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数学必修3教案

数学必修3教案十二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88教案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数学必修3教案”,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非常好请将其收藏下来以便以后阅读!

数学必修3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2)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与通项公式结合知三求二;

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先用错位相减法推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而后运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并将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结合解决问题,还要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的推导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错位相减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其他数列求和问题中多有涉及,所以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要求,不单是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是分情况讨论的,在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和两种情况.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一节为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另外应补充一节数列求和问题.

(2)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是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证明结论.

(3)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的其他方法可以给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编拟例题时要全面,不要忽略的情况.

(5)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涉及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但解指数方程难度大.

(6)补充可以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通过教学进一步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

教学用具

幻灯片,课件,电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见教材第129页)提出问题:(幻灯片)

二、新课讲解:

记,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板书)即,①

,②

②-①得即.

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如何化简?

(板书)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仿照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和方法,等式两边应同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即

(板书)③两端同乘以,得

④,

③-④得⑤,(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的取值)

当时,由③可得(不必导出④,但当时设想不到)

当时,由⑤得.

于是

反思推导求和公式的方法——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形如的数列的和,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板书)例题:求和:.

设,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解:,

两端同乘以,得,

两式相减得

于是.

说明:错位相减法实际上是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

公式其它应用问题注意对公比的分类讨论即可.

三、小结:

1.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推导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公式的应用;

2.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四、作业:略

数学必修3教案【篇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自由的生存,永远的神往》是系列口语交际活动--做一回小记者中的一个部分。之前,我们刚刚学了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明确了作为记者和答者必须符合的条件和要求,当堂还进行了对“二○○二年江苏省奥数竞赛一等奖”同学的采访训练。基于学生对真正的采访,记者答问没有实践的经验,所以此节课效果不佳。洪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在《做一回小记者》后安排了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图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经典之作,大部分学生在新书发放的第一天就已经拜读过了,如果,还是采用老式的分析法来上课,也许不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鲁迅的作品往往因为文浅意深而不容易被学生一下子接收,改用“记者答问式”的学法可能更能促使学生走近鲁迅与文本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乃至于走进他的心灵。《自由的生存,永远的神往》一课还为“记者采访”的下一环节--走出校门采访一位名人或普通人作了模拟的准备,只要教师调控得当,学生尽力而出,必然会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一)复习《做一回小记者》,了解记者采访的基本要求:

1、2组的同学当记者;3、4组的同学及老师当鲁迅(成年)。

记者:(1)筛选问题;(2)提问要有层次,如由浅入深或由作品内容到作品艺术到作者本身等;(3)组长推选本组平时不爱表现的同学,给他心理鼓动,“勇”当小记者!

鲁迅:(1)精选答案;(2)熟稔课文,有备无患;(3)回答时的神态、举止、内容均要与文化名人鲁迅相仿;(4)先后扮演鲁迅的同学要口径一致,因为你们是“鲁迅”。

一、导入新课:

师:在自由的心灵里,世界是美好的,诡秘的,甚至是魅力无穷的。在少年鲁迅的心灵里,百草园是丰茂的,有趣的,甚至是知识充足的。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儿童乐园、生物园地、知识宝库;三味书屋也带给他无尽的回忆。让我们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走近鲁迅、走进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作一次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二、采访过程:

记:鲁迅先生,很高兴有今天的“一面”之交,更高兴与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据说你把自己的一些回忆性散文收录在《旧事重提》中,为何

又改名为《朝花夕拾》?

鲁:《旧事重提》收录的都是我童年及少年时代生活情形。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只能来个“朝花夕拾”。

鲁: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记:看来你对童年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我想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向你探讨几个问题。

鲁:它曾给我带来丰富的动植物知识、观赏之乐、口舌之娱!

记:前天,我读了《梦回“百草园”,梦回“三味书屋”》,您自己在一开头时也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个只有野草的园子,何足以乐?

鲁:你的问题很有价值,它又勾起我对往事不尽的记忆。是的,百草园中多的是野草,然而,在少年时代,百草园是我唯一的、也是最自由的

嬉戏场所。在此,我饱览了缤纷的菜蔬;品尝过紫红的桑葚,更有探险猎齐心理的满足--那就是按住斑蝥的脊梁让它喷出烟雾;徒手掘出何首乌,考证它是否像人形,是否吃了能使人成仙。这些都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其中也不乏我在成人之后,在面临现实的复杂、沉重、压抑中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美妙幻想,也许真正的百草园没有我描绘得那么美,可能是“距离产生美感”吧,也或许是人性的本然。总之,“百草园”是我永远神往的精神家园。

鲁:润土父亲在教我捕鸟的同时也教给我实际的技能,并教导我做事要耐心、细心。而我却常常因为操之过急,导致收获很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记:做事要耐心细心,也是我们必须培养的品质,谢谢你提醒我们。(笑)然而,百草园如此美丽又富有乐趣,却也有凶险的地方--美女蛇的出没,你怎样看待美女蛇的故事?

鲁:对美女蛇的故事,有许多人认为是一种迷信,而我却是宁肯信其有的。美女蛇当然是不可能遇到的,但像美女蛇这样的`人却是常常会遇到的。“美女蛇”的故事,自然是长妈妈希望“我”对待类似这类凶险之人时,要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美女蛇的故事”教给我最初的人生经验。

记:后来,你不得不离开百草园了,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呢?

鲁: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来体验当时的心情,朗读第9段。

鲁:大部分不懂,唯有对对子,方能引起我的注意。我从对对子中习得了不少知识,寿先生也因此而比较喜欢我了。

记:对你提问“怪哉”一事,寿先生没有给予回答,你认为是他不会回答,还是不愿意回答?

鲁:应该是不愿意回答吧!过去的教育,都是让我们读经、史、子、集之类被视作是正规的书,对“怪哉”这类旁门左道的问题,先生是拒绝回答的。

记:你刚才提到“教育”,那么你怎样看待你的先生,怎样看待当时的教育制度?

鲁:寿镜吾先生是一个宿儒,对他我还是相当敬重的,在他那儿,我学得了不少书本知识,这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他还很和蔼,这从他有戒尺而不用,有罚跪的规矩而不使上可以看得出来。至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它只顾传授书本知识而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体验,严重束缚了孩童富于想像的头脑和心灵。它用时也束缚了授课老师的手脚,使他们连“怪哉”之类的问题也不敢作答。对当时的教育制度我是不满意的,这从百草园自由生活与三味书屋乏味生活的比照中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记:你说得太好了。我们可否这样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要来揭示旧的教育制度的弊端,进而表达您儿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情?

鲁:可以这样理解。甚至可以说,“百草园”不仅是我儿童时代的游戏场所,更是我成年之后,回首遥望家园时的一种精神寄托。百草园,永远是我一个美妙而神奇的梦想,在那儿,我可以自由的玩耍、嬉戏、猎奇、生存;百草园永远是我心弛神往的精神乐园,在那儿,我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成长与成熟的快感!

记:鲁迅先生,你说得太好了!你诗化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灵气而又富有纯美人性的你!那么,从文章本身来看,你最得意,最拿手的

是哪一段,为什么?

鲁:不敢谈得意,许多人都来信询问我对文章第2段的写法,你们的课本上也注明要背诵这一段,我就谈谈这一段吧。(1)从表达上看,描写

与议论相结合;(2)从表现手法上看,我用“不必说……也不必说……

单是……”的句式来描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景色,其中“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这一议论句,由面而点,打开了百草园的生物世界之门。我还调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视、听、嗅、味、触觉),让大家跟我一起体验童年生活的美好神奇。(3)从语言上看,我尽力调用描写色彩的词汇;句式长短交错;读来音韵

和谐。你们可以尝试着与我一起来朗诵第2段!

四、总结采访得失:

师:感受着同学们的采访热情,我止不住也要做一回记者。请问,经过这次模拟采访,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好文不厌百回读。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使我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真因为鲁迅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童心,才有《一面》中对青年人关怀的热情。

生: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昨天老师让我向同学作采访,写采访稿时,我还一头雾水。现在我知道采访,不仅可以对今人今事,也可穿越时空,与古代人,未来人作心灵的对话!

生:我终于明白了作为记者所必需具备的要求和素质,充分占有被采访者的查关资料;热情、大方、不出怪问。

生:我很遗憾,自己作为“记者”没有勇敢地站出来直接面对“鲁迅”,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争取的。

师:鲁迅先生在答问中提到“教育”的事,那么你怎样看待现行的教育制度及老师?

生:现在的教育主张我们自主、合作学习,我很喜欢。

生:综合实践活动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这很受我们的欢迎。

生:大多数任课老师都能书本结合生活,让我们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师:同学们感触良多!期望值太大的问题,也许正是现行教育里的一个弊端,作为老师我一定要争取转变观念,合理要求学生,为大家营造

一片宽松、自由、民主的学生环境。

五、收束全文:

师:一座百草园就是一个生物世界;一间三味书屋就一所综合学校;一篇经典名作就是一座知识宝库;一位优秀作家就是一本心灵之书。鲁迅,一个伟大的名字,它是形式与内容、行动与思想、精神与人格的完美结合体!让我们以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切入点,去读更多的有关鲁迅的文章,尝试着从采访长妈妈、寿镜吾、阿累、闰土等一系列人物的过程中,更广更深的了解鲁迅,以习染他高尚的情操,伟大的人格!

数学必修3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平行四边形这个几何模型,归纳总结出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的问题的”三步曲”;

2、明确平面几何图形中的有关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

3、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在处理平面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教学难点:如何将几何等实际问题化归为向量问题。

教学过程

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如图,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思考: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分哪几个步骤?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分哪几个步骤?

“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数学必修3教案【篇4】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数学必修3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式以及有关性质,分析和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  2.突出方程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简捷合理的运算途径,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3.用类比思想加深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从本质上掌握公式。  例题例1 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如果适当排列这三个数也可以成等比数列,又知这三个数的和为6,求这三个数。例2  数列 中, , , , , ……,求 的值。例3  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个数之和是21,中间两个数的和是18,求这四个数。例4  已知数列 的前 项的和 ,求数列 前 项的和。例5  是否存在等比数列 ,其前 项的和 组成的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例6  数列 是首项为0的等差数列,数列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设

,数列 的前三项依次为1,1,2,

(1)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10项的和。 例7  已知数列 满足, , .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

(2)求 的表达式和 的表达式。

作业:

1.   已知 同号,则 是 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而也不必要条件

2.   如果 和 是两个等差数列,其中 ,那么 等于

(a)           (b)         (c)3            (d)

3.   若某等比数列中,前7项和为48,前14项和为60,则前21项和为

(a)180         (b)108               (c)75              (d)63

4.   已知数列 ,对所有 ,其前 项的积为 ,求 的值,

5.   已知 为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为 ,前100项的和为 ,求前110项的和

6.   等差数列 中, , ,依次抽出这个数列的第 项,组成数列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

7.   已知数列 , ,

(1)求通项公式 ;

(2)若 ,求数列 的最小项的值;

(3)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数列 前项的和 .

8.   三数成等比数列,若第二个数加4 就成等差数列,再把这个等差数列的第三个数加上32又成等比数列,求这三个数。

数学必修3教案【篇6】

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税收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其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之,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1)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2)欠税: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是纳税人抗拒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数学必修3教案【篇7】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生产力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 社会意识:只是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具有不同步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并不是同步,绝对统一的关系)

反对倾向: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

3. 实践观是辩证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4.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更,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会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a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他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他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生产力进步

生产力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

5.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内容: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放中实现的.

a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是阶级分析法)

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 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群众观点是只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

b 群众路线是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以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8. 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9. 人的价值 –(自我价值) 价值的享受着 索取

- (社会价值) 社会的创造者 贡献

评价价值的标准:看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多少

10.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根本途径: a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的贡献越大.他的幸福感越强.

b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c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由之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主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b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 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11.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

数学必修3教案【篇8】

函数性质

一、单调性

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若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若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递减。 例1.证明fxx1在1,上单调递增 x

总结:

1)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2)增+增=增

减+减=减

-增=减

1/增=减 3)一次函数ykxb的单调性 例1.判断函数y2.复合函数分析法

设yf(u),ug(x)x[a,b],u[m,n]都是单调函数,则yf[g(x)]在[a,b]上也是单调函数,其单调性由“同增异减”来确定,即“里外”函数增减

1的增减性 x1性相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里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反,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如下表:

ug(x)

yf(u)

yf[g(x)]

增 增 减 减 增 减 增 减 增 减 减 增

例1.判断函数ylog2(x1)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一、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比较大小

例1.若f(x)在R上单调递增,且f2a1f(a3),求a的取值范围

3例2.已知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试比较f()与f(a2a1)的大小

42.利用单调性求最值

1例1.求函数yx1的最小值

x

x22xa1例2.已知函数f(x),x1,.当a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x2

11例3.若函数f(x)的值域为,3,求函数g(x)f(x)的值域

2f(x)

练习:1)求函数yx21x在0,的最大值

112)若函数f(x)的值域为,3,求函数g(x)f(x)的值域

2f(x)

3.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 1)求定义域

2)判断增减区间 3)求交集

12例1.求函数yx2x3的单调区间

2练习:求函数yx22x8的单调增区间

4.求参数取值范围

例1.函数f(x)x22ax3在区间1,2上单调,求a的取值范围

二、 奇偶性

1.判断奇偶性的前提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例1.奇函数f(x)定义域是(t,2t3),则t

. 2.奇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f(x),其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如果xD,恒有f(x)f(x) ,那么函数f(x)为奇函数。

3.奇函数的性质: 1)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2)在圆点左右单调性相同

3)若0在定义域内,则必有f(0)0

1奇函数的例子:yx,yx3,yx,ysinx

x4.偶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f(x),其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如果xD,恒有f(x)f(x),那么函数f(x)为偶函数。

5.偶函数的性质: 1)图像关于y轴对称 2)在圆点左右单调性相反

偶函数的例子:yx2,yx,ycosx

6.结论: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

四、常见题型: 1.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4x2例1.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

x22

例2.判断f(x)(x2)

2x的奇偶性 2x2.奇偶性的应用

例1.已知f(x)x5ax3bx8,f(2)10,则f(2)_______

例2.已知f(x)是奇函数,且当x0时,f(x)x(x2),求x0时,f(x)的解析式

例3.设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且f(x)g(x)

3.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

例1.设偶函数f(x)在[0,)为减函数,则不等式f(x)f(2x1)的解集是 。

例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若f(x)在区间5,5上是奇函数,在区间0,5上是单调函数,切f(3)f(1),则( )

A. f(1)f(3) B.f(0)f(1) C.f(1)f(1) D.f(3)f(5),

例3.函数f(x)axb121,1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 f()2251x1,求f(x),g(x) x11)求f(x)的解析式

2)判断函数f(x)在1,1上的单调性 3)解不等式f(t1)f(t)0

数学必修3教案【篇9】

学习目标

1. 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2. 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 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

3. 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3: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

新知1:从以上事例可一发现:

叫做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数学中常用的合情推理。

新知2: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

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 的性质的推理。

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 的推理。

新知3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些事物的 ,推出该类事物的

的推理。 归纳是 的过程

例子:哥德巴赫猜想:

观察 6=3+3, 8=5+3, 10=5+5, 12=5+7, 14=7+7,

16=13+3, 18=11+7, 20=13+7, ……,

50=13+37, ……, 100=3+97,

猜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1 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2 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 典型例题

例1用推理的形式表示等差数列1,3,5,7……2n-1,……的前n项和Sn的归纳过程。

变式1 观察下列等式:1+3=4= ,

1+3+5=9= ,

1+3+5+7=16= ,

1+3+5+7+9=25= ,

……

你能猜想到一个怎样的结论?

变式2观察下列等式:1=1

1+8=9,

1+8+27=36,

1+8+27+64=100,

……

你能猜想到一个怎样的结论?

例2设 计算 的值,同时作出归纳推理,并用n=40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变式:(1)已知数列 的第一项 ,且 ,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3:找出圆与球的相似之处,并用圆的性质类比球的有关性质。

圆的概念和性质 球的类似概念和性质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圆心与弦(非直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

与圆心距离相等的弦长相等,

※ 动手试试

1. 观察圆周上n个点之间所连的弦,发现两个点可以连一条弦,3个点可以连3条弦,4个点可以连6条弦,5个点可以连10条弦,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规律?

2 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和另一条相交。

3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归纳推理的定义。

2.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3. 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真,但合情推理常常帮我们猜测和发现新的规律,为我们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必修3教案【篇10】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

4.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S100=145,则a1+a3 + a5 + …+a99=

5.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m-n|=

7.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8.在等差数列{an}中,a1=20,前n项和为Sn,且S10= S15,求当n为何值时,Sn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0.已知f(x)=x2 -2(n+1)x+ n2+5n-7 (n∈N)

(1)设f(x)的图象的顶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a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设f(x)的图象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构成数列{dn},求数列{dn}的前n项和sn.

11 .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每期付款数相同,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2次付款,如此下去,共付款5次后还清,如果按月利率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上月利息要计入下月本金),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精确到1元)

函数关系式是f(t)=

注:对于分段函数型的应用题,应注意对变量x的取值区间的讨论;求函数的最大值,应分别求出函数在各段中的最大值,通过比较,确定最大值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数学必修3教案【篇11】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均不是细胞器。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3.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

4.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植物细胞中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

5.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包括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6.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溶酶体吞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7.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有关。

8.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一个中心体有两个中心粒组成。

二、分类比较:

1.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膜)。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膜、类囊体薄膜)。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2.植物特有:叶绿体、液泡动物特有(低等植物):中心体。

3.含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dn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rna)。

4.增大膜面积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

5.含色素:叶绿体、液泡。

6.能产生atp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7.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8.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中心体。

9.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0.与主动运输有关:核糖体、线粒体。

数学必修3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教学重难点

2.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典例分析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Tn

4.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S100=145,则a1+a3 + a5 + …+a99=

5.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m-n|=

6.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a2+a3=1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令bn=anxn ,求数列{bn}前n项和公式

7.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8.在等差数列{an}中,a1=20,前n项和为Sn,且S10= S15,求当n为何值时,Sn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已知数列{an},an∈N,Sn= (an+2)2

(1)求证{an}是等差数列

(2)若bn= an-30 ,求数列{bn}前n项的最小值

0.已知f(x)=x2 -2(n+1)x+ n2+5n-7 (n∈N)

(1)设f(x)的图象的顶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a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设f(x)的图象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构成数列{dn},求数列{dn}的前n项和sn.

11 .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每期付款数相同,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2次付款,如此下去,共付款5次后还清,如果按月利率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上月利息要计入下月本金),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精确到1元)

12 .某商品在最近100天内的价格f(t)与时间t的

函数关系式是f(t)=

销售量g(t)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

g(t)= -t/3 +109/3 (0≤t≤100)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额的最大值

注:对于分段函数型的应用题,应注意对变量x的取值区间的讨论;求函数的最大值,应分别求出函数在各段中的最大值,通过比较,确定最大值。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技巧总结

基础很重要,保持耐心多巩固

要学好数学,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基础。只有打牢数学基础,才能够把高中数学好,同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数学取得高分。打好基础是最关键的!比如:建一栋大楼,如果地基不稳,不管大楼有多么豪华,都只是华而不实。

想学好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其实学好数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发自内心由衷的想要学习,渴望学习,才能体会到从学习中所收获的乐趣。自己的成就感提升,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觉得数学并没有那么难,就愿意去多接触了。

多做题反复做,有题感

其实学好数学办法就是要大量做题,反复去做,题做多了就知道哪些方面需要自己去加强学习,还有就是同样做数学题做多了就会有题感。有些题,它的类型都是一样的,题做多了之后,即使你不会做,你也会找到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以上就是《数学必修3教案十二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数学必修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m.jab88.com/j/15779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