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海洋里的“飞行家”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海洋里的“飞行家””,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海洋里的飞行家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在动物王国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会飞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毫不逊色,堪称一大自然奇观。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就有许多这样引人注目的飞行家。

在我国南海和东海上航行的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深蓝色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犹如群鸟一般掠过海空,高一阵,低一阵,翱翔竞飞,景象十分壮观。有时候,它们在飞行时竟会落到汽艇或轮船的甲板上面,使船员坐收渔利。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就是海洋上闻名遐迩的飞鱼。这是一种中小型鱼类,因为它会飞,所以人们都叫它飞鱼。飞鱼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见到它们飞翔的身姿。

飞鱼是个大家族,系鳐目飞鱼科统称,我国产的飞鱼有弓头燕鳐、尖头燕鳐等6种。飞鱼的长相很奇特,身体近于圆筒形,它虽然没有昆虫那样善于飞行的翅膀,也没有鸟类那样搏击长空的双翼,可是它们有非常发达的胸鳍,长度相当于身体的2/3,看上去有点像鸟的翅膀,并向后伸展到尾部。腹鳍也比较大,可以作为辅助滑翔用。它的尾鳍呈叉形,在蓝色的海面上扑浪前进、时隐时现的情景,很是逗人喜爱。

飞鱼为什么能像海鸟那样在海面上飞行呢?说得确切些,飞鱼的飞行其实只是一种滑翔而已。科学家们用摄影机揭示了飞鱼飞行的秘密,结果发现,飞鱼实际上是利用它的飞行器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像过去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以为是靠振动它那长而宽大的胸鳍来飞行。飞鱼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快接近海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这时很像一艘潜水艇,然后用强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锯齿形的曲折水痕,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力,促使鱼体像箭一样突然破水而出,起飞速度竟超过18米/秒。飞出水面时,飞鱼立即张开又长又宽的胸鳍,迎着海面上吹来的风以大约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飞行。当风力适当的时候,飞鱼能在离水面4米~5米的空中飞行200米~400米,是世界上飞得最远的鱼。有人曾在热带大西洋测得飞鱼最好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

当飞鱼返回水中时,如果需要重新起飞,它就利用全身尚未入水之时,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便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新跃出水面,继续短暂的滑翔飞行。显而易见,飞鱼的翅膀其实并没有扇动,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没有像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不能扇动翅膀,所以断尾鳍的飞鱼再也不能腾空而起了。

位于加勒比海东端的珊瑚岛国巴巴多斯,以盛产飞鱼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飞鱼种类近100种,小的飞鱼不过手掌大,大的有2米多长。据当地人说,大飞鱼能跃出水面约400米高,最远可以在空中一口气滑翔3000多米。显然这种说法太夸张了。但飞鱼的确是巴巴多斯的特产,也是这个美丽岛国的象征,许多娱乐场所和旅游设施都是以飞鱼命名的,用飞鱼做成的菜肴则是巴巴多斯的名菜之一。站在海滩上放眼眺望,一条条梭子形的飞鱼破浪而出,在海面上穿梭交织,迎着雪白的浪花腾空飞翔。繁花似锦的抛物线,仿佛像美丽的喷泉令人目不暇接。瞬息万变的图景美丽壮观,令人久久难忘。游客们在此不仅能观赏到飞鱼击浪的奇观,还可以获得一枚制作精致的飞鱼纪念章。巴巴多斯因而获得了飞鱼岛国的雅号。

飞鱼为什么要飞行?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飞鱼的飞翔,大多是为了逃避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受惊而飞。海洋鱼类的大家庭并不总是平静的,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中小型鱼类,是鲨鱼、鲜花鳅、金枪鱼、剑鱼等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避敌害的技能跃水飞翔,可以暂时离开危险的海域。因此,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遭到敌害攻击时,或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的刺激时,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但有时候,飞鱼由于兴奋或生殖等原因也会跃出水面,有时候飞鱼则会无缘无故地起飞。当然,飞鱼这种特殊的自卫方法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在海上飞行的飞鱼尽管逃脱了海中之敌的袭击,但也常常成为海面上守株待兔的海鸟,如军舰鸟的口中食。飞鱼就是这样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钻入海中,用这种办法来逃避海里或空中的敌害。飞鱼具有趋光性,夜晚若在船甲板上挂一盏灯,成群的飞鱼就会寻光而来,自投罗网撞到甲板上。飞鱼的肉特别鲜美,肉质鲜嫩,是上等菜肴。

当然,在浩瀚无垠的海洋里,并不是只有飞鱼才会飞翔。有一种大型鳐鱼,宽达6米~7米,重达2吨~3吨,看似十分笨拙,行动却十分敏捷。当受到惊吓时,巨大的鳐鱼能跃出水面1米多高。特别是在夜间,它还会跃出水面滑翔,仿佛一架飞机在海面侦察,还常常撞翻渔船,所以被渔民们称之为鬼鳐或魔鳐。

无独有偶,乌贼也有类似的成名绝技。乌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头足类软体动物,平时漂浮在大海中,专以小鱼虾或其他小动物为食。当遇到海中敌害时,它们就会拿出自己的救命绝招棗施放烟幕弹。令人惊奇的是,乌贼还有一种逃避敌害的绝技空中飞行。在海洋中,有好几种乌贼能从海里跃起,像飞鱼一样在空中飞行一定的距离,甚至也能飞到船的甲板上,有海上活火箭之称。但乌贼通常都是贴着水面飞行,飞行高度不超过1米,难以和飞鱼相提并论。

乌贼是如何飞行呢?我们知道,乌贼在水里的游泳姿势与众不同,它是头朝后、身体向前倒退前进的,据称最大游速可达每小时100多公里。

乌贼飞行的动力来自颈部的特殊管道水管向外喷水而获得的反作用力,因此乌贼也是躯干向前倒退飞行的,这同它在水中调整游动时的姿势一致。在飞出水面之前,乌贼在水中将腕足紧紧叠成锥形,长长的触腕伸直,长在身体后部的鳍紧紧贴住外套膜,把摩擦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一切准备就绪后,乌贼便以喷射的方式剧烈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时,鸟贼就斜着身子向上急冲,猛跃出水面。

在空中,乌贼立即将鳍尽量展开。支持乌贼飞行的空气动力作用在鳍面中心,即在距离腹部末端相当于身长的1/5和1/8处,鳍尾则在空气的压力下向上卷起。飞行时,乌贼的第二对腕和第三对腕最大限度地张开成拱状,并张紧腕的保护膜,盖住叉开的腕之间的地方,从而形成独特的前鳍,它的面积超过尾鳍面积的1.67倍。这样,乌贼的头部和躯干部都有了空气动力作用面,所以乌贼的飞行快速而平稳。由于空气的密度比水要小得多,乌贼的速度此时急剧增大,其飞行速度可达每秒9米~12米,甚至达到每秒15米,几乎相当于飞鱼的速度。

不过,由于乌贼不能像飞鱼那样利用风力在空中随机应变作曲折飞行,而且在飞行过程中,后鳍长长的末端拖在水里,因此乌贼飞行的距离要比飞鱼短。据说乌贼最好的飞行成绩是5米~6米高、50米~60米远,但这样的飞行距离对于逃避敌害也完全足够了。当飞行速度逐渐减缓时,乌贼就折叠起鳍和腕,又一头扎进海里,继续以喷射方式游来荡去。

延伸阅读

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学课文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

三、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

四、阅读第一段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

五、阅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

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

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

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

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贫瘠指土地下肥沃。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跋涉就是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通都大邑就是指大城市。

六、阅读第三段

默读思考:离开非洲时我为什么开始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自己的心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决心向旅行家材造福于人的品质学习,做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

七、朗读课文

八、总结

旅行家树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指导练笔

观察并描写一种植物,要求作前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写时抓住特点,条理较清楚,内容较具体。

《旅行家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行家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旅行家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

三、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

四、阅读第一段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

五、阅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

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

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

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

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贫瘠指土地下肥沃。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跋涉就是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通都大邑就是指大城市。

六、阅读第三段

默读思考:离开非洲时我为什么开始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自己的心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决心向旅行家材造福于人的品质学习,做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

七、朗读课文

八、总结

旅行家树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指导练笔

观察并描写一种植物,要求作前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写时抓住特点,条理较清楚,内容较具体。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你见过海洋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畅谈对海洋的认识,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出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观看美丽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灾难,加深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体会。

二、合作学文。

1、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是什么原因呢?

2、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

4、小组汇报,展示资料,交流体会: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5、你知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9、观看录像,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现状,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愫。

三、总结全文。

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练习设计: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3、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飞行表演 - 北师大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飞行表演 - 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错误)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飞行表演 - 北师大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飞行表演 - 北师大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案示例

飞行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诚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发明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诚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11-9=2

11-3=811-8=3

11-4=711-7=4

11-5=611-6=5

11-6=511-5=6

11-7=411-4=7

11-8=311-3=8

11-9=2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擅长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理论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诚,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过失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过失)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飞行表演-北师大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飞行表演-北师大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飞行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11-9=2

11-3=811-8=3

11-4=711-7=4

11-5=611-6=5

11-6=511-5=6

11-7=411-4=7

11-8=311-3=8

11-9=2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错误)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飞行表演-北师大版

毽子里的铜钱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毽子里的铜钱”,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会认8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亮晶晶之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找出亮晶晶之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

同学们知道毽子什么样子吗? 课文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感知 自主学习

1.读课文依据课后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将课文读通顺。

2.找同学认读生字。

3.请同学领读,开火车读。

4.小组内分段读课文。

5.集体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

6.小组推荐同学分段读课文。

7.在文中找出如亮晶晶一类的词语,体会他们的意思。

8.理解词语

栉风沐雨:用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历经艰辛。栉:梳头,梳理

谦卑:谦虚而恭顺。

引导学生比较同义词,体会表达含义的不同。

谦虚:有自知之明,不骄傲。

谦恭:谦虚而恭敬。

谦逊:谦虚恭谨,多指态度谦让、有礼貌。

佝偻:脊背弯曲

9.组内分角色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10.小组推荐读课文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分叫色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过渡: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读第一、二小节,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说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节。

3.理解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据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推荐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默读六、七、八小节。小组讨论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为什么不要作者的钱?体现了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四、朗读感悟 体会情感

1.读剩下的几个小节。

2.讨论理解热烘烘、栉风沐雨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间的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4.小组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为什么?

5.作者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从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作业

1.听写生字新词

2.预习《语文天地》

板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

闻到烤山薯的香味就会想起老人及铜钱

给我第一个山薯

回忆几十年前的事 二婶少给一个铜板 慈祥 善良

给我第二个山薯

老师教育我

老人对我的影响

《毽子里的铜钱》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毽子里的铜钱》”,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毽子里的铜钱》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a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b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认识多音字:
B指导书写
C理解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件什么事?
B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C质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毽子里的铜钱》,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随机板书
[板书]
我老人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老人为什么送给我不要钱,而却为李婶的一个铜钱不高兴?
2、读读2-3段对话话,再次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二)学习5-14段
熟读课文,找找课文我是怎么做的?画出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以及老人动作的词
1、小组里读读,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引导质疑;
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想像老人卖烤山薯的艰辛?
⑵作者体会到了这种艰辛吗?
读读老人又送山薯的句子,
以及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
3、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4、对比李婶、我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你对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旅行家树》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旅行家树》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面,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起初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树,暂且就称它为孔雀树、扇子树。

到非洲别的国家里,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华丽的住宅或别墅门前,都栽有这种树,给那些豪华的建筑物jǐnshǎngtiānhuā(),增添不少清幽,高雅的情趣。当时我还以为这种娇秀的树木,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哩,但是后来在一次沙漠旅行中,我忽然发现这种树木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蔚然翠绿,充满生机。

我想记住它的尊姓大名,便问同行者:

“这叫什么树?”

我的同行者,仰望着它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他解释说:

“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上,后来才被人移植到碧野闹市。在沙漠上旅行,当人们受到热沙zhìkǎo()、炎阳曝晒而疲惫干渴得难忍难熬的时候,突然在茫茫沙海中遇到这种树木,它不但以浓阴为你纳凉,而且只要你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条口子,它就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为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不可失却的朋友,故名旅行家树。”

听了这番有趣的解释,我对这种树木产生出一种sùrájqǐjīng()的感情。它既能生长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美丽风景区□又能繁殖于干燥贫瘠□漫漫沙流的不毛之地□它在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秀丽处所□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现出一派bùbēibùkàng()的仪表□它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古漠□轻声慢语□谦和内秀□没有一点傲然超众□gūfāngzìshǎng()的神情□我爱旅行家树所具有的这种品质□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于自己的庭院里,后来又作罢,心想: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

阅读题:

1.认真拼读,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语,并想一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写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坚硬()扩散()华丽()

肥沃()干燥()谦和()

锦上添花()轻声慢语()

3.给课文的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旅行家树不仅能生长在()的地方,也能在()的地方生长。

(2)旅行家树在秀丽的风景区表现得(),在不毛之地的古漠中又表现得()。

5.从文章中摘录有关语句,填空。

(1)我起初把旅行家树称为孔雀树、扇子树是因为___。

(2)朋友后来告诉我叫旅行家树是因为___。

(3)我想移植一株旅行家树是因为_____。

(4)后来我又决定不移植旅行家树是因为____。

6.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这句话的含义的?

参考答案:

1.锦上添花炽烤肃然起敬不悲不抗孤芳自赏

2.柔软收拢朴素贫瘠潮湿傲慢雪上加霜

3.、,、。、,、,;、,、,

4.(1)土地肥沃;土地贫瘠(2)风姿飘洒,谦和内秀

5.(1)外形像孔雀和扇子

(2)适应各种生长环境

(3)我对这种树木产生了感情

(4)我决定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心里

6.略

《山沟里的孩子》课文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们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日日夜夜,在辛勤刻苦地寻找。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科里亚的木匣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里亚的木匣,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科里亚的木匣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同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
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联系?
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
五、教具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sh))、德(进行字形分析)
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
(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下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联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动画视频: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鱼儿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生齐读小诗。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鱼的家是──(生:大海),那么,小鱼在属于自己的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呢?(播放课件:小鱼快活地在海里游来游去。)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识记生字词。

3、同桌相互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4、分组开火车读生字词比赛,评出优胜组。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选择段落,同学之间合作读书,全体学生参与读书。

2、师生共同评议读书的情况。

3、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课文要写的是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结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久乎至被。

3、学生练习写字

4、师生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写字经验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小鱼生存的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利用不同形式复习课文生字词。

二、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你就是在那个海滩上,见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做?

3、再读课文,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4、演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安排小组演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分工,一人读我,一人读小男孩的话,,其他读旁白。

(2)检查小组演读情况。

(3)全班挑选三名学生进行演读,师生评议。

5、思维训练,提问: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6、我听了小男孩的话,看到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看到小动物受伤,你在乎吗?谁能谈谈自己的经力?

7、引导学生完成想想说说:出示文字幻灯片,小组合作完成,鼓励不同的表达方式。

8、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三、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四、拓展练习。

走近自己身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看看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不是遭到破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如何保护它们呢?

板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弯捡扔(小鱼在乎)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今天教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目标如下:1、拟题的艺术;2、读通课文;3、自学字词;4、概括主要内容;5、讨论解决文后第2题。
在导入新课之时,我抓住课题中的破折号,引导学生说清题意,而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金波拟题的艺术。学生能说出,这样的题目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人对课文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这个好处,放到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再请他们思考思考。
关于读通课文和自学字词这两个环节,我的想法是以学生预习为基础,以检查为主要手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而且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引导概括主要内容时,我教给学生抓住重点句的方法。不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就连叶雨这位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同学也举手了。这也归功于作者写作上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讨论解决文后第2题: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希望的?这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我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在交流时,让多名学生说,然后再请中下生说,这样让全体学生都能用心地听、准确地说,通过积极地学习,当堂大面积巩固学习成果。不要以为第一课时没有什么“嚼头”,其实每一课时都是一样有意思。
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特地让学生总结第五至八自然段写法上的共同点。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人类面临的危机,再写海洋怎样帮助解决危机。
回顾这一节课,我认为这是一篇简明的科普类说明文,不需要怎么去花心思品读,那么针对这一文体,第一课时我确定了以上几个目标。而第二节课,我会引导学生完成这样两个目标: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海洋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学习本文当中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表达方法;2、解决文后第3题,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动笔写一写: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由文至写,进行非常必要的综合性学习。

《海洋里的“飞行家”》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健康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429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