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7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老师上课时要以教案课件为依据,如何写一篇优质的教案?我们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1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歌曲的歌谱。

3、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1、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五、结束全课。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小红帽的故事。

教具:

事物投影仪、收录机、头饰两个、水果道具若干个、钢琴。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小红帽》的伴奏音乐进行律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瞧,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童话书,这里面讲了很多好听的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咦,这里有一篇《小红帽》的故事,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小红帽给外婆送点心一路上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好,今天李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小红帽的故事。请戴好你们的小红帽准备出发。

(2)律动

(3)节奏

师:慢!这里有一根独木桥,我们来看看怎么走。

(读节奏)

师:真不错。顺利过桥接着往前走。

(律动)

(4)哼唱旋律

师:(出示画面)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好漂亮的花。

师:我们一起来闻闻花香。(闻花香)李老师请你们把闻花香的气息运用带上,轻声地用lu字跟着音乐边走边哼唱曲子。

(5)歌曲学习

师:嘘,这里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些字。这附近有大灰狼,但是你们也不用害怕,因为只要你会唱《小红帽》这首歌曲,大灰狼就不敢伤害你。怎么办?只有抓紧时间学。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红帽》怎么唱?

1、听范唱

2、简短讨论

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小红帽战胜了大灰狼。

师:小红帽勇敢吗?

生:勇敢。

师:那你们有小红帽那么勇敢吗?

生:有。

师:光说可不行,要看你们的行动。

3、读歌词

4、唱词

5、情绪处理

师:你们唱是会唱了,但收录机的小朋友他们有意见,他们觉得你们的情绪还不够好,应该把这首歌曲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6、歌表演

师:祝贺你们今天顺利过关,我们打败了大灰狼,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边唱边表演继续前进。

7、个别表演

一名演大灰狼一名演小红帽四名演花草

8、学生自评

9、老师给予鼓励

(6)律动结束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

(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2)春风呜—呜—……

(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芦笛》。

2、用大鼓和小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3、了解乐器大鼓和小鼓,并学会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附点八点音符。

2、轮唱时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大鼓、小鼓、竹笛、课本

教学过程:

1、导言:上节音乐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知识二四拍,并且知道了二四拍的强弱规律。今天我再考考小朋友们,什么叫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二四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芦笛》

芦笛是一种吹管乐器,是用一种芦草做成的。形状和竹笛差不多。芦笛是人类最早的吹管乐器,制作比较粗糙、随意。不象竹笛这么精致。现在一般作为孩子们的玩具。的风景名胜桂林芦笛岩就因为那里生长特别适合做芦笛的芦草而得名。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歌曲的视频。)

2、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轻快、活泼)这就是二四拍歌曲的特点,特别适合行进时演唱,所以也叫进行曲。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出示歌谱《芦笛》。)

(1)听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由于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出现较多,学生读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边划拍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可用跟唱法、听唱法)

(4)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老师可吹奏歌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5)把一、二两段歌词连起来有感情地唱,边唱边打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师:刚才我们唱这两段歌词时采用的是齐唱的方法,下面我们要增加点难度,用轮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什么叫轮唱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9页)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

(1)请一、二两大组先唱一小节,三四两大组后唱一小节。

(2)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声部一起结束?(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先唱的声部多唱一小节,就可以和后唱的声部一起结束。

(轮唱练习:可以小组和小组轮唱,男生和女生轮唱)

4、师:刚才小朋友们不管是齐唱还是轮唱,唱得都很认真,但是老师总觉得歌声有点单调,唱这种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如果能加点打击乐器,气氛肯定不一样。你们说,对不对?

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两样乐器:大鼓和小鼓。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0页,让我们参考一下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5、出示歌曲的伴奏谱。(谱略)

(1)请学生一起分别练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

(2)请一、二两大组模仿大鼓的节奏,三、四两组模仿小鼓的节奏。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演奏大鼓,两们小朋友上台演奏小鼓的节奏,其余小朋友齐唱歌曲一、二两段。(分批表演)

6、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芦笛》,知道了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还学到了一个音乐知识轮唱:就是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我们还认识了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演奏姿势。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的第三段,并且要求背唱这首歌。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螃蟹歌》

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ъ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色。

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

教学重点: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

教学目标: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狗叫: 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 mie -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11) 认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

4、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分组讨论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组汇报。

5、总结下课。

随笔:学生能够运用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来记忆歌词,能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云雀》。

2、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

教学过程:

1、欣赏乐曲《云雀》。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6)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6)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3、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顺序:《口哨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顺序:①《大象》 ②《口哨与小狗》 ③《荫中鸟》 ④《四小天鹅舞曲》

⑤《狮王进行曲》 ⑥《云雀》

(4)教师将此次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

4、总结下课。

随笔:欣赏音乐,体验乐曲个人们带来的欢快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了解芭蕾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螃蟹,它有一对大夹子)

2、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怎样?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歌曲: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

4、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

5、学唱歌曲第二、三段歌词。

6、分组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

7、汇报创编结果。

8、总结

随笔:学习本歌曲,体会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区分出乐曲的其他段落,理解乐曲的情绪,能够随着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2、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

(1)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3)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

(4)为第一主题起名:快乐的舞蹈、舞蹈的小鸟、自由的森林等等。

(5)介绍曲名:《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第一部分。

(6)出示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为什么?

(7)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主题伴奏。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1)初听第二部分:这一段旋律和第一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2)为第二主题起名:唱歌的杜鹃、舞蹈的小鸟、快乐的小鸟等。

4、欣赏乐曲第三部分:

(1)初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为第三主题起名:舞蹈的大树、快乐的大象、奔腾的大河等等。

5、欣赏乐曲的第四部分:它和前面的哪一段相同?

6、完整欣赏全曲。

7、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的民间舞曲。

8、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三步舞的基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

9、在《杜鹃圆舞曲》第一主题的伴奏下,跳个圆舞曲。

随笔:能够随乐曲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运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复习四册书中有关描写动物的音乐作品,学生在唱歌、表演、舞蹈、聆听中复习所学习过的内容,这也是本课活动设计的目的。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动物新村去看一看,大家愿意吗?

播放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大家一起唱一唱。

2、动物新村里住着许多的动物,今天,我们用擂台赛形式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演唱或说出曲名,为小队争得一面红旗。

3、学生复习有关动物的歌曲:

(1)复习歌曲《咏鹅》:说出歌名。

(2)复习歌曲《两只小象》: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3)复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说出歌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复习歌曲《保护小羊》: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5)复习歌曲《数蛤蟆》:说出歌名。

(6)复习歌曲《小蚂蚁》: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7)复习歌曲《大鹿》: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8)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说出曲名。

4、冠军赛:聆听音乐主题,猜曲名。

要求:将学生分成四个小队进行比赛,老师播放乐曲,说开始后,举手说曲名。答对的小队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累计最多的小队获得冠军。

(1)《荫中鸟》

(2)《大象》

(3)《快乐的小熊猫》

(4)《鸭子拌嘴》

(5)《四小天鹅舞曲》

(6)《云雀》

(7)《口哨与小狗》

(8)《狮王进行曲》

5、总结:评选出冠军小队。全体学生在《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的伴奏下跳舞。

随笔:学生运用歌唱、表演、舞蹈、聆听等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

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P弱F强

出示卡片

3、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

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

4、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欣赏《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学唱歌曲《咏鹅》。

(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

(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

(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

(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

(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

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咏鹅》。2、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选用双相同或响板为音乐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

教学过程

1、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3、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教师分句教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

4、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第五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3、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关于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7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522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