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篇消息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
二、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
三、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
一、导入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埃姆罗森塔尔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三、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纳粹(cuì)
废墟(xū)不寒而栗(lì)思绪(xù)
踉跄(liàngqiàng)祈祷(dǎo)呆滞(zhì)嬉戏(xī)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参考: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一般说来,消息写作并不突出强调现场感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本题所举的关于美国人口的调查消息,基本上就是消息的规范式样:有导语、主体部分、事件的结果,此外,无过多的文字加工,无修饰,更无描写。
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
3?这篇报道首尾都写到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突出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4?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
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5?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五、教师总结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相关阅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二、相关知识复习(新闻与通讯)

1、新闻体裁

A、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B、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 ②、where:何地 ③、who:何人 ④、what:何事

⑤、why:何因 ⑥、how:何果

C、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时效性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

①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背景),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

②特写: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③社论: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

6、什么是通讯?

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7、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课堂练习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测试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hōɡ)发掘(jué)矫揉造作(jiáo)

B.臂膊(bó)脊背(jǐ)毋庸赘言(zhuì)

C.驰骋(chěn)讥讽(fěnɡ)豁然开朗(huò)

D.噩梦(ē)凋谢(diāo)婆娑起舞(shuō)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声匿迹销魂勾魄积毁销骨

B.顺理成章自找烦恼融汇贯通

C.标新立异迥然不同不落窠臼

D.娇生惯养娇枉过正精美绝伦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

B.“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C.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D.他玩猎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

4、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

B.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

C.展翅腾飞的黄鹂跟高空中的大雁似的,不时发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D.老头儿手里玩弄的那只黄鹂跟炮火洗礼中见到的那只黄鹂一样,可它们的神态却有天壤之别。

5、填空。

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6.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菜花

孙犁

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膨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慢慢地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放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静。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令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一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了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发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的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根菜帮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群蜂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委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9.大作家小菜花,而且写得如此细腻。这种强烈的反差,一定具有深刻的含意。

(1)你认为作家赋予菜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这个象征意义,可从哪些文句中表现出来?(任选3个语句。)

11.第5段开头写气候的恶劣,这既是事实,又有另一层的含意和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8段忆及父亲,第9段又感叹道:“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只能引起惆怅。”这些情节和语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菜花毫不起眼,本无多大欣赏价值;但在作者笔下,这种极单调的植物,仿佛有了灵性,得到人的喜爱。

B.文中写了白菜花、萝卜花和油菜花,作者借助这三种花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赞美具有平凡美的人生。

C.菜花的平凡,也象征了作者平凡的一生,也象征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伤感。

D.文中说:“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宏伟的文章”,是比喻欲作一番大事业。

E.“现在,我已衰暮……故园如梦。”可见作者颇有些苏轼“大江东去……人生如梦”的感慨。

F.文章的末段富含哲理。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美国人口普查局说:“在1月初,美国每8秒钟将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活动将使美国每25秒钟增加一人。其综合结果是,大约每12秒钟内美国的总人口将增加一人。”

(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

(2)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参考答案

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音的掌握情况。A中“矫”应读jiǎo,C中“骋”应读chěn,D中suō。

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大家对文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大家多积累。A.消声匿迹---销声匿迹;B.融汇贯通---融会贯通;D.娇枉过正---矫枉过正。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A.“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春末夏初之间不用标点符号或用顿号。B.“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说后面用逗号。C.“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中的分号全部改成逗号。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修辞的掌握程度,本题考的是比喻。A.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是比喻;其余均不是比喻。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大家对新闻常识的掌握程度。同学们需要加强积累。

答案:消息标题主体背景开头真实用事实说话

6.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具有承接关系的词语的内在的逻辑规律。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词语的先后顺序。

答案:不能,因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

7.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答案: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

8.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关键语段的理解能力。

答案:港督府经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

9.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同学们要仔细地阅读文章,找出菜花的象征意义。然后从文章中找出标志语句来。

答案:(1)呈现早春的景观,显示平凡中生命的美丽。

(2)①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②亭亭玉立,明丽自然;③淡雅清静,平常得很。

10.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写作方面的理解,考查我们的写作知识,环境恶劣,能衬托出菜花的突出。

答案:反衬作者看到菜花时的惊喜

11.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文章构思的理解能力,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叙事对文章内容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答案:(1)运用联想,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2)由对美好往事难再的伤感,显示对平淡、清新生活的依恋。

12.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其中有内容方面的,有表达技巧方面的。C.“菜花的平凡,也象征了作者平凡的一生,也象征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伤感。”与文章中心不符,作者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作者也没有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无奈。E.本文所表达的重感情与苏轼“大江东去……人生如梦”的感情不同。

答案:CE

13.解析:导语包含的消息的要素要全面。

答案:(1)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2)2004年元旦,美国总人口将达2.92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3、记住历史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写法。
教学难点
1、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记住历史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方法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73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认识奥斯维辛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
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
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三研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读了资料和课文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集中营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怎么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的残暴,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今天,人们参观的奥斯维辛是经过复原的,当初德国人为了销毁罪证曾把它炸毁,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能找出德国法西斯的罪行。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写了参观者参观了哪些东西?
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沉思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重点研讨,理解下列语句含义
(1)作者上来就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
明确:
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3)“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
明确:
温和的微笑→对生活充满热爱
为梦想而微笑→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觉得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里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理解“作祷告”的含义吗?
明确:
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5)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哪些的感情?
明确:
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
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
五、自由分组讨论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
①“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
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2、思考比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
时效性不强

报道
内容客观事件
个人感受

情感
倾向客观
个人情感浓厚

这篇报道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全面、客观、实在地向受众提供生活与人生定位的新闻),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觉,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3、归纳主题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小结
奥斯维辛恢复了平静,南京大屠杀也已经过去73周年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因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历史不容忘却!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七、作业设置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八、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控诉罪行
向往和平
牢记历史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知识。
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知识。
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
香港。
1997年7月1日,在外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再次聆听那振奋人心的一刻。
二、背景链接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三、了解新闻知识
1、新闻
把社会上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时地、如实地报道出来叫做新闻
2、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意义性
3、新闻的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消息
4、新闻的体裁分类
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通讯和报告文学
5、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1)标题: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引标、正标、副标。
(2)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3)主体:是导语之后,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
(4)结尾: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比较发人深思。
(5)背景: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起补充作用。
本文体裁为特写。
“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四、研读课文
(一)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明确:
导语:(第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
主体:(第2-10段):以时间为序,具体记叙告别仪式。
结尾:(第11段):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二)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找出英国在香港的三次降旗。
三次降旗:
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三)介绍每一仪式之后作者总要介绍一些背景材料,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思考,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厚度,因而虽然作者并不直接发表评论,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
五、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重点理解下列语句含义
①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提示: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
②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提示:
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之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③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提示: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代表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香港回归了祖国,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香港上空。
④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提示:
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
⑤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行占领了中国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点明了题意。这里没有讽刺,没有痛骂,我们却从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心潮的起伏。
六、拓展延伸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学生讨论思考,各抒己见,老师适当引导)
明确:
一、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国际法,是正义之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二、7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与英国关系的改善,为中英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三、“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在此,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为强大祖国做贡献)
七、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特别的。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向世人宣告了中国主权的回归。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这一历史让我们倍感自豪,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八、课外练笔
写一篇读后感,语言要简洁,能把感想写得有理有据。

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

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2、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背景导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D?D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津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

2、完成《随堂通》P70第一、二小题。

三、讨论探究

(环节一)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2、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4、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6、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课时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七教学设想:

以组织讨论该新闻稿当中的细节描写为课堂重点,问题设置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附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明确: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三、精读品析
教师: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教师点拨、肯定、补充、归纳,明确:
①“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②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生命不息顽强抗争
怒放→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二:“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四、感悟提升
让学生再速读课文,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一)、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3、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二)、教师小结: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五、拓展迁移
(播放《苏菲的抉择》中苏菲与女儿生离死别的片段)
让学生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阅读感受,不少于300字。(课外完成)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56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