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阿基米德原理jaB88.Com

①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理解:

(1)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

(2)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3)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

3、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

①ρ物ρ液,上浮②ρ物=ρ液,悬浮③ρ物ρ液,下沉

4、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

5、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G(mg或ρ物gV物)、浮力F浮(ρ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写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精选阅读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浸没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ρ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P=F/S

单位:帕,符号Pa.

1Pa的含义: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二、液体压强

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h为研究点到液面的距离即深度).

特点: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同一高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而且相等(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特点:装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液面相平.

三、大气压强

产生原因:大气由于受重力,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因而存在压强.

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且都相等.(气体具有流动性)

1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3*10^5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五、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其就会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就是浮力

计算:F浮=F下-F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F浮=G排=m排g=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F拉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内能公式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内能公式

1.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①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②气体扩散的最快,液体较慢,固体最慢)

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4.①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得体积、物体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5.内能(俗称热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6.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7.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物态有关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①做功(实质:内能的转化)例如:冬天冷了搓手

②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例如:冬天对着手哈气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单位:焦耳)

6.①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②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7.比热容是表示物体温度变化是吸热和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8.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9.c水=4.2×103J/kg·℃(水的比热比较大)

物理意义: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千克.

14.热量的计算:Q=cmΔt

Q---------吸收(放出)的热量--------焦耳(J)

c---------比热--------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

Δt-------升高(降低)的温度--------摄氏度(℃)

15.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小?

沿海地区离海洋较近,多水,内陆地区离海洋较远,多沙土.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白天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少,夜晚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温少,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

16.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化学能(燃料)内能机械能

17.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8.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①吸气冲程

②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③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

④排气冲程

19.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内能

20.燃料的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耳每千克(J/kg)

21.热量计算:Q=qm(q=Q/mm=Q/q)

Q--------热量---------焦耳(J)

q---------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m--------燃料的质量--------千克(kg)

2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设法利用废弃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3.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2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注: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5.一种能的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的减少或者从另一物体转移而来.理想气体的内能E=inRT/2i-单原子气体取3,双原子气体取5,三原子气体取6n-物质的量R-理想气体常数T-热力学温度.其他物质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这里仅给出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公式.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912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