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具
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
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
一、港口的建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什么是港口呢?
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
优势:
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
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
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
劣势:
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7.15也要与第六单元的6.18、6.26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承转过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拓展: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
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图7.16。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引导分析: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
多媒体投影:图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最优?
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最优。
多媒体投影课堂练习。
1.有关港口的正确叙述是()
A.港口是供给船舶出入和停泊的水域B.港口是沿江沿海旅客货物集散的场所
C.港口建设最早的地方在地中海东岸D.港口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二战以后
2.港口区位的陆域条件指的是()
A.航行条件、停泊条件B.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C.交通条件、资源条件D.市场条件、环境条件
3.下列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属于陆域条件的是
A.航行条件、停泊条件B.航行条件、筑港条
C.停泊条件、腹地条件D.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4.读右图回答:
(1)上海港是位于是三角洲上的一个港,也可以作港,主要港区沿江分布。
(2)上海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对港口建设的影响是。
(3)填写地理名称:
河流:A,B;城镇:C,D;铁路:E,F。
板书设计
一、港口的建设
1.地理位置
2.优势
3.劣势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1.从自然因素来看
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
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

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
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
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离不开线路、站点和运具三大要素。线路和站点共同构成交通运输网,它们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交通运输线
[如果让你为某地区进行交通线路设计,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让学生说说看]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我们要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主要遵从造价低,经过地区客货流量大,运输效率高,施工比较容易等原则。
[活动,阅读知识窗——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

[创设问题情景]读“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分布图”,从全国看,我国什么地区交通最落后?(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相继建设起来。我国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
[请大家阅读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结合我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相关信息,分析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2、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
图4-2-1所示的是进藏铁路路径和走向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在阅读完课文中P94的内容后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目前西藏的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有_运输和________运输两种。其中线路①经过____盆地。
(2)四种方案中_____方案最佳。因为需新修的线路里程_____,地形__________,桥隧长度_____;从技术上看,_________施工问题基本解决,投资_________,工期_______,建成后维修养护费用_____。
(3)川藏线方案和滇藏线方案铁路沿线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镇要比青藏铁路沿线多得多,为什么这两个方案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地理条件因素——高原缺氧、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社会因素——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生活贫困
政治因素——维持青藏地区的稳定,增强民族交流和团结,确保国家统一。
科技因素——冻土问题得以解决
[转承]一方面,交通线的建设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交通线的建设又会对整个环境产生影响。
3、归纳交通线建设的意义
[引导学生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不要求死记硬背]
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转承]在进行线路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和交通枢纽的建设。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站点的类型
学生总结:火车站、汽车站、港口、航空港
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
教师启发并提问:汽车占一般位于城区的什么位置,为什么?总结站点的区位。
学生总结:汽车站和火车站:位于城区外围,并在对外交通便利处
学生分析:处在城区内部的危害。
航空港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P98活动,见附航空港的建设]
过渡:作为海上交通的主要站点:港口,我们相对较陌生,
3、港口的区位条件
[请阅读P97第一段,了解港口与其他交通运输点有什么不同?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1)港口的概念
(2)上海港的区位
自然条件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不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的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转承]城市是区域的交通中心,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点。下面我们来了解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三、城市交通网
城市交通网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读图4-2-14)
(1)点、线、面紧密结合;(2)各种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模式(读图4-2-15)
不同的城市,其道路网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采用象合肥市一样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城市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
城市交通网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若其规划不合理将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请学生说一说城市交通问题有哪些?(答: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等)]。
因此,城市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作为总目标,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请阅读教材P99-P100的六个蓝点内容,注意理解)
(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转承]尽管我们已经关注要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但随着人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在所难免。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它呢?
[学生读教材最后一段,读图4-2-16]
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
(2)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九、板书设计
一、交通运输线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区位因素
2、分析青藏铁路的的区位因素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站点的类型
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
3、港口的区位条件
三、城市交通网
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
2、城市道路网模式
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
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讲解本节课时我分了三大块:交通线、点、网,对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尽量做到每个问题都能很好的理解,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了解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
2、理解交通站点和交通枢纽的概念,了解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3、掌握城市交通网布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预习内容
(一)、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线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站点的类型

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
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等
3、港口的区位条件
(三)、城市交通网
1、组成:主次干道和支路
2、模式:如合肥是________________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优先发展_______________
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影响青藏铁路区位选择的因素。
2、主要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3、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
3、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4、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青藏铁路线;读课本P93-P94的内容后,探究以下问题:
1、青藏铁路的起止点、两项世界之最、三大世界性难题是什么?

2、图4-2-1所示的是进藏铁路路径和走向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在阅读完课文中P94的内容后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目前西藏的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有_运输和________运输两种。其中线路①经过____盆地。
(2)四种方案中_____方案最佳。因为需新修的线路里程_____,地形__________,桥隧长度_____;从技术上看,_________施工问题基本解决,投资_________,工期_______,建成后维修养护费用_____。
(3)川藏线方案和滇藏线方案铁路沿线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镇要比青藏铁路沿线多得多,为什么这两个方案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条件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站点;读课本P95-97的内容后,探究下列问题:
1、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站点的特征和功能
交通运输特点特征和功能
火车站
汽车站
港口
航空港
2、上海港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3、总结分析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填写表4-2-1的内容
港口汽车站航空港
自然因素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
选址要求
知识点三:城市交通网;读课本P99-100的内容后,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本地城市道路网的分布,分析城市道路网的形成和建设布局。
2、对于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关于交通运输网的正确叙述是()
A.交通运输网由铁路交通运输线交织而成 B.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点交织而成
 C.交通运输网都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综合运输网 D.交通运输网是有层次或级别的
2.有关汽车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
B.城市长途汽车站一般在交通比较闭塞偏僻的地方
C.汽车站常远离火车站
D.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不应设汽车站
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B.上海港是一个海港兼作河港
C.航空港和城市的距离越近越好
D.若干条交通干线在重要的客、货流集散地衔接,形成了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综合体叫综合交通枢纽
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网过稀,市内通达性差B.交通网过密,占用大量耕地
C.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D.交通流量不稳定,时大时小
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交汇的
两大铁路干线是_铁路和铁路。
(2)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分析天津的
区位特点:天津港位于_湾西端和海河下游,
是一个兼有海港与河港的港口;天津港通过铁路与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集散_____、流。天津港以市为依托,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天津成为商业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B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关于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B.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增加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制约作用
C.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D.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从自然条件和经济腹地考虑,河流入海口不可能有特大型港口的是()
A.恒河 B.莱茵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读图4-2-2(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米),完成第3题。
3、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四处为预留土地,准备选择其中一个建港口,从港口的建设条件考虑,最优的是()
4、有关我国城市道路网多为方格—环行—放射式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格式道路网是很多城市历史上形成的
B.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又新建了放射线
C.在方格形—放射线的基础上,增建了环形线,这样避免了市中心的拥堵,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市内各处的联系
D.只有我国城市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才是科学的城市道路网
5、过境交通干线力求从城市外缘通过,最主要目的是()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B.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C.使中小城市扩大发展为大城市D.避免造成市内交通拥堵等问题
6、有关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交通线路拥阻和交通环境污染.
B.解决交通线路拥阻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C.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是减少汽车数量
D.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中有重要的作用
7、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将不会()
A.缓和交通拥堵状况B.扩大居民的出行范围
C.引发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D.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提高
8、能使轮船从黑海经内河航运到达北海的运河是()
A.基尔运河B.莱茵—多瑙运河
C.中部运河D.易北—塞纳运河
9、贯穿我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中,将修建高速铁路的是()
A.宝成线B.京广线C.京九线D.京沪线
10、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11、使大西南同华南联为一体的是()
A.成昆线B.南昆线C.贵昆线D.湘桂线
1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组成有()
①火车站与汽车站②航空线与航空港③交通枢纽和公路④内河码头与海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上海港的区位特点是()
①位于东海之滨的长江三角洲上②该地区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流量分散,利于通航③经济腹地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④以上海市为依托,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14、有关航空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②地面要水平开阔,利于飞机起降③离城市越近越好,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④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天津港是在海河入海口、淤泥质海岸上的人工港,该港具有的优势区位是()
①港口不淤塞,停泊、筑港的自然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条件③在北方港口中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④靠近天津市这一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B.城市道路网要自成系统
C.城市道路是越宽越好
D.城市道路不要与各种管线在一起
17、下列不属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措施是()
A.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B.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扩大路网规模
C.充分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对城市道路两侧进行美化、绿化
18、下列选项中既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措施,又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的是()
A.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B.扩大路网规模
C.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D.形成多核心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二、综合题
19、读图“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地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
综合考虑,你认为方案较合理。
(2)为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和_两城市间再建一条公路。
(3)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建设 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
20、武汉港是我国著名的河港,请根据图
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武汉港的优势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口:是水运的起止点,拥有自己的服务区,即港口腹地
航空港:对技术和安全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
1、基本特点: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特大型港口之一;主要港区沿黄浦
分布,是一个河港兼作海港。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1)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
划和建设。
(2)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
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
所需的空间。(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
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
道。(不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的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
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
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
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
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3、
港口汽车站航空港
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建设、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有利
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
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知识点三:城市交通网
1、城市道路网,从功能看城市交通既有对外联系,也要内部联系。良好的道路网是完善的交通组织的前提和基础。从空间组合角度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应注意:和城市内部交通紧密衔接,但一般不能使过境干道穿越城市中心区,以便客货流的疏散。而城市内部交通应注意分析地形、地质、风向、日照、水文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交通网的格局,同时,应保证主要道路顺直。当然若结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城市建筑艺术、绿化等,使之优美、清晰、便捷更好。
了F居民点,但路线稍长Ⅱ方案路线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Ⅲ方案不通过重要居民点,且沿线有沼泽地,投资较大Ⅰ方案(2)CB之间(3)人工运河
20、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长江和汉江江阔水深岸上是江汉平原,有利于仓库、堆场和入港铁路、公路的建设长江中游平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为港口提供了广大的腹地武汉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依托。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随着鼠标的移动而一一展现,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铁路线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媒体(flash动画)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教学过程

引言: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显示)插入投影片"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解释)前面几种运输方式都可以兼顾货运与客运,而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活动)请看下面的图,(插入各种运输工具的图片)判断他们分别属于何种交通运输方式。

(介绍)高速公路。(放映高速公路的资料片,在放映的同时简单介绍与画面相关的高速公路的有关知识。)

(阅读)书本上的两段阅读材料,将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点击后播放。

(提问)刚才的两段阅读材料给了你什么信息?(说明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一课教学设计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出来的学生不善于运用知识,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懂创新,实践动手能力极差,同时也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因此,使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化知识结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下面结合“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一课,谈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首先我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思考教材中为什么选择上海港为例,教材的用意是什么?本节教材选择港口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是因为港口是各种运输工具衔接或转换的地方,由水路可与海洋、内河相沟通,从陆上又可以与铁路和公路相联接,在整个交通运输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选择上海港为例,是基于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港口的区位一般要受到下列主要因素的影响:①自然因素。与铁路相比,港口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些,如地理位置(必须是沿河或沿海)、河道或海岸条件等。②经济因素。港口的经济腹地是港口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是具体港址选择方案比较的重要内容之一。港口腹地范围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如是综合港还是专业港)。③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与港口是互为依存的。要发展一个大、中型港口,没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依托,是有一定困难的。上海港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上述区位因素。

第二,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港口之一,学生应该对上海港有所了解。由此分析得出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是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极具代表性。再结合本地实际,我又联系到珠海港(高栏港)的发展,能够借鉴些什么?这一思考过程,体现了从地理学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这一思维过程,如何组织好学生探究这一思维过程,成为运用探究法上好这一课的关键,也成为这一课的课堂--的主线,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本课的具体做法如下: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或其它途径查找上海港、黄埔港、大连港等港口的资料,主要是建设港口要考虑的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自选组长负责活动,分组分内容查找资料,资料搜集整理后,各小组共享。课堂上提出问题:为什么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跟其他大港相比,它有什么优势?是哪些因素影响上海港的发展?学生们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见解,气氛非常热烈,但不能很到位的用区位因素的影响去分析。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上海港的例子,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对港口建设的影响和制约,并将之拓展到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最后教师再联系本地实际,提出问题:珠海港(高栏港)是很好的深水海港,又处在东南沿海开放前沿,你认为该港前景如何?要促进它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开始应用区位因素的影响去分析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发现:珠海港(高栏港)的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是十分优越的,但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尽理想,一是经济腹地不够广阔,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非常发达,但是周边有黄埔港、盐田港等港口的竞争,使得珠海港口吞吐量并不大;二是珠海至今没有通铁路,而陆上大宗货物的运输以及与腹地联系均要依靠铁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珠海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港口的发展呢?学生探究的结果,发现自己的许多建议与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不谋而合:如发展西区(现为金湾区和临港区)经济,拓展经济腹地,大力建设临港工业区和保税区,推动工业西进;建设有特色的港口,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建成一个大型油、气码头,将来可以向著名炼油中心发展,像新加坡那样。

一节探究学习课下来,作为教师的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坚定了继续探索和实践的决心。

高一地理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地理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最新发展,在当今社会日益普及,例如在许多学生的家庭用车中就有定位仪的使用。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确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与优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构成、定位导航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领域。
(2)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
2.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GPS手持机,看懂其显示的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利用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科学、用科学和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两方面的应用。
3、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四、学情分析
对于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文科小班是有相当差距的,但本节课的知识是比较独立的,所以,在学习本节课的要求上,应该全体文科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本节课的重点任务就是明确构成、知道应用领域、学会手持机GPS的使用。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讨论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要准备好与本节课相关的所用的图片、电脑设备;学生做好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达到预习学案的基本要求。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学案,明确了学生对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全球定位系统的维护、数据注入等疑惑的问题。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来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科技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不断发射,利用卫星定位测量已成为现实。
定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多普勒测量到现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在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与“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升空,共同给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
介绍完GPS的由来及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
教师讲解:GPS的全称是“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system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
它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1)我们来逐一介绍:空间卫星系统作为空间部分,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各卫星升交角距差90,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事实上,空间卫星系统的卫星数量要超过24颗,以便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卫星,保障系统正常工作。该卫星系统能够保证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最多可达11颗),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
看GPS卫星图4-4-2,它的两侧有两块双叶太阳能板,能自动双向定位,以保证卫星正常工作用电。
完成探究学案空间卫星系统部分
观察下图并讨论,教师提问,让学生说出地面监控系统,教师补充。
(2)地面监控部分,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一个主控站、五个监测站和三个信息注入站构成。
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的斯平士(Colorado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个美国军事基地上,即大西洋的阿松森(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狄哥伽西亚(DiegoGarcia)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五个监测站设在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以及夏威夷岛。
①主控站是根据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完成各项工作:如及时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并传送给注入站;控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导航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诊断卫星工作状态,改变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及姿态,调整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
②监测站是用GPS接收系统测量每颗卫星的伪距和距离差,采集气象数据,并将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点,5个监控站均为无人守值的数据采集中心。
③信息注入站接受主控站送达的各卫星导航电文并将之注入飞越其上空的每颗卫星。
完成探究学案地面监控系统部分
关于用户设备系统的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探究学案。
[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教师介绍:GPS现在主要是用来定位、导航和测量。
在军事上GPS的应用:军事是GPS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为各种军事活动提供定位导航.在现代战争中,不仅陆、海、空三军,而且许多高科技武器弹药等,也都开始采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导航.
还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例如: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的圆概论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其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
后来,GPS又开始发展到民用上。民用的GPS主要用于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以及导航,以及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求援、旅游探险、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方面。
下面同学们完成探究学案的第二部分。(教师当堂检查完成情况)
承转:大家完成的学案情况较好,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知识窗的内容。看一看GPS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它具体的例证了以上几个功能,如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车配备合理,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等功能。
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GPS接收机是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确定的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则可以快捷的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出现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求得快捷的救援行动。
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讲述实例引起学生思考: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时离最近的补给站仅几百米。风沙淹埋了前人走过的足迹。在茫茫荒漠中又渴又饿的他终于倒下了。如果当时他有一台中文显示GPS接收机,这种惨剧又何以发生?。在地广人稀没有任何参照物可用以辨别方向的情况下,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手持GPS接收机沿着机中记录的安全轨迹小心行进,从而可以安全返航。目前,许多休闲俱乐部围绕GPS功能相继推出"穿越"、"寻宝"、"野外拓展"等都市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周末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深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从我国著名科学家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个事件可见GPS的重要用途。
转承: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了一下GPS手持机,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即如何利用GPS手持机来定位和导航。
[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
总体介绍:GPS接收机是用于接受GPS卫星定位信息的用户设备,其有两大主要用途:定位和导航。GPS12是美国GARMIN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全中文接收机,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一款主流机型。如预习学案图1所示,它的功能键:最上的是内置天线,左边从上到下有导航键、开机键和退出键;右边则是翻页键、定位键和输入键;中间是光标键;下面则是显示屏。GPS的主要用途是定位和导航。(学生同时复习预习学案最后的填图部分)
首先我们来学习如何用GPS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有特定的经度、纬度和高度。用GPS接收机定位,详细步骤如下:
1、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探究学案图1所示
收星画面是开机后的第一个画面,表示卫星的分布与接收状态。接收到的卫星不能低于3颗,要选屋外无障碍物的地区接收。
卫星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卫星仰角:中心相当于所处位置正上方,大圆代表地平线,中间圆为45度仰角
卫星编号:图中数字表示地平线上方的卫星,数字反白表示卫星未收到
黑框条图: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强弱,黑条越高,代表信号越强;如果是白框条,表示该颗卫星正处于跟踪状态;如果黑条和白框条都没有,表示还未收到卫星信号。一般来说,圆圈中卫星越靠近中心,则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越强。如图1-2中接收到10颗卫星,而且信号比较强。
下面完成图1的填图任务
2、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切换至数据查询画面,如图1示,其上表示了接收点的信息,有:
航向:运动时的方向,它的角度是以正北为0°,顺时针逐渐增加,正东为90°,正西为270°,因此运动时可以据此来判断北的方向。
航速:为固定显示数据不能更改,当接收卫星后卫星会自动根据你的运动情况测定该值。
航程:相当于里程表,记录航行过的实际路程。
高度:显示你所处点的海拔高度。图2中高度是17m
坐标:接收点的经纬度。图2中坐标是N32°36′53.9″E120°54′19.2″。
时间:采用卫星钟授时。
这就是定位,它不仅可以为你定位,而且可以为你导航,这样不管你是身处浩瀚的沙漠之中,还是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都不会为迷失方向而发愁。
下面完成图2的填图任务
通过完成探究学案然保护区户外探险的探究活动并观察电脑展示的GPS手持接收机的画面,学生叙述利用GPS导航的两种方法(视课堂实际情况教师补充学生的叙述将此方法补充完整)。
导航方法是:
使用GPS接收机导航,首先要建立航路点,然后才能进行导航。
建立航路点
第一种方法:按[定位]键记录各个位置,建立航路点。
第二种方法:直接输入经纬度建立航路点
A、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图1示
B、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直到显示〈功能设定画面〉
C、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按[输入]键确定,显示〈航点画面〉
D、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用[光标]键选择所要的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
E、移动[光标]键选中经纬度,进行经纬度编辑,输入航路点的经纬度,方法同上,按[输入]键确定
F、最后移动[光标]键选中画面下部的[完成],按[输入]键确定,录入完成,回到〈功能设定画面〉
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进行导航。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由于条件所限,学校没有GPS手持机和其他相关设备,只有通过在微机上的演示和老师介绍,学生才能学习此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随着本节课的结束,我们的关于必修二的课程也随之结束了,下一节课我们将进入课程的复习,希望大家认真做一做今天下发的总复习的预习学案。
九、板书设计
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GPS的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GPS的优点。
二、GPS的应用领域
GPS在军事上的应用。
GPS在交通中的应用(车辆管理,空中导航)。
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
三、学用GPS手持机定位
十、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了GPS的原理和组成系统,同时也了解了GPS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在没有手持GPS接收机的情况下,借助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课前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应用、GPS手持接收机的功能面板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学生初步会使用GPS手持接收机。在学习怎样使用GPS手持接收机时,除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之外,运用形象的语言讲解也是非常重要。若使用模型,让学生在模型上,用铅笔写一写、画一画各种界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水平所限,本节课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自己。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初步明确GPS的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了解GPS接收机面板以及功能键。
二、预习内容
(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1、概况
(1).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称是。
英文缩写是
(2).在美国,被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的有、和。
(3).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综合了、和三大学科的技术。
2、构成

(二)、应用
1.GPS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2.目前,GPS在导航方面应用最广的部门是。
3.GPS接收机在旅游探险中的作用有哪些?
4.此外,GPS还广泛应用于、、、和等方面。
(三)、学用GPS手持机
GPS手持机的两大用途是和。
1。在使用GPS定位时,最好选择在位置,原因是。

2.填写出GPS接收机各功能键地名称
图1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
2、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3、GPS系统构成。
二、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

[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
(1)分别在图1、图2中填写出地平线、卫星编号、卫星信号和坐标

三、反思总结
1、GPS定位原理是什么?
2、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的救援?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1—2题。
1.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根据下面时刻表,乘坐表中哪一次车的旅客到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
D21北京长春07:1513:31
D201南昌长沙08:0011:15
D584宝鸡西安11:1112:23
D776深圳广州11:1812:28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
A.D21B.D201C.D584D.D776
读图,完成3—4题。
3.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下图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体风向
4.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技术B.GIS技术C.无线电呼叫技术D.GIS与GPS技术
(二)、综合题
5、(2005年上海卷)联系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RSB.GISC.RS和GPS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4-4-1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005年山东夏蝗发生面积达到450万亩左右,占全国发生面积的一半。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撤入池塘等问题,2005年山东省在蝗虫发生的高密度区域采用现代地理技术,精确掌握防治区域,收到很好的灭蝗效果。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2.2006年初,国家测绘局开展对明长城的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在对明代万里长城的精确长度和准确走向的测量中,GPS的主要功能在于()
A.可提供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B.可提供用户随时查阅的地理信息
C.可提供飞机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D.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和海拔高度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精准农业耕作”。回答7—8题。
3.GPS在“精准农业耕作”的作用是()
A.农田信息定位获取B.管理措施决策C.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D.估算农业产量
4.“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
A.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肥
C.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D.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监测板块的运动。下图中T0、T1、T2表示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的三个监测点,结合观测资料,回答5-6题。
5.监测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板块运动的手段最可能是
A.GPS技术B.RS技术C.GRS技术D.GIS技术
6.据显示信息可知,T0T1和T0T2的距离在加大,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是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
7、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许多废弃的古城遗址。新疆某旅行社准备向游客推出一条新的大漠观光和古城遗址旅游探险路线。
(1)如果你是该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将会添置些什么新设备,又如何确定这条路线?

(2)导游服务人员在迷路时怎样使用新设备才能回到先前的路线上来?

2.D解析:GPS主要为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3-4.AD解析: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精准农业”有利于精确分析不同地块在肥力、病虫害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合理施肥和除虫,从而有利于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6.AD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对于监测地壳变化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
二、综合题
7、(1)购置GPS手持机,先请专门人员踏勘出两三条较合适的路线,并且在每条路线上的若干标志点按GPS手持机的定位键,以便记录下这些标志点的数据信息,从而自动建立起这些路线上的一个个航点(2)打开GPS手持机,依次激活踏勘过的那些线路,GPS手持机自动告诉你,往什么方向走多远就可走到某条线路上的最近一个航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31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