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内容要点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改革的含义:是实行的对的调整
改革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改革的类型:
1、走向民主政治的古代雅典
君主制
存在时间:
贵族制
主要机构:
积极作用:
局限性:
民主制
如何对雅典民主制度评价:
梭伦改革︵
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
︶
必要性
特点
主要措施
对雅典民主建设的积极影响
经
济
颁布:
废除:
发展
政
治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四个等级为:
国家机构民主化,主要机构及职能为:
改革的局限性:
克里斯提尼改革主要措施:
(牢固确立民主制度)
勃里克利改革主要措施:
(进一步完善)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到前年)的改革
时代特征
春秋改革
战国变法(变法的根本任务是)
大国争霸,分裂走向统一
齐国管仲改革内容为:
作用:
鲁国初税亩
魏文侯变法
(最早)
商鞅变法(最彻底)时间:
内容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1、军功爵制度。作用:
时间:
改革家:
内容:
影响
社会转型(奴隶社会转为封建社会)具体表现为:
转型的主要方式:
转型的根本原因:
2、什伍组织。作用: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1承认,允许。(为田开阡陌封疆)作用:
奖励耕织,作用:
春秋改革实质: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政治上:①县制取代②什伍连坐③轻罪重刑;
2、经济上:
3、思想文化上:
特点: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针对
没能触及
影响: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原因
文化繁荣(百家争鸣)
春秋改革与战国改革比较:
春秋与战国改革影响:
3、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化改革)
背景
改革内容
作用
1、统一:
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的分裂。
2、落后:族
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3、趋势:
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4、矛盾:
由于鲜卑贵族的政策和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均田制
性质:
前提:
内容:
作用:
租调制
性质:
与均田制的关系:
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
性质:三长为:三长直属于
三长的职能:负责,征发。
与宗主督护制相比,三长制的作用是:
整顿吏治
制定了制度;按照政绩好坏来考核地方官吏,考核标准为:
作用:改善,减轻,安心生产,恢复和发展。
迁都洛阳
孝文帝主持的第一件大事。
公元
年,
迁都。
原因
平城的缺点:
迁都目的:
洛阳的优点
影响
汉制和移风易俗
服装:改;姓氏:改;婚姻:禁止
,提倡;语言:宣布;官制:废鲜卑旧制,改行。
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起源于,以为生活方式。年,拓拔部的首领复国,定都(今)史称北魏。
4、北宋王安石变法(“三不足”精神:)
背景
三冗两积导致统治危机
三冗
冗官
原因:
影响:
“三冗”的根源:
冗兵
原因:
影响:
冗费
原因:
影响:
两积
积贫
表现:
原因:
积弱
表现:
原因:
内容
理财
措施:
作用
整军
文化
作用
失败原因:
5、欧洲宗教改革
背景
1、基督教有三大派别: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
天主教在中世纪的西欧游极其重要的地位:①
②③
2、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发展。
3、腐朽统治阻碍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的必要性)
4、成为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过程
德国的宗教改革
序幕:
路德主张:
瑞士加尔文改革
主张:
英国
背景:
特点:
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宗教改革实质:宗教宽容原则的确立:1、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2、赋予了每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阅读本单元前言)
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国家来说,面临的不仅是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出路应该是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主要改革
结果
启示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上半期埃及阿里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6、1861年农奴制改革(目的:性质:)
背景
内容
经济
“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1、
2、
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
政治
司法改革
措施:
影响:
地方自治
措施:
影响: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争夺目标:性质:结果:
1905年革命
性质:
斯托雷平改革
性质:影响:使俄国处于前夜。
7、埃及阿里改革
背景与目的
内容
历史作用
失败原因
背景:
目的:
经济: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为:
军事:
8、日本明治维新(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的国家。性质:)
改革前幕府封建统治状况
政体:
阶级关系:
经济:
对外:
改革目的
原因及条件
(根源)
(外因激化矛盾)
(阶级基础)
(思想条件)
(领导力量)
(政权保证)
内容
政治
1、
2、
3、颁布1889年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度
实施宪政原因:
宪法内容:
评价:
经济
1、
2、殖产兴业,推进工业化
措施:
意义:
文明开化
含义:
核心:
措施:
评价
历史作用
1、走上近代化,表现为:
2、
3、
局限性
英法美俄德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有几种类型?原因是什么?
9、1898年戊戌变法(性质:)
根源
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派
产生背景:
主张:
局限:
代表人物: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比较
90年代
产生背景:
代表人物:
康有为的著作及思想特点:
梁启超的思想核心:
谭嗣同大声疾呼:
严复主要活动及评价:
维新派的主张:
公车上书
导火线:
内容:
影响:
维新思想传播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主要有:
影响:
百日维新
直接原因:
施政纲领:开始标志:内容见教材
失败
六君子:
结果:除外,其余全部废除。
失败原因:
历史意义
变法的目标、及启示:
选修一归纳
综合比较
时代
重要改革
类型:原发、继发;局部、全面变革)
主要背景、目的
性质
变法结果及突出影响和成败原因
启示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西方近代早期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
埃及阿里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必修教材中的重要改革
时间
原因或背景
性质
主要内容
特点
结果与历史影响
苏俄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0世纪三个重要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金属工具
1、人类早期历史的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两河流域约于公元前4000年代初期最先使用青铜器。
3、赫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它约于公元前1300年进入铁器时代。4、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第2课:文字
1、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
2、早期的象形文字有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印度的印章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洲的玛雅文。象形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如埃及圣书字:碑铭体——祭司体——人民体)。
3、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受埃及圣书字影响)↓斯拉夫字母第3课:国家
1、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2、军事民主制:(1)、产生背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2)、管理机构: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民众大会(3)、特征:既保留氏族民主制的某些因素,又产生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3、国家产生的途径:a、部落联盟(中国夏朝);b、城邦联合(西方雅典、罗马)4、国家的主要职能:a、阶级压迫职能;b、社会管理职能第4课:大河文明1、东方村社的特征:(1)、小农的聚居地;(2)、有较多原始公有制的遗风;(3)、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4)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2、中央集权:
(1)产生原因:a、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b、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c、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2)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结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
3、大河文明的特点:小农经济、东方村社、中央集权制度第5课:海洋文明
1、海外殖民: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
2、城邦政治的三种形式:僭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伯里克利时代(鼎盛阶段)4、雅典民主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P235、海洋文明的特点:开放、多元、进取第6课:草原文明
1、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2、北匈奴的西迁引发亚欧民族大迁徙
3、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4、蒙古对外征服战争的影响:a、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5、草原文明的特点:畜牧经济、迁徙性、侵略性(尚武)、军政合一政权但不稳定第7课:婚姻与家族
1、婚姻制度的演变线索:
群婚——辈分婚(族内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族外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氏族生活2、姓氏:(1)、姓:根据母亲所在的族姓而取。(2)、氏:a、以所在地方的地名命氏;b、以封邑命氏(3)、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
3、大家族:由父系祖先繁衍而成的聚居血缘团体。
4、大家庭:由多个家庭构成的,共同生活的血缘团体。
5、现代家庭演变趋势:以爱情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第8课:种族与人口1、三大人种及其分布:黄种(蒙古人种)、白种(高加索人种)、黑种(尼格罗人种)各主要分布:亚洲、欧亚、非洲
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已增长到50亿。3、人群迁移的类型:(1)、古代游牧民族的迁移(2)、近代殖民活动(3)、20世纪战争中的难民潮(4)、现代(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个体移民第9课:等级与阶级
1、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贵族和平民成为最初的基本社会等级。而广大的妇女、被征服者以及奴隶列于等级之外,没有公民权。2、不同历史时期中产阶级的构成:(1)、中世纪:市民阶层(包括商人、作坊主及教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在内)(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3)、20世纪70年代以后:知识型人才(依靠知识和科技发明而致富)第10课服饰
1、服饰的基本构成:头衣、体衣、足衣、佩饰2、服饰的功能:(1)实用功能:护体、御寒(2)装饰功能
(3)标识功能:等级标识、职业标识(以辛亥革命为界)3、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的影响。(2)不同经济生活的影响。(3)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11课饮食
火的使用
①陶器的发明并被用作炊具(第一次飞跃)
1、人类饮食经历三个阶段:生食熟食烹饪②调味品的发现和使用
2、人类的饮食结构是由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农耕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从事畜牧
业的民族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
3、饮食方式不仅能反映各地的文化传统,还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饮食方式和器具:中国:聚餐制,使用筷子西方:分餐制,使用刀叉
4、东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比较“理性”,重营养;东方比较“感性”,重口味。第12课:居住
1、居室类型:帐篷型、干栏型、洞穴型、上栋下宇型2、居室格局和人们的家庭制度联系在一起。3、人们对居室最基本的要求:安全与舒适4、影响居住形式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第13课:交通
1、交通设施:陆路(道路)、水路(桥梁)
2、交通工具:⑴车:人力、畜力机械动力(火车、汽车)⑵舟:人力、自然力机械动力(轮船)⑶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第14课:节日
1、岁时农事节日:插秧节、玫瑰节
2、宗教祭祀节日:端午节、浴佛节(佛教)、圣诞节(基督教)、开斋节(伊斯兰教)祭敖包
3、纪念庆贺节日:(1)纪念节日:西迁节、登城节、劳动节、妇女节(2)庆贺节日;各国的年节第15课:人生仪礼
1、诞生礼:未孕时的祈子、怀孕后的禁忌、临产期的惯制、报喜、新生儿沐浴、剃发、取名、抓周、过生日2、成年礼:(1)、共同目的:让青年人获取生活知识,明确社会责任,以更好地融入社会。(2)、基本内容:接受生活知识、生产技能的传授,经受体质、勇气、毅力的考验。3、结婚礼:基本程序:择偶(封闭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定亲、娶亲4、丧葬礼: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第16课:社会交往
1、见面礼:跪拜礼、鞠躬礼、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2、名片:名刺名帖名片3、称谓:(1)、基本类别:姓名称谓、职事称谓(2)、基本原则:谦己以敬人4、聚会:(1)功能:切磋学问、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广交朋友、启迪心智、增长见识(2)、场所:家庭客厅、公共俱乐部、小酒馆、咖啡厅、茶馆(3)、形式:沙龙、曲水流觞、文人结社第17课:法律的起源
1、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常用神明裁决的方法来解决纠纷。2、国家诞生以后,习惯→法律。
3、早期成文法典:古埃及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的《汉穆拉比法典》、印度的《摩奴法典》、中国的《法经》。
4、早期成文法典的特征:(1)、由统治者以神的名义颁布;(2)、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3)、严刑峻法第18课:法系1、中华法系:(1)、发展历程:战国、秦汉(形成)→隋唐(成熟标志:《唐律》、《唐律疏议》)(2)、特点:以礼入法、礼刑结合2、罗马法系:(1)、重要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基本诉讼原则: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公开审判(3)特点:私法
(4)影响:欧洲大陆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法律大多由它演变而来3、英国法系的特征:(1)、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2)、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第19课:审判制度
1、近代西方国家法院的设置:(1)、大陆法系: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2)、英美法系:a、英国:郡法院、治安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b、美国:联邦法院、州法院2、刑罚:(1)、早期阶段:同态复仇原则
(2)古代阶级社会:发展为生命刑、身体刑、财产刑、自由刑等一整套刑罚,成为维护统治秩序、镇压人民反抗的手段。(3)、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罪刑法定主义(4)、二战后:注重刑罚的教育和感化功能
3、陪审团制度的历史作用:它通过把裁决权全部或部分地交给陪审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第20课: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家——屈原:《离骚》(楚辞)2、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英)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第21课:史学
1、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希罗多德《历史》2、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传记体(纪传体):司马迁《史记》3、以年代为中心的历史编年体:孔子《春秋》、司马光《资治通鉴》4、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历史时段论”(长、中、短三时段)第22课:哲学
1、柏拉图《理想国》:核心思想——理念论
2、孟子的“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阿奎那(基督教哲学家)的神学思想4、朱熹的“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第23课:艺术
1、秦俑的艺术特点:现实主义的雕塑手法和宏伟场景融为一体。2、敦煌艺术受到印度佛教及其雕塑艺术的影响,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的祈求。3、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成为人性在艺术造型中觉醒的代表作之一。
4、罗丹往往能在那些有缺陷的体格或性格造型中,注入生命的力量和鲜明的人性,使艺术真正由神殿走向了世俗。代表作:《思想者》
第24课:宗教起源
1、原始宗教:三种形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2、古代宗教:维护国家统治,祭司集团的社会地位一般高于世俗贵族。
3、世界性宗教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信仰唯一主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上帝)和伊斯兰教(安拉)第25课:宗教传播1、宗教分布:(1)、佛教:东亚、南亚、东南亚(2)基督教:全世界(3)、伊斯兰教(回教):亚洲、非洲、东南欧2、教派纷争:(1)、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禅宗、净土宗、藏传佛教)(2)基督教:第一次分裂为东正教、天主教,第二次分裂出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3)、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第26课:宗教特征1、宗教典籍:(1)、佛教:《大藏经》(经、律、论三藏)(2)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3)、伊斯兰教:《古兰经》2、宗教组织:(1)、核心人物——神职人员(2)组织制度:佛教——僧团制度、基督教——教阶制(天主教的教皇制最典型)、伊斯兰教——穆斯林公社、兄弟制度3、宗教礼仪:(1)、佛教:五戒、十善
(2)基督教:七件圣事和主日礼拜(3)、伊斯兰教:五功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三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2)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5)宋朝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B、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要冲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境内多山少平原
海洋资源丰富
蔚蓝色广泛的海外贸易
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海外殖民
希腊文明的影响经济、文化交流
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城市国家
城邦小国寡民
充满活力的共同的文化特征
城市国家孕育了民主政治
城邦特色发达的商品经济
繁荣的思想文化
成年男子
公民范围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
希腊的公民具有参政素质
公民特征追求自由,充满个性
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基础)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后,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主要内容:①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债务奴隶重获自由,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②政治上:(A)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B)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作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形成)
内容:a划定10个行政选区取代氏族关系;b设立500人会议;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陶片放逐法。
意义: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鼎盛)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④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4、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得: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失:①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盛也民主,衰也民主)
第三课罗马人的法律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②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③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④自然法: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①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②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光荣革命”
时间:1688年。国家:英国。
原因: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推翻它。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结果: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
时间:1689年。
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内阁权利:对议会负责、控制立法程序;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首相)--行政权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性质相同);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相同;都是司法独立。
异:①国家元首的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②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美国的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英国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
不同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国王,世袭、终身。
“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总统,选举产生并有任期。
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
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
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是司法独立。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二)“一票共和”
2、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在这78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3.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1941)
a.内容: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
立法权-两院制议会:(众议院-普选、参议院9年-间选)
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b.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德意志的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
普丹、普奥、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第二帝国
3、《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①、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②、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
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意义: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作用: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
国家
项目中国英国美国法国
1875-1940德国
1871-1918日本1889-1945
国体
(国家性质)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政体
(政权形式)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议会制
君主立宪总统制
共和制共和制二元制
君主立宪二元制
君主立宪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度联邦制联邦制
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原则分权与
制衡
政党政治一党执政
多党合作自由党保守党工党等民主党
共和党
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议会国会议会君主
议会议会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世袭君主总统总统世袭君主世袭君主
政府首脑国务院
总理首相总统总统君主
宰相首相
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政体
(国家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首相内阁皇帝宰相总统总统内阁
立法权上下两院议会国会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
特点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相同点都有形式上民意选举的议会;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
代议制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其二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其四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鸦片战争的背景
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1840—184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856—1860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
1894—1895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条约主要内容危害
《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①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赔款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④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①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丑条约》①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③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①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勒索;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②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④列强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a.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b.列强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我们遗产。
c.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
d.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A、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B、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D、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
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主观上:战略的失误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功绩:深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教训:农民阶级无法承担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4、治国方案
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时间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奖励技术发明,兴办学馆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第三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爆发时间:1894年9月
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等。
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第四课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机关报《民报》
三民主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
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⑤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五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②党的奋斗目标③中心任务④领导机构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
条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分析。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②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六课:国共十年对峙
1、国民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工农运动发展:农民建立农民政权;工人组织武装举行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
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
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
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今年80周年纪念。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
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七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侵华日军的罪行
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建立的过程: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①凇沪会战:1937年8-10月。坚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长率500官兵全部牺牲,谢晋元副团长坚守四行仓库。②平型关伏击战:1937年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开赴山西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八课:解放战争
1、解放战争
(1)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展开(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
指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并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A、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①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②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1)领导年度的改革: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制定1982年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实行依法制国方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意义: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4)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年)——胜利回归(1999年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两岸统一功在千秋
(1)政治上首先是实现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中国有过太多的灾患,两岸骨肉同胞荣辱与共,携手并进,致力于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老百姓对国富民强的祈求;其次是寻求安全保障的立足点,让大家过上国泰民安的舒心日子,同祖同根的兄弟姐妹才能永远和睦融洽,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否则民众将无法摆脱紧张局势的困扰,甚至动武的危险;再次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下能充分地当家作主,港、澳民众安居乐业,以雄辩事实即可证明;(2)经济上首先两岸可以互补互惠,大陆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台湾占有资金、技术、管理的特长,为21世纪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坚固的支撑点,注入新血液,推动经济转型;再次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挑战,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进而可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其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更加依赖于海内外华人的协作,那么几十年后我国势必迈进一流的经济大国行列;(3)军事上不仅能共同维护国防安全,防范外敌入侵,因为台、澎、金、马战略地位极其险要,被称为东南钥匙、海路要冲,而且将节省巨额国防开支,化剑为犁,直接转向民用;(4)外交上既可增进亚太和平与稳定系数,缓和对峙甚至局势趋向升级的气氛,又可消除外来干预,不再仰仗任何大国,同时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享受中国人应有的尊严,还可以抵御当前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5)文化上一方面能焕发国民的爱国信念与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迎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外还可提高全民族素质;(6)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德国完成统一后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日本消灭割据奠定称雄亚洲基础;美国内战结束后加快马力赶超英法。总之祖国统一百利而无一害,完全符合两岸一致利益,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相辅相成,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可泽被子孙后代,何乐而不为呢,“台独”分子该及早从黄粱梦中惊醒,
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与修改: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1954年、1955年两次修改。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1)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过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史实: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主要活动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主要活动
(1)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2)加强与东盟的合作:1997年,对东南亚金融危机采取“感同身受,同舟共济”的态度;加强与欧盟的合作;(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立。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001年上海峰会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3、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4、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①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②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③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④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③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3月18日革命
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②民主选举和监督
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②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③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④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
俄国各种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2、过程: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④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⑤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⑥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背景: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①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③1947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⑤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影响
消极影响:
①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积极影响:
②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的成立:
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2、迅速兴起的日本:
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
中国:⑴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抗美援朝;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完成“一五”计划。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直发展(1956-1978):
⑶改革开放后(1978—):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不结盟运动:
条件: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的推动
诞生标志:
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②有力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第三课:走向多极化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⑴东欧剧变:原因:
①东欧国家自身积重难返
②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③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⑵东欧剧变,新政权纷纷投靠西方、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⑶苏联解体:过程: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②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导火线:《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订。)
③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鼎足之势话西方:
美国:①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②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
③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欧盟: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背景:苏联解体后,面临重重困难
1993年,叶利钦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普京的务实措施
俄罗斯仍然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风云际会看东方:
①第三世界国家力量进一步发展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结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
(一)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1)社会:清朝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2)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政治腐败,军队装备废弛,财政亏空,阶级矛盾激化。
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法等国完成工业革命,为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必然性——根本原因)
2.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背景:中国在正当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英国为扭转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白银。
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运动:在广州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禁烟运动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经过:A革职查办林则徐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C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D(1842年8月英军于南京扬言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实质:落后的封建制度(中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4.中英《南京条约》——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
(4)税款与英国商定。
(5)附件:英国获得“裁判领事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战争前:政治上独立自主、清政府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
战争后:政治上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社会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由原来的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社会性质: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总理衙门的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6.新思潮的萌发: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出《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性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评价:不是农民革命初中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7.第二次鸦片战争:
(1)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借“修约”时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目的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样,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侵略权益。“火烧圆明园”;广州巡抚柏贵——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的傀儡政权
(2)《天津条约》:(英法美俄四国)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增开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C(赔款)军费200万两白银、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E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北京条约》:(中英、中法)A天津为商埠B(割地)九龙给英国C(赔款)对英法各增至800万两白银D准许华工出国。
(3)俄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土地最多的国家)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67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