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数学下册《三角恒等变换》复习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二数学下册《三角恒等变换》复习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下册《三角恒等变换》复习学案

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

知识结构: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重点:通过探索和讨论交流,导出两角差与和的三角函数的十一个公式,并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和证明。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重点:掌握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

难点:公式的灵活应用.

三角函数几点说明:

1.对弧长公式只要求了解,会进行简单应用,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

2.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和求值计算,熟练配角和sin和cos的计算.

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问题,达到课本要求即可,不必拓展.

4.熟练掌握函数y=Asin(wx+j)图象、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点、特殊点和最值.Jab88.COm

5.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只作为练习,不要求记忆.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练习题:

1.已知sin2α=-2425,α∈-π4,0,则sinα+cosα=()

A.-15

B.15

C.-75

D.75

解析∵α∈-π4,0,∴cosα0sinα且cosα|sinα|,则sinα+cosα=1+sin2α=1-2425=15.

答案B

2.若sinπ4+α=13,则cosπ2-2α等于()

A.429

B.-429

C.79

D.-79

解析据已知可得cosπ2-2α=sin2α

=-cos2π4+α=-1-2sin2π4+α=-79.

答案D

相关阅读

高二数学下册《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


高二数学下册《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

知识结构: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重点:通过探索和讨论交流,导出两角差与和的三角函数的十一个公式,并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和证明。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重点:掌握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

难点:公式的灵活应用

三角函数几点说明:

1.对弧长公式只要求了解,会进行简单应用,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

2.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和求值计算,熟练配角和sin和cos的计算.

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问题,达到课本要求即可,不必拓展.

4.熟练掌握函数y=Asin(wx+j)图象、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点、特殊点和最值.

5.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只作为练习,不要求记忆.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练习题:

1.已知sin2α=-2425,α∈-π4,0,则sinα+cosα=()

A.-15

B.15

C.-75

D.75

解析∵α∈-π4,0,∴cosα0sinα且cosα|sinα|,则sinα+cosα=1+sin2α=1-2425=15.

答案B

2.若sinπ4+α=13,则cosπ2-2α等于()

A.429

B.-429

C.79

D.-79

解析据已知可得cosπ2-2α=sin2α

=-cos2π4+α=-1-2sin2π4+α=-79.

答案D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三角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抓住角、函数式得特点,灵活运用三角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和、差、倍角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的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
教学过程
例1:教材P141面例4
例1.如图,已知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a,求当角a取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例2:把一段半径为R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分别设边与角为自变量)
解:(1)如图,设矩形长为l,则面积,
所以当且仅当
即时,取得最大值,此时S取得最大值,矩形的宽为
即长、宽相等,矩形为圆内接正方形.
(2)设角为自变量,设对角线与一条边的夹角为,矩形长与宽分别为
、,所以面积.
而,所以,当且仅当时,S取最大值,所以当且仅当即时,S取最大值,此时矩形为内接正方形.
变式:已知半径为1的半圆,PQRS是半圆的内接矩形如图,问P点在什么位置时,矩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面积时的值.
解:设则
故S四边形PQRS
故为时,

课堂小结
建立函数模型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1.阅读教材P.139到P.142;2.《习案》作业三十五.

高中数学必修四3.2三角恒等变换小结导学案


3.2三角恒等变换小结
【学习目标】
1.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知识梳理】
1.熟练掌握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几个公式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n±tan
=tan(±)(1tantan)

3.形如asinα+bcosα的化简:
asinα+bcosα=a2+b2sin(α+φ),
其中cosφ=_____,sinφ=______,
即tanφ=ba.

【自学探究】
一、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
例1:在△ABC中,角C=120°,tanA+tanB=233,则tanAtanB的值为().
A.14B.13C.12D.53

例2:化简:.

思考感悟:要熟练、准确地运用和、差、倍角公式,同时要熟悉公式的逆用及变形。
二、角的变换
例3、已知sin=-34,则sin2x=__________.

例4、已知0<β<π4<α<34π,cos=35,sin=513,求sin(α+β)的值.

思考感悟:
1.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把“所求角”用“已知角”来表示,然后应用诱导公式.
2.常见的配角技巧:
α=(α+β)-β;π4+α=π2-;α=12;β=12;
三、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例5:化简:(π<α<2π).
例6:已知34π<α<π,,求的值.

思考感悟: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1)一看“角”,找到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拆分;
(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间的差异与联系,常见有“切化弦”;
(3)三看“结构特征”,可以帮我们找到变形的方向,常见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等.
四、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例7:求证:cos2α1tanα2-tanα2=14sin2α.

例8:已知0<α<π4,0<β<π4,且3sinβ=sin(2α+β),4tanα2=1-tan2α2,证明:α+β=π4.

思考感悟:
1.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实质是消除等式两边的差异,有目的的化繁为简、左右归一。
2.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主要有两种类型:绝对恒等式与条件恒等式.
(1)证明绝对恒等式要根据两边的特征,化繁为简,左右归一,变更论证,化异为同.
(2)条件恒等式的证明则要比较已知条件与求证等式间的联系,选择适当途径.常用代入法、消元法、两头凑等方法.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化简:sin2αsin2β+cos2αcos2β-12cos2αcos2β.

2.求值:sin50°(1+3tan10°)=__________.

3.已知sinβ=msin(2α+β)(m≠1),求证:tan(α+β)=1+m1-mtanα.

【课后作业】
1.cos2π8-12的值为()
A.1B.12C.22D.24

2.cos25π12+cos2π12+cos5π12cosπ12的值等于()
A.62B.32
C.54D.1+34

3.已知π<α<3π2,且sin(3π2+α)=45,则tanα2等于()
A.3B.2
C.-2D.-3

4.如果tanα2=13,那么cosα的值是()
A.35B.45
C.-35D.-45

5.在△ABC中,若sinBsinC=cos2A2,则此三角形为()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6.已知sinα=13,2π<α<3π,那么sinα2+cosα2=_____.

7.cos5π8cosπ8=_____.

8.tan19°+tan26°+tan19°tan26°=_____.

9.已知sin22α+sin2αcosα-cos2α=1,α∈(0,π2),求sinα、tanα.

10.已知sin(x-3π4)cos(x-π4)=-14,求cos4x的值.
【延伸探究】
11.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当时,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集合.

12.把一段半径为R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分别设边与角为自变量)

三角恒等变形复习


复习课2
【学习导航】
(一)两角和与差公式
(二)倍角公式
2cos2α=1+cos2α2sin2α=1-cos2α
注意:倍角公式揭示了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可实现函数式的降幂的变化。
注:(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能够解答的三类基本题型:求值题,化简题,证明题。
(2)对公式会“正用”,“逆用”,“变形使用”;
(3)掌握“角的演变”规律,
(4)将公式和其它知识衔接起来使用。
重点难点
重点:几组三角恒等式的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和、差、倍角等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
【精典范例】
例1已知
求证:
例2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难以直接用的式子来表达,因此设,并找出应满足的等式,从而求出的取值范围.

例3求函数的值域.
例4已知
且、、均为钝角,求角的值.
分析仅由,不能确定角的值,还必须找出角的范围,才能判断的值.由单位圆中的余弦线可以看出,若使的角为或若则或
【选修延伸】
例5已知
求的值.
例6已知,
求的值.

例7已知
求的值.

例8求值:(1)(2)

【追踪训练】
1.等于()
A.B.C.D.
2.已知,且
,则的值等于()
A.B.C.D.
3.求值:=.

4.求证:(1)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95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