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
3.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两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浓度不同。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化验单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过渡]CuSO4+2NaOH=Cu(OH)2↓+Na2SO4,使0.1mol硫酸铜完全沉淀,需要多少氢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单位:molL-1
表达式:cB=nB/V
[练习]
1.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2.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4.10molHCl能配成____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
5.(展示矿泉水商标)假设某矿泉水中K+含量为27.3mg/L,则该矿泉水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
[实验]将硫酸铜溶液倒出1/4,其质量分数变化吗?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吗?若将其加水至原体积呢?
加水至与
取出1/4原体积相同
溶液A溶液B溶液C
[分析]溶液A中取出1/4,溶质的物质的量变成原来的1/4,即nB变成原来的1/4,同时体积变成原来的1/4,根据公式cB=nB/V液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向溶液B中加水至原体积,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变成原来的4倍,即nB不变,V变成原来的4倍,根据公式cB=nB/V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成原来的1/4。
[结论]1.从溶液中取出一部分,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公式:c浓V浓=c稀V稀
[练习]
1.现欲用12mol/L的浓HNO3配制3mol/L的HNO3100mL,则需取用多少毫升的浓HNO3?
2.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B0.1mol/LC0.01mol/LD10mol/L
[问题解决]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现实验室急需100mL1.0mol/L的Na2CO3溶液,你将准备如何配制?请你自主设计配制的简要步骤。
1.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
2.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
3.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配制该溶液(烧杯?量筒?)
4.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
5.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
观察容量瓶其构造、特点。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洗净。②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或稀释的容器,热溶液需要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溶液的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托盘天平)。
③溶解(烧杯、玻璃棒):将溶质倒入小烧杯,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转移和洗涤(容量瓶、玻璃棒):
将上述冷却后的溶液转入指定容积的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
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注意:玻璃棒不能与容量瓶口接触,防止溶液外流。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实验误差)
⑤定容(胶头滴管):
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若不能那又该怎么办?
⑥摇匀: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
注意: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加水补充至刻度线。否则将使溶液体积变大,使浓度变小。
⑦装瓶贴签(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注明溶液浓度和名称。
[小结]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一定体积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时消耗已知浓度溶液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未知浓度溶液的组成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准备: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内容
【复习提问】
1、复习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NaOH的溶液500mL,所含溶质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问题】2g的NaOH可以用天平来称量,500mL溶液的体积怎么量?用什么仪器才比较精确?
【练习】《同步训练与测试》P85.
学生活动
CB=
讨论
观察容量瓶的结构
练习
教师活动
介绍――容量瓶
课本P16图1-7容量瓶有不同的规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②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所以配制溶液时一定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③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教学反思
备注
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反思
备注
【问题】如何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板书】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移液(冷却)
(5)洗涤
(6)定容
(7)摇匀(装入试剂瓶)
【问题讨论】
课本P17《学与问》
【误差分析】
根据浓度CB=n/V,围绕操作对n与V的影响来分析
思考、讨论
看课本P16实验1-5
学生做实验
讨论、回答问题
向容量瓶内加入多量的水后倒置容量瓶,并观察容量瓶口处是否漏出液体。若不漏,将瓶塞旋转1800,再按刚才操作检查是否漏出液体。若不漏,则容量瓶的瓶塞与瓶口的密封性合格。
指引学生进行实验
注意引导学生哪些操作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从操作中讨论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小结
(1)计算:结果5.85g,称5.9g
(2)称量:砝码生锈,少量NaCl粘在滤纸上
(3)溶解:为促进溶解而加热,将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4)移液(冷却):溶液未冷却,有液体溅出
(5)洗涤:未洗涤或洗涤液没有装入容量瓶
(6)定容:仰视(浓度偏低)或俯视(浓度偏高);加水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7)摇匀(装入试剂瓶):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装瓶时,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涤过
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反思
备注
【小结】
配制的步骤及其操作的注意事项
【练习】
1、《同步训练与测试》P73、4、P917、20
2、课本P17《思考与交流》
【作业】
1、课本P184、
2、复习本章内容完成课本P19《归纳与整理》准备测试
做练习
配制的步骤及其操作的注意事项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学案
一、教材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具体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渡: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接下来我谈谈对学情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有配制溶液的基础,因此可以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引入新知,运用探究的方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并进行实战操作,从而掌握新技能。
过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教材和学生,如何保证我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误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提高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过渡: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容量瓶的使用。
【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五、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小组讨论。
过渡: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观看图片,展示试剂瓶中标签的内容,复习旧知,引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这样设计,通过图片上的标签复习旧知,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二)复习旧知
在这个环节我将以提问的方式复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唤起学生对以前知识的回忆,对后边选择仪器作铺垫。
(三)引入新知
学生小组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容器,因为烧杯和量筒不能精确的量取液体的体积,从而引出容量瓶。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容量瓶,讲解演示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样设计可以从旧知与新知的比较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构建新知,学习新知。
(四)探求新知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演示一部分学生已熟悉的操作,然后学生代表继续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进行纠错,我将进行补充学生漏掉的步骤,从而确定正确的配制步骤。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得出研究成果。将教师的演示转换为学生的演示,学生更乐于接受,寻找他们错误的同时自己也在提高。
(五)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实验互相配合,掌握正确的配制方法。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学会方法,分组实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小组团结协作精神,取长补短。
(六)拓展提升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思考分析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不变的物理量,得出原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小结作业
我将采用师生共同小结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后布置作业“如何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ml1mol/L的稀硫酸。”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要点,拓展应用。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案例解析
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2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
实验药品:NaCl固体、蒸馏水
实验:配制200mL1mol/L的NaCl溶液
(一)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ml蒸馏水溶解。
4、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6、旋摇: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
8、颠倒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9、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二)误差分析
配制步骤
错误操作
n
V
c
①计算
/
/
/
/
②称量/量取
把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1g以下用游码)
量筒读数时仰视
量筒读数时俯视
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
③溶解/稀释
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④转移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容量瓶用待配溶液洗涤
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流
⑤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⑥旋摇
有液体溅出容量瓶
⑦定容
俯视
仰视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⑧颠倒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低于刻度线,补充水
⑨装瓶
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
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三)问题讨论及填空
1、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容量瓶上标有、、
,它有不同规格:mL、mL、mL、mL等。
2、要进行洗涤这步操作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要将配好的溶液,从容量瓶里倒入试剂瓶?
4、定容时不慎滴加液体超过刻度线,则该实验失败,应倒掉重新配制。为什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71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