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太阳 - 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太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
5.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卡通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学生自由猜谜。
(贴上太阳)
师:下面,我们就伴随太阳的升起,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全文)
点评: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范读课文。
(课件演示内容)
学生边听边看。
点评:课件逐字演示课文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课件配音是童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聆听课文,不觉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借助拼音或问问同桌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愿意带大家读读。
学生带读。
师:同桌互读。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小太阳
点评:反复地读课文,既是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随文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读文识字过程中,教师注意渗透学生合作和评价的意识。
四、强化识字。
1.文中识字。
学生带读、跟读。
2.卡片识字。
学生多种形式读(指名、分组、男女生)
3.游戏识字。(猜字游戏)
点评:识字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文中识字到文外识字,每一个层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课间操:《上学歌》
今天,外面艳阳高照,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跳个舞吧。
五、课内外结合,复习巩固课内知识,深入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师:现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每天只看到一个太阳。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于是,人们请来会射箭的天神来到人间。要他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出示后羿射日图)
你愿意当后羿,做个射日的英雄吗?
(出示十个太阳)
我们不用箭,用我们的智慧来让小太阳消失。只要把小太阳出的难题回答出来,小太阳就会消失。谁来试试?
课件内容:
(1)太阳: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2)猜谜语:两个人手拉着手,是什么字?
(3)跳:用这个字组个词。
(4)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6)照: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这个字?
(7)叫:用这个字组个词。
(8)请你用手写出水这个字。
师:九个太阳都被我们的智慧消灭了,剩下的这个让老师来消灭吧?为什么不能射?
学生展开讨论。
师小结:看来,太阳对我们的用处还真大。小太阳听懂了你们的话。愿意每天认真工作,不再捣乱。他说:人类与太阳是好朋友。他愿意为人类做贡献。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人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最后一个太阳,出现美丽的世界)齐读。
点评:这里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有综合性,又充满娱乐性。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听了故事,了解了人与太阳的关系,又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读文。
1.播放录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
2.齐读全文。
点评:精美的画面使学生理解了太阳送给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在观看录象的时候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太阳的重要。
附:板书设计
太阳
水
鸟
美丽的世界
扩展资料
后羿射日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住在大海中央的扶桑树上,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只能看见一个太阳。
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就一齐跑到天空,蹦呀跳呀地玩起来。
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太阳的爸爸帝俊知道了,非常生气,就派一位会射箭的天神后羿到人间,要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后羿带了一张弓和十枝箭来到人间。他看见人们被太阳晒得没法活,心里难过极了。他拉满弓,搭上箭,想吓唬一下太阳,叫他们别再顽皮了。可是十个太阳不理睬后羿,还是在天空又蹦又跳。这可把后羿气坏了。他一箭射下一个太阳来,其他九个太阳吓慌了,急忙四处逃散,天气凉快一些了。可没几天他们又都跑到天空。这回后羿对他们可不客气了,他对准太阳,嗖嗖嗖接连射箭,太阳一个个掉下来。
人们想,要是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天空将永远会黑暗,庄稼长不出来,人还是没法活。有人就从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来。后羿看到箭袋空了,以为全射完了,就不再射了,于是天空还留下一个太阳。从此以后,这个太阳就规规矩矩了,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出来,他给人们温暖,帮助庄稼生长。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理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有关太阳的谜语
(一)
劳动英雄面孔红,
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
直到傍晚才收工。
(二)
有位老公公,
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
不是下雨就刮风。
(三)
天上一伙伴,
相貌常在变。
正面光灿灿,
背面永不见。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课题
可爱的校园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来认识数。
3.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认真倾听他人看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够分类数数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三)自主发现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生:(异口同声地)想。
(学生互相说)
生1:我看到图中有小松鼠、蝴蝶。
生2:我看到有小熊、小鸟、大象、小兔、树、花、蘑菇,还有字。
生:能。
(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认真地去数,他们有的先数小熊的个数,也有的先数小兔子,还有的先数小鸟的只数,当数的结果不一样时,又重新去数,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生:我数出来有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
生1:我给它们从小到大排,1,2,3,4,5,6,7,8,9,10。
生2:我还可以按从大到小排队,10,9,8,7,6,5,4,3,2,1。
生3:我给它们排成两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
1,3,5,7,9,
2,4,6,8,10。
(学生边说边挪动图片。
生:能。
生1:教室里有6盏灯、2个电扇。
生2:4扇窗户、1块黑板、2个板擦。
生3:同学们带来8辆玩具车。
生4:有5个变形金刚、3个布娃娃。
生5:我铅笔盒里有10枝铅笔。
(学生们数出操场上有10棵树、2个篮球架、1个沙坑、1根旗杆、4个单杠、3个双杠……)
生1:我看到了小动物上学的情境,数了它们的个数,还给它们排了队。
生2:我知道了教室里的东西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
生3:我数了操场上有10棵树。
生4:我知道了同学们带的玩具个数也可以数出来。
生:(齐声答)好!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校开学了。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非常羡慕你们,它们也建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上学的情境呀?
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科书第2~3页插图
师:请你们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能看到什么呀?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一听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来说)
(教师边听边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在这些美丽的图画里面,还有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能数一数吗?
师:分小组数一数,看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全。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数数的结果。
(教师边听边写在对应图下面。)
师:这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你们看它们有顺序吗?能不能给它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真棒!咱们来读一读不同的排列结果。
(大家一起读)
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物学校中有这么多能用10以内数表示的事物,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
2.师:你们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数数哪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去数)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师:那你们说,在我们的家中有没有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呢?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明天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小组合作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引出面对1到10这些数字的学习。
通过身边的一些事物,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能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给父母以及同学听。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板书设计:可爱的校园
挂图
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备注:
教学课题
快乐的家园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群体。
2.用迁移的方法,认识2.3.4.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2.3.4.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1.2.3.4表示的群体意义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三)活动:小小足球场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生:(异口同声地)想。
生独立观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互相说)
生:我看到图中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生:他们都是1
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自由说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你们最乖了,所有上过我们班课的老师都在表扬你们,老师决定介绍一位小朋友给你们认识,瞧!他来了,他叫小蛋(出示教材p4)今天,小蛋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到他家去玩,你们想去吗?那好我们就来帮小蛋解决问题吧?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蛋的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有多少?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刚才我们看到图上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这些人或物的数量都是几?
师:我们就可以用“1”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
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说得很好(抓住现场:举起一本书,说这是1本书,再拿来1本书,合起来就是2本书,可以用“2”来表示),谁来说2还能表示什么呢?
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说)昨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几个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足球场看看(出示:小小足球场)。足球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你们发现了吗?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呢?
2.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
思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在队伍中的第几个?(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在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
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创设“小朋友请客”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认数。这个过程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凌乱的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板书设计:快乐的家园
挂图
表示一个人、一座山、一个箩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鸟、一筐箩卜.......还可以表示1号。
表示数量的:1、2、3、4、5、6、7、8、9、10备注:
教学课题
玩具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助儿童喜爱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能够会写5以内的数。
3.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读写5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规范书写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左右”。
教材分析:
“左右”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的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因此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及游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关注微信公众号:陈老师优质课,免费领取一节优质课
1、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
2、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左右的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看苗老师手中的风车,喜欢吗?”(喜欢)喜欢的请举起你的手!
学生习惯性的举右手。
师:“同学们举的是哪一只手?”
“右手。”
师:“用我们的右手可以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感受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师:哪另一只手师什么手呢?
学生会回答左手。
师:“伸出你的左手和老师打个招呼,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左右”。
师:“如何区分这两个字?”
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
师:“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左手右手可以做什么?”
学生回答。
2、找一找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好多像左手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还能找出像左手右手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一个学生找,其他学生配合摸一摸。
3、我说你做
师: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现在我们邀请我们的左手右手活动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老师来做遥控器,同学们来做机器人。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对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开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右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找学生来当遥控器)谁愿意到前面当遥控器,像老师刚才那样,发号指令。
学生活动。
4、摆一摆、说一说。
同学们真是个优秀的遥控器和机器人,你们可真了不起!下面请和你的同桌握个手,希望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你们合作愉快。(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口令将文具按顺序摆放(找两个学生到前面摆)。
让学生统一说出摆放的顺序。
根据摆放要求,完成一下问题。
(1)摆在最左边的是_____?
摆在最右边的是_____?
(2)从左边数,橡皮是第_____个?
从右边数,橡皮是第_____个?(为什么是同一块橡皮,一会第2一会又第4呢?)
(3)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4)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____。
4、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师:同学们分清楚左右了吗?那同学们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和同学们的方向一致)
(转过身)那现在呢?苗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
同学们会迷糊,一会觉得是左、一会觉得是右。
师:那苗老师举得是同一只手,为什么你们觉得一回事左一会是右呢?看看,苗老师举得到底是哪一只手?
师:“同桌面对面站着,听老师的指挥。伸出你的右手。”
看一看你和同桌的手在一个方向上吗?再伸出你的右手,看看方向一样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结:当我们面对面,也就是方向相反时,我们的左边就是对方的右边;我们的右边就是对方的左边。
5、做一做、玩一玩。
同学们课真了不起!这么快就任清楚了左右,小猫听说同学们上下、左右分得特别清楚,跑来向大家求助,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1)小猫要去小兔家做客,该怎么走?
(2)从你抽屉里拿出学具,用笔画一画路线。
(3)说一说该怎么走?(对学生进行优化思想教育)
学生分享。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指一指。
学生回答,分享认识。
2、(上下楼梯的情境图)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上下楼梯靠右行的安全教育。
四、课后实践
今天,我们会用“左右”来描物体的方位,请同学们课下用“左右”来说一说上学的路线,再说一说放学的路线;好不好?
五、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5-16页。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学习重点: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一、复习:出示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2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15、16页第1、5、7、8题)(1)学生观察图找出数学信息及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口算练习。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15页第3、4、6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看图的技巧。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教材分析:
《我的家》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向人们勾画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赞美了人世间最为可贵的情感——亲人间的真挚的爱。虽然篇短小,却是小朋友们感情的真实流露,富有人情味。阅读诗歌,一种自然质朴的亲情会自由展现、升华,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馨,似乎有吃冰淇淋果冻一样。
教材安排了12个生字:家、有、的、爸、妈、也、中、快、乐、长、大。写3个字:人、个、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识字:认识12个字,在生活中识字。写字:会写3个字;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3、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4、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5、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相关磁带)、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互敬互爱,充满温馨。出示卡片“家”,谁认识这个字,大声读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温馨的气氛,有利于下面的课堂教学。)
2、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指导学生完整的句子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说的好的,给予表扬,说地不够完整的,给予适当的补充、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揭题,板书《我的家》。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听录音读。
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在下面划上横线。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互帮互学。在文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大声指读,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中都有谁?(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有我和爸爸、妈妈)
5、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指导后一个字读轻声)
6、老师带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最好用课文中的语言说)
7、同捉互相检查读,熟读成诵。
三、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怎么爱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实际的例子,再结合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爱她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画面情景,注意回答问题时声音的响亮及说完整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五、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谁能诚实地说,有的生字我还不能熟练地读出它的名字,需要别的小朋友帮一帮自己。(让该生认读生字新词,不熟练的让他自己指名同学带领自己读。)
2、认识笔画:撇和捺。
3、以“人”为例,认识书写笔顺:先撇后捺。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同时注意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升华
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照顾你们的生活,关心你们的学习,教给你们做人的道理,你们爱他们吗?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收玉米》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数学思考:探索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的算理。
3、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加减法的意义。
4、情感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画面,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要求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独学思疑,合作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呢?
学生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57 - 42 = ?
57和42都是两位数,你学过哪些两位数的减法计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57-42吗?
独立尝试,抽生汇报。
1、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把57拆成5个十和7个一,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算法吗?(能)学生尝试。
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再借助小棒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三、内化展示,点拨引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生汇报操作过程。
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减法的竖式过程:(师板书过程)
5 7 先在上面写出被减数57,
-4 2 再在下面写出减数 42,个位对个位,十位与十位对齐
1 5 从个位算起,7-2=5,再计算十位5-4=1,得到15。
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通过拨计数器加深学生对位值的理解,为学生理解竖式做支撑,明白相同数位相减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计算的具体写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1、森林医生,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并纠正。
2、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答过程。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4”,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课题
大家来锻炼
课时进度
1课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复习有关比较的知识
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踊跃发言,介绍校园的美
2、交流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的好处
3、看图,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主题图,说说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图上有人、有树、有花、有房子、有蝴蝶等,图上的小朋友有的在做操,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赛跑,有的在爬梯子等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有几个人在踢足球?有几个人在做操?有几个人在爬梯子?有几个人在赛跑等
回答:有10各人在踢足球,有4各人在做操,有3各人在爬梯子,有10各人在赛跑等
2、仔细观察,在树上标一标
3、在方框里天上相应的数字
4、独立思考,汇报问题、解决问题:赛跑的比爬梯子的多多少人?足球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少多少?
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列式计算
5、小组合作,按照上面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1、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谁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2、在校园里,你最喜欢参加什么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
3、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交流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1、让学生再看图,提问:根据图上的体育活动,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提出哪些关于数学的问题?
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2、看看爬梯子的这几个小朋友,他们哪个爬的最高,哪个爬的最矮?
3、我们再来看看赛跑的这几个小朋友,大家来给他们排个名次吧!
4、关于体育运动,大家还能提出加减法的问题吗?大家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参与学生的活动,给学生重组的运动时间,巡视,作必要的指导。
5、除了体育活动,图上还有其他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图上有几种花?它们分别有几盆?一共有多少盆?
创设情景,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引出主题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学生和老师一起寻找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真棒!看了一幅图就能发现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来解决,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本上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励、增强学习信心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大家来锻炼
数的问题:
有几个人在踢足球?有几个恩在做操?有几个人在爬梯子?有几个人在赛跑?
加减法的问题:
赛跑的比爬梯子的多多少人?足球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少多少人?备注:
教学课题
整理房间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意义
2、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事物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中的图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学习分类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第一竖行是一组
前面一排是一组
按男、女分组,全班可分为2组
还可以按年龄进行分组……
1、看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房间挺漂亮的,但是有点乱
书应该放在书架上,不应该放在地上
太乱了,他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2、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东西圈起来,在同类物品上画上相同的符号
3、独立分一分,全班汇报。
我把笔、作业本、书和文具盒放在一起
把衣服和裤子放在一起,这些都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我和他分得不一样,我把这些东西分成四类,因为球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应该把玩具和体育用品分开
我和他分得也不一样,我分的是五类,棋子、床、柜子都是家具,也应该分成一类
我认为你这样分不对,我们是在整理房间,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又不是在搬家….
我是说家具是一类,其他东西一共是五类…….今天老师想把全班同学重新分组,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指多名学生汇报
提问:还可以怎样分组呢?
小结引入:大家的想法真好,分法真多,真棒!像这样对一些事物或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这是小明的房间,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2、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这个房间?请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把同类的东西放到一起
3、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好的?你为什么这样整理?
很好,这一类是学习用品。还有别的意见吗?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争论,教师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统一观点,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房间整理好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分类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发表看法,产生分类的必要
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充分交流,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三、练一练
1、看图,指认图上的动物:有小狗、格子、燕子、蜻蜓、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小兔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在族类相互展示
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指认图上的物品,独立思考分类方法,全班交流1、出示第1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动物的名字
2、提问:这些动物,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类?
3、让学生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4、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5、出示第3题主题图:图上都有些什么?现在老师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玩具、文具和服装鞋帽,你指导老师是怎么分的吗?
先认识这些动物,才能给它们正确分类
初步体会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训练学生根据既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整理房间
文具:
衣物:
玩具:
练一练第1题:
分成地上爬的和天上飞的两类
天上飞的还可以分成鸟类和昆虫两类备注:
教学课题
整理书包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书包的过程,明白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大量的时间活动,体会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存在于我们身边
3、初步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红、黄蜡笔和水彩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整理书包,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
三、练一练
1、与老师对话,看图片
2、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
3、汇报分类结果
按退的多少分
按生活习性分
按拿花的颜色分……
大声回答老师:有信心
1、整理书包
把书包里的物品都放在桌面上,想想它们的用途,再想想如何方便平时取用
2、积极汇报
我的书有大、小两种,我就把它们分成两类,文具盒、水彩笔、学具核分为一类
我为了方便取用,经常用的语文、数学书为一类,其余的书为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我分了五类,课内书是一类,作业本是一类,练习册是一类,课外书是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3、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位小朋友的分类标准分别是什么?他们这样分各自有什么好处?
4、踊跃上台进行操作
两名学生按颜色分类
三名学生按长短分类
1、独立观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2、独立完成,自由分类,全班汇报交流1、大家平时学习很辛苦,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拿着鲜花来表扬今天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高兴吗?
2、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条腿?生活习性怎样?分别拿着什么颜色的花
3、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小结: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多种标准的分类。大家有信心得到小动物们送来的鲜花吗?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
巡视,适时个别点拨
2、组织多名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及结果
小结:大家的分类方法都不错,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就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我们把书包整理好后,以后取用就比较方便,再也不会从一大堆杂乱的书本中东找西摸摸了。那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爱惜书本
3、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你能看出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吗?
4、出示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引导观察: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怎样给它们分类?
1、出示第1题图,提问: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分?
课对学生进行必要指示
2、出示第2题第(1)题图,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分类,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整理自己的书包,经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过程,体会统一标准下的确
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四、全课小结
自由谈这两节课的收获,全班交流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整理书包
给动物分类:根据腿的多少分;根据生活习性分;根据拿花的颜色分
整理书包:大书、小树、学习用具;常用书、不常用书、学习用具;课内书、作业本、练习册、课外书、学习用具
给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分类:根据颜色分;根据长短分备注:
教学课题
前后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其空间位置的向对性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活动中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懂得要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由于参照对象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
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
3、初步认识前和后
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
2、独立思考,积极提问。如:小兔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交流、汇报:
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
踊跃报名参加
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
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兔子跑得快,由于骄傲自满,反而落在乌龟的后面,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后来,兔子、乌龟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谁能说说会有什么结果呢?
3、两次比赛中,龟兔的前后顺序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它们俩的位置改变了。刚才也有同学少到了前和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让学生观察画面,课件呈现5个小动物塞跑的情景,引导交流: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
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
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
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
先看懂两幅图的意思,独立想一想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在小组内试着讲一讲,再全班讲,评比看谁讲得好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备注:
教学课题
上下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
2、全班交流,如头和脚的上下关系、手和脚的上下关系、手与头的上下关系、五官的上下关系等
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1、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3、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
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积极汇报,如说一说:自己家楼上是谁,楼下是谁;鼻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1、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
2、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
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
3、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
4、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
5、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
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天在上,地在下,飞机在天上飞,火车在地上跑,书柜中的书也有上下之分……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具有上/下关系的物体,我们如何正确地观察并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呢?
1、课件出示:松树老爷爷今天真高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看望它。瞧,漂亮的小鸟飞来了,停在桃树上。这时,机灵的小白兔一蹦一跳地也跑来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小鸟在小兔的什么位置,小兔在小鸟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小松鼠蹦蹦跳跳地跑来,几下窜上数拉着松树爷爷的手不停地问候。大家瞧瞧,小松鼠在哪儿站着的呀?
3、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
2、第2题:6和9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就学过的数字,老师知道写这两个数字对同学们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大家快来写一写吧
3、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
4、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淘气能根据机灵狗的提示找到宝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第5题
出示主题图及已知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并说一说为什么?
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
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踊跃发言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备注:
教学课题
左右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集体照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摆一摆
1、积极汇报: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用右手写字……
2、积极汇报: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吃饭是用左手拿碗
3、想一想,说一说:左耳朵,有耳朵;左眼,右眼
4、全班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1、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课件出示的顺序摆一摆
2、想一想,回答问题
铅笔
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右边有文具盒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进行小组活动,大乱各学具的顺序,再已尺子为标准,说一说尺子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
4、积极做游戏
有的学生回答是右手,有的学生回答不是右手
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不能却蒂诺左右手,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
听讲,理解老师的话
5、兴致勃勃地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
如:楼下的同学想一想,自己现在是靠游走,上来的同学在自己的左边走,不过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他们也是靠右边走的1、大家说一说,我们通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通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左右配对的好朋友吗?
4、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
如: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右手……
1、课件演示顺序摆放好的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让学生按照这个顺序摆一摆
2、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尺子的左右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有不同意见吗?
课件同步演示:以尺子为标准确定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打乱顺序再摆一摆、说一说
指两个摆法不同的小组说一说
4、组织学生做游戏:左右手
跟学生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把右手放下,引导:请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判断以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
小结:非常正确,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着,方向相反,所以举起的右手也刚好相反。
4、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梯进行时间活动,一批学生上楼,一批学生下楼,要求都靠右走。
创设情景,通过多种活动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按照课件一一对应地摆,感性体验左和右,在语言表
达中逐步学会确定物体左右位置与顺序
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体验,获得对左右的深刻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左右具有相对性
渗透良好公共秩序的教育
、练一练
1、按照第2题的要求做一做,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自由结组,做游戏。一人发出指令,如:请站在我的左边“,另一人按指令做动作
3、看图,小组讨论,可借助学具摆一摆,或在树上花圆圈带起汽车,想一想:在右边再摆几辆车,大客车才是第5辆
汇报:一共7辆车。我是这样想的……1、做一做(第2题)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第4题)
3、出示第3题主题图,提问: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多少辆车?提示学生:有几辆车被树挡住了,看不到。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左右
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最左边的是铅笔
最右边的是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备注:
教学课题
教室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培养初步的比较、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认识位置的相对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性教学重点综合运用“位置与顺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学(具)准备
说一说、练一练的主题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配合老师进行谈话
2、看图,先以小女孩为标准,再以小男孩为标准,分别说说他们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1、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序地说
2、多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1、同学们,大家到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好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左右说点儿什么吗?
1、出示教师图,或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
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自由说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组织学生做以下游戏
排队游戏,明确前后关系
听要求拿放物品,明确上下关系
正说反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由发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多种游戏训练学生对位置和方位反应的灵敏性
三、拓展训练
四、课堂小结
4、独立思考,全班汇报。
5、看图,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答案:淘气的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2个人
学生积极发言4、出示练一练第2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
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
5、出示学校所在地的地图,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物
有4个人排队买票,淘气说:我不在最前面,也不在最后面;从后面数,我排在第3位。提问:淘气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认识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
拓展训练,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训练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室
教室的前面有:
教室的后面有:
教室的左边有:
教室的右边有: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设计理念
标准要求: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非正式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例题1。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能根据所描述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一套水果图片,学生每组一盒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一段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师:同学们这么熟悉刚才的音乐,老师猜你们一定特别喜欢蓝猫。想知道它最近的消息吗?
(课件出示场景1配画外音)“蓝猫我改行做水果店老板了。”
师:瞧瞧它的柜台,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会觉得蓝猫把各种水果堆在一起太乱了,需要分类摆放。
[意图: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教师以学生熟悉又喜爱的《蓝猫》主题曲吸引其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为组织教学做好了准备。“蓝猫改行做水果店老板”又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提出,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产生统计的需要。]
二、整理数据
1.师:如果这个盒子里的图片就是蓝猫柜台上的水果,你们愿意帮助他整理一下吗?
四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预设:有的小组可能是把水果分成了四堆,教师肯定他们分类的思想;有的小组可能会分成了四排或四列,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并认识到这种方法不仅分了类还便于计数。]
[意图:学生对分类和数数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提供一盒水果图片让学生整理,便于操作,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适时指导,启发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这是统计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的活动中感悟统计的方法,体验统计的过程。]
2.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学生互相评价。
师:当我们把物品整理成“排”或“列”时,往往要以一条线为起跑线,把横排(或竖列)对齐,习惯上从下往上排,也可以从左往右排。(教师扭转水果图下面的垫片,呈现从下往上排的方法)
思考:这样做好在哪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把一堆水果分一分、排一排,很快就变成了这幅整齐漂亮的画面。(板书:分一分、排一排。)其实你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数学中常见的一项工作——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意图:一个简单的教具垫片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象形统计图两种不同的摆放方式,既省时又明了。学生会觉得便于计数,能清楚地数出每种水果的数量;便于比较,能直观地看到水果的多与少。同时象形统计图的生成也为条形统计图做好了过渡准备。]
3.师:现在我们需要把这个统计结果保留在纸上。想一想:怎样利用这幅图表示统计结果呢?
让学生在方格上涂色分别表示每种水果的数量,并把相应的数量填在括号里。然后和同桌交流: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多少?接着在全班汇报交流:从这幅图上能看出什么?知道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首先说到的是各种水果的数量,教师随即贴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如果学生说不出表外的信息,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谁比谁多、多多少等数学问题。]
4.师:为了使蓝猫看得更方便、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将收集的数据这样进行的整理。教师画出表格线,帮助学生认识表格的第一行是水果的——种类;第二行是水果的——数量。板书:种类、数量,完成统计表。
[意图:教材的例题1并没有出现统计表,这里之所以提前引入简单的统计表,是为了在比较中渗透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优点。同时也为给例题2减轻分量,为练习十七的第1题扫除障碍的。]
教师小结:我们从这样的统计表或统计图中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每种数量的多少和它们的关系。学会统计能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面我们试一试。
三、应用拓展
1.师:这是老师根据大家的学籍卡整理的每位同学出生的月份,从表中找到你的名字,看看你出生的月份有没有写错的。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完成课本P95——1题。
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始数据,要把本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用涂方格的方式画在图里,数清各月的人数填在相应的表格内,根据图或表回答图表下面的三个问题。
[意图:教师提供的每位学生的出生月份是原始数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名字核对正误,实际上是检验学生能否读懂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原始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则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回答下面的问题又是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再次感受。]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96——2题。
[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集体订正统计结果,分析错因。
[预设:大部分学生可能要从轮船、火箭和小鱼的图片上分类去数每种图形的数量,也许有个别同学会寻捷径,直接从“√”或“正”字中获得数据,这时就会出现统计结果不一致。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统计的,当学生说到从符号中获取数据时,教师追问:为什么想到了直接从符号中获取数据?在肯定这种方法后大家一起分析错因。]
师:从图片中数出的结果是可靠的,从符号中获取数据简明易数,方法很好。但是书上给我们呈现的并不是完整的结果,怎样用这些符号做记录?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符号来记录?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做练习,减少教学成本,提高课堂实效,减轻课业负担。同时为下节课教学例题2用符号的方法统计做一些提示和铺垫。]
同桌合作,再次从图片上数清楚每种图形的数量,有错的改正。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并提出更多的问题。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用分类数数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了整理,这个过程就是统计。统计的结果通常反映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经常要用到统计,我们也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搜集一些数据,分类整理出来,作个统计分析。
设计思路
“学”数学不如“做”数学。统计教学更应如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让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在做统计的过程中真切感受统计、理解统计、运用统计。
1.灵活选取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统计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的素材。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窄,对许多现象要么不理解,要么不感兴趣,因此在一年级统计教学中,选取学生能够理解的同时又感兴趣的素材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
教材的例题1呈现了三行盆花,各种颜色的盆花混杂在一起,特别是红花和粉花不容易看清楚,为避免干扰,本课创设了蓝猫开水果店的情境。它既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也能较好地体现分类统计的需要。教学要尽力营造这些“需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精心设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
为了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统计知识,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老师在每一个活动和每一个细节处并不急着“教”什么,而是耐心地把“经历”和“领悟”的机会留给学生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
(1)分类是初步的数据统计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了统计愿望,就会主动地分类、计数、比较。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学生的分类结果自然地呈现出象形统计图。
(2)由于这个象形统计图是许多图片摆上去的,就引发了画条形统计图的需要,从象形统计图到条形统计图的无痕过渡,增强了学生探究的自信。(3)表格是表达数据的一种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对统计表的分析,一边贴图片,一边填数据,又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统计表,学生初步认识到统计表的形成,并在与统计图的对比中感受两者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
3.进行数据分析,体会统计价值。
获得数据不是统计的最终目的,填写图表也不是统计教学的唯一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的主要情况,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才是真正体现统计的价值。学生对每一个内容进行统计之后,教师都要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这是引导他们利用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思考。学生的回答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出各类物体的数量,另一种是对数量进行比较或综合,从本质上讲,两种回答的差别在于对统计获得的数据的利用程度,前一种回答是重要的,后一种回答更有意义,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统计的价值得以渗透。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海水》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上册《海水》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一、自主学习: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欣赏有关大海的图片)
2、喜欢大海吗?那你们了解海水吗?你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你知道它为什么是咸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水》。
(二)、自学提纲
1、预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处理。
2、熟练朗读课文,用“——”画出向海水提问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到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三)学生依据提纲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1、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先认读。
2、试一试把词语回到课文,指名读。
3、齐读全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4、出示字宝宝,抢读识字。
三、合作探究:
1、指读课文,用“———”画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2、师问:“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海水的怀里抱着天,海水就那么蓝呢?
4、那么“渔人”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5、师小结:捕鱼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无际的海水变成咸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
使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五、堂清检测:
1、读一读
你好笑着回答怀抱流汗因为什么
2、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海水
↙↘
蓝咸
↙↘
抱着天流了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2、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收集关于大海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你还了解大海什么知识?你还想向大海提什么问题?
2、学习书写6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二、自学检测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延伸,激发兴趣。
1、你还了解大海的什么知识?和同学交流一下。
2、运用书中的方式,向大海提出问题。
3、小结:同学们,海底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开发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学习新笔画“撇折”,指导书写。
3.指名说字的笔画顺序。
4.指导书写“为、回、因”。师范写,生书空。
5.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堂清检测:
1、拼音节,写词语。
yīnwèishénmehuílai
()()()
2、组词。
什()回()为()
打()因()位()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整理了这篇一年级上册语文太阳课后练习题,希望大家练习!
一、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Shūjiàjūnliáoshì
()菜庄()杀()治()摄()度
fánzhíbǐjiàoyùfáng()()()
二、我会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吸收──()()生存──()()
密切──()()温暖──()()
黑暗──()()美丽──()()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例:式试(考试)拭(擦拭)
氐()()家()()
直()()票()()
三、想一想,我会填。
a.列数字b.举例子c.做比较d.打比方
1、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2、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光准备知识点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搭配练习题的运用,一年级上册语文太阳课后练习题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检测练习,另外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练习题(上册),欢迎阅读!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3,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一练,全课小结
独立完成,订正答案学生总结,汇报指导学生完成书中的相应练习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体会减法过程,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作业设计:
练一练的2、3、4题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5-2=3
读作:5减2等于3备注
教学课题
得数是0的减法的认识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含义
3、提高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具)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三、试一试
四、练一练
1、做手指游戏,如老师伸出4根手指时说出算式:5-1=4,5-4=1
2、列出算式,思考问题
5-0=5,5-5=?
根据提示得出:5-5=0
1、看图讲故事: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先吃掉了1条,然后又吃掉了一条,最后把鱼都吃完了
2、看图提出问题: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吃掉了1条,还剩下几条?列式为:3-1=2
3、独立完成,汇报
第三幅图:3-2=1
第四幅图:1-1=0,3-3=0
4、比较,明确:不管怎么计算,最后都剩下0条鱼
5、学生交流、讨论
6、小组讨论,汇报发现: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
1、看图,汇报:小红在玩套圈游戏,套中了1个,其他3个没中
2、小组交流讨论:1表示套中了一个圈,3表示有3个圈没中,4表示小红一共丢了4个圈
3、4-1=3
4-2=2
4-3=1
4、全班交流故事,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及对应算式的意义)
1、独立完成,在小组内尼塞,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在树上独立完成计算1、于学生互动,做手指游戏:一只手有5根手指,老师现在伸出4根手指,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一次伸出3根、2根、1根)
2、伸出拳头,问学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列算式呢?该怎么计算?
提示:一个都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5减5得几?
1、出示主题图,引导:谁能根据这四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2、根据第一、二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3、根据第三、四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4、引导观察算式:比较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像这样类似的算式,你还能举例说几个吗?
6、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书试一试第1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图中看到了什么?
2、提问:算式1+3=4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有几个小朋友也在做这个而游戏,他们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你会有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4、出示试一试第2幅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完成每幅图下面的填空
1、第一题
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独立完成
2、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得出结果后提问:观察等号两边房子中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旧知,同时提出新的问题
看图讲故事,训练用减法表述的能力,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通过多种方法计算得出0,体会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
巩固减法计算,加深对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的理解
通过联系提高学生进行5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五、全课小结
3、小组讨论,列出所有可能全班交流自己所学到的知识3、第3题
引导理解提意,提问: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你会写出几个加法算式和几个减法算式?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变化规律
巩固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得数是0的减法的认识
3-1=22-1=11-1=0
3-2=11-1=0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备注:
教学课题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7的加减法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序思考的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学重点学会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6、7的加减法,对6、7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教学(具)准备
教材情境图,棋子若干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师生互动,做猜数游戏,认识6的加减法
二、生生互动,认识7的加减法
三、想一想
四、练一练
1、获得肯定,满心高兴,对游戏充满好奇
2、师生互动,做游戏
(1)回答:4颗
(2)回答:2颗
(3)数一数,回答:一共有6颗棋子
明确合在一起用加法算式表示,列式为4+2=6
3、观察、思考,回答:右手有2颗棋子
列式:6-4=2
4、积极配合老师做游戏
5、小组合作,整理算式
汇报整理结果
1、大声表达想法
2、拿出课前准备拿的棋子或圆片,同桌合作做游戏,每完成一个猜数游戏便几下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3、小组代表汇报算式
1、看图讲故事:大灰鼠在地里偷了7个土豆,被农民伯伯发现了,大灰鼠背起土豆就跑,不料装土豆的袋子底破了一个洞,大灰鼠一路跑,土豆一路往外掉……
2、纷纷猜测:可能掉了2个,可能掉了3个等,也可能全部掉光了
3、小组合作,整理算式。
4、发表感想:按顺序写,分类写,这样就又快又不会漏掉
1、理解题意,左边的图是把得数是7的桃子连一连,右边的图是把得数是6的菠萝连一连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跟大家做一个游戏
2、引导学生做游戏
(1)左右拿4颗棋子,问学生:我左手里有几颗棋子?
(2)右手拿2颗棋子,问学生:我伸右手里有几颗棋子?
(3)现在老师把这些棋子放在一起,数数看,一共有几颗?
(4)能用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吗?
3、继续引导:还是这6颗棋子,我左手拿出4颗,大家猜猜看,我右手有几颗?你能列出算式吗?
4、继续引导学生做游戏。
5、引导学生对以前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
组织学生汇报整理结果
1、同学们还想继续做游戏吗?
2、下面的游戏交给同学们自己去做。(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做猜数游戏)
2、组织学生汇报列出的算式。(相应板书)
1、出示“想一想”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鼓励觉得自己能讲的更好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讲,活跃课堂气氛
2、提出问题:大灰鼠的口袋里可能还剩下几个?掉了几个?
3、你能把所有的可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作必要指导)
4、小结:怎样才能写得快而且不漏掉算式?
1、出示第一题情景图,引导理解提议并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的信心
以5以内的加减法为基础,教师层层指导,扩展计算范围
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举一反三、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讲故事的形式整理的加减法,激发学习兴趣
五、数学游戏
2看图,理解题意,完成一图二式
2、独立完成,订正答案
同桌两人合作做游戏
3、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4、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完成第3题,集体订正答案
组织学生玩数学游戏
凑6游戏:两人游戏,一人先出几颗棋子(不大于6颗),另一人相应地出几颗棋子,使两个人出的棋子凑起来是6颗。
凑7游戏:同上,两人出的棋子凑起来是7颗通过练习,巩固和熟练6、7的加减法计算
在游戏中巩固6、7的加减法,增加学习的乐趣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6、7的加减法
6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
7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备注:
教学课题
跳绳(8、9的加减法)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8、9的加减法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序思考的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对8、9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教学(具)准备
教材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涂一涂
三、试一试
四、练一练
1、看图,交流图意,提出问题:图上有2个小朋友在甩绳,有6个小朋友在跳绳,可以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
2、思考,明确要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汇报,6+2=8或2+6=8
3、独立思考,明确要用减法来计算,列式:8-2=6
提出类似的问题: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游戏,有6个小朋友在跳绳,有几个小朋友在甩绳?
4、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整理,小组代表发言
1、看图,回答:一共有9个格子,涂色的有1个格子,还有8个格子没涂色
2、思考,列式:8+1=9
9-1=8
3、拿出彩笔涂格子,想涂几个就涂几个
4、小组讨论、交流,列出算式,整理算式,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独立审题,交流题意,汇报算式
第一幅图:4+5=9
第二幅图:9-2=7或9-7=2
2、独立完成计算,在小组内比一比
3、交流,完成第3题
看图,理解题意:把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相加,凑成9
7和2凑成9,8和1凑成9,6和3凑成91、出示跳绳主题图,成设情景:课间活动的时间到了,一(1)班的小朋友们正在玩跳绳游戏。同学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同学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3、同学们真棒!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了问题。老师现在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列式解决:图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游戏,其中有2个小朋友在甩绳,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4、及时肯定学生,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一,8的加减法。除了刚才我们说道的几个算式,得数是8的加减法还有哪些呢?
1、出示涂一涂情境图,提问:图上一共有几个格子?涂色的有几个格子?还有几个格子没涂色?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分别列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吗?
3、让学生拿出有9个方格子的纸,随意涂几个格子
4、提问:涂了几个格子?还有几个格子没涂?你能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刚才同学们已经整理出了8、9的加减法算式,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全班订正,重点订正第二列最后一题和最后一列第三题
1、第1题
引导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指名汇报
2、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的同学可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全班订正
3、第3题
出示第3题情景图,引导,瞧,8个小动物正在做找朋友的游戏,小松鼠和小老虎已经找到了它们的朋友,你能帮其他小动物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让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9的加减法
训练有序的思考能力
巩固8、9的加减法
进一步熟练8、9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五、全课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巩固学生的记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8、9的加减法
8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
9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备注:
教学课题
可爱的企鹅(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进度
1课时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
2,在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数感
3,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8、9的加减法,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示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
教材情境图、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三、练一练
1、配合老师做游戏,复习旧知
2、进入今天的新课
学习第一、二幅图:
1、看图,回答
我看到了9只企鹅
我看到了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
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把左边的6只和右边的3只圈起来
3、大括号在这里表示把左边的6只和右边的3只企鹅合起来,“?”表示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4、全班交流
5、回答
我是数出来的,一共9只
我是算出来的,一共9只
6、交流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并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学习第三幅图
自学、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用三句话说说情景图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以及求什么,连起来说一说
把第三幅企鹅图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
在小黑板上写出算式9-3=6,订正
理解算式:为什么要从9里减去3
交流算式中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再齐读算式
比一比,独立完成计算1、课前准备
对口令游戏:复习8和9的组成
开火车游戏:复习8和9的加减法
2、孩子们,有一批勇敢的科学家数数、阿姨们要到世界上最冷、宝藏最多的地方——南极洲去考察。你们想去吗?坐上我们的小飞机,准备出发了。
学习第一、二幅图:
1、板书课题,出示第一幅情景图,引导:瞧!美丽的南极到了,大家看到了什么?
2、老师想把左边的6只和右边的3只合起来,怎么办?
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
3、出示大括号、问号,指导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然后提问:大括号、问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的是什么,同全班同学交流,可以边说边做合起来的手势
5、提问:合起来是多少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6+3=9
6、让学生对照图和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过渡:南极洲真是太神奇了,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我们继续往前走,看看还有什么可爱的小动物在等着我们
学习第三幅图
出示第三幅图企鹅图,引导自学
自学提示:括号和括号下面的话各表示什么?左边的4只企鹅表示什么?它们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其他企鹅跑到哪里去了?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教师层层引导,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图示符号的意思,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初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经验,进一步学习图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高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四、数学游戏同桌合作做游戏组织学生做游戏:在纸上分别画6、7、8、9个点,并写上相应的数字,然后盖住其中的几个点,让对方猜猜盖住了几个点通过游戏进一步熟练加减法计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6+3=99-3=6备注:
教学课题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体会10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通过整理算式,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快速凑10,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
三、自主探究新知
积极抢答,说出得数
各自说说自己的分法
生1:9个一堆,1个一堆
生2:8个一堆,2个一堆
1、动手摆一摆,汇报相应算式
2、交流算式
3、跟老师一起整理算式
4、讨论,发现规律
5、汇报结果,齐读规律复习9的组成,出示9以内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得数
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机灵狗有10个苹果,想把它们分成两堆,怎样分?大家能帮它想想办法吗?
过渡:大家的分法真多!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观察方法来学习10的加减法
1、让学生用学具代替10个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指名说出相应的算式
2、全班交流所有的算式
3、引导学生整理这些算式
4、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如果没有图,怎么想它们的得数?
5、组织学生汇报复习旧知
创设情景,了解10的组成,为探索10的加减法作准备
四、练一练
五、数学游戏
1、踊跃汇报
2、独立完成,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讨论完成第3题
4、根据算式说对应的意思,如:河里有10条鱼,小猫吃了8条鱼,还有几条鱼?
10-8-=2
完成填空
同桌合作,做手指游戏1、第1题:指名说一说
2、第2题: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完成
3、第3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出算式
如果机灵狗再网上爬呢?
4、出示第4题情景图,让学生根据每个算式说说相应的意思,并完成填空
提示:最后一个算式表示小猫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组织学生同桌做手指游戏,如:一个同学伸出1个手指,另外一个同学伸出9个手指,然后一起说算式:1+9=10
通过练习巩固10的加减法
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
9+1=1010-1=9
1+9=1010-9=1
8+2=1010-2=8
2+8=1010-8=2备注:
教学课题
操场上(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摆学具等活动,能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进一步观察方法
3、初步形成操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谁多谁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教学(具)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三、练一练
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认识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看情景图,思考里面会有那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有几人?老师有几人?
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对几人?
3、汇报结果:一共有10人,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
多6人,老师比学生少6人等等
4、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5、指名回答,汇报想法,列出算式:8-2=6
6、独立完成,汇报:女同学有5人,男同学有3人。列式:5-3=2
7、比较两个问题,明确:这两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但意思都是一样的,解决方法也一样,结果也一样
8、相互交流,相互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1、与同桌合作,拿出学具摆一摆,交流结果,再完成填空
2、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图上信息:图上有7只小鸭,三只大鸭
提出并解决问题
一共有几只鸭子?
列式:7+3=10
3、与同桌交流图意,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有8个小朋友、10把椅子、每人坐一把,还剩几组织学生进行投球比赛:请两名同学上台,在指定的地方往一篮子投球(一黄一白)。教师下口令,两名学生开始投球。下面的同学击掌为他们加油,在规定的时间里,投的最多的获胜。比赛结束后,教师提:谁投得多(少)?谁比谁投得多(少)?
总结游戏,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刚才的观察方法来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主题图中的情景:下课铃响了,老师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瞧,他们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数各数,有的在记录,玩得多高兴呀!
2、看看这幅图,老师想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猜猜,老师要提什么数学问题?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4、你是怎么知道,学生比老师多6人的呢?
5、要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6、试一试: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7、出示问题: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人?
小结:这两个问题中,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说法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结果都一样
8、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第1题
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再完成填空
2、出示第2题图,引导: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适时给与必要指导
3、让学生看图,交流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根据情景图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体会比较多少的不同表述方法
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活动
把椅子?
列式:10-8=2
1、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活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全班活动,做游戏1、小调查:调查小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做一做。
2、组织学生做游戏: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想跟谁比就跟谁比。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
1、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8-2=6
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5-3=2备注:
教学课题
乘车(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会算此类题目
2、能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能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具)准备
教材情境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2个
1个
3个
4个
7个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是算出来的2+1+4
1、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先上来1人,2加1等于3,再算后上来的4人,3加4等于7
先算总共上来了多少人,1加4等于5,再加上原来车上的2人,5加2得7
3、看图,交流图意:公共汽车上原来有2人,到第一站牌是上来了5人(先上3人,后上2人),到第二站台时上来了2人,又下了3人。
4、积极思考,汇报问题:
到第一个站牌时,车上有多少人?
到第二个站牌时,车上有多少人?
5、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2+3=5
2+3+2=7
6、小组讨论,列出算式7+2-3,交流算法。
先算7+2,得9,再减去3,交流算法
坐公共汽车应该先下后上,所以我先计算7-3,得4,再加上上来的2人,4+2,得6
7、认识加减混合运算与学生做“开汽车”的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教师后面有2个学生。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
教师报站,停车,先上来了1个学生。汽车再启动,教师问:上来了几个乘客?
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接着,又上来4个学生。老师问:又上来了几个同学?
汽车上一共有多少同学?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列出算式吗?
以前我们学习的加法题都是把两个数相加起来,这道题是把3个数加起来,算式中用了两+,像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1、提问:上面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2、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对以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课鼓励其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第一个问题怎么解决?怎样列式子计算?
6、到第二个站牌时,车上有多少人呢?怎样列式计算?你能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对于提出第二种意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同时渗透公共意识教育。
7、小结:像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个算式7+2-3,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叫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连加的方法
训练学生看图获取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连加、加减混合要有序运算
三、试一试
四、全课小结
先读一读算式,根据上面逐步计算的思路尝试解决,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汇报:先算7-2得5,再算5-3得2
听讲,认识连减运算
学生汇报自己在这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同学们咱们学习了连加、加减混合运算,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个算式7-2-3,大家能不能解决它?
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像这样连续计算两个减法的算式,就叫连减运算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并掌握连减运算
进一步巩固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3+2=77-3+2=67-2-3=2备注:
教学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10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2、通过自己整理加减表,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将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成表格教学(具)准备
10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加减法表格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二、整理与复习
1、拿出10以内的数字卡片,同桌一起摆一摆、排一排,如:从0排到10,从10排到0
2、分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
1、分小组进行活动,想一想,10以内的加减算式都有哪些,把算式写在课前准备的空白卡片上
2、小组讨论,在组内发表意见,有的说按算式的结果来分类排列,有的说按照第一个人加数是几来分类排列等
3、各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整理方案,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全班讨论,形成最优方案
4、独立观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横着看,每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一样的,如第一行第二个加数都是0等
竖着看,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1
横着看,每个算式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
整体看,算式的各数依次减少1
5、小组活动,按照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整理减法算式,完成教材第49页的减法表格
6、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7、独立观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1、让学生将10以内的数字卡片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2、组织学生分组排练2——10的数的组成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说一说,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把它们都写在卡片上
2、我们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算式进行排列呢?
3、组织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在小组活动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4、提问: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鼓励多名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补充
一个学生说出规律时,问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了这个规律,是否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5、引导学生按照得数是0、1、2……10的顺序自己整理10以内的减法算式.
6、组织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7、提问:观察减法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为后面整理加减法表格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做必要引导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根据前面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一练
1、听老师的口令,迅速指出另一个算式
2、积极抢答1、组织学生进行指认活动:随便指出一道加法算式,在表中很快找出一道与它得数一样、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位置的算式
2、出示加减法表,盖住得数部分,任意指一个算式,让学生很快口答出算式的结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整理出的表格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
加法表减法表
(发现的规律)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山村》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语文上册《山村》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二、学习新课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边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5、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6.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个水桶条小鱼。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五、堂清检测
(一)拼音节写字。
yīèrshísān
()()()()
(二)展笔顺。
二:共()笔
三:共()笔
十:共()笔
(三)、背诵古诗《山村》。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太阳》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620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