作迅速,这些很自然地激起了我们对翠鸟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用一个字写出来。

2.师生交流对翠鸟的深厚感情“:爱”。

3.补充材料,欣赏激情。

(播放根据课文内容拍摄的短片──《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

[画面配音]

翠鸟,头大体小,嘴强而直,尾羽很短,却都是些飞翔能手,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它名为“钓鱼郎”,却生来不会游水,跳水是它捕鱼的绝技。

翠鸟捕鱼的秘密武器是突然袭击。它们如蜂鸟一样,在离水面3~4米的高处翱翔,以芦苇或树枝为隐蔽物,看准时机猝然出击。翠鸟不但不能在水中追逐鱼类,而且一经入水,它就成了一个十足的瞎子。因此它必须准确地计算出理想的进击角度、水的折射率和鱼正在游动的提前量,以此确定一个恰当的跳水时间。

翠鸟扎进水中的动作是如此迅猛,以致在水中不得不用翼翅“制动”。在它扎入水中的瞬间,由羽毛引起的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使它像泡泡一样重新浮上水面。翠鸟紧衔着小鱼飞回到栖息处,抖落下羽毛上沾着的水珠,先把鱼头吞下,再享用这顿美餐。请注意,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秒半钟之内。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是大自然一个绝妙的艺术品。

4.趁着兴趣,带着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自由朗读课文。

三、悟法“验读”

1.图文对照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出示彩色翠鸟图)看图读文,要求心中有图,图中有文。

(2)(给每人发放一幅翠鸟的轮廓图)给翠鸟图配色,比一比谁配的颜色最“鲜艳”。

(3)说一说自己配色的根据。

(4)语言训练中感悟写法:

A.“言之有序”式的观察与说话训练。

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翠鸟的美丽可爱。

第二步: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感悟写法的要点:课文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先写爪子,再写羽毛,最后写眼睛和嘴。写羽毛又是依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按由上而下的顺序先写头部,再写背部,后写腹部。)

B.“言之有物”式的观察与说话训练。

第一步:说一说翠鸟外形各部分的特点。

第二步: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小巧玲珑的形象写得活脱传神,十分可爱的?

要点:

爪子──“小”而“红”

羽毛──非常鲜艳(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辨析“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

眼睛──透亮灵活

嘴──“尖”而“长”

2.实验操作感受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点。

(1)自读“翠鸟捉小鱼”的段落。

(2)谈感受:从作者对翠鸟捉小鱼的有关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翠鸟捕鱼的特点是──快(敏捷)。

(3)小组合作操作演示翠鸟捕鱼的经过:以桌面为水面,橡皮为小鱼(置于课桌中间),两人分别持一支铅笔为苇秆置于课桌两头,用手

表示翠鸟,演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别提示:手离桌面不能太高或太低,且动作要快,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贴着水面疾飞”的景象。

(4)语言和思维同步训练。

激疑: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翠鸟行动敏捷?为什么?

A.找出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词语:疾飞、贴着、轻轻地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

B.朗读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用词的传神与描写的生动:

C.引导学生运用“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方法理解词句与“表现翠鸟敏捷”的联系,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重点指导理解难句“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例1:前提:翠鸟小巧玲珑(身体很轻)。

结论:蹬一下苇秆不会引起多大的摇晃。

例2:前提:翠鸟的身体很轻。

结论:叼起小鱼不会引起水面很大的水波。

例3:前提:翠鸟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只有水波还在荡漾。

结论:翠鸟从叼起鱼到飞走用的时间很短,连水波纹都没有消失。

(5)再次欣赏《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片断。

(6)赛读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语段。

3.明理中体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小组合作进行对话练习──与老渔翁对话,之后畅谈感想或收获。

感悟要点:

(1)从人与鸟做朋友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建立共同的心愿“,希望”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懂得要保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四、拓展阅读

通过网络、书籍或求教于其他学科的老师,了解更多有关翠鸟的知识,收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阅读。

点评

《翠鸟》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层次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爱鸟的情感。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懂得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凭借它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1.遵路入境。有效的阅读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遵循这种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路阅读,了解课文的“板块”,因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巧妙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2.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阅读起始,一幅美丽诱人的图景让学生顿生好奇心,一段展现翠鸟高台跳水绝技的短片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从而增添了阅读的兴趣,情感自然会集中到一个“爱”字上面,达到随心阅读、情不自禁的境界。

3.行胜于言。叶圣陶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教学中,我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形式,如让学生给翠鸟模型图配色,演示翠鸟“贴着水面疾飞”的敏捷动作,与老渔翁对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亲身体验的过程实际就是对课文内容逐步理解和感悟加深的过程。

4.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围绕课文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抓住重点句段认真品味分析,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在遣词造句绝妙传神的体会中把作者为文之道、行文之法通过思维实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读写训练的“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

《翠鸟》


《翠鸟》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可以叫他江泽民。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
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
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
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
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
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
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二课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结束!

课题:翠鸟 教学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翠鸟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展示翠鸟标本、介绍翠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能够背过。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

(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

(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训练朗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齐读。

六、指导背诵

七、作业:

板书设计:

翠鸟

样子

捉鱼灵敏

住处

《翠鸟》教案


《翠鸟》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

2、让学生体会文中德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进行环保教育

二、学习重点:

1、认识翠鸟外形的特点。

2、学习翠鸟抓鱼时的动作特点。

三、教具准备:《翠鸟》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师问: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过了《翠鸟》这篇课文,大概了解了它的主要内容,那么老师想问一下,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可爱生2:美丽生3:我觉得它很机灵(老师适时板书:美丽机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问:哦,原来翠鸟给同学们留下了美丽的印象,老师也有同感,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哪一个自然段是描写了翠鸟的美丽的?赶快找出来。生答: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魅力。师:很好,那同学们现在赶快读一下第一段,看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描写的,自己自由读,大声地读!师问:请同学来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美丽了?生1答:我觉得她那红色的小爪子很美丽生2答:透亮灵活的眼睛生3答:鲜艳的羽毛生4答:又尖又长的嘴(老师适时板书:小爪子羽毛眼睛嘴)师:好,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仿佛地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在哪里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读)师问:谁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1:我喜欢这一句: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师问:她读得怎么样?你听出了翠鸟美在哪里了吗?生答:挺不错的,我听出了小爪子的美。师问:你能不能想她一样读一读?(师适量找几位学生读一读,并进行评读)师问:还有喜欢其它句子的同学想读一读吗?生答:我喜欢的是这一句: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得嘴。师问:

哦,你喜欢的是这一句,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答:我觉得不够好,听不出翠鸟的美在哪里师问:那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师适时指导)师问:其实老师很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这一句,有没有同学跟老师喜欢的是一样的?(句子在屏幕中显示出来)谁给大家读一读?(师适时指导:在读的时候要突出颜色的词语)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如果能把他背下来,那就更棒了,准备几分钟再合作背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师:我们知道,翠鸟不仅美丽而且还很机灵,课文里面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机灵的?快找一下。生:第二三自然段师:好,再自由读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翠鸟的机灵的生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生2:尽管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生3: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杆上了。师引导:说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出示句子: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师:自己读一下,多读几遍,看哪一句让你读得更有感觉,读得更明白。生:我觉得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更好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1:我觉得这一句中多了贴着和疾飞,让我更感觉到翠鸟飞得快。生2:我觉得这一句写得更具体更详细。师:同学们都理解得很好,但老师想问一下知道贴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我们的手是翠鸟,桌面是水面的话,那翠鸟是怎么飞的?能模仿一下吗?(师生一起来做,从动作模仿中耕形象地了解贴和疾的含义)师顺势引导:你看,正因为作者描写时用词用得如此准确,我们才能这么形象的看到翠鸟抓鱼时飞翔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或说话的时候,就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师:还有其它让你感觉到翠鸟机灵的句子吗?生1: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生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师:一听到这一句,老师又有问题了出示句子: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师: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两句,然后跟你的同位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给时间学生交流)师:好,现在谁觉得只告诉同位还不够,还想跟全班同学说说的?生1:我觉得第二句更好,因为第二句感觉更形象生2: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用到了比喻生3:我也喜欢第二句,好像已经看到了翠鸟飞的样子,飞得很快师引导:不错,我们在读着这句话时仿佛已经看到了翠鸟捕鱼时飞的样子,像箭一样飞过去,你看多形象啊!同学们再读几遍,再感受一下。

(三)延伸教育师:同学们,翠鸟不仅美丽而且机灵,老师真想养一只,大家说老师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给时间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抒己见)生1:不对,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应该把他关起来生2: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自由,她会很可怜生3:小鸟跟我们一样需要自由,这样它才会幸福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不错,小鸟跟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它也有它自己生活的权利,她也需要自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伤害它们,不仅如此还要好好地保护它们,跟他们和平相处,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翠鸟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

其表达清楚的。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首先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第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翠鸟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这一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其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认真的观察基础之上,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板书设计:

翠鸟

爪子----------小、红
头-------橄榄色、翠绿色
翠鸟羽毛背-------浅绿色颜色鲜艳
腹-------赤褐色小巧玲珑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尖、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激趣

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从鸟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
2.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
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听老师做介绍。

3、学生提问。二、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
2.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画出翠鸟各部分的轮廓。)
3.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

2、学生序数。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三、抓住特点

1.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翠鸟各部分的特点。
2.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
3.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小巧玲珑、颜色鲜艳)
4.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从三方面进行引导:①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5.学生看CAI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1、学生分小组阅读、讨论。

2、学生口述翠鸟外形特点。

3、学生叙述。

4、学生听老师做介绍。

5、学生看图做介绍,进行语言训练。五、欣赏总结

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
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
3.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①学生分小组练习有感情朗读。
②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③师配乐有感情朗诵。
④学生进行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

1、学生讨论、欣赏。

2、学生思考讨论。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哪些活动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体会翠鸟活动的特点。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4、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1、朗读第1——3自然段

2、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学生概括已学内容。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1、将学生引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2、学生理解词语。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4、学生讨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1、学生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

3、教师范写。3、学生临写4、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练写。课外资料:

翠鸟许多人都认为,翠鸟是生活在河流沿岸的淡水鸟类。其实,翠鸟的家族成员众多。有些翠鸟就是在海边生活的。束带翠鸟和斑点翠鸟就是典型的海鸟。
束带翠鸟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沿岸地区。束带翠鸟经常生活在岸边的灌木丛和树顶上。束带翠鸟的菜谱很丰富,鲑鱼、虾和蟹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束带翠鸟在捕猎之前总是在水面上不停地盘旋,寻找水下的猎物。一旦找到猎物,它就会悄无声息迅速地潜下水去,抓住猎物。束带翠鸟是迁徙性的候鸟。每年八月,它们开始迁徙。四、五月份的时候再返回故乡。束带翠鸟栖息在海岸边的地洞里。地洞一般深达2.4米。地下洞穴是雌鸟和雄鸟共同挖掘的。一切准备就绪后,雌鸟产下的卵大约有5到7枚,刚好放在洞穴底部。经过23天左右的时间,小翠鸟就可以出世了。
斑点翠鸟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

5.翠鸟 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5.翠鸟 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翠鸟》教学设计之八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1)读准字音。

翠、饲是平舌音;赤、衬是翘舌音;艳、衬是前鼻音;灵是后鼻音。]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腹部

疾飞

逮翠鸟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下结构,上面的羽字应去掉钩,下面的卒一竖不能超过从。

赤上下结构,下面的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希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的第二笔为一大点。

逮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隶最后一笔是反捺。

褐、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最后的两笔是撇、点。

腹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是日。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褐( ) 衬( )疾( )待( )
喝( ) 衫( )急( )持( )
锐( ) 饲( )希( )泡( )
说( ) 词( )稀( )饱( )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锐利即尖锐、锋利。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层次十分清楚。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3)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2)指名读有关句子。

(3)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讨论括号中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5)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7)出示带点词的意思,让学生采用出示反馈牌的方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8)讨论句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既迅捷而又准确不落空了。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句间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4自然段。

(二)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讨论:为什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1句中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我们的想法,前边加一个真字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明十分喜爱翠鸟,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边饲养它。

第2句中远远地看是因为作者知道翠鸟很机警,怕惊扰它。希望它多停一会儿是因为想多看它几眼,这正是作者喜爱翠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4.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先看静态,主要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再看动态,疾飞注视,蹬开、叼起、飞起这一系列的动作观察的仔细深入。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五)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

教学后记:

文章很美,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范文,在学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生动地将翠鸟的外形、生活习性写清楚的,为他们写好动物做好准备。

《颐和园》教学札记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教学札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颐和园》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村居》教学札记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居》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记得语文课标中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村居》这首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深受学生的喜爱。

今天,我教学了《村居》一诗,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疑促思的教学思路。引入课题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了课文,同桌互学了生字之后,就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近几天说道要去放风筝,学生兴趣浓厚,毕竟孩子们爱放风筝嘛。也有学生说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也不足为怪,草啊,莺啊,都是春天里美丽的景物。突然,一个学生说喜欢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问他为什么,他却答不上来。于是,我引导他联系旧知,问:这句诗和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咏柳》。我不失时机地说:《咏柳》写出了柳树之绿,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柳树醉了。柳树为什么会醉呢?因为它陶醉在春天的美景里了。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吗?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了,学生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语,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将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检阅》教学札记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检阅》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觉得课文写得好并口若悬河激动不已,学生却一脸茫然不能与老师产生共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老师理解了文本但没有想方设法将学生带进文本。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再造情景、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内容能有效的引领他们走进文本并深入理解。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中有一些很感人的课文:《检阅》、《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妈妈的帐单》等,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理解,学生很难被感动并受到深刻的教育,必须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走到文字的背后去理解去感悟。

我在教学《检阅》时,首先让学生明白检阅的意义和要求,然后让他们谈谈如果自己参加这样的仪式会有怎样的感觉,孩子们畅所欲言,大家都表示会很紧张甚至会因为训练辛苦而放弃参加。接着,我带领他们读课文,请他们发表意见:如果你是俱乐部的一员,你会赞成哪种对待博莱克的建议?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仿佛不是课文中的人物在讨论,倒变成他们在讨论了。在七嘴八舌中,孩子们对文中人物的感情理解了,对文中人物的行为非常佩服。理解博莱克的自强、自尊、自信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我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描写主人公在检阅式上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我动情地说道:一个残疾人能够走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抢着说:博莱克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博莱克练得都忘了吃饭;博莱克练得受了伤,但他仍然坚持练习;他一定想着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走进了文字的背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师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

我认为,饱含情感的文章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老师只需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走到文字的背后去理解感悟。把学生领进了课文,学生自可理解,不需要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了。

《小虾》教学札记


上了《小虾》这一课,,我确实觉得先不说我这节课的问题,我确实再一次明白了,要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多读文学作品,多看教学实录,多看别人的教学设计,这些才是帮助自己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小虾吃食时的动作描写,是很好的表现了小虾吃食时的谨慎,可是,我却只停留在了抓住几个写顺序的词语上,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到底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去刻画小虾吃食的过程,我并没有透过我的教学让学生去体会到,小虾吃食的与众不同正是这篇课文的精妙之处,如果能让孩子体会出来,那孩子去写自己的作文时,他们一定能比较容易感受到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了。而不一定是象我课堂上讲的非要死板的用那几个表示顺序的词语,那几个词语用不用,要用,但不是只能用那几个词语去描写,也不是按照那几个词语去描写了,文章就写好,关键是能象《小虾》这篇文章一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才是最好的。文章写出来才生动,才有特色。

在教学中,孩子们的朗读,反映出我自己的阅读教学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没有把小虾的有趣之处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所以,读的不理想,其实,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到位了的,就不怕学生读不到位。

这一课上完了,虽然有很多的问题,但我也觉得收获颇丰,也触动了我去思考我该如何去备课。

《蜜蜂》教学札记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材《蜜蜂》时,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

在后文学习中,我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实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批 第二批

回到了家: 2只+ 15只=17只剩3只未归。

(花费40分钟) (花费大约4个多小时至15小时)

了解了实验的结果,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心情?有学生说:蜜蜂了不起,它逆风而飞,而且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居然能飞回蜂窝,真让人佩服。可是有学生却说:老师,这个实验是真实的吗?我不容质疑地说:那当然可是学生却很不服气地质疑:为什么蜜蜂同时放飞,却分两批返回?同一蜂窝的蜜蜂飞相同的路程,为什么所用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我被震住了。是呀?我怎么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呢?为了挽留自己的颜面,我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棒,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大家课后思考。课总算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翠鸟》教学札记》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79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