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摇篮曲教案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名称:
《摇篮曲》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安静、舒缓的音乐风格。
2.学唱歌曲,引导幼儿体会歌词含义,感受音乐的优美。
3.借助音乐情景展开想象,引导幼儿体验放松、倾听、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娃娃、场地。
活动过程:
一、 感受音乐《进行曲》。
1、听音乐《小小解放军》踏步进入教室坐好。
2、说一说,听过这首乐曲之后的感受。
二、 体验音乐。
播放宝宝哭声,请幼儿一起做摇一摇、搂一搂、亲一亲的动作体验音乐的轻柔感受。
三、 感受《摇篮曲》。
倾听音乐第一遍,教师提问:“听过音乐之后的感受。”教唱歌曲,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复习歌曲,幼儿随音乐歌唱歌曲。
四、 感受体验。
1、教师和幼儿一同《摇篮曲》的曲式风格特点。
2、放松、倾听、欣赏乐曲。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23课件] 《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一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的:
1、愿意安静的欣赏音乐,喜欢这段乐曲.
2、幼儿学着想象这段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能创造性的用各种模仿动作表现出来。
3、愿意在音乐的伴奏下和老师一起学做各种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
森林的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律动————欣赏音乐—————音乐游戏
《小鸭》 《狮王进行曲》 《狮王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鸭》
指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扮演小鸭子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指导:愿意和老师一起高兴地学做各种有趣的模仿小鸭活动的动作。
二、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
(一)完整欣赏
1、指导语:森林到啦!让我们来看看今天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咦?怎么一个也没有啊?原来他们想和小朋友做一个“捉迷藏”游戏,请大家听一段音乐,然后来猜猜到底有哪些动物。
2、幼儿欣赏
3、提问:你猜到森林里有哪些动物?
(二)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1)指导语:现在让我们一段段的来仔细听听,猜猜每段音乐里的有哪些不同的动物?
(2)幼儿欣赏
(3)提问:你猜出这段音乐里有哪些动物?
那么这些动物又在干什么呢?
(再听一遍)
要求:听好以后————
J请幼儿大胆讲述,然后到前面来表演,
J鼓励其他幼儿共同模仿。
J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学做各种模仿动物的动作。
2、第二、三段音乐的欣赏、学习方法同上。
三、音乐游戏《狮王进行曲》
指导语:狮子大吼一声,要扑上去吃动物了。那么动物们会想什么办法呢?(幼儿自由讲述)好,现在咱们把音乐完整的听一遍,一边听一边来做游戏,当你听到了自己喜欢的动物音乐,你就可以到前面来表演,但是当你听音乐结束时狮子吼叫的声音就马上逃回家去,然后
我就表演大狮子来捉你们好吗?
要求:
1、老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游戏的次数。
2、也可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大狮子。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都要着手准备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光曲语文教案1500字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决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美读训练。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1、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渡这短暂的四十分钟。今天,老师带来一件礼物送给你们,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播放:月光曲)
2、听了这首曲子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曲子叫作《月光曲》。点击课件传说它是贝多芬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即兴创作的。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6课《月光曲》。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月光曲》情景的段落。
二、直视课题,重点研读第9自然段。(读中悟,读中体会)
1、学生自读,体会其中的意境。
2、指名学生读。
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来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悟。
(1)现在,请听老师朗读,大家一边听一边体味其中情景的变
化。
(2)学生汇报:先是月亮升起,海面呈现一片微波粼粼的景象,再是月亮升高,穿过了微云,最后是月亮照耀在海面上,海面上风起浪涌。
(3)这些变化情景源于什么?(源于贝多芬所弹奏的曲子的曲调的变化。)
(4)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谈谈曲调的变化吗?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屏幕,自己领悟曲调的变化。
3、教师指导朗读
根据曲调的变化,在朗读的时候,前面的部分可以读得徐缓、抒情些,随着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节奏越来越快,这时语调就应该慢慢高昂起来。
4、学生朗读
(1)请同学们根据你理解自由地练习朗读。(教师巡视并指导)
(2)请同学们齐读该段。要求:读出情景的变化,意境的美。
5、你们读得真棒,听着你们的朗读我已经陶醉了。看来贝多芬先生弹的这首曲子真的很美妙。
难怪,皮鞋匠在听着贝多芬先生的琴声时,眼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刹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的妹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光汹涌的大海。)
6、请同学们再听第9自然的朗读,思考。
三、回读全文,探究贝多芬的创作情感。
1、过渡:这么美妙的曲子,让人陶醉,学到这儿,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曲子,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创作出这么美妙的乐曲呢?请大家再次把课文读读,从文中的重点语句中找出来。
2、创造性地阅读。(要求:先自读自悟,再前后桌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随机点拨。)
四、作业布置
1、背诵第9自然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收集并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3、有条件的,听一听《月光奏鸣曲》。
五、结束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贝芬谱定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贝多芬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课文的这个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表现了贝多芬的为人。
课文分两段。第一段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贝多芬谱写的。第二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本课继续训练用回答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重视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语句优美、意境优雅的段落。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券,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幽静、清秀、纯熟、霎时等词能够运用。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想像第9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同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说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月光曲》和课文的录音,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了解贝多芬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1听音乐揭题。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这就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钢琴曲《月光曲》。你在曲子里听到什么?你听出贝多芬的心声了吗??
(2)简单介绍贝多芬及其《月光曲》。那么,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
2学习生字词语。
(1)为生字券设计一个文字游戏,记住它的音、形、义。
(2)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词语。
①区别意思相近的词语:幽静、恬静;
②区别意思相近相反的词语:陌生、纯熟、陶醉、苏醒;
③辨析意思有交叉的词语:清幽、清秀。
④先交流方法,再理解词义:琴键、霎时、波涛汹涌、谱写、断断续续、水天相接
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并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节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做上记号。
(3)交流,把课成分成两段。
(4)读第1自然段,把两句话的意思合成一句话说:
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5)四人小组合作读第2-10自然段,在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完成作业本第1题。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题1的问题,学习全文。
2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对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学习课文。
1复习引入,学习课文。
(1)复习:说说自己读了第二段,读懂了什么。
(2)用上曲子这个词语说一说。
(3)这两首曲为什么样的人而弹?
①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量词,填一填,读读:
一()茅屋一()蜡烛一()旧钢琴
②能用上这里的词语说说贝多芬为谁弹了两首曲子吗?
(4)出示课文中的语句: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中的刚才分别指什么时候?
(第一句中的刚才指的是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谈话之前:第2句中的刚才是指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第一首曲子,盲姑娘听出他是贝多芬之后。)
②为什么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谈话之后,他会为盲姑娘弹一首曲子,当盲姑娘听出他是贝多芬之后,他又弹一首,而且十分激动地飞奔回客店录曲子呢?这也是课后习题后1提出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握这两个刚才,仔细琢磨盲姑娘说的话,了解也是一个怎样的人?听了她的话,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
(5)再读课文,想想划划,并与附近的同学交流探讨一下。
(指名说,教师归纳)
①盲姑娘酷爱音乐:断断续续的琴声表明她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仍然不停苦练;十分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听到有人为自己弹琴,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贝多芬,但十分恭敬有礼地连忙让座。
盲姑娘懂音乐:虽然双目失明,尽管从未听贝多芬弹奏过,却能听贝多芬弹奏过,却能听出是贝多芬在弹奏。
盲姑娘体贴兄长:尽管十分渴望听音乐会,但体谅家境贫穷,哥哥无能为力。
②贝多芬同怀盲姑娘和她哥的贫穷家境,为姑娘双目失明仍热爱音乐且非常懂事而感动,为遇到知音而激动。
2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特别是在对话中读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对哥哥的体谅,读出贝多芬对盲姑娘和皮鞋匠这样的穷人的同情之怀情。
3回答课后题1的问题。
4完成作业第2、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能把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课文,知道《月光曲》的内容,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运用第一节课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记住生字和词语。试着默写出来。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别读第二段的三个部分,再指名回答后习题1的三个问题。
(2)把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要求人人说完整,说清楚。
(3)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按课文的主要内容填空。
3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内容。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画图、体会美妙意境。
(2)再听《月光曲》。感情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如同贝多芬散步时心情平静,听到盲姑娘说的话之后,心情变得不平静一般,体会《月光曲》的感情变化,表现出乐曲旋律由平静到不平静的变化。
(3)《月光曲》太美了,以致盲姑娘和皮鞋匠都陶醉了。
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她那恬静的脸上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离开了茅屋。
(4)你能把这样美妙动人的《月光曲》背诵出来吗?背诵第9自然段。
4学到这里,你觉得这个传说有道理吗?
(1)故事的地点环境与《月光曲》一致。
小镇环境幽静,茅屋里月光清幽。
(2)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的确如此。
贝多芬十分憎恨专权势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课文的这人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表现了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
(3)故事中贝多芬的心情变化与《月光曲》的放律变化一致。
5完成作业第3、5题。
教学内容:《月光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让学生体会到《月光曲》的旋律,体会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激情、灵感,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
2、能理清楚《月光》的内容旋律与皮鞋匠兄妹的联
教学过程:想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月光曲》录音。
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灵感。
教学难点: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兄妹联想之间的联系。
小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课
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
学生谈话,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4、朗读
通过皮鞋匠兄妹的联想感受《月光曲》的旋律。
我读了很多遍课文,可怎么也找不到有关《月光曲》的内容。
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月亮和大海的哪些景色?
板书:月亮升起 波光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
这些描写月亮和大海的景色与《月光曲》有什么关系?
板书:柔和 徐缓
有力 快速
高昂 激情
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用简单的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景色。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赏析
说到“对话”,一些教师更多地只想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口头语言交往,这个理解不能说不对,但不够全面。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的心灵,这种“对话”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这种“对话”更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现以《月光曲》教学为例,来铨释这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眷注期待:对话在期待中酝酿】
师:同学们,《月光曲》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想知道老师读了几遍吗?我反反复复地读、如痴如醉地读,读了整整20遍。读着读着,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情绪,像潮水般喷薄而出。我写下了一首诗,想听吗?
师:(配画诗文《月光中的女孩》,背景音乐《月光曲》)好,“大诗人”朗诵给你们听(深情地)。
月光中的女孩,
你是月亮女神遗失在人间的孩子。
遍地的荆棘划破了你的双脚,
重重的迷雾遮盖了你的双眼,
只有音乐淌入了你的心河。
贝多芬是接你回去的天使,
指间流淌的音乐化作月光下圣洁的云彩。
托着你薄薄的身躯慢慢飘升,
你洁白的羽翼轻轻扇动,
回到了温暖花开的天堂……
师:听着,想着……或许你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说、想诉,但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知道美丽需要等待,期待你精彩的言说。
生:这诗描绘的图画很美,真的好像在天堂一样。
生:图画里,月光中的女孩在音乐里翩翩起舞,显得楚楚动人。
师:说得也很美。同学们,你们会写诗吗?
生:(摇头)不会。
师:写诗并不难,老师写这首诗,灵感来自于课文,激情也来自于课文。大家多读课文,也能写诗,而且写起来会比我更精彩。因为,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今天,咱们一群“小诗人”,再加上我这个“大诗人”(我不谦虚了),定能营造一个诗意流淌的课堂。
师:大家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月光女孩就是──
生:(齐)盲姑娘。
师:贝多芬指尖流淌的音乐就是──
生:(齐)《月光曲》。
师:学习从“疑”开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看着“盲姑娘”,听着《月光曲》,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月光曲》是怎样的?
生: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月光曲》?
生:《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月光曲》课始,教师以潜心会文后从心中喷薄而出的诗──《月光中的女孩》引领激趣,匠心独运激发学生读文作诗的欲望。然而话锋一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进而生疑。这一过程,教师创设和利用阅读期待,诱发学生与文本主体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在教师催化下对文本的渴读,是教师点化下的主动建构,更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有效生成。
【返回倾听:对话在倾听中生成】
师:这是一首怎样的《月光曲》?
生:优美、悦耳的《月光曲》。
生:舒缓的、令人陶醉的《月光曲》。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生:我是从这段话中读懂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这是《月光曲》的旋律吗?
生:不,这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的联想。
师:哦,这是文字版的月光曲,好好读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是很优美的?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子。)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 谈话法
教学用具:课件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起就心动了?(感情朗读)
2.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1)盲姑娘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穷?)
(2)盲姑娘热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热爱音乐?)
(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
3.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等。(感情朗读)
(2)师:盲姑娘这么贫穷,但是这么热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
预设问题三:弹一首曲子已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
2.梳理问题。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
1.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2.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4.欣赏《月光曲》片段。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8、9、10自然段,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了解《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在背景音乐《月光曲》的旋律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复习字词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词语,我相信大家已经储存在记忆的仓库中,请同学们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看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正确。
学生写后同位互判,投影反馈,自我。(画月亮。)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1、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了第一支曲子,又激情创作了《月光曲》。) 2、上节课,我们还研读了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第一支曲
子的段落,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7自然段,想想这部分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板书:听看弹)
三、学习课文8-10自然段
师:贝多芬饱含深情的为盲姑娘弹奏了第一支曲子,出于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对盲姑娘这位特殊知音的感慨万千,贝多芬又即兴演奏、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正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段落8-10自然段。
1、默读8-10自然段。
a、由学生说一说默读的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动喉
b、默读思考:这一部分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指读课文第8自然段
a、思考: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情景。
b、理解词语:清幽(幽雅、宁静、光亮)
c、练习朗读 教师创设情境:多美的月夜啊!谁能把我们带入那个月光如水,轻轻泻入茅屋的情景之中,把我们带到钢琴边,带到贝多芬的身边。
3、学习第9自然段
a、自读课文,想想可以运用平时的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一段?
b、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示:每个小组的学习都要先读懂课文再合作完成。
设计板书组
提示:这一段是写兄妹俩听到贝多芬的乐曲所联想到的情景。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你试着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景物的变化?
质疑解答组
提示:帮助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
如: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兄妹俩想到大海和月光?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品评语言组
提示: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好?(用笔画出来)想想为什么用得好?
c、指导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吗?(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读读画画他们画得怎么样?
质疑解答
引导学生将第一层中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与月光曲的旋律联系起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就是贝多芬与兄妹接触中内心感受的变化。这是一首有感于知音,借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
品评语言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美、意境美。
重点品读的语言:
微波粼粼:水清,联系月光理解
撒遍:每一个角落
一缕一缕:天空的清晰、明朗,云朵的形状。
轻纱似的微云:轻柔、透明、轻薄
配乐朗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积累
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看板书、板画、插图、想像
4、教学第10自然段
四、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在那月轮初生、银光遍撒的环境中,贝多芬为遇到知音而激情满腔,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就这样诞生了,它的所想所作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也说明了他是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五、作业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月光曲》,这是一位母亲听女儿弹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的内心感受。读后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感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会14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幽静、清幽、纯熟、霎时等词语能够运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落大意。学习生字新词和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吗?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月光曲》。
板书课题:17月光曲德贝多芬
2.学习后就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还可以从中初步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家。简介贝多芬的生平。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受。
三、初学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按思考题思考。2.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3.指名接读课文,读后评议。4.课文主要写什么?5.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分两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钢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第二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6.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想想这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2.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代学习目标。
(学习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还要继续学习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初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
1.带着课后第1题3个问题默读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题的自然段,并自己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检查自学情况,初步归纳主要内容。
三、细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第2一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2-5自然段。
思考:a.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写什么?b.划出贝多芬为盲姑娘弹钢琴曲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思考题,边读边理解句子意思。(3)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4)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2.学习第6一第8自然段。
(1)默读6-8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出贝多芬弹完一曲,为什么又弹一曲的句子。(2)边交流,边理解句子意思,
a.他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纯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什么?您,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
b.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的心情怎样?会怎样想?
(3)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一曲(4)感情朗读5-7自然段。(5)第8自然段写出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的?(6)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
3.学习第9、10自然段。
(1)课文的哪一部分描写了(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2)轻声朗读第9、10自然段,划出兄妹俩被美妙琴声陶醉的词句,兄妹俩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3)讨论交流,理解陶醉、恬静意思。(4)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个别读同桌互读,集体:读等形式,读后评议(5)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下来的?
三、运用方法,总结课文。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以及《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还再一次运用回答课后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至于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课堂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5题。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接读全文,读后评议。
2.指导朗读贝多芬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
(1)。第2-5自然段应怎样读?
(2)第6-8自然段,重点读好盲姑娘,贝多芬的话,体会应怎样读?
(3)第9自然段,重点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应怎样读呢?(结合插图体会感情)
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评议。
三、指导背诵第9自然段
1.谈谈怎样才能背得快?(谈谈背诵方法)
2.运用理清写作思路背诵。
3.练习背诵,自我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总结全文。
1.轻声有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贝多芬是-位怎样的音乐家?
板书:同情劳动人民
五、课堂作业。
复述谱写《月光曲》传说的故事。
学生视角
月光曲是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的名曲。关于它有怎样的传说?贝多芬到底是怎样的人?这些问题是学生先睹文章为快的动力所在。
难点
对音乐知之甚少或缺乏兴趣的学生会感到文章的联想部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思考
本课景美情深,通过描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教学时,可运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助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深情。
重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当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感悟,培养想象能力。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以读助学。
信息资料 。
《月光曲》录音磁带;贝多芬生平介绍及其他相关音像资料。
[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当中培养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清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二、直奔中心
1,你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隐藏着呢。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发现它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寻找“《月光曲》的曲调”。请认真读课文,画出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
2。请大家自由读句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会是怎样的。师出示几种曲调供大家选择,并说明理由。
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3.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耳听听《月光曲》,看曲调同大家理解的是否一样。
(让学生集中全力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以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大家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
(1)学生练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
(4)学生背诵。
(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主体尝试想象
师: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皮鞋匠听着贝多芬弹奏《月光曲》产生了这样的联想,那么盲姑娘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你自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
生自由发言……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二、读写结合
1.出示屏幕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引导学生把这段话与原文对比。
(通过比较,让学生在读懂了课文之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小结: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写文章的时候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投影出示,要求学生加以补充润色,使文章更美。
荷 花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蜓在上边飞来飞去。
4.生读,互评,帅计,修改。
(本环节意在调动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确有所得。)
三、交流介绍贝多芬生平,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伟大人格。
练习
用一两句话表达对贝多芬的敬仰之情。
四、师生共同闭目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想象练习。
(在扩展想象的同时,也扩展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手段与方式。)
五、课堂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
你还知道其他类似的词语吗?
———————————————————————
六、实践活动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板书
月光曲
听对话
贝多芬 受感动 即兴创作
作曲家 弹曲子 伟大人格
教学要求: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通过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范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总结课文、练习。
教学课件:《月光曲》20xx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子。)
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在第二大段段意后补充板书成为:
(一)总的介绍
第一首
(二)传说
第二首《月光曲》
九、读讲课文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有哪位同学来朗读第二自然段?(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下的自学提示。)
2.通过教师描述,带入情境:(可以选择播放视频(课件《月光曲》中有视频),当然,教师的描述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传说,一开始就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老师的描述,在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个画面,学生听着老师的描述开始进入情境,紧接着启发想象,使画面更清晰,感情上更接近课文。)同学们想一想,在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3.这儿离热闹的地方比较远,又给人美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我们就可以说这儿多么幽静啊!这小路就可以说幽静的小路。
4.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点击课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单中的难句讲解,单击第一句。)
5.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
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他听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男的对话后,他走进了茅屋。)
(点击课件《月光曲》段落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第三自然段。)
现在让我们跟着贝多芬来到茅屋的窗口,便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读后指导:
那有多好啊!多表示程度,念第二声,示范,要把这姑娘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弹琴的心情读出来。还要注意啊字的不同读法。(单击啊字,课件显示音节。)(结合人物说话内容,板书:太贵、太穷)
谁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
板书:
男的()地说
一个姑娘()地说
同座对读。
指名两人。现在让我们大家跟随着贝多芬来到这小茅屋的窗外听着屋里的谈话。注意其中的随便说说,姑娘真的是这样想的吗?(点击课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单中的难句讲解,单击第二句。)
6.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
(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在这样的茅屋里边,有人在弹我的曲子,说明穷苦的人也爱我的曲子;但是他们又这么穷,票价又那么贵,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艺术的享受。)
7.从哪一个词里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就)说明他对穷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情的。
8.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哪些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姑娘和男的确实太穷?自己说说看,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再练习读读。
(一支、微弱、正在、旧、瞎)
指点: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吧,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原来弹琴的是个盲姑娘。
9.下面是贝多芬和他们的对话。这次老师不指导,你们能不能读好呢?
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
10.读后指导。
(点击课件《月光曲》段落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第六自然段。)注意姑娘已经听得入了神,她是那样激动地说。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一首6/8拍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温暖亲切,表现了爸爸、妈妈哄宝宝人睡的情景。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以比喻的手法生动描述爸爸给宝宝带来的安全感和妈妈给宝宝带来的温暖与甜蜜,让幼儿在浓浓的爱意中充分感受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本次活动通过反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旋律,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曲风。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3、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或毛绒动物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摇篮、被子1套。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与《摇篮曲》歌词内容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创设“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境,播放摇篮曲,出示布娃娃、摇篮,导入活动。提问:平常谁哄你睡觉?他(她)是怎样哄你睡觉的?
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安静、轻柔的曲风。
(1)第1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点。
提问:这是什么时候唱的歌曲?(这是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摇篮曲。)你听谁唱过摇篮曲?
(2)第2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轻柔、绵长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动作哄宝宝睡觉?
(3)第3遍播放歌曲,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感受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爸爸、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宝宝进人甜甜的梦乡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哄你睡觉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爸爸给宝宝盖上棉被,妈妈轻轻地摇着摇篮,哼着轻柔的摇篮曲。小小的摇篮像是大海里被微风吹拂着的小船,在柔柔的海浪中摇啊摇。宝宝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3、创设“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特点。
(1)请幼儿怀抱娃娃,边听音乐边哄娃娃睡觉。提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你想怎样哄宝宝睡觉?
(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扮爸爸、妈妈,哄娃娃睡觉。
启发幼儿尝试用爱的眼神、真心的微笑、轻柔的动作表现爸爸、妈妈对小宝宝的爱。
以上就是《厨房交响曲教案精选3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厨房交响曲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523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