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门课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之二》,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说教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说学情
我班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习惯好,特别愿意提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对于本课来说很有益处。因为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深远,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但本班优等面少,中下等面多,在教学中应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用有意思的教学环节去吸引住每位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握住中年级略读的教学学要求,在教学时将语言文字训练有机融合。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和“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方位合作方式,引导有步骤、按计划的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以声传情,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蕴含的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致力于怎样读懂。整个教学过程中,合作研讨、辨析比较、朗读悟情、综合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交替使用。
五、说学法
俗话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学习课文:
1、通过感情朗读、合作朗读、观察图画等训练形式来读懂句子,领会含义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课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对照图画反复朗读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初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3、继续学习有效合作、探究的方法,发展合作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紧扣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我联系本单元专题谈到:同学们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祖国历史的悠久,中华民族那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也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边说边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让学生齐读课题,并问:你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呢?学生积极提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给这幅画取了什么名字?”等等。学生对课文有了想法,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给课文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我肯定学生的质疑后问: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并让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发扬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学生只有真正地动起来,才能获得真知,提高能力。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和方式,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时间的协调,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随机指导。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配上音乐、解说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让学生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畅谈
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随机出示课件,课件相继展示孔子拜师、盘古开天辟地、赵州桥的插图。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我总结: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读题识字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板书:玲玲。)
2、读读上面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换偏旁:岭、铃、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合作学习不懂的词语。
三、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四、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五、指导写字
六、日积月累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两天的备课,短暂而又漫长,从课本外闯进课本内,再从课本里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一种凤凰涅磐的超越感。然后,课堂究竟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很不熟悉的50张小面孔呢?静心反思,比赛课堂的那一幕幕又展现在脑海中,或在心底欢呼,或愿面壁反思,但对自己来说,却都是宝。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课文课,内容简单,道理明确,这样的课文,却往往是语文老师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用语文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在一阵无措之后,我明白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当一位语文老师真正具备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无论是怎样浅显的课文,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和孩子们在课堂是共舞。于是,静下心来备课以下几点是自认为课堂中的骄傲。
一、巧妙开头,使陌生的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陌生的老师让他们既新奇又有些胆怯,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无所顾虑地思考问题,是我课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我决定以夸奖孩子们为契口,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这个深爱他们的卞老师,其实愿和他们做朋友,畅游语文课堂。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的互相夸奖,使孩子们的劲头十足,兴趣盎然。精彩的回答,惟妙惟肖的表演,久举不愿放下的小手和一个个盛满思考之水的小脑瓜,充分说明了好的开头也为整节课堂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三、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一开始,自由读文,检查生字认读;然后听看动画片读文,理清线索,两次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务,层层逼进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
活动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要多吃水果、蔬菜,每天要定时大便,大便时要专心。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故事《玲玲和亮亮》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玲玲和亮亮》,小朋友听一听故事中是玲玲做的对还是亮亮做的对。我们要学谁呢?教师讲述故事
二、讲述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讨论
(1)亮亮为什么肚子疼?
(2)玲玲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解决亮亮肚子疼的问题?他请小朋友给他出主意呢?
(4)我们要学亮亮还是玲玲?
三、教师小结
我们每天大便是要把身体中的废物排泄出来,如果小朋友不爱吃蔬菜和水果,那就会和亮亮一样大便很费力,久而久之就会便秘、肚子疼,我们要学玲玲多吃水果,多喝水,每天定时大便,大便时不看电视、不玩耍,专心大便,要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
附故事:《玲玲和亮亮》
玲玲和亮亮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幼儿园,一起做游戏,就连吃饭时也要挨在一起。可是不同的是,玲玲吃饭从不爱挑食,蔬菜呀、水果呀、什么都爱吃。可亮亮却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亮亮还特别贪玩,如果一玩起来什么事都忘了。有一次亮亮想大便,可是他玩积木玩的正高兴。于是他没有去大便,等到他想去大便的时候肚子很疼却拉不出来。爸爸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阿姨说:你不爱蔬菜、水果,又不定时大便,所以才会肚子疼,以后你应该改变你的坏习惯。
活动反思:
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点难度。
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科学并规范,身为老师是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的,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请驻留片刻,88教案网的编辑为你推荐聪明的阿凡提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懂得阿凡提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大官的。
2、知道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能在生活中积极地思考、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阿凡提的图片。
2、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活动难点: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活动过程:
1、出示阿凡提的图片,引导有二人认识阿凡提。
(1)小朋友,你知道他是谁吗?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吗?
(2)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非常聪明,常常想出各种办法帮助穷苦的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怎样应用聪明才智战胜大官的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幼儿欣赏并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你们觉得故事的题目应该叫什么?
(2)大官提了那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3、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1)组织幼儿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
4、分组表演故事。
1、讨论:怎样才能表现出阿凡提的机智勇敢和大官的胆小害怕?(2)幼儿自由结伴或一小组的形式表演故事。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在导入部分,采用录像形式,观看阿凡提动画片,然后和幼儿谈话。(老师:你知道刚才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哪里的人?看过他的动画片吗?听过他的故事吗?)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
展开部分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进行提问:你认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进一步问:故事中一共有几个主要人物角色?他们分别是谁?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官?这些提问促使幼儿对故事进行回忆和想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第二个环节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画面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记忆,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戴上道具进行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虽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侧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所以才不会使幼儿兴趣递减。
结束部分仍采用录像的方式,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幼儿与录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乐,进一步体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故事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幼儿领会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幼儿掌握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学会倾听,一种是学会表述。倾听是一个输入的学习过程,表述是一个输出的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阿凡提。你读过阿凡提的故事吗?有哪些?
2、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阿凡提,你会用哪个?板书:聪明的。
3、今天阿凡提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设置悬念,思考讨论。
1、讲述故事的起因,设置悬念。
师叙述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学生猜测故事发展,提出不同意见。
3、这个不讲理的老板还真的难倒了大家。不过,聪明的阿凡提想出了好办法,大家赶紧读读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把自己读不通顺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
2、和同桌两个人一起读读生字词。
3、读完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的办法和阿凡提一样吗?
四、品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学习五个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想想他们因为什么事争吵?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联系生活体验理解“气势汹汹”。并随文学习“驴、架、势、评、饼”五个生字。
3、齐读课文前三段。
4、游戏巩固学了的五个生字。
五、指导写字。
1、刚才我们学过的生字“评、饼、提”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怎么写好?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我们以前写过走之底的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名学生上黑板写“退”,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
1、(出示7个学过的生字。)齐读、开火车读、男女同学赛读。
2、扩词练习。说话练习。
二、品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1、自由朗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想想阿凡提是怎么做的。找出写他的动作的词,并画出阿凡提的话。
2、你觉得你的办法和阿凡提的办法谁的好?说说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表演。
先读通读顺课文,然后分角色在小组里表演,推举表演得好的上台表演。
边表演边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认识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重点抓住“得意、目瞪口呆”等词语理解。
4、随文学习“应、挡、币、帐、呆”五个生字。
5、扩词说话练习。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四个会写字)说说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事、应”。
3、学生练写写“事、应、挡、呆”。
4、展示优秀作业,学生评价。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游戏巩固:教师猜字游戏、找朋友游戏(生字拆开在合拢。)
3、说说在本课你积累了哪些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边表演边评价,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认识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
1、故事开端。通过表演理解“气势汹汹”。
2、穷人请阿凡提评理的话语急切、气愤而又带着无奈和请求。饭馆老板的话蛮横不讲理。
3、引导:阿凡提抓过穷人的钱袋和摇钱袋时,饭馆老板的表情和动作怎样?
4、故事结尾,指导表演好“目瞪口呆”的样子。
三、阿凡提故事交流会。
1、课前,同学们在课外书或网上阅读了阿凡提的故事,下面请把你读到的有趣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同学们交流听后感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新疆维吾尔族人。
2.了解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认识阿凡提。
――出示挂图,了解幼儿对阿凡提的认识。
――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人吗?你知道他是谁吗?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常常想出聪明的办法帮助穷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你听过哪些阿凡提的故事?
――有关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来听一个阿凡提怎样运用聪明才智战胜大官的故事。
2.倾听故事。
――听录音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大官提了哪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3.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组织幼儿结伴或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儿交流自己的认识。
4.表演故事。
――讨论:怎样表现出阿凡提的机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对阿凡提的机智勇敢所表现出的胆小害怕?
――自由结伴或以小组形式表演。
活动建议
1.为改变以灌输式介绍少数民族的做法,在本周内借助各类艺术形式(故事、服装、音乐舞蹈等)来展现少数民族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特点及绚丽多彩的生活,使幼儿对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有个粗略的感性印象。
2.在幼儿的表演中应着重引导他们表现阿凡提机智诙谐的情趣。
附:聪明的阿凡提
从前,有一个新疆维吾尔族的人非常非常聪明,他的名字叫阿凡提,经常骑着一头小毛驴。
那时候的大官非常坏,经常欺侮老百姓。阿凡提经常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帮助老百姓。大官派人把阿凡提抓来,大官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有人说你很聪明,如果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我就杀掉你。”
大官看阿凡提一点都不害怕,就问了一个很难的问题:“天上有多少星星?”阿凡提马上回答:“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胡子一样多。”
大官又问:“那么,我的胡子有多少呢?”阿凡提一手抓起自己小毛驴的尾巴,一手指着大官说:“你的胡子就和小毛驴尾巴上的毛一样多。要是不相信,你就数一数。”
小毛驴尾巴上的毛怎么数得清呢。大官难不倒阿凡提,气坏了,就要杀掉阿凡提。阿凡提一点不害怕,哈哈大笑起来。
大官很奇怪,就问阿凡提:“我要杀死你,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呀?”
阿凡提说:“我早就知道了,我哪一天死,你比我晚一天也一定会死掉。”
大官一听心里很害怕,马上放了阿几提,他说:“阿凡提你千万不能死啊,你活得长,我也可以活得长。”
阿凡提放出来以后,还是每天骑着小毛驴去帮助老百姓。大官很生气,可是没有办法,再也不敢派人去抓阿凡提了。
(根据《365夜故事》改编)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在导入部分,采用录像形式,观看阿凡提动画片,然后和幼儿谈话。(老师:你知道刚才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哪里的人?看过他的动画片吗?听过他的故事吗?)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
展开部分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进行提问:你认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进一步问:故事中一共有几个主要人物角色?他们分别是谁?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官?这些提问促使幼儿对故事进行回忆和想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第二个环节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画面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记忆,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戴上道具进行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虽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侧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所以才不会使幼儿兴趣递减。
结束部分仍采用录像的方式,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幼儿与录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乐,进一步体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故事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幼儿领会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幼儿掌握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学会倾听,一种是学会表述。倾听是一个输入的学习过程,表述是一个输出的学习过程。
经过收集,88教案网小编为您献上小麻雀教案及反思。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上跳,向前跳。
2、感受与老师、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欢快的背景音乐。
2、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树)若干,小虫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模仿小动物走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狗、小猫、小鸭、小兔子等等)
2、一起来学小麻雀
幼儿扮小麻雀,教师扮麻雀妈妈,听音乐模仿小麻雀动作:四散飞、跳一跳、吃虫、喝水等。
二、游戏小麻雀捉虫。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棵树作为自己的家,爬上树,当听到捉虫的信号时就跳下来,飞出去捉虫。
师:宝贝,现在你来当小麻雀,找一棵大树来当做你的家。(.教案出自:.)不过,你在听到捉虫信号的时候,一定要飞出去捉虫子,要不然你会饿肚子的。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动作指导:两脚并拢,稍蹲,轻轻跳下来。
3、请个别幼儿示范轻轻跳的方法。
三、游戏
1、游戏:小麻雀做客
引导幼儿去同伴的家做客,鼓励幼儿尝试从高低不同的椅子上跳下。(动作指导:要跳得又轻又稳。)
2、游戏大花猫来了。
小麻雀从树上跳下来,四散飞,找食吃;听到大花猫的叫声,赶快飞回树上躲起来。
师:我们要轻轻从树上跳下来,别让大花猫听见。好吗?
师:孩子门,你们已经学会了从树上往下条的本领,现在可以自己到地上找东西吃了,要轻轻地从树上跳下来,别让小动物们听见,看到小动物来了,要赶快飞回树上躲起来。
3、放松活动:捉小虫。
教师撒小虫,幼儿四散在地上捉虫,捉完虫,四散地跟着教师飞回教室。提示语:一只小麻雀也没被动物捉去,本领真大。狗走了,我们又可以去找吃的东西了。看,那儿有什么?吃饱了吗?该回家了。让我们把虫带回家去吧!
【课后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各种动物,用动物作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根据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本节课用麻雀妈妈这一角色带领小麻雀们学习本领,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
活动目标:
会双脚行进跳和四散躲闪跑。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老鹰头饰3个。
2、环境创设:在操场四角创设小麻雀的家,在操场中间放一些小石子当小麻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引导语:我们都是稻草人,把来吃粮食的麻雀都赶跑吧。
2、引导幼儿模仿稻草人,做挥、拍、摇等驱赶麻雀的动作。
二、介绍玩法。
选2~3名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小麻雀。"小麻雀"一边念儿歌"小麻雀"喳喳叫,能飞能跳真灵巧,来到草地把食找,老鹰来了快快跑,一边跳到草地上找食。当念到"快快跑"时,"老鹰"去捉"小麻雀","小麻雀"四散躲闪跑回家。待老鹰抓到4~5只"小麻雀"后,游戏重新开始。
三、交代规则。
"小麻雀"应边念儿歌边双脚跳。
四、放松活动。
"稻草人"自由表演,庆祝赶跑了麻雀,保护了粮食。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各种动物,用动物作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根据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本节课用麻雀妈妈这一角色带领小麻雀们学习本领,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X——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
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明白。小麻雀往下飞,看见猫头鹰,问:“猫头鹰,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猫头鹰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飞,看见啄木鸟,问:“啄木鸟,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啄木鸟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继续往下飞,看见小猴子,问:“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猴子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再往下飞,看见一只小松鼠,问:“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松鼠说:“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小松鼠说:“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飞到树底下,呀!草丛中的鹿宝宝正在睡觉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轻轻地飞回树顶,安静地等着、等着……她想,等鹿宝宝醒来了,我要为她唱一支最好听的歌。
《爱唱歌的小麻雀》教案课后反思:
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同时,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鸟、小乌龟、小兔子等动物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单一、个别小朋友还出现不愿意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欢的`角色中更加激发孩子其说的愿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目标。
首先从认知目标中让孩子理解故事,通过图片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培养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最后在情感目标中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同时突破难点让孩子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很流畅,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平时孩子还要活跃,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动性,让全体孩子都能更加大胆的去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游戏,让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游戏中显得更加活跃。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3中班元旦节教案及反思3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活动主题:展示风采迎接新年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迎接元旦节的到来,感受节日的气氛。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学校将通过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12月31日下午第2节课
四、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五、活动内容:
1、一、二年级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级以自娱自乐为主。
2、三—六年级以“展示风采迎接新年”为主题开展班队活动庆祝元旦节。
3、各班以“展示风采迎接新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六、具体要求:
1、主题班队的节目形式不限,要求多样化,内容健康活泼。低年级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一些趣味游戏;中高年级可以百花齐放,开展如猜谜语、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等等。
2、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各班要制定出符合主题的具体方案,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班级会场布置要有新年气氛,黑板上要有主题词“展示风采迎接新年”。
七、注意事项:
1、各班接通知之日起要精心策划节目,活动要全面充分展现学生才艺特长。
2、活动结束后,各班要将桌椅摆放整齐、教室卫生打扫干净,放学后学校将对各班的卫生进行大检查。
XX学校小学部德育处
20xx年12月16日
一、开场白:
亲爱的家长朋友,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首先要感谢在坐各位家长对我们这次活动的鼎力支持和配合,还要感谢诺诺妈妈为我们这次活动提供了这么多漂亮的气球,让我们的迎新活动有了一个如此美妙的开始。今天,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都是以孩子这条红线贯穿到一起来的,是孩子让我们相识、是孩子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孩子让我们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开学已有三个多月了,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园的情况,我们开展今天这个亲子迎新活动,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各位能进一步配合老师,加强我们之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
二、开场表演
好现在让我们开始快乐的活动吧。孩子们,再过一天我们就要迎来新年了,那我们要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声什么呢?(新年快乐)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祝福吧!孩子们面对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让我们共同唱起《新年好》。
三、家庭才艺秀
四、亲子游戏
小朋友们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那让我们开始快乐的游戏吧。
1.游戏:抢椅子
规则:家长手抱自己的孩子围着圆圈走,当音乐停止时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小椅子上,没有坐到小椅子的家长离开后,依次减少小椅子,最后占到小椅子的家长为胜利者。
2.游戏:爱的抱抱
规则:音乐开始时,家长和孩子围着报纸转圈,音乐停止时,家长和孩子同时踩在报纸上。然后家长将报纸对折,音乐继续开始,家长和孩子继续围着报纸转圈,音乐停止,家长和孩子同时踩在报纸上,然后对折,音乐开始重复以上动作,以此类推,无法同时站在报纸上的家庭则淘汰,最终能和孩子拥抱着站到最后的家庭获胜。
3.游戏:水果蹲
规则:6名家长一组,分别扮演六种水果,将扮演的水果带在胸前。游戏开始,由老师指定由哪位家长开始,该家长的口令是:XX蹲,XX蹲,XX蹲完XX蹲(边念边两手往前伸,做下蹲动作)喊道的家长,继续以上口令。尊错(被喊到代号却没有及时反映的家长、没有被喊到代号却蹲的家长、喊已经淘汰的代号的家长、或丢还代号的家长)或反映迟钝的家长立即淘汰,最后留下的两人为最后的赢家。
五、美食分享
孩子们游戏好玩吗?现在玩也玩累了,大家肯定都饿了吧?桌上摆放了爸爸妈妈们带来各种诱人的食物,很多巧手妈妈都自己亲手做了好吃的东西,你们都想吃吗?那让我们一起分享自己带来的美食吧。
六、结束语
宝贝们,爸爸妈妈们带来的点心好吃吗?享用完了美食,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个节目要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你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快乐的跳舞哦。(亲子舞蹈:清早听到公鸡叫)跳得好的小朋友有奖品哦。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最后我代表班级两位老师和阿姨预祝各位家长: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孩子们,明天就是新年了,你们又要大一岁了,老师阿姨祝你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发放礼物)
1、 大红灯笼高高挂,挂出吉祥;欢歌笑语阵阵飘,飘出喜庆;鞭炮礼花声声响,响出美好;真挚祝福条条发,发出心声:祝你元旦乐翻天,欢天喜地笑开颜!
2、 敲响20xx元旦的钟声,赶走严冬的寒冷,驱除烦恼的身影,吹拂好运的清风,新年快乐有几重,转发祝福乐无穷,温暖温馨展笑容,祝福祝愿喜相逢。20xx元旦快乐!
3、 我的问候随着零点的钟声送到,我的祝福伴着歌声第一个到达,我的拥抱在新的一年第一个给你,祝20xx新的一年一切依然顺利,吉祥如意,元旦快乐。
4、 新的一年里,愿你脱去一身的疲惫,将精神振奋;忘却一年的伤心,将快乐装备;抖落一切的郁闷,将朝气携身;愿你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奋勇前进。20xx祝新年快乐!
5、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年的焰火即将点燃,新年的祝福迎着曙光,喜气洋洋地走进你心房。愿快乐对你过目不忘,愿你的幸福地久天长!20xx元旦快乐!
6、 新年添喜气,合家好福气,礼仪扬风气,邻里讲和气,活力有朝气,丹心长志气,中华铁骨气,扬眉又吐气!祝新年吉祥如意!元旦开心无敌!
7、 元旦到,祝福到。一祝家祥和,二祝身健康,三祝事成功,四祝钱财旺,五祝好运来,六祝心情畅,七祝爱情甜,八祝父母壮,九祝万事顺,十祝友情长。
8、 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祝福您朋友:20xx新年吉祥!
9、 元旦要吃蛋,吃个双黄蛋,夫妻恩爱;吃个荷包蛋,红包不断;吃个茶叶蛋,好运不断;吃个炒鸡蛋,烦恼滚蛋;新的一年,财运相伴,元旦快乐。
10、 彩旗飘飘风中舞,男女老少喜盈盈。北风呼啸不可畏,元旦到来春光近。烦恼不顺如云烟,立刻消散好运临。气象更新今日始,幸福快乐新年迎。祝元旦快乐!
11、 元旦赠你一棵愿望树,上面结满开心果,幸运梅,甜蜜瓜,富贵枣,温馨李,幸福桃,映红你一年通畅的运程!
12、 彩旗飘飘,祥云浮动,快乐信号,我来传递,新年快乐,开心如意,愿君幸福,健康平安,事事顺利,万事大吉!
13、 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亲情,友情,爱情,情情如意官运;福运,财运,桃花运,运运亨通。元旦到来之际,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元旦快乐!
14、 青春年少样样红,可是太匆匆。元旦祝福声声情,一声足以浓。一声祝福声,一生朋友情,在这特别的日子愿我的祝福携带着友情陪你一起走到最后。
15、 今天是年底,祝你年年岁岁都平安,一生幸福到底;明天是元旦,祝你财源滚滚来,烦恼统统都完蛋。爱神从此恋着你,幸运之神永远保佑你!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份好的教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顺利写出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认识日历教案及反思,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活动准备: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4、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5、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珍珠鸟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教学目标
1、学习第4~7小节,懂得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2、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谐、信赖的美好境界。
3、体会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爱赢得了它对“我”的信赖。
教学重难点
体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到了冯骥才叔叔家的那对珍珠鸟,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珍珠鸟。
2、这些词语你能顺利过关吗?
分4组出现:
(前三组指读,后一组齐读。)
⑴垂蔓绿蔓雏儿似的。
(注意读准字音。)
⑵拨开扭动挨近蹦到俯下偏过瞧瞧。
(读了这组词你发现了什么。)
⑶舒适而又温暖,尖细又娇嫩。
(读出味道。)
⑷是的,在这儿,让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这美丽、可爱的小家伙。
(引读。)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二、新授
1、(出示第7自然段)引读: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
2、点击红线划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指答。)
3、是的,信赖,就能──
(引导学生说。)
4、再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
5、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讨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让我们来体会“信赖”是如何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
6、我们先看第4自然段,一起来探讨、理解、解答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出示第4自然段)自读,想一想。
7、学生汇报信赖“我”的过程:
注意回答完整。
(学生回答时,随着学生的语言,点击显红“起先,渐渐地,后来”。)
8、师:(随着学生说同步点击出示位置)起先,这小家伙的活动范围是──,随后──渐渐地──后来──
在这个逐步信赖的过程当中,你感受到什么?
(板书。)
9、再认真读一读第4自然段,勾画出你最有感触、最有体会的地方,细细体会这一份“信赖”。
10、学生读书,勾画。
11、细说:
⑴“起先,这小家伙……来回晃动。”
(这句话怎么打动你了?)
(学生自由说:胆小、神气、调皮……)
①师:点3个“一会儿”(显红)连起来读,你感受到什么?
②评价扣住“信赖”:
指读(2人)要读出味儿来:正是因为它“信赖”我了,所以它开始不怕我了。
⑵过渡:
还有哪些地方你有感触的?
“渐渐地它的胆子大了……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①体会“竟然”──没想到。
(联系前面的“怕人”理解。)
②动词。
(扣“信赖”。)
③“反应”:
(想象:“我”会有什么反应?)
指读,适当问问一两个感受:小家伙,你在想什么?
⑶过渡:
是的,我不伤害小家伙,全心爱着它,现在的它越来越信赖我了。
“后来……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我的反应是──
是啊,我真爱这个小家伙,它也──
“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友好”预示──
11、小结:
读了第4自然段,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因为我不伤害小珍珠鸟,我爱它,所以,它一步一步完全信赖我了。
自己再轻声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信赖的过程。
分三层指读。
12、师:是啊,小家伙信赖我,亲近我,它和我越来越“亲热”了。
自己轻声读第5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白天、傍晚它跟我那么亲热?
(点击出示“再三呼唤”:注意,是在父母的──,没有听出来,想一想这说明──谁再来试试?)
再请第2个人读。
(听出来了,小家伙舍不得离开我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份亲近,引读“白天──傍晚──”)
13、终于有一天,我们看到了一幅亲密、感人的画面。
(音乐响起,师稍停一会儿,再充满感情地范读。)
(给几秒钟的空白,音乐持续。)
师:同学们,看着这幅画面,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吗?
师:看着这一切,我们不由自主地呼唤──是的,这(学生说)的画面,就是“信赖”创造出的──
你们看,(边引导学生读边出示)“居然”“竟”“好熟哇”“做梦呢”
14、自己读一读,请2个人读:
是的,小家伙睡着了,睡得多香啊!你梦见了什么?
15、多美好的境界啊!这一切来源于──
16、你们看。
(出示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一组图片)
17、读了课文,又看了这些图片,现在你读懂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了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
18、指名请学生读一读写的东西。
三、思想升华
是啊(停)难怪冯骥才叔叔在文章的开头就对我们说──(“真好”)
(2、3人读。)
信赖──“真好”,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真好”,是的──“真好”。
四、布置作业
读一读“信赖”的文章;
写一写“信赖”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珍珠鸟)
3、引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3)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应认真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
1、这节课我新掌握了一些字词。
2、我想把课文的这一段读给大家欣赏一下。
3、我刚才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二)学文悟情展示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板书: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读者与作者,可以是读者与文中的人物、故事,也可以是读者与读者。可以是心灵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4、交流书面感受
(三)创作性展示
1、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2、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3、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四、激发知识冲突
1、珍珠鸟在作者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哪些化?
2、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五、归纳积累,从读学写,课外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又了解了什么?
评:这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文章有许多新的收获,这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结。
2、现在,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3、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情境;请
你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爱这些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①舒适、安全的巢。
②可爱鸟雏儿。
③小鸟喝茶。
④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雏鸟儿的梦。
六、全文总结:
是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只要
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师生同唱爱的颂歌──
三.教学反思
(一)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
本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学生生成的重点问题,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学习。
本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拓展提高,引起学生情趣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环节,假如你是一个小小摄影师,需从课文内容中选择一处画面拍下来,你最想拍哪一幅?为你要拍的画面拟一个精彩标题。学生对这个环节很感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画面,并且取了一个精彩的标题,如万绿从中一点红味道不错人朋鸟友。让这节课在结束之余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毕竟,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的丰富表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表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句子、词语,感知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过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赖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
教学重点: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冯骥才先生的新朋友,一起说是谁?(《珍珠鸟》)我们一起来呼唤一下吧!
2、听了大家的呼唤,它来了!(出示珍珠鸟的图片)
3、你喜欢小珍珠鸟吗?看看它长什么样子?(自由说)
评价:你观察地真仔细!
你观察地很有顺序!
它的身子是什么形状的?
4、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到了小珍珠鸟的外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七自然段)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读一读,这样的小珍珠鸟给你什么印象?(可爱、美丽)
你知道它为什么名叫珍珠鸟吗?
你真会读书!
看来你一定是个喜欢小动物的同学!
2、谁能读出小珍珠鸟的可爱、美丽呢!(指名读)
3、大家也学着他的样子来夸一夸小珍珠鸟吧!(齐读)
4、听同学们说得这么高兴,这小家伙忍不住,要出来看看大家了!(播放鸟叫声)看他是怎样出来的?
出示:“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①你知道“探”是什么意思吗?可以换成哪些字?为什么课文中不用其它字,而要用“探”呢?从“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胆小的鸟,可爱,还不信赖作者)
②真好,一个“探“字,多么精妙,准确,我们读书时有时就要这样咬文嚼字。那谁能给大家学学小脑袋是怎样探出来的呢?
③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你把脑袋探出来,想做些什么呢?
过渡:这小家伙真的像同学们所说的一样吗?大家认真默读8-14自然段。
三、学习8-14自然段
1、默读8-14自然段,思考:文段写了小珍珠鸟的哪些事?把认为感触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并作简单的批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反馈,集体交流。
(1)、“屋里飞”:它在屋里飞去了哪些地方?(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窗框上。)
小珍珠鸟飞了这么多地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地点连起来的
b、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淘气、活泼、可爱、好动)
过渡:小珍珠鸟仅仅在屋里飞吗?它还做了什么事情?
(2)喝茶水、啄笔尖。
a、出示11自然段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子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①读这些话的时候啊,老师建议你们把自己就当作这只小珍珠鸟,这样你会读得更好,体会也会更深。哪只小珍珠鸟来试试!
小珍珠鸟是怎样靠近我的?(先……便……然后……再……)“渐渐的”,读得慢慢的,谁来表现一下?
“一点点挨近”说明它的心里怎样?(有点紧张、害怕,试探一下)
它为什么要偏过脸瞧瞧我的反映呢?
谁来用动作表演表演看小珍珠鸟的这些动作,大家来为你朗读!
评价:你真有表演天赋!
②小珍珠鸟们,现在老师就是作者,就是你们的主人,谁愿意和我来谈谈心呢?
(一天,你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子上,说说你来干什么来了?你怕我吗?为什么?;你嗒嗒啄我的笔尖想干什么呢?;我抚摸你的羽毛时,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啄两下我的手指是想干什么呢?是不是你的胆子又变大啦?)
③小珍珠鸟在靠近我,喝我的茶、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的时候,我是什么反映?(不去伤害它、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同学们再想想看,当小珍珠鸟蹦到作者杯子上喝茶的时候,如果作者不小心动了一下手臂,结果会怎么样呢?当小家伙啄作者的手指时,如果作者不仅仅是轻轻地抚一抚他那细腻的绒毛,而是抓在手中玩耍它的小红嘴、小红脚,这小家伙还会一步步亲近“我”吗?是呀!只要作者一点点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仅仅是好奇的眼神都可能会惊吓了这小家伙。
④自己再读一读这些话,你一定有什么新的体会?
因此,我们在读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感受到在这小家伙淘气与可爱的背后,是作者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话再读一读吧!
过渡: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对我也越来越信赖了,越来越离不开我了,它很想整天和我在一起呢?
朗读13自然段,引读:白天……,天色入暮……
过渡;小珍珠鸟的确与作者形影不离啊,你看有一天,在作者的书房了又出现了有趣的情景呢/
学习第14自然段,
出示14自然段②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头。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③想象: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如果是一个陌生人的肩上,小珍珠鸟会熟睡吗?(安全感)它为什么能睡着,而且做着美梦呢?(信赖)你猜猜看它会做什么美梦?
作者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吗?你从哪里读出来?(居然竟然)
④谁能用你的朗读领着我们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吗?
评价:你的声音真轻柔!
你读得慢慢的,轻轻的,生怕小珍珠鸟被吵醒。
过渡:同学们,正因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宽容、关爱,才赢得了小珍珠鸟对我的信任,它才会在我的肩膀上熟睡。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究竟是什么让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使作者与小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研读第16自然段
1、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我们也一起看了这可爱的小家伙,你也想发出这样的呼唤吗?一起来读读看。
3、改正陈述句。
4、信赖是什么意思?我可以换成:信任,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赖,有依赖的意思)
5、信赖能创造出怎样的“美好的境界“呢?(相互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6、岂止人与鸟之间能有信赖,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组图片。(动物之间、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环境、人与人)
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7、为了达到美好的境界,我们应该怎么做?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素质论纲》一书提出,课堂提问的心理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问题、化解教学重点、难点。二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教师设计问题情景,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并维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提问价值和功能的关键所在。三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感知、注意、理解、推理等与学习有关的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系列提问可以向学生展示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思路,为其独立学习提供范例。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呢?现在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珍珠鸟》为例,从两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这篇文章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
课文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珍珠鸟一步一步亲近我的过程。在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一些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时,我按照时间的顺序抓住三个关键词“起先……渐渐地……后来”让学生汇报雏鸟的活动情况。学生不难发现,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到后来落到我的小桌上,甚至挨近我,啄我的手指,胆子也随之越来越大了。我便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珍珠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能感受到珍珠鸟越来越信赖我了。可是仅有这些感受还是肤浅的,我提示学生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这一段对作者的描述只有廖廖的几个字“见我不去伤害它”,我启发学生想像看着珍珠鸟活动时作者会有哪些反应呢?有的学生说作者会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有的学生说作者会爱抚地摸摸它的羽毛,还有的学生说作者会朝它微笑。于是我便不失时机地总结,正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才使得珍珠鸟对我产生了信赖。
而另一方面,却由于担心授课时间紧,给学生的候答时间不够。如在提出:“小珍珠鸟们,现在老师就是作者,就是你们的主人,谁愿意和我来谈谈心呢?”“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了达到美好的境界,我们应该怎么做?”等几个问题由于担心时间和学生回答又不能满足教师的预期,于是教师不得不分解出若干铺垫性的问题,以便使学生逐步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所以总感觉上课没上好。
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语文课不但要引导学生读书上的语言文字,更要读懂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教学设计中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考虑,问题要提得巧而精、有质量,这样教师才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最佳课堂实效。而避免造成课后太多遗憾。
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质量优良的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从哪来寻找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88教案网编辑为您整理的“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理解“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
2、学习抓住重要段、重点词句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在课文不懂之处提出问题。
3、学习从课文描写的事件中跳出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从中得到启发,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理解“严肃”“和颜悦色”
1、课文中有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看谁最先找出来。
2、请一名学生表演这两种神态。
3、还有一个词语也有“颜”“色”两个字(课件出示“五颜六色”一词),这两个“颜色”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那么“和颜悦色”就是说神态怎么样?
三、研究文中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1、课文泡泡里抓住“严肃”这个词语提了个问题,一起读一读这个问题。
2、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做什么?(读书)而且要“联系上下文”认真地读书,因为有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全篇内容。下面请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学生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分角色读师生对话部分:
⑴请三个学生分别读叙述的话、老师和学生说的话。提两个要求:一是分清角色,不要读错了话;二是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其他同学在听他们读的过程中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在读方面的建议。
在这一轮朗读中,主要引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老师说的话,用讥笑、嘲讽的语气读同学们说的话,重点指导读好“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
⑵全班一起把这部分再读一读,两名学生分别读叙述的和老师说的话,其余的读同学们说的话。如果仍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停下来指导再读。
四、抓重点段、关键语句深入理解
1、这部分写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占的篇幅真长,全文共19个自然段,这部分就用了16个段来写,但它是不是文章的重点呢?实际上重要的段落主要是哪几个段?找出来,在你认为重要的段前画上星号。
2、男生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父亲”)
女生齐读第二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
全班齐读第十八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老师”)
3、刚才我们在回答泡泡里的问题时,很多同学都引用了这三个重点段里的语句,可见,读文章有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紧紧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深入理解。就像这篇课文,真正的道理在哪里呢?在这三个段里。因此,读文章的第一步,抓住最重要的段来读;第二步,重要的段里再抓最重要的词句,明白了吗?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地默读重点段,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注意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好不好啊?
4、学生读后汇报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
5、课文最后讲到“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老师讲的哪句话与父亲讲的相似呢?请一名学生读老师的话,其余的勾画出那句话。
6、课件出示那两句相似的话,男女生分别齐读。
7、“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是什么意思?能否用一个成语对它所表示的含义进行概括?(板书“实事求是”)
8、正由于我听从了父亲的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我才能做到画画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课件出示该句话),请把书上这句话里的“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两个词语加上着重符号。
9、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位摄影师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杨桃吧,或许对我们理解“我”老老实实画杨桃有一些帮助。注意观察杨桃的不同形状。
五、跳出课文感悟蕴含的哲理
1、课文学完了,我们能不能从画杨桃这件事中跳出来看看别的事情呢?我在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摘里读到这样一则名人轶事。讲的是一位记者在采访了巴金老爷爷后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起身取一部书时,只听背部‘喀嚓’一声,人一下瘫倒,脊椎粉碎性骨折。”后来在巴金老爷爷94岁华诞时这位记者也到场祝贺,巴金叫住这位记者,凑在他耳边轻轻说:“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写得很好,但是‘喀嚓’那个词用得不好。当时,我没有听到‘喀嚓’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记者两年前下楼时,重重摔了下去,当时听到‘喀嚓’的骨头断裂声音。于是,他便想当然地用上了这个词。
2、巴金对写文章就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
3、那么“画杨桃”这件事就是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时应该怎么样?
4、道理似乎懂了,在生活中真正面临这样的考验时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呢?
课件出示:
⑴当我因为在上学路上看热闹而来迟到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⑵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⑶我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刮胡刀……
5、也许这对你来说还算不上什么考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在你们踏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后,会面临真正严峻的考验,在那样的时刻,仍然要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无论怎样,不要凭空想象,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这样的教诲也能使你一生受用。
六、指导背诵第18段中老师说的话
怎么才能较快地记住这段话呢?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弄清这段话的层次。老师讲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讲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第二层讲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第三层讲应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讲的同时用课件演示出这段话的层次)。第二点建议是抓住段中“但是”“因此”“不要……要……”等起着联结作用的词语来背。(有时间就当堂练习背诵,没有时间就留作家庭作业。)
七、课后质疑
还有什么不懂的?像泡泡里一样,在不懂之处提出问题,争取当堂解惑。
板书
1
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老师
教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强化积累意识。
2、诵读老师和父亲的话,启发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学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教学重难点
品读老师的话,父亲的话,悟出其中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杨桃,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杨桃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课,由老师向学生问好谈起。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去夸奖老师、同学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这种水果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老师从大卖场买来了两个杨桃,请仔细看一下(看后,摆放在讲桌上),杨桃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件与杨桃有关的事,请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读课文,你肯定还会有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画下来。
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默读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重点段落
谁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有随机性,根据学生思路、感悟随机进行教学。但有一点,品读老师的话,应放在读懂中间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对老师的话的领悟,就没有根基。老师此时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整教案。)
1、品读父亲的话。
a、指读名,能说说吗?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谁还想说说你读懂得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严中充满关爱、认真,它反复叮嘱。
师随机板书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b、自由练读。父亲怎样说这段话的?看大屏幕自由练读。
c、指名读。认真听他那里读的好?
d、评完后赛读。
e、最后齐读,记住父亲的话。
我记住父亲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读读下面两句话,体会他们的意思一样吗?
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的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
2)我看,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说。一生读,其他生听再体会,再说区别。
师小结:少了“认认真镇,老老实实”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所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略读中间对话。
老师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引导学生先读中间对话部分。
中间对话部分,你们想怎样读?用喜欢的方式去读中间部分。边读边品味,怎样读出滋味。
分角色朗读。从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
师: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最后指生,脱离课本向学生讲好这段话。
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
齐读最后一节。
四、拓展延伸
老师、父亲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
《画杨桃》是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文章,有完整的记叙文六要素,学生在预习时,基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便让学生汇报文章的主要内容,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做到。
在第二课时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积极性,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说话能力,因此,我打破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惯用思路,而是抓住六要素中的“人物”这一要素,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引导学生在评价人物的过程中,向中心靠拢,更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父亲、“我”、同学和老师。在学生汇报时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我”和老师。当学生汇报“我”时,我便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写“我”的部分,我便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引导学生从文章里找到蛛丝马迹,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汇报其他人时,我也基本按照这种思路。但学生都不喜欢同学,因为他们还不能够看出同学身上也有可取之处——知错能改。于是,我用过渡语“你们怎么都不喜欢同学啊?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关注这个他们不喜欢的人物,体会同学从嘲笑到承认错误的心理变化过程。当学生理解了同学的“可取之处”时,我引导学生说话,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其中一个同学,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既能明白知错能改的重要性,渗透了德育,又能让学生在承认错误的过程中理解不同角度看事物是不同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实事求是,向中心靠拢。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后进生却无话可说,是因为这样发表见解对他们太难,还是他们更喜欢传统课堂老师满堂灌呢?这值得我去思考,但这种让学生说,让学生发表见解的方式,我是不会放弃的。我会尽量协调这些教学中的矛盾,让学生,让自己更进步。
教学目的
1、教养: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
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发展:
知道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亊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
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作者小时候也画过一次杨桃,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⑴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脉络。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三看杨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⑵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⑶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朗读
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师:读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指读,听出了什么?这两段话是从画杨桃文中节选的,同学们体会的对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画杨桃
二、透过这两段对话,可以让我们再次回想到文中的场景,
那节图画课上(出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读,师:怎么看就是认认真真地看?位置、角度?(正对着我)板书:看(认认真真)
师:怎么画就是老老实实地画?(看到的根本不象平时看到的那样)板书:画(老老实实)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那么画呢?
出示: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父亲说的话在哪?读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是叮嘱?你来叮嘱读这段话,你来叮嘱…你来叮嘱…你要强调什么?(是…就…不要想当然)怎么就是想当然?想当然会怎么样?父亲这样叮嘱我,我又是如何做的?再读那句话
三、当老师看了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画的杨桃之后怎么做的?老师的做法与同学们有何不同?
指读(生读)审视?会怎么审视呢?审视之后神情严肃了有时为什么?
老师让同学们也轮流看了,能形容他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实物,能形容你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
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读读说说,此时再读这句话你能了解他们想法吗?
四、刚才表情严肃的老师现在又如何呢?(和颜悦色地说)你认为老师说这段话了时候会是怎么样?(和蔼地、亲切地、面带微笑地)对了,这就是和颜悦色。谁来学着老师和颜悦色地读读,指读
师: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生说)老师是很条理地说的,我们一个一个地看
a、角度不同我们回顾课文找文中,我画杨桃时的角度。读读,不由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b、不忙着发笑什么是忙着?(想都没想,没有站到别人的角度去审视)
c、看到…就…听听是否很很熟悉(爸爸说过)的确真的很像
出示: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对比读读,你觉得哪像(做事情要事实一致、与事实相符,不能想当然)
师:是啊,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教我们做事要与事实相符这些教诲怎能不使我受益终身呢?
教学反思:
上完《画杨桃》一课,步履轻快地走出教室。是那杨桃诱人的清香,还是孩子们那喜悦的眼神,让我的心如此灿烂?
《画杨桃》一课,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易事。怎样设计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学懂呢?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我特地从水果市场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静静地画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有意请学生朗读课文中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句子。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练习绘画,而是通过 “画”这一手段、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为此,我以为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对我们老师也是有益的,成功的课堂会让我们的心儿幸福得像花儿开放……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杨桃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
吗?(板书:杨桃)
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杨桃?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
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词义。
3、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词语(带音节),重点强调
叮嘱: 词义,近义词。
严肃:肃的笔顺,做出严肃的表情。
审视: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词义。给“审”选字义。
教诲:近义词“诲”右边的“每”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
是什么字,怎样组词?
“确、度”还可以组什么词?
(2)抢读不带音节的新词。
(3) 认读词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说)
3、选出你认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1)“我”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3)“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星。
(4)“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却
得到老师的肯定。
四、课堂练习,课后质疑。
1、比一比,组词。
晌( ) 诲( ) 幅( )
响( ) 梅( ) 福( )
2、先组词,再照样子写几组。
丁( ) 角( ) 申( )
叮( ) 确( ) 审( )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这其中的说理意义是非常强的,整堂课上下来,我发现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还是行的,但是要真正地让学生从这几句话人,从这个事件中明白一点可以对生活,对自己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话还是非常难的。
很多学生都只是局限于对这一个道理的表面的理解,还很难做到全真正的理解,如果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一个例子的话那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在这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作为新老师,必须对课文文本有很好的钻研,在上杨桃这一课的时候,由于上的课时比较紧张,所以我也没有好好地,认真地,仔细地备过课,因而在整堂课上完了之后,我才惊讶地发现有很多的地方我都没有讲到和讲透,我只点出了做人要实事求是这一个道理,确忘了点明观察看待事情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这一点。
因而在往后的作业和试卷中这一个问题还是非常突出。所以作为新教师,必须认真地、仔细地钻研过我们的教材,才能进入课堂开展自己的讲课,才能减少自己的错误。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
2、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程序教与学意图
一、看杨桃
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课题:11画杨桃 再现课文情景为领悟道理奠定基础。
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会认6个生字;
⑵ 会读课文;
⑶ 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⑴ 谁读得最棒?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提问
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⑴ 是否划出重点词句?
⑵ 是否会提问?
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
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
要在提问方面大做文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齐探究
1、读第一段,讨论:
⑴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培养眼力。……)
⑵ 练习朗读。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
2、读第二段,讨论:默读,“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画出重点句。“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画画一丝不苟“。
3、学习下一段过渡:同学们认为我画得怎样呢?面对我的画是什么态度?画出重点词句:“哈哈大笑”” “……是这个样子吗?”“……是五角星吧!”不改变愿意。把反问句在成陈述句。概括态度──嘲笑。
用嘲笑的态度读一读同学们的话。为什么嘲笑──不像杨桃。
后来同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后来的话,说一说同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好意思,知道错了。
4、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老师的动作、语言读一读。说说体会:老师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又让学生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老师的态度在“审视”之后神情变得“严肃”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为什么?因为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师后来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那里了。所以神情变得“和颜悦色”。
5、想一想老师的动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读一读老师的话。想一想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说。
意思:
⑴ 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扬子也不同;
⑵ 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⑶ 应该实事求是。
想法: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
板书: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知道父亲这样做的道理。
让学生知道“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画画、画准确的习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体会老师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对老师讲的话要认真读认真想,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升华认识。
五、学表演
1、分小组练习朗读,讨论表演的动作和语言、神情。鼓励同学们创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表演更好)
2、学生表演:
讨论: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样处理。
巩固已经明白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
六、学写法
对话:我们应当学习作者那些写法?
1、运用呼应的手法:
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2、反复描写“笑”。而最后一个不要忙着发“笑”耐人寻味。
3、准确运用标点:
破折号一处;六处用了问号;四处用了感叹号;三处用了省略号;形象的描摹了同学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幼稚可笑的表现;知错不好意思的样子。
引导学生把读与写自觉联系起来。从读中悟写作方法。
七、抄句子
1、鼓励学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资料袋。
教学反思
《画杨桃》讲了“我”、“同学们”、“老师”三种人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如猜测人物想法、体会人物语气等,以此促进想象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
例如:当“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亲眼所见杨桃的样子的确像五角星之后,他们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有的说:“讥笑过我的同学会惭愧地对我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在还没有弄清楚情况的时候,毫无根据地讥笑你,请你原谅好吗?’”有的说:“讥笑过我的同学会满脸难为情地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就嘲笑你,我真的不应该,你今天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他人。”还有的说:“讥笑过我的人会小心翼翼地对我说:‘我错了,我今后再也不会随便讥笑他人,要像你一样实事求是。”
再如:当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同学们又会对老师说什么呢?
有的说:“当那些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会说:老师,谢谢您的宽容,是您用事实教育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当事情没有弄清楚时不要忙着发笑。”还有的说:“当那些同学在老师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会说:老师,您真是一位教学态度和蔼、教学方法严谨、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这样设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突破了重点难点。不但理解了课文,而且学会了做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体系,学会系统思考。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观念、换位思考的思想观念以及尊重他们感受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所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方法:
整体阅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杨桃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字词训练,给课文分段
六、过程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出示智慧树,提出自我评价要求。
二、揭示课题:23、画杨桃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流利程度展开评价。(头两个自然段全班合作检查,后几个自然段同桌合作检查)
2、说说自己觉得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不容易读正确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权衡,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先留下来在理解课文时合作解决。
四、理解课文:
1、通过引导学生专心阅读课文(阅读方式可以多样化快读、默读、小声读、略读),解决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对话部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师说的那段话。
(1)、出示重点句子,读一读。
(2)、问:你认为这段话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出示诗歌《题西林壁》,问: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老师选择在理解完老师所说的话后出示这首古诗?
(4)、出示填空题: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
第三课时(略)
板书设计:
23、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我
教师
几个同学
(想起父亲的话)
认真看、老实画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审视(?)
神情严肃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个角度看问题!
课后反思:
应该说今天这两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它使我有了很强的成就感,我终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课文了。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码在设计和操作上比以前有进步。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1、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主人的位置上;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处理教材;3、评价用语比较到位,所以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走。需要改进的地方是:1在质疑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提问有研究价值:以后可以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2、有些学习活动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如提出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在汇报交流时却没有引导学生以合作形式交流;3、教师对教材的深挖还是不够,对一些重点词汇自己都没有仔细琢磨,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导致在引导时不明确。
只关注大处,不琢磨小节,始终是我性格的弱项,这也反映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当中。以后我要从关注细节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同学回答,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文字解释)。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4、(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示读准生字字音,通过并联系下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
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
生字推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生字词大家认的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引导规范表达)(课件出示)
想当然严肃教诲和颜悦色
审视熟悉受用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比刚才读的好,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中图画课上的事从哪儿开始到那儿结束?(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下面每一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是我一生受用。
2、课文内容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大家来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大家来看看本节课要会写的字,那些字较容易写错,和老师一块儿来学习学习。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强调。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五、课外作业。
1、摘录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
2、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是就
和颜悦色
教学反思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一节图画课上,老师让大家画摆在讲台的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来了大家的笑。后来,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再让大家各位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大家看到的杨桃确实是五角星的样子。最后老师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以上是一位学生的复述。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与古诗《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处。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初读、通读、细读之后,拿一个小油漆罐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让他们各自得出答案。有的说是圆柱,有的说是像一面镜子。最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再让他们背古诗。大部分同学完成得很出色。
反思一:本文以画杨桃来说明事理,难度之一是相当部分学生未见过杨桃,无法理解杨桃像五角星。我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直观教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让他自己亲身体验之后,才得出答案,明白事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反思二:借助已学过的古诗来帮助理解,这应该叫触类旁通吧!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画杨桃来说明事理,由于一些学生未见过杨桃,无法理解杨桃像“五角星”,只有出示杨桃的图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我准备了一支笔,让学生观察,然后到黑板上画出你所看到的样子。分别找了不同方位的同学,有的画了笔的全貌,有的就是画了个环形。使他们初步地直观地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是不一样的。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之后,得出答案,明白事理。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后引入课文《画杨桃》。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老师的话同父亲讲得那么相似”。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粗读文章,他们都说了哪些相似的话?这些话都说明了什么道理?从而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再让学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再引出“实事求是”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学生体会的好像不够深刻。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地方:
1、引导不够,引出“实事求是”时有点突兀,学生好像还不是很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疏忽了对重点词语讲解。
2、指导写字这一环节有些不够深入。
3、对课文内容的升华环节做的不够。可以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谈谈学习,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感受,深刻理解老师从“画杨桃”中引出的道理。进而让学生理解老师和父亲的话,其道理,适用于任何事情。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每个负责的老师都会花很多时间编写教案。要把教案写好,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设计。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本网页内容仅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前留用六块三角形拼图的作业,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贴的是小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1.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并记一记。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五、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习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教学反思
查阅了很多教学资料,又参考了
赵启泰老师讲解的有关《7的乘法口诀》一课的教学流程的安排,制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指导学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展示课题后,我在校课题实验教师展示课大赛中,比较成功地执教了《6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拼、看、填、式、编、背、用七个教学流程。主要是让学生用六个三角形独立在家拼出美丽的图案,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从中选出了六条小鱼图,让同学们看着图填表格。对应表格结果,写算式看乘法算式编口诀看口诀填算式对口令、背口诀利用口诀作计算、数蚂蚁。我开展三次同伴互助学习的过程,分别在写算式、编口诀和背口诀。基本实现了我课题研究的目标:孩子正在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
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上课形式体现了以下优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将拼摆作为作业提前留回家完成,既节省了课上时间,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2、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合作编口诀、背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而且,还将练习题变成了数蚂蚁的游戏,孩子在一只蚂蚁六条腿,两只蚂蚁十二条腿的游戏中,提高口诀的应用和记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在设计上,有些环节设计的跨度比较大,能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口诀几句等,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本课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要更有效开展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指导学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课题,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到位。本节课中,在编口诀和背口诀的同桌互相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欠缺,没有提到调控作用。
2、摆小棒的活动,进行的效果不强。课上只让学生拼摆两个由六个小棒拼出的图案,然后同桌互看共四个,相继说出口诀。只练习了一六、二六和四六三句口诀,完全可以更多一些。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具准备
写有算式的卡片、苹果;写有口诀的盒子;主题图、表格、苹果树。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让全班同学回忆“2—5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并记忆了,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一些铺垫。
(二)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根据教材的主题图,我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填表。
鱼(条)
三角形(个)
②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前面已对“2—5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学以致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
①61页“做一做”,呈现用6根小棒摆成的六边形直观图,以口答“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摆……”巩固6的乘法口诀;
②63页第6题,填空题,题目以图文结合形式给出一只蚂蚁6条腿的条件,让学生分别填出3只、6只蚂蚁多少条腿;
③怎样很快地算出在上课的学生的人数(每6人一组,共6组)
3、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游戏”(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巩固,有所收获。如:
①开火车:让同组的同学按顺、逆时针的方向,接下去说“口诀”;
②投信: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写有口诀的盒子里;
③摘苹果:先说出想要摘那个苹果(6乘几或几乘6),再说出其相关的口诀,说对了就把苹果摘走,否则不能。
(三)结课。
1、结束语(师):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6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2、知识伸展。这时,课以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附: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6的乘法口诀
示主题图
示表格
乘法
算式
乘法口诀
另一道
乘法
算式
1、注重情境导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2、师生角色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
3、及时给予评价,感受成功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些有探索知识的任务,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后后,教师满腔热情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除了是否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能否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外,还要注意考查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本课里,缺乏对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指导。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及反思3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一幅名扬中外教案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58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