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1、了解自然资源和定义和分类,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掌握解决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知道我过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利用类型,能够在图上找出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地区。

4、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了解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关系,掌握主要矿产的分布。

6、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和高新技术发展概况。

7、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8、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2、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和主要城市。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和铁路枢纽。

分组讨论,集中讲解,练习巩固

多媒体课件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从自然界中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阳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项目

特点

措施

时间

夏秋多,冬春少

修建水库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补充)南水北调是我国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形式,分成东、中、西三条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

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和沙漠等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历史悠久。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耕地类型

分布

典型农产品

耕地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

秦岭-淮河以北

小麦,玉米,大豆

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油菜,甘蔗

草地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

林地

西南,东北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3、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三、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

1、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铁、石油的分布

矿产

分布

煤炭

山西大同、阳泉、西山,河北开滦、峰峰,黑龙江鹤岗、鸡西,四川攀枝花

石油

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盆地,黑龙江大庆,山东胜利,河南中原。

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安石录

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

特点: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主要基地: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四、交通运输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速度

价格

运量

铁路

较快

较低

公路

较慢

较低

水运

航空

2、选择标准: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用航空,短途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用铁路或者水运。

3、我国主要铁路线

东西走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哈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4、各种交通方式联合运输的重要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第四单元内容,重点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和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还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些需要结合相关题目练习巩固。

相关阅读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晋教版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晋教版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晋教版学案

第八章认识亚洲第二节人口和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了解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人物图片的欣赏,了解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
2.通过读图分析和人物图片的欣赏,感受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从而掌握描述其它大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了解各洲人口和经济发展表示;
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人口、经济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
2.学会分析各大洲人口和经济发展方法;
3.亚洲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均衡。
教学难点
亚洲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分析时注意与国家位置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展示亚洲代表性的人种图片,与我们身边的人对比有什么不同显现。联系生活我们有什么差异。
亚洲各国经济对比,给学生整体感觉。
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大洲的文明程度,首先要明确人口和经济发展;
知识点一:人口和经济发展
课件显示:“亚洲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图”。
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亚洲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呢?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人口,对照亚洲人口、经济图来描述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
一、众多的人口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数量:39.38亿(2009年)
占世界人口比重:约60%
读课本图8.12“亚洲人口的分布”:
稠密区——中亚、东南亚、南亚
稀疏区——中亚、北亚、西亚
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显示课本图8.13]“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的服侍和民居”总结如下:
1000多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超过10亿
黄种人的故乡(主要居住于东亚、东南亚和北亚的东部)
2.印度河流域——印度文化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阿拉伯文化
二、发展中的经济
(1)表现:
发达国家——日本(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内容分析

两宋时期,是承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宋朝时,政治上国家没有出现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时更只是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新的特点:我国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而这一变化对以后各朝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宋的经济发展是两宋社会生活丰富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提。

本课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第二部分两小标题介绍了宋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逐步引导——个别点拨——形成结论

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情操。

乐于探究历史的奥秘,具有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这一经济格局的形成,一直延续到近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通过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本课有关经济发展涉及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内容琐碎,比较枯燥,如何吸引学生,需要在教法上有所探索和创新,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和整理两宋经济发展的有关历史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相关资料组成合理高效的媒体资料,创设历史场景,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条件。

板书设计

原因农业

经济重心南移两宋经济发展的表现手工业

表现商业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记者体会农民工南下乘火车》(视频可放的情况下)

问题:①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家长中可能也有在外打工的,看到家长在如此拥挤、恶劣的环境下乘车去打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②农民工为什么要不辞劳苦的去南方?

(学生回答)

③那为什么不在北方打工赚钱呢?

(学生回答)

④这样说来我国经济重心(也就是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

(2)农民工在火车站等候买票,准备南下打工的话题(视频不可播放的情况下)

今年春节刚刚过完,初五我到火车站送我姐一家人回安徽老家。在路上,我就心里埋怨,这么早的回家干什么,有谁在大年初五会去坐空荡荡的火车。我姐说快点走,还能买到票,我说急什么,估计人也不会很多。可是一到火车站,我就懵了!天啊!怎么这么多人啊,几十个售票口的长队一直排到好几百米长,排队的人很多,听说到南方去的火车票都脱销了,旁边一个人说他昨晚上就来排队了,更有人说应经来了两三天了,还没有买到票。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引起了我的注意,

①我就在想好端端的年还没有过完,他们匆匆忙忙的要到南方干什么去啊?

②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家长中可能也有在外打工的,看到家长在如此拥挤、恶劣的环境下乘车去打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③天下那么大,可以去找工作的地方很多,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④这样说来我国经济重心(也就是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南方那里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里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经济重心的。

追根溯源(PPT)

(1)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两宋时,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想一想,两宋时期为什么会经济重心南移呢?

同学回答:

总结(PPT),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经济遭到破坏,而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哪些史实能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移了?

学生回答

PPT两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问题:除了教材上的说法,请大家想一想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还有什么?

总结:南方自然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气温高,便于作物生长,而且河道密布,交通便利。

请大家看我们教材上第65页的宋代经济分布图。是南方多,还是北方多?

学生回答

由于宋代南方的稳定,宋代的社会经济,特便是南方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就连外国人都非常的羡慕。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宋的社会经济

我们通常在学习古代经济的时候,一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学习,今天我们也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两宋的社会经济。

首先我们来看农业,两宋时期我国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首先就表现在两宋众多的人口上,PPT

北方人口

南方人口

一百多万户

二百三十多万户

总人口突破一亿

大家想一想,要使经济不发达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吗?同一时期欧洲总人口2000多万。

其次则表现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农田水利发展,请大家看教材第66页图片秧马PPT

请思考:使用秧马有什么好处?从使用秧马的好处中,你觉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

学生回答

总结:大家都有过雨天在泥地里走路的经验吧!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我国宋代劳动人民整天在水田里劳作,他们便发明了秧马,骑上秧马使用两脚在泥地里滑行,节省了体力;而且减少了插秧的不断连续弯腰的劳苦。所以说秧马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三我国两宋农业的发展体现在从越南引进新型稻种——占城稻PPT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为什么要引进和推广占城稻?

学生回答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两宋时期我国手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这体现在

首先,采煤业,PPT

请同学们阅读“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同学回答

总结:我国古代采煤业发达,煤的产量高,当时欧洲一些国家还不知道怎么样使用煤,有的只是在少量的使用,而我国宋代的采煤业居世界首位。

其次,体现在冶金业PPT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图展示的是北宋初年的大刀,它历经千年而不腐朽,说明了什么?

同学回答

总结,千年不朽,说明宋代的冶铁发达,其实在宋代,铁铜的冶炼不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其产量大致相当于比它晚几百年的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第三,手工业的发达体现在制瓷业上PPT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宋代定窑白瓷执荷叶孩儿枕,一个小孩手执荷叶遮阳,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形态多么逼真,而上边的荷叶造型又恰好成为枕头的面,弯曲的形状正好使人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

不仅如此,在宋代我们陕西的耀州窑,也生产出令世界惊叹的瓷器。请大家看我手上拿的宋代耀州窑倒装壶和公平杯。他的造型和花纹漂亮吗?

漂亮只是它的一方面,关键还在与它的神奇,请两位同学一起来和我做一个试验。

试验一:

使用倒装壶装水而不漏

试验二:

公平杯装水要公平,否则全部漏完。

同学们一定在奇怪为什么倒装壶装水不漏,为什么公平杯装多了就漏完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和大家一起探讨。

实验目的——惊叹宋代制瓷业的发达。两宋时期,我国制瓷业发达,瓷器行销全国,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知识拓展——白兔儿防伪商标

想一想:商标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说明宋代商业繁荣

总结宋代的手工业

行业

特点

采煤业

规模大、产量多,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冶金业

水平先进、规模宏大,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铁

产量相当于十八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制瓷业

制作精美,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宋代经济的发达还体现在宋代繁荣的商业上。PPT

一般来讲,我们学习商业要看国内商业和海外贸易两方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宋代的国内商业情况。

两宋的城市经济PPT

观察这张宋代《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它画的是宋代开封的商业情景。仔细观察,你从上面看到了那些商业信息?

学生回答

总结:有店铺、北方来做生意的驼队、街道上摆设的摊点,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表演。

这些说明宋代城市商业怎么样?

学生回答:繁荣

其实在宋代不仅城市商业繁荣农村也出现了商人的影子,请大家看大屏幕《货郎图》

这位货郎挑着担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旁边还立着一把遮阳伞,就连伞的边沿上都合理利用了,吊上了各种各样待售的荷包和小饰品,他摇着拨浪鼓,正在叫卖。我们在农村今天还可以看到骑者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叫卖东西的现象,由此可见,货郎由来已久啊。

纸币的出现PPT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非常发达,假如你是宋代的一位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一大笔生意,可是要带着大量的铜钱,而且为运送铜钱也要雇人雇车,这样消耗更多,这个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点拨:能不能使用一种方便的货币,一个人可以随身携带,这样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纸币

总结:北宋初年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将近800年。南宋时我国还出现了“会子”“关子”等纸币。

宋代的国内商业如此繁荣那么海外贸易又怎么样呢?PPT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泉州出土宋代海船,这是它复原后微缩模型,如果是等大复原的话,这艘海床应该有34米多长、11米多宽、4米多深,载重量可以达到200多吨。这说明宋代造船业发达,发达的造船业又说明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请大家看教材第68页,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可以到哪里?

学生回答——东到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西海岸。

去年南海一号宋代海船遗迹,可谓轰动全国,影响全世界。这艘宋代沉没于我国南海的海船上装载了大量的中国货物。它到底为什么而沉没?请大家看看最新的研究成果。

考古谜团:“南海一号”因何沉没

有考古学家发现,“南海一号”船体没有发生大规模断裂,不大可能是因为撞击而沉没。虽然“南海一号”沉没的海域是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区域,但“南海一号”沉没的状态是平卧海底而非翻倾,可见与台风无关。当然更不是触礁,因为那样船头或船尾会插向海底。因此专家推测导致“南海一号”沉没的原因恐怕是超载,据考古统计,“南海一号”上可能载有6-8万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瓷器和大量的的铁锅等铁器,这些货物的总重量超过100多吨。根据的南海一号的复原来看,这艘船恐怕最多只能承载85吨。

由此看来,可能是这位船主看到中国的货物太精美了,以至于超载,使船沉没了。这则材料也说明了宋代海外贸易规模的宏大。

PPT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两张图片《泉州宋代清真寺》《泉州宋代伊斯兰先贤墓》

以上图片说明宋代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和生活,为了便于对外国人的管理和处理好外人长期生活问题,我国宋代设置了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供外商贸易的“蕃市”和供外商子女上学的“蕃学”,以及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这说明了两宋时期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学生回答:

总结: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活动探究及本课小结

假如你是两宋时期的一位外国来华商人,你将会去中国的哪里进行贸易?你会在中国惊讶的看到什么?你将会从中国购买哪些物品回国?

假如作为外商的你想长期生活在宋代的中国,宋代具备这些条件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去中国南方(经济重心南移)看到众多的人口,农业的秧马、占城稻;手工业中发达的采煤业,冶金业和制瓷业。城市商业繁荣、农村的货郎,以及使用纸币。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

会购买铁器、瓷器、丝绸等回国。

具备,宋代设置了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供外商贸易的“蕃市”和供外商子女上学的“蕃学”,以及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

本课评语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知识点复习晋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口和经济发展》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知识点

1、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

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

人民生活贫困化;

妨碍人力资源形成;

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影响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国防兵力不足;老年人本身问题。(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3、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

(1)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

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不利影响:

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事业人数增多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

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6、对迁出地影响:

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课后练习

1、请说明世界人口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前农业时期:大约50万年,人口增长率很低,至12000年前进入定居农业时,世界人口不超过1亿。2).从定居农业到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增长率0.5%左右,至1800年,世界人口约17亿。3).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长率1%左右,至1945年,世界人口接近25亿。1846-1930期间,超过5000万的人口离开了欧洲,在世界人口中,欧裔人口所占的比例从1846年的22%增长到1930年的35%。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期:增长率上升到2%-3%,世界人口在1999年达到了60亿,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

2、请说明并分析下列两个相关问题:(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2)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的正边际产出平均产出,人均福利增加;反之,减少。产出Y=L·x,即Y/P=L/P·x.

人均产出Y/P的决定因素有两个:(a)人口中劳动力的比重(年龄结构效应),L/P;(b)单位劳动力的产出,x。

(2)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高收入国家有低人口增长的特性。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79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