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由于秦朝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残暴的统治;刘邦、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和西汉建立。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前一课《秦王扫六合》中有关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来说是一个补充,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秦始皇。同时,秦朝的暴政是引发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秦亡汉立的过程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本课还介绍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知识比较薄弱,且秦朝暴政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本课编排的图片、史料和有关音像资料等学生喜欢的素材和现代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自学讨论活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历史基础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自学探究;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把握秦末农民战争的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和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经过、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秦末农民战争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巧用史料创设情境导学,教师设问启发和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曲《大地在我脚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曲。关于秦始皇,有的人说“他雄才大略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他凶恶残暴是一个暴君”。那么在你眼中秦始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做过哪些事让两千多年来后人对他议论不休?

师:综观秦始皇一生,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封建经济发展,这是他的功。但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进行残暴统治,这是他的过。那么有谁知道他为什么自称“始皇帝”?其目的何在?

师:他如愿了吗?

师:秦王朝仅存二世历时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那么显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如此短命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2页,并把历史地图册翻到21页,放在课本左边(形成左图右书好习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生:他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北修长城,开发南疆。

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比较残暴…

生:他自认功业超过古代的三皇五帝,并幻想子孙后代称“二世”、“三世…”以至千秋万代都当皇帝。

生:他没有如愿

学生打开课本和历史地图册

(投影课题并释题)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秦朝“无道、残暴”,二是要“伐”和“诛”。那么秦朝的“无道”、“残暴”表现是什么?“是谁、又是怎样‘伐无道,诛暴秦’的?”结果如何?(投影展示自学思考题)

师: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先自学“秦的暴政”一目,看谁能用最精确的词组概括出来。

师:秦的暴政主要表现是什么

(投影)秦的暴政之一繁重的徭役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徭役的繁重(秦始皇修建了什么?)

(投影)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等图片。

师:为修这些建筑物,每年有多少人服役?

(投影)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

师:现在我们继续算这笔帐,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男女各半的话,男的有1000万,其中减去老弱病残幼和服役的300万,能耕田的男劳力还有多少?

(投影)《秦朝人口比例结构演示图》

师:难怪书上说:“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那么秦的暴政还有什么?

(投影)秦的暴政之二沉重的赋税

师:你能用数字说明秦朝的赋税有多重吗?

师:同学们住在城里可能不知道,我国从2006年元月起全面免征农业税,并且每年还给农民补贴。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和秦朝的农民相比,今天的农民真幸福,今天的祖国真伟大!

师:秦的暴政还有什么表现?

(投影)秦的暴政之三残酷的刑法

师:秦朝刑法残酷到什么程度?

(投影秦朝刑法残酷的有关史料)

师:据《汉书》记载,秦朝当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说穿红褐色衣服的犯人把道路堵塞了,监狱里就象集市一样。这样的统治残暴不残暴?

师: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他与赵高勾结,任意屠杀。“指鹿为马”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同学们想一想,秦朝的统治能长久吗?这样的暴政要不要推翻?假如你是当时秦朝的百姓,你会怎么做?

(学生自学“秦的暴政”一目,小组讨论,教师下堂指导与学生交流)

生:繁重的徭役。

生:修阿房宫(看图)、骊山陵墓(读文)、修长城、修驰道。

生:300万

学生计算:15%

所剩无几

生:沉重的赋税。

生: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

生:残酷的刑法。

生:单死刑就十几种,还有劓(割鼻)、刖(断足)等等。一人犯法,家族邻里受牵连。

生:残暴。

学生讲述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生:不能,要推翻,

起来反抗,推翻暴政

暴风

师:那么是“谁”?在何时、何地发动起义?又是怎样推翻秦朝统治的呢?请同学们带着第二个自学思考题,对照历史地图册自学课文“陈胜吴广起义”一目。

(投影,师生互动)

师:谁首先发动起义的?

师:什么时间?

师:什么地点?

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大泽乡的位置,大泽乡就在今天我们安徽省宿州市东南的刘集村。

师:陈胜吴广为什么要发动起义?

师: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原因呢?

师: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那么他们是怎样发动起义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大泽乡起义》图,看看起义军手中的武器、旗帜和着装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可以由此把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概括为“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图中哪个人物是陈胜?

师:他说了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再读《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利用此图,简要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投影《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演示起义经过)

师:起义结果如何?

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却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让我们记住他们!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秦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并没有停止,是谁继续领导反秦斗争诛灭暴秦的?

(投影:项羽、刘邦的斗争)

师:项羽在哪一次战役中打败秦军主力的?

师:项羽在巨鹿之战是怎样以少胜多的?其中有个成语,你知道吗?

师:就在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同时,刘邦在干什么?

(学生自学“陈胜吴广起义”一目,并展开小组合作;教师下堂指导)

生:陈胜、吴广。

生:公元前209年。

生:大泽乡。(在图上找)

生:因为他们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途中遇雨,不能按期到达,按律当斩,被逼起义的。

生: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学生读《大泽乡起义》图

生:他们手中的武器是木棒和锄头,他们的旗子栓在竹竿上,他们都光着右臂。

生:挥手说话的。

生:“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

学生读《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生:陈胜吴广起义后,起义军接连攻下几座县城,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一直打到咸阳附近,起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

生: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了,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生:项羽、刘邦

生:巨鹿之战。

(学生讲述65页上面动脑筋)“破釜沉舟”

生: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斗转星移

秦朝灭亡了,从此天下太平了吗?历史上又发生了哪些事?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鸿门宴》片段)

“鸿门宴”又是怎样的一个宴会呢?

师: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又打了一场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投影)楚汉之争

师:请同学们阅读65页中间楷体字部分,比较刘邦和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的做法,谁更高明?

师:“楚汉之争”这场角逐中最后获胜的是谁?建立什么政权?

师: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投影)刘邦建汉

想一想

(投影)项羽、刘邦先后进行的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师:秦亡以前的战争是农民战争,而秦亡以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战争。

说一说

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请大家找一找,哪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讲讲你熟悉的成语故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请同学们课后多搜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等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依据65页下面动脑筋讲述鸿门宴故事

生:刘邦: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项羽:大肆杀掠、火烧秦宫、失去民心

生:刘邦,建立西汉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讲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约法三章

(投影展示)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

秦的暴政→农民起义

项羽刘邦斗争(胜利)

西汉建立

学生随着投影同步回答

能力提升

亮出你的观点:“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表达不同观点

结束语: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自己江山永固、传世万代的美梦。

回望历史的天空,无论是“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还是“挥剑斩蛇”的刘邦和“力拔山兮”的项羽,都已随着历史的云烟成为过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却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多年。历史的车轮终将在人民的推动下滚滚向前!

延伸阅读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1.秦的暴政
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一算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
(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
(2)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
(3)赋税沉重。(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陈胜、吴广起义
(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
(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参考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3)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提问: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①角色效仿(请两名同学扮演项羽、刘邦;简介二人的生平、事迹和各自的长处。)
②教师激趣:你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讨论、发言)
③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①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
②提问:两人先后入咸阳,各有何表现?(学生回答)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无力再回天,吟诵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读):
垓下歌
项籍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教师简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4.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5.课堂练习:
(1)填表:引导学生归纳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学生口头填空)
时间重大事件时间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9年楚汉战争开始
巨鹿之战公元前202年
(2)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

附:板书设计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
刘邦、项羽起义→楚汉战争→汉朝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由于秦朝的暴政,引爆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继续反秦,最终推翻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刘邦项羽为争夺皇位,又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教材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一真理。本课介绍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知识比较薄弱,思维意识较浅,且秦朝的暴政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从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教材编排了图片、历史成语故事等学生喜欢的素材,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组织表演、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影音资料,组织学生动手计算,动脑思考,用心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秦朝的暴政,探究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采取学生表演《大泽乡起义》片段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组织学生从刘邦、项羽领导战争的目的着手进行讨论,探究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景创设法、自主学习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综合应用。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准备,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大泽乡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
3、制作多媒体课件,含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视频)。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品析、对比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和“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师:秦始皇师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期望自己的统治能千秋万代,但秦朝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那为什么秦朝只是昙花一现,又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2、师:“伐无道,诛暴秦”从课题中可看出秦朝是怎样被推翻的呢?(农民起义)为什么秦朝末年农民会起义呢?(秦末残暴的统治)
让学生通过对比诗句和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秦的暴政
师:请学生浏览书本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4人一组合作完成。(出示资料)
情景一:
1、出示阿房宫、秦始皇兵马俑、长城有关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2、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徭役繁重
多媒体演示图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情景二:(老百姓的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赋税沉重(每年缴收三分之二)
通过诗歌形式,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憎恨秦始皇,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景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刑法残酷(死刑有十几种)
通过置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得出秦末的刑法之残酷的结论,使学生有所感悟。
师: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残暴,残杀兄长大臣,与赵高狼狈为奸。
请学生讲述成语“指鹿为马”。
通过学生讲故事,增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拓展了知识面,自然过渡到下一框内容。
教师请学生归纳出秦的暴政的四个方面: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残暴。
如此残暴的统治,老百姓苦不堪言。秦朝的统治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所以必然导致农民起来反抗,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1)学生表演《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片段。
再现历史,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同时也培养学生演绎历史的能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提问:同学们表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他们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讨论)
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学过,比较熟悉,故设计一系列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掌握战争经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精神。
2、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推翻秦朝
(1)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请学生观看故事“破釜沉舟”(flash),思考为什么项羽能以少胜多?
用动画形式使学生了解战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直观更生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课堂进入了高潮。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组织学生计算秦朝存在的时间。
培养学生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秦朝统治的短暂。
秦朝灭亡后,定被另一个朝代所取代。而刘邦、项羽都想登上皇帝的宝座,而“一山不容二虎”,怎么办呢?

三、楚汉之争
1、多媒体展示中国象棋棋盘,问:棋盘中有什么字?源自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是谁和谁争战?为什么争战?结果如何?
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2、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秦的灭亡和项羽的失败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心灵情感得到升华。
3、组织学生讨论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战争的性质有什么变化?
通过探究战争性质,培养学生初步比较判断战争性质的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四、汉朝的建立
请学生从书中找出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拓展]若你是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去治理国家的?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不拘一格,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活动]
1、采取竞赛方式,学生列举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成语。
(四面楚歌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指鹿为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霸王别姬 约法三章)
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历史的兴趣,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2、根据历史发展顺序,把以上写有成语的卡片排列起来,请十个同学上前来排列。
让学生再次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小结]
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八、板书设计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战争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汉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你怎样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2、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秦的灭亡史实。熟记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史实。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全面、辨证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秦朝的灭亡,体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刻领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知识结构:

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展示内容:

一、图片欣赏,渐入新课。

欣赏P62、63图片,复习前面所学,渐入新课。

二、通读教材,编织知识提纲。

速读全文,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一、秦的暴政

二、陈胜吴广起义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我来告诉大家:秦朝末年的暴政情况是怎样的?

2、快速记忆:陈胜、吴广起义的状况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3、承前启后:汉朝是怎样建立的?

巩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

A.法律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D.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

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的“诛族”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A.赋税沉重B.战乱不止C.刑法严酷D.徭役繁重

3、从修骊山墓和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

4、比较一下,秦朝的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失去民心B.骄傲自大C.不善用人D.刑法严酷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争是()

A.长平大战B.巨鹿之战C.城濮大战D.马陵大战

6、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B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

C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D巨鹿之战秦军主力大败

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于()

A.咸阳B.洛阳C.长安D.巨鹿

8、秦朝二世而亡,从根本上反映了()

A郡县制度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

B法家思想失去了战国时期的作用

C统治者的残暴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分封制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二、简答题———夯实基础

秦朝的灭亡对后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教训?(至少回答三点)

三、风险过关题———拓展思维

本课涉及许多成语故事,你能写出与项羽、刘邦有关的成语吗?

归纳生成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故事:鸿门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课后反思:

学会通过学习基础历史知识分析出问题的本质的能力终生受益。

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学会分析基本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授课的重点所在。

本课在中考中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有些知识点应和第10课联系记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61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