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53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53》,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5.4匀速圆周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归纳法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匀速圆周运动
(1)用多媒体投影一个质点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
(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3)举例: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一个电风扇转动时,其上各点所做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
(4)通过电脑模拟:两个物体都做圆周运动,但快慢不同,过渡引入下一问题。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线速度
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线速度的大小
4)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5)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
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
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b:出示阅读思考题
1)角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角速度等于和的比值
3)角速度的单位是
c:说明: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d:强调角速度单位的写法rad/s
(3)周期、频率和转速
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b:出示阅读思考题:
1)叫周期,叫频率;叫转速
2)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3)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c阅读结束后,学生自己复述上边思考题。
(4)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a:过渡: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b:用投影片出示思考题
一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1)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用T表示。它在周期T内转过的弧长为,由此可知它的线速度为。
2)一个周期T内转过的角度为,物体的角速度为。
c:通过思考题总结得到:
d:讨论
1)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
2)当一定时及v与r成正比
3)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
(三)实例分析(用投影片出示)
例1:分析下图中,A、B两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得到:主动轮通过皮带、链条、齿轮等带动从动轮的过程中,皮带(链条)上各点以及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例2:分析下列情况下,轮上各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得到: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三、巩固训练
用电脑进行练习,并且进行激励评价和升级训练
(一)填空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的不变,时刻在变,所以线速度是(填恒量或变量),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中,匀速的含义是。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哪些物理量是一定的?
(二)某电钟上秒针、分针、时针的长度比为d1:d2:d3=1:2:3,求
A:秒针、分针、时针尖端的线速度之比
B:秒针、分针、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
(三)师生共同解答课本本节的思考与讨论。
六、小结
1、什么叫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哪几个?分别说明它们的含义及求解公式,他们间的联系。

相关推荐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2、课件: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54


5.6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向心力是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
2、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
3、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及与圆周运动有关的几个公式
2、能用上述公式解决有关圆周运动的实例
教学难点:
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是由某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归纳法、推理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1)如何求解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力的求解公式有哪几个?
2、引入:本节课我们应用上述公式来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二)新课教学
一、运用向心力公式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它在哪个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找到圆心和半径。
(2)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位置所处的状态,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分析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
(3)建立以向心方向为正方向的坐标,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
(4)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二、实例分析
1、火车转弯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合力等于0,那么当火车转弯时,我们说它做圆周运动,那么是什么力提供火车的向心力呢?是由轮缘和外轨的挤压产生的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由于火车质量很大,故轮缘和外轨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易损害铁轨。所以,实际的弯道处的情况,如图:
a、外轨略高于内轨。
b、此时火车的支持力FN的方向不再是竖直的,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
c、此时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
d、转弯处要选择内外轨适当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来提供这样外轨就不受轮缘的挤压了。
2、汽车过拱桥和航天器中的失重问题
如图,若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求汽车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
⑴选汽车为研究对象
⑵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桥对车的支持力
⑶上述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方向向下
⑷建立关系式:
又因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且
通过与上例的类比,可以了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的原因,并由
可以解出,当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支=0,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3、离心运动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线速度方向就在圆周的切线上,物体之所以没有飞出去,是因为它受到的合外力提供了它所需的向心力。当向心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就沿切线飞出去;当向心力不足时,物体虽不会沿切线飞出去,也会逐渐远离圆心,即: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将远离圆心运动出去,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如图:
(2)应用:离心干燥器、无缝钢管的生产、离心水泵
4、实例探究
[例1]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m=0.5kg,绳长l=60cm,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v=3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解析】(1)在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条件是重力不大于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即:mg≤m
则所求最小速率v0=m/s=2.42m/s.
(2)当水在最高点的速率大于v0时,只靠重力提供向心力已不足,此时水桶底对水有一向下的压力,设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
FN=m-mg=2.6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水对桶底的作用力FN′=FN=2.6N,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抓住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是解决这类极值问题的关键.
【思考】若本题中将绳换成轻杆,将桶换成球,上面所求的临界速率还适用吗?
[例2]如图所示,在水平固定的光滑平板上,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与穿过中央小孔H的轻绳一端连着。平板与小孔是光滑的,用手拉着绳子下端,使质点做半径为a、角速度为ω1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迅速放松至某一长度b而拉紧,质点就能在以半径为b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质点由半径a到b所需的时间及质点在半径为b的圆周上运动的角速度.
【解析】质点在半径为a的圆周上以角速度ω1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为va=ω1a.突然松绳后,向心力消失,质点沿切线方向飞出以va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线被拉直.如图所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则质点由半径a到b所需的时间为:t=s/va=/(ω1a)。
当线刚被拉直时,球的速度为va=ω1a,把这一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的速度vb和沿绳的速度v′.在绳绷紧的过程中v′减为零,质点就以vb沿着半径为b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即.则质点沿半径为b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2=a2ω1/b2。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问题与练习1、2、3、4

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掌握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要研究圆周运动中的最简单的情况,匀速圆周运动,接着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最后推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中间有一个思考与讨论做为铺垫.

教法建议
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的教学建议是: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比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
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的教学建议是: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从如下思路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案
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主要设计:

一、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一)让学生举一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

(二)展示课件1、齿轮传动装置

课件2、皮带传动装置

为引入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引起思考和讨论

(三)展示课件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可暂停.可读出运行的时间,对应的弧长,转过的圆心角,进而给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

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一)重新展示课件

1、齿轮传动装置.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不同的点线速度大小相同,但角速度、周期不同,有些不同的点角速度、周期相同,但线速度大小不同;进而此导同学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观察与测量:请研究一下自行车飞轮与中轴轮盘通过链条的连接关系:测量一下各自的半径,并思考验证两轮的角速度关系,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有条件的话研究一下“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


高一物理必修2《匀速圆周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必修2《匀速圆周运动》说课稿
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选自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學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圆周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了解周期的概念,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备利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时间足够小的情景下(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通过数学知识探究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从不同的方面辩证,全面地认识圆周运动的快慢,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概念与规律解决生活中自行车有关的问题
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和突破:
一.感知,认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知识引入:列举有关圆周运动的视频(视频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尽量自己摄取,同时也丰富了课程资源);
2.学生举例:让学生举出身边自己看到的一些圆周运动的例子。
3.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圆周运动的特点:(1)沿圆弧运动;(2)绕圆心转动;(3)运动具有重复性;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取材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为快慢的描述做铺垫。
二.线速度:
线速度的概念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学生联想:我们在直线运动当中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的标准: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来比较位移,或者在位移一定的情况下来比较时间;(2)然后我们引入的物理量是速度。
2.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思考如何研究圆周运动的快慢:
提出问题:我们能用直线运动的速度来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吗?想一想,圆上的一点运动一周后又回到了远点,按照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其速度为0,显然已经不能够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了。那么在这里我们必须引入新的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认知结构入手,引入一个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的一个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抛出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种引入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育理论。
3.演示实验(或游戏):在一个圆盘上画两个半径不一样的同心圆(半径相差大一些),取同一条半径与圆的两个交点A,B,标记它们的起始位置,然后让圆盘转一个角度,让A,B两点分别做圆周运动。
4.问题:A,B两点谁运动的快?你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5.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时间极短的情况下,比值的物理意义以及与直线运动快慢描述的一致性,从而得出线速度的方向与大小。
6.匀速圆周运动:在匀速圆周运动里面要让学生明白匀速的含义,它是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运动,从而得出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结论,为第二节向心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角速度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是角速度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我想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讲解:
1.创设情景:地球与月球的对话
月亮绕地球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这两个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请看下面地球和月亮的对话:
地球说:你怎么走的这么慢?我绕太阳运动1S要走29.79Km,你运动1S才走1.02Km。但月亮说:不能这样说吧?你一年才绕一圈,我27.3天就绕了一圈,到底谁转的慢呢?
学生讨论交流:地球与月亮哪个说的有道理?
设计意图:这种情景创设有一定的人文性与趣味性,并且通过学生自主的参与讨论交流,甚至争论,自然得出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用线速度来描述是不够的,很自然得出还需要其他物理量来描述,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挂钟指针的运转情况谁转动的快些,你比较的标准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自然引入角速度,周期,转速的概念
3.组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速度的单位
4.引导学生对地球与月球对话的评估,到底谁说的对?地球与月球运动的快慢应如何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评估与交流,树立正确的,辩证全面的认识圆周运动的快慢的描述,而不能单一的从某一方面描述从而否定另一方面的不正确性。
四.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问题:线速度与角速度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定量关系呢?设一个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半径为,你能推出他们的关系吗?试试看?
学生上黑板演示过程,这里要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个是从数学知识去理解,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不能推出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另外这里要提醒学生要从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去思考,线速度的定义:弧长与时间的比值,角速度的定义,角度与时间的比值,我们把它放大到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物体转了一圈,弧长是,转过的弧度就是,这样让学生从定义出发去理解线速度与角速度,周期,转速,频率之间的关系,更加能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五.应用知识分析生活事例
1.将自行车倒放于地面上,事先介绍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部分,然后摇动脚踏板,让三个轮子转动起来,问这三个轮子上各点哪些点运动得快些?也许它们运动的一样快?
可以在这里设计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以几人分一组,每组一辆自行车,进行合作研究。注意引导学生先了解三个轮子的关联情况,并且引导学生从线速度与角速度两个方面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2.拓展问题:你知道三个轮子大小设置的道理了吗?
3.你们注意过变速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的明显区别在哪吗?请你们研究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情景解决生活事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与分析生活现象的品质与兴趣。
六.课后练习(选择性)
1.(感受与体验)有机会的话利用假期到公园里去感受一下大转轮,亲身体验自己做圆周运动时的感觉。
2.(探究)假设自行车脚踏板每2S转1圈,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哪些量?并利用这些量推到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
利用你家的自行车实际测量这些数据,计算前进速度的大小,然后实测自行车的数度,对比一下,差别有多大?有条件可以亲自体会一下变速自行车的变速。
3.(调查)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思考传动过程中两轮的角速度关系,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改变作业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课后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将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从而注重了学习的社会化,符合教育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比较多,再加上这节课设置的情景问题比较多,所以建议使用一课时,这里面有很多的作业以及探究问题可以在下一节课继续进行研究。
七.板书设计
匀速圆周运动
1.圆周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
2.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l/t
单位:m/s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角速度:=/t
单位:rad/s
物理意义:描述半径扫过角度的快慢。
(3)周期:T=2r/v=2/
单位:秒(s)
(4)转速:n
单位:转/秒(r/s)、转/分(r/min)
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
v=l/t=2r/T
=/t=2/T
v=r
4.两个重要关系:
(1)同一传动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48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